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背部肩胛区解剖【人体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467.50 KB
- 文档页数:11
肩部骨骼肌肉详细解剖,值得收藏肩胛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内侧缘上角平第二胸椎,下角平第七胸椎),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
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
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
外侧角肥厚,有关节盂,与肱骨头组成盂肱关节。
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
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
肩胛骨位于背部的外上方。
肩胛骨前面微凹,后面有一向外上的高嵴,称肩胛冈,其外侧端称肩峰,是肩部的最高点。
肩胛骨可以有上提,下降,外旋,内旋,外展及内收六种运动。
老百姓可以笼统的叫“肩周炎”,作为专业人员,我们绝不可以笼统的处理“肩周炎”。
附着在肩关节上有16块肌肉,哪些肌肉有损伤,治疗处理时心里要跟明镜似的。
1、肩胛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起于肩胛切迹旁的肩胛骨上缘。
两个由中腱连接的肌腹构成,止于胸骨舌骨肌外侧,舌骨体的下缘。
功能为下压已被上提的舌骨。
2、胸小肌:胸小肌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第2-5肋。
具有上抬肋骨和下回旋肩胛骨的作用。
在圆肩驼背的人中,胸小肌多紧张,拉长菱形肌;另外胸小肌紧张易卡压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
3、前锯肌:前锯肌起于肩胛骨上角、下角以及两者之间的脊柱缘(内侧缘),止于头8—9肋中间,功能为前拉肩胛骨和抬高肋骨,是辅助呼吸肌。
前锯肌无力一般会形成翼状肩,并影响肩胛骨上抬活动度。
4、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该肌起于盂上结节及关节孟的后唇,向下越过肱骨头进入结节间沟,沟的前侧有横韧带防止长肌滑脱,此腱有悬吊肱骨头,防止肱骨头向外向上移位的作用。
前臂旋后及肘关节屈曲时,腱的紧张力增加,但并不沿结节间沟滑动。
此腱断裂后,可影响肩部的稳定。
肩关节活动时长腱沿结节间沟上下滑动。
二头肌腱鞘发炎时,由于肌腱腱鞘肿胀,因此外展及内外旋均受累,且活动时局部疼痛。
人体解剖学,高清彩色图谱「中英文对照图解」8-8-背部-
1~10
图. 8.1 背部后侧面。
图. 8.2 从解剖位置看脊柱的屈曲和伸展。
图. 8.3 从解剖位置到右侧的脊柱侧屈。
图. 8.4 从坐着的人的上方看,脊柱向右侧旋转。
头部相对于肩部旋转,肩部相对于骨盆旋转。
图. 8.5 脊柱侧视图。
图. 8.6 腰椎斜位显示其突起、椎孔和椎间孔。
图. 8.7 背部主要肌肉的胸椎。
下方面。
图. 8.8 有脊髓和脊神经的颈椎。
下方面。
图. 8.9 后部皮肤的皮肤分支在躯干的背部提供皮肤。
神经显示刺穿斜方肌和背阔肌。
图. 8.10 两胸椎间孔(粉红色)。
邻近椎骨上、下关节突的小关节位于椎间孔的节段神经后。
上期:人体解剖学,高清彩色图谱「中英文对照图解」8-7-头与颈~92-103
参考:Human Anatomy, Color Atlas and Textbook 6e.2017 (Medicos Republic)。
.⼈体解剖图(正⾯、背⾯、左⾯、右⾯)⼈体⽳位图头部⽳位图(正⾯)头维⽳发际⽳阳⽩⽳印堂⽳攒⽵⽳鱼腰⽳外明⽳睛明⽳丝⽵空瞳⼦髎承泣⽳球后⽳四⽩⽳迎⾹⽳⼈中⽳地仓⽳承浆⽳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头部背⾯⽳位图百会⽳后顶⽳风府⽳风池⽳天柱⽳哑门⽳太阳⽳下关⽳客主⼈⽿门⽳听宫⽳翳风⽳颊车⽳⼤迎⽳⼈迎⽳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窗正营率⾕承灵脑空头窍阴完⾻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孙颅熄⽟枕胸部腹部⽳位图天突璇玑华盖紫宫⽟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下脘⽔分神阙阴交⽓海⽯门关元中极曲⾻会阴横⾻⼤赫⽓⽳四满中注肓俞商曲⽯关阴都腹通⾕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滑⾁门天枢外陵⼤巨⽔道归来⽓冲髀关⾜五⾥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横腹哀⽇⽉期门天池⾷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体背部⽳位图⼤椎陶道⾝柱神道灵台⾄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杼风门肺俞厥阴俞⼼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海俞⼤肠俞关元俞⼩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环俞上肢内侧⽳位图天泉⽳天府⽳侠⽩⽳青灵⽳曲泽⽳尺泽⽳少海⽳孔最⽳郄门⽳间使⽳内关⽳列缺⽳经渠⽳太渊⽳⼤陵⽳灵道⽳通⾥⽳阴郄⽳神门⽳鱼际⽳少商⽳劳宫⽳少府⽳中冲⽳少冲⽳上肢外侧⽳位图曲垣秉风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五⾥清冷渊肘髎天井⼩海曲池⼿三⾥上廉下廉四渎⽀正温溜三阳络⽀沟会宗偏历外关养⽼阳⾕阳池阳溪腕⾻后溪中渚前⾕液门少泽关冲商阳⼆间三间合⾕下肢内侧⽳位图箕门⽳⾎海⽳阴包⽳曲泉⽳阴⾕⽳阴陵泉膝关⽳地机⽳中都⽳漏⾕⽳筑宾⽳蠡沟⽳三阴交⽳交信⽳复溜⽳商丘⽳中封⽳太溪⽳⼤钟⽳⽔泉⽳照海⽳然⾕⽳公孙⽳太⽩⽳⼤都⽳隐⽩⽳下肢外侧⽳位图居髎环跳髀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梁丘膝阳关犊⿐阳陵泉⾜三⾥上巨虚条⼝丰隆外丘阳交飞扬光明阳辅悬钟跗阳解溪冲阳丘墟太冲陷⾕⾜临泣第五地内庭⾏间⼤敦厉兑⾜窍阴⾄阴侠溪⾜通⾕束⾻京⾻⾦门申脉仆参昆仑⼈体头部正⾯⽳位图⼈体头部侧⾯⽳位图⼈体头部背⾯⽳位图⼈体胸腹部⽳位图⼈体背部⽳位图⼈体上肢正⾯⽳位图⼈体上肢背⾯⽳位图⼈体下肢正⾯⽳位图⼈体下肢背⾯⽳位图。
《人体解剖学》 > 第五章上肢第三节项背部浅层、肩胛区和三角肌区项部上方以上项线与头部分界;前方以斜方肌前缘与颈部分界;腰背部外侧缘为腋后线的延线;第12肋为腰部与背部的分界。
本区重要的体表标志有枕外隆突,第6颈椎以下各椎骨的棘突,以及其它常用作定位的标志;在直立两上肢垂于体侧时,两侧肩胛冈内侧端连线,通过第三胸椎棘突;两侧肩胛下角连线,横过第7胸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经过第4腰椎棘突。
一、皮肤和浅筋膜项背部皮肤较厚,浅筋膜致密,并有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
腰部的浅筋膜可以分为两层,其间有丰富的脂肪组织。
项部的皮神经主要由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分布。
枕大神经greateroccipital nerve 是第二项神经后支的皮支,较粗大,在上项线高度穿斜方肌及深筋膜浅出,分支分布于枕部皮肤,第三枕神经thirdoccipital nerve是第三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于项部和枕外隆凸附近的皮肤。
背部的皮神经为胸神经后支的皮支,上半部者在靠近正中线的两侧穿出斜方肌至皮下,下半部者则距正中线约4~5厘米处穿出(图5-7)。
图5-7 背部浅层结构腰部的皮神经来自第1~3腰神经后支,它们从骶棘肌外侧缘穿出深筋膜,除分支布于腰部外,主支越过髂嵴,分布臂上部皮肤,叫做臂上皮神经(已见于臂部解剖)。
与上述皮神经伴行尚有细小的动脉支,它们是肋间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
二、深筋膜1.项部深筋膜项部深筋膜包绕项部的浅层肌和深层肌,与颈部深筋膜相续。
2.腰背部深筋膜腰背部深筋膜叫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可分为三层。
浅层最厚,位于骶棘肌的表面,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深面,向上与项部深筋膜相续,向下附于髂嵴和骶骨背面;中层位于骶棘肌深面,即骶棘肌与腰方肌之间,在骶棘肌外侧缘处,与浅层愈合,共同形成包绕骶棘肌的筋膜鞘,同时为背阔肌和腹内斜肌、腹横肌腱提供了广阔的起点;深层较薄弱,复于腰方肌的前面,叫做腰方肌筋膜,属于腹内筋膜的一部分。
人体骨骼结构图谱(带解析)人体骨骼系统结构图: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和四肢3个大部分。
它们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撑着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同时由肌肉帮忙,进行各种活动。
其中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1.颅骨包括8块脑颅骨和15块面颅骨、6块听小骨脑颅骨6种:额、顶、颞、蝶、筛、枕。
额骨、蝶骨、筛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1对,共8块。
面颅骨9种: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各1对),下颌骨、舌骨、犁骨(各1块),共15块。
另有6块听小骨,分别是锤骨、砧骨和镫骨(左右各1对)2.躯干骨包括26块椎骨、1块胸骨、24块肋骨椎骨:幼儿期,椎骨总数为33~34块,根据其所在部位由上而下依次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5块)。
至成年后,5块骶椎愈合成一块骶骨,4~5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骨,因此成年椎骨总数一般为26块。
胸骨:1块。
肋骨:共12对,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
3. 四肢骨分64块上肢骨和62块下肢骨上肢骨: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
上肢带骨:肩胛骨2、锁骨2 自由上肢骨:肱骨2、桡骨2、尺骨2、腕骨16、掌骨10、指骨28 ①.腕骨(共16块)包括: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左右成对,共16块。
②.掌骨(共10块)③.指骨(共28块,除拇指2块其余各指均为3块,左右成对)下肢骨:分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下肢带骨:坐骨2、耻骨2(和称髋骨)自由下肢骨:股骨2、胫骨2、腓骨2、跗骨14、跖骨10、趾骨28 ①.跗骨(共14块)包括: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各1块),左右成对,共8块。
楔骨3块,左右成对,共6块②.跖骨(共10块)③.趾骨(共28块,除拇趾2块其余各趾均为3块,左右成对)人体解剖学_骨骼系统@骨骼中所包含的组织:1.结缔组织硬骨、软骨、纤维性结缔组织、血管、血液。
2.神经组织@骨骼的功用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红骨髓〉、储存脂质〈黄骨髓〉及矿物质。
肩胛骨讲解咱今儿就来说说这肩胛骨。
你可别小瞧了这两块肩胛骨,它们就像是一对隐藏在咱后背的小翅膀呢!肩胛骨啊,就像是两个尽职尽责的卫士,稳稳地守护着咱们的后背。
它们能让咱的胳膊活动得自由自在,你想想,要是没有它们,咱的胳膊能那么灵活地抬起来、挥出去吗?那肯定不能呀!你看咱平时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抬手打招呼,肩胛骨都在默默地工作呢。
它们就像是两个配合默契的小伙伴,和其他的骨头、肌肉一起,让咱的动作那么流畅自然。
有时候咱干活累了,或者坐得太久了,肩胛骨那块儿可能就会觉得酸酸的。
这时候你就得活动活动肩膀啦,转转胳膊,耸耸肩,让肩胛骨也放松放松。
这就好比你跑了很久的路,也得停下来歇歇脚不是?咱还可以做做扩胸运动呢,把胳膊向后伸展,感受一下肩胛骨的拉伸。
哎呀,那感觉可舒服啦!就好像给肩胛骨做了一次按摩。
而且啊,肩胛骨的形状还挺特别的呢。
你说它像不像个三角形?这独特的形状让它在咱身体里有着特殊的地位。
要是肩胛骨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
比如说受伤了,那咱的胳膊活动起来可就费劲了,甚至会疼得厉害呢。
所以咱可得好好保护它们呀。
平时咱们要注意坐姿和站姿,别老是弯腰驼背的,那样对肩胛骨可不好。
就像一棵大树,如果树干不挺直,那树枝能长得好吗?咱得把身体站直了,让肩胛骨也能舒舒服服地待在它们该在的位置。
运动的时候也要小心,别太剧烈了,万一不小心伤到肩胛骨,那多不划算呀。
你想想,要是没有健康的肩胛骨,咱的生活得多不方便呀。
连穿衣服、梳头发这些小事可能都会受影响呢。
总之呢,肩胛骨虽然不显眼,但对咱来说可太重要啦!咱们可得重视起来,好好照顾它们,让它们能一直好好地为咱服务呀!这就是我对肩胛骨的看法,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呀!。
不得不学的解剖——肩胛骨肌动学“脖子又发紧了,肩膀好沉呀!”长期坐在办公室的你,是不是每天下午,颈肩疼就跟定时了一般,按时来报到。
大家也许还不知道,我们身体的肩胛骨,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琵琶骨,其实就是颈椎的“保护伞”。
每天锻炼肩胛骨,也许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肩胛骨位于胸廓背部,在第2至第7肋骨的高度,为一大的三角形扁平骨。
肩胛骨的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
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
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
外侧角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关节盂。
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
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
上缘最短,在靠近外侧角处,有一弯向前外方的指状突起,称喙突,左右各一,略作三角形。
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肩关节。
展开剩余82%肩胛骨附近的肌肉依肩胛骨的运动形式,分为使肩胛骨前伸、后缩、上提、下降、上回旋、下回旋等六个肌群。
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包括斜方肌上部肌束、小菱形肌、大菱形肌和肩胛提肌。
近固定收缩,各肌的拉力线方向斜向上,其向上的分力可使肩胛骨上提。
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上部皮下,为三角形阔肌,两侧相合成斜方形。
结构:肌束呈放射状排列,可分为3部分,上部肌束斜向外下方,中部肌束平行向外,下部肌束斜向外上方。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
止点:上、中、下3部肌束分别止于锁骨外侧1/3部分、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上部肌束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当上肢带负重时可以防止上肢带下沉;中部肌束使肩胛骨后缩并贴紧背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及后缩。
整块肌肉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上回旋。
远固定收缩时,一侧斜方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头转向对侧;两侧斜方肌同时收缩,使脊柱颈、胸部伸直。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中部深层,上部胸椎两侧,为菱形扁肌。
结构:肌束从内上向外下斜行,可分为上部的小菱形肌和下部的大菱形肌。
肩胛骨的形态特点一、引言肩胛骨是人体上肢骨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背部上部,呈三角形状。
它连接上臂骨和锁骨,起到支撑和保护上肢骨骼及相关肌肉的作用。
肩胛骨的形态特点对于人体的正常运动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肩胛骨的形态特点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肩胛骨的解剖结构2.1 骨体肩胛骨有一个厚度相对较小、偏平的骨体。
其外侧表面凹凸不平,呈现出多个小突起和凹陷,这些结构与肩胛骨上的肌肉和筋膜有关联。
内侧表面则较为光滑,与胸廓的肺脏相对应。
2.2 关节突起肩胛骨具有两个突起:肩胛骨悬骨和肩胛骨冠状突起。
肩胛骨悬骨位于肩胛骨的上部外缘,是肩关节的关键组成部分。
肩胛骨冠状突起位于肩胛骨的上部内缘,是肩关节的重要解剖结构。
2.3 边缘肩胛骨的边缘可以分为上缘、下缘和内缘。
上缘是与锁骨相接触的边缘,下缘是与上臂骨相接触的边缘,内缘是与背部肌肉相接触的边缘。
这些边缘的形状和特点直接决定了肩胛骨的运动范围和稳定性。
三、肩胛骨的形态特点3.1 三角形状肩胛骨呈三角形状,上缘较为平直,下缘和内缘则呈弧形。
这种三角形状的设计使得肩胛骨在运动时更加稳定,能够承受上肢的重量和压力。
3.2 突起和凹陷肩胛骨的外侧表面有多个突起和凹陷,这些结构与肩胛骨上的肌肉和筋膜有密切的联系。
突起和凹陷的形状和位置对于肩胛骨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3.3 上下缘的曲线肩胛骨的上下缘呈现出不同的曲线形状。
上缘较为平直,下缘和内缘则呈现出弧形。
这种设计使得肩胛骨在运动时更加灵活,能够适应各种不同角度和范围的活动。
3.4 关节突起的位置和形状肩胛骨的关节突起位于肩胛骨的上部外缘和内缘,它们的位置和形状对于肩关节的运动范围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肩胛骨悬骨在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四、肩胛骨与肩关节的关系肩胛骨与上臂骨(肱骨和尺骨)通过肩关节相连,形成了人体上肢的运动系统。
肩胛骨的形态特点对于肩关节的运动范围、稳定性和力量发挥起着重要的影响。
肩胛的名词解释肩胛,又称为肩胛骨,是人体胸部骨骼中的一部分。
它位于背部,可以说是连接躯干与上肢的重要桥梁之一。
肩胛的形态与功能都非常复杂,对于人体运动以及姿势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肩胛的解剖结构。
肩胛骨是一块三角形的扁平骨骼,大致呈刀片状,位于胸壁背面。
在解剖学上,肩胛骨的凹陷便是我们所说的“肩甲沟”。
肩胛骨上部有一个带状的突起,即“肩胛冈”。
肩胛骨的下角可以与锁骨连接,形成肩锁关节。
此外,肩胛骨还与上臂骨头之间通过肩峰突起,即肱骨头连接起来,形成了肩关节。
由于肩胛骨与其他骨骼之间的结合,使得人体能够自由地进行上肢运动。
肩胛在人体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举起手臂时,肩胛通过一系列的肌肉和韧带的协同作用来保持肩关节的稳定性。
肩胛骨与之相连的锁骨和上肢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肩带系统,类似于工程学中的悬索桥。
这个系统在运动中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持,并保证肩关节的正常工作。
此外,肩胛的形态也与个体的姿势和肌肉平衡息息相关。
肩胛骨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影响背部的曲线、肩部的高低以及身体的对称性。
当肩胛骨在正常位置时,我们的姿势看起来更加舒展挺拔。
而如果肩胛骨位于不正常的位置或发生了偏移,就可能导致肩部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到上肢的运动和姿势。
为了保持肩胛健康和功能正常,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
首先,保持适当的身体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长时间的低头、驼背、不正确的坐姿都会对肩胛的位置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强化肩胛周围的肌肉群,可以增强肩胛的支持能力,并减少肩部运动时的损伤风险。
总结起来,肩胛作为人体胸部骨骼的一部分,起到了连接躯干和上肢以及维持正常姿势的功能。
通过了解肩胛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肩部运动和姿势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持肩胛的健康和稳定性。
肩胛骨体表解剖
肩胛骨体表解剖
肩胛骨体表解剖
南阳至尊骨科—王刚
2016-06-22
阅读 2.2万
关注
1.位置:肩胛骨位于胸廓后外面,介于第2~7肋之间
位置肩胛骨位于胸廓后外面介于第肋之间
2.结构:两面,三缘,三角
结构两面三缘三角
3.定位
(1)喙突位于锁骨中、外1/3交界处的下方约为1.5cm,如果患者形态较胖,可与背部肩拥骨处塾枕,有利于触摸。
定位喙突位于锁骨中外交界处的下方约为如果患者形态较胖可与背部肩拥骨处塾枕有利于触摸
注:喙突尖距离内前方的头静脉等结构约2cm左右;喙突尖距离下方腋动脉及臂丛(行向下外)2.5cm左右
注喙突尖距离内前方的头静脉等结构约左右喙突尖距离下方腋动脉及臂丛行向下外左右
(2)肩胛切迹(黑箭头)由肩胛切迹和肩胛上横韧带围成,其体表投影在肩胛冈中外 1/3 交点上1cm处, 距皮肤深( 4. 75 ±0. 79) cm
肩胛切迹黑箭头由肩胛切迹和肩胛上横韧带围成其体表投影在肩胛冈中外交点上处距皮肤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