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专题复习-推荐
- 格式:ppt
- 大小:358.50 KB
- 文档页数:45
散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落葵简媜①在最荒废的角落,也可能照见小小的美妙,那丛野落葵就是如此。
②人总是企求圆满,寻常人情如此,平凡的生活事物也专心营造,期盼在众物皆备的情境下,起先释放情感,使人与物相互交融而享有美妙。
③所以好花需配以好瓶,置于厅堂中最好的位置,又讲究地铺设娟秀的桌巾作为底衬,如此,才放心赏花。
这当然是人的本性,细心去实践一份美,但牵涉的细微环节有些非人能限制。
小处瓶花如此,扩及人情世故亦是如此,往往可得者非常不及三,美无法圆满地被实现,人也在缺憾中惊心度日了。
④或许行年渐晚,深知在劳碌的世间,能完整实践志向中的美,愈来愈不行得,触目所见多是无法拼凑完全的碎片。
再要苦苦怨忿世间不供应,徒然跟自己倒戈而已。
想开了,反而有一份随兴的心情,走到哪里,赏到哪里。
不问从何而来,不贪求更多,也不思索第一次相逢是否最终一次相别。
⑤遇见那丛野落葵就是如此。
⑥去夏台风季节,菜价翻了好几次筋斗。
我们确定自力救济,到那块六十多平米的荒地上找去年种的地瓜叶。
空地挨着屋舍,平常多余的花籽、树苗顺手乱种,长得最好的当然是五节芒、杂草。
还好,地瓜命硬,勉牵强强夺了一方土地,叶子又瘦又小,摘不到几回,手足无措了。
⑦后花园鱼池畔,搭着的一面网墙上,落葵任劳任怨爬出半壁江山,由于阳光不足,倒像一队老兵残将,仗还没打完,个个病恹恹地躺在路旁呻吟。
我端详了半天,该下山买菜认输呢,还是再撑几天尊严?落葵是民间常见的草药之一,据说有利肠胃亦能降火,抬眼一看,它又像背医箱行吟江湖的大夫,顺着墙根网壁爬,一路悬壶济世。
春日结紫珠果时,曾摘了一碗,捏破珠果,滤出紫液用来染素棉纸,倒也淡雅。
早知落葵的叶可食,平日太平盛世没机会吃它,不知味道如何?想必比王宝钏苦守寒窑摘食的马齿苋要好吧。
⑧果真香嫩滑口,也可能心理因素,愈是缺菜愈渴望食蔬,吃起来添了宝贵之感。
菜荒解除前,那棵落葵早秃了。
复原菠菜、小白菜、水蕹的日子后,间或食箸之际,还想起落葵的救命之恩,它的香嫩是真的滑入记忆了。
2024年高考语文史铁生散文专练史铁生作品:《老家》《庙的回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墙下短记》《想念地坛》《老屋小记》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老家史铁生46岁的春天,我去亲眼证实了老家的存在。
我跟父亲、伯父和叔叔一起,坐了几小时车到了老家。
涿州——我有点儿不敢这样叫它。
涿州太具体,太实际,因而太陌生。
而老家在我的印象里一向虚虚幻幻,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声音,甚或一种光线、一种气息。
然而它果真是个实实在在的地方,有残断的城墙,有接近坍圮的古塔,市中心一堆蒿草丛生的黄土据说是当年钟鼓楼的遗址,当然也有崭新的商厦,满街的人群,满街的阳光、尘土和叫卖。
我们几乎走遍了城中所有的街巷。
父辈们一路指指点点:这家商号过去是什么样,那座宅院曾属于一户怎样的人家,某座寺庙当年如何香火旺盛,城北的大石桥,小时候他们天天从那桥上过,桥旁垂柳依依,桥下流水潺潺……我听见老家在慢慢扩展,向着尘封的记忆不断深入。
往日,像个昏睡的老人慢慢苏醒,唏嘘叹惋间渐渐生气勃勃起来。
汽车缓缓行驶,接近史家旧居时,父亲、伯父和叔叔一声不响,唯睁大眼睛望着窗外。
史家的旧宅错错落落地铺开一条街,但久失修整,残破不堪。
“这儿是六叔家。
”“这儿是二姑家。
”“这儿是七爷爷和七奶奶的家。
”“那边呢?”“噢,五舅曾在那儿住过。
”简短的低语,轻得像是怕惊动了什么。
汽车终于停下,停在了“我们家”的门口。
但他们只坐在车里看,看斑驳的院门,看门两边的石墩,看屋檐上摇动的枯草,看屋脊上露出的树梢。
伯父声明他不想进去,父亲附和:“看看就走吧。
”我说:“大老远来了,就为看看这房檐上的草吗?”叔叔推着我进了院门。
院子里没人,屋门也锁着,两棵枣树尚未发芽,疙疙瘩瘩的枝条与屋檐碰撞发出轻响。
叔叔指着两间耳房对我说:“你爸和你妈,当年就在这两间屋里结的婚。
”我仔细打量那两间老屋,心想,说不定,我就是从这儿进入人间的。
从那院里出来,见父亲和伯父在街上来来回回地走,向一个个院门里望,紧张,又似抱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