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8
资阳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本试卷共4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对于经典力学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典力学能够解释微观粒子的规律性B.经典力学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普遍适用的C.由于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提出,经典力学已失去意义D.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问题2.对下列物理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是变化的B.物体动量发生变化,则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是恒定不变的D.任何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3.降落伞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则风速越大,降落伞A.落地时速度越大B.落地时速度越小C.下落的时间越长D.下落的时间越短4.精彩的杂技表演总是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如图所示,两条丝带上端栓在天花板上,下端被男演员缠绕在手臂上,女演员搂着男演员的脖子,两人一起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第一次)。
第二次一起做圆周运动时,丝带的长度更短而丝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仍不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转动的过程中男演员对女演员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B.两次丝带对男演员的拉力大小相等C.他们第二次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更大D .他们第二次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更大5.质量是5kg 的小球以5m/s 的速度竖直落到地板上,随后以3m/s 的速度反向弹回,若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且小球与地板的作用时间为0.1s ,不计空气阻力,g =10m/s 2,则小球对地板的平均作用力为 A .150N ,竖直向下 B .450N ,竖直向下 C .90N ,竖直向上D .130N ,竖直向上6.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 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时的a--t 图象如图所示,t =0时其速度大小为2m/s ,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2N ,则 A .t =6s 时,物体的速度为18m/sB .在0~6s 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00 JC .在0~6s 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36N ·sD .t =6s 时,拉力F 的功率为200 W7.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某场比赛中,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某处高高跃起,将足球以水平速度v 0顶出,恰落在球门的右下方死角P 点。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4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两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物体作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改变B.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改变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改变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2.如图所示,用一轻绳系一小球悬于O点。
现将小球拉至A点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
则小球从A点下摆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对小球作正功B.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C.合力对小球不做功D.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3.骑自行车是一种环保的运动。
如图所示为一种早期的自行车,这种不带链条传动的自行车前轮的直径很大。
若某人骑着自行车(前、后轮相对地面都不打滑)向前行驶时,关于该自行车的前、后轮轮缘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大小相同B.角速度相同C.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D.周期相同4.如图,a、b是某行星的卫星,在该行星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行星沿各自的圆轨道作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运行的线速度小于b运行的线速度B.a运行的角速度小于b运行的角速度C.a运行的周期小于b运行的周期D.a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运行的向心加速度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速度一定比分速度大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C.经典力学既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6.一条宽为200m的平直河流,水流速度为4m/s。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关于船渡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要使船过河的航程最短,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方向应垂直河岸B.要使船过河的时间最短,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方向应垂直河岸C.船过河所需的最短时间是40sD.如果水流速度增大为6m/s,则船过河所需的最短时间将增大7.如图,a、b两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后分别沿Ⅰ、Ⅱ两倾角不同的光滑固定斜面下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滑到斜面底端时速率相等B.a、b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C.a、b沿斜面下滑过程重力做功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如图,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地面上。
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了放大和转换的思想B.开普勒以天体间普遍存在的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C.为了探究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F与小球质量m、角速度ω、半径r的关系,物理上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D.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2.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P=可知,力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B.根据P=Fv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速率成反比C.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做负功D.静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对物体做负功3.关于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B.所有行星以相同的速率绕太阳做椭圆运动C.对于每一个行星在近日点时的速率均大于它在远日点的速率D.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二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同4.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4m/s,要横渡水流速度为5m/s的河,河宽为80m.设船加速启动和减速停止的阶段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下列关于小船渡河说法正确的是()A.船无法渡过此河B.渡河的最短时间为20 sC.渡河的位移越短时间也越短D.渡河的最小位移为80 m5.最新天文学观测发现双子星系统“开普勒﹣47”.系统中有一对大、小恒星相互吸引,几乎不受其它星体作用力的影响,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均为T.其中一颗大恒星的质量为M,另一颗小恒星只有大恒星质量的三分之一.已知引力常量为G,据此可知大、小两颗恒星()A.相距B.转动半径之比为3:1C.转动线速度之比为3:1D.转动角速度之比为1:36.有一种玩具结构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铁圆环的半径为R=20cm,环上穿有一个带孔的小球m,仅能沿环做无摩擦滑动.如果圆环绕着通过环心的竖直轴O1O2以10rad/s的角速度旋转(g=10m/s2),则小球相对环静止时和环心O的连线与O1O2的夹角θ是()A.30°B.45°C.60°D.75°7.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以某一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逐渐减小,且当拉力减小到零时,物体刚好停止运动.如图所示为拉力F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图象.取g=10m/s2,则据此可以求得()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B.物体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4m/sC.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32JD.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f=﹣64J8.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的质量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月球的平均密度9.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内侧底部静止着一个光滑小球,现给小球一个冲击使它在瞬间得到一个水平初速度v0,v0大小不同则小球能够上升到的最大高度(距离底部)H也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v0=时,H=B.v0=时,H=C.v0=时,H=2RD.v0=时,H=2R10.一长度为2R的轻质细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m和2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M、N,细杆的中点处有一轴,细杆可绕其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地转动,开始细杆呈竖直状态,N在最高点,如图所示,当装置受到很小扰动后,细杆开始绕中点的轴转动,则在球N转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的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M的重力势能增加量B.细杆对N做的功的绝对值大于细杆对M做的功的绝对值C.运动过程中两球的最大速度均为D.细杆对N做的功为﹣mgR二、(非选择题)11.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以保证小球抛出后的运动是平抛运动.(2)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每次平抛运动的相同.(3)如图乙所示是通过实验描点后画出的平抛物体运动轨迹的一部分.取g=10m/s2,由图中信息求得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v0= m/s.12.某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A.打点计时器安装时要使两限位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并安装稳定,以减小纸带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B.需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C.打点计时器用四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作为电源D.用手托着重锤,先闭合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开关,然后释放重锤E.打出的纸带中,只要点迹清晰,就可以运用公式mg△h=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F.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必须先确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2)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关于这个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B.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该误差D.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13.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从水平飞出时开始计时,经t=3.0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50kg,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A点与O点的距离L;(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v1和落到A点时的速度v2的大小.14.目前上海有若干辆超级电容车试运行,其特点是充电快、运行远,只需在乘客上车间隙充电30s~1min,就能行驶3km~5km.假设有一辆超级电容车,质量m=2×103kg,额定功率P=60kW,当超级电容车在平直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f是车重的k=0.1倍,取g=10m/s2.求:(1)超级电容车在此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2)超级电容车从静止开始以a=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能维持的时间t;(3)超级电容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t′=50s达到最大速度过程中的位移x.15.光滑圆轨道和两倾斜直轨道组成如图所示装置,其中直轨道bc粗糙,直轨道cd光滑,两轨道相接处为一很小的圆弧.质量为m=0.1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到达轨道最高点a时的速度大小为v=4m/s,当滑块运动到圆轨道与直轨道bc的相切处b时,脱离圆轨道开始沿倾斜直轨道bc滑行,到达轨道cd上的d点时速度为零.若滑块变换轨道瞬间的能量损失可忽略不计,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0.25m,直轨道bc的倾角θ=37°,其长度为L=26.25m,d点与水平地面间的高度差为h=0.2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求:(1)滑块在圆轨道最高点a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滑块与直轨道bc问的动摩擦因数;(3)滑块在直轨道bc上能够运动的时间.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了放大和转换的思想B.开普勒以天体间普遍存在的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C.为了探究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F与小球质量m、角速度ω、半径r的关系,物理上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D.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故A错误.B、牛顿以天体间普遍存在的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故B 错误.C、在研究物体的“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之间关系”四个物理量的关系时,由于变量较多,因此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故C正确.D、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故D错误.故选:C2.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P=可知,力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B.根据P=Fv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速率成反比C.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做负功D.静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对物体做负功【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功的计算.【分析】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根据P=Fv,分析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则可能做正功、可能做负功.【解答】解:A、根据P=可知,力做功越多,功率不一定大,故A错误.B、根据P=Fv知,当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大小成反比,故B错误.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所以滑动摩擦力可能做正功,故C错误.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所以静摩擦可能做正功,可能做负功,故D正确.故选:D.3.关于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B.所有行星以相同的速率绕太阳做椭圆运动C.对于每一个行星在近日点时的速率均大于它在远日点的速率D.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二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同【考点】开普勒定律.【分析】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可判断A正确.【解答】解:A、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A错误.B、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越大,则运动的速率越小,故B错误.C、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在近日点时的速率均大于它在远日点的速率,故C 正确.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故D错误.故选:C4.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4m/s,要横渡水流速度为5m/s的河,河宽为80m.设船加速启动和减速停止的阶段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下列关于小船渡河说法正确的是()A.船无法渡过此河B.渡河的最短时间为20 sC.渡河的位移越短时间也越短D.渡河的最小位移为80 m【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因为水流速度大于静水速度,所以合速度的方向不可能垂直河岸,则小船不可能到达正对岸.当静水速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渡河时间最短.【解答】解:A、因为水流速度大于静水速度,所以合速度的方向不可能垂直河岸,则小船不可能到达正对岸,但可以过河,故A错误;B、当合速度的方向与静水速的方向垂直时,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的夹角最大,渡河航程最小,设船的最短渡河位移为s,则有: =,因此有:s=;当静水速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t==s=20s;此时小船的位移: m>100m,可知并不是渡河的位移越短时间也越短.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5.最新天文学观测发现双子星系统“开普勒﹣47”.系统中有一对大、小恒星相互吸引,几乎不受其它星体作用力的影响,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均为T.其中一颗大恒星的质量为M,另一颗小恒星只有大恒星质量的三分之一.已知引力常量为G,据此可知大、小两颗恒星()A.相距B.转动半径之比为3:1C.转动线速度之比为3:1D.转动角速度之比为1:3【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周期相等,根据向心力大小相等,求出转动的半径之比,从而得出线速度之比.【解答】解:两颗恒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大小和周期相等,则角速度相等,根据知,r1:r2=m:M=1:3,故BD错误.根据v=rω知,大、小恒星的线速度之比为1:3,故C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又m=,,联立解得L=,故A正确.故选:A.6.有一种玩具结构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铁圆环的半径为R=20cm,环上穿有一个带孔的小球m,仅能沿环做无摩擦滑动.如果圆环绕着通过环心的竖直轴O1O2以10rad/s的角速度旋转(g=10m/s2),则小球相对环静止时和环心O的连线与O1O2的夹角θ是()A.30°B.45°C.60°D.75°【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分析】圆环绕着通过环心的竖直轴O1O2以10rad/s的角速度旋转,小球做圆周运动,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表达式求出夹角θ.【解答】解:小球转动的半径为Rsinθ,小球所受的合力垂直指向转轴,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解得θ=60°.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7.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以某一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逐渐减小,且当拉力减小到零时,物体刚好停止运动.如图所示为拉力F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图象.取g=10m/s2,则据此可以求得()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B.物体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4m/sC.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32JD.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f=﹣64J【考点】动能定理.【分析】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拉力等于摩擦力,根据μ=求解动摩擦因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拉力做的功,从而求出合外力做的功,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初速度.【解答】解:A、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则f=F=8N,μ===0.4,故A错误;B、根据动能定理得:0﹣mv02=W合,解得:v0==m/s=4m/s,故B错误;CD、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拉力做的功,则由图象可知,W F=(4+8)×8J=48J,滑动摩擦力做的功W f=﹣μmgx=﹣0.4×2×10×8=﹣64J,所以合外力做的功为W合=﹣64+48=﹣16J,故C错误,D正确.故选:D.8.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的质量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月球的平均密度【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宇航员在月球上自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物体,测出物体的水平射程为L,根据水平射程和初速度求出运动的时间,根据h=gt2求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由求得月球的质量;根据重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由质量与半径可求得平均密度.【解答】解:A、平抛运动的时间t=.再根据h=gt2得,得,故A正确B、由与,可得:m月=.故B错误.C、第一宇宙速度: =,故C正确D、月球的平均密度=,故D错误故选:AC9.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内侧底部静止着一个光滑小球,现给小球一个冲击使它在瞬间得到一个水平初速度v0,v0大小不同则小球能够上升到的最大高度(距离底部)H也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v0=时,H=B.v0=时,H=C.v0=时,H=2RD.v0=时,H=2R【考点】动能定理.【分析】先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在此初速度下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再根据向心力公式判断在此位置速度能否等于零即可求解.【解答】解:A、当v0=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v02=mgh,解得h=,即小球上升到高度为时速度为零,所以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故A正确;B、设小球恰好运动到圆轨道最高点时,在最低点的速度为v1,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2,则在最高点,有mg=m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mgR+mv22=mv12解得 v1=所以v0<时,在小球不能上升到圆轨道的最高点,会脱离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不为零,根据mv02=mgh+mv′2,知最大高度 h<,故B错误;CD、由上分析知,当v0=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R,设小球恰好能运动到与圆心等高处时在最低点的速度为v,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mv2,解得v=,因为<<,在小球不能上升到圆轨道的最高点,会脱离轨道,则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2R,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10.一长度为2R的轻质细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m和2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M、N,细杆的中点处有一轴,细杆可绕其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地转动,开始细杆呈竖直状态,N在最高点,如图所示,当装置受到很小扰动后,细杆开始绕中点的轴转动,则在球N转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的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M的重力势能增加量B.细杆对N做的功的绝对值大于细杆对M做的功的绝对值C.运动过程中两球的最大速度均为D.细杆对N做的功为﹣mgR【考点】功能关系;功的计算.【分析】球M和球N的机械能均不守恒,但两个球整体的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最大速度,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判断细杆做功情况.【解答】解:A、N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2mg(2R)=4mgR,M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为mg(2R)=2mgR,故A错误;B、对两个球系统,重力和细杆的弹力做功,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故细杆对两个球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即细杆对N做的功的绝对值等于细杆对M做的功的绝对值,故B错误;C、在最低点速度最大,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有:4mgR﹣2mgR=解得:v=①故C正确;D、对球N,根据动能定理,有:4mgR+W=②联立①②解得:W=﹣mgR细杆对N做的功为﹣mgR,故D正确;故选:CD.二、(非选择题)11.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水平,以保证小球抛出后的运动是平抛运动.(2)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每次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3)如图乙所示是通过实验描点后画出的平抛物体运动轨迹的一部分.取g=10m/s2,由图中信息求得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v0= 1.0 m/s.【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1)平抛运动要保证小球水平飞出,斜槽的末端切线水平;(2)为了保证每次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3)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列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为了保证小球水平飞出,则斜槽的末端切线水平.(2)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的初速度相同.(3)A点的水平位移x=6×0.05=0.3m,竖直位移y=9×0.05=0.45m,则t===0.3s,初速度v0===1m/s,故答案为:(1)水平;(2)初速度;(3)1.0.12.某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AD .A.打点计时器安装时要使两限位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并安装稳定,以减小纸带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B.需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C.打点计时器用四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作为电源D.用手托着重锤,先闭合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开关,然后释放重锤E.打出的纸带中,只要点迹清晰,就可以运用公式mg△h=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F.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必须先确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2)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关于这个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B.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该误差D.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考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分析】(1)实验步骤要符合事物发展逻辑,要有利于操作和减小实验误差,在明确实验原理的情况下奔着这个原则即可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2)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所以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属于系统误差,通过减小阻力的影响可以减小系统误差.【解答】解:(1)A、打点计时器安装时要使两限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并安装稳定,以减少纸带下落过程中的阻力,故A正确.B、因为我们是比较mgh、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比较,不需要用天平.故B错误.C、打点计时器采用交流电源;故C错误;D、用手托着重锤,先闭合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开关,稳定后再释放重锤,故D正确.E、打出的纸带中,点迹清晰,并且应选择前两点间距约为2mm的纸带;故E错误;F、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不需要确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可以利用改变量来求解;故F错误故选AD.(2)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这个误差是系统误差,无法避免,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故选:BD.故答案为:(1)AD;(2)BD13.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从水平飞出时开始计时,经t=3.0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50kg,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A点与O点的距离L;(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v1和落到A点时的速度v2的大小.【考点】平抛运动.【分析】(1)根据平抛运动的时间,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下降的高度,从而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AO间的距离和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2)根据运动的时间,结合水平位移求出初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落到A点的速度大小.【解答】解:(1)运动员从O到A,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①代入数据解得:L=75m…②(2)运动员从O到A,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Lcosθ=v1t…③代入数据,联解②③得:v1=20m/s…④运动员落到斜坡上的A点时,根据运动的分解有:v y=gt…⑤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⑥联解④⑤⑥得:.答:(1)A点与O点的距离为75m;(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为20m/s,落到A点的速度大小为36.06m/s.14.目前上海有若干辆超级电容车试运行,其特点是充电快、运行远,只需在乘客上车间隙充电30s~1min,就能行驶3km~5km.假设有一辆超级电容车,质量m=2×103kg,额定功率P=60kW,当超级电容车在平直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f是车重的k=0.1倍,取g=10m/s2.求:(1)超级电容车在此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2)超级电容车从静止开始以a=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能维持的时间t;(3)超级电容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t′=50s达到最大速度过程中的位移x.【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1)当汽车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阻力,速度达到最大,由P=Fv求出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当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牵引力,当牵引力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匀加速运动结束,由P=Fv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再由v=at求出加速时的时间;(3)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位移x.【解答】解:(1)由题意,当超级电容车知当时,速度达到时有:F牵﹣f=0…①电容车所受的阻力为:f=kmg…②又 P=F牵v m…③联解①②③得:v m=30m/s…④(2)设车子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车在匀加速阶段,有:…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⑥。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高一物理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不全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 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2.关于力对物体做功,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B.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做正功C.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其代数和一定为零D.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3.水平抛出的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落地前()A.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都相同B.任意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从抛出开始,任意三段连续相等时间内,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为1∶1∶1D.从抛出开始,任意三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竖直位移大小之比为1∶3∶54.在某个行星表面附近有一颗卫星,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运行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已知,则可计算出()A.该行星的质量B.该行星的直径C.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该行星的平均密度5.甲行星的质量是乙行星质量的4倍,甲行星的自转周期也是乙行星的4倍,则甲行星的同步卫星离行星中心距离是乙行星的同步卫星离行星中心距离的()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齐头并进,当同时从车上轻轻推下质量相等的物体后,甲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乙保持原来的功率继续前进,在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内:A、甲一直保持在乙的前面;B、乙一直保持在甲的前面;C、甲和乙仍一同前进,不分先后;D、开始甲在前面,后来乙超过甲,乙在前面。
7.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如图所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斜面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匀速移动距离为L时,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是()A.0B.mgLsinθcosθC.-mgLsinθcosθD.μmgLcos2θ8、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水平向左,带正电物体沿绝缘、粗糙水平板向右运动,经A点时动能为100J,到B点时动能减少80J.减少的动能中有3/5转化为电势能,则它再经过B点时,动能大小是()A.4J B.20J C.52J D.80J9、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填空与实验题(5小题共30分)11.吸引,变小,向左(每空2分,共6分) 12.mgdqBL(4分),向右(2分) 13.4,66.7(每空2分,共4分)14.×100,重新调零,1.2,0.3(每空2分,共8分) 15.150(或C ),10,45(每空2分,共6分)三、论述、计算题(4小题,共40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结果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16.(6分)解:(1)0~0.2S 内,根据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结合图象知:11111B BE S L d t t ∆∆==⋅⋅∆∆ ………………① (1分)t =0.1s 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11E I R r=+ ………………② (1分) 联解①②代入数据得:I 1=0.1A(1分) 由楞次定律知:电流方向由b 流向a .(1分)(2)0.2—0.3S 内,根据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结合图象知:22222B B E S L d t t ∆∆==⋅⋅∆∆ ………………③ (1分)t =0.3s 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22E I R r=+ ………………④ (1分)金属棒处于静止状态:20f BI d -=………………⑤ (1分)联解③④⑤代入数据得金属棒受到的摩擦力:21.610N f -=⨯,方向水平向右。
(1分)17.(10分)解:(1)小球下落过程,由机械能守恒有:211()02mg d d mv -=- ………………① (1分)小球反弹后以同样大小速度上升过程,由题意及动能定理有:v v '=………………② (1分) 2102qEd mgd mv '-=-………………③(1分) 联解①②③代入数据得:E =6.0×105V/m(1分)(2)对平行板电容器有:U Ed = ………………④ (1分) Q CU =………………⑤(1分) 联解④⑤代入数据得:116.010F C -=⨯(1分)(3)因负极板接地,所以根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场强的关系有:0φ-=………………⑥ (1分)1()p p U E d d φφ--=-=-………………⑦ (1分)联解⑥⑦代入数据得:φp =2.4×10-4 V (1分)18.(10分)解:(1)设碳离子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1,从c 端射出时的速度为v 2,由动能定理有: a 到b ,负一价碳离子被加速:211(0)02b e mv φ-=- ………………① (3分)b 到c ,正n 价碳离子被加速:222111()(0)22b ne mv mv φ-=- ………………②(3分)进入磁场后碳离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可得:222()mv ne v B R= ………………③ (3分) 联解①②③代入数据得:R =7.5m(1分)19.(12分)解:(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由P →Q : y 方向:21()2qE L t m=………………① (2分) x 方向:02L v t =………………② (1分)联解①②得:0v =(1分)(2)设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 1,与分界线MN 夹角为θ,由动能定理及几何关系得:22101122qEL mv mv =- ………………③ (1分) 01cos vv θ=………………④(1分)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由几何关系有:(1cos )L r θ=+………………⑤ (1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有:211v qv B m r= ………………⑥ (1分)联解③④⑤⑥得:(2B = (1分)(3)当带电粒子在P 点以2v 的速度大小沿y 轴正方向运动时,在电场中先减速后反向加速运动并进入磁场。
四川省资阳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波、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C .中央电视台与资阳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 .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充满着电磁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 错误;声波同样也可以传递信息,比如我们通过对话可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信息,B 错误;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C 错误;我们生活在充满电磁波的世界中,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电磁波.D 正确 考点:考查了对光,电磁波,声波的理解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单缝衍射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B .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C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 .某种玻璃的折射率为2.0,则其临界角为60°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托马斯•杨做的双缝干涉实验,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A 错误;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B 错误;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波长变长,根据公式x Ldλ∆=,可得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正确;全发射只能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中传播才会发生,D 错误; 考点:考查了光的干涉3.额定电压为U 0的电灯,其均匀灯丝常温下的电阻为R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常温下,若将灯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B .常温下,若将灯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14RC .给灯丝加上从0到U 0逐渐增大的电压,其UI比值不变 D .将灯丝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时其电阻会突变为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均匀拉长10倍,长度增加原来的10倍,同时横截面积变原来的110,所以电阻变为原来的1100,A 错误;对折起来长度变为原来的12,同时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所以电阻变为原来的14,B 正确;金属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即随电压的升高而升高,故UI比值变大,C 错误;超导体是在特定温度下电阻为零的材料,不一定非要温度下降到绝对零度,D 错误 考点:考查了电阻定律的应用4.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4m/s ,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
资阳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 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2页,第Ⅱ卷(非选择题)3至8页,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sin15cos15= A .12 B .14C .32D .342.直线134x y+=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A .6 B .7C .12D .143.下列向量中,与向量c (23)=,不.共线的一个向量p = A .(32),B .3(1)2,C .2(1)3,D .11()32,4.若0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aa b >B .a b b a< C .b a a b>D .22b a a b<5.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11a =-,公差15d =,则{}n a 的第一个正数项是A .4aB .5aC .6aD .7a6.若直线1:1l y kx =+与2:10l x y --=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内,则k 的取值范围是A .1k >B .11k -<<C .11k k <->或D .1k <-7.如图,ABC ∆的AB 边长为2,P Q ,分别是AC BC ,中点,记AB AP BA BQ m ⋅+⋅=,AB AQ BA BP n ⋅+⋅=,则A .24m n ==,B .31m n ==,C .26m n ==,D .3m n =,但m n ,的值不确定8.如图,在5个并排的正方形图案中作出一个135n AO B ∠=(1,2,3,4,5,6n =),则n = A .1,6 B .2,5 C .3,4 D .2,3,4,5 9.设01x <<,函数411y x x=+-的最小值为A .10B .9C .8D .27210.已知{}n a ,{}n b 都是等比数列,它们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且314n n n S T += 对N*n ∈恒成立,则11n n a b ++= A .3nB .4nC .3n 或4nD .4()3n资阳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 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题号 二 三总分 总分人 16 17 18 19 20 21 得分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1,1; 12.2GMm R ,2GMR;13.40,20,20;14.(1)将小球轻放在斜槽末端看其是否滚动;(2)①0.1,②1.5,③2;15.(1)BC ;(2)01()mg s s +,2122()32m s s T +。
三、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30分)16.(6分)解:(1)作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cos 0T mg θ-=………………① 解得:cos mgT θ=………………②(2)设小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由图中几何关系有:sin r l θ=⋅………………③小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tan v mg m rθ=………………④ 联解③④得:v =………………⑤评分参考意见:本题共6分,其中①②③⑤式各1分,④式2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17.(8分)解:(1)作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有:竖直方向:sin 0F N mg θ+-= ………………① 水平方向:cos F f ma θ-=………………② f N μ=………………③设2s 内物体位移为x ,由位移公式得:212x at =………………④根据功的定义有:W F x =⋅ ………………⑤联解①②③④⑤代入数据得:W =192J………………⑥(2)设2s 时物体速度为v ,由速度公式及功率公式得:v at = ………………⑦ cos P F v θ=⋅………………⑧联解⑦⑧代入数据得:P =192W………………⑨评分参考意见:本题共8分,其中①②③④⑤⑦⑧式各1分,⑥⑨式各0.5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18.(8分)解:(1)小球在星球表面作平抛运动,有:水平方向:0s v t =………………① 竖直方向:212h gt =………………②设星球质量为M ,对处于星球表面的物体,忽略星球自转影响有:2MmGmg R = ………………③对卫星的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2()()Mm v G m R H R H ''=++………………④联解①②③④得:v =………………⑤(2)由题意有,星球体积:343V R π=………………⑥由质量、密度和体积关系有:MVρ=………………⑦联解①②③⑥⑦得星球密度:2232hs G Rv ρπ= ………………⑧评分参考意见:本题共8分,其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资阳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4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际生活中的像乒乓球那样的轻小物体就是质点B.体积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体积大的物体就不可以看作质点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D.因为子弹的体积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3.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放在水平粗糙地面上的木箱,关于木箱所受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木箱保持静止,则F越大,它所受摩擦力越大B .若木箱保持静止,则木箱质量越大,它所受摩擦力越大C .若木箱向前滑动,则F 越大,它所受摩擦力越大D .若木箱向前滑动,则木箱运动越快,它所受摩擦力越大4.如图所示,重80N 的物体A 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原长为10cm 、劲度系数为1000N/m 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体A 连接。
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拉物体使其缓慢..上移,当弹簧长度变为8cm 时拉力F 为A .10 NB .15 NC .20 ND .40 N5.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频闪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分析,在第1个T 秒内位移为x 1,第2个T 秒内位移为x 2,则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212x x T - 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2122x x T- C .质点在第1个T 秒末的速度是212x x T + D .质点在第1个T 秒末的速度是212x xT-6.如图所示,光滑小球靠在竖直墙面与活动斜板间保持静止,当缓慢减小斜板倾角θ时,小球对竖直墙面的压力N 1和小球对活动斜板的压力N 2的变化情况是A .N 1变小,N 2变小B .N 1变大,N 2变小C .N 1变大,N 2变大D .N 1变小,N 2变大7.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 ,环A 与球B 间有一轻质细绳相连,B 球受到风力作用,某时刻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四川省资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2页,第Ⅱ卷(非选择题)3至8页,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sin15cos15= A .12B .14C .32D .342.直线134x y+=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A .6 B .7C .12D .143.下列向量中,与向量c (23)=,不.共线的一个向量p = A .(32), B .3(1)2,C .2(1)3,D .11()32,4.若0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a a b>B .a bb a<C .b a ab>D .22b a a b<5.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11a =-,公差15d =,则{}n a 的第一个正数项是 A .4a B .5aC .6aD .7a 6.若直线1:1l y kx =+与2:10l x y --=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内,则k 的取值范围是A .1k >B .11k -<<C .11k k <->或D .1k <-7.如图,ABC ∆的AB 边长为2,P Q ,分别是AC BC ,中点,记AB AP BA BQ m ⋅+⋅=,AB AQ BA BP n ⋅+⋅=,则A .24m n ==,B .31m n ==,C .26m n ==,D .3m n =,但m n ,的值不确定8.如图,在5个并排的正方形图案中作出一个135n AO B ∠=(1,2,3,4,5,6n =),则n = A .1,6 B .2,5C .3,4D .2,3,4,5 9.设01x <<,函数411y x x=+-的最小值为A .10B .9C .8D .27210.已知{}n a ,{}n b 都是等比数列,它们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且314n n n S T += 对N*n ∈恒成立,则11n n a b ++= A .3nB .4nC .3n 或4nD .4()3n资阳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 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题号二三总分总分人16 17 18 19 20 21 得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4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经典力学理论适用于解决 A .宏观高速问题B .微观低速问题C .宏观低速问题D .微观高速问题2.如图所示,大河的两岸笔直且平行,现保持快艇船头始终垂直河岸从岸边某处开始先匀加速而后匀速驶向对岸,在快艇离对岸还有一段距离时开始减速,最后安全靠岸。
若河水以稳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流动,且整个河流中水的流速处处相等,则快艇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3.“极限挑战”有一个项目: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跃到鸿沟对面的平台上。
如图所示,已知选手(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站在鸿沟边沿抓住长为L 的绳由静止开始摆动,初始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
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速度为v ,则选手由静止开始到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摆到最低点时重力的功率为mgvB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为(1cos )mg α-C .绳拉力的平均功率一定大于零D .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4.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置用细线相连的两物体A 和B ,它们与圆盘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速加大到两物体刚要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则两个物体将要发生的运动情况是A .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转动,不会发生滑动B .只有A 仍随圆盘一起转动,不会发生滑动C .两物体均滑半径方向滑动,A 靠近圆心、B 远离圆心D .两物体均滑半径方向滑动,A 、B 都远离圆心5.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光滑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图中粗线圆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 。
如果增大高度h ,则下列关于摩托车说法正确的是A .对侧壁的压力N 增大B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不变C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 增大D .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增大 6.如图所示是发射同步卫星的原理:先将卫星送入近地圆轨道Ⅰ,在近地点A 加速使卫星沿椭圆轨道Ⅱ运动,在远地点B 再一次加速使卫星进入圆形同步轨道Ⅲ运动。
设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 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速率大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速率B .卫星在轨道Ⅰ上的运动速率约为v =C .卫星沿椭圆轨道Ⅱ运动时,在B 点的速率小于在A 点的速率D .卫星沿椭圆轨道Ⅱ运动时,在B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A 点的加速度7.如图所示,斜面上有a 、b 、c 、d 、e 五个点,ab =bc =cd =de 。
从a 点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的b 点,若小球从的a 点以速度2v 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的阻力,则它将落在斜面上的A .c 点B .c 与d 之间某一点C .d 与e 之间某一点D .e 点8.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L ,始终以速度v 保持匀速运动,把质量为m 的货物无初速地放到A 点,当货物运动到AC 的中点B 时速度恰为v ,而后被传送到C 点。
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货物从A 点到C 点的过程中A .摩擦力对货物做的功为mgL μB .摩擦力对货物做功的平均功率为12mgv μ C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L μ D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12mgv μ 9.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 )非常精彩,经常上演“绝杀”场面:在比赛临终场不足1s 的时间内,运动员把球投出且准确命中获得比赛的胜利。
设运动员投篮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W ,出手高度为h 1,篮筐高度为h 2,球的质量为m ,空气阻力不计,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为A .12W mgh mgh +-B .21W mgh mgh +-C .12mgh mgh W +-D .21mgh mgh W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在水平恒力F 推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部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上的B 处,获得速度为v ,A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 、高度差为h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在水平恒力F 推动木箱从A 到B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箱克服重力做的功是mghB .合外力对木箱做的功是212mv mgh +C .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212mv mgh +D .斜面对木箱做的功是212mv mgh Fx +-资阳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 第Ⅱ卷共4页,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22分.请将答案填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11.(6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1)调整斜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使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自由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下左图是某同学实验得到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建立了坐标系,测出了a、b、c三点的坐标,g取10 m/s2,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m/s。
12.(8分)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采用了如上右图所示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______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C.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2)若实验中所用小车的质量为200 g,为了使实验结果尽量精确,在实验室提供的以下四种规格钩码中,应该挑选的钩码是_______A.10 g B.20 g C.30 g D.50 g(3)某实验小组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 g的钩码,在多次正确操作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 cm;打下第n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20m/s 。
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J ,小车动能的增量为________J 。
(g =9.8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3.(8分)某物理兴趣活动小组利用如右图装置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
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 、B 、C 、D 、E ,现测出A 点距起点O (初速度为零)的距离为x 0=19.00cm ,点A 、C 间的距离为x 1=8.36 cm ,点C 、E 间的距离为x 2=9.88cm ,取g= 9.8m/s 2,测得重物的质量为100g 。
(1)选取O 、C 两点为初末位置研究机械能守恒。
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是___________J ,打下C 点时重物的动能是___________J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实验中,由于存在阻力作用,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
依据实验数据来计算重物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 =_________N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3)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 ,测量出从O 点开始下落的距离h ,则以v 2为纵坐标轴,以h 为横坐标轴,画出的v 2-h 图像为图中的______。
x 0 x 1 x 2三、论述与计算(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结果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14.(8分)如图所示,某集团军在一次多兵种合成军事演习中,出动战斗轰炸机对敌方一山地目标进行轰炸。
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视为斜面)底端的正上方时投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P。
已知P点距山脚的高度为h,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轰炸机的飞行速度v。
15.(8分)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块,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时,连接物块和转轴的绳刚好被拉直(绳中张力为零),物块与转盘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其重力的k倍,求:ω=T1;(1)转盘的角速度为1ω=时绳中的张力T2。
(2)转盘的角速度为216.(10分)一辆质量m =2×103kg 的小轿车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1m/s 2匀加速沿平直路面行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 =80kW ,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 =2×103N 。
求:(1)小轿车匀加速的时间t ;(2)小轿车由静止开始经40s 前进的距离x (汽车最后的速度已经达到最大)。
17.(12分)如图所示是游乐园内某种过山车的示意图。
半径为R =8.0m 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θ=37°的斜轨道面上的A 点,圆轨道的最高点D 与车(视为质点)的初始位置P 点平齐,B 为圆轨道的最低点,C 点与圆心O 等高,圆轨道与斜轨道P A 之间平滑连接。
已知g =10 m/s 2,sin37°=0.6,cos37°=0.8,车的质量m =100kg 。
求:(1)若车从P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到达C 点,则它经过B 点时受圆轨道的支持力N B ;(2)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6μ=,为使小车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D ,则它在P 点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 0。
资阳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二、实验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22分)14.(8分)解:设山坡倾角为θ,炸弹离开飞机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 ,击中目标时速度为v ′,则由平抛运动规律有:sin v v θ'=………………① cos v gt θ'= ………………② cot h vt θ=………………③联解①②③得:v =………………④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8分,其中①②式各2分,③式3分,④式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