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专题复习(精)
- 格式:ppt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24
专题9生物的变异、进化与育种一、单选题1.(2023·湖南岳阳·统考模拟预测)下图表示人体内原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的三种途径。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人的卵细胞和精子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 .途径一中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C .途径二中基因种类未变化,没改变人的遗传物质D .途径三说明基因位置的改变会影响基因的表达2.(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模拟预测)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一种关键蛋白题型解读该专题在高考中考查时常以选择题为主,题目具有一大特点: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且常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因为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考向分析围绕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与相应的育种方式。
考查育种时可以从解决育种问题、选择适宜的育种技术等方面进行。
答题技巧作答本专题时,需要明确区分三种变异方式的不同,各种育种方案的优缺点,从而可在不同的育种要求下选择合适的方法。
TKTL1仅有一个赖氨酸被精氨酸取代,就导致神经祖细胞的增加,让现代人较尼安德特人具有了显著优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遗传变异是尼安德特人进化的重要内部因素B.神经祖细胞属于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C.关键蛋白TKTL1的改变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的结果D.TKTL1基因可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3.(2023·辽宁丹东·统考二模)生物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其他细胞而非其子代的过程称为基因水平转移,例如农杆菌可通过感染植物细胞实现基因向植物基因组的转化。
肺炎链球菌有S型和R型两种类型。
野生型的S型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S型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A、B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分别补充不同氨基酸才能生长。
科学工作者将菌株A和菌株B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多糖荚膜的R型细菌可抵御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表现出毒性B.S型细菌和R型细菌的结构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野生型的S型菌突变为A、B菌株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菌株A和菌株B混合后可能因基因水平转移而发生了基因重组4.(2023·福建福州·统考模拟预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某生物减数分裂过程的示意图。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20分)1、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
2、种质资源:指已经用于或可用于选育种的各种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的总称.3、嵌合体:指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的个体。
(嵌合体现象:经过诱变处理后的植株或枝条,往往出现突变细胞和未突变组织共同组成的植株或枝条的现象。
)4、异源多倍体:含有2组以上同一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原来个体染色体组本身的倍增。
同源多倍体:由2个或2个以上不同染色体组形成的多倍体。
5、一般、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 指一个被测系(自交系、纯系等)在一系列的杂交组合中的平均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
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
特殊配合力: 被测系与一特定的(自交系或基因型纯合的品种)杂交 F1的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
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决定。
6、纯系及自交系:从突变中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ppt)自交系( inbred line ): 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主要为异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制种提供亲本。
(一同学找的)7、抗扩展:病原物入侵到植物体后,由于植物体的能动反应,可以排除或减少病原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将药原物孤立起来,限制在入侵点,不让其扩大发展。
8、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远缘植物间的杂交,由于性因素差异较大,引起双受精过程不能顺利完成,无法获得正常的果实或种子.9、良种繁育:将选育的优良品种扩大繁殖并推广于生产的过程。
良种繁育是前承品种选育,后接生产推广的重要中间环节。
主要任务是迅速繁殖新品种种子和种苗、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种性、要按环境类型区繁育良种。
10、品种品质:种子种苗的真假和纯度。
播种品质:种子的发芽率、净度、含水量、病虫害等。
种苗的发芽势、成苗率、病虫害等。
11、驯化、归化引种:归化引种(简单引种):是原分布区和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由于引种植物的适应范围较广,以致于不改变其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环境。
专题十四生物的变异与育种考点二基因重组1.(2022北京,5,2分)蜜蜂的雌蜂(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是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
由此不能..得出()A.雄蜂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B.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体细胞的一半C.蜂王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与果蝇不同答案B雄蜂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故其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无同源染色体,A 正确;雄蜂精子和体细胞中均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故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中的相同,B错误;蜂王为二倍体,蜂王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组数决定,果蝇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故二者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同,D正确。
2.(2018课标全国Ⅰ,6,6分)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答案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突变只有基因突变一种类型,突变体M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可在添加氨基酸甲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A、B正确;将M与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形成了另一种大肠杆菌X,说明突变体M与N共同培养时,二者之间发生了DNA 转移(基因重组),形成了大肠杆菌X,突变体M与N之间的基因重组发生在DNA水平,RNA 不能与DNA发生重组,C错误,D正确。
3.(2012江苏单科,14,2分)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图)。
梅县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生物育种专题复习考点分析(一)遗传育种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该部分内容在高考中的主要考点有: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2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3、重组DNA技术(又叫基因工程)4、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二)几种育种方案的比较1.某种植物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单(简捷)的方法是()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2.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B.紫色糯性王米种子培育出植株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3.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新物种)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4.在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培育无子西瓜和培育无子番茄的原理相同B.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培育青霉菌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D.培育抗虫棉和培育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都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5.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 ②aB ③AaBBC ④AAaaBBBB。
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6.下列过程没有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A.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B.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C.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植株D.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7. 深圳市农科集团第二次在全市范围内公开征集的包括紫叶生菜、孔雀草等多种生物育种材料随“神舟飞船”在大空邀游110多个小时后返回地面,由此该集团又确立了一批太空农业项目。
专题16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四倍体――→①二倍体――→②单倍体――→③纯合二倍体(1)图中①和③的操作是秋水仙素处理,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图中②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
(3)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1)杂交育种①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②过程: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 1→F 1自交→获得F 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优良品种。
(2)诱变育种①概念: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法。
②过程:选择生物→诱发基因突变→选择理想类型→培育。
3.基因工程(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 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操作的基本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4.生物育种原理、方法、实例(连线)5、育种方式的选择(1)根据育种目的和提供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①集中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a.一般情况下,选择杂交育种,这也是最简捷的方法;b.需要缩短育种年限(快速育种)时,选择单倍体育种。
②培育果实较大或植株较大或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新物种——多倍体育种。
③提高变异频率,“改良”“改造”或“直接改变”现有性状,获得当前不存在的基因或性状——诱变育种。
④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选择自交或杂交育种,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2)根据育种流程图来辨别育种方式①杂交育种:涉及亲本的杂交和子代的自交。
②诱变育种:涉及诱变因子,产生的子代中会出现新的基因,但基因的总数不变。
③单倍体育种:常用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再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形成纯合子。
“生物育种知识”的专题复习一、知识整理在高中时期所介绍的育种方法要紧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植物激素育种等。
1、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脂、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要紧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4)优点:能提升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制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养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操纵。
改良数量性状成效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2、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连续自交,持续选种。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
连续自交,选择所需纯合子;杂交获杂合子)(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3、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养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养出的植物器官大,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4、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