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建园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13
杨梅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种植管理技术一、杨梅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第一,杨梅最适宜的气温条件在年均温14-18℃之间,绝对最低温为-9℃;杨梅怕高温,不耐酷热,忌烈日照射。
第二,杨梅为喜湿耐阴的果树,培地点水分充足,气候湿润时,则树体生长健壮,果实大而味甜汁多,夏末早秋要求晴朗,以利花芽分化;果实成熟前要求一定水分,以促进果实膨大;成熟期需有晴天,使果实顺利发育转色。
要求年降雨量最少在1000毫米以上。
第三,杨梅的生长发育需要疏松、排水良好、含有石砾的酸性砂质红壤和黄壤,因此凡狼蕨、杜鹃、松、杉等植物生长良好之处,最适于杨梅栽培。
第四,关于杨梅生长对地形、方位和风的要求,栽培中为方便管理,一般将杨梅栽植在5-30度之间的坡地上,但与生长结果关系不大。
山坡方向对杨梅的品质关系密切,阴山杨梅柔软多汁,风味佳良;向阳地杨梅肉柱头尖而质硬,汁液也少。
所以选择年均气温15℃左右的北坡地栽植最佳,因为北坡保持水分较多,可以减轻干旱危害。
风对杨梅生育的影响主要在授粉期,微风有利于花粉的散发、传粉和提高座果率。
二、杨梅的种植管理技术1、园地的整理:杨梅建园时应进行整地,一般整地采用修筑等高梯田、等高撩壕的方法。
修筑等高梯田是在10-25度适于修筑梯田的坡地上,预先在斜坡上按等高差或行距,以0.2%-0.3%的比降,测出等高线。
一般按等高定线时,要自下而上修筑,先沿着最低一条的等高线,进行清基工作。
清基的深浅,应根据土层的厚薄而定。
石壁梯田,深度为0.5-1.0m。
清基宽度应随着梯壁的加高而增大,一般为0.3-1.5m。
在构筑梯田壁时,必须边翻土边培土,把上坡的土翻到下坡,使梯田向内倾斜3-5度左右再进行深翻,使整个梯田土壤疏松。
修筑等高撩壕是坡地果园改长坡为短坡的一种水土保持的措施,适用于坡度为6-10度、土层深厚的坡地。
在坡面上按等高线挖沟,挖出的土堆放在山坡沟旁进行筑壕。
将杨梅树沿着撩壕外坡的等高线栽1行,一般撩壕宽度为50-70cm,沟深为30cm,沟内每隔5-10m修筑一个缓水埂,形成竹节的形状。
杨梅种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杨梅(学名,Myrica rubra)是一种果香浓郁、口感酸甜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
由于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们计划建设一座杨梅种植基地,以提高杨梅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我们的建设实施方案。
一、选址规划。
我们将在当地选择适宜的土地,确保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的地方用于建设杨梅种植基地。
同时,我们将进行土壤测试,确保土壤的PH值、养分含量等符合杨梅生长的要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将建设温室大棚,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护杨梅免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侵害。
此外,我们还将建设灌溉系统,确保植株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源,保证生长期间的水分需求。
三、品种选择和种植技术。
我们将选择优质的杨梅品种进行种植,确保果实的口感和品质。
同时,我们将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产量和果实的品质。
四、管理与维护。
我们将配备专业的园艺师和管理人员,对杨梅种植基地进行全面管理与维护。
定期对植株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确保植株的生长健康。
同时,我们还将进行科学的施肥和灌溉管理,以确保植株的生长需求。
五、销售渠道规划。
在杨梅丰收后,我们将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与当地超市、果蔬批发市场等进行合作,将优质的杨梅果实销售到市场上,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六、环保措施。
在种植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生态池和植被带,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七、社会效益。
通过杨梅种植基地的建设,我们将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将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
总之,我们将按照上述实施方案,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杨梅种植基地,以提高杨梅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们将注重环保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经济生态树种杨梅的栽培技术摘要:杨梅是中国著名的特产果树,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运用经济生态栽培技术,不仅能充分发挥杨梅绿化生态先锋树种的功能,也能生产安全营养的绿色果品,十分符合当前人们对绿色生态环境与果品安全的双重追求。
本文即重点阐述了经济生态杨梅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杨梅;经济生态;栽培;定植;疏花一、杨梅的生物学特性概述杨梅喜温耐寒、怕冻、忌高温。
最适宜年平均温度15~20℃,在长江以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均能种植,能在-10 ℃低温下生长。
花期遇0~2 ℃低温,花器遭冻,易致大量落花。
幼树如遇高温烈日,会被晒死。
喜阴耐湿,栽于北坡的植株,长势比南坡好,果实品质也好;种于缓坡地比平地好,种于山间或与其他林木混栽,植株长势、产量和品质都较好。
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空气湿度大,果实肉质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糖度大,含酸量低。
喜石砾较多的沙质红壤,这类土壤比较疏松,排水较好,微酸性。
雌雄异株,需配置雄株授粉树。
根部有放线菌共生,形成灰黄色肉质根瘤,能固氮为杨梅树体提供氮素营养。
嫁接苗接口部位的接穗能形成自生根,栽植时可将嫁接口埋入土中,促使接穗部位发根,以逐渐取代砧木根系,否则成活率低,树体长势弱,抗病虫害能力差,而其他果树则相反,栽植时需将嫁接口露出地面。
二、杨梅的经济生态价值(一)杨梅是特产水果杨梅原产中国,是我国传统的特产果树。
全世界99%以上的杨梅在中国,国外除日本、韩国、泰国有少量栽培外,印度、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国虽也有分布,但因其果小味酸,多作庭院观赏树种或作药用,没有作为经济果树栽培的。
近年澳大利亚从我国引入杨梅,开始有少量栽培。
杨梅色鲜味美,风味独特,为初夏时令珍果,鲜食佳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无论鲜果,还是加工产品,杨梅是我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水果。
如通过冷链物流,杨梅不仅批量销往北京、哈尔滨、广州、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而且还出口到日本、新加坡、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等国。
杨梅大棚栽培技术
一、杨梅品种
杨梅是一种北方的果树,一般在北方栽培的杨梅品种为俄罗斯杨梅,而在南方栽培的
主要品种有红杨梅、黑杨梅和青杨梅等。
其中,红杨梅是南方最主要的栽培品种,品质口
感最佳。
二、杨梅大棚建设
杨梅需要阳光和适度的温度,因此选择大棚的位置要面向阳光,同时要选择在温度适
宜的地方建设。
一般建设大棚的土地要求肥沃,土层深厚,不易积水,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同时要保持土壤的湿度。
1.温控系统:杨梅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正常生长,因此大棚内需要安装温度控制设备,维持稳定的温度环境。
2.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大棚内需要定时喷水灌溉,同时也需要施肥来满足杨梅日益
增加的养分需求。
3.照明系统:对于光照条件不佳的地方,需要安装照明设备增加光照量。
1.剪枝:杨梅生长速度比较快,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剪枝,以控制其生长速度和形态,保持大棚内的整洁和通透性。
2.浇水:杨梅要求土壤湿润,但过多的水会影响其生长,因此要掌握好浇水的时机和量。
3.施肥:杨梅需求养分较高,要注意定期施肥,并注意施肥的种类和量。
4.防治病虫害:大棚内不仅养分较高,也容易滋生病虫害,要做好防治工作。
五、杨梅大棚的采摘
杨梅大概在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开始成熟,此时要注意选择最佳的采摘时机,及
时采摘,采摘的过程要轻柔,以免对果实造成损伤。
六、总结
杨梅大棚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考虑,只有在配套设施完善且管理到
位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杨梅果园建植技术要点
1.栽植地选择潮汕地区杨梅的栽植地有别于其它地方所介绍的杨梅栽培技术中的相关内容。
即除应选择土层深厚的沙质赤红壤山坡地外,坡向则差异显著,应以正南、东南或西南为好。
2.开穴整地杨梅幼树喜阴,适宜在有林地中套种,最终以果代林;若为新开垦种植,株行距一般为6.7×6.7米,即每公顷225株左右。
开穴规格约为67厘米见方,以堆肥、火烧土或草木灰1~1.5公斤混表土作基肥。
3.栽植时间直接挖掘山上的野生苗种植,果农习惯于“惊蛰”至“清明”之间进行;用实生苗或嫁接苗定植,宜从“立春”至“小满”前后进行,而以“立春”至“春分”(2~3月)为最佳。
因这段时间雨水开始来临,气温回升,成活率较高。
4.栽植方法在土壤肥力差、含沙量高的白粉沙土上栽植,每穴需加田泥半担,混成泥浆后栽植。
起苗前要适当修剪枝叶,裸根苗应剪去大部分枝叶,只留下部老枝叶;营养袋苗可只剪顶部幼嫩部分,以减少水份消耗。
起苗时裸根苗要尽量保持根系完整并浆根;营养袋苗则需保持不破袋、袋中土团完整。
种植时裸根苗按常规方法使根系在穴内舒展,逐步回土扶正踏实;也可带土移植,有条件的可随挖随种;营养袋苗应轻撕袋底,让根系易于扎入穴土中,但要保持待中土团的完整。
种后均需淋足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
- 1 -。
杨梅的栽培管理技术果园开垦1、土地平整:在我区杨梅园多数集中在丘陵或山地,坡度一般集中在10度—25度之间,为便于日常管理及果树的生长,在建园时应该考虑到修筑等高梯田。
对于已经建园的果园,应保证树盘的平整,逐年扩大树盘,最终使滴水线内的土地平整。
2、株行距的确定:一般在坡度小于10度、土壤肥沃、土层深的土地,杨梅的株行距为4×4米或4×5米,在坡度大于10度以上、土壤贫瘠、土层较浅的坡地,株行距可相应缩短些,一般3×4米左右。
定植1、苗木质量:选用2年生共砧嫁接苗,地径以上10cm处干粗0.8—1cm,株高50—60cm,有3—4个分枝,苗木根系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
2、定植时间:一般定植时间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定植应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
3、定植穴准备:定植穴设置在离梯田外缘1/3处,按株行距要求测出定植穴位置,再以定植点为中心挖穴。
一般定植穴规格为长宽各一米,深0.8米。
一般在定植前一个月将定植穴挖好。
挖穴时应注意将表土放一边,深土放另一边,将表土与腐熟农家肥及过磷酸钙混合好,到春季定植时,先放入一定量的表土,再放入肥土混合物,最后放入深土,最终回填土要高于地面5—10厘米,然后进行苗木定植。
肥土混合物的搭配方法有:堆肥50千克+过磷酸钙0.5—1千克;家禽粪便25—30千克+过磷酸钙0.5—1千克。
定植前,要适当剪去过长和过密的枝梢,将过长的须根截短。
定植时,将苗木放入已施下基肥的穴内(注意:肥土混合物与苗木间要有一层20—30厘米的土层隔离,不能将苗木直接放在土肥混合物上。
),校正距离,对齐横行和直行,并将苗木放正,使须根略向下向四周舒展,避免卷曲。
砧木接口放在背风方向。
在扶直苗木、根系舒展后,将细土逐渐填入根部,边填边将土壤压实,同时微微用力将苗木向上提,最后覆土要高于地面20厘米左右,并保证苗木嫁接口刚好露出土表。
定植后,应浇足定根水,浇水后盖一层松土,铺地膜。
杨梅大棚种植技术和管理
(一)建棚部位和方式。
在山地较轻缓处,选择成熟种类杨梅种类,冠径10-20年生上下,树干相对性偏矮的丰收高产园里建棚。
每棚约占地面积0.5-0.7亩,内栽杨梅12-22株,最好是每拱棚有一株雄杨梅。
如果没有雄株,也可雄树单棵建棚催花供受粉用。
温室大棚可以用直径1公分的环形铁架子,也可以用竹子架构建,棚高应超出树干1米长,防止日灼。
薄膜为内厚0.6~0.7mm.宽8米,清晰度85%的一般蔬菜水果用薄膜。
(二)管理方法。
温度。
杨梅当今顺利完成花芽分化和生长发育。
最近就可以覆膜。
在拱棚四角和中间各挂1支温度计,便于观查拱棚温度升降机状况。
于1-2月间全棚应密封性薄膜,以提升拱棚温度,推动杨梅出芽和盛开。
3-4月间,当拱棚温度超出30℃时,应开膜减温,避免叶.果日灼。
4月中下旬之后,露地栽培温度已高,可所有解开薄膜,以减小温室大棚自然环境对果子质量的危害。
2.人工授粉和疏果。
温室大棚杨梅,于2月上中旬逐渐初花,待盛花时,采拱棚雄枝叶,手执雄枝叶或雄枝叶缚在小竹上,在各株雌花上颤动一下就可以。
当幼果果径达0.5公分大钟头,逐渐人力疏果,顶势期疏果完毕。
3.别的。
遇降雨少年代,棚外需立即灌(浇)水防汛抗旱,确保果子成长发育对水份的规定。
上肥.病防治等工作同常规管理。
(三)经济收益。
在温州茶山,12月底或第二年1月初覆膜的温室大棚杨梅,5月15日前后左右逐渐完善采摘,5月30日采摘结束,比露地早采15-20天,那时候市场价均在每公斤50元上下,每棚收益达1.5-2.0万余元。
杨梅-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规程文章关键词:树冠,杨梅,要领,病虫害,主枝,侧枝,主干,农药,品种,土壤正文:1 范畴本部分规定了浙江省无雄害杨梅园地条件、建园、定植、树冠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浙江省无雄害杨梅的生产。
2 规范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DB33/T×××-2002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通常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一切的变动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校正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但是,胀励凭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钻研能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通常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285-1989 农药安定使用准则GB8321.1-2000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一)GB8321.2-2000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二)GB8321.3-2000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三)GB8321.4-1993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四)GB8321.5-1997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五)网站内容来源于:/content.asp?id=1746标题:杨梅-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规程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原则NY/T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原则DB33/174-199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品级3 建园3.1 园地挑选3.1.1 天气条件年均匀气温15~21℃,≥10℃的有效积温4500℃以上,均匀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
初夏果膨大转色期降雨量大于160mm。
大气尽对湿度正在80%以上,有益生长和生产优良果品。
3.1.2 地形地貌宜正在山坡地栽培,坡度小于25°,海进步度正在700m以下,一般最合适100m~400m。
3.1.3 土壤凡蕨类、杜鹃、松、杉、毛竹等植被生长良好,pH值4.0~6.5(pH4.4~5.5的酸土壤最合适)土层深沉,排水良好的红壤和黄壤,但忌连作。
3.2 园地规划果园应规划门路零碎,种植小区和水保工程,建筑准则化梯田或鱼鳞坑,保存相近植被以供苗木遮荫。
山顶和陡坡要保存林带,防御水土流失。
3.3 品种挑应挑选顺理卖地环境条件,并体现出良好经济状和抗的地方特品种,适卖添加早熟、晚熟和大果型品种。
可发展品种有临海早大梅、早色、荸荠种、丁岙梅、大炭梅、深红种、东魁、晚稻杨梅等。
3.4 定植3.4.1 苗木质量应相符DB33/174的准则的规定。
3.4.2 栽植光多接纳春植,一般正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选无风天栽植为宜。
3.4.3 栽植密度依造林地天气、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和品种特而异。
株行距有5m×4m、6m×5 m、7 m×5 m等,每hm2285~495株(19~33株/亩),东魁、晚稻杨梅宜稀,其他可密些。
但不宜过密,更不克接纳计划密植的先密后疏栽培要领。
3.4.4 挖、备足基肥定植位于梯面或鱼鳞坑外缘1/3处,直径为1.0~1.2m,深0.8 m,每备栏肥或垃圾肥30~50kg或腐熟饼肥5~6kg加1kg过磷酸钙为基肥,覆土待种。
3.4.5 栽植内基肥与土壤拌匀压实,呈馒头形,高接近地面,上覆盖一层表土。
修剪过长和劈裂根系,苗木核心干嫁接口上留25~30cm处短截并摘除部分叶片。
干旱年份和地区及远程运输苗木,宜整个摘除叶片。
种时根应伸展,不克触及肥料,覆细土、压实。
苗木嫁接口露出地表,干旱天气要浇足水。
天气和土壤干枯地区,可正在嫁接口上部培土高10~15cm,待发梢成活后扒开培土。
3.4.6 配置雄株无野生杨梅的新区,应搭配1~2%的雄株,并凭据花期劣势口和地形确定雄株地位。
4 整形修剪4.1 整形4.1.1 自然开心圆头形主干上部配置3个主枝,主枝应有间隔并各伸一方。
主枝基角呈45~50度。
每主枝配置2、3副主枝。
树冠主干枝上配置侧枝并适卖短剪、达到各级主干枝是非适卖,隶属关系明确。
4.1.2 疏散分层形适用于东魁、晚稻杨梅等树势强旺的品种以及土层深沉肥沃和零星种植树。
树冠具核心主干、主枝分层,第1层3个主枝,第2层2个,层间距1m左右。
4.2 修剪4.2.1 修剪光休眠期修剪正在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
生恒久修剪为4~9月,除挂果期外,都可进行修剪。
4.2.2 侧枝修剪旺树接纳走强留弱,弱树则相反。
过密、交叉和远离主干枝的侧枝及时疏除和回缩,维持树冠上部透风透光。
4.2.3 徒长枝修剪正在枝条密生部位整个增除,空虚部位可进行短截扶植结果枝。
衰退侧枝和下垂枝上的徒长枝可作更新枝,并回缩其上的侧枝。
4.2.4 过密枝、交叉枝、病枝应从基部剪走。
4.2.5 上强下弱树冠修剪核心主干生长兴旺,可利用走强留弱进行“换头”,使核心主干曲线上升。
若是树冠上部粗旺枝过多,可疏除强枝2~3个,施行树冠“开天窗”,同时增除密生枝并进行走强留弱和回缩修剪。
4.2.6 衰退树更新修剪早期衰退树接纳“输换更新”,分2~3年回缩主干枝;衰退老树,则应一次更新,将主干和主枝整个短截到有新枝发生的部位,重新组成树冠。
5 土壤治理5.1 中耕除草5.1.1 幼龄树正在树盘直径1m~1.5m内清除灌木、杂草,一年浅耕松土2~3次,夏季伏旱前土面覆草防旱。
5.1.2 成年树较平整园地用“清耕法”,3月中旬前联合土壤改良进行翻土,采果前清除树冠下杂草,采后中耕松土基本维持无杂草形态。
坡地宜用“自然生草法”,冬季翻土时清除杂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动物后,听其自然生长一年生草本动物,仅正在采收前割走树冠下草类以便采收。
5.2 扩培土定植后第二年起,每年10月间,联合施肥向外扩,同时正在内施栏肥或土杂肥直到全园翻完。
成年园秋冬季进行翻土,隔年或每年培土加厚根部土层。
5.3 套种清林幼树可利用行间隙地种植叶、果类蔬菜和药材等低秆作物,禁止种植冬瓜等攀延类蔓动物。
也可套种印度豇豆,乌豇豆,印尼绿豆等夏季绿肥;并可用光叶紫红苕子为冬季绿肥改良土壤。
6 施肥6.1 肥料品种按NY/T394~2000的5.2.1规定挑选肥料品种。
6.2 施肥量6.2.1 秋冬施基肥用腐熟栏肥,堆肥或饼肥。
幼龄树株施饼肥1~3kg,初果树株施栏肥15~20kg 加焦泥灰10kg;成年结果树株施栏肥30kg或堆肥45kg或饼肥4~5kg。
6.3.2 幼龄树氮、磷、钾用量之比为4:1:3.5,初果后控氮增施钾肥。
每年追肥1~2次,分别正在3月和6月上旬,幼年树每株施肥量应逐年添加。
4~5年生树每株增施过磷酸钙0.5~1.0kg。
6.3.3 成年树结果树氮、磷、钾用量之比为4:1:5,全年施肥2~3次,分别正在3月抽芽前和6月上旬夏梢发生前施用,第一次株施硫酸钾1.0kg,尿素0.3~0.5kg或焦泥灰15~20kg,第二次株施尿素0.5kg,硫酸钾或氯化钾0.5~1.0kg。
磷肥隔1~2年施用一次,用量1~1.5kg,小年树第二次可不施或少施。
不克单施氮肥、磷肥及过量施磷肥。
6.4 施肥要领6.4.1 土壤施肥幼龄树以主干为核心盘状施肥,树盘巨细与树冠相当,内浅外深,深约20~30cm,也可用环状沟施肥。
成年树可用条沟,环状沟和施,施肥地位正在树冠滴水线相近,深20~40cm。
栏肥,堆肥宜深,化肥可浅,施后覆土。
可联合冬季翻土接纳全园撒施肥料、翻埋进土中。
几种施肥要领可轮换使用。
6.5 叶面施肥应凭据杨梅生长结果和肥料而定,使用浓度看气温、空气湿度以及叶、果等器官幼嫩程度而异。
夏季宜早、晚或天喷洒。
果实采摘前40d应中止叶面施肥。
6.6 缺硼树施肥6.6.1 范畴土壤缺硼易引发梢枯病,体现为叶小、新梢簇生、顶芽出生、梢顶枯萎、落叶。
多发生正在树冠顶部或部分枝条上,也可全株发病。
6.6.2 防治要领株施硼砂50~100g,施后隔2~3年再施用;也可叶面喷洒0.2%硼砂溶液,正在花芽萌动至开花期,喷洒1~2次,须连年喷施。
7 花果量的调解7.1 短截结果枝花芽过量时,2月至3月中旬,全树均匀短截1/5~2/5的结果枝,并疏除细弱枝和密生枝。
7.2 人工疏果东魁、大炭梅等果形较大品种可推行人工疏果,分2~3次进行。
第一次,盛花后20天疏密水果、小果和劣果。
第2次,谢花后20d~35d果径1cm时,疏小果、劣果。
第3次,盛花后40d~50d果径疾速膨大行进行,均匀每果枝留果2个。
8 高接换种8.1 范畴适用于质量不良品种、实生树和品种结构调解。
砧树树龄4~10年生,树龄小,高接易成活。
8.2 光和要领适期正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接纳切接、劈接和皮下接。
接位宜低勿高,砧枝断面直径3cm~5cm为宜。
砧木接位下端留一裂缝以便排出砧木树液。
每砧树嫁接3~4个穗条。
成活后,新梢长40cm左右,摘心促进分枝,留好主干枝的延伸枝,早日组成树冠。
成年树干径超出25cm以上,需提早短截大枝,重新发枝,待2~3年枝条粗度正在2cm以上时再行高接。
9 不结果、少果旺树改造9.1 范畴不结果或低产旺树。
9.2 要领9.2.1 调解树冠结构增除树冠上部竖立大侧枝,开出“光路”。
走强留弱,走直留平,疏走密生枝,树冠上部多疏剪,中下部要轻剪。
9.2.2 多施磷、钾肥不施或少施氮肥,结果后减少磷肥增施氮肥。
夏末秋初,正在树冠滴水线相近开深沟30cm~40cm施行清除。
10 密植园改造10.1 范畴每hm2600株(40株/亩)以上,树冠交叉堆叠,光照不敷,内膛枝、下部枝大量枯逝世,光秃,产量降落的园地。
10.2 要领每hm2保存330株~405株(22~27株/亩)。
移植树正在移植前2~3年先回缩主枝的延伸枝,疏除和回缩大侧枝,保存小侧枝继续结果,并让出空间改进永世树光照。
移栽时大枝正在1.5m~2.0m 处短截,并增除小侧枝,于3月上旬稍带土移植。
成活后疏除过密枝,留好延伸枝扶植树冠。
11. 病虫害防治11.1 防治准绳:遵照“防御为主,分析防治”的防治目标,加强病虫害猜测预告,经过加强培养、雄道经营,充分发挥杨梅自己的顺应和抗,加强杨梅树体对有害生物的抵御能力。
以营林技术为基础,优先接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要领,需要时接纳化学防治要领,将防治病虫为害的农药残留量控制正在规定准则范畴内,减少对环境净化,促进杨梅的可持续经营。
11.2 营林防治11.2.1 应选育对卖田主要病虫害抗较强的优异品种。
11.2.2 加强栽培治理,进步树体自己的抗病虫害能力。
11.2.3 施行翻土、修剪及时清除病虫为害枝条,改进杨梅林的生态环境。
11.3 物理防治11.3.1 利用灯光防治对蛾类等,接纳灯光诱杀成虫。
11.3.2 对尺蠖、蓑蛾类接纳人工捕杀幼虫、卵块和虫茧。
11.4 生物防治11.4.1 应用生物源农药如BT、阿维菌素、甲基阿维菌素等,防治病虫害。
11.4.2 注重掩护和利用瓢虫、寄生蜂、食蚜蝇等天敌,防治蚜虫等。
11.5 化学防治11.5.1 改良喷药技术,提倡低容量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