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强度激光治疗联合有氧运动对骨质疏松患者骨结构和骨代谢的影响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一、有氧运动对骨质疏松症的益处有氧运动是一种通过增加心肺活动量,提高身体对氧气的利用能力,加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的运动方式。
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通过负荷骨骼、增加骨骼负荷和促进骨骼形成,从而提高骨密度,减少骨骼疏松的发生可能性。
有氧运动还可以促进肌肉的伸展和力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平衡能力和减少跌倒风险,从而减少老年人骨折的可能性。
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协调性,从而提高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有氧运动还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这些因素都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联。
通过有氧运动可以综合性地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降低骨折的风险。
1. 有氧运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有氧运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些研究表明,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尤其是在持续时间较长、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下,其效果更为显著。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对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提高他们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一些研究发现,参加有氧运动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运动后,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心理健康状态也有所提高。
这表明,有氧运动不仅对骨骼健康有益,也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1. 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进行有氧运动前,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
建议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方式,如快步走、跳绳、游泳等,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加重骨骼负担。
2. 定期进行运动评估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进行有氧运动后,应定期进行运动评估,包括骨密度、骨折风险评估等。
及时调整运动方案,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低强度激光对大鼠力竭运动后骨骼肌自由基、NO代谢的影响刘晓光;周永健;夏义山;袁建琴;刘承宜【期刊名称】《体育学刊》【年(卷),期】2009(016)006【摘要】采用跑台下坡跑模型,研究了不同剂量的低强度氦氖激光对大鼠力竭运动后骨骼肌自由基、一氧化氮(NO)代谢的影响.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加低、中、高荆量激光处理组.各运动组的大鼠均进行一次性跑台力竭运动,运动加激光组的大鼠在运动后于腓肠肌处接受氦氖激光照射,每日1次,各剂量组照射参数分别为12、28和43 J/cm2(20、46和71 mW/cm2,10 min).运动后24和48 h进行腓肠肌取材,检测指标为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一氧化氮(NO).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后,运动对照组的MDA水平和NOS活性显著升高,而SOD活性和NO变化不明显.43 J/cm2的激光照射能显著提高力竭运动后的SOD活性、降低MDA水平以及显著提高NOS活性和NO水平,而12和28 J/cm2的激光照射则作用不明显.由此表明,低强度氦氖激光能够提高大鼠力竭运动后骨骼肌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水平,并能促进骨骼肌NO的合成,提高NO水平,其作用是剂量和强度依赖性的.【总页数】5页(P102-106)【作者】刘晓光;周永健;夏义山;袁建琴;刘承宜【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激光运动医学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1;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光子所,湖北,武汉,430074;华南师范大学激光运动医学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激光运动医学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激光运动医学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激光运动医学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1;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光子所,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7【相关文献】1.原花青素对大鼠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肾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J], 剧红梅;曲梓怡;孙冬阳;徐明2.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大鼠骨骼肌α-actin代谢变化及针刺对其影响 [J], 王瑞元;苑玉和;田文秀;冯炜权3.原花青素对大鼠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J], 刘畅;何宇4.模拟3500m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大鼠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自由基代谢及呼吸链功能的影响 [J], 李洁;邢良美5.绞股蓝总皂苷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J], 杨阳;张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强度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邵礼仙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6(015)017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
该病所致的骨痛、骨病及骨折严重降低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
近年来,生物物理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运用于实践。
低强度复合脉冲电磁场(pul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就是属于生物物理干预的一种手段。
我科2004年11月-2005年6月对30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低强度脉冲电磁场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2418-2419)
【作者】邵礼仙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U-DPD与BMD的影响 [J], 尹晶;王俊华;王刚;朱小虎;黄波
2.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J], 熊茜;赵秀娥
3.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痛症状的改善作用 [J], 李成学
4.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低频脉冲电磁场物理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J], 陈玉红
5.脉冲电磁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及骨密度改善的疗效观察 [J], 王淑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密度下降和骨微结构的破坏,导致骨骼易碎和骨折风险增加。
目前,有氧运动被普遍认为是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对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有氧运动是指能增加心血管耐力和呼吸系统运作效率的运动,如快走、慢跑、跳绳、游泳等。
有氧运动通过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等多种途径,发挥着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骨密度。
一项对140名妇女进行的研究发现,进行长时间有氧运动的妇女,其腰椎骨密度显著增加。
一项对120名老年人进行的研究发现,每周进行至少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增加股骨颈骨密度。
除了增加骨密度外,有氧运动还可以改善骨质。
一个临床试验研究发现,进行有氧运动的老年妇女,其骨微结构相较于不进行有氧运动的老年妇女,有所改善。
有氧运动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肌肉力量的增强可以减少老年人的跌倒风险,而平衡能力的提高可以预防跌倒和骨折。
一项对300名老年人进行的研究发现,进行有氧运动的人比不进行有氧运动的人有更好的平衡能力和较低的跌倒风险。
有氧运动还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和心理健康。
心血管健康的改善可以提高血液循环,增加骨细胞的养分供应。
心理健康的改善可以减轻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
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具有许多有益的作用。
它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心理健康。
老年人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具体的运动类型、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需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骨质减少和骨微结构退化。
这种疾病不仅会增加骨折的发生率,还会导致身体功能下降、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
有氧运动是一种经过科学研究证实有效的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主要由于它能够增加机体内的骨量、加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改善血液循环等。
本文将探讨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一、有氧运动的定义有氧运动是指以中低强度进行,消耗身体内有氧代谢产生的能量的运动。
有氧运动可分为有氧耐力训练和有氧无氧结合训练两种。
1、增加骨量多项研究表明,有氧运动是一种有效增加骨密度的方法,因为有氧运动能够刺激骨细胞的生长,增加骨细胞的数量,从而增加骨质量。
据研究显示,在经过长时间(至少6个月)有氧运动训练之后,老年人的骨密度可以增加3%-6%。
2、加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有氧运动不仅可以增加骨密度,还可以改善肌肉和骨骼的强度。
当人在进行有氧运动时,由于肌肉需要承受较大的力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肌肉逐渐变得更强壮。
此外,在有氧运动中,也会为骨骼增加压力,从而在运动中适量地“负重”,让骨骼逐渐变得更加强壮。
3、改善血液循环有氧运动是一种能够增加心肺功能、改善循环系统的运动方法。
在有氧运动中,由于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肺系统会被迫更加努力地工作,从而改善循环系统的机能。
这一过程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成长和维护,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有氧运动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
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运动计划。
对于一些年轻、身体健康的人,可以采用较高强度的运动方式;对于老年人则需要采用较为轻松、中低强度的运动方式。
其次,需要注意逐步增加运动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四、注意事项1、先进行热身,适当拉伸筋骨,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2、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3、建议首先进行家庭或社区的有氧运动,避免偏离社交生活;4、在运动过程中要保证足够的水分以及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5、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自己的健康状况得到监测。
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摘要】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疾病,容易导致骨折和其他并发症。
有氧运动被认为是改善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式之一,可以增加骨密度、提高骨质强度,减少骨折风险。
本文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介绍了有氧运动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以及其对患者的意义。
尽管有氧运动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运动强度和频率的控制等。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优化运动方案,探索更有效的干预措施,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氧运动、研究进展、影响、应用、研究成果、局限性、意义、展望、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质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社会和个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等因素相关,导致骨骼易于发生骨折和骨折愈合缓慢。
在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症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身体功能下降。
对于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仍存在一定争议,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探讨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为未来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作用和效果,为进一步推广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有氧运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质健康的改善效果;2.研究有氧运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的影响;3.探究有氧运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的改善作用;4.分析有氧运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心理健康和抗压能力的提升效果;5.总结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适宜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指导。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干预效果《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干预效果》课题申报一、课题背景与意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和骨骼力学性能恶化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然而,通过运动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和骨质量,减少骨折风险。
因此,开展《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干预效果》的研究,对提高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可行的运动干预措施,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1)收集骨质疏松症患者相关资料,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等基本情况。
2)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体格测量和骨密度检测,评估其骨质疏松的程度。
3)设计不同运动干预方式的干预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并进行干预实施。
4)通过运动干预后的随访和评估,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骨密度变化、骨折风险和生活质量等指标,探讨不同运动干预方式的效果。
3.2 研究方法1)实验组与对照组随机分配,实验组接受运动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
2)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患者的生活质量数据,包括身体功能、精神状态、社交关系、环境因素等方面。
3)通过DXA骨密度检测仪对患者的骨密度进行评估。
4)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运动干预方式的效果,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四、预期结果与创新点本研究预期结果为,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通过比较运动干预前后患者的骨密度变化、骨折风险和生活质量等指标,得出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效果,提出针对性的运动干预建议,为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创新点:1)本研究针对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了系统比较和评估,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干预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它会导致骨骼变薄弱,易于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诊断患有骨质疏松症。
而有氧运动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帮助预防和减缓骨质疏松症发展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对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有氧运动是指那些需要持续供氧来产生能量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跳舞等。
这些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和氧气输送,同时还能够增强肌肉和骨骼的负荷能力。
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有氧运动有着诸多益处,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有氧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有氧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几率;二是能够减少跌倒风险,降低骨折的危险性。
研究表明,通过有氧运动,可以提高骨骼的负荷能力,促进骨骼再生,从而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的可能性。
有氧运动也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风险,从而间接地减少骨折的危险性。
有氧运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有氧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的研究;二是对有氧运动对跌倒风险和骨折危险性的影响的研究;三是对有氧运动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方式和安全性的研究。
关于有氧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的研究,不少研究证实了有氧运动能够增加骨密度的观点。
一项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的研究发现,在进行常规有氧运动锻炼,比如快走或者游泳等,6个月之后,老年人的骨密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一项针对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研究也发现,每周进行3次40分钟的有氧运动锻炼,可以显著提高髋部和脊柱的骨密度。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对骨密度的提高有着明显的积极影响,对于预防和减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有氧运动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方式和安全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有一些研究表明,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方式和强度,可以在不增加骨折风险的前提下,达到增加骨密度和降低跌倒风险的目的。
低强度激光治疗联合有氧运动对骨质疏松患者骨结构和骨代谢的影
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低强度激光治疗联合有氧运动对骨质疏松患者骨结构与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低强度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及骨代谢情况改善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有氧运动结合电刺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的骨密度与骨吸收,对预防患者的骨折具有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低强度激光治疗;有氧运动;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全身性骨量减少的一组结构退化疾病,该病容易造成骨强度的降低,骨脆性增加。
通过运动能有效调节神经体液调节与血液循环调节,同时能有效增加患者机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降低损伤与摔倒的几率。
低强度激光可产生某种类似于针灸、超声波的物理因子生物刺激效应,且不具有任何的组织损伤性。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1],低能量的激光对骨细胞具有活化作用,同时还能促进骨修复。
我院为探究低强度激光联合有氧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对5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36例;年龄63-78岁,平均年龄(68.4±3.7)岁;体重56-72kg,平均(62.3±4.1)kg。
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8.0±3.9)岁;体重55-74kg,平均(62.0±4.5)kg。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给予低强度激光治疗,采用型号为GaAlAs的激光照射器对患者进行治疗,波长为810nm,隔天对患者的两侧股骨颈前后内外进行照射,手动控制照射点,使照射点接触到患者皮肤,每个部位的照射点为30s(50mW,11.94J/cm)。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治疗,包括慢跑、快走、爬山、跳舞、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患者均根据自身情况、生活习惯、天气情况等选择适宜自己的有氧运动;每周安排3-5次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
控制在0.5-1h,均持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代谢指标进行记录,包括骨形成指标(BGP)与骨吸收指标(U-Pyd/Cr)[2],同时比较治疗前后BMD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BMD变化情况,详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BMD变化情况(χ±s;g/cm2)
分组例数L1-L4 左侧股骨颈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50 1.06±0.01 1.13±0.01 0.86±0.01 0.94±0.01
观察组50 1.06±0.01 1.23±0.03 0.86±0.01 1.01±0.02 t值0.000 22.360 0.000 22.135
P值 1.000 0.000 1.000 0.000
注: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1-L4与左侧股骨颈BMD比较上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χ±s;μg/L;nmol/mmol)
分组例数BGP U-Pyd/Cr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指标
对照组50 1.79±0.23 1.94±0.32 38.2±3.9 30.1±2.4
观察组50 1.81±0.21 5.78±0.42 37.8±4.1 36.9±3.2 t值0.454 51.424 0.499 12.020
P值0.650 0.000 0.618 0.000
注:观察组患者骨形成指标与骨吸收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适宜的运动能有效提高帮助骨密度有效的进行维持,同时运动的强度与骨密度呈正相关
[3],运动的强度越大,骨密度的提升与维持越有利,而在应力减少的时候,人体骨量会出现少量的丢失,例如长期卧床的患者、减肥及宇航员等。
但每次进行运动的时间不可过长,且频率也不可过大,或产生负面效果。
若想要改善骨密度必须要让患者运动的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一旦停止运动后患者骨质中的矿物质能明显降低,甚至会低于原来的水平,所以通过运动来提高骨密度的效果具有可逆性,但是运动必须持之以恒。
低强度激光对骨细胞基因的表达与改变具有明显的关系,同时对于细胞低水平活性的氧化功能具有降低作用。
相关研究指出[4],活性氧能有效增加破骨细胞的活性,同时还会参与骨质中有机物的降解。
通过激光照射特定的部位,能有效促进细胞中的活性氧产生,且局部照射激光还能促进全身的体液循环,加快相关物质与矿物质的吸收及代谢,促进矿物质在骨骼中发生沉积。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采用低强度激光联合有氧运动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骨代谢(P<0.05),同时提升患者的骨密度含量(P<0.05)。
综上所述,有氧运动结合电刺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的骨密度与骨吸收,对预防患者的骨折具有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覃飞,张馨蕾,阮洋等.低强度激光和有氧运动对大鼠围绝经期骨结构和骨代谢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3,11(6):126-131.
[2]吴运明,郝小波,王喜臣等.运动干预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14):4113-4115.
[3]石倩,杨雨佳,高丽等.骨密度异常人群骨质疏松知识与自我效能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31-334.
[4]覃荣周,谢江涛.电刺激与运动联合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及血清学指标的改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7):1153-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