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幼儿园《筷子夹夹夹》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6.90 MB
- 文档页数:13
幼儿园教案《夹夹子》(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手工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夹夹子的乐趣》,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夹子,学习使用夹子进行基本的手工制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夹子的基本结构,掌握使用夹子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手工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使用夹子进行手工制作,发挥创意设计作品。
重点:掌握夹子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夹子、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颜料、夹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夹子,引导幼儿关注夹子的形状、颜色和功能。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介绍夹子的基本结构,让幼儿认识夹子的各部分。
(2)示范如何使用夹子,讲解操作要领。
(3)展示用夹子制作的样品,激发幼儿的创意。
3. 实践操作(15分钟)(1)分发材料,让幼儿按照示范进行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对每个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巩固夹子的使用方法。
(2)鼓励幼儿在课后尝试用夹子制作其他作品,拓展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夹子的基本结构2. 夹子的使用方法3. 创意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夹子制作一幅创意画。
2. 答案:(1)准备材料:画纸、画笔、颜料、夹子。
(2)操作步骤:1) 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 用夹子夹住画纸,沿着图案边缘剪下。
3) 将剪下的图案贴在另一张画纸上,用画笔和颜料进行装饰。
(3)作品要求:创意新颖,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认识夹子、学习使用夹子进行手工制作,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024年幼儿园教案《夹夹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2024年度教材《快乐成长》的第五章“我会用工具”,具体内容为“夹夹子”。
通过学习,让幼儿认识并学会正确使用夹子,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夹子的名称、用途,学会正确使用夹子。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使用夹子,培养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教学重点:认识夹子,了解夹子的用途,掌握正确使用夹子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夹子、图片、玩具等。
2. 学具:每组一个篮子,篮子里装有夹子、纸张、布料等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用夹子挂起来的毛巾,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看看,毛巾是怎么挂起来的?”邀请幼儿尝试用夹子挂起毛巾,引导幼儿了解夹子的用途。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夹子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正确使用夹子。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夹子将篮子里的纸张、布料等物品夹在一起。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使用夹子的错误动作。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例题:用夹子将小动物玩具挂起来。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然后示范解答过程。
5. 小组合作(10分钟)教师发放任务卡,每组幼儿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如用夹子将图片挂起来。
教师观察幼儿的合作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正确使用夹子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夹子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例题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夹子帮妈妈挂起毛巾。
2. 答案:将夹子打开,夹住毛巾的一角,然后挂到挂钩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尝试用夹子完成其他任务,如整理衣物、挂起画等,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筷子游戏1 搬运乒乓球给孩子一双筷子,让他平着端好。
你在筷子上放一些比较轻的东西,如乒乓球,让孩子平端着筷子从桌子的这一边搬运到另一边去。
效果: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手臂肌肉的调节能力。
2 玻璃杯乐器组准备几个透明的玻璃杯,分别装上不同量的水,按水量的多少依次排列摆放。
让孩子用筷子去敲击,注意听水量不同的杯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效果:可以让孩子理解水量的多少和音高的关系,逐渐领悟音阶的概念。
3 筷子“三角铁” 用线绳把筷子的两端绑在一起,就能做成一个三角铁。
然后,你再让孩子拿一根筷子,去敲击这个“三角铁”。
演奏开始了!效果:用平平常常的物体,就可以制作出“乐器”,这可以激发孩子创造的欲望。
4 听一听筷子的声音准备木头、竹子、塑料等几种不同材质的筷子,用它们来互相敲击,发出不同的声响。
效果:可以提高孩子对声音的分辨力,还能锻炼臂力。
5 夹豆子准备2 个盘子,在其中的一个盘子里放上一些豆子,让孩子用筷子把豆子夹到另一个空盘子里。
如果孩子还不太会用筷子,可以先让他夹比较容易夹的东西,如棉花球、爆米花等。
效果: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精细动作水平。
6 堆高塔准备多双筷子。
将每两支筷子交叉摆放,交错上升,慢慢地往上堆,就可以堆成一座高塔了。
如果搭得好的话,最后形成的会是四边形的塔。
效果: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孩子建立空间概念。
母亲说着,看看路旁高大的松树,遍地松针,软绵地躺在地上,无人理睬,便又叹道:“时代变了呀。
现如今,村子里有些人已经用上煤气了。
”她叹了口气,“不知我们家什么时候能够用上呢。
别村的人,用上煤气了,也不用我的柴火咯!”。
组合滑梯 。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母亲。
走到一处较为平坦之处,母亲停下来,不走了。
她望着那堆蓬乱的松针不肯移步。
母亲蹲下来,摊开手,慢慢地,慢慢地将那些松针归拢到一起,眼前瞬时出现了一座小小的山丘。
母亲拿出本该装苦菜的袋子,让我帮忙把袋口张开,那一座小小的松针山丘,被移入了袋子。
案例描述在生活区,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能力,我们分别提供了调羹、筷子(辅助训练筷子)、粘土球、纸团、乒乓球、玻璃球、豆子,让孩子们用不同的筷子尝试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碗中。
孩子们对新的材料很感兴趣,都想来玩一玩。
时间:2020年10月地点:班级教室(第一次观察)幼儿在生活区操作时的行为这天,小明先来到了生活区,他一眼就看到筷子夹夹乐没有人玩,于是就端出了夹豆子这个最高难度的玩了起来。
在班上,马昊天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在夹得过程中,他试了好几次,怎么也夹不起来。
他调整了一会儿,将食指与中指将筷子打开拿筷子。
准备好后又开始夹豆子,我在边上看了他大约有七八分钟,于是就走过去,蹲下来轻轻地对马昊天说:“你试试夹粘土球好吗?”他抬头看看我,摇摇头说:“不,我就是要豆子。
”看到他坚持要夹豆子,我只能手把手地教他夹,可是还是夹不起来。
他的动作是对的,但手不灵活,用力的方法也不对。
就这样,我们夹了好一会儿,他忽然抬头对我说:“老师,你给我一个调羹吧!”我听了,心想:给不给他呢?如果给他调羹,提供材料的目的就达不到了。
这可怎么办呢?回头又一想:现在他的兴趣在豆子上,并不是在能不能把豆子夹起来上。
所以,他不会去考虑换豆子,而是要把筷子换成调羹。
于是我从柜子里找出了一个调羹给他,他拿到调羹就开始舀起来。
时间:2020年10月地点:班级教室(第二次观察)幼儿在生活区操作时的行为(推进)过了几天,区域活动开始了,马昊天任然选择了筷子夹夹乐,可这次他选择了最简单的粘土球,慢慢地夹着,他的动作很准确,夹的很专心。
点评:学习使用筷子,是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何有效地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教师如何在幼儿学习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做孩子发展的有力支持者,本案例教师的想法、做法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案例记录客观详实,图文并茂,聚焦教师的反思,教育观点鲜明,教育行为具体。
行文规范,流畅。
夹夹子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生活》第三章“我会做”,具体内容为“夹夹子”。
通过该教学内容,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筷子,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筷子使用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筷子,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筷子、碗、小玩具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筷子、碗、小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用餐场景,邀请幼儿参与其中,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使用筷子。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夹夹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环节(10分钟)举行夹夹子比赛,鼓励幼儿互相帮助,提高合作意识。
教师点评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夹夹子2. 板书内容:正确使用筷子方法注意事项夹夹子比赛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筷子夹起5个小玩具,并放入指定的碗中。
2. 答案:正确使用筷子,将5个小玩具夹起并放入碗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幼儿能掌握正确的筷子使用方法,但部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在生活中,鼓励幼儿使用筷子,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同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筷子、了解筷子文化等,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游戏环节。
4. 作业设计。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针对教学难点,教师在讲解和示范时,应详细分解动作要领,如握筷子的姿势、夹取物品的技巧等。
2. 针对教学重点,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技能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1. 筷子:选择适合幼儿手型的筷子,长度、宽度适中,以便幼儿握持。
中班健康活动:筷子夹夹夹设计意图:筷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大人们用筷子吃饭。
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园一般在中班开始让幼儿学习使用筷子。
并且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要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等。
根据观察发现,虽然班级大部分幼儿已经会使用筷子了,但仍有少数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在会使用筷子的幼儿中,也有很多姿势是不对的。
所以准备了这次活动,通过练习操作,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能正确使用筷子,锻炼其手指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1.知道筷子发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2.能正确地使用筷子,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能正确地使用筷子,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筷子、盘子、棉花糖、小馒头、饼干,豆子若干;关于筷子的动画小视频;教学PPT。
活动过程:1.动画视频导入,引出筷子。
师:小朋友们好,(出示PPT)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分享一个关于小女孩莉莉的故事,小朋友看,这就是莉莉,今天是莉莉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这所小学很特别,里面有很多不同国家的小朋友,但是莉莉是个不爱说话的小女孩,来到新学校,她有点害怕,她害怕自己没有小伙伴,会很孤单。
于是妈妈给她想了一个办法,妈妈帮莉莉做了一盒香喷喷的午饭,还给了莉莉一个秘密武器,现在莉莉正准备进教室,我们来看看,莉莉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播放视频)小朋友们,妈妈给莉莉准备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呀?(筷子)它有帮助莉莉交到好朋友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用筷子分享食物),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发明的?是的,筷子是我们中国发明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小朋友们你们会用筷子吗?今天老师这里也准备了筷子,还有一些其他东西,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都有什么(……),接下来,老师请两个小朋友为一组,老师会分别给小朋友们一双筷子和一盘小东西(提醒幼儿不能吃教具),小朋友们要试着将盘子里的东西用筷子夹到另一个盘子里,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夹得又快又好。
2024年幼儿园教案《夹夹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教材《快乐动手》第三册,第六章节《日常生活小能手》。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夹子,学习使用夹子,通过夹夹子游戏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夹子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夹子。
2. 通过夹夹子游戏,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使用夹子,完成夹夹子游戏。
重点:认识夹子,学会使用夹子,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夹子、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等。
学具:每人一个夹子,一份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夹子,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它的用途。
引导幼儿说出夹子的作用,如:可以用来夹住玩具、衣服等。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夹子的使用方法,并现场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夹子。
同时强调使用夹子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夹到手指。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玩具,示范如何用夹子将玩具从一个篮子夹到另一个篮子。
讲解过程中强调手眼协调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两人一组,进行夹夹子游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姿势,鼓励幼儿相互合作。
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对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夹子的用途2. 使用夹子的正确方法3. 夹夹子游戏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夹子将玩具从一个篮子夹到另一个篮子。
答案:略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夹子的认识和使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游戏中部分幼儿仍存在手眼协调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锻炼。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尝试用夹子完成其他生活自理任务,如夹衣服、夹袜子等。
(2)家长协助教师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开展“我是生活小能手”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中班幼儿健康教案《筷子夹夹夹》中班幼儿健康教案《筷子夹夹夹》精选3篇(一)一、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筷子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幼儿使用筷子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筷子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筷子、小球、餐具、幼儿绘本等。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教师出示筷子并问幼儿:“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我们平时吃饭的时候都会用到它。
”教师让幼儿猜一猜答案。
2. 导入与讲解:教师告诉幼儿这是筷子,并简单讲解筷子的由来和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幼儿绘本或图片辅助讲解。
3. 感知筷子:教师让幼儿观察筷子的形状和材料,感知筷子的特点。
4. 操练筷子: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筷子夹取小球并放入餐具中,然后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操练。
鼓励幼儿多尝试,培养幼儿使用筷子的能力。
5. 游戏活动:“筷子夹夹夹”。
教师把几个小球放在桌上,让幼儿使用筷子夹取小球并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可以设置一定的规则和时间限制,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6. 总结与小结:教师总结筷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中的经验和收获。
7.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其他人使用筷子的场景,如家庭聚餐、餐馆用餐等,并与幼儿分享自己的使用筷子的经验。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筷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使用筷子的基本方法。
同时,通过游戏活动的设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幼儿主动地去尝试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学习动力。
中班幼儿健康教案《筷子夹夹夹》精选3篇(二)课题:赶走不开心教学对象:中班幼儿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和识别不开心的情绪,学会积极面对和处理不开心的事情。
教学内容:1. 不开心的情绪2. 积极应对和处理不开心的事情教学准备:1. 图书《好脾气小乌龟》2. 幼儿友好的音乐3. 情绪表情卡片4. 软垫和沙袋(用于活动)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摆动身体,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