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体系-
- 格式:docx
- 大小:38.13 KB
- 文档页数:2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一、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20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
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4~11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公元12~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
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如托马斯·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如高利贷问题).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如价值理论)甚至还有退步。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只有伴随和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才能充当这一角色。
2。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16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近些年来,不时看到有人从研究方法到结论对现代经济学大肆进行批判,否认现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并宣称要创造出自己的经济学。
但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往往只给出了观点,既没有明确的前提假设条件和分析框架,也没有逻辑推理和严格证明;既拿不出周密可靠的数据做依据,又不引用基本的经济理论,随随便便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将所谓“自己创新的观点”的作用无限放大。
另外,我们还不时听到有人耸人听闻地宣称:自己或某人的理论对现代经济学造成了冲击,他们往往用中国问题的特殊性来否定现代经济学。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众以及学生。
不少人还以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只能用来研究规范市场制度安排下的经济问题,从而对现代经济学以及它的分析框架和适应范围持怀疑、批判、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不能用现代经济学来研究中国经济及其转型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到现在“西方经济学”一直是“现代经济学”最流行的代名词。
许多人直观地认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仅适用于“西方”社会,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研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东方”经济学,甚至“中国特色”的经济学。
持有这些观点和说法的学者中还有一些著名的“海龟”经济学家,由于他们的海外留学背景,使得他们的观点更具有误导性。
笔者认为,其实是这些人对现代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还没有弄清楚,不知道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
这些观点和说法误导了不少人,特别是对现代经济学还不太了解的人。
并且,由于相对其他学科,经济学与经济社会更休戚相关,甚至会影响到经济政策的制定,因而非常有必要正本清源,讨论清楚。
当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现代市场制度,而大多外文教科书的作者和读者对象都生活在市场经济制度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中,这些教科书一般也不讨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另外,由于现代经济学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理论,许多理论似乎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其中不少理论还用到了高深的数学,这些让不少人感到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难以把握,从而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误解或畏惧。
现代经济体系的知识点一、经济体系的概念和特征经济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组织和运行机制,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有机整合。
现代经济体系具有以下特征:1.市场导向:现代经济体系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机制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增长。
2.分工协作: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劳动分工程度较高,形成了复杂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各个环节之间通过协作和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
3.公共机构与规则: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公共机构和法律法规起着重要的调节和引导作用。
它们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经济稳定。
二、现代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现代经济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组成:1.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运行的规律和机制,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指标的分析和预测。
2.微观经济: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包括供求关系、价格理论、市场结构等内容。
3.产业经济:产业经济学研究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和竞争,包括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4.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的配置和交易平台,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
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则对于理解经济体系的运行至关重要。
5.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跨国企业间的合作、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组织等内容。
6.政府角色:政府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引导和调控经济活动。
7.创新与技术:现代经济体系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了解创新与技术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影响,有助于对经济体系发展的认识。
三、现代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现代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是指经济资源在市场环境下的配置和利用方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机制的核心,通过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决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作者:吴天昊来源:《卷宗》2020年第24期摘要:与其他领域相比,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领域,经济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现代经济学研究将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国经济领域的专家需要加强对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和研究,加强解释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探索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框架,促进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从最近的研究方法到结论,人们有时会批评现代经济学,拒绝现代经济学和研究方法,并声称现代经济学阻碍了自己的经济发展。
但是,所谓的经济学家通常是简单的陈述或隐含的框架,可用于评估逻辑推理和有力证据的位置。
此外,不能依靠详细而可靠的数据或对基本经济学进行分析。
为了得出结论,卡塞利不断扩大所谓“创新思想”的作用。
1 研究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经济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社会经济现象以及人们如何做出经济选择的重要学科。
我国目前没有资源,但是人类的前途是无法估量的。
事实证明,强迫人们关闭利润与经济之间的贸易的手段与愿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冲突可以使用有限的资源来充分利用行业,但必须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现代经济学可以使用技术和科学方法来集成各种经济分析工具,收集数据,并扩展社会和经济行为现象,以在实验和经济理论阶段追踪个性化数据。
因此现代经济学是一门具有特殊功能的学科,代表了科学的经济分析和研究方法体系。
这种全面的分析不仅检查了理论公式,而且还提供了分析经济数据的主要工具。
此时,可以看到已经清楚地分析和理解了现代经济学的框架,并且搜索方法很复杂。
通过正确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策略和方法,可以为现代经济学的了解和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适当的情况下,了解现代经济学有助于使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经济问题。
系统中的经济行为与众不同,现代经济学是普遍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流派或不同的理论描述了现代经济学过程和研究方法。
现代经济学十大主流理论及基本观点经济学派,是为研究经济学的方便对具有相似学术主张和政策主张的一系列经济学说和经济学家进行的归总。
主流经济学是指一定时期和地理范围内,在各种相互竞争的经济学说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某种理论或学说。
其主导地位或者表现为它在经济学术界得到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可和赞同,或者是作为官方做出经济决策和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石,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目前最为活跃的经济学派是新自由主义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二者对政府干预的看法截然相反。
而国内比较流行的奥地利学派,并不处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位置。
当前,现代经济学的十大主流学派如下:一、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由对立转向共存和相互融合形成的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理论体系。
2.基本观点(1)“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混合经济”在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2)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建立宏观生产函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数量和资本产出比率,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3)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乘数-加速数”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⑷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将菲利普斯曲线纳入其基本理论框架中。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维尔等人。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是研究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它运用一定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来探究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及其内在机制。
在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会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本文将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基本分析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框架。
而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经济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框架。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个方面的基本分析框架。
1.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主要包括家庭和企业两个方面。
在微观经济学中,经济学家通常会运用边际分析、供需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来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
边际分析是指研究在某种决策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所产生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以此来指导个体的决策行为。
供需分析则是通过对商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变动进行研究,来分析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因素。
成本收益分析则是通过比较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来评估决策的经济效益。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经济变量,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通货膨胀和失业等方面。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学家通常会运用总量理论、动态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和政策效果。
总量理论是指从总体经济变量的角度来解释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等现象,以便为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动态模型则是通过建立动态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体系的长期变化和短期波动。
计量经济学方法则是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便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政策评估三个方面。
理论分析是指经济学家通过构建经济理论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和预测经济走势的研究方法。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蔚为壮观的体系中,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 Economics)是特别引人注目的一支。
一般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可分为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发端,中经大卫·李嘉图、西斯蒙第、穆勒、萨伊等,形成了古典经济学体系(Classical Economics)。
在20世纪以后,主流经济学又历经了“张伯伦革命”、“凯恩斯革命”和“预期革命”等,形成了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基本理论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Neoclassical Economics)。
尽管主流经济学枝繁叶茂,备受青睐,但非主流经济学一直在努力抗争,不断创新,仍获得相当的发展空间。
非主流经济学流派很多,制度经济学就是其中的一个流派。
制度经济学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是因为它的理论思想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它的研究方法所具有的独特性质。
(一)从方法论上讲,制度经济学的最初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以F·李斯特为先驱的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反对英国古典学派运用的抽象、演绎的自然主义方法,而主张运用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主义方法,强调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以T·凡勃伦、J·R·康芒斯、W·C·米切尔等为代表,形成了制度经济学派别。
尽管制度学派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内部观点统一的经济学派别。
但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都重视对非市场因素的分析,诸如制度因素、法律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和伦理因素等,其中尤以制度因素为甚,强调这些非市场因素是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因素。
因此,他们以制度作为视角,研究“制度”和分析“制度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这一研究方法论的核心在于,不是以任何客观的指标来衡量经济活动,而是立足于个人之间的互动来理解经济活动。
因此,以制度为视角研究经济问题,首先要求确立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起点,而不是以人与物的关系作为起点。
现代经济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孰优孰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
济学是当前经济学理论的两大研究体系。
二者尽管面对着相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但
由于前提假设、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得出的结论和政策主张有很大不同。
这两大理论体系到底孰对孰错,孰优孰劣,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分辨出来。
近年来国内经济
学者从不同角度,针对不同主题对这两大理论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但全面、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著作此前尚未见到。
由著名经济学家吴易风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
该书汇集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等十几家高校和研究机构80多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煌煌三大卷,250多万字,可谓是经济理论比较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从主导思想上看,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深入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各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差异。
在剖析西方经济理论存在
缺陷的同时,该书没有回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一些具体问题研究中的不足,并力图借
鉴西方经济理论中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完善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提高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种科学的研究态度对推动中国经济学建设
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内容上看,该书几乎涵盖了经济学领域的所有重大主题。
从研究对象和方法到逻辑
体系,从生产理论到分配理论和消费理论,从价值理论到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从成本理
论到工资理论,从利润理论到利息理论和地租理论;从失业理论到经济周期理论,从国际
价值理论到汇率理论,从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到经济转型理论,该书从不同角度、不
同层次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探讨。
每个主题都有多篇论文,由不同的学者从各自角度介绍
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该主题上各自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并
对二者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不仅介绍了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争论焦点和最新进展,其
中还不乏学者们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
如关于“价值转型”这一引起经济学界长达百年
争论的理论难题,书中既有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教授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状况的介绍
和评价,也有对此问题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研究的几位中青年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书既
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领域近20年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也有一
些过去关注较少的主题的开创性研究。
通过该书,我们不仅可以把握国内经济理论比较研
究的全貌,而且还可以了解各个主题的研究动向。
从研究水平上看,该书堪称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论著。
作为主编的吴易风教授长期从
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对该研究领域十分熟悉。
他约请的作者大都
是该领域有较为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许多论文为首次发表,反映了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因而该书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国内比较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领先水平,也体现了中国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前沿性成就。
从结构上看,该书尽管内容繁多,但经过精心编排,全书结构井然,全书内容按照主
题的逻辑顺序先后排列,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从前提假设到体系结构,从微观理论到
宏观理论,3卷著作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该书的出版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也会深化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和研究。
"第四代"西方经济学"新体系"《"第四代"西方经济学"新体系":高级经济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传统西方经济学简介、高级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项目前期的商品价值形成原理、企业生产过程的商品价值形成原理、商品销售的价值形成原理、市场的商品价值形成原理、国际贸易价值原理、剩余价值形成原理、剩余价值分配原理和宏观经济调控价值原理。
《"第四代"西方经济学"新体系":高级经济学》可作为一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及研究人员、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学习参考用书,也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和培训用书。
〓〓〓〓〓〓〓〓〓〓〓〓〓〓〓〓〓〓〓〓〓〓〓〓〓〓〓〓〓〓〓〓〓
你好!以上回答来自问问团队东方龙团队,如果有疑问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选择能解决+原创+五星评价,祝你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