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土壤耕作机械
- 格式:ppt
- 大小:6.05 MB
- 文档页数:139
农业机械装备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书第一章农业机械装备概述 (3)1.1 农业机械装备的分类 (3)1.1.1 土壤耕作机械 (4)1.1.2 播种机械 (4)1.1.3 植保机械 (4)1.1.4 收获机械 (4)1.1.5 农产品加工机械 (4)1.1.6 农业运输机械 (4)1.2 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趋势 (4)1.2.1 信息化 (4)1.2.2 高效能 (4)1.2.3 节能环保 (4)1.2.4 多功能 (5)1.2.5 智能化 (5)第二章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前准备 (5)2.1 装备的检查与调试 (5)2.1.1 外观检查 (5)2.1.2 结构检查 (5)2.1.3 电器系统检查 (5)2.1.4 液压系统检查 (5)2.1.5 动力系统检查 (5)2.1.6 调试 (5)2.2 使用前的安全注意事项 (6)2.2.1 阅读说明书 (6)2.2.2 确认环境 (6)2.2.3 检查防护装置 (6)2.2.4 保证信号畅通 (6)2.2.5 遵守操作规程 (6)2.3 操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6)2.3.1 培训 (6)2.3.2 考核 (6)2.3.3 培训合格 (6)第三章农业机械装备的操作规程 (6)3.1 常规操作流程 (6)3.1.1 启动前准备 (7)3.1.2 操作步骤 (7)3.1.3 停机操作 (7)3.2 特殊情况下的操作方法 (7)3.2.1 恶劣天气下的操作 (7)3.2.2 复杂地形的操作 (7)3.3 操作中的安全措施 (8)3.3.2 机械装备的安全检查 (8)第四章农业机械装备的维护保养 (8)4.1 日常维护保养 (8)4.2 定期维护保养 (9)4.3 维护保养的工具与材料 (9)第五章农业机械装备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9)5.1 故障的分类与诊断方法 (9)5.1.1 故障分类 (9)5.1.2 诊断方法 (10)5.2 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10)5.2.1 机械故障排除方法 (10)5.2.2 液压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10)5.2.3 电气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10)5.2.4 控制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10)5.3 复杂故障的处理流程 (10)5.3.1 现场调查 (10)5.3.2 故障诊断 (11)5.3.3 故障排除 (11)5.3.4 故障原因分析 (11)5.3.5 故障记录 (11)第六章农业机械装备的安全使用 (11)6.1 安全操作规程 (11)6.1.1 操作前的准备 (11)6.1.2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1)6.1.3 操作后的收尾工作 (11)6.2 应急处理与预防 (12)6.2.1 应急处理 (12)6.2.2 预防 (12)6.3 安全防护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12)6.3.1 安全防护装置的检查 (12)6.3.2 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 (12)第七章农业机械装备的环保与节能 (12)7.1 环保要求的遵守 (12)7.1.1 环保法规与标准的遵循 (12)7.1.2 环保设施的配置与使用 (12)7.1.3 环保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13)7.2 节能技术的应用 (13)7.2.1 节能型机械设备的选用 (13)7.2.2 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3)7.2.3 节能宣传与培训 (13)7.3 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 (13)7.3.1 废弃物的分类与收集 (13)7.3.2 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13)第八章农业机械装备的更新与淘汰 (13)8.1 更新与淘汰的原则 (13)8.1.1 经济性原则 (14)8.1.2 技术先进性原则 (14)8.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14)8.1.4 安全性原则 (14)8.2 更新与淘汰的流程 (14)8.2.1 需求分析 (14)8.2.2 设备选型 (14)8.2.4 审批与立项 (14)8.2.5 设备采购与安装 (14)8.2.6 人员培训与操作 (14)8.2.7 设备验收与投入使用 (14)8.3 更新与淘汰的技术标准 (14)8.3.1 设备功能 (15)8.3.2 设备可靠性 (15)8.3.3 设备安全性 (15)8.3.4 设备环保性 (15)8.3.5 设备售后服务 (15)第九章农业机械装备的管理与监督 (15)9.1 管理制度与责任分配 (15)9.1.1 管理制度的建立 (15)9.1.2 责任分配 (15)9.2 监督检查与质量评价 (16)9.2.1 监督检查 (16)9.2.2 质量评价 (16)9.3 管理与监督的技术手段 (16)9.3.1 信息化管理 (16)9.3.2 智能监控 (16)9.3.3 数据分析 (16)9.3.4 人员培训 (17)第十章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与创新 (17)10.1 技术创新的方向 (17)10.2 发展战略与规划 (17)10.3 产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17)第一章农业机械装备概述1.1 农业机械装备的分类农业机械装备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工具,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
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农业机械概述 (4)1.1 农业机械的定义与分类 (4)1.1.1 耕作机械 (4)1.1.2 播种与栽植机械 (4)1.1.3 收获机械 (4)1.1.4 植保机械 (4)1.1.5 农产品加工机械 (4)1.1.6 农田排灌机械 (4)1.1.7 农业运输机械 (5)1.2 农业机械的发展与现状 (5)1.2.1 农业机械品种日益丰富 (5)1.2.2 农业机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5)1.2.3 农业机械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5)1.2.4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5)1.2.5 农业机械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5)第2章农业机械操作基础 (5)2.1 农业机械操作安全知识 (5)2.1.1 安全操作规程 (5)2.1.2 紧急情况处理 (5)2.1.3 农业机械的保险与年检 (6)2.2 农业机械操作基本技能 (6)2.2.1 操作前准备 (6)2.2.2 启动与运行 (6)2.2.3 操作要领 (6)2.3 农业机械操作注意事项 (6)2.3.1 遵守操作规程 (6)2.3.2 注意观察与调整 (6)2.3.3 防止疲劳驾驶 (6)2.3.4 节能减排 (6)2.3.5 妥善保管机械 (6)第3章耕作机械操作与维护 (6)3.1 耕作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6)3.1.1 类型概述 (6)3.1.2 结构特点 (7)3.2 耕作机械的操作方法 (7)3.2.1 操作前准备 (7)3.2.2 操作步骤 (7)3.3 耕作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7)3.3.1 日常保养 (7)3.3.2 定期保养 (7)3.3.3 存放要求 (8)第4章播种机械操作与维护 (8)4.1 播种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8)4.1.1 播种机械的分类 (8)4.1.2 播种机械的结构 (8)4.1.3 各部分功能 (8)4.2 播种机械的操作方法 (8)4.2.1 准备工作 (8)4.2.2 播种作业 (9)4.2.3 播种后的检查 (9)4.3 播种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9)4.3.1 日常维护 (9)4.3.2 定期保养 (9)4.3.3 存放要求 (9)第5章施肥机械操作与维护 (9)5.1 施肥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9)5.1.1 撒肥机 (9)5.1.2 深施机 (10)5.1.3 注施机 (10)5.2 施肥机械的操作方法 (10)5.2.1 撒肥机操作方法 (10)5.2.2 深施机操作方法 (10)5.2.3 注施机操作方法 (10)5.3 施肥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10)5.3.1 日常检查 (10)5.3.2 定期保养 (11)第6章收获机械操作与维护 (11)6.1 收获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11)6.1.1 谷物收获机械 (11)6.1.2 经济作物收获机械 (11)6.1.3 果蔬收获机械 (11)6.2 收获机械的操作方法 (11)6.2.1 准备工作 (11)6.2.2 操作流程 (11)6.2.3 停机与存放 (12)6.3 收获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12)6.3.1 日常检查 (12)6.3.2 定期保养 (12)6.3.3 季节性保养 (12)第7章脱粒机械操作与维护 (12)7.1 脱粒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12)7.1.1 按工作原理分类 (12)7.1.2 按结构特点分类 (12)7.2 脱粒机械的操作方法 (13)7.2.1 操作前准备 (13)7.2.2 操作步骤 (13)7.3 脱粒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13)7.3.1 日常维护 (13)7.3.2 定期保养 (13)第8章农产品加工机械操作与维护 (13)8.1 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13)8.1.1 类型概述 (13)8.1.2 结构特点 (14)8.2 农产品加工机械的操作方法 (14)8.2.1 操作前准备 (14)8.2.2 操作步骤 (14)8.3 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14)8.3.1 日常维护 (14)8.3.2 定期保养 (15)第9章农田水利机械操作与维护 (15)9.1 农田水利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15)9.1.1 概述 (15)9.1.2 类型与结构 (15)9.2 农田水利机械的操作方法 (15)9.2.1 操作前准备 (15)9.2.2 操作步骤 (15)1.1 启动前,检查电源、水位、阀门等是否正常。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手册第一章农业机械概述 (4)1.1 农业机械的定义与分类 (4)1.1.1 土壤耕作机械:包括犁、耙、旋耕机、深松机等,用于土壤耕翻、破碎、镇压等作业。
(4)1.1.2 播种机械:包括播种机、施肥机、喷药机等,用于播种、施肥、喷药等作业。
41.1.3 收获机械:包括收割机、脱粒机、割晒机等,用于收割、脱粒、晾晒等作业。
41.1.4 农产品加工机械:包括磨粉机、榨油机、农产品分级机等,用于农产品加工、分级等作业。
(4)1.1.5 农业运输机械:包括农用汽车、拖拉机、三轮车等,用于农产品运输、物料搬运等作业。
(4)1.1.6 农业设施机械:包括温室、大棚、喷灌设备等,用于农业生产环境调控、设施农业等作业。
(4)1.1.7 农业动力机械:包括拖拉机、发电机、水泵等,为农业机械提供动力。
(4)1.2 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4)1.2.1 高度自动化:农业机械将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1.2.2 节能环保:农业机械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1.2.3 多功能化:农业机械将具备多种功能,满足不同农业生产环节的需求。
(4)1.2.4 轻量化:农业机械将采用轻质材料,减轻自重,降低能耗。
(5)1.2.5 精细化:农业机械将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品质。
(5)1.2.6 信息化:农业机械将融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远程监控。
(5)1.2.7 国际化:农业机械将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我国农业机械产业国际地位。
(5)第二章农业机械选购与安装 (5)2.1 农业机械选购原则 (5)2.1.1 根据农业生产需求选购 (5)2.1.2 注重机械功能与质量 (5)2.1.3 合理考虑价格与成本 (5)2.1.4 关注政策与补贴 (5)2.2 农业机械安装与调试 (5)2.2.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5)2.2.2 安装过程 (6)2.2.3 调试与验收 (6)第三章农业机械操作规范 (6)3.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6)3.1.1 阅读说明书 (6)3.1.2 检查机械状况 (6)3.1.3 准备工具和防护用品 (6)3.1.4 检查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液 (6)3.2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7)3.2.1 操作姿势 (7)3.2.2 遵循操作规程 (7)3.2.3 注意安全距离 (7)3.2.4 遵守环境保护规定 (7)3.2.5 定期检查和保养 (7)3.3 操作后的整理工作 (7)3.3.1 清洁机械 (7)3.3.2 检查机械状况 (7)3.3.3 添加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液 (7)3.3.4 收藏工具和防护用品 (7)3.3.5 记录操作情况 (7)第四章农业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 (7)4.1 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7)4.1.1 发动机故障 (8)4.1.2 传动系统故障 (8)4.1.3 液压系统故障 (8)4.1.4 电气系统故障 (8)4.2 故障诊断方法 (8)4.2.1 询问法 (8)4.2.2 观察法 (8)4.2.3 仪器检测法 (8)4.2.4 逻辑分析法 (8)4.3 故障排除与维修 (8)4.3.1 更换损坏部件 (9)4.3.2 调整间隙 (9)4.3.3 清洗和维护 (9)4.3.4 检查紧固件 (9)4.3.5 检查电路 (9)第五章农业机械维护保养 (9)5.1 维护保养的周期与内容 (9)5.1.1 日常保养 (9)5.1.2 一级保养 (9)5.1.3 二级保养 (10)5.1.4 三级保养 (10)5.2 维护保养的方法与技巧 (10)5.2.1 保养前的准备工作 (10)5.2.2 保养过程中的操作方法 (10)5.2.3 保养后的检查与验收 (11)5.3 维护保养中的注意事项 (11)第六章农业机械润滑 (11)6.1 润滑剂的选择 (11)6.2 润滑系统的维护 (11)6.3.1 润滑油的更换 (12)6.3.2 润滑油的检查 (12)第七章农业机械安全使用 (12)7.1 安全操作规程 (12)7.2 安全防护装置 (13)7.3 应急处理与预防 (13)第八章农业机械节能与环保 (13)8.1 节能措施 (13)8.1.1 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燃烧效率 (13)8.1.2 优化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方式 (14)8.1.3 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14)8.2 环保要求 (14)8.2.1 减少农业机械设备的排放污染 (14)8.2.2 降低农业机械设备的噪音污染 (14)8.2.3 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环保功能 (14)8.3 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应用 (14)8.3.1 节能型发动机 (14)8.3.2 尾气净化装置 (15)8.3.3 电动农机 (15)第九章农业机械管理 (15)9.1 农业机械管理制度 (15)9.1.1 管理机构与职责 (15)9.1.2 农业机械选购与配置 (15)9.1.3 农业机械操作规范 (15)9.1.4 农业机械维护保养 (15)9.1.5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 (15)9.2 农业机械档案管理 (15)9.2.1 档案资料收集与整理 (15)9.2.2 档案保管与维护 (16)9.2.3 档案查询与利用 (16)9.3 农业机械维修与报废 (16)9.3.1 维修制度 (16)9.3.2 维修流程 (16)9.3.3 维修质量管理 (16)9.3.4 报废制度 (16)9.3.5 报废处理 (16)第十章农业机械发展趋势与展望 (16)10.1 农业机械技术创新 (16)10.2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 (17)10.3 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 (17)第一章农业机械概述1.1 农业机械的定义与分类农业机械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以替代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各种机械设备。
第二章土壤作业机械1 、简述耕作层土壤的物理特性与土壤耕作性能的关系。
土壤强度于土壤耕作性能的关系:对耕耘机械加工土壤时,对土壤进行切削、翻转、破碎和平整等导致土壤发生应力应变、结构失效及被压实等.在此土壤加工过程中,土壤所表现的种种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土壤强度;抗剪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耕作质量和能量的消耗。
土壤湿度对铧式犁的耕作质量和牵引阻入有很大影响。
土壤过于干硬、土垡难于破碎,犁的牵引阻力也很大。
当耕翻过于潮湿而黏重的土壤时.土壤呈条状而不易破碎:犁壁粘土严重,出现拖堆、拥塞、土堡翻转不完全和植被覆盖不严密等现象。
对于旱田来说.适于耕作的土壤相对湿度为40 %一60 %。
当土壤与耕作部件表面的摩擦力和附着力大于土壤的凝聚力和土粒之间的摩擦力时,耕作部件的工作表面就会粘土。
工作表面粘土.不但会使耕作质量变坏,而且会增加牵引阻力。
可是,土壤的附着力并非定值,它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在某一湿度下,当附着力达到最大值后.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附着力反而下降。
2 、简述土壤耕作机械的类型及用途。
土壤耕作机械的种类较多,根据耕作的深度和用途不同,可把土壤耕作机械分为两大类:一是耕地机械,它是对控个耕作层进行耕作的机具,常用的有铧式犁、圆盘犁、全方位深松机等。
一类是整地机械,即对耕作后的浅层表土再进行耕作的机共,按动力来源分。
可分为牵引型和驱动型两种:牵引型整地机械包括圆盘耙、齿耙、滚耙、水田耙、镇压器、轻型松土机、松上除草机等。
驱动型整地机械包括旋耕机、驱动船、机耕船、灭茬机、桔秆还田机、盖籽机等。
其耕作深度约等于播种深度。
此外,土壤耕作机械还有兼有耕、整、灭茬和垄作的联合耕作机械,如耕耙犁、联合耕作机、旋耕灭茬机等。
3 、简述铧式犁的构造特点及犁体的翻垡原理。
以犁铧为其主要工作部件的犁,称为铧式犁。
铧式犁一般由犁体、犁架、调节机构、牵引装置或挂接装置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
为了改善作业质量,有的犁还有犁刀、覆茬器等辅助工作部件;为了防止超载损坏,还有超载安全装置等附件。
第一篇农业机械的结构与原理绪论(3学时)农业机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农业机械的作业特点,农业科学、耕作制度和农业机械化的关系,农业机械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国内外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向,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要点:基本概念、国内外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向。
思考题:1、精确农业的概念?2、精确农业的工作过程?3、精确农业的工艺流程图?第一章耕地机械(8学时)第一节铧式犁的基本构造和类型一、铧式犁的主要类型目前耕地机械的主要类型为铧式犁、圆盘犁、凿型犁。
铧式犁的主要类型为牵引犁、半悬挂犁和悬挂犁等,根据农业生产的不同要求、自然条件变化、动力配备情况等,铧式犁在形式上又派生出一些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犁:双向犁、栅条犁、调幅犁、滚子犁、高速犁等。
二、铧式犁的基本组成铧式犁主要由组成:犁架、主犁体、耕深调节装置、支撑行走装置、牵引悬挂装置等。
主犁体为铧式犁的核心工作部件。
三、铧式犁的型号表达方式部颁农机序列标准:1-耕整机械,2-种植施肥机械,3-田间管理和植保机械,4-收获机械,5-种子加工机械,6-农副产品加工机械,7-装卸运输机械,8-排灌机械,9-畜牧机械四、主犁体的结构及功用犁铧:切开土垡引导土垡上升至犁壁,犁壁:破碎和翻扣土垡,犁侧板:平衡侧向力,犁柱:联结犁架与犁体曲面,犁托:联结犁体曲面与犁柱,犁踵:耐磨件,防止犁侧板尾部磨损,可更换。
第二节犁体曲面的工作原理一、犁体曲面的类型犁铧与犁壁共同组成了犁体曲面,由于曲面的参数不同、性能不同,犁体曲面可分为:翻土型、碎土型和通用型(又称:螺旋型、熟地型、半螺旋型)。
二、犁体曲面的的工作原理从两面楔到三面楔的工作过程,理想土垡的翻转过程,理想土垡的宽深比的确定。
第三节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及设计方法一、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犁体曲面的形状对加工土壤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所应用的犁体曲面的形状是经过长时间积累、不断修改、不断完善而形成的,是一个空间任意曲面,不可能用数学的方法来真实的描述,只能是用近似的方法,用做图原理来形成犁体曲面。
农业机械学(Agricultural Machinery)课程代码:25410013学分:4学时:64 (其中:讲课学时:50上机学时:0实验学时:1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材料热处理、农学概论、液压与气力传动、水力学、汽车拖拉车学、电工电子学、测试技术等。
适用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教材:《农业机械学》;李宝筏;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它应用农学、工程力学、机械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农业机械设计和使用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业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为农业机械制造、使用、改进,以及设计新型农业机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农业机械的工作环境、技术要求、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课程目标2: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主要农田作业项目中的常用农业机械机型构造及工作原理;课程目标3: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农业装备设计及系统设计的综合能力。
课程目标4:结合典型农业装备的案例分析,通过农业装备的虚拟仿真实验及实物实验,提高学生面向工程实际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操作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以下毕业要求提供相应支撑: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农业装备或一般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农业装备或机械产品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农业装备或一般机械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农业工程或机械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第⼆章耕作机械第⼀节概述第⼆节犁的类型第三节铧式犁的构第⼆章耕地机械第⼀节概述⼟壤耕作是对⼟壤进⾏耕翻和疏松。
其⽬的是为农作物的种植和⽣长创造良好基本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1)通过翻耕、疏松⼟壤,改善⼟壤中的⽔分、空⽓和⼟粒间的结构状况,增强⼟壤吸⽔及透⽔透⽓的能⼒。
(2)通过翻耕,铲除并覆盖杂草、绿肥、作物残茬及肥料等,增加耕层的腐殖质和肥⼒。
(3)将⼟层下⾯的⾍卵翻⾄地表消灭,防除病⾍害。
耕地机械主要是铧式犁和圆盘犁,尤以铧式犁因其优良的翻⼟和覆盖性能得到最⼴泛的应⽤。
另外,为深松⼟壤,深松犁也⽇益得到⼴泛应⽤。
⼈类应⽤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刘仙洲教授在《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中认为中国在3200年前已经⽤⽜拉铧式犁进⾏耕作。
虽然犁可算得上是最古⽼的农具之⼀,但对犁的研究在今天仍是令⼈感兴趣的课题。
世界各地的⼤农机公司每年都要推出⼀批新种类的铧式犁供农民选⽤。
世界⼟壤耕作研究组织(IsTRO)则每两年都要组织⼀次⼤型国际会议,探讨耕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个不了解⼟壤的物理⼒学性质、不懂得犁是如何对⼟壤起作⽤的⼈,可能认为犁是⼀种⾮常简单的⼯具,不需要什么研究。
然⽽事实是,要设计、调整好⼀架符合要求的犁,取得最佳的耕作效果是不容易的,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典型的铧式犁⼯作过程如图2—1所⽰。
犁通过拖拉机的液压悬挂机构挂接在拖拉机后⾯,其犁体⼯作⾯上的胫刃和底边的铧刃将⼟壤沿左边的垂直⽅向与底⾯的⽔平⽅向切开并翻转、破碎。
农业技术对犁耕质量的要求各地不尽相同,但⼀般可归纳为如下⼏点:(1)良好的翻垡和覆盖性能;旱耕后⼟层松碎,⽔耕后断条长度⼩,⼟垡架空,以利晒垡。
图2-l犁耕作业(2)耕深⼀致、沟底平整。
(3)不漏耕、不重耕、耕后地表平整。
第⼆节犁的类型⼀、普通铧式犁1.⼀般构造普通铧式犁是指具有铧式犁基本⼯作部件,⽤于⼀般⽬的的旱地、⽔⽥犁等。
图2—2为⼀普通铧式犁,具有犁架、圆犁⼑、⼩前铧、主犁体等主要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