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2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增强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安全的四大要素:原料、加工、储存、消费3. 食品中毒的类型及预防措施4. 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注意事项5. 学生应如何维护食品安全三、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讲解法,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2. 利用图片、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经验。
4. 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食品安全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故事素材及相关图片、实物2. 食品安全知识问答卡片3. 互动游戏道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食品安全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四大要素及食品中毒的预防措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经验。
4. 游戏:设计一个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食品安全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目标:1. 加深学生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理解。
2. 教育学生如何辨别和选择安全的食品。
3. 培养学生正确的食品储存和处理方法。
4. 提高学生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采取正确行动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食品标签的阅读和理解,包括营养成分、保质期、生产日期等。
2. 如何辨别和避免食用过期、变质、有害食品。
3. 食品的储存条件,如冷藏、干燥、避光等。
4. 在家中的食品准备和处理安全措施。
5. 如何正确处理食物残渣,防止害虫和细菌滋生。
八、教学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过期食品的危害。
2. 利用食品标签样本,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和理解食品信息。
3. 角色扮演,模拟超市购物场景,练习选择安全食品。
4. 家庭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家里的食品储存情况,并提出改进建九、教学准备:1. 准备食品标签样本和案例分析材料。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食品安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介绍食品安全的定义,分析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4. 教学活动:(1)观看食品安全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2)讲述一个食品安全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关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对我们有什么影响?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食品保存与保鲜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保存与保鲜的方法,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食品保存与保鲜的基本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等。
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展示食品保存与保鲜的方法。
4. 教学活动:(1)展示不同种类的食品,引导学生了解食品保存与保鲜的方法。
(2)讲解冷藏、冷冻、干燥等保存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做到食品安全?如何保持食品的新鲜?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食品保存与保鲜的认识。
第三章:食品加工与烹饪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加工与烹饪的基本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食品加工与烹饪的方法,分析食品加工与烹饪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加工与烹饪的基本知识。
4. 教学活动:(1)观看食品加工与烹饪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2)讲述一个食品加工与烹饪中的食品安全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做到食品安全?如何避免食品中毒?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食品加工与烹饪的认识。
第四章:食品安全标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标识的含义,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食品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
2. 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安全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食品安全。
2. 分析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教师给予指导。
3. 观看食品安全宣传视频,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二章:食品保存与保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保存的方法。
2. 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持食品的新鲜。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保存的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等。
2. 分析不同食品保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引导学生了解食品保鲜的技巧,如使用保鲜膜、保鲜袋等。
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保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正确保存食品。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家庭中的食品保存方法。
3. 观看食品保存与保鲜的宣传视频,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
第三章:食品中毒及预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原因。
2. 让学生学会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中毒的原因,如细菌、病毒、农药残留等。
2. 分析食品中毒的症状和危害。
3. 引导学生了解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如洗净蔬菜水果、煮熟食品等。
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中毒的原因和危害,让学生提高警惕。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食品中毒案例,教师进行分析。
3. 观看预防食品中毒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学会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
第四章: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法规。
2. 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安全法规的基本内容,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有法可依。
2. 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标准,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等。
3. 分析食品安全标准对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作用。
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安全法规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法规。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如食品的保存、烹饪和食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介绍食品安全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食品保存方法讲解食品保存的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等,并让学生了解不同保存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食品。
3. 食品烹饪方法介绍食品烹饪的基本方法,如煮、炖、炒等,并强调烹饪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4. 食品安全注意事项讲解食品安全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如不吃变质食品、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食品等。
5.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准备一些实物的食品,以便进行演示。
3. 准备一些食品安全的小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食品安全的小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讲解食品保存方法,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讲解食品烹饪方法,强调烹饪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5. 讲解食品安全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如不吃变质食品、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食品等。
6. 通过食品安全小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检查家里的食品安全,并记录下学到的食品安全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作业和课后实践,评估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评价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改进方向。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让他们亲身体验食品生产的过程,增强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 邀请营养师或食品安全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2. 食品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图片、资料。
2. 准备一些食品安全的小故事。
3. 准备一些关于饮食习惯的问答游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食品安全的小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食品安全问题。
4. 互动环节:设计一些关于饮食习惯的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全家人的食品安全意识。
六、教学延伸:1. 邀请营养师或食品安全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专业地了解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加工的过程和食品安全措施。
3. 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活动,如食品安全绘画比赛、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食品安全知识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家庭参与度。
3.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评估自己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认识和改变。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有效地传达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教学反馈:在课后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教育的评价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如辨别食品是否变质、如何正确存储食品等。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变质的原因3. 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变质4. 正确存储食品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食品变质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存储食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食品变质的原因、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变质、正确存储食品的方法等知识。
2.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食品安全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一些食品安全事故,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讲解食品变质的原因,让学生知道食品为什么会变质。
4. 讲解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变质,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5. 讲解正确存储食品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6. 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食品安全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7. 分析一些食品安全事故,让学生了解不注意食品安全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9.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食品存储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作业和课后观察,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搜集学生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变化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食品安全图片和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2. 准备食品安全知识的PPT,用于辅助教学。
3. 准备作业题目,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让学生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增强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2. 邀请营养师或食品安全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增强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3. 食品安全的常见问题5. 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难点: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 游戏法:通过食品安全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食品安全的相关资料、案例和图片。
2. 准备食品安全小游戏的道具和材料。
3. 准备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一个食品安全案例,引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4.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6. 食品安全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食品安全的资料,增强防范意识。
六、教学过程【课堂实践】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食品安全知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食品安全。
2. 小组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消费者、生产者、监管者等),模拟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过程。
4. 情景剧表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食品安全情景剧,通过表演的形式加深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
【教师点评】1. 对学生的讨论、分享和表演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意表现。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认识和行为。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知道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2. 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2. 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食品安全知识卡片、小礼物。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食品安全的简单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食品安全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确保食品质量、防止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
”二、讲授新课1. 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食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风险等。
2. 教师讲解食品卫生的重要性,强调食品卫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教师发放食品安全知识卡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过期食品、腐烂食品、污染食品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个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如何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操作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2. 教师讲解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安全,如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六、布置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醒家人注意食品卫生。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食品安全的短文,字数不限。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提问、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掌握程度。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含义和重要性。
3. 让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食品的定义食品的分类2. 食品安全的含义和重要性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食品安全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食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讲解食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食品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食品安全的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材。
2. 课件:食品基本概念、分类和食品安全重要性的相关课件。
3. 案例材料:食品安全案例及相关新闻报道。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食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第3-4课时: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第5-6课时: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4. 第7-8课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九、教学注意事项1.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辨别食品安全标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3. 食品安全标志的识别5. 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游戏等直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内容。
3. 重要性: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关注食品安全。
4. 食品安全标志:讲解食品安全标志的识别方法,让学生学会辨别食品安全标志。
6.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分析食品安全事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
7.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食品安全的看法,以及如何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9.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食品安全标志,了解家人的饮食习惯,并思考如何改进。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对食品安全标志的识别能力。
4. 评价学生对良好饮食习惯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食品安全图片资料。
2. 食品安全实物模型。
3. 食品安全标志识别卡片。
4.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第二课时:讲解食品安全标志的识别和良好饮食习惯。
3. 第三课时:分析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讨论如何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教学形式:以问答竞赛游戏为形式,分竞赛小组为单位。
三、教学前准备: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
2.黑板上书写“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八个美术字。
四、活动过程:(一)宣布“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开始,宣读竞赛规则。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二) 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
(必答题)大家按小组进行各轮比赛,下面开始第一回合的比赛。
这个回合是必答题,每道题目都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
每个小组回答一道题目,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
1、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A、蔬菜和水果B、绿颜色的食品C、安全无污染食品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A)A、豆腐和菠菜B、葡萄和苹果C、面包和牛奶D、馒头和豆浆主持人:好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就到此结束,看来战况还满激烈喔!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分。
……(三) 抢答题这一轮的比赛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回答,同学们只要回答是或不是、能或不能。
在我问完题目后,就可以回答。
1、发霉的花生能吃吗(不能)2、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不是)3、方便面是不是可以作为主食(不是)4、我们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不能)5、能空腹喝牛奶吗(不能)(四)辩论题小组讨论,并派一个代表说出你们的意见和结论。
说得最好的小组加3分,第二名加2分。
餐厅、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利弊谈。
答:利:卫生,不易传染各种疾病。
弊:塑料餐具不易处理,造成“白色污染”。
一次性筷子浪费大量木材,长此以往,将会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结论:弊大于利、应停止使用。
(五)《食品卫生安全童谣》(大家一边拍手一边念)。
食品安全真重要,病从口入危害大。
良好习惯要养成,食品挑选切注意。
“三无”食品莫食用,有害物质在其中。
小摊小贩莫相信,卫生更是谈不上。
过期食品切注意,吃了危害大又大。
变质食品切分清,中毒机率高又高。
油炸腌制要少吃,健康危害正面临。
饮料、冷饮要节制,损害牙齿的健康。
(六)老师小结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二、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三、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1、多媒体出示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
(有腹泻、腹痛、呕吐等)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2)重点讲述: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C.不吃变质剩饭菜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
2002年起,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2003年下半年,对方便面、膨化食品、罐头、冷饮等10类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
三、总结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不偏食、不挑食和注意食物多样性的意识。
3、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坏处,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准备:课件(故事录音、课前搜集的资料、短片等)、食物卡片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讨论: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二)从故事中收获知识1、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
下面请听一个故事。
(故事大概内容:一位小朋友放学回家,肚皮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很多东西,因为消化不良,后来上吐下泻,被送进了医院。
)2、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想说3、是呀,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暴饮暴吃,要细嚼慢咽……这样才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板书:不能暴饮暴吃)(三)从资料中感受健康1、课件出示(老师课前搜集的资料)大致内容如下:①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②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③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标志是什么;④新鲜食物,怎样吃才安全。
2、看了资料后,四人小组合作谈认识,交流感受。
3、全班交流,各组派一位代表交流发言。
可以举例,谈亲身体会。
4、“肯德基的苏丹红一号事件”,让我们同学为食品安全担忧;“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更让同学们震惊;而绿色食品的管理和质量监测又给同学们带来了希望,所以,在平时饮食中,我们要多吃绿色食品,少吃带有色素等添加剂的食品。
(板书:多吃绿色食品,少吃带有色素等添加剂的食品)(四)在自主学习中了解营养1、给食物分类讲述:我们每天吃食物有很多很多,老师这里有一些食物卡片,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黑板上贴卡片)2、了解各类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3、下面,我们按营养成分再给这些食物分类。
(1)同桌合作给食物分类。
(2)说一说分类的结果。
4、讲述:在平时,老师发现有些同学不吃肉、只吃蔬菜,有的是只吃肉、不吃蔬菜,长时间这样会有什么结果呢(1)缺少维生素,为什么会营养不良(2)人体到底需要什么营养呢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大屏上幕告诉我们什么。
(3)提问:人的生长发育需要哪些营养成分这些营养对身体有什么好处(4)强调挑食的害处(5)小结: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很重要。
(板书: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挑食)(五)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食物的合理搭配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见一些关于食物中毒或过敏的事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在食物中不小心放入了有害物质,有些食物馊了还在食用等,然而还有一个被人们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有些食物乱搭配。
下面请看短片(菠菜和豆腐做汤)2、看了之后,你知道了什么3、出示卡片,讨论:你认为这几份食物的搭配合理吗请说出你的理由4、看来如何搭配食物、合理饮食,也有很多科学知识在里面。
这有待于我们今后去慢慢了解。
(板书:食物搭配要合理)(六)总结:看着板书小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做到健康饮食,就不能暴饮暴吃,要多吃绿色食品,少吃带有色素等添加剂的食品,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同时,还要注意食物搭配要合理。
(七)课外拓展制作宣传标语,号召全校学生健康饮食。
板书:健康饮食多吃绿色食品,少吃带有色素等添加剂的食品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挑食食物搭配要合理第四课时: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重点:1.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食谱。
三、教学准备:教师:调查班级早餐用餐情况,提供食品安全相关的资料。
学生:1、分成小组,并选出发言人。
2、搜集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四、教学过程:(一)合理营养:调查班级的早餐用餐情况。
学生谈谈什么样的早餐才是营养早餐。
老师:当然,会有一些同学是空着肚子来上课,这样好不好说说不吃早餐的感受。
看图1、2。
(不利于身体的发育和健康)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学,回家一看,又是自己不喜欢吃的青菜。
你们有没有不喜欢吃的食物呢看图5。
哪些食物导致他发胖这位小朋友的食物中缺少什么会引发什么症状通过上面几幅图片,可以知道营养均衡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对能量和营养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要多吃各种食物,不能挑食偏食。
营养学家将每天摄取的食物进行分类,并按照需求的比例画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
请你根据该图按实际情况设计出处青少年的营养早餐和你家人的午餐。
各小组同学制定适合青春期学生的营养食谱。
各小组的发言人在全班宣布本小组的营养食谱。
(早餐是金,吃好;面包牛奶加鸡蛋。
中餐是银,吃饱;一荤两素三碗饭。
晚餐是铜,吃少。
)(二)食品安全:上节课老师安排了大家收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现在有哪些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分享的学生分别在组内和班内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和信息。
1、怎样购买安全食品食品安全确实重要,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购买有外包装的食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大家拿出带来的食品包装进行讨论交流。
阅读食品包装盒上的内容,分组讨论,推举小组代表发言。
购买包装食品,应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厂址、营养成分是否合理、是否含有防腐剂、添加剂,还要看是否有“食品安全”标志。
假如我们购买的食品没有包装,我们该怎么办呢如猪肉、鱼、蔬菜等等。
学生就课前询问了解的常识进行组间交流。
买肉时,先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瘦肉颜色是否鲜红;再用手握一下肉,如果手湿了,说明猪肉被灌了很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