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下的学生党组织建设探析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书院制下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探究作者:麦金梅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其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得到广泛实施。
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是当前的高校关注的热点话题,其对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提升书院制下党建工作质量十分有必要。
然而当前书院制下党建工作还存在不足的地方,首先阐述了书院制党建工作的概念,分析了书院制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以及书院制下党建工作中的不足,并探讨了书院制下党建工作方式方法。
关键词:书院制党建工作方法探究一、引言当前高校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培养,党建工作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起着导向作用,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就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与支持,无法实现党建工作的效用。
面对当前大学生全体的思想多元化,如何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是高校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对书院制下党建工作方法进行探讨。
二、书院制党建工作当前高校都纷纷实施书院制教育,其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
其主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理念实施,落实导师导生制,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与环境熏陶,并注重学术文化活动的拓展,使学生文理学习相互渗透,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从而使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汇。
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因此,书院制党建工作质量对促进高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书院制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时代,不良的思想与生活方式侵蚀校园环境。
安全教育工作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核心内容,只有保障了高校的安全稳定,维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使大学生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
高校学生需要肩负着较大的责任,然而有的不思进取的学生,没有将“三个代表”思想与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甚至有的学生受到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而中途辍学,给学生将来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书院制教育模式下学生社团建设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完善。
在中国的古代,书院制教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而在当代的一些高等教育机构中也有书院制的教育模式。
书院制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同时还注重学生社团建设的发展,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也能够在社团活动中锻炼自身的能力。
本文拟就书院制教育模式下学生社团建设进行研究。
一、书院制教育模式的概念书院制教育模式是指一种古代教育制度,它起源于中国宋代,是指在当时的大学中,以家庭式的方式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固定的导师。
在封建社会中,以家庭、家族为单位进行教育,强调“文化人”的才能,是一种相对开放的教育方式。
这种突出教育领域的实践性、生命性特点的教育模式,曾在明清时期盛行于中国。
而在当代的一些高等教育机构中也有书院制的教育模式。
二、学生社团建设的概念学生社团建设是指在学校中,学生自发组建的非盈利性、自主性、自治性的组织团体,它主要由志愿参与的学生自行管理、组织,组织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活动目标,锻炼组织能力,培养社交、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社团建设是学校品牌的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手段。
学生社团建设是推进书院制教育模式的有效手段。
书院制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学习知识,也需要在社团活动中积累经验,这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1、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在学生社团建设中,学生需要自己组织、管理社团的各项事宜,比如社团日常活动的策划、组织、执行等。
这种自我组织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并增强组织协调能力。
2、提升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参加社团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圈,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当学生与其他成员合作时,他们需要协商并制定计划,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摘要]书院制是一种新式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其管理目的是实现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书院制这一学生管理制度一经提出就被广泛运用在各大高校中。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在人才的培养管理方面更加注重“全才”教育,因此对提升书院制度下的党建工作质量有很大的必要性。
在高校的书院制度下,高效的党建工作应该有新的形式,更加注重对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建设,更加主动地探索建设阵地。
基于这一基础,对创新开展党建育人工作方面做一些积极有益的建议,希望能促进高校的党建育人工作。
[关键词]高校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党建育人工作[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22-0234-01基于高校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党建育人工作的探索付平(西京学院,陕西西安710123)高校的书院制管理模式使不同背景不同学院之间的学生可以实现无障碍交流,这在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高校书院制的学生管理模式也使党建育人工作能有序开展,并且在多个方面创新党建育人工作。
一、增强党建育人工作的广度宣传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阶段,因此他们的思想需要引导,在这个基础上,深入开展党建育人工作,以育人为根本,党建为目标,开展学生党建育人工作。
除此之外,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展了书院制的学生管理模式,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接触到各个不同学院的人,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不同专业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思维广度。
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党建育人工作,不仅在普及性这一方面有好处,并且在学生的认知度方面也大有裨益。
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不同专业的同学间了解到党建育人工作的具体实践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书院制的管理模式下对党建育人这一工作进行宣传。
所以,在高校书院制学生管理的模式下可以通过增强党建育人工作的广度宣传进行开展党建育人工作。
二、抓实进程监督在高校书院制的学生管理模式下,可以通过抓实进程监督来开展党建育人工作。
书院制下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政工作的融合路径探究作者:孟玲玲周彤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22年第07期[摘要]书院制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一块“试验田”。
推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新时代学生党支部建设以及适应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把握书院制下党建和思政工作的新特点,构建“黨建+思政”的育人模式,需从思想引领、课堂联动、树立典型三个方面构筑合力。
[关键词]书院制;学生党建;思政;融合路径[作者简介]孟玲玲,苏州大学敬文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江苏苏州 215000;周彤,苏州大学敬文书院助教,江苏苏州 215000。
[课题]本文系苏州大学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项党建研究校级科研项目一般项目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创新路径研究(项目号:DF14700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7-0048-03一、推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政工作融合的必要性(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关键在于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信仰基石,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立志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是加强新时代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必然要求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指明了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靠支部的鲜明导向。
学生党支部处在高校党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教育、管理、监督学生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广大师生群众的重要任务。
书院制教育模式下学生社团建设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被挑战和更新,其中包括书院制教育模式。
书院制教育模式源于古代中国,是一种以小班制和导师制为基础的教育模式。
相比于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书院制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
在书院制教育模式下,学生社团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书院制教育模式简介书院制教育模式是一种基于小班制和导师制的教育模式,源于古代中国。
书院是古代士人在家门口开辟的学习场所,通常以知识传授和人格培养为目的。
书院制教育模式追求学术自由和思想独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书院制教育模式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了发展和推广,其主要特点包括:1.小班授课,注重个性化发展书院制教育模式将学生按照兴趣、特长和学业水平不同分别安排在小班级中。
教师可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导师制,注重思想引导书院制教育模式中,导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全面发展。
3.综合评价,注重素质培养书院制教育模式强调综合素质培养,评价标准也不再局限于学生的成绩,而是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如思想品德、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
书院制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而学生社团建设正是为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学生社团建设具有以下意义:1.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生社团是一个由学生自主组织并共同管理的团体,参与其中需要学生们具备较高的协作能力。
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协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从中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学生社团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在学生社团中,学生们能够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书院制下生活园区学生党建工作现状调研与提升路径作者:王郦玉杨亚星王旭来源:《高教学刊》2022年第27期摘要:當前,我国多所高校正在探索书院制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流人才培育工作的深度融入与结合,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探索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四家书院的调研发现,书院制下党组织在学生生活园区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力,但在硬件配置与优势发挥、学生参与党建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各高校应在书院制推行过程中结合实际,结合生活园区特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发挥联动效应,探索丰富党建工作的形式与内涵,进一步提升生活园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书院制;生活园区党建;学生党建;调研;评估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7-0031-06Abstract: At present,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ystem.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party building, undergradu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irst-class talent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four colleges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party organization under the college system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 life park,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and advantages, and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arty building activitie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syste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fe park, give full play to the ideological leading role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 exert the linkage effect, explore the form and connotation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of the life park.Keywords: college system; life park Party construction; Party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investigate and survey; evaluate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多所高校探索建立书院制,兼容中西文化传统、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
[收稿时间]2023-02-06[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书院制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优化研究——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2020SJB0141);2022年度南京审计大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党建+N ’体验式大学生党建教育探索”(22SJB011)。
[作者简介]张希琛(1988—),女,江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3年6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党团组织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力量。
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优化团建结构、夯实党建基础、增强组织战斗力、形成育人合力。
而现有党建带团建工作存在重视不够、工作联系不畅等问题,影响了其育人功能的发挥。
探索书院制背景下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路径将进一步助力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书院制;党建带团建;高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11-0094-0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经常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坚持开展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加强高校党组织对团组织的引领,有助于引导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提升团员青年综合素质,有助于从优秀共青团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
一、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内涵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是指高校党组织在做好自身各项工作的同时,通过引领高校团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发挥好生力军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从而不断提升团组织生命力,不断推动团组织健康发展[1]。
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开展是新时代党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环节。
二、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意义(一)提升团建能力提升团建能力,,优化团建结构高校党建带团建要求在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共青团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智库时代·123·智谋方略摘要:近年来,中国的高校在经历了专业学院的管理模式后,重拾传统的书院管理模式,实行学生社区管理。
此举为社区党建进社区提供了渠道,高校借此契机可以以书院制社区为阵地,促进党建活动和形式的创新。
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出书院制下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书院制;创新;社区;党建中图分类号:D44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11-00123-002(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砺能书院,广东广州 510000)谭思华书院制下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的研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一些高校进行书院制学生社区的建设, 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对于党建工作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一、书院制高校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1)有利于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
目前,在高校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下,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裕,社区成为大学生大二课堂活动的重要阵地。
书院制管理模式注重学生第二课堂的教育,注重从生活学习以外的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大学社区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
因此,推进高校社区党建工作,做好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社区学生管理,减少学生因闲暇时间多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起到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行“四自”管理。
随着书院制大学的发展,学生社区作为书院党建工作思想教育阵地的作用逐渐增强,书院制社区管理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实践平台,促进了学生实行“四自”管理,增强了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可充分考核并引导高校学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书院制下的学生党组织建设探析
作者:孟玲玲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2年第07期
摘要:学生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广大学生党员在维护学校稳定、创建优良校风学风、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苏州大学十分重视,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建创新,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书院制;党组织;启示
2011年6月,为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苏州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成立了敬文书院。
新的形势下,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学生党员的党组织建设内容、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所以找准党组织工作的难点,进而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是党建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书院党组织建设的内涵
1.思想建设
加强思想建设是学生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前提。
在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住宿,给思想建设带来了新的考验。
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而且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外界的影响。
因此他们的思想理论素质和辨别意识仍然较弱,亟待加强和改进。
2.组织建设
书院制改革,把社区建设推向了突出位置。
社区从单一的生活休息场所变为辅导员工作、导师导学和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的场所,社区功能迅速扩展。
这也要求党团建设创新工作方法,转移工作重心,为培养模式改革和社区建设保驾护航。
在书院制下如何创新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和机构职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制度建设
在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各项制度之外,党组织应结合书院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保证党组织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在开展组织活动中要适应新形势,在保证原则性、系统性的同时,兼具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使组织活动制度化。
利用书院平台,创新方式,拓宽思路,把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先进的思想成为党员的自觉行动,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增强党组织的核心力、凝聚力。
二、书院制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探索
1.复旦学院的党组织建设
复旦大学于2005年百年校庆之际,成立了复旦学院。
学院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理念,首创的四大书院分别以已故老校长的名字命名。
复旦学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
(1)建立了党务公开宣传栏
在党建工作网站上进行党务公开是顺利开展党建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复旦学院的党务公开有利于学生党支部与群众的交流,加深了群众对党的了解,有利于增强支部的影响力,也利于加强学生党支部的监督与自我监督。
(2)多形式加强党员与群众交流
为了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复旦学院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结合书院特点,采取了各种不同形式加强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交流。
如住宿书院制下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各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交叉混住,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党员挂牌制,就更有利于党员在群众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西安交大书院的党组织建设
2006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彭康书院。
学校将不同专业的新生统一安排进入书院,一、二年级进行通识教育,三、四年级回到各自学院接受专业课程的培养。
西安交大书院党组织建设主要有以下特色。
(1)健全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制度
彭康书院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训一般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第二步是发展对象培训。
通过党课学习、联系人个别指导等方式,入党积极分子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端正了入党动机,言行一致,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支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支部是一个整体,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支部内部各部门间更应明确各自职权。
以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为例,支部下设学习部、生活部、技术部三个部门。
日常工作中学习部主要负责党员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生活部负责书院学生的生活方面,如宿舍卫生评比,技术部负责网站的建设,各司其职。
三、对敬文书院党组织建设的启示
1.因地制宜开展建设
与复旦学院的通识教育定位相比,敬文书院的教育定位于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课堂”。
在推进书院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立足书院整体的发展,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因地制宜地开展建设。
通过思想建设,起到对学生党员的思想引领作用,提升其对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同时也要提升其对书院、对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同感;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创新书院制下党组织的模式与机制,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党员队伍;通过改进制度建设,促进书院党的建设的制度化和各项工作常态化。
2.开拓创新推进改革
敬文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传统模式而言是颠覆性的。
它打破了传统的行政班级和专业的界限;突破了传统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培训,轻培养的问题;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日渐疏远的关系。
敬文书院推行导师制,内设常任导师、学业导师、助理导师和社区导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天候、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
由于书院的特殊性质,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发展对象的确定,预备党员的接收、审批和转正等方面的主要职责由书院和学院共同衔接、配合。
在不同专业学生混合编班、公寓式管理模式及党支部直属关系等条件下,书院的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种种难题。
因此必须加强党组织创新,构建书院制下的党组织工作
体系。
四、书院制下党组织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
1.建立社区党组织工作体系,从体制上完善书院党组织建设
学生社区是学生党员的重要阵地。
在书院制下党组织体制需要进行改革,建立社区党组织工作体系。
书院党支部作为书院的政治核心、领导核心,需要统筹规划书院的党建工作,从而推动书院其他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生党小组是书院党建的重要支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书院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重要思想,切实服务党员发展。
“党员之家”是社区学生党支部的交流中心,也为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提供了在社区中相互学习的平台。
通过组织理论学习、党员之家开放日制度、党员素质拓展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学生党员自身素养和素质的提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2.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加强书院党组织建设
完善的组织制度是书院党建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在书院制下书院党支部通过建立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保障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党员宿舍挂牌制、党员定期学习制度、党员思想汇报制度等。
3.切实推进党建网站建设,提高书院党建的信息化水平
网络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运用新兴传播手段,在网络上建立“党建网站”,是推进书院的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书院可以在网站上设置“党建专栏”来全方位展现书院党建工作。
同时党建网站可设置留言板和答疑坊,促进党员和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4.服务书院广大师生,提升书院党组织的凝聚力
入党之后,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和服务工作仍然需要开展。
书院党支部要竭诚为书院师生服务。
在书院制下各级党支部可以组织党员进行定期的宿舍卫生和安全检查等。
另外可以借助“党员之家”,定期听取党员对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借此了解和掌握学生对社区和书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书院学生生活质量。
当前书院制下的党建工作仍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建工作的顺利展开,这是书院制下党建工作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乐毅.简论复旦学院的书院学生管理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8).
[2]蔡乌赶,章先彪.高校党建进公寓的系统设计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08(06).
[3]梁忠厚.论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网络体系的构建[J].湖南師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01).
[4]吴海波.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和谐发展的创新思路[J].浙江宁波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5]郭金丰.发挥学生党员主体作用,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黑龙江教育,2010.
[6]廖丹琴,邵六一.以党员导学制为载体创新高校学生党组织先进性建设[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注:本文系《书院制模式下学生党组织建设探析》项目的阶段性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