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阶段性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34.11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集锦:阶段性测试卷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分数:____________一、填空题。
(第1题每空0.5分,共2分;其它每空1分,共18分;总计20分;本题共8小题)1.在横线填上“升”或“毫升”。
⑴一瓶墨水有60 ;⑵电饭煲的容量是5 ;⑶热水器的容量大约有80 ;⑷一瓶饮料有260 。
【答案】毫升,升,升,毫升【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容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瓶墨水有60毫升;电饭煲的容量是5 升;热水器的容量大约有80 升;一瓶饮料有260 毫升。
解:⑴一瓶墨水有60毫升;⑵电饭煲的容量是5 升;⑶热水器的容量大约有80升;⑷一瓶饮料有260毫升。
【难度】容易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cm,长是9cm,宽是5cm,那么它的高是 cm,表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答案】6,258,270【解析】试题分析: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首先用棱长总和除以4再减去长、宽,求出高,再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解:长方体的高:80÷4﹣(9+5)=20﹣14=6(厘米)(9×5+9×6+5×6)×2=(45+54+30)×2=129×2=258(平方厘米)9×5×6=270(立方厘米)所以长方体的高是6厘米,表面积是258平方厘米,体积是270立方厘米.故答案为:6,258,270.【难度】一般3.6000平方米= 公顷; 2立方米80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答案】0.6,2080【解析】试题分析:(1)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2)把2立方米乘进率1000化成2000立方分米再与80立方分米相加.解:(1)6000平方米=0.6公顷;(2)2立方米80立方分米=2080立方分米.故答案为:0.6,2080.【难度】容易4.将一个胶质的正方体扩大成另一个正方体,使新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正方体表面积的4倍,则新正方体的棱长是原正方体棱长的倍,体积是原正方体体积的倍.【答案】2,8【解析】试题分析:设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a2,则扩大新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a2,分别利用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求出原来正方体的棱长和后来正方体的棱长,进而求出新正方体的棱长是原正方体棱长的多少倍,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扩大前后的体积,即可求得体积扩大的倍数.解:设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a2,则扩大新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a2,则原正方体的棱长为:a,新的正方体的棱长为:2a,棱长扩大2a÷a=2倍;原正方体的体积:a×a×a=a3,现在的正方体的体积:2a×2a×2a=8a3,体积扩大8a3÷a3=8倍;所以新正方体的棱长是原正方体棱长的2倍,体积是原正方体体积的8倍.故答案为:2,8.【难度】一般5.用一根长72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它的棱长是厘米,一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答案】6,36【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正方体的特征可知,正方体的棱长是(72÷12)厘米,每个面的面积=棱长×棱长,据此即可求解.解:正方体的棱长:72÷12=6(厘米),正方体的每个面的面积:6×6=36(平方厘米)【难度】较易6.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92立方厘米,高6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可能分别是和,或是和.(长和宽取整厘米数)【答案】16厘米,2厘米;8厘米,4厘米【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得: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的积是192÷6=32,那么长和宽应是32的两个因数,由此将32分解质因数即可解决问题.解:192÷6=32,32=2×2×2×2×2,所以可以写成:2×16;4×8两种形式,所以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可能分别是:16厘米和2厘米或者8厘米和4厘米;故答案为:16厘米,2厘米;8厘米,4厘米.【难度】较易7.一个正方体玻璃鱼缸棱长是6分米,棱长总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鱼缸容积是立方分米.(玻璃厚度不计)【答案】72;180;21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由于鱼缸是没有盖的,所以只求它的5个面的总面积即可,正方体的容积(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据此解答.解:棱长总和:6×12=72(分米);表面积:6×6×5=180(平方分米),(鱼缸无盖);容积:6×6×6=216(立方分米);故答案为:72;180;216.【难度】较易8.把一块长方体木块切割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正方体,原来长方体木块的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13厘米、8厘米,切割成的正方体木块的体积是,表面积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总复习试题附答案第1单元一、填空。
(每空2分,共30分)1.下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上”“正”或“左”)2.在下面四个几何体中:(1)从正面看是图A的是(),从左面看是图B的是()。
(2)观察④,从()面和()面看到的都是图B。
(3)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一个从上面看和①一样的几何体,有()种不同的摆法。
3.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从左面看是,则这个几何体是由()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4.用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
搭这个几何体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5.看下面的几何体填空。
(1)移去一个小正方体,使得从左面和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种移法。
(2)添加一个小正方体,使得从左面、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种添法。
6.用5个小正方体摆一摆:若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有()种摆法。
如果又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有()种摆法。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每小题2分,共10分)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物体,一定是由3个正方体组成的。
() 2.根据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一定不能确定几何体的具体形状。
() 3.用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要使从左面和上面分别看到右面两个图形,至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
()4.由3个摆成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是,那么这3个只有2种摆法。
() 5.一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不一定是由4个正方体摆成的。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2分,共12分) 1.如图,它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
将正方体①移走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新几何体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原几何体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B.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C.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D.从任何一面看到的图形都发生了改变2.下面各几何体中,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这个几何体是()。
小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各数中,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A.18B.48C.100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12的因数只有5个。
B.7的倍数只有7,14,21,28,35。
C.32是32的因数,也是4的倍数。
D.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1、3、5都是15的〔〕。
A.倍数B.公因数C.因数4.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数,都县合数,且只有公因数1的是〔〕。
A.5和6B.9和12C.16和25D.3和185.从正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A. B. C.6.如果a表示一个奇数,那么与a相邻的两个奇数中较大的一个是〔〕。
A.a+2B.a+1C.a-2二.判断题(共6题,共11分)1.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一定是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2.18的因数是1,2,3,6,9,18。
〔〕3.÷2表示把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4.31的因数比10的因数多。
〔〕5.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是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6.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2个。
〔〕三.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填一填。
〔1〕0.5米=(________)厘米〔2〕3.5吨=3500(________)〔3〕4.28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厘米〔4〕20分米=(________)米〔5〕18升=(________)立方分米=(________)毫升2.容器容纳物体的〔〕,叫做物体的容积。
3.在括号内填上适宜的容量单位。
5〔〕250〔〕200〔〕5〔〕4.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5.三个连续的偶数,最小的是n,另外两个数分别是〔〕和〔〕。
6.观察物体。
从上、下两个方向看从侧面看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四.作图题(共2题,共6分)1.用5个小正方体木块摆一摆。
五年级数学月考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一填。
(共24分,每空1分)1. 通常请况下,我们可以把零下4 ºC记作()ºC。
2. 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是()米。
3.三个连续的偶数和是60,这三个偶数分别是()()()。
4. ()÷8= 58=15()=()。
(最后一空填小数)二、选一选。
(共10分,每空1分)1. 把3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苹果。
A. 35 B.53 C.152. 在9a中,a是非0的自然数,当a()时,这个分数是真分数;当a()时,这个分数是假分数。
A.小于9B.大于9C.大于或等于93 .昨天一个地区的温度是-5ºC,今天上升了4 ºC,今天的温度是()。
A. 9 ºCB. -1ºCC. 1ºC4. 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三次,其中一份是整张纸的()。
A. 14 B.16 C.185. 将(5,7)点向上平移3格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5,10)B、(5,4 )C、(8,7)6. 比X的3倍少5的数是()。
A、3X +5B、3X -5C、3(X-5)7. 在15、56、27、91、51数中,3的倍数有()个。
A、4B、2C、38. 2、3、6都是12的()。
A、公因数B、公倍数C、因数9.在同一幅平面图上,点A的位置是(4,5),点B的位置是(3,5).那么AB两点()。
A .在同一行上B .在同一列上 C. 无法确定三、辨一辨。
(对的打√,错的的×共10分,每题1分)1. 假分数都比真分数大。
()2.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能是0。
()3 . 把7吨水泥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总重量的78。
()4.155166千克的和千克的一样重。
()5.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它的大小不变。
()6.11233里面有21个。
()7.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肯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024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1、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2、已知a=2×2×3×5,b=2×5×7,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3、从王林家到公路有一条长90m的小路。
王林要在小路的一侧每隔15m栽一棵白杨树,两端都栽,一共要栽()棵白杨树。
4、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底面积的()倍.5、工人叔叔将一根圆木锯成3段需要6分钟,照这样计算,要将这根圆木锯成20段,需要()分钟.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7、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8、一个数既是18的倍数,又是18的因数,这个数是().9、李阿姨在商场购买了一套八折销售的衣服,其中上衣原价为120元,那么这件上衣现价为()元;如果裤子现价是56元,那么裤子的原价是()元。
10、把一根7米长的绳子对折、对折再对折,每段绳子长()米,每段绳子占全长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2、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不相等。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4、B 市在A 市北偏东60°方向,那么A 市在B 市西偏南30°方向.(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三、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1、a +3的和是奇数,a 一定是( )。
A .质数B .合数C .奇数D .偶数2、把棱长是5厘米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减少了( )平方厘米.A .50B .25C .10D .53、儿童节商店开展促销活动,一支铅笔卖0.35元,李老师买了100支,一共需要付( )元.A .0.35B .3.5C .35D .3504、要使4.5×□+5.5×□=4.06, □中应填( ).A .4.06B .0.406C .40.65、2.695保留两位小数是(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卷(3套含答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检测卷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卷(一)一、填空。
(每题2分,共22分)1.因为63÷7=9,所以63是7和9的倍数,7和9是63的因数。
2.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50以内12的倍数有12、24、36、48.3.1-9的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质数是2、3、相邻的两个合数是4、6.4.一个质数只有2个因数,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5.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30,它一共有8个因数。
6.2和其他任意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7.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9的最小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偶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是1092.8.1-20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2,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是9,4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99,这三个连续奇数是31、33和35.10.任何一个偶数加上1都是奇数。
二、判断。
(每题1分,共6分)1.因为15+3=18,所以15不是因数,3不是倍数。
(×)2.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不一定越多。
(×)3.因为3.9÷3=1.3,所以3.9不是3的倍数。
(×)4.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5.因为3,6,9都是3的倍数,所以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6.除2之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三、选择。
(每题2分,共12分)1.一个数有因数3,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36.(A)2.下面各数中,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的是20和4.(A)四、按要求做题。
(共23分)1.填一填。
(4分)78的因数有1、2、3、6、13、26、39、78,174的因数有1、2、3、6、29、58、87、174,420的因数有1、2、3、4、5、6、7、10、12、14、15、20、21、28、30、35、42、60、70、84、105、140、210、420,75的因数有1、3、5、15、25、75,501的因数有1、3、167、501,5的因数有1、5,1的因数只有1,51的因数有1、3、17、51.1.在32÷8=4中,32是4和8的倍数,8和4是32的因数。
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五年级数学一、填空。
(共29分)1.在①125x -=②40280⨯=③8y +④52.5b <⑤458x +=⑥0.6 1.8x ÷=中,等式有:______;方程有:______(只填序号)。
2.在2438=⨯中,8和3是24的()数,其中3也是24的()数。
3.一个花圃里有黄花a 朵,红花比黄花的2倍多4朵,红花有()朵,当8a =时,两种花一共有()朵。
4.有一个三位数37,要使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里填();要使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里填()。
5.如果8a b ÷=(a 、b 都是非0自然数),a 、b 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6.有三个连续的奇数,如果中间一个数是a ,其余两个分别是()和(),这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
7.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2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和()。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0厘米()()=米45公顷()()=平方千米24分()()=时9.在括号里填“>”“<”或“=”。
34()0.8143()592()14210.78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1.有18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12.五(1)班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6人或每组7人都正好,五(1)班最少()名学生,五(2)班学生每组10人或每组8人都剩1人,五(2)班最少有()名学生。
二、选择题。
(共8分)13.一根铁丝长3米平均剪成10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A.103;310B.310;110 C.110;103 D.13;10314.两个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
A.最大公因数B.最小公倍数C.公因数D.公倍数15.“一盒牛奶有910升”,910升的意思是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9份。
章节测试题1.【答题】把两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和一个长12厘米,宽6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木块粘贴在一起(如图),那么粘贴后的表面积比原来三个木块表面积之和减少().A. 54平方厘米B. 36平方厘米C. 27平方厘米D. 18平方厘米【答案】A【分析】把两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和一个长12厘米,宽6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木块粘贴在一起,那么粘贴后的表面积减少了6个正方体的面的面积,由此即可选择.【解答】根据分析粘贴后的表面积减少了6个正方体的面的面积,所以其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相比是减少了:3×3×6=54(平方厘米).选A.2.【答题】用两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平方厘米.A.25B.50C.75D.100【答案】B【分析】根据两个正方体拼组一个长方体的特点可知,拼组后的表面积正好减少了原来正方体的2个面的面积,所以此题只要求出小正方体的2个面的面积即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干分析,拼组后的表面积正好减少了原来正方体的2个面的面积,5×5×2=50(平方厘米),所以表面积比原来两个表面积之和减少50平方厘米.选B.3.【答题】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cm、3cm、3cm的长方体,在它的一角挖掉一块棱长为1c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相比().A.比原来小B.比原来大C.大小相等D.无法比较【答案】C【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在大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表面积减少3个小正方体的面的面积同时也增加了3个面的面积,所以表面积不变.【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cm、3cm、3cm长方体,在它的一角挖掉一块棱长为1c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相比不变.选C.4.【答题】如图所示,将正方体的一角挖掉一个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后,表面积和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同样大【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正方体一角挖掉一个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后,减少了小正方体的3个面,同时又外露了3个同样大小的面,所以表面积不变.【解答】解:在正方体一角挖掉一个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后,减少了小正方体的3个面,同时又外露了3个同样大小的面,所以表面积不变.选C.5.【答题】棱长是3cm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的总和减少了().A.9B.18C.27D.36【答案】B【分析】棱长是3cm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减少部分是这个正方体的两个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解:3×3×2=18(平方厘米)答:长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18平方厘米.选B.6.【答题】下图是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将它挖掉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后,它的表面积().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C.不变【答案】C【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顶点处挖掉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又露出了和原来一样的三个正方形的面,因此它的表面积不变,据此解答.【解答】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将它挖掉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后,它的表面积不变.选C.7.【答题】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A.120平方厘米B.150平方厘米C.240平方厘米【答案】B【分析】首先根据正方体的棱长这个公式,用棱长总和除以12求出棱长,再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60÷12=5(厘米),5×5×6=150(平方厘米),答:它的表面积是150平方厘米.选B.8.【答题】一个长方体(如图),如果高增加4厘米,就变成了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那么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A.400B.64C.160D.1000【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如果高增加4厘米,就变成了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增加的只是高是4厘米,4个完全相同的侧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解答.【解答】10×4×4=160(平方厘米),所以表面积增加160平方厘米.选C.9.【答题】如果一个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是10,把这样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A.100B.120C.110【答案】A【分析】由题意可知:把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减少了正方体的两个面,则长方体的表面积就等于正方体的(12-2)个面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10×(12-2)=100(平方厘米),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00.选A.10.【答题】如图中两个物体的表面积比较,结果是().A.甲>乙B.甲<乙C.甲=乙【答案】C【分析】由图可知,乙物体是从长方体甲一个顶点处去掉了一个小正方体,减去3个面又增加了3个面,所以表面积不变,由此即可得答案.【解答】解:甲物体从一个顶点处去掉了一个小正方体得到了乙物体,体积减少,但表面积不变.选C.11.【答题】如图,墙角堆放一些棱长20厘米的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200B.400C.2000D.4000【答案】D【分析】这个组合体由5个正方体组成,先从正面看,能看到3个正方形,再从上面看,能看到3个正方形,最后从右面看,能看到4个正方形,共有10个面露在外面,每个面的面积可以求出,从而可以求出露在外面的所有面的面积.【解答】20×20×10=4000(平方厘米),所以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是4000平方厘米.选D.12.【答题】沿虚线将这个长方体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那么每部分的表面积是().A.54B.108C.66【答案】C【分析】由图可知,是将长方体的高平分两部分,长和宽不变,根据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列式解答即可.【解答】8÷2=4(厘米),3×3×2+3×4×4=66(平方厘米);所以每部分的面积是66平方厘米.选C.13.【答题】计算右面长方体的表面积,下面算式不正确的是().A.(18×2+2×2+18×2)×2B.18×2×4+2×2×2C.(18×2+2×2)×2D.18×2×2+18×2×2+2×2×2【答案】C【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8×2+18×2+2×2)×2=152(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52平方厘米.所以不正确的算式是(18×2+2×2)×2.选C.14.【答题】一个鱼缸(无盖)的形状是正方体(如下图).(1)这个鱼缸的占地面积是______dm².(2)做10个这样的鱼缸至少需要玻璃______dm².【答案】36 180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正方体的表面积.【解答】(1)正方体占地面积为一个面的面积.正方体鱼缸的棱长是6dm,那么它的的占地面积是:6×6=36(平方分米).(2)正方体鱼缸(无盖)的棱长是6dm,做1个这样的鱼缸至少需要玻璃:6×6×5=180(平方分米),做10个这样的鱼缸至少需要玻璃:180×10=1800(平方分米).故本题的答案是36、1800.15.【答题】安居小区门前的水池长9米,长是宽的1.5倍,深1.2米.(1)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______平方米.(2)如果把水池的四周和底面贴上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______平方米.【答案】54 9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解答】(1)由于水池的长9米,长是宽的1.5倍,则宽是9÷1.5=6(米);底面积即占地面积,所以求水池的占地面积,可列式计算为:9×6=54(平方米).(2)把水池的四周和底面贴上瓷砖,所以一共贴了5面的瓷砖,求贴瓷砖的面积数,列综合算式为:9×6×1+9×1.2×2+6×1.2×2=90(平方米).故本题的答案是54、90.16.【答题】小明把一个棱长为18厘米的正方体礼品盒的每个面都贴上一层彩纸,将它作为奶奶的生日礼物.小明至少需要______平方厘米的彩纸.【答案】194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正方体表面积.【解答】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所以求至少需要的彩纸的数量,列脱式算式为:18×18×6=1944(平方厘米).故本题的答案是1944.17.【答题】一个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的工具箱表面涂上油漆,需要涂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答案】1030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长方体表面积.【解答】由于长方体的面积为(长×宽+长×高+高×宽)×2,则需要涂漆的面积是:(50×40+50×35+40×35)×2=10300(平方厘米),故本题的答案是10300.18.【答题】一个长方体无盖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______平方分米.【答案】196【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鱼缸是没有盖的,它是由5个围成的,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列式解答.【解答】解:8×5+(8×6+5×6)×2=196(平方分米);答: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196平方分米.故答案为:196.19.【答题】若将一个长方体的高减少3厘米,正好得到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比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6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答案】210【分析】根据高减少3厘米,就剩下一个正方体可知,这个正方体比原长方体表面积减少的4个面是相同的,根据已知表面积减少60平方厘米,60÷4÷3=5厘米,求出减少面的宽,也就是剩下的正方体的棱长,然后5+3=8厘米求出原长方体的高,再计算原长方体的表面积即可.【解答】解:减少的面的宽(剩下正方体的棱长):60÷4÷3=5(厘米)原长方体的高:5+3=8(厘米)原长方体的表面积:5×5×2+5×8×4=25×2+40×4=50+160=210(平方厘米)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1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10平方厘米.20.【答题】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表面积也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答案】×【分析】依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a×6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原来的表面积:S=a×a×6=,现在的表面积:S=2a×2a×6=,表面积扩大:倍.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认真思考,细心填写。
(每空1分,共31分)1.43+65,因为这两个加数的分母不同,也就是( )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
2.计算21+31时可以这样想,21是( )个61,31是( )个61,21+31就是( )个61加( )个61,等于( )个61,也就是)()(。
3.53的分数单位是)()(,与85的分数单位相差)()(。
4.32比1少( ),31米比61米多( ),比54米长203米的是( )米。
5.分数单位是151的最大真分数和分数单位是61的最小假分数的和是( )。
6.在○里填上“>”“<”或“=”。
43○0.8 1.8○59 61+31+0.5○185-31○21 43-52○103 1-132○2161+92○32 43+41○51+54 81-(41-81)○81-41+817. 一块花圃,其中61种月季,32种郁金香,月季和郁金香一共占这块地的)()(。
8.一根木头,用去32米,还剩2119米,这根木头原来长( )米。
9.一根长6米的绳子,用去21米,还剩( )米。
10.一堆煤重8吨,如果用去总量的41,那么还剩下这堆煤的)()(。
如果用去41吨,那么还剩下( )吨。
11.一根铁丝长54米,比另一根铁丝短41米,两根铁丝一共长( )米。
五年级数学(下)(BS 版)12.把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21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块。
13.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了它的31,第二天运走了它的52,还剩这批化肥的)()(没有运。
14.三个分数的和是1213,它们的分子都是l ,分母是相邻的三个自然数,这三个分数是( )。
二、火眼金睛,准确判断。
(每题1分,共7分)1.计算31+43,先通分再相加,是为了统一它们的分数单位。
(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阶段性测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一个学期的生活已经过去一个阶段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收获
什么样?一起检测一下吧。
(每空2分,共20分。
)
1、一本小学数学课本的形状是( ), 它有( )个面, ( )条棱。
2、95与3
1的和再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 )。
3、一根2米长的绳子,剪去31米后,又剪去2
1米,还剩下( )米。
5、右图是由同样大小的小方块堆积起来的,每个小方块的
棱长是1分米,这堆小方块露在外面的面积是( )。
6.一根铁丝围成的长方体框架长8米,宽6米,高4米,这根铁丝长( )
米。
如果在这个长方体外围糊一层纸,最少需要( )米2 纸。
如果用这
根铁丝围成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米2。
8、1511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
的质数。
9、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
( )( )。
10、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 13 ,第二天运走它的 25
,还剩这批化肥的( )没有运。
1、1-25 +35
=1-1=0……………………………( ) 2、一根电线用去41,还剩下4
3米。
( ) 3、圆是轴对称图形,它也能密铺。
( )
4、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 )
5、将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
表面积的一半。
( )
1、长方体的6个面展开后( )。
A.都是长方形 B.至少有2个面是长方形 C.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
2、3个小正方体并排摆在空地上,露在外面的面有( )。
A.3个
B.9个
C.11个
3、用两个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 )。
①体积变大,表面积变小 ②体积变小,表面积变大
③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大 ④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小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 )倍;表面积扩大( )倍。
① 3 ② 6 ③ 9 ④ 27
5、下列三个图形中,不能拼成正方体的是( )
1、计算。
11- 710 - 310 712 - ( 34 - 12
) 12 -(34 -38 )
2、解方程:(6分)
X -43=85 X+72=32
X -16 =38
2、计算出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棱长总和。
5厘米
10厘米
4厘米
6厘米
1、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8分米,如果1平方分米的石料重3.6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2、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
5
2小时,比语文作业少用41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3、一堆沙有23 吨,第一天用去250千克,第二天用去15
吨,还剩下多少吨?
4、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纸盒,将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边长为12分米的正方形,做这个纸盒至少要多少纸板?
5、在一个长1分米、宽8厘米、高1.5分米的长方体食品盒四周帖上一圈商标纸,商标纸接头部分长1厘米,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