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世界经济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37
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崛起(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2)过程: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3)影响①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②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早期殖民扩张——荷兰、英国崛起(1)荷兰①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①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②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重点深化]运用多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1)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及其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
(2)全球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4)近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开端。
(5)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专题五世界格局的演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形成过程:1、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1)时间:年(2)操纵国及首领:、、(3)性质:,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方面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4)内容:战胜国与国签署了《》,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5)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在中国的全部权益由继承。
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的。
(6)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统治的新秩序。
(7)国际联盟:年成立,被控制。
2、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1)背景: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在地区的矛盾。
操纵国:。
(2)时间:年——年(3)地点:美、英、法、日、中等九国在召开。
(4)内容:签署了《》,规定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原则。
(5)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结果:通过和,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 ”。
二、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原因)2、经济大危机①时间:年②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
③国家:从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④特点:。
3、危机的影响:①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
③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加速了的爆发。
4、罗斯福新政①时间: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②直接目的:消除③根本目的:维护美国的制度。
④特点:⑤中心措施:对的调整、颁布了,大力兴建等。
⑥影响:。
三、法西斯集团的建立(一)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1、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⑴建立过程:1933年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⑵恐怖统治措施:①制造,打击和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②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
③加强控制,焚毁。
④大肆迫害。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①时间:1922年,②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专题五世界地理的人文要素【考点归纳】【亚洲】一、基本概况1.人口: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日本、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主要位于亚洲,主要所在的地区为南亚。
2.人口的分布: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西部和北部人口稀疏(西部干旱,北部气候寒冷)。
3.人种:东亚和东南亚主要是黄色人种,南亚和西亚主要是白色人种,南亚也有黑色人种。
4.宗教:发源于南亚的宗教:佛教和印度教,发源于西亚的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5.经济发展状况:日本是发达国家,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和印度属于金砖国家,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二、东南亚1.人口的分布:东南亚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地带。
2.农业:东南亚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粮食作物为水稻。
原因: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充足。
3.国家:与中国(云南省)接壤:缅甸、老挝、越南;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花园城市:新加坡,三大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三、南亚1.南亚作物的分布2.印度的三大城市:印度棉纺织中心孟买;麻纺织中心加尔各答;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
孟买、加尔各答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靠近原料产地,临海交通便利。
3.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①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②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4.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现在主要信仰印度教,泰姬陵是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
四、西亚1.西亚成为热点地区原因:(1)地理位置重要地处五海三洲之地(2)石油资源丰富(3)水资源缺乏(4)文化差异2.农业: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在干旱的自然环境下,西亚的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别具特色。
畜牧业: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农业:两河平原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