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846文物保护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60.30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 846 试题名称:文物保护基础(共 2 页)适用专业:科学技术史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选择题(请在A、B、C、D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20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1. 下列陈述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择出来。
A.文物保护的传统技术不如现代科技先进,应该逐渐淘汰掉。
B.一般来说,使用传统保护技术的效果其实比现代科技更好一些。
C.传统保护技术应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使用,不宜偏废。
D.现代保护技术用在文物上都是开始看起来不错,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
2. 何为文物的原状?请选择正确的回答。
A. 文物最初制成时的外形。
B. 文物现在具有的外形。
C. 文物的外形以及制作文物的材料和工艺。
D. 文物不存在所谓“原状”,因为它总在变化之中。
3. 文物保护中常用的观察立体形貌的显微镜是_______。
A. 体视显微镜B. 金相显微镜C. 矿相显微镜D. 电子显微镜4. 青铜器上的有害锈通常是指含有________锈蚀物。
A. 硅酸盐B. 碳酸盐C. 霉菌D. 氯化物5. 对脆弱铁器可用________等高分子材料进行黏合、修理和补配。
A. 环氧树脂B. 石膏C. 环氧乙烷D. 有机硅树脂6. 在文物样品的分析检测中,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主要用于________。
A. 显微组织观察B. 分子结构测定C. 元素成分分析D. 微量元素成分分析7. 防止虫菌对毛纺织品文物的侵害,一般可用________。
【北科考博辅导班】北科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专业目录申博考博招生细则考博资料考博经验一、北科考博辅导班——招生目录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2018年博士生招生细则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下设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科技与文化研究所,以及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挂靠于研究院。
研究院现拥有科学技术史博士和硕士、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点,还设有科学技术史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研究院前身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成立于1974年,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
科学技术史学科于1990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第一个科学技术史(工学)博士点;2007年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和2012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2009年被批准成立博士后流动站; 2017年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一、招生概况2018年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共招收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6人,其中拟招定向就业人数1人。
带△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为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
二、报考条件及提交材料参见《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三、考核方案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对外语水平、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一)外语水平考核外语考核总分100分,其中专业外语笔试和口试各占50分。
1.专业外语笔试,考试时间2小时。
2.专业外语口试,对外语听力、口语等进行考核。
(二)专业水平考核由专家组对申请者的知识背景、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等进行专业水平的面试。
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个人品性、创新能力和培养潜力等。
满分100分,由专家组老师独立给出分数,然后取平均值得出。
(三)综合素质考核由导师对考生的研究计划、科研潜质及专业知识等进行综合素质的评定,并给出书面的评价成绩。
满分100分。
(四)总成绩的计算方法总成绩=外语水平考核成绩+专业水平考核成绩+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四、录取原则报考同一导师的考生,按总成绩进行排序,分别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经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并网上公示。
348-文博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范围《文博综合》(代码348)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课程,旨在反映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本课程重点考察考生对博文物与物馆学、考古学、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本课程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闭卷笔试。
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形式。
采用任选答题的形式,兼顾各校专业方向的差异。
三、考试形式与分值1、名词解释,15道备选题,任选10题作答,每题10分,共100分;2、简答题,7道备选题,任选4题作答,每题25分,共100分;3、论述题,4道备选题,任选2题作答,每题50分,共100分。
三、考试内容1. 文物学与博物馆学1.1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对象和任务1.2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发展(各阶段具代表性的理论、方法、学术著作、重要实践等)1.3 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1.4 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5 文物的性质、定名原则与方法1.6 博物馆的定义、功能与类型;博物馆藏品征集、鉴定、管理、陈列与展览;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2、考古学2.1考古学的定义、对象、任务和主要分支2.2 考古遗址的类型、材料整理与阐释方法2.3 中国考古学知识旧石器时代: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文化,各时期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早、中晚期代表性文化。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西地区各时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掌握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范围、地理分布,主要的文化特征。
青铜时代:夏商周三代主要考古学文化及其时空框架,主要文化的特点如陶器、铜器、玉器,主要城址和墓葬。
铁器时代:了解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城址和重要墓葬特点。
3. 科技考古3.1 科技考古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研究领域3.2 考古年代学(测年方法及特点)。
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初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环境工程学》科目代号:856考试主要内容: 环境工程学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
1 水质与水体自净 1.1 水的循环与污染 1.2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1.3 废水的成分与性质 1.4 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 1.5 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2.1 水中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 2.2 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 2.3 水中溶解物质的去除 2.4 水中有害微生物的去除 2.5 水的其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3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3.1 废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 3.2 好氧悬浮生长处理技术 3.3 好氧附着生长处理技术 3.4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3.5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3.6 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 3.7 废水土地处理技术 3.8 废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4 水处理工程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 4.1 给水与排水工程系统 4.2 再生水系统 4.3 废水的最终处置5 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 5.1 大气的结构及组成 5.2 大气污染 5.3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 5.4 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6 颗粒污染物控制 6.1 除尘技术基础 6.2 重力沉降 6.3 旋风除尘 6.4 静电除尘 6.5 袋式除尘 6.6 湿式除尘7 气态污染物控制 7.1 吸收净化 7.2 吸附净化 7.3 催化转化 7.4 燃烧转化 7.5 生物净化 7.6 气态污染物的其他净化法8 固体废物管理系统 8.1 固体废物的产生、分类与管理系统简介 8.2 固体废物的性质 8.3 固体废物的产量与减少产量的途径 8.4 城市垃圾的收集、储存与运输9 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9.1 城市垃圾压实技术 9.2 城市垃圾破碎技术 9.3 城市垃圾分选技术 9.4 固体废物的脱水与干燥 9.5 危险废物的化学处理与固化10 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 10.1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意义与资源化系统 10.2 材料回收系统 10.3 生物转化产品的回收 10.4 城市垃圾焚烧与热转化产品的回收 10.5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参考书目:《环境工程学》,蒋展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新版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
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考研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5)德语(二外) (616)中国通史或(619)普通化学(828)科学技术概论或(846)文物保护基础或(852)社会学理论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考研参考书目:1、王蕙贞(编著):《文物保护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2、郭宏(编著):《文物保存环境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3、马清林(著):《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科学出版社,2004年;4、于海广、王巨山(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5、李晓东(著):《文物学》,学苑出版社,2005年。
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864 结构力学 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范围结构力学是力学、土木工程和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考试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基础、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二、考试基本要求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考试测试考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因此,结构力学课程要重点掌握结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内力、位移计算方法以及结构动力学和稳定分析基本原理,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分值本科目由培养单位自行命题。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1.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2.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包括静定梁、静定平面桁架、静定平面刚架、组合结构、三铰拱,内力计算,内力图绘制3.影响线掌握影响线概念,静定梁影响线的计算原理、方法,求最不利荷载位置 4.结构位移计算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图乘法,温度和支座移动下位移计算5.力法力法基本原理,力法解超静定梁、刚架、桁架和排架,对称结构的求解 6.位移法位移法基本原理,形常数和载常数,转角位移方程,位移法解超静定刚架、超静定梁7.力矩分配法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原理,力矩分配法计算多跨梁8.矩阵位移法矩阵位移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用矩阵位移法计算简单梁、刚架结构的内力、位移9.结构动力计算单自由度、双自由度结构的自由振动动力特性概念与计算,强迫振动动力反应位移、内力幅值计算10.稳定分析两类稳定问题基本概念,有限自由度体系稳定分析的静力法和能量法。
846 文物保护基础考试大纲
时间:2017-10-10 11:17 点击:次
来源:科技史作者:admin
一、考试目标
《文物保护基础》(代码846)是科学技术史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科目之一,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点和基本问题的具体掌握与综合素质。
二、考试形式与要求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题型与基本内容
1.考试题型
该试卷的题型结构设置如下:
1)判断题
2)简答题
3)论述题
2. 基本内容
1)概念:文化遗产的概念,文化遗产的分类, 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