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标准果园关键技术共143页
- 格式:ppt
- 大小:17.21 MB
- 文档页数:143
柑橘高产优化栽培技术要点在进行柑桔的栽培中,怎样才能提升其产量和质量是种植比较关怀的问题。
下面的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是柑桔优化栽培选址、土壤的质量、育苗的优化、修剪技术和浇灌的优化等。
同时重点阐述了提高柑桔产量和质量的方式。
盼望能为相关的工供应参考。
1优化选址和土壤质量1.1土壤相宜性调查柑桔生长需要疏松的土壤、酸碱度适中、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平衡、地下水位低的土壤,只有这样的土壤中才能保证其良好生长。
因此,在栽培选址前,应对预备土壤进行相宜性调查,包括土壤环境、坡向、地下水位、土壤肥力和理化性状、常年有无沉没状况等。
1.2优化栽培选址柑桔的具有自身的特点,即根系比较瘦长、扎根比较深等,因此对土壤有肯定的要求,即需要深厚和比较肥沃的土壤。
在柑桔生长的过程中,土壤的状况直接影响柑桔的产量。
因此种植地点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能够为柑桔的生长供应良好环境的土壤。
在进行选址的过程中应依据土壤相宜性调查状况,避开选择低洼简单积水、土壤贫瘠和缺乏养分的山顶地区,应当选择植被比较茂密、坡度比较低缓和向阳的山地或平地,同时还应当满意通风良好、降水充分和交通便利的条件等。
1.3土壤改良柑桔生长在柑桔种植中,还应当重视对土壤条件的改善,可通过增施有机肥和客土等将粘土与沙土改造成壤土和沙壤土,不断提升土壤有机质和透气度,为根系的进展提升充分的空间和氧气。
此外,还应当重视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管理,酸碱度应当掌握在5.5~6.5之间,可通过施用土壤调理剂或石灰进行改良。
2优化苗木选择和合理密植2.1优化苗木选择柑桔高产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是苗木的优良,因此应当重视对苗木的选择,应选择优良无病害的苗木,确保苗木不能带虫带病。
在选择苗木前,应对育苗基地进行考查,看其是否是在爱护地进行育苗并有严格防虫防病措施,否则,不能进苗。
2.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在选好苗木后,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细心的护理,可以将其放在袋子里面,爱护好根系,在春季的时候进行移栽。
第一章建园—>园址选择(一)气侯条件。
海拔4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6°C以上,绝对最低气温3—5°C, 1月平均温度25°C, 21()°C的年积温5000°C以上。
(二)土壤条件。
坡度25°以下,土壤质地优良,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 5%以上。
土层深厚,活土层0.6厘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PH值5.5—7.5o(三)立地条件。
避风向阳,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无大气污染。
二、园地及基础设施建设(一)园地建设。
坡度6°以卜-的可因地制宜,建缓坡人块梯川;坡度6°-25°的缓坡地、山地、丘陵修筑等高梯田,梯田血•宽 3. 5—4米,外高内低,梯高不超过().8米,梯壁种植百喜草或英它草木植物。
水出调整为柑桔园的要进行上壤改良,特别是必须彻底打破犁底层,建好排水沟。
(二)道路建设。
干道宽4—5米,贯通或环绕全园,与园外公路相接;支道宽3米,横贯各小区,与干道连接;人行道每隔50-60米修1条,与支道及每台梯III相连接,并与排水沟配合修建。
(三)排灌系统建设。
果园上方设拦洪沟,一般沟面宽1—1.5米,底宽0.8—1米,深1米左右,纵降1/200,果园内设排水沟,宽深各0.5米。
水源条件较旁的果园按每亩30立方米薔水量建莆水池。
(四)防风林建设。
山地、丘陵桔园的山顶预留绿化林带,平地果园外围特别是风口处应营造防风林。
防风林应选择速生乔木树种,并与柑桔没有共生性病虫害,如樟树、校树等。
三、品种定向和苗木要求(一)品种定向。
根据远安县柑枯基地发展规划,品种选择要兼顾熟期的合理搭配,以温州蜜柑为主,特早熟品种如FI南一号、宫本、大浦等;早熟品种如龟井、国庆一号、山下红和鄂柑2号等;中熟品种如大叶尾张。
小气候条件较好的地方适当发展碰柑,如鄂柑1号、太田等。
(二)苗木质量。
苗木高度>0.5 X,嫁接口以上茎粗$0.6厘米,长$20丿里米。
绿色食品基地柑橘生产技术要点
1. 要想柑橘长得好,选地可是关键!就好比建房子得找个牢固的地基一样,咱得给柑橘找个好“家”!咱这绿色食品基地,那可得挑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儿呀,你说是不是?
2. 种苗得选好呀!这就跟选千里马似的,得挑健康有活力的。
不好的种苗能长出好柑橘吗?肯定不行呀!
3. 施肥可不能乱来!不是啥肥都能往上招呼,得科学合理。
就像人吃饭得讲究营养均衡一样,柑橘也需要合适的肥料呀,对不?
4. 浇水也有讲究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你想想,水多了要淹,水少了要渴,就跟人喝水一个道理嘛,可别小瞧了这一步!
5. 修剪也重要得很呐!把那些多余的枝桠剪掉,才能让柑橘长得更好呀。
就像人要打扮得精神利落一样,柑橘也需要精心修剪呢!
6. 病虫害防治得时刻上心啊!要是让虫子把柑橘糟蹋了,那不就白忙活啦?这可马虎不得哟!
7. 采摘也得注意时机呀!不熟摘了可惜,熟过了又不好吃,是不是这个理儿?就跟煮鸡蛋似的,火候得掌握好!
8. 储存也不能马虎呀!温度、湿度都得合适。
不然好不容易种出来的好柑橘,储存坏了多心疼啊!
9. 总之,绿色食品基地柑橘生产每一步都很重要!每个环节都要用心对待,这样才能种出好吃的柑橘,大家说是不是呀!
我觉得只要按照这些要点认真去做,就一定能在绿色食品基地种出优质的柑橘!。
柑橘建园技术一、园地选择:果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建园是长久之计,应认真选择园地。
高起点、高标准、根据根据不同地形,进行不同方法整治,从而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
1、山地果园:选择山地种植水果时,要侧重考虑地形、海拔、坡度、坡向、水源和土壤等因素。
一般要求坡度小于25度2、平地果园:选择时要注意地下水位、排水方便和适宜的土壤。
采取开深沟、筑土墩的相应建园措施,土壤以沙泥相间或砂壤土为宜,土壤呈微酸性、中性,过酸的土壤必须经改良后方可种植。
沿海多台风,还应考虑避风或适当建造防风林地。
3、海涂果园:地处我国沿海省份,地域宽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海涂土壤质地粘重,含盐量高,碱性强,对果树不利,必须改良土壤,种果树前种吸盐植物田菁,建造防风林等方能成功。
4、沙滩果园:沙滩多为石砾、砂粒、缺少土壤,保水、保肥、保热差,昼夜温差大,又常遇风害,应选适宜的气候、避风(或可建防风林)地外,还应考虑肥源、水源。
5、房前屋后的家庭果园:要求因地制宜,见缝插针,能种则种,不必苛求。
二、园地规划:果园规划应坚持山、水、田、路统一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果园规划的内容包括小区划分、道路系统、排灌系统、梯地建设(山地果园)、绿肥基地、品种(品系)选配、防护(风)林设置和附属设施(如场部、保管室、贮藏库、包装场、养猪场等)的布局。
1、小区:园地规划时,可以地形、道路、排灌沟、防护林等为界,在气候、土质尽可能一致的前提下划分成若干小区。
小区是果树园管理的基本单位,大小因地制宜,一般以30-200亩为宜。
小区的形状可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山地果树园长边随等高线走向弯曲,以减少水土流失。
各部分占果园面积的比例:梯田85-90%,道路占5-7%,排灌水池、沟渠占5-8%。
坡度较大的山地,小区面积可小至30-50亩,呈梯形或不规则自然形,梯地面积占果园面积的80-85%,道路占8-10%,排灌系统占7-10%。
①道路:果园规划时,必须根据果园的大小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做好道路系统的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园内干道。
柑橘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柑橘品种繁多,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适应性。
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来确定。
例如,我国南方地区适宜种植宽皮柑橘、甜橙等品种;北方地区则适宜种植柚子、柠檬等品种。
还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品质等因素。
二、苗木繁育1.砧木选择:砧木是柑橘苗木繁育的基础,应选择抗病、抗寒、适应性强的砧木。
我国柑橘主产区常用的砧木有枳壳、酸橙、柚子等。
2.嫁接技术:嫁接是柑橘苗木繁育的关键环节。
常用的嫁接方法有切接、劈接、芽接等。
嫁接时应确保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提高成活率。
3.苗木培育:嫁接成活后,应及时进行苗木培育。
培育过程中,要注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确保苗木生长健壮。
三、栽培管理1.栽植时间:柑橘栽植时间因地区而异。
南方地区宜在春季(2-3月)进行栽植;北方地区宜在秋季(9-10月)进行栽植。
2.栽植密度: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栽培方式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而言,山地、瘠薄土壤宜稀植;平地、肥沃土壤宜密植。
3.土肥水管理:柑橘生长过程中,要注重土壤改良、施肥和水分管理。
土壤改良主要通过深翻、施用有机肥等措施进行;施肥应根据柑橘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来确定;水分管理要遵循“旱灌涝排”的原则,保持土壤湿润。
4.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是调节柑橘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修剪时要掌握“疏、短、缩、截”的原则,使树冠结构合理、通风透光。
四、病虫害防治柑橘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常见病害有疮痂病、炭疽病、溃疡病等;常见虫害有红蜘蛛、锈壁虱、潜叶蛾等。
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采收与贮藏1.采收:柑橘采收时间因品种而异。
一般而言,果实色泽、口感、糖酸比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果实损伤。
2.贮藏:柑橘贮藏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
柑橘高产稳产果园管理技术近年来,我国南方柑橘主产区广东、广西和江西等省的柑橘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单位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但随着柑橘产业规模的扩大,部分果园由于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要想柑橘获得高产稳产,必须掌握果园管理关键技术。
1肥水管理1.1水分管理每年3—5月春梢萌芽期至开花期及7~8月果实膨大期要做好灌水工作;梅雨季节、台风季节、多雨季节及时清淤,疏通沟渠,做好排涝工作;果实成熟期控水可以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冬季控水可以控制冬梢生长和促进花芽分化。
1.2施肥管理1.2.1幼年树的施肥。
幼年树的施肥方法主要是“一梢两肥”。
第1次肥是促新梢肥,在抽发新梢前15—20 d施下,施尿素0.10-0.15 kg/棵。
第2次肥是转老熟肥,在新梢转绿时施纯氮0.10~O.20 kg/棵。
氮磷钾肥施用比例是1:0.3:0.5。
1.2.2结果树的施肥。
结果树每年施5次肥。
①促梢肥:在春梢萌发前15~20 d,即2月初施下,以速效氮为主,施尿素约0.25 kg/棵、氯化钾约O.175 ks /棵。
花蕾期喷O.15%的硼砂+0.3%的硫酸镁以补充叶面养分,达到壮花和保花的效果。
②谢花小果肥:在开始谢花至第2次生理落果前(4月)施复合肥0.25—0.35 kg/棵。
③秋梢肥:在放秋梢前15—20 d,即7—8月处暑前施下,以速效氮为主,配合腐熟的有机肥施下,是一年施肥的重点,约占全年施肥量的30%。
④花芽分化肥(冬肥):在12月份冬至前施下,以有机肥、复合肥和土杂肥为主,施肥量约占全年的40%。
一般挂果树施有机肥10~ll kg/棵,复合肥0.60—0.75 kg/棵,过磷酸钙0.75—0.85 kg/棵。
2树势管理为了及时调整柑橘枝梢的生长,减少养分消耗,生长期间还需经常进行修剪和抹芽控梢工作。
对丛生密集的枝梢按“五去二,三去一”的标准,抹除太弱、太强的枝,保留健壮的中庸枝,去密留稀,使养分集中,枝条分布均匀,生长健壮。
柑橘标准化管理技术一、建园(一)园地选择根据柑橘栽培区域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无公害化的发展趋势,建园的自然条件一定要符合柑橘的生态习性。
总的要求是气候适宜,冬季最低气温在-7℃以上,土壤深厚,改土成本低,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下水位l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土壤pH 值7.5以下,无工业废气、污水和粉尘污染。
在进行柑橘园地规划时,还应考虑划分小区、道路、防护林、排灌系统、建筑物,肥水池、树种品种等。
在大型柑橘园中,柑橘栽培面积应占总土地面积的80%-85%,防护林占5%-10%,道路占4%-5%,建筑等辅助用地占6%。
在距城镇较近的地方,还要考虑到旅游观光型柑橘园的配套设施,如食、宿、游、购的项目。
(二)水利系统1、蓄水系统(1)保留果园建设区内现有的堰、塘、库等蓄水设施,直接利用规划内已有的水利体系。
蓄水不足又不能自然引水的片区增设提水设施。
为了方便喷药和零星灌溉用水,果园内需要新建部分蓄水池。
(2)水池设计要求:水池应尽量采用标准设计,或按五级建筑物根据有关规范进行设计。
(3)水池类型大蓄水池规格:直径7米,深2.5米,有效容积100立方米左右,每30~40亩果园建一个。
中蓄水池规格:直径6米,深2米,有效容积50立方米左右,每20~30亩果园建一个。
小蓄水池规格:直径1.2米,深1米,有效容积1立方米左右,每亩果园建2个。
各种蓄水池的田间配合可以采用大蓄水池和小蓄水池匹配建设,也可以采用中型蓄水池与小蓄水池匹配建设,以保证每株树的蓄水量不少于0.1立方米。
2、排水系统(1)系统的组成排水系统由拦山沟、排水排洪沟、排水沟、背沟和沉沙凼组成。
排水系统拦截的地面径流,可引入蓄水池,水塘或水库,或直接排到果园外。
(2)排水系统的设置与结构拦山沟。
果园上方有汇水面的,需要修建拦山沟,拦截果园上方山水,汇入排洪沟或排水沟。
拦山沟的规格视上方汇水面大小而定,设置宽度一般为0.6-1米,深0.6-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