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动画
- 格式:ppt
- 大小:295.00 KB
- 文档页数:2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演示教学1.施工前准备1)物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准备好所需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材料等施工材料。
2)设备准备:安排好所需的基础设备,如混凝土搅拌机、挖掘机、塔吊等。
3)施工区域准备:对施工区域进行平整和清理,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性和通行性。
2.连续墙基坑开挖1)边坡支护: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四周设置边坡支护,通常采用钢板桩、喷射混凝土或暗挖法进行边坡支护。
2)开挖基坑:使用挖掘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的开挖,同时注意土方开挖的坡度和平整度,减小坑底不均匀沉降的可能。
3)基坑检查:检查基坑的坑底平整度和坡度,确保基坑形状满足设计要求,并在必要时进行修整。
3.地下连续墙施工1)钢筋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切割和弯曲成符合尺寸的构件,并进行焊接连接。
2)钢筋布置:将制作好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一般采用钢筋网格法或者双面模板固定钢筋。
3)混凝土浇筑:在布置好的钢筋周围搭建好施工模板,然后使用混凝土搅拌机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逐层浇筑。
4)混凝土养护:待混凝土浇筑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养护,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墙体表面湿润,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4.连续墙支撑施工1)推土撑爬:在连续墙施工的同时,进行支撑结构的安装,通常采用推土撑爬法进行,即先安装好两侧的支撑结构,再进行中间的墙体浇筑。
2)支撑结构调整:在墙体浇筑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撑结构进行调整,保持墙体垂直和平整度。
3)支撑结构拆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根据施工计划和设计要求,拆除支撑结构。
5.施工后清理和整理1)清理施工场地:将施工区域内的废弃材料、垃圾等进行清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2)工具设备归位:将使用完毕的工具设备归位,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下次施工的正常进行。
3)做好相关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质量控制、安全事项等进行记录和整理,作为施工的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涉及到施工前准备、连续墙基坑开挖、地下连续墙施工、连续墙支撑施工和施工后清理和整理等步骤。
地下连续墙施工动画和施工质量通病,超详细教学!地下连续墙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施工。
本工法特点是施工振动小,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可省土石方,可用于密集建筑群中建造深基坑支护及进行逆作法施工,可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包括砂性土层、粒径50mm以下的砂砾层中施工等。
这个地下连续墙施工动画,做教学版给新人看最适合不过了!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质量通病防治一、导墙破坏或变形产生原因:1.导墙的强度和剛度不足。
2.地基发生坍塌或受到冲刷。
3.导墙内侧没有设支撑。
4.作用在导墙上的施工荷载过大。
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预防:按要求施工导墙,导墙内钢筋应连接;适当加大导墙深度,加固地质;墙周围设排水沟;导墙内侧加支撑;施加荷载分散设施,使受力均匀;处理:已破坏或变形的导墙应拆除,并用在优质土(或掺入适量水泥、石灰)回填夯实,重新建导墙。
二、槽壁坍塌在槽壁成槽、下钢筋笼和浇筑混凝土时,槽段内局部孔坍塌,出现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出细密的水泡,出土量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现象产生原因:1.遇竖向层理发育的软弱土层或流砂土层。
2.护壁泥浆选择不当,泥浆密度不够,不能形成坚实可靠的护壁。
3.地下水位过高,泥浆液面标高不够,或孔内出现水压力,降低了静水压力。
4.泥浆水质不合要求,含盐和泥砂多,易于沉淀,使泥浆性质发生变化,起不到护壁作用。
5.泥浆配制不合要求,质量不符合要求。
6.在松软砂层中挖槽,进尺过快,或钻机回旋速度过快,空转时间过长,将槽壁扰动。
7.成槽后搁置时间过长,未及时吊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泥浆沉淀失去护壁作用。
8.由于漏浆或施工操作不慎,造成槽内泥浆液面降低,超过了安全范围,或下雨使地下水位急剧上升。
9.单元槽段过长,或地面附加荷载过大等。
10.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过长,地下水位过高,槽壁受冲刷。
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在竖向层理发育的软弱土层或流砂层成槽,应采取慢速成槽,适当加大泥浆密度,控制槽段内液面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成槽应根据土质情况选用合格泥浆,并通过试验确定泥浆密度,一般应不小于1.05;泥浆必须配制,并使其充分溶胀,储存3h以上,严禁将膨润土、火碱等直接倒入槽中;所用水质应符合要求,在松软砂层中成槽,应控制进尺,不要过快;槽段成槽后,紧接着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尽量不使其搁置时间过长;根据成槽情况,随时调整泥浆密度和液面标高;单元槽段一般不超过6m,注意地面荷载不要过大;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挖槽时间和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冲击和高压水流冲刷。
2.3地下连续墙施工2.3.1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是利用专用的挖槽机械在泥浆护壁下开挖一定长度(一个单元槽段),挖至设计深度并清除沉渣后,插入接头管,再将在地面上加工好的钢筋笼用起重机吊入充满泥浆的沟槽内,最后用导管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后拔出接头管,一个单元槽段即施工结束(图2.22),如此逐段施工,即形成地下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
图2.22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示意图(a)成槽;(b)插入接头管;(c)放入钢筋笼;(d)浇注混凝土1-已完成的单元槽段;2-泥浆;3-成槽机;4-接头管;5-钢筋笼;6-导管;7-浇筑的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有截水、防渗、承重、挡土等功能。
多用于地下深坑的侧墙、高层建筑的基础及水工建筑结构或临时维护结构工程中。
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施工时无振动,噪音低,可用于任何土质,还可用于逆作法施工,也可利用土层锚杆与地下连续墙组成地下挡土结构,形成锚杆地下连续墙,对深基础施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如图2.23所示。
其缺点是成本高,施工技术较复杂,需配务专用设备,施工中用的泥浆有一定的污染性,需妥善处理。
图2.23锚杆与挡土桩(墙)连接构造图1-螺帽;2-槽钢;3-非锚固筋;4-钻孔;5-锚固钢筋;6-非锚固长度l1;7-锚固长度l2;8-锚杆长度l;9-地下连续墙;10-支座;11-垫板2.3.2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观看动画}地下连续墙在成槽之前先要沿设计轴线施工导墙。
导墙的作用是挖槽导向、防止槽段上口塌方、存蓄泥浆和作为测量的基准。
导墙多呈形,深度一般1~2m,顶面高出施工地面,防止地面水流入槽段,内墙面应垂直,内外导墙墙面间距为地下墙设计厚度加施工余量(40~60mm),导墙顶面应水平。
导墙多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宜筑于密实的粘性土地基土,墙背侧用粘性土回填并夯实,防止漏浆。
导墙拆模后,应立即在墙间加设支撑,且在达到规定强度之前禁止重型机械在旁边行驶。
挖槽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主要工序,槽宽取决于设计墙厚,一般为600、800、10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