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含反思.doc
- 格式:doc
- 大小:159.00 KB
- 文档页数:3
《好玩的水》小班科学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玩的水”。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幼儿认识水的性质,了解水的用途,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性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盆子、瓶子、吸管、滴管、色素、小船等。
学具:画纸、画笔、调色盘、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盆子里的水,让幼儿描述水的颜色、味道、透明度等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如流动性、溶解性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流动情况,以及色素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4. 互动讨论(5分钟)5. 节约用水教育(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6. 创意绘画(10分钟)幼儿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水,展示水的美丽。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活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水》2. 板书内容: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水的用途:生活、农业、工业等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水2. 答案要求:幼儿用水彩笔画出水的形态,可自由发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让幼儿了解水的来源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幼儿对水性质的理解。
2. 教学难点中提到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含反
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来源和性质,认得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探究水的比重、流动和变形的特性;
3.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和探究本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水的来源和性质;
2.探究水的比重、流动和变形的特性;
3.日常生活中水的作用。
三、教学步骤
1.前期准备
(1)利用挂图或卡片等教具,介绍水的来源和性质;
(2)组织幼儿察看水的形态和颜色,并引导幼儿说出本身对水的感觉;
(3)利用幼儿常见的容器比较不同量的水的重量,培育幼儿的测量意识。
2.探究水的比重、流动和变形的特性
(1)比较不同物体与水的重量,在教具的引导下,幼儿可以发觉一些物体比水重,一些物体比水轻;
(2)在幼儿的探究和试验中,让幼儿发觉和认得水的形态和流动特性;
(3)让幼儿通过制作简易水轮和察看沙漏,把握水的流动变化和时间。
3.日常生活中水的作用
(1)通过游戏和场景还原,引导幼儿发觉日常生活中水的作用;
(2)引导幼儿说出本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省用水;
(3)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认得水的紧要性。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基于幼儿园小班科学课程标准,立足于幼儿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把握幼儿学习爱好,采纳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利用挂图或卡片等教具和场景模拟等方式,充分激发幼儿的古怪心和探究欲;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开展健全的科学探究,促进幼儿的全面进展。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学回顾环节不足,以及对幼儿常见的水污染问题等方面的相关教育亟待进一步加强,这些不足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
《好玩的水》小班科学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好玩的水》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水的认识、水的特性、水的用途、爱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知道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实践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盆、杯子、颜色卡片、放大镜、滴管等。
2. 学具:小水壶、小盆、水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水龙头,讨论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教学活动:(1)水的认识:让幼儿观察水,了解水的颜色、味道、透明度等特性。
(2)水的特性:通过实验,让幼儿感受水的流动、溶解等特性。
(3)水的用途:讨论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4)爱护水资源: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教育幼儿珍惜水资源。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水的用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水》2. 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3)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水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对水的认识和理解,画出水的用途或形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或开展节约用水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活动中的实验环节,让幼儿感受水的特性和用途。
2. 爱护水资源的教育,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3. 作业设计,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表达对水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水》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好玩的水”。
本章详细介绍了水的基本特性、水的用途、节约用水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培养幼儿对水的观察、探索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水的基本特性,了解水的用途。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水的特性,以及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透明容器、色素、滴管、水龙头模型、毛巾等。
学具:小水杯、颜料、画纸、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小瓶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味道?”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讲解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特性。
(2)教师提问:“水可以用来做什么?”引导幼儿思考水的用途。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进行观察,用滴管向水中加入色素,观察水的变化。
(2)让幼儿用小水杯、颜料、画纸进行调色实验,感受水的溶解现象。
4. 节约用水教育(10分钟)(1)教师展示水龙头模型,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如洗手时关闭水龙头,用完水后及时关闭等。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好玩的水2. 内容:(1)水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透明(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浇灌、发电等(3)节约用水:洗手时关闭水龙头,用完水后及时关闭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用水情况,记录下来,并与爸爸妈妈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基本特性、用途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幼儿观察、探索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的净化过程,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带有反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课计划《好玩的水》小班科学课《好玩的水》反思小班以科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了解水在玩水的活动中的特征-会流动,透明享受水的乐趣,教育幼儿知道如何节水,过来看看幼儿园的水乐趣教育计划。
活动目标:1.最初在玩水的活动中感知水的特征-它会流动,透明并享受玩水的乐趣。
2.让幼儿知道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教育孩子知道如何节水。
4.初步了解其特征。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水盆,大小不同的瓶子,破碎的塑料袋,漏斗,篮子,毛巾,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程序:1.年幼的孩子可以自由地玩水,并感到水会流动。
1.老师提供各种滑水玩具,供儿童选择材料,免费玩耍。
2.在老师的启发下,鼓励孩子创造各种玩水的方式,并告诉他们引导孩子观察水的流动。
3.要求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玩水方法,以进一步感知水流。
4.总结:水会流动。
2,用火眼金捕捉小鱼,了解水是透明的。
1.请孩子们按照老师的指示在水中捉鱼。
谁能更快更准确地捕获它。
2.要求冠军孩子谈论他如何钓到鱼。
他为什么能如此准确地看到它?3.总结:水是透明的。
3.谈话:水的作用很大。
激发幼儿说在那个时代他们需要水,知道水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教育幼儿知道如何节水。
4,水精灵请把水和水送到需要水的小动物和小植物上,并体验水的使用。
活动额外资讯:1.在角落活动中玩水上游戏材料,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水的特征。
2.鼓励幼儿创造更多更新的玩水方法并进行水上实验。
教学反思: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水。
每个人每天都需要水。
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每当我让孩子上厕所时,我总能发现他们没有拧紧水龙头。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水的重要性,他们可以节水,所以我选择了《好玩的水》进行这项活动。
以下是我参加本次活动的一些感想:首先,在活动目标上,我提出了三点:1.在游戏中,我感觉到水是透明的,流动的特性和用途,并知道如何节水。
2.愿意用文字表达您所看到的。
好玩的水小班科学教案与反思一、引言水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自然物质之一,也是他们最容易理解的物质之一。
因此,对于幼儿园的水小班教学来说,以水为主题进行科学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将介绍一节以水为主题的好玩的水小班科学教案,并对教案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让幼儿认识水的形态及其变化现象;-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准备- 相关教具:小瓶子、小木棍、切好的颜色纸条、透明杯子、彩色浴布、吸管、蓝色食用色素等;- 实验场地:教室桌面或室外活动区域;- 安全措施:确保实验场地安全,注意幼儿的安全防范。
3.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水资源,例如水龙头、饮水机等。
鼓励幼儿讲述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的场景和目的。
第二步:探索教师将透明杯子中的清水倒入小瓶子中,并让幼儿观察水的形态。
通过询问引导幼儿发现水的流动性和透明性,并与实际生活场景进行联系。
第三步:实验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小木棍插在小瓶子中,让幼儿用手捏住小瓶子来观察水的变化。
这时,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幼儿:“你觉得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第四步:探究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一个小小的实验,使用吸管吹气进入小瓶子中。
幼儿们会观察到水面上产生泡沫,并且水的面积较之前减小了。
这时,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泡沫?为什么水的面积会变小?”第五步:创造教师将水变为蓝色,并将准备好的纸条放入小瓶子中,幼儿们会观察到纸条上的颜色会变深。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纸条的颜色变化?”第六步: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水的特性和变化现象,强调水的流动性、透明性和能带来不同的颜色变化。
三、反思与总结通过这一水小班科学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收获和启示:1. 融入互动环节:教案中融入了问答、实验和观察环节,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和探索欲望,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反思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反思引言:在幼儿园小班的科学教学中,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通过设计好玩的水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对水有更深的理解。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系列有趣的水活动,并对这些活动的意义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观察水的性质为了让幼儿对水的性质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观察实验。
例如,可以给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小杯子,让他们观察水的颜色、形状和流动性等特点。
通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水,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水的基本概念。
这样的活动既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又能提高他们的描述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实验,幼儿能够发现水是无色的,能够流动,填满容器,并且可以变成固体(冰)和气体(蒸汽)等不同形态。
这对幼儿初步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探索水的浮沉原理水的浮力是一个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我们可以给每个幼儿提供不同的物体,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探索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让幼儿观察石头、木块、橡皮泥等物体在水中的表现,并引导他们发现有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则会沉入水中。
通过这样的实验,幼儿能够了解到水的浮力原理:比水密度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比水密度大的物体会沉入水中。
这样的探索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技能,还能帮助他们理解物体的浮沉规律。
三、水的溶解能力水是一种优秀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物质。
为了让幼儿了解水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例如,给每个幼儿提供一杯水和一些普通食盐,让他们观察和记录加入食盐后的变化。
通过这个示范实验,幼儿会发现食盐在水中溶解,并且改变了水的味道。
通过引导幼儿思考,他们会意识到溶解是物质在水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这样的实验可以培养幼儿的实验观察技能和科学思维,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的乐趣。
四、水的热传导性水的热传导性也是一个有趣的科学知识点。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简单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和探索水的热传导特点。
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反思【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反思前言:科学教育是小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实验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在小班科学教案中,涉及水的实验是非常适合的选择。
水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通过水的实验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水的特性、探索水的神奇之处,进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有趣的水实验教案,并对日常水的应用进行反思。
一、实验一:水果沉浮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水果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了解物体的密度和浮力的原理。
2. 实验材料:苹果、橘子、柠檬、西瓜等不同水果、一个装满水的容器。
3. 实验步骤:a. 先观察每个水果的外观和大小。
b. 将水果一个个放入水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c.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有些水果能够浮在水面上,而有些水果则会沉入水中。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柠檬和橘子会浮在水面上,而苹果则会沉入水中。
5. 实验解释:观察结果表明,浮在水面上的水果比水的密度小,而沉入水中的水果密度大于水。
这是因为水果内部空气的存在使得它们的总体密度减小,从而产生浮力,使得水果能够浮在水面上。
二、实验二:水的颜色分离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颜色的水在混合后是否会相互分离,并探索水的颜色混合原理。
2. 实验材料:红色、黄色、蓝色的食用色素、三个透明杯子、一杯水。
3. 实验步骤:a. 将红色、黄色和蓝色的食用色素分别滴入三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调成浓度均一的溶液。
b. 将三个杯子中的溶液分别倒入一个杯子中,并观察颜色变化。
c.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不同颜色的水在混合后会相互分离。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红、黄、蓝三个颜色的水在混合后没有相互分离,而是形成了一个新的颜色,即混合后的水呈现出紫色。
5. 实验解释:观察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水可以通过混合形成新的颜色,这是因为水分子能够与食用色素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得颜色混合在一起。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水二、活动目标:1. 认识水的基本特性,了解水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水、杯子、碗、勺子、滴管、彩色纸、颜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舒适的活动室。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一杯水,引发幼儿对水的关注,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
2. 探索水的基本特性:a.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水的吸入和排出实验,让幼儿感受水的流动性。
b. 教师示范如何用滴管将水滴到彩色纸上,让幼儿观察水的渗透现象。
c. 教师邀请幼儿用勺子舀水,感受水的重量。
3. 水的变化:a. 教师将一杯水倒入碗中,加入少量颜料,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b. 教师邀请幼儿尝试用手指触摸水,感受水的温度变化。
4. 总结与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总结水的基本特性和变化原因。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水现象,如雨水、自来水等,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设置“水的世界”主题墙,展示幼儿活动的照片、作品等。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水的奥秘”角,提供相关书籍、教具等,供幼儿自主探索。
六、活动六:水的溶解实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观察溶解过程中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糖、盐、胡椒粉、水、杯子、勺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舒适的活动室。
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杯糖水,引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关注。
2. 探索溶解过程:a. 教师示范如何将糖放入水中,观察糖的溶解过程。
b. 教师邀请幼儿尝试将盐、胡椒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溶解现象。
c.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溶解过程中水的变化,如温度、味道等。
《好玩的水》小班科学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围绕“好玩的水”展开。
主要涉及水的性质、用途以及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水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水的用途,增强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性质及用途的理解。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水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透明容器、色素、滴管、小船、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份水、透明容器、色素、滴管、小船、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杯水,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介绍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状,感受水的流动性。
添加色素,让学生观察水的变化,了解水的溶解性。
4. 案例分享(10分钟)让学生分享生活中关于水的故事,如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等。
教师点评,强调水的珍贵和环保意识。
5.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学生用滴管向小船里加水,观察小船浮起来的过程,了解水的浮力。
学生在画纸上用水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感受水的流动性。
提问:“你们还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水》2. 内容: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水的流动性、溶解性、浮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水,记录下水的用途和你的感受。
2. 答案示例:我发现家里用的自来水可以用来洗菜、洗手,还可以浇花。
水很神奇,没有颜色和味道,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水的性质和用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玩水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水的特性会流动、是透明的,享受玩水的乐趣。
2、让幼儿知道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教育幼儿知道节约用水。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水盆、大小不一的瓶子、破塑料袋、漏斗、篮子、毛巾、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水,感知水会流。
①、教师提供各种嬉水玩具,幼儿自选喜欢的材料,自由嬉水。
②、教师巡视启发,鼓励幼儿创造多种玩水的方法,并讲述出来,引导幼儿观察水会流。
③、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玩水方法,进一步感知水会流。
④、小结:水是会流动的。
2、火眼金金捉小鱼,了解水是透明的。
①、请幼儿按教师的指令在水里捉鱼,比比谁捉得又快又准。
②、请冠军幼儿讲讲自己是怎样捉鱼的,为什么能看得那么准。
③、小结:水是透明的。
3、谈话:水的作用大。
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那些时候需要水,知道水的作用大,并教育幼儿懂得节约用水。
4、送水小精灵
请幼儿给需要水的小动物、小植物送水、浇水,体验水的用处大。
活动延伸:
1、在区角活动中投放玩水材料,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水的特征。
2、鼓励幼儿创造更多更新的玩水方法,做有关水的实验。
教学反思:
水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人每天都需要用水,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而每次让孩子们去入厕,我总能发现她们没有拧紧水龙头,为了让孩子了解水的重要性,能够节约用水,所以我选择《好玩的水》来开展这次活动。
以下是我通过这次活动的几点反思:
首先在活动目标上,我制定三点:1、在游戏中感知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及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所看到的现象。
3、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在活动中这三点目标基本达到,感觉还是比较好。
其次在活动准备上,我准备了装水大脸盆1个,一次性塑料餐具若干、杯子若干,各种小石子、小玩具。
这些玩具都是来自孩子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幼儿很感兴趣。
但事先本人只准备一个大脸盆,担心多个看不过来,可只有一个大盆,全班幼儿太拥挤了,场面有点混乱,有的小朋友只顾自己看,所以这点没有考虑好。
最后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几点优缺点: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了解到,低幼的孩子大部分都喜欢玩水,对水特别感兴趣。
让幼儿在玩中学,幼儿兴趣很高。
2、我在让孩子自由玩水探索的时候,有水洒在地上,而我没有急于干涉,只是在观察,给予孩子更多的探索时间,这样才能使幼儿自主探索动性时欲得到满足。
3、在引导孩子感知水的流动性时,我把一个杯子里的水向空杯子里倒,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孩子们都能很快的说出水是动的,他们不会说水是流动的。
语言表达能力上还是不足,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的表达出来。
在以后多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百科:水(化学式: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理论上的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广义可再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