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19 计算机软件课程分类(专本衔接)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英文名称:SoftwareEngineering课程编码:U223C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总学时:48学时(含实验IO学时)总学分:3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方向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原理,数据结构开课系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它是一门指导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
软件工程学是用以指导软件人员进行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动向;开发软件项目的工程化的方法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等。
使学生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以及有效地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为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软件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软件工程概述了解软件工程的产生和发展、软件危机的原因,知道如何消除软件危机。
明白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知道软件工程中包含的领域范围重点:软件危机的产生和消除方法第2章软件过程软件与软件生命周期任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基本开发模型,软件开发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掌握软件生存期模型,软件开发模型方法介绍。
重点:软件与软件生存期,软件开发过程模型难点: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第3章结构化分析掌握软件需求获取的方法、软件需求工程的任务、软件需求的原则、主要的需求分析方法;需求工程的基本活动、需求的有效性验证、需求变动管理、需求规格说明;建立结构化分析的三种模型;三种模型对应的描述方法:E-R图,数据流图,状态图。
掌握分层数据流图、数据词典和加工逻辑说明的基本构造方法。
重点:软件需求获取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分析建模方法难点:结构化分析建模方法第4章结构化设计理解软件结构化分析与结构化设计的映射关系,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
080719 计算机软件(本科段)发布时间:2012-01-17 00:26:29发布者:本站编辑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次数:560592专业名称:计算机软件专业代码:080719学科门类:工学电子与信息类主考学校:福建农林大学学历层次:本科段开考方式:开考体制改革试点序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社版次1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3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孙洪祥柳金甫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2324离散数学4离散数学左孝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32333软件工程3软件工程陆丽娜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42334软件工程(实践)15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4互联网及其应用袁保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3143互联网及其应用(实践)17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8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9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4计算机网络原理杨明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106998毕业设计0117015计算机专业英语6大学计算机英语张政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27016编译原理5编译原理(第二版)徐国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37017面向网络编程技术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JAVA李金铭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47018面向网络编程技术(实践)1157019分布式数据库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邵配英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167020分布式数据库(实践)1177021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4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软件过程改进刘孟仁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学分51加考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4计算机组成原理胡越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4数据库系统原理丁宝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4736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2说明:1. 计算机类各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
湖北工程学院2024年专升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正确理解C语言的结构、语法与环境;C语言的基本概念、函数及其调用;各类语句的语法,语义和各种数据类型的使用特点;问题的分析、设计及C语言实现及调试方法,并得到充分的程序设计训练。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运算和程序分为“掌握”和“应用”两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无选择题、无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第1章程序设计和C语言考试内容:(1)什么是计算机程序;(2)什么是计算机语言;(3)C语言的发展及其特点;(4)C语言程序的结构;(5)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6)程序设计的任务。
考试要求:(1)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2)掌握:运行C程序的步骤和方法;(3)应用: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屏幕输出程序第2章算法----程序的灵魂考试内容:(1)算法的概念;(2)算法的特性;(3)算法的几种表示方法;(4)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考试要求:(1)了解:最基本的算法;(2)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第3章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考试内容:(1)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2)运算符和表达式;(3)C语句;(4)数据的输入输出;考试要求:(1)掌握: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表示形式,以及定义于基本数据类型之上的各种运算(算术、赋值、关系、逻辑、条件、逗号等);(2)掌握:常量的意义及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常量的表示形式,符合常量的定义与使用,变量的定义及自定义标识符的规范;(3)掌握:混合运算的表达式中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及结合方向;(4)掌握: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规范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考试内容:(1)选择结构和条件判断;(2)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3)if选择控制语句;(4)switch选择控制语句。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软件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开发)计算机软件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开发)(B080711)(B080711)(独立本科段)(独立本科段)(独立本科段)Visual C++考试大纲(课程代码课程代码 5708) 5708)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二○○九年十月《Visual C++》考试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开发)(独立本科段);学 时:60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它是为满足计算机应用领域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应考者为以后学习计算机软件等后继课程及进行课程设计打下必备的基础,并且为以后从事GIS 或MIS 的软件开发提供合适的工具。
的软件开发提供合适的工具。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1. C++C++语言的重要特点语言的重要特点语言的重要特点2.2. 了解VC 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3.3. 掌握建立基本应用程序的方法掌握建立基本应用程序的方法4.4. 了解Windows 程序运行机制程序运行机制5.5. 掌握基本用户界面的设计掌握基本用户界面的设计6.6. 掌握基本输入输出以及菜单、各种工具条、状态条、对话条的设计掌握基本输入输出以及菜单、各种工具条、状态条、对话条的设计 三、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第一章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及C++C++语言的重要特点(语言的重要特点(语言的重要特点(1212学时)学时)(一)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C++C++的基础知识。
本章的要求是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的基础知识。
本章的要求是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C++C++语言的语言的重要特点。
(二)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1.面向对象的概念和设计(.面向对象的概念和设计(11学时)学时)1.1面向对象的概念及发展面向对象的概念及发展 1.2深入理解面向对象技术深入理解面向对象技术1.3面向对象在C++/VC 中的体现中的体现 2.类的基本特征:封装性(.类的基本特征:封装性(22学时)学时) 3.基础类别的衍生:类的继承(.基础类别的衍生:类的继承(22学时)学时) 4.虚拟函数与多态性(.虚拟函数与多态性(22学时)学时) 5.静态成员(.静态成员(22学时)学时) 6.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22学时)学时) 7.Windows 编程规范(编程规范(11学时)学时)(三) 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 1.1. 理解类的概念理解类的概念 2.2. 掌握类的基本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掌握类的基本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3.3. 静态成员的含义及使用静态成员的含义及使用 4.4. 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含义及使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含义及使用 5.5. Windows 编程规范编程规范(四) 考核要求考核要求考核要求 1.1. 识记识记(1)类的基本特征:封装性)类的基本特征:封装性(2)基础类别的衍生:类的继承)基础类别的衍生:类的继承(3)虚拟函数与多态性)虚拟函数与多态性(4)静态成员)静态成员(5)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6)Windows 编程规范编程规范 2.2. 领会领会(1)面向对象的概念和设计)面向对象的概念和设计 3. 简单应用简单应用 4. 综合应用综合应用第二章第二章 Visual C++ 6.0 Visual C++ 6.0集成开发环境介绍(集成开发环境介绍(88学时)学时)(一)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VC++6.0的集成开发环境。
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本衔接专业计划
报考类别及说明:
1、计算机及应用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应考上表序号为1至14的课程,并完成毕业没计(论文);
2、电子电工信息类非本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19号课程;
3、工科类非电子电工信息类非本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19、20号课程;
4、其它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19、21号课程。
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本衔接专业计划
1、工科类专业专科和本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应考上表序号为1至14的课程,并完成毕业没计(论文);
2、其他类别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和报考本专业,须加考19、20、21号课程。
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本衔接专业计划
报考类别及说明:
1.会计、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专科考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其他专业专科考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21、22、23、24号共4门课程。
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本衔接专业计划
报考类别及说明:
1、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需完成毕业论文并答辩;
2、其它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须加考综合英语(二)、听力、口语;
3、第二外语两门课程任选一门,我院第二外语选日语。
福建工程学院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
与高职教育衔接考试试点专业课程分类
数控技术专业(独立本科段) 080741
类别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
沟通课程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219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3
4 0001
5 英语(二) 14
衔接课程
5 02238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8 80
6 02239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实践) 1 实践环节考核
7 02205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4
8 02206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 2 实践环节考核
9 05668 数控系统课程设计(实践) 4 实践环节考核
10 02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4
11 0220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践) 1 实践环节考核
核心课程12 02240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4 32
13 05663 CAM/CAD软件应用 3
14 05664 CAM/CAD软件应用(实践) 3 实践环节考核
15 05661 机床数控原理 3 14+18
16 05662 机床数控原理(实践) 2 实践环节考核
17 05665 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概论 3 32
18 05666 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概论(实践) 3 实践环节考核
19 05667 数控系统维护及调试 6
20 06999 毕业论文0 实践环节考核
总学分7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专业(工学计算机类 080901)专业简介:1984年创办计算机应用专业并开始招收专科生,1987年招收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生,1999年国家进行本科专业目录安排,开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
专业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具备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化建设特色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已经建设成为省内知名、行业领先的优势专业。
2006年获批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2009年获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2年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获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1996年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自主设立石油工程计算技术博士点,2013年安排为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自主设立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博士点。
拥有黑龙江省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领军人才梯队和黑龙江省石油大数据与智能分析重点实验室。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研究机构、IT企业、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计算机有关的应用系统研究、设计开发、维护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预期毕业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方法与技术,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胜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案设计、系统开发、测试及管理等工作。
2.能够跟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具备初步的工程研究能力,能够综合利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289111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Software Techn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8/3 (讲课学时:40实验学:0上机学时:8)适用专业:自动化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自动化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基础知识和有关技术的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讲授数据的组织、数据处理算法、计算机资源管理技术等最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基本的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为学生以后学习相关课程和编写应用软件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嵌入式系统概述》、《单片机原理》三、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线性表、数组、树、二叉树与图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掌握查找与排序技术原理及应用;掌握操作系统概念、多道程序设计及存储空间管理的基本知识及应用;了解SQL语言基础知识。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1.5,2.1)2.具有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及编写相应算法的能力。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 2.1, 2.2,2.3, 2.4,3.3, 3.5)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补充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使学生对算法及软件技术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有一定的了解。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3.1, 5.1, 6.1)4.使学生初步掌握软件算法应用及设计的基本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性能因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3.3, 3.4, 5.3, 11.1, 11.2)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锻炼学生对设计要求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观察提炼,勇于创新,锻炼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软件080711专业独立本科段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软件 (080711)专业(独立本科段)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课程代码 654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二○○九年十月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叙述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本书以OSI参考模型为主线,从系统集成的角度来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
介绍了数据通信技术,数据交换技术,传输介质,网络拓扑结构,从介绍了网络的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理解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标准,具备计算机组网全过程所必备的组网、规划和选型的基本技能,掌握INTERNET服务的原理、使用和配置方法。
学习本课程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系统掌握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概念和指标,如:调制技术,差错检测和控制技术等。
2.理解数据通信规程(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理解参考模型理论基础及应用的基本方法。
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构成,理解现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设备组成及性能评价,为计算机网络组网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5.掌握计算机网运行机制,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有初步理解。
6.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上具有前瞻性。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课程内容第1节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第2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应用第3节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第4节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第5节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第6节TCP/IP参考模型(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网络分类, 标准化与拓扑结构等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过程和相关技术概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网络体系结构的实质,形成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轮廓.本章所列知识点中,重点是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网络的分类,网络体系结构。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专业计划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专业计划1. 介绍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广受欢迎的专业方向,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这一专业的规划和发展。
2. 专业概况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和系统开发技能,为他们将来在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等领域工作做好准备。
学生将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多门课程,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专业课程安排在本科专业课程中,学生将接受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训练,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等核心课程。
还有软件工程、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学等拓展课程可供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4. 实践教学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实践教学,学生将参与各种项目实训和实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5. 就业前景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软件开发、互联网、通信、金融、电子商务等行业就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专业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从事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等职业。
6. 个人观点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当下和未来都极具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学习这一专业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职业选择范围,还能够提高自己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总结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融合理论和实践、广度和深度的专业方向,学生在学习期间将接受全方位的训练,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类助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重庆邮电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二○一六年三月重庆邮电大学2016年高教自考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目录080770通信技术及应用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1 080759计算机网络及应用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2 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3 020215电子商务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4 020205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5 020207 市场营销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6 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7 080742游戏软件开发技术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8 020203 会计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9 080707通信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0 020216 电子商务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1 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2 080709 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3 050418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4自考080759计算机网络及应用与中职中技衔接考试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15 自考080707通信工程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6 自考080709计算机网络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7 自考080702计算机及应用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8 自考082208计算机信息管理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9 自考020218人力资源管理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0 自考020208市场营销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1 自考020202工商企业管理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2 自考020204会计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3 自考08061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4 自考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5 自考050418数字媒体艺术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6 自考050433视觉传达设计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7 自考050412环境艺术设计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8 自考第二学历020218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9 自考第二学历020202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30080770通信技术及应用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1080759计算机网络及应用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2080701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3020215电子商务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4020205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5020207市场营销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6082207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7080742游戏软件开发技术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8020203会计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9080707通信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0020216电子商务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1080702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2080709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3050418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4自考080759计算机网络及应用与中职中技衔接考试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15自考080707通信工程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6自考080709计算机网络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17自考08061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4自考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5自考050418数字媒体艺术与高职高专衔接考试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6自考第二学历020218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29自考第二学历020202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 30。
专业代号:B020104 ; 专业名称:财税(独立本科段)*主考学校:广东商学院开考方式:面向社会及独立办班报考范围:全省及港澳地区注:“标准号”为2002年以前使用序号类型序号课程代码标准号课程名称学分类型考试方式1 001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必考笔试2 002 00054 3020 管理学原理 6 必考笔试3 003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5 必考笔试4 004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4 必考笔试5 005 00067 3071 财务管理学6 必考笔试6 006 00053 3262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5 必考笔试7 007 00070 3342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4 必考笔试8 008 00058 3032 市场营销学 5 必考笔试9 009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3 必考笔试10 009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验 1 必考实践考核11 010 00068 3671 外国财政 5 必考笔试12 011 00069 3469 国际税收 5 必考笔试13 012 08185 3604 财政与税务实习(7周)7 必考实践考核14 013 06999 毕业论文不计学分必考实践考核15 101 00015 3022 英语(二)14 选考笔试16 102 08206 3667 财税史7 选考笔试17 103 08208 3670 国有资产管理7 选考笔试18 201 00062 3080 税收管理 4 加考笔试19 202 00999 政府预算管理 4 加考笔试20 203 00060 3081 财政学 4 加考笔试21 204 00009 3005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6 加考笔试22 205 00041 3069 基础会计学 5 加考笔试23 231 00246 国际经济法概论 6 加考笔试相关说明课程设置必考课程13门,共60学分;选考课程3门,共28学分;加考课程6门,共29学分;毕业要求不少于14门且不低于74学分说明1、选考课101至103中须选考不少于14学分。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专升本)(080902)(Software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Android、Java技术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本专业预期学生毕业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1)具备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工程伦理道德责任。
(2)能够灵活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软件工程专业理论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3)具有较强的研究、设计和开发软件应用系统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复杂工程项目,胜任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等工作。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4)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5)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组织领导以及项目管理能力。
表1 本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预期目标1预期目标2预期目标3预期目标4预期目标5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4√√√毕业要求5√√毕业要求6√√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8√√毕业要求9√√毕业要求10√√毕业要求11√√毕业要求12√√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工程知识:应掌握软件生命周期中涉及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软件实践中,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