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漫画”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三 每课一练1(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下册第15课“漫画”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三课堂同步训练[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了解什么是漫画,漫画有哪些技巧。
2、学会用漫画的技巧来表现历史。
[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漫画课堂漫画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单幅绘画作品。
另一种是指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宽泛,风格各异,运用分境式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
两者虽然都属于绘画艺术,但不属于同一类别,彼此之间的差异甚大。
但由于语言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已经习惯把这两者均称为漫画。
为了区分起见,把前者称为传统漫画,把后者称为现代漫画。
无论是传统漫画还是现代漫画都是由一张张单幅稿构成的,所以我们的首先来讲讲单幅稿的构思问题。
一张长方型的纸,它的视觉重点是在左上角,因此在构思你的画稿的时候,要把画面的重点——比如人物的面孔,重要的道具等放在左上角。
在正式打稿之前,最好在别的纸上将你构思的画面画出个轮廓来,考虑一下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然后用H-2B的铅笔在正式的稿纸上开始草稿,因为B数太高的铅笔不但画上了就难以修改,且非常不容易擦掉,为下一步工作带来麻烦。
草稿完成以后切记不能马上钩线,因为一方面你还可以加以修改,另一方面,刚刚经过你草稿的纸张会被打薄一点,这个时候钩线的话钢笔墨水就会渗开,使你的稿子看上去非常脏。
在你觉得草稿已经天衣无缝以后,就可以开始勾线了。
勾线的时候要注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这样不会使刚刚画上的线条被手弄脏。
(窍门随身听:准备一张吸水纸或者卫生纸在手边,随时吸干墨水线。
)这样小心翼翼的在铅笔线条里把你所需要的线条挑选出来,好了,一张线稿就此大功告成啦。
一张线稿完成以后,你有两个选择:一是保留黑白,一是上色。
由于我们“漫画”历史主要是通过漫画来表现历史,所以黑白画稿就行了,当然你想着色那随你爱好。
但是在你作出任何一个选择之前,你还有一道工序要完成,就是拷贝画稿。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班级:姓名:学号:1、1917年3月(俄历2月),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在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专制统治。
这就是革命。
2、二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3月15日,沙皇被迫宣布退位,沙皇专制统治崩溃。
3、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一个是,它得到工农群众和大多数士兵的支持,并拥有武装力量。
另一个是,掌握各级行政机关,它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企图消灭。
4、为了推翻临时政府,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6日夜,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起义。
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攻占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起义取得胜利,这就是俄国革命。
5、1917年11月7日夜,全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宫开幕。
大会宣告全部政权归,选举成立了政府——人民委员会,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6、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有何重要历史意义?7、想一想,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8、想一想,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有何异同?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为了平定国内的武装判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从1918年开始,苏维埃俄国采取了“政策”:实行,强制征收。
把大中小企业全部;取消,实行。
2、1920年,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战时直接过渡到的设想,认为必须改变政策。
3、1921年春,俄共(布)根据列宁的意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有: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
商业方面,。
4、十月革命后,原俄罗斯境内建立了多个苏维埃共和国,它们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于年底成立,简称“”。
5、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和领导下继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6、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从年开始,苏联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到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位,世界第位。
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
九年级下册历史一课一练(第一课)伟大的十月革命P2-6)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胜利: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练一练1、1917年3月(俄历2月),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在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专制统治。
这就是革命。
2、二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3月15日,沙皇被迫宣布退位,沙皇专制统治崩3、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一个是,它得到工农群众和大多数士兵的支持,并拥有武装力量。
另一个是,掌握各级行政机关,它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企图消灭。
4、为了推翻临时政府,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6日夜,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起义。
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攻占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起义取得胜利,这就是俄国革命。
5、1917年11月7日夜,全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宫开幕。
大会宣告全部政权归,选举成立了政府——人民委员会,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6、想一想,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有何异同?。
第 3 课凡尔赛—华盛顿系统姓名班级一、课前预习:1.在 1919 年的巴黎和会上,本质起操控作用的是、、三个帝国主义国家。
2.《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的所有国外殖民地由国家以“任命统治”的名义加以分割,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所有益益转交给日本。
3.1919 年 6 月,协约国同德国等签订了,1919—1920 年,协约国还分别与、、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组成了系统,确定了帝国主义在、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次序。
4. 1920 年,成立,它声称保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其实是国家保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次序的工具。
5.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持续,它确定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地区的新秩序,通过这两个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所谓的“系统”。
二、单项选择1.确定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非洲统治次序的是()A .巴黎和会B.《凡尔赛和约》C.《九国条约》D.凡尔赛系统2.惹起了中国“五四”运动的是()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 .《九国条约》D.《辛丑合约》3.以下对于《九国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中国参加拟订B.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权益遇到打击C.表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精神D.中国的主权完好遇到尊敬4.以下相关国际结盟的表达 ,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国际结盟是保护帝国主义利益的工具B.美国在倡议成立国联后没有加入国联C.国际结盟是制裁侵略保护和平的机构D.国际结盟盟约是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5.巴黎和会的最主要议题是()A、处理德国B、成立国联C、干预俄国D、重修欧洲6.巴黎和会此后 , 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域矛盾仍旧十分尖利, 此中以下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最为激烈()A.日、美B.日、英C.美、英D.英、法7.1922 年,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哪一合约, 本质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充供给了有益条件()D.《五国合约》A.《九国条约》B.《凡尔赛和约》C.《四国条约》8.在“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日本最关注的问题是A、向欧洲地域浸透B、与美国进行军备比赛C、远东地域的霸权D、开辟印度的市场9.以下不属于 1919 年巴黎和会内容的是()A.法国回收了阿尔萨斯和洛林B.签订了《九国条约》C.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交给了日本D.签订了凡尔赛和约10.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脏会议,最能表现这一点的是()A.从头区分德国疆界B.分割德国殖民地C.限制德国军备D.占据莱茵河东岸1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有()①少量帝国主义国家操控会议②是帝国主义从头分割世界的分脏会议③会议暂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④两个会议均伤害了中国的权益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12.以下相关“凡尔赛—华盛顿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是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成立起来的B.这一系统成立说明“弱国无外交”C.这一系统不可以除去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D.这一系统能长远的保持下去13、1919 年的巴黎和会签订了惩办德国的合约是()A.《四国合约》B.《五国合约》C.《九国条约》D.《凡尔赛和约》14、在 1919 年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极少张口,故被称为“缄默的小伙伴”,日本缄默的主要原由是A 、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B、无力与欧美列强抢夺霸权C、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D、日本代表不善于外交辞15、第一次大战后成立的凡尔赛 -华盛顿系统A、除去了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B、使不一样社会制度间的矛盾获得和缓C、临时协调了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为民族解放运动创建了有益的环境三.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这个条约声称尊敬中国的独立和国土、主权的完好,恪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时机均等’的原则” 。
《“漫画”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三》同步练习1.1942年苏联画家绘制了反映“二战”中三大盟国联合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漫画(见右图)。
画面上的三面国旗代表的国家不包括( )A .法国B .美国C .英国D .苏联2.漫画《葬礼》反映的是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的场景。
由此判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不列颠之战后B.莫斯科保卫战之后C.苏德战争爆发后D.太平洋战争爆发后3.右图是反映“二战”时期的漫画《希特勒用鲜血重新粉刷地球》,它的寓意是 ( )A .血口喷人的伎俩B .多彩世界的改换C .招摇撞骗的花招D .灭绝人性的行径4. 右图为二战时期的一副漫画,画面的墙上的动物为已被希特勒征服的国家。
希特勒梦想着把苏联也拖进他的“荣誉室”。
下列各项对此画的解析和判断,错误的是( )A .此画的创作时间不会晚于1941年B .反映了大战初期德国屡屡得逞,节节胜利C .反映了苏联形势严峻D .希特勒征服了苏联5. 从“海报”中,我们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企图称霸世界B 、“华约”组织要求团结一致对抗美国C 、盟国的团结是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保证D、协约国集团将很快赢得“一战”胜利6. 漫画《又遭重创》说明了中东和平之路步履维艰,矛盾错综复杂。
中东问题的焦点是()A.叙以问题 B.伊朗核问题C.黎以冲突 D.巴以冲突7. 漫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D.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8. 读右图回答:(1)漫画反映了美国哪两种身份?(2)漫画讽刺了什么?(3)举例说明美国在现实中扮演的这种角色。
答案和解析1.【解析】选A。
注意历史符号(旗帜)。
2.【解析】选B。
根据题干中的“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可知是莫斯科保卫战之后。
3.【解析】选D。
联系所学知识,希特勒上台后,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迫害犹太人,有大约600万犹太人惨遭屠杀。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每课一练(1—3课)第1、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战争的爆发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萨拉热窝事件C.德国闪击波兰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以下是19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图片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示意图的是( )4. 20世纪初,“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说明当时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是()A.英、法、俄和德、意、奥的利益不同 B.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争斗日趋激烈C.英德矛盾尖锐,各自寻找支持者 D.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进入“钢铁时代”5.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这说明了()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C.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6.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这个事件是( )A.来克星顿枪声B.萨拉热窝事件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D.波士顿倾茶事件7.“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
”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A.亚历山大东征 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8.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
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战役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9.一名德国士兵在留给父母的信中写道:“凡尔登,令人胆颤的单词。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漫画”的历史》教学案北师大版课题
学习目标1.学会用图书、网站等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方法,学会透过漫画的表像发现漫画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
2.通过漫画从侧面了解历史不为人知的一面,学会从关键的语言中发现历史的真相,探究历史的实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透过漫画的表像发现漫画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
教学难点:学会从关键的语言中发现历史的真相,探究历史的实质。
教法
选择
讨论法谈话法课型活动课课前
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是
教学
时数1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 17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gKA29897 74C9 瓉40167 9CE7 鳧39189 9915 餕29089 71A1 熡28642 6FE2 濢24624 6030 怰$26772 6894 梔32938 80AA 肪S I。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1.漫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
对下面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漫画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的分赃会议B.会议的操纵国是英、法、美C.此次会议签订的条约满足了美国的要求,美国批准了此条约D.会议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对德国的过分压榨为二战埋下了隐患2.[课标活动建议] 影响德国版图变化的主要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3.为报道巴黎和会,中国《大公报》购买了路透社的电稿,但有关我国在“巴黎和会”利益得失的内容寥寥无几。
甚至“山东问题的最终结果”“我国专使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些国人极为关心的事实,1919年7月5日“特约路透电”中,10篇消息只字未提。
上述史实说明()A.中国通信技术落后B.路透社保持公正原则C.中国国际地位低下D.巴黎和会与中国无关4.下面是1922年北洋政府与列强所签条约的部分内容。
对该条约理解正确的是()A.方便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B.是凡尔赛体系的组成部分C.主要协调的是德国与英国的矛盾D.实质上尊重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5.图示法是历史学习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小明在学习某会议时制作的图示,你认为该会议是()A.巴黎和会B.慕尼黑会议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6.有学者认为: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进一步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1935年德国公开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起一支包括党卫军在内的庞大军队。
这些举动是对当时世界格局的公然挑战。
这一“世界格局”是()A.《九国公约》B.《凡尔赛条约》C.美苏两极格局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7.一战后,美、英等国从支持日本接收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到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该转变反映了()A.美英尊重维护中国主权 B.日本的国力走向衰落C.美英不愿日本独霸中国 D.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
经过五个多月的激烈争吵和相互妥协,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北大西洋公约》9.《凡尔赛条约》的缔结者之一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说:“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九年级下册第15课“漫画”历史
――学习与探究之三课堂同步训练[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了解什么是漫画,漫画有哪些技巧。
2、学会用漫画的技巧来表现历史。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漫画课堂
漫画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单幅绘画作品。
另一种是指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宽泛,风格各异,运用分境式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
两者虽然都属于绘画艺术,但不属于同一类别,彼此之间的差异甚大。
但由于语言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已经习惯把这两者均称为漫画。
为了区分起见,把前者称为传统漫画,把后者称为现代漫画。
无论是传统漫画还是现代漫画都是由一张张单幅稿构成的,所以我们的首先来讲讲单幅稿的构思问题。
一张长方型的纸,它的视觉重点是在左上角,因此在构思你的画稿的时候,要把画面的重点——比如人物的面孔,重要的道具等放在左上角。
在正式打稿之前,最好在别的纸上将你构思的画面画出个轮廓来,考虑一下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然后用H-2B的铅笔在正式的稿纸上开始草稿,因为B数太高的铅笔不但画上了就难以修改,且非常不容易擦掉,为下一步工作带来麻烦。
草稿完成以后切记不能马上钩线,因为一方面你还可以加以修改,另一方面,刚刚经过你草稿的纸张会被打薄一点,这个时候钩线的话钢笔墨水就会渗开,使你的稿子看上去非常脏。
在你觉得草稿已经天衣无缝以后,就可以开始勾线了。
勾线的时候要注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这样不会使刚刚画上的线条被手弄脏。
(窍门随身听:准备一张吸水纸或者卫生纸在手边,随时吸干墨水线。
)这样小心翼翼的在铅笔线条里把你所需要的线条挑选出来,好了,一张线稿就此大功告成啦。
一张线稿完成以后,你有两个选择:一是保留黑白,一是上色。
由于我们“漫画”历史主要是通过漫画来表现历史,所以黑白画稿就行了,当然你想着色那随你爱好。
但是在你作出任何一个选择之前,你还有一道工序要完成,就是拷贝画稿。
将线稿及时COPY备份是个好习惯(就象玩游戏要及时存档),可以留底作为你个人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当你画稿损坏或上色发生错误时,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连线稿也废掉了。
COPY的方法有三种:复印机、手工拷贝、透写台等。
以前看漫画,最叫我吃惊的倒不是情节,反而是--漫画家到底是不是人呀,这么多的建筑、服装、背景、发型、道具……他(她)怎么可能都会画呢?真是叫人嫉妒呀。
现在比较了解了,才知道,画一部漫画是多大的工程,在画之前,是要做很多功课的哦,你有没有这样的自觉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收集漫画素材的途径吧――
首先,不管你画的是什么类型的漫画,故事都是发生在一定的背景中的,那你就需要对你所创作的故事的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比如当时的历史情形呀、服饰呀、建筑呀、甚至食物、语言……你都要清楚哦哪怕幻想题材的作品,也是在一定事实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
所以这一步至关重要。
有很多漫画构想都是在这一步被迫放弃的。
要应付这个考验,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图书馆查资料。
另外,有许多专题影片也是很好的素材库哦。
其次,每部漫画中的人物都要面对一个问题--他们都要穿衣服――不要笑,这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人物的服装得心应手后,但是,环境的资料可没有这样容易收集,如果你的目标是专职的漫画家的话,你就必须下本钱了--需要一部照相机,不必太好的,傻瓜就可以了。
然后,在休息日就要背着它大街小巷的转悠,看到有代表性的建筑就要自觉的拍摄下来,留做资料。
当然,如果你的摄影技术超群的话,还可以偷拍人物,出外旅游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带着它哦。
总之,作为一个准漫画家,一定要对时尚有敏感和能够迅速接受。
你要有随时收集资料的准备,从今天开始的话,相信你不久之后就会有一个很值得自豪的资料库了。
二、课堂回顾
1.以“十月革命”为题画一组漫画,表现十月革命的过程。
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画一幅或一组漫画,表现主题自定。
三、课堂延伸
以“漫画历史”为题,画一组漫画来表现中国历史,图片内容自定。
第15课“漫画”历史
——学习与探究之三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教师还可在举些其它漫画的技巧,也可请美术老师来当堂示范讲解。
二、课堂回顾
1、可选择“列宁回到彼得格勒”、“阿芙乐尔号的炮声”、“攻打冬宫”“俄国人民欢庆”几副图来表现十月革命的进程。
2、主题可定为战争的残酷、战争的非正义、战争的破坏、人们对战争的恐惧等方面来表现二战。
三、课堂延伸
可选择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表现中国历史,如三皇五帝、秦汉一统、三国鼎立、隋唐盛世、宋元更替、明清风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