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公共关系学
- 格式:docx
- 大小:33.37 KB
- 文档页数:22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其内外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当今社会,公共关系已经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公共关系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公共关系的定义、历史发展、重要概念以及相关理论和实践。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指组织与其内部员工、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和维护互动关系的过程。
它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来增强组织形象、维护声誉、建立信任,并最终影响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行为。
二、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的企业由于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开始重视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
20世纪初,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逐渐形成,并在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商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公共关系的重要概念1. 双向对话:公共关系的核心在于建立双向对话机制,通过倾听公众声音,回应关切和疑虑,实现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2. 建立关系:公共关系不仅仅是一次性的短期宣传活动,更注重与公众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共同利益。
3. 管理声誉:公共关系致力于管理组织的声誉,包括形象塑造、危机应对和声誉修复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声誉能够为组织带来各种好处,如吸引人才、获得支持和提高竞争力等。
四、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1. 傅里叶原理:傅里叶主张,组织应该主动与公众进行互动,满足公众需求,并通过合适的宣传手段传递信息,增强公众对组织的认同感。
2. 格里高利-马克思-韦伯模型:这一模型认为,公共关系需考虑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根据组织与公众的权力关系来制定公关策略。
3. 关系管理模型:该模型强调公共关系的核心是建立和维护关系。
通过身份识别、关系建立、互动交流和维护等环节,组织能够有效管理与公众的关系。
五、公共关系的实际应用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和概念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政府机关通过公共关系活动来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企业通过公共关系活动来建立良好的声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和应用于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
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共关系学的知识和技巧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共关系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品牌形象管理品牌形象管理是公共关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组织的品牌形象是公众对其的认知和感知,它可以影响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行为。
通过有效的品牌形象管理,组织可以塑造积极的公众印象,增加品牌的价值和竞争力。
品牌形象管理涉及到品牌识别、品牌传播、品牌故事等方面,可以通过媒体、广告、宣传等手段来实现。
2. 社交媒体的运用社交媒体在今天的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公共关系学探讨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与公众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组织可以与公众建立直接的联系,传递信息、回应关切、解答疑问。
同时,社交媒体也是舆论监测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组织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和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和行动。
3. 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公共关系学中的一项关键技能。
组织在面临危机时,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并有效地应对危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危机管理包括危机预警、危机响应、危机恢复等方面。
在危机管理中,组织需要保持透明度、及时更新信息、恢复信任,并与公众保持开放和诚实的沟通。
4. 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强调组织与其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利益相关者可以是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媒体等,他们对组织的发展和运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有效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公众支持,解决潜在的冲突和困难。
组织需要了解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实现共赢。
5. 公共关系研究方法公共关系学也关注研究方法的应用。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公众的态度和行为,探索有效的沟通和传播策略。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
第十章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一、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一)危机的定义1.在英文韦氏词典中,“危机”被定义为“有可能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或关键时刻”。
2.研究危机的先驱赫尔曼认为:危机是威胁到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决策集团做出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且形势常常向令决策集团惊奇的方向发展。
赫尔曼对危机的定义着重是从决策的角度分析的。
3.荷兰莱登大学危机研究专家罗森塔尔认为: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4.学者巴顿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
他的概念注意到了传播沟通以及形象和声誉在危机中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而言它涉及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二)危机管理的定义危机管理在西方研究中被称为紧急事件管理,紧急事件风险管理,灾难风险管理。
危机研究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降低人类社会悲剧的发生。
1.格林认为,危机管理的一个特征是“事态已发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
一旦发生危机,时间因素非常关键,减少损失将是主要的任务。
2.米特罗夫和佩尔森认为,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
危机发生的最初,管理者应同步采取一系列关键的行动。
这些行动是“甄别事实,深度分析,控制损失,加强沟通。
”3.罗伯特·希斯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解是通过图形表现出来的,在整个危机管理过程中包括了两个阶段:一是危机初期的反应阶段;二是危机后期的恢复阶段。
归纳:1.危机管理就是要尽可能控制事态,减少损失。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组织需要针对危机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实质可以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管理。
既强调危机前的预防,更强调危机消除。
2.危机管理的过程就是危机信息传播与沟通的过程。
只有最大限度地及时掌握信息,才能够为危机管理做出可靠、可行的决策,才能够进行“公众认知”,最终恢复组织信誉与形象。
《公共关系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1.1 公共关系的含义1.1.1 公共关系的学术含义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是现代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一种管理职能,它通过策略性的沟通活动来建立、维护和促进组织与各类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
在学术领域,公共关系被定义为:- 一种组织管理的过程,涉及监测、评估公众的态度,制定和实施策略以塑造组织形象。
- 一种双向沟通的实践,旨在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来影响公众意见和行为。
- 一种社会关系的艺术,它要求组织在处理与公众的关系时,既要考虑自身利益,也要兼顾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
1.1.2 公共关系一词多义公共关系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和情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作为组织职能:公共关系是组织内部的一个部门,负责规划和管理组织与外部公众的沟通活动。
- 作为职业领域:公共关系是指从事公关咨询、媒体关系、活动策划、危机管理等工作的一类专业人士。
- 作为实践活动:公共关系包括新闻发布、媒体采访、品牌推广、社会责任报告等具体的传播活动。
- 作为学科领域: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理论、原则和方法的一门社会科学。
1.1.3 公共关系就在你身边公共关系的影响无处不在,它体现在:- 每天的新闻报道中,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消息都是公关活动的结果。
- 社交媒体上的品牌互动,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更新,都是公关策略的一部分。
- 各种公益活动、慈善捐赠背后,都有公关团队在策划和推广。
- 甚至个人品牌形象的塑造,如明星的公众形象,也是公关工作的体现。
1.2 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1.2.1 公众:指所有与组织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人群,包括顾客、员工、投资者、政府、媒体等。
1.2.2 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核心,涉及信息的编码、传递、解码和反馈过程。
1.2.3 传播:是公共关系的主要手段,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媒介来传递信息。
1.2.4 媒介:是公共关系传播信息的工具,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和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
2024年大学试题(社会学)-公共关系学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及答案一、真题集锦真题一(2020年)1. 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公共关系的核心要素?A. 组织B. 公众C. 传播D. 广告(2)以下哪个不属于公共关系的三大功能?A. 建立与维护良好关系B. 传播信息C. 管理危机D. 营销推广2. 简答题(1)简述公共关系的定义及特征。
(2)简述公共关系与广告的主要区别。
真题二(2021年)1. 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公共关系的主要工作内容?A. 企业形象策划B. 媒体关系管理C. 危机公关D. 产品研发(2)以下哪个属于公共关系的效果评估方法?A. 问卷调查B. 访谈C. 数据挖掘D. A和B都是2. 简答题(1)简述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
(2)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原则。
真题三(2022年)1. 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属于公共关系的五大目标?A. 提高组织知名度B. 建立良好企业形象C. 提高员工满意度D. 提高产品销量(2)以下哪个属于公共关系的主要传播渠道?A. 互联网B. 传统媒体C. 社交媒体D. A和B都是2. 简答题(1)简述公共关系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2)简述公共关系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
真题四(2023年)1. 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A. 诚实守信B. 尊重公众C. 合作共赢D. 竞争排斥(2)以下哪个属于公共关系的长期目标?A. 提高组织知名度B. 建立良好企业形象C. 提高员工满意度D. 提高产品销量2. 简答题(1)简述公共关系在企业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2)简述公共关系在企业国际化中的作用。
真题五(2024年)1. 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公共关系的主要传播工具?A. 新闻稿B. 媒体采访C. 社交媒体D. 广告(2)以下哪个属于公共关系的效果评估方法?A. 问卷调查B. 访谈C. 数据挖掘D. A和B都是2. 简答题(1)简述公共关系在企业声誉管理中的作用。
公共关系学的名词解释|主要内容有哪些公共关系学的名词解释:公共关系学指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课程,适用于个人及任何组织。
公共关系学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社会组织为了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媒介和手段,与其公众结成的利益一致的社会关系。
公共关系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建立在传播学、管理学、行为科学三大学科基础之上的一门揭示组织公关状态、公关活动规律的科学。
这个学科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产生和发展阶段。
公共关系学的主要内容:(1)公共关系学的概念、范畴及其本质(说明“什么是公共关系”);(2)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说明“公共关系的来龙去脉”);(3)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及其功能(说明“谁在搞公关?搞什么?”);(4)公众对象分析(说明“与谁开展公关活动”);(5)公共关系的管理过程(说明“公共关系怎样做”);(6)公共关系的媒介及其应用方法(说明“公共关系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来进行”);(7)公共关系实务活动(说明:公共关系工作主要做些什么“);(8)公共关系的职业道德和法律制约;(9)公共关系在中国应用和研究的国情和特色。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意义:(1)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对外开放需要加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双沟通,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了解世界,一方面向世界传播自己;对外开放使形象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树立公关意识和加强公关管理;对外开放需要按国际惯例办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学习和运用公共关系有利于完善和规范组织的行为。
(2)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体制改革促进了横向联系的发展,使组织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给组织的关系状态(社会关系和舆论)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因此需要应用公共关系加强组织的社会沟通和社会协调。
(公共关系)2020年公共关系学小资料(公共关系)2020年公共关系学小资料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基本质属性■公共关系的定义1.管理说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Rex L.Harlow)所提出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
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Scott M .cutlip﹠Ailen H .Center)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和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
”2.传播说英国著名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 Jefkins)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3.传播管理说当代美国公共关系学术权威,马里兰大学的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James E .Grunig,Ph .D)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和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4.咨询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于1978年8月发表的《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它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利益、”5.关系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蔡尔兹(H .L .chils)认为:“公共关系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通称,这些活动和关系都是公众性的,且且都有其社会意义。
”6.协调说“协调说“(或“平衡说”)是“关系说“的深化,认为公共关系主要是协调组织和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维持企业的营利性和社会性平衡就是公共关系。
”7.形象说强调公共关系的宗旨是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和艺术”。
传播管理说: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和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试述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抓住公共关系得本质属性,就能够将它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不同属性的东西区别开来。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它对于个人、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组织为了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采用传播、沟通等手段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传播,让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等。
这些组织在与公众互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公共关系活动来塑造自身的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而公共关系的客体则是公众,包括内部公众(如员工、股东等)和外部公众(如消费者、供应商、媒体、社区等)。
公共关系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收集和监测:了解公众的需求、意见和态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为组织的决策提供依据。
2、传播沟通:通过各种渠道,如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公关活动等,向公众传递组织的信息,增强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形象塑造:通过一系列的公关策略和活动,塑造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危机管理:当组织面临危机时,迅速采取措施,化解危机,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
其中,大众传播是公共关系中应用最广泛的传播方式,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
在进行传播时,需要根据目标公众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以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传递给目标公众。
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也是公共关系学中的重要内容。
一个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需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组织,包括确定活动的目标、主题、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等。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为今后的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
《公共关系学》(南昌大学)网课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A:情报功能B:建设功能c:传播功能D:参谋功能E:价值功能答案:情报功能建设功能传播功能参谋功能2、公共关系学是(0)A:一门研究现代公共关系的现象、规律和方法的学科B: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C:现代经营管理人员必修的一门学问D:现代社会的产物答案:一门研究现代公共关系的现象、规律和方法的学科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现代经营管理人员必修的一门学问现代社会的产物3、“传播沟通学”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杰夫金斯。
()A:对B:错答案:对4、社会组织一切公共关系的运作目的就是塑造组织形象。
()A:对B:错答案:对5、公共关系沟通与协调的只能包括组织内部的协调和组织外部的协调。
() A:对B:错答案: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在公共关系发展的早期, ()发表著名的《原则宣言》,对新闻代理和宣传向现代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A:艾维·李B:巴纳姆C:伯内斯D:格鲁尼格答案:艾维·李2、新闻搁丑运动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平台,把焦点对准()A:政府B:企业C:报刊D:公共关系公司答案:企业3、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A: 《公共关系学》B: 《有效公共关系》c: 《舆论明鉴》D: 《原则宣言》答案:《舆论明鉴》4、第一个在企业内部设立公关部的是()。
A:美国电话电报公司B:美国福特汽车公司c: 日本本田公司D: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答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5、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的前提是()。
A:加强宣传B:扩大组织c:研究国情D:积极应用答案:研究国情第三章单元测试1、组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实体,具有一定机构设置、明确的章程、权威的领导体系等,这些是不可发生改变的。
()A:对B:错正确答案;错2、口号、厂歌、厂旗等是社会组织标识形象的外显。
()A:对B:错答案:错3、评价社会组织形象的两个客观指标是知名度和美誉度。
公共关系学参考资料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0 分,共 70 小题,每小题 0 分)1.公共关系的客体主要是指()。
A.相关公众B.人民群众C.社会大众D.普通群众2.传播的主体是()。
A.人类B.信息C.载体D.活动3.被喻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A.巴纳姆B.汉密尔顿C.艾维.李D.伯纳斯4.将公众划分为非组织公众和有组织公众的根据是()。
A.是否存在B.是否稳定C.是否受欢迎D.是否有组织5.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属于()。
A.限制——被动型B.限制——选择型C.说服——被动型D.说服——选择型6.人类传播活动的内容是()。
A.人类B.信息C.载体D.活动7.公关公司中负责客户公共关系策划的部门是()。
A.行政管理部门B.规划审计部门C.专业技术部门D.外国地区部门8.公共关系的主体主要是指()。
A.相关公众B.人民群众C.社会组织D.先进个人9.第一个在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的是()。
A.巴纳姆C.艾维.李D.伯纳斯10.由于个人具有的公众身份决定了公众的()。
A.相关性B.同质性C.群体性D.复杂性11.古典理论又被称为()。
A.X 理论B.Y 理论C.Z 理论D.M 理论12.社区关系也叫()。
A.顾客关系B.竞争者关系C.邻居关系D.供应者关系13.公共关系的公开性特征是针对公共关系的()而言的。
A.对象B.方式C.过程D.效力14.搞好员工关系的基础是()。
A.沟通信息B.满足需要C.认同组织D.内求团结15.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属于()。
A.流行心理B.恐慌心理C.逆反心理D.畏惧心理16.公共关系的群体性特征是针对公共关系的()而言的。
A.对象B.方式C.过程D.效力17.美国独立战争时的著名宣传家是()。
B.汉密尔顿C.艾维.李D.伯纳斯18.公共关系的互益性特征是针对公共关系的()而言的。
A.对象B.方式C.过程D.目的19.利用明星引领一种时尚依据的是公众的()。
A.流行心理B.恐慌心理C.逆反心理D.畏惧心理20.搞好员工关系的第一步是()。
A.沟通信息B.满足需要C.认同组织D.内求团结21.人际间的亲密距离是()。
A. 0——45 公分B. 45——120 公分C. 120——360 公分D. 360 公分以上22.组织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使公众适应组织而采取的策略叫()。
A.内部策略B.外部策略C.直接策略D.间接策略23.侧重研究公共关系手段的人一般认为公共关系学属于()。
A.社会学B.传播学C.管理学D.经济学24.因为公众与组织之间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它的()。
A.相关性B.同质性C.群体性D.复杂性25.人们在社会危机状态下,面对现实的或想象的威胁,作出的不合作和不合理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属于()。
A.流行心理B.恐慌心理C.逆反心理D.畏惧心理26.在我国,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叫()。
A.企业组织B.事业组织C.群众组织D.宗教组织27.员工关系的目标是()。
A.沟通信息B.满足需要C.认同组织D.内求团结28.由主要领导直接担任公共关系部门负责人属于()。
A.领导层直接主管型B.领导层直接领导型C.隶属二级机构型D.独立三级机构型29.社会组织成员至少应该在()。
A.二人以上B.三人以上C.五人以上D.十人以上30.那些不仅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且已经开始采取相应行动的公众是()。
A.非公众B.潜在公众C.知晓公众D.行动公众31.组织根据公众的情况而采取的与公众相互影响的策略,叫()。
A.内部策略B.外部策略C.直接策略D.间接策略32.现代管理理论又被称为()。
A.X 理论B.Y 理论C.Z 理论D.M 理论33.那些那些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但尚未采取相应行动的公众是()。
A.非公众B.潜在公众C.知晓公众D.行动公众34.还没有成为组织的公众是()。
A.非公众B.潜在公众C.知晓公众D.行动公众35.人际间的个人距离是()。
A. 0——45 公分B. 45——120 公分C. 120——360 公分D. 360 公分以上36.功能型公关涉及的是()。
A.社会组织B.相关公众C.传播手段D.通讯工具37.人际间的公众距离是()。
A. 0——45 公分B. 45——120 公分C. 120——360 公分D. 360 公分以上38.人一出生就归属的组织是()。
A.临时组织B.次级组织C.初级组织D.非正式组织39.广告宣传中常用的欲擒故纵方法是利用了公众的()。
A.流行心理B.恐慌心理C.逆反心理D.畏惧心理40.学校的公共关系工作重点应该放在()。
A.提高教学质量B.扩大知名度C.发展校办企业D.大量招收学生41.人际间的社交距离是()。
A. 0——45 公分B. 45——120 公分C. 120——360 公分D. 360 公分以上42.将公众划分为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长期公众的根据是()。
A.是否存在B.是否稳定C.是否受欢迎D.是否有组织43.侧重研究公共关系职能的人一般认为公共关系学属于()。
A.社会学B.传播学C.管理学D.经济学44.公共关系的持久性特征是针对公共关系的()而言的。
A.对象B.方式C.过程D.效力45.下列中属于社会组织一般环境的是()。
A.内部环境B.外部环境C.直接环境D.社会环境46.将公众划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的根据是()。
A.是否存在B.是否稳定C.是否受欢迎D.是否重要47.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观念、行为、语言、生活方式等产生崇拜趋势属于()。
A.流行心理B.恐慌心理C.逆反心理D.畏惧心理48.将公共关系部门设立为二级部门属于()。
A.领导层直接主管型B.领导层直接领导型C.隶属二级机构型D.独立三级机构型49.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属于()。
A.限制——被动型B.限制——选择型C.说服——被动型D.说服——选择型50.下列组织属于事业单位的是()。
A.钢铁公司B.百货商店C.医药门市D.医院51.公共关系的核心是()。
A.经济实力B.产品质量C.员工素质D.组织形象52.行为科学理论又被称为()。
A.X 理论B.Y 理论C.Z 理论D.M 理论53.主体型公关涉及的是()。
A.社会组织B.相关公众C.传播手段D.通讯工具54.侧重研究公共关系状态的人一般认为公共关系学属于()。
A.社会学B.传播学C.管理学D.经济学55.医院的公共关系工作重点应该放在()。
A.提高服务质量B.扩大知名度C.引进先进设备D.扩大医院规模56.即将成为组织的公众是()。
A.非公众B.潜在公众C.知晓公众D.行动公众57.公共关系的双向性特征是针对公共关系的()而言的。
A.对象B.方式C.过程D.效力58.客体型公关涉及的是()。
A.社会组织B.相关公众C.传播手段D.通讯工具59.一所学校的公众是()。
A.消费者B.患者C.旅客D.学生60.同行关系也叫()。
A.顾客关系B.竞争者关系C.社区关系D.供应者关系61.将公众划分为潜在公众和现在公众的根据是()。
A.是否存在B.是否稳定C.是否受欢迎D.是否有组织62.中国大陆第一家设立公共关系部的企业是()。
A.广州白云山制药厂B.首都钢铁公司C.第一汽车制造厂D.重庆长安集团63.下列对于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描述正确的词是()。
A.一般环境B.社会环境C.直接环境D.间接环境64.美国公共关系黑暗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巴纳姆B.汉密尔顿C.艾维.李D.伯纳斯65.社会组织存在的依据是()。
A.成员数量B.特定目标C.一定规则D.成员素质66.组织通过中介与其公众协调关系而采取的策略,叫()。
A.内部策略B.外部策略C.直接策略D.间接策略67.社会组织存在的保障是()。
A.成员数量B.特定目标C.一定规则D.成员素质68.人在后天可以选择参加的组织是()。
A.临时组织B.次级组织C.初级组织D.非正式组织69.组织直接面对公众所采取的策略,叫()。
A.内部策略B.外部策略C.直接策略D.间接策略70.当面对一个问题而很难决策时,往往有随大流的习惯,这就是公众心理的()。
A.同质性B.变动性C.从众性D.攀比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0 分,共 60 小题,每小题 0 分)1.调查问卷的形式有()。
A. 开放式 B. 封闭式 C. 问答式 D. 判断式2.对社会环境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A. 经济环境 B. 政治环境 C. 文化环境 D. 自然环境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
A. 首要公众 B. 次要公众 C. 临时公众 D. 边缘公众4.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包括()。
A. 组织情况 B. 公众情况 C. 社会环境 D. 经营状况5.公共关系的结构包括()。
A.社会组织B.传播手段C.通讯工具D.相关公众6.组织处理与政府关系的方法是()。
A. 掌握国家政策 B. 熟悉办事程序 C. 加强人际交往 D. 通过私人关系7.构成社会组织概念的要素是()。
A. 成员数量 B. 特定目标 C. 一定规则 D. 成员素质8.在我国,次级组织又可以区分为()。
A. 政治组织 B. 经济组织 C. 群众组织 D. 宗教组织9.根据公众的组织程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
A. 有组织公众 B. 非组织公众 C. 长期公众 D. 周期公众10.处理好员工关系的方法有()。
A. 沟通信息 B. 满足需要 C. 认同组织 D. 内求团结11.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为标准,可以把公众划分为()。
A. 顺意公众B. 逆意公众C. 独立公众D. 潜在公众12.组织形象评价的方法是()。
A. 自我评价 B. 公众评价 C. 客观评价D. 主观评价13.公共关系实务包括()。
A. 收集信息 B. 制定计划 C. 协调关系 D. 保护环境14.根据有没有一定的规则,可以把社会组织区分为()。
A. 正式组织B. 次级组织C. 初级组织D. 非正式组织15.流行心理的特点包括()。
A. 迅速性 B. 时代性 C. 下行性 D. 延缓性16.组织的工作环境分为()。
A. 内部环境 B. 外部环境 C. 直接环境 D. 间接环境17.组织处理与政府关系的原则是()。
A. 积极配合 B. 消极应付 C. 主动参与 D. 局外旁观18.组织传播的渠道主要有()。
A. 正式渠道 B. 非正式渠道 C. 公开渠道 D. 秘密渠道19.公共关系活动包括()。
A.一般活动B.重要活动C.专门活动D.典型活动20.电子媒介主要有()。
A. 广播 B. 电视 C. 电影 D. 互联网21.调查问卷的填写方式有()。
A. 当面填写 B. 邮件填写 C. 电话填写D. Email 填写22.印刷媒介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