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12-2013年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0.00 KB
- 文档页数:2
洛阳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对下列地区进行考察活动,图1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学生乙是在上海进行的,他们绘制的素描图分别是A.①②B.③④C.④⑤D.②④2.学生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中到达最高海拔处的一个”。
他绘制的可能是图中A.①B.②C.③D.⑤3.学生丁绘制了一幅“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图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地背斜——暖锋B.乙地向斜——冷锋C.丙地向斜——冷锋D.丁地断层——暖锋4.某同学将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A. 积沙成滩——搬运作用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C.泥沙俱下——风化作用D.山崩地裂——堆积作用读太阳系局部图(图3,黑点表示小行星),回答5-6题。
5.图中具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A.①B.②C.③D.④6.对于图中行星的描述,正确的是A.②、③属巨行星B.①、②公转轨道夹角为66。
34'C.③、④公转方向相反D.①~④轨道形状近似于圆2010年春季,冰岛上的火山多次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读冰岛位置及火山喷发图(图4),回答7-8题。
7.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位于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地带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地带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D.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地带8.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盛行风是A.东北信风B.极地东风C.盛行西风D.东南信风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
读图5,回答9-10题。
9.图5中,甲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A.30℃B.8℃C.10℃ D. 12℃10.图乙中,造成“地球变暗”的大气热力作用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图6),回答11-12题。
商洛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
完成1~2题。
1、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 ( )A.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B.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C.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D.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2、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活动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③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性因素④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相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正确的是( )A.①线是②线的1/2B.②线比③线长C.③线比④线长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4、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5~7题。
5、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 ( )A.甲B.乙C.丙D.丁6、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丁丙甲乙D.丁丙乙甲7、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 )A.9小时15分B.8小时35分C.10小时25分D.14小时45分下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读图完成8~9题。
8、导致该大陆一月、七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③地形起伏④洋流分布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9、一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图1为南半球某区冬季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气压数值①<②<③<④。
图2为该地区局部气温分布图。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8分)1. (2分)(2020·来宾模拟) “空屋”是指长时间无人居住和打理的闲置房屋。
过去,日本的空屋大多出现在农村地区。
现在,即便在东京等大城市,空屋也越来越多。
2013年,日本境内“空屋”达820万所。
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空屋银行”政策,以低价甚至免费形式鼓励人们入住乡镇空置房屋,但限定单身者年龄须在40岁以下或有家庭的人士须至少有一名18岁以下的成员方可申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过去,日本的“空屋”大多出现在农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 . 本国人口迁往国外B . 人口死亡率升高C . 逆城市化现象严重D . 城市化水平提高(2)导致东京等大城市的“空屋”越来越多的主要因素是()A . 就业率B . 老龄化C . 房价D . 环境(3)日本限定“空屋银行”申请资格是为了()A . 控制逆城市化规模B . 限制乡镇人口数量C . 保证迁入人口素质D . 保障乡镇持续繁荣2. (6分) (2018高一上·兰州期末)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的现象。
读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完成下列各题。
(1)表中不同地区霜冻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 . 作物品种B . 地形C . 海陆位置D . 纬度位置(2)晴朗的夜晚有利于霜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 太阳辐射弱B . 地面辐射弱C . 大气逆辐射弱D . 大气反射作用弱3. (4分) (2020高三上·鱼台月考) 乌伦古湖位于新疆阿尔泰地区,是一断陷湖,过去湖水唯一的补给来自乌伦古湖,即“引额济海”(乌伦古湖又称福海)工程,之后有些年份出现乌伦古湖湖水倒灌入法力湖的现象。
完成下列问题。
(1)额尔齐斯河支流--布尔津河径流量大的季节出现在()A . 春夏季B . 夏秋季C . 秋冬季D . 冬春季(2)有些年份乌伦古湖湖水倒灌吉力湖的主要原因是()A . 乌伦古河引水灌溉量大,出现断流B . 吉力湖蒸发加剧,水位下降C . “引额济海”工程使乌伦古湖水量增加D . 额尔齐斯河流域耕地扩大,耗水增加(3)“引额济海”工程对乌伦古湖的影响()①流域面积明显增加②降水量明显增加③湖滨沼泽明显增加④湖面温度明显增加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③4. (2分) (2018高一下·双鸭山开学考) 推覆构造是一种岩层位移很大的断层构造,其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下盘为较少位移的原地岩块,有人用推覆构造来解释飞来峰的形成。
洛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部分)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沫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风速为3-20米/秒为可利用的风能,据此计算的风能密度称为有效风能密度。
读我国有效风能密度(瓦/立方米)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丙两地周边地区的风能电站,分布密度差异明显,其主导影响因素是A.有效风能密度 B.交通C.市场 D.政策2.乙地附近有效风能密度等值线的弯曲,其主导影响因素是A.地形 B.距海远近 C.季风环流 D.纬度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某年粮食生产效率表。
读表,回答3-4题。
A.西南省份和西北省份B.东北、新疆和西北省份C.东南省份和西南省份D.东北、新疆和西南省份4.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A.农业生产落后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C.机械化水平高D.气候条件优越图A为欧洲年降水量和一月均温0℃等温线分布图,图B为①②③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5-6题。
图A 图B5.①②③图对应的城市,分别是A.伦敦、莫斯科、罗马B.莫斯科、伦敦、罗马C.伦敦、罗马、莫斯科D.罗马、伦敦、莫斯科6.图示地区50N附近,——月气温东、西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形⑧海陆位置③洋流④日照时间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2013年1月,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科幻电影《火星救援》讲述了人咧首次登陆火星的冒险故事。
火星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约为650,自转周期为24小时50分,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质量约为地球的,1/9,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2/5,有稀薄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
据此完成1——2题。
1.和地球的特点相比,火星A.表面平均温度更高B.属于远日行星C.昼夜温差更大D.大气层厚度更大2.可以推测,在火星表面①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年幅度大于地球②存在大气的”热力环流”现象和沙尘暴现象③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年幅度小于地球④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于地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图1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日照数逐月变化.读图,完成3——4题.3.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A.青海、陕西、新疆B.新疆、陕西、青海C.新疆、青海、陕西D.陕西、青海、新疆4.影响①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海拔高速C.天气状况D.昼夜长短“2016年南非国际建筑建材博览会”于当地时间2016年8月17~2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260S,280E)召开。
上海的王先生应邀出席当地17日20:30开幕的重要会议,上海至约翰内斯堡的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
据此完成5——6题。
5.王先生为省时间不想去的过早,下列上海—约翰内斯堡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最适宜选择的是A.16日21:00B.17日3:30C.17日7:00D.17日9:306.博览会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北京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B.洛阳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C.约翰内斯博日落时间提前D.上海正午太阳角度增大图2为“利用观测杆影粗略测量经纬度”示意图,其中,影子在A点时,北京时间为11:32分,B点时北京时间为13:00分,当杆影出现在OC线时,与杆影相等,据此完成7——8题。
洛阳市2010——2011学年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1至4页•第口卷5至6页。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选岀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地理答卷(D )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草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數行星之一。
据此完成1〜3題・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夭体②河外星系不包含地月系③太阳系中金星■木星和地球相邻⑷地球是一賴巨行星A.①②B②④C①④ D.②③2.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从而导致A.“磁暴”现象B•极光现象.C.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现象D地腿现象3.下列地理弔物的形成•与太阳辐肘密切相关的是①大气环流②石油.天然气资源③火山喷发④地壳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读下列材料,完成4〜5姻.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5月1日开歩.10月3】日闭專•历时6个月•共184 天.材料二:署假期间•我市小明与小亮于8月7 H 8 A 53分抵达上海其宾佗.4.人住宾馆时•二人发现宾馆大堂所挂钟表中有一个出错•它是图1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高三地理第2页(共6页)5. 世博会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快 B .北半球昼长夜短 C.太阳宜射点先向北移,再南移D.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持续増大张华同学在研兗地球上日期分界线的过租中•发.观当0°经録与冬点经钱重合时,地 球上恰好两个日期各占一半•图2是中心为地球北极的示盘图•其中•阴彩部分为7用67日■读图完成6〜7題。
C •新逼棉农播种棉花 D.长城一带桃红柳绿图4表示北半球某一坏线圈的一段■甲乙为夜弧•并余为昼弧.读图完成11〜13理.11•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暹A. 甲在乙的正东方,太阳宜射点在南半球B. 甲在乙的正东方,太阳宜射点在北半球C. 甲在乙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 甲在乙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12•当甲乙长度占该纬线圈四分之一时■图中乙处日出时间为A. 2时B. 3时C. 6时D. 9时13. 关于甲、乙两点一年中的相对位置•叙述正确的是6.甲地的时间为 A.15 时 B.9时 C.6时 D. 12 时7.北京时间为 A.6 0 8 时 C. 6 0 20 时B.7 0 8 时 D. 7日20时图3中•阴彩表示夜半球.C 点所在的经度为0°.读图完成8〜 10如8•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A. 0\00B ・90°E.(TC. 90°E,23°26‘ ND. 90°W.23°26‘ N9. 下列关于A 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 B. 口期与C 点在同一天 C.昼长为16小时D.正午太阳高度为0°10. 此后三个月内,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我国东南沿海多台风B •我国北方河流进入枯水期图2S3图4A•在中纬度•两点可能重合高三地理第3页(共6页)高三地理第4页(共6页)B. 任何纬度•胸点不可能廈合C. 两点一年中相差最大可达90°D. 赤逍上,甲、乙两点相基总是180・我市来爭校地理兴趣小俎做了如下实脍(图5).据此完成H 〜15題。
河南省洛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A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8页。
第I卷1至6页,第II卷7—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北京时间2012年6月18日14时07分,从酒泉发射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对接。
据此回答1—3题。
1.对接成功时,下列城市中,接近正午的是A.伦敦B.拉萨C.悉尼D.旧金山2.对接成功时,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图1中的A.甲B.乙C.丙D.丁3.与我国其他发射中心相比,甘肃酒泉的显著优势是①人烟稀少②大气能见度高③纬度低④海拔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
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数值中,与黄赤交角的度数相同的是①北半球热带与寒带的纬度范围②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度数②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④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若其他条件不变,而黄赤交角变为24度时,则A.地球上寒带范围缩小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D.洛阳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增大6.这一天在A.春分日附近B.劳动节附近C.夏至日附近D.冬至日附近7.M地位于A.赤道地区B.副热带地区C.北极地区D.南极地区8.与晨光和昏影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大气过程是A.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
2010-2023历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读某河流截面图(面向河流下游),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位于A.南半球B.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小题2】若该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为了防洪,需加固的河岸是①左岸②右岸③北岸④南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读我国某城市某日天气预报截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节气中,与当日最接近的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小题2】该节气过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小题3】15.该城市可能是A.哈尔滨B.洛阳C.广州D.海口【小题4】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能正确反映莫斯科当日昼夜长短状况的是A.①B.②C.③D.④3.“读四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中,复种指数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有关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终年温和多雨②地气温年较差最小③地雨热同期④地夏季晴天多,光照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8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图中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____ 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点中,同时看到旭日东升的是___________。
(3)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正确的是______。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丁>甲>乙>丙D.丙>乙>甲>丁(4)甲点夜长为___________小时,乙地日出时间为___________点。
(5)此时,由___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5.读“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小题2】有关乙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带沙漠气候B.位于亚洲西部C.雨热不同期D.夏季高温多雨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二政治试卷参考答案(A)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A 2.B 3.C 4.C 5.B 6.C 7.D 8.B 9.D 10.B11.A 12.C 13.D 14.B 15.D 16.D 17.D 18.C 19.C 20.B21.A 22.C 23.D 24.C 25.A二、非选择题(本题5个小题,共50分)26.(1)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受主客体因素影响,人们对同一对象会有不同的反映。
(2分)(2)从认识的主体来看,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4分)(3)从认识的客体来看,被反映的客观对象本身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分)27.(1)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人们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为改造客观世界创造条件。
(4分)(2)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并不意味着在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一味地顺从自然规律,只能成为自然规律的奴隶,达不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4分)(3)人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分)28.(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洛阳实际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4分)(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4分)29.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人们在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中遇到了电脑散热的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4分)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及研究中采用的先进方法以及生成的新材料,为最终发现反常霍尔效应提供了条件。
(4分)③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52分)1. (2分)(2018·温州模拟) 读某时局部地区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题。
(1)此时最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A . 甲地B . 乙地C . 丙地D . 丁地(2)此时乙地的风向为()A . 西北风B . 东南风C . 西南风D . 东北风2. (4分)下列措施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A . 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B . 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企业C . 追求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D . 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3. (6分) (2018高三下·龙泉驿模拟) 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一种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
甘肃省利用该技术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图3示意“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甘肃省利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A . 降水B . 热量C . 光照D . 土壤(2)在甘肃省降水量相对较小的地区,为最大限度的起到减少水分流失的作用,最佳的覆膜时间是()A . 春季B . 夏季C . 秋季D . 冬季(3)下列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的是()A . 拦截降水径流B . 减少水分蒸发C . 防止大风掀膜D . 增强昼夜温差4. (4分) (2016高一下·河北期中)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
图8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10 m。
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
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5. (4分) (2015高一上·慈溪期中) 一般情况,暖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A . 由南向北B . 由北向南C . 由高纬向低纬D . 由低纬向高纬6. (4分)(2016·滨州模拟)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示意图,该岛屿周围海域常年烟雾弥漫,但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和对该岛屿的开发,拟建设一大型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