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617.50 KB
- 文档页数:58
19世纪初期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社会: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2、哲学:18世纪末德国古典主义文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浪漫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3、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是在承袭前面所有文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骑士抒情诗)。
★思想特点: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2、从民主主义立场或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4、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
★艺术特点:1、强调个人感情自由抒发和强烈的主观性;2、浪漫派对各种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和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与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主义作家所爱好。
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1、英国前期“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骚塞《审判的幻影》代表作《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合著)后期:雪莱“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天才的预言家”(恩格斯)济慈《夜莺颂》2、德国早期:耶拿派(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晚期:海德堡派(格林)3、法国前期:斯诺尔夫人,夏多布利昂后期:雨果雨果(1802——1885)生平和创作㈠二十年代1、1827年《《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提出队长原则。
“丑在美的旁边……”①提出反对“三一律“,提倡个性自由创作;②反对语言的矫揉造作,主张把普通人的语言写进创作;③反对违反真实的和谐(内容)匀称(形式),主张对仗原则。
2、1830年《艾尔那尼》击败了古典派,浪漫派登上历史舞台;1831年《巴黎圣母院》㈡40年代前后《海上劳工》《笑面人》1870年回国《凶年集》“人生便是白昼与黑夜的斗争“(临死前)——雨果《巴黎圣母院》美:艾丝美拉达丑:卡西莫多1、★人物形象⑴艾丝美拉达①富于同情心,敢于舍己救人;②热情、天真、纯洁、对爱情执着;③坚贞不屈,面对淫威宁死不屈,坚决斗争;④自食其力,洁白无瑕。
文学常识十九世纪初期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英国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前驱。
真正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大)、萨缪尔.科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
科勒律治与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作,提出了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点。
科勒律治的《古舟子咏》、《忽必烈汗》即收入其中,这两首诗写出东方古代的景色。
骚塞的短诗《书斋永怀》在故纸堆中寻找知音,发思古之幽情,与世俗格格不入。
这三位诗人对大自然的歌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拜伦和雪莱: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拜伦:英国十九世纪初期最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东方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普罗米修斯》《路德派之歌》《但丁的预言》《该隐》《青铜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政治讽刺诗)《唐璜》雪莱:英国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诗人。
第一首长诗《麦布女王》表达了他的政治、哲学观点。
长诗《伊斯兰起义》写的是革命与专制的大搏斗,是一部混合着神话、幻想和现实感的作品。
著名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诗歌《西风颂》(“要是冬天来了,西风呵,春日还会远吗?”)《云》《致云雀》。
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奥斯汀:英国作家,是英国十八世纪小说(古典主义)和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桥梁,代表作《傲慢与偏见》《爱玛》瓦特•司各特:英国,开创欧洲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作《清教徒》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早期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色彩。
后期浪漫主义的批判倾向有所增强。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诗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
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一部书信体小说)、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古代希腊神话的一部诗剧)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外国文学讲义-十九世纪初期文学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欧洲,不但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而且也是文学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流行了二百多年的古典主义已处于弥留阶段,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兴起,并很快席卷欧洲。
十九世纪头三十年,浪漫主义文学得到了辉煌的发展。
一、浪漫主义的产生1、历史背景(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后的动荡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2)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3)十八世纪英国伤感主义文学的影响。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偏爱表现主观感情2、推崇想象力,追求自由3、热爱大自然4、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5、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6、常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诗歌)三、浪漫主义文学概况1、英国文学:(1)湖畔诗人:他们憎恶英国的资本主义城市文明,长期隐居在英格兰西北部昆布兰湖区,被称为“湖畔派”。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柯勒律治《老水手之歌》骚塞《审判的幻影》(2)恶魔派诗人: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和雪莱。
由于拜伦对湖畔派诗人的保守立场作过批评,称“桂冠诗人”骚塞是叛徒。
为此骚塞称拜伦、雪莱是“恶魔派”。
这个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被沿用,它象征积极反现实的斗争。
恶魔派和湖畔派不同,他们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始终同情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拜伦《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3)唯美诗人:济慈《夜莺颂》、《希腊古瓷颂》(4)历史小说家:司各特《艾凡赫》(小说)2、德国:浪漫主义的发源地。
格林兄弟童话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3、俄国文学:普希金《叶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
浪漫主义的创始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在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下,他写了许多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诗篇,著名的《自由颂》、《高加索的俘虏》,讴歌自由与个性解放,谴责上流社会,否定沙皇专制,为此遭到流放。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欧洲文学[学习提示]学习本章,要了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它的基本特征和它反对古典主义的斗争,要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两种不同甚至对立的倾向和流派及各国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重点掌握拜伦、雨果、普希金等作家的创作中所体现的民主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进一步明确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第一节概述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欧美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浪漫主义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首先,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其一,法国大革命标榜“自由、平等、博爱”传遍欧洲并深入到人们的意识当中。
其二,《人权宣言》所宣布的自由竞争的法则,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资产者、小资产者都企图通过巧取豪夺,有朝一日达到权利和财富的顶峰;在革命中破产落魄的贵族,也力图利用新的社会法则来改善自己的地位。
人们对飞来好运的期望变得更加炽热,耽于好梦和幻想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
其三,对贵族来说,大革命使他们失去了天堂,于是,悲观颓唐、消沉阴郁的情绪,人生虚幻、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神秘彼岸的热烈向往,便纷然杂呈;对资产者、小资产者来说,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图景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破灭,不免使他们失望、苦闷、彷徨。
这种社会现象和心理为浪漫主义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四,法国大革命对一些作家直接产生了影响。
在德国的图宾根,为祝贺攻克巴士底狱,大学里树立了自由神胸像,歌德、谢林、荷尔德林在城郊植下了自由树,施莱格尔撰文指出大革命是当代三大事件之一。
大革命对英国湖畔派诗人也产生了影响。
法国大革命对这些作家浪漫主义倾向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第三,文学史发展的必然。
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同现实主义一样,古已有之。
第六章19世纪初期文学一、概述1.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主要代表人物是拜伦和雪莱。
2."湖畔派"诗人主要指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3.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书,是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写的序言。
4.雨果在1830年《欧那尼》上演,在序言中响亮地提出:"浪漫主义,归根结底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
5.席勒的代表作(《强盗》)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6歌德的(《浮士德》)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等齐名,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史诗性的巨著。
7英国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是(拜伦)、雪莱和济慈。
8(司各特)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9(夏多布里昂)的作品(《阿达拉》)的问世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10法国作家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是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纲领,他的剧本(《欧那尼》)的成功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彻底胜利。
11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是______的《______》。
12《丁登寺》被认为是_华兹华斯_____的代表作。
13《古舟子咏》是_柯勒律治_的代表作。
14海涅全面抨击德国浪漫派的著作是(《论浪漫派》)15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西风颂》,它的作者是(雪莱)16具有空想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安吉堡的磨工》的作者是(乔治·桑)17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诞生的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18被恩格斯称为"天才预言家"的英国诗人是(雪莱)19标志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最后胜利的是剧作《欧那尼》的演出。
这部剧作的作者是(雨果)20济慈《夜莺颂》以夜莺的歌声象征幻想世界中永恒的欢乐,同现实世界中人生短暂、好景不长相对照。
第二节拜伦1拜伦的代表作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后期代表作诗体小说《唐璜》,被歌德称赞为绝顶天才之作。
6章 19世纪初期文学吉恩•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爱玛》他的创作在英国18~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
(德)早期浪漫派 : 奥古期特•施莱格尔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诺瓦利斯 :《夜的颂歌》《亨利希•封•奥夫特尔丁根》为了反对歌德的《威廉•迈斯特》蒂克后期浪漫派 : 布伦塔诺,阿尔尼姆 :《儿童的奇异的号角》格林兄弟 (雅克布•格林,威廉•格林) :《儿童与家庭童活集》霍夫曼沙尔索 :《彼得史雷米尔奇异的故事》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海因利希•海涅 :《论浪漫派》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中的统治地位。
海涅后来成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诗人。
(英)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欧洲成就最高的文学。
湖畔派:华兹华斯 :《黄昏漫步》,《丁登寺》《抒情歌谣集》序言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柯尔律治 :《古舟子永》,《忽必烈汗》骚塞 : 桂冠诗人,《审判的幻影》第二代:拜伦雪莱济慈 :《伊莎贝拉》,《海披里昂》,《夜莺颂》司各特 :《罗伯•罗依》,《清教徒》,《艾凡赫》,《肯尼沃尔思》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法)夏多布里昂 :《阿达拉》法国浪漫主义的开端。
《勒内》是《阿达拉》的续篇。
斯塔尔夫人 :《论文学》,《论德国》,《黛尔芬》,《柯丽娜》把欧洲文学分为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两部分。
拉马丁 :《沉思集》,《新沉思集》,《诗与宗教的和谐》维尼 :《桑-马尔斯》20年代中期 : 雨果 :《艾尔那尼》,《克伦威尔》序言成了浪漫主义的理论纲领。
缪塞大仲马诺迪耶※法国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直到20年代后期才真正形成。
30―40年代 : 雨果乔治•桑缪塞大仲马19世纪前期:贝朗瑞 :《洪水》象征即将来临的革命。
斯丹达尔 :《拉辛与莎士比亚》实际上为实现主义开辟了道路。
(俄)茹科夫斯基 :《斯维特兰娜》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
雷列耶夫,普希金 : 浪漫主义诗歌渗透着反专制暴政的革命热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19世纪初期文学一.填空1.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形成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它是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2. 浪漫主义文学的哲学思想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3.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是以夏多布里昂《阿达拉》的作品为标志的。
4. 夏多布里昂在《勒内》中,塑造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的“英雄”形象。
5. 十九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民主主义诗人,杰出的歌谣诗人贝朗瑞,他创作始终贯穿着革命的主题,并将法国的歌谣创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6. 乔治•桑的《木工小史》和《安吉堡的磨工》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7. 华兹华斯曾与柯勒律治合著了《抒情歌谣集》。
1800年,当其再版时,华兹华斯写了一篇序言成为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8. 《古舟子咏》的作者是柯勒律治。
9. 司多特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是《艾凡赫》。
10. 德国著名的诗人海涅创作了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论著《论浪漫派》剖析了德国浪漫派文学运动的主要特征。
11. 霍夫曼的代表作是《小怪物查里斯》(或《小查克斯》),他的作品有神秘主义色彩。
12. 史雷格尔兄弟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家,诺瓦利斯是浪漫主义在创作上主要代表,其代表作是《夜的颂歌》。
13.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是匈牙利国诗人裴多菲的诗句。
14. 十九世纪波兰著名的爱国诗人是密茨凯维支。
匈牙利革命诗人是裴多菲。
15. 爱伦•坡是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他的代表作是《厄舍古屋的倒塌》。
16. 美国前期浪漫主义的重要作家是欧文,他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其代表作是《见闻札记》。
17. 库珀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三种不同的小说形式,即以《间谍》为代表的革命历史小说,以《开拓者》为代表的边疆题材小说和以《水手》为代表的航海生活小说。
18. 美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受超验主义影响,重要代表作家有爱默生、霍桑。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第一节概述1、社会状况欧洲的19世纪,是在法国大革命引起的动荡中开始的。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在国内推翻了封建专制,涤荡了封建残余,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激励了许多国家的一系列反抗斗争,如1808年西班牙反对约瑟夫·波拿巴的起义,1825年俄国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专制的起义,以及1820年至1831年间在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波兰等国发生的革命运动。
从此之后,全欧的君主专制势力日薄西山,失去了元气。
2、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首先,它们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其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第三,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历史的发展过程。
作为一种运动,最早发端于英国和德国。
随后轮到法国。
之后,在俄国和东欧,浪漫主义思潮也蓬勃兴起。
这股思潮也传到美国。
至1848年,运动结束。
3、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在思想上,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从民主主义的立场出发,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现象;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
在艺术上,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好。
4、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①英国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
罗伯特·彭斯(1759-1796)和威廉·布莱克(1757-1827)是浪漫主义的先驱。
真正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湖畔派”三诗人:华滋华斯、萨缪尔·柯尔律治(1772-1834)和罗伯特·骚塞(1774-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