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制品为什么让溴酸钾走开_使用80年的面粉添加剂被禁用_王春燕
- 格式:pdf
- 大小:555.50 KB
- 文档页数:3
医学生
面团调节剂竟是致癌物 面包太松软需警惕
文字表述: 一些特别松软的面包,可能含有致癌物质溴酸钾!湖北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崔海容17日表示,面粉中添加溴酸钾,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关注,近期全国要普查。
近80年来,溴酸钾在焙烤业被认为是最好的面团调节剂,做出来的面包又松又软,还有筋道。
但欧美科学家发现,过量食用溴酸钾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并致癌,欧美目前已不再使用。
早在2005年7月1日,卫生部就要求面粉生产加工中不得使用溴酸钾。
今年5月10日,由湖北检验检疫局参与制定的国家级标准规定,面粉中溴酸钾含量不得超过0.5%%。
该标准主要制定者之一的崔海容介绍,标准出台后,少数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主动要求检测生产原料中的溴酸钾,但相当一些面包作坊仍在偷偷使用,最多的超标达60倍。
他建议,市民买面包时,对过于松软的仍需提防。
##如需查看完整(带图片的资料请登陆医学生家园站点)
面团调节剂竟是致癌物 面包太松软需警惕
广州黑心商贩收购变质猪肉炼油倒卖给饭店
教育部称逾六成毕业生以各种方式实现就业
同济医科大学2006病理学(专基)(博士)
同济医科大学2006妇产科学(博士)
同济医科大学2006年神经解剖学(博士)
同济医科大学1999年泌尿外科(博士)
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泌尿外科(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2006年心内科(博士)
北京大学医学部2006生物化学(专基)(博士)健康网。
禁用面粉增白剂后保证中国传统面食品色泽品质的对策田纪春【期刊名称】《麦类作物学报》【年(卷),期】2007(27)2【摘要】为了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面粉及其制品色泽品质的需求,针对国家《小麦粉》新标准(GB1355-2005)禁用增白剂的规定,探讨并提出了替代过氧苯甲酰(BPO)、保证中国面粉及其食品色泽品质的措施:第一,研制和开发生物型和营养型面粉改良剂,特别是以脂肪酶、α-淀粉酶、木聚糖酶等生物酶为主的一些酶制剂,靠酶的催化作用,既保证面制品表面及内部组织均匀、表皮光滑洁白,又消除了BPO类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第二,培育高自然白度小麦新品种,特别是种皮薄、出粉率高、胚乳色素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低的小麦新品种,用其生产高自然白度的面粉或不易褐变的食品,从原料上解决问题;第三,引导消费者正确对待面粉及食品白度问题,让消费者从营养和健康上认识BPO等化学增白剂的危害,了解小麦自然粉色的本质及面粉、食品色泽变化的原因,改变面粉及制品色泽越白越好的传统观念。
【总页数】4页(P364-367)【关键词】小麦粉;食品色泽;增白剂;高白度小麦品种【作者】田纪春【作者单位】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小麦品质育种研究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S331【相关文献】1.卫生部等多部门3月1日发公告:5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 [J],2.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的深度参与——天天商报借势推动面粉增白剂禁用法规出台的前前后后 [J], 何瑛儿3.面粉增白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六月份之后或禁用 [J],4.面粉增白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六月份之后或禁用 [J],5.禁用面粉增白剂后保证中国传统面食品色泽品质的对策 [J], 田纪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月1日起面粉中禁止使用致癌溴酸钾
丽丽
【期刊名称】《党建文汇:上半月版》
【年(卷),期】2005(36)6
【摘要】卫生部5月30日发布{2005年第9号公告》,禁止一种名为“溴酸钾”的食品添加剂在小麦粉中使用,立刻在面粉行业中引起了震动。
据悉,国内许多面粉企业仍在使用溴酸钾作为添加剂。
溴酸钾是一种致癌物质,过量食用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
此前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使用溴酸钾的食品可以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总页数】1页(P6-6)
【作者】丽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6;O613.61
【相关文献】
1.面制品为什么让溴酸钾走开--使用80年的面粉添加剂被禁用 [J], 王春燕;潘炜
2.国家质检总局禁止面粉添加溴酸钾 [J],
3.我国取消溴酸钾作为面粉处理剂在小麦粉中使用 [J], 无
4.停止使用溴酸钾作为面粉处理剂 [J],
5.GC/MS分析20种纺织品和消费品中禁止使用的胺类致癌物和印染处理废水的
环境监测中出现的胺类致癌物 [J], Linda Doherty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尊敬的顾客们:为了保障您的健康和权益,我公司决定自即日起,全面禁用面粉中的铵明矾和钾明矾。
面粉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要求非常严格。
公司在此做出如下公告:1. 铵明矾和钾明矾的禁用原因:铵明矾和钾明矾是常见的面粉添加剂,它们在面粉加工过程中具有增强面筋强度、改善面团的物理性质等作用。
然而,经国内外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和监测结果显示,长期摄入富含铵明矾和钾明矾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遵循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公司决定全面禁用这两种添加剂。
2. 面粉产品的合规承诺:公司郑重承诺,在不使用铵明矾和钾明矾的情况下,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口感。
我们将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加强对面粉生产质量的控制,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3. 公司措施:为了确保禁用铵明矾和钾明矾的实施落实,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a. 加强生产工艺管控,排查和清除铵明矾和钾明矾的残留;b. 接受第三方机构或部门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c. 完善产品追溯体系,提高产品可追溯性和溯源能力。
4. 公众宣传和知情权:公司将积极开展面粉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向用户公开禁用铵明矾和钾明矾的信息,并与用户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接受用户监督和建议,做到公开透明。
5. 最终一致:公司承诺,将严格执行禁用铵明矾和钾明矾的决定,不因成本压力、市场压力等原因变更决策。
保障用户的权益和健康始终是我们公司的首要任务。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决定能够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提高用户对我们产品的信赖度。
对于我们公司长期以来得到用户的支持,我们深表感谢,并承诺将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
特此公告。
公司全体员工启尊敬的顾客们:随着我公司全面禁用面粉中的铵明矾和钾明矾的决定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面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我们的相关扩展和新内容:1. 强化生产过程管控:为确保禁用铵明矾和钾明矾的落实,公司将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管控。
卫生部等6部委联合下令:面粉增白剂51起禁用
佚名
【期刊名称】《粮食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11(36)2
【摘要】卫生部等6部委3月2日联合下文,从2011年5月1日起.面粉漂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禁止使用。
这比此前征集意见稿中的最后期限——12月1日提前了7个月。
据悉。
目前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多达2400种.主要目的是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及防止食品发霉。
据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全国食品添加剂产量在71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1%,产品销售额约720亿元,
【总页数】1页(P2-2)
【关键词】面粉增白剂;卫生部;食品添加剂;禁用;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行业协会;同比增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1.4
【相关文献】
1.卫生部禁用增白剂面粉企业面临洗牌 [J], 崔晓旭;池婷婷
2.卫生部等多部门3月1日发公告:5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 [J],
3.卫生部拟规定今年禁用面粉增白剂 [J], 党士杰
4.卫生部拟禁用面粉增白剂 [J],
5.卫生部等联合下禁令面粉增白剂2011年5月1日起禁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卫生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系列解读1、吊白块●主要成分:次硫酸钠、甲醛●工业用途:在印染工业用作拔染剂和还原剂,生产靛蓝染料、还原染料等。
还用于合成橡胶,制糖。
●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腐竹、粉丝、面粉、竹笋●可能的主要作用: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危害:吊白块加热后分解成甲醛和二氧化硫,前者具有防腐作用,后者可使腐竹、粉丝等产品颜色黄中发白,色泽光亮且耐腐,煮食时有韧性,口感好。
超量食用含有吊白块的腐竹、粉丝、面粉、竹笋会引起过敏、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损坏肾脏、肝脏。
吊白块产生的甲醛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并能刺激肺部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研究表明,人体直接摄入10克吊白块就可致死。
●掺假手段大曝光:吊白块腐竹:先浸泡黄豆,之后放进机器打成豆浆,把豆浆盛到锅里加上吊白块增白,搅拌好后倒入木头格子里再蒸煮,金黄色豆皮出来后放到木头架上晾晒。
吊白块米粉:将吊白块放进桶里溶解,加工米粉时,把吊白块液体加入米浆当中,又黑又黄的陈化米就摇身而变得又白又亮。
吊白块竹笋:将竹笋放入吊白块原液中进行漂洗或作浸水处理,使竹笋显得特别嫩白。
●鉴别宝典:热水浸泡再闻味干面条、米粉、豆腐皮、竹笋等食品中都比较容易有吊白块,在购买过程中如觉得颜色特殊好,就要当心。
干面条、米粉、豆腐皮受潮后,极容易发出化学品的异常味道,购买粉丝或粉条时,可将样品用热水浸泡片刻再嗅其气味,好的粉丝、粉条的气味均正常,无任何异味,而质量差的粉丝、粉条常带有霉味、酸味。
取几块腐竹在温水中浸泡,变软且泡出的水是淡黄色、不浑浊的,即为质优腐竹。
韧性太强要当心含有吊白块的腐竹看上去特别光亮,有腊光,色彩金黄,韧性极好,不易被折断,被水浸泡后会软化一段时间,但遇到干燥的环境又可以慢慢复原。
合格的腐竹为淡黄色,没有腊光,蛋白质呈纤维状,迎着光线能看到一丝一丝的纤维组织;韧性比有毒腐竹差很多,捏一捏,易碎的腐竹质量比较好。
2、酸性橙●工业用途:酸性橙这种化工染料,主要用于皮革纺织物的染色。
网传10种食品添加剂会致癌
专家:溴酸钾已被禁用其他只要符合国标就没问题
最近,网上一则名为“购买食品时,若发现有以下10种食品添加剂,最好慎重选择”的微博被疯狂转发。
这则微博称,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200余种,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产生危害。
但食品安全专家也特别提示,蔗糖聚酯、焦糖色素、糖精、溴酸钾、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和BHT(二丁基羟基甲苯)、氢化植物油、亚硫酸盐、偶氮甲酰胺、角叉菜胶,以及硫酸铵这10种食品添加剂,如果集中过量摄入,可能会患上心血管疾病,有的甚至有致癌风险!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这10种食品添加剂是否都“十恶不赦”?对此,记者昨天致电多位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得知,除了溴酸钾和氢化植物油外,其他8种添加剂都为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合法食品添加剂。
而溴酸钾曾作为面粉处理剂用于面包烘焙,但已于2005年7月1日被国家卫生部全面禁止在面粉中使用。
业内人士:食品中或多或少都含有添加剂
据了解,网上流传的这10种食品添加剂,大多数是被用于烘焙食品。
例如,溴酸钾、偶氮甲酰胺和硫酸铵分别作为增白剂、发泡剂和调节剂,用于改善面团弹性、韧性。
而焦糖色素则存在于蛋糕、可乐、咖啡等饮料中调味。
至于氢化植物油,则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人工油脂。
(据杭州网)据烘培行业专业人士齐先生透露,现在面包房日常售卖的新鲜面包内基本不含添加剂,只有像月饼之类的需要包装加工长时间存放的糕点才会添加防腐剂以延长保质期。
面粉添加剂与质量管理
郭晓明
【期刊名称】《标准化报道》
【年(卷),期】1999(020)003
【摘要】通过对面粉营养强化的必要性、面粉添加剂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性的论述,针对我国面粉质量现状,从维护消费者利益,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总页数】3页(P18-19,33)
【作者】郭晓明
【作者单位】宁夏商业食品检测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1.7
【相关文献】
1.面粉添加剂溴酸钾的危害及替代品研究 [J], 唐黎标
2.面粉改良中用到的添加剂——酶制剂 [J], Dr.LutzPopper;王岩
3.面粉添加剂与质量管理 [J], 郭晓明;
4.基于拉曼成像技术的面粉中抗坏血酸添加剂定量检测研究 [J], 王晓彬;张茜;关晨至;洪华秀;黄双根;赵春江
5.根据面粉质量和品质特性选用合适的添加剂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焙烤业非法食品添加物“溴酸钾”作者:奇云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2年第09期溴酸钾是什么?溴酸钾是一种含有钾离子和溴酸根离子的强氧化剂,呈白色菱形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
加热至370℃时分解成溴化钾和氧气,在常温下稳定。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溴酸钾在面粉发酵、醒发及焙烤工艺过程中起到一种氧化剂的作用,使用了溴酸钾后的面粉更白,制作的面包能快速膨胀,更具有弹性和韧性,在焙烤业曾被认为是最好的面粉改良剂之一。
溴酸钾为致癌物,且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禁用为面粉处理剂,许多国家也已停止使用。
溴酸钾使用和禁用历史1914年随着一焙烤公司与彼斯堡大学共同完成一项研究课题并获得专利,溴酸钾也因此被初次用于美国焙烤工业中。
1941年5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正式通过溴酸盐添加量为每百万分之75份的面粉的使用,随后该标准于1952年又被用于面包及面卷中。
德国是第一个在酵母发酵面团中使用溴酸钾的欧洲国家(1926年)。
溴酸钾开始时是以溶液的形式被喷于面粉上,后来以干粉的形式添加,并且成为普遍使用的方法。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当各种烘焙条件得到正确控制,溴酸钾将转化成惰性的、无害的溴化物。
然而随着检测技术和设备的进步,日本和英国的烘焙实验表明依然有溴酸钾残留在焙烤后的面包中。
日美科学家在多年前的实验中,已发现溴酸钾是一种致癌物质,过量食用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已将该化合物列为致癌物质。
1992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业委员会第39号报告中,溴酸钾被明确认定为一种可致癌的有害物质。
在这份报告发出后,许多国家主动禁止了溴酸钾的使用。
我国卫生部2005年5月30日发布《2005年第9号公告》,禁止溴酸钾作为面粉处理剂在小麦粉中使用。
2009年卫生部发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二批)》,明确规定溴酸钾属于违法添加物质。
溴酸钾的替代以及面粉改良剂摘自《面粉通讯》2007年第5期王霞周惠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学院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锡0 前言小麦面粉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生产面包、馒头、面条、饼干、糕点等食品的主要原料,因此面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面制食品质量的提高也成为客观要求。
然而,小麦受自身品质、种植环境、加工、储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面粉的品质与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
这就需要在加工过程中调整工艺,配以各类面粉品质改良剂,以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种专用粉。
在我国,引入面粉品质改良剂尤为必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小麦品种多,品质差异大,引入面粉品质改良剂可以减少面粉品质的波动以及提高面粉对食品工艺的适应性。
溴酸钾作为最重要的面粉添加剂,曾在面包和面条制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
但由于有研究表明溴酸钾是一种毒害基因的致癌物,且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对血液和肾脏有损害,使得人们对其作为氧化剂在面粉及面包中的使用的安全性提出了疑虑。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禁止使用溴酸钾作为面粉处理剂。
我国卫生部于2005年发布第9号公告,规定从2005年7月1日起,取消溴酸钾作为面粉处理荆在小麦粉中的使用。
当前,以酶制剂为主要成分,研制开发新的小麦品质改良剂来替代溴酸钾,是各国食品科技工作者的共同研究课题。
本文从氧化剂、乳化剂、酶制剂、胶体物质四方面综述了面粉改良剂的作用原理以及作为溴酸钾替代物的可行性。
1 溴酸钾的作用机理由于若干因素,溴酸钾在焙烤工业中曾被认为是最好的面粉调节剂之一,它可使面粉中所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褪色,并抑制蛋白分解酶,同时缩短面粉的成熟期,在发酵、醒发及焙烤中起到缓慢氧化的作用。
溴酸钾能赋予面筋较强的弹性和强度,改善面团的结构及流变性,能使焙烤制品获得理想的发酵效果和令人满意的外观。
而且溴酸钾用于受过冻伤的小麦粉效果尤为显著。
面粉添加剂究竟该不该禁?作者:吴玉峰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2011年第01期目前社会上有“主禁派”和“主存派”两种观点,但争论双方都掩盖了一些问题,并且由于各自代表着本利益群体的要求,这就使双方很难说服对方。
2010年12月15日,卫生部监督局网站对是否禁止使用面粉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公开征求意见。
实际上,争论早已存在:1986年1998年,是“普及使用,少有禁用”阶段;1999年至今,“开始反思,禁用言论”逐步流行阶段。
争论双方很难客观一、争论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量引进了西方相对先进的产品、技术、经验、标准等,由于未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验证,很多都存在一定的隐患。
面粉添加剂的“禁用”争论只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争论,是标准管理部门对社会、对广大消费者负责任的表现。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认为,人用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最高允许处理量为40-75m g/kg。
目前,我国的标准为60mg/kg,在安全范围之内。
二、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完善等工作越来越严格。
国家标准的出台,征求意见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并开始考虑广大消费者的意见。
但消费者意见的收集,目前来看仍有很大难度。
三、面粉添加剂从最初的引进,到随后的普遍应用,再到目前的“禁用”争论,体现了国内各界对一些新事物的逐步认知过程。
在争论中,即使是最不知情的消费者,也多少对面粉添加剂有了一些认识。
四、争论双方都掩盖了一些问题,即各自代表群体的利益要求,这也是双方很难说服对方的主要原因。
“主禁派”的支持者是面粉龙头企业,他们通过引进大型先进设备,可以不再依赖面粉添加剂。
“主存派”的支持者中,食品添加剂企业和小型面粉厂自然是禁用的受害者。
小型面粉厂通过使用添加剂,可以大大缩短面粉的“后熟期”,一定程度上冲抵了大型先进设备的优势。
五、面粉添加剂本身并不提高面粉的品质,这一点应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