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特点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特点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特点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特点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特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特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关于莎士比亚历史剧主要作品的创作风格,特点,类型以及人物形象分析。下面由我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学术上把沙士比亚一生中创作的39个剧本分成5大类:历史剧,喜剧,悲剧,悲喜剧以及...关于莎士比亚历史剧主要作品的创作风格,特点,类型以及人物形象分析。下面由我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学术上把沙士比亚一生中创作的39个剧本分成5大类:历史剧,喜剧,悲剧,悲喜剧以及传奇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类型:

被列为悲剧,虽然根据《外国文学史》中所说,被公认的沙翁"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创作于1594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没有列入其中。

写作特点: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出现的大量的抒情意象形式,是莎士比亚其他悲剧中所没有的。戏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完全沉浸在对爱情的热忱、向往之中,第二幕第二场凯普莱特家花园中,朱丽叶对月的抒怀,表现了青年男女热情的情感交流和相别时的难舍难分,弹奏的是一曲曲情意缠绵的爱的青春颂歌。

人物形象:

在这部剧作中,人文精神体现得最集中、最强烈的还是两位年轻的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两个人物,是作家寄托人文主义理想的艺术形象。

罗密欧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却没有继承封建传统和思想,而是顺应时代发展,背叛了封建家庭,成为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者;他真诚、勇敢,有文化、有能力,有一颗博爱之心;他追求一种自主、自由、美好的爱情生活,哪怕是"错爱"了仇人的女儿,也毫不退缩;他没有门户之见,爱上了朱丽叶,就把凯普莱特的家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心期望化解宿怨;他对爱情忠贞不渝,为了爱情和爱人,他甘愿被放逐他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注重友情,在朋友被仇人所杀,他的爱情面临"风险"的时候,他拔刀相助杀了仇人,却使自己的爱情遭遇了一场"灾难",显示了他的高尚品格。正是在家族矛盾、爱情磨难和朋友情谊等一系列故事发展中,他那人文主义者的精神和风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朱丽叶只是一个14岁的贵族小姐,但她勇敢、坚强、智慧,她冲破大家族的重重束缚,大胆地爱上了罗密欧,并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情人;她深知罗密欧被放逐"回归"无望,却绝不愿与少年贵族帕里斯再结姻缘;她几次用智谋骗过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服下安眠药,都是为了实现她的美好爱情;她把爱情看得和生命同等重要,罗密欧一死,她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

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

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

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5幕结构剧的模式。19世纪末,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 - 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提倡按伊丽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

莎士比亚作品

悲剧 o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 o 马克白(Macbeth)又译:麦克白、麦克白斯、麦克佩斯 o 李尔王(King Lear) o 哈姆雷特(Hamlet)又译:汉姆雷特、汉姆莱特、哈姆雷 o 奥赛罗(Othello)又译:奥瑟罗 o 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 o 裘力斯·凯撒(Julius Caesar) o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Antony and Cleopatra) o 科利奥兰纳斯(Coriolanus) o 特洛埃围城记(Troilus and Cressida) o 雅典的泰门(Timon of Athens) 喜剧 * o 错中错(The Comedy of Errors)又译:错中错喜剧、错误的喜剧 o 终成眷属(All's Well That Ends Well)又译:如愿

o 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 o 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 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又译:捕风捉影 o 一报还一报(Measure for Measure)又译:请君入瓮、量罪记、将心比心 o 暴风雨(The Tempest) o 驯悍记(Taming of the Shrew) o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or What You Will) o 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o 温莎的风流娘们(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o 爱的徒劳(Love's Labour's Lost) o 维洛那二绅士(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又译:两贵亲 o 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Pericles Prince of Tyre) o 辛白林(Cymbeline) o 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 o 暴风雨(The Tempest)

经典莎士比亚名人名言

经典莎士比亚名人名言 莎士比亚说: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奋一生,可永远长眠。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经典莎士比亚的名人名言大全集,欢迎阅读收藏,希望能够對您有所幫助。 经典莎士比亚的名人名言精选 1.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2. 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 3. 有德的妇人,即使容貌丑陋,也是家庭的装饰。 4. 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 5. 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狱,一辈子鸡争鹅斗,不得安生,相反的,选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配偶,就能百年谐和,幸福无穷。 6. 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余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 7. 不要侮蔑你所不知道的真理,否则你将以生命的危险重重补偿你的过去。 8. 谦虚是最高的克己功夫。 9. 无论一个人的天赋如何优异,外表或内心如何美好,也必须在他的德性的光辉照耀到他人身上发生了热力,再由感受他的热力的人把那热力反射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他本身的价值

10. 你可以写信到那里去,我的女王,我将要用我的眼睛喝下你所写的每一个字,即使那墨水是最苦的胆汁做成的。 经典莎士比亚的名人名言 1.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2. 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像它一样的无常。 3. 逆子无情甚于蛇蝎。 4. 退路是没有了,前途是一片沼泽地,让人越陷越深。 5. 魔鬼为了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然后我们在重要的关头便会堕入他的圈套。 6. 我两腿早陷在血海里,欲罢不能,想回头,就像走到尽头般,叫人心寒退路是没有了,前途是一片沼泽地,让人越陷越深。 7. 爱比杀人重罪更难隐藏;爱情的黑夜有中午的阳光 8. 完美的爱情伤害人心。 9. 不要借人钱,也不要问别人借钱,借人钱的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 10.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11. 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12. 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13.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戏剧-教案

莎士比亚戏剧教案 莎士比亚,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为世人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奥赛罗》等经典剧作被世界各国一次次地搬上了银幕和舞台。学习《莎士比亚戏剧选读》的文化意义。 学习《莎士比亚戏剧选读》的现实意义。 一、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4.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5.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6.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二、教学要求: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诗歌和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此外,可结合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三、教学方法 1.做好读的文章——多读(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他学习时的趣事:20世纪20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以为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有些语文老师却把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剧本尤其如此。 ①融入角色,读出感情。 让学生融入角色朗读,是学生走进角色的最佳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是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漠、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只有融入角色中学生才会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例如:《威尼斯商人》中“法庭辩论”一节,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符合每个人的身份和性格。 夏洛克的贪婪、吝啬、残忍、固执、冷酷无情;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答案解析

智慧树《莎士比亚戏剧赏析》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5分) 已知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B A. 《罗米欧与朱丽叶》 B. 《亨利六世》 C. 《理查三世》 D. 《亨利五世》 2 【单选题】(5分) 关于莎士比亚,以下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B A. 莎士比亚曾在家乡的文法学校读书。 B. 莎士比亚生活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C. 莎士比亚所属剧团名叫“宫内大臣供奉剧团”。 D. 莎士比亚的家乡是英格兰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 3 【单选题】(5分)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表述错误的是:D A. 在莎士比亚成名前,占据英国剧坛的是“大学才子派”。 B. 英国戏剧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戏剧和中世纪道德剧的传统。 C. 文艺复兴早期的英国剧场设在客栈里。 D. 1576年在伦敦市郊建造的第一个公共剧院是环球剧院。 4 【单选题】(5分) 1608-1612年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个时期主要创作的戏剧类型是C A. 喜剧 B. 悲剧 C. 传奇剧 D. 历史剧

5 【单选题】(5分) 以下有关人文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 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流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并不反对世俗享乐和追求物质财富 C. 莎士比亚的戏剧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D. 人本思想、民族意识、反基督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念 第二章 1 【单选题】(5分) 关于莎士比亚,以下表述正确的是C A. 在莎士比亚时代,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看戏。 B. 莎士比亚创作戏剧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 C. “大学才子派”的戏剧对莎士比亚有重要影响。 D. 莎士比亚生于1566年,去世于1610年。 2 【单选题】(2分) 关于莎士比亚,以下表述错误的是D A. 由约翰·赫明斯和亨利?康德尔收集、编辑,1623年出版的“第一对开本”,收入莎剧36部。 B. 朱生豪、梁实秋、方平是莎剧中译本的优秀译者。 C. 莎士比亚在创作的第三时期转向传奇剧。 D. 莎士比亚在创作的第一时期没有写过悲剧。 3 【单选题】(2分) 关于莎士比亚,表述错误的是:C A. 莎士比亚由于生活所迫,才开始戏剧生涯。 B. 在《皆大欢喜》中,莎士比亚把人生比作戏剧、按照七幕来演出。 C. 莎士比亚属于“大学才子派”成员。 D. 在莎士比亚时代,职业剧团都会寻求大人物的庇护,受到庇护的剧团都会冠以庇护

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莎士比亚简介 莎士比亚生平: 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中部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 14岁时家道中落,中途辍学帮助父亲料理家务。 18岁时取哈瑟维,次年生苏珊娜,此后又生一对龙凤胎——茱迪丝和哈姆奈特(11)1568年,离开家乡到伦敦谋生,参加剧团。二十五六岁时开始写剧本。 1613年,莎士比亚还乡,1616年4月23日去逝 创作分期 早期(1590——1600):历史剧、喜剧时期主要作品:喜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裘力斯.凯撒》 中期(1601——1607):悲剧时期主要作品:悲剧《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泰门》喜剧《一报还一报》 后期(1608——1612):传奇剧时期主要作品:传奇剧《暴风雨》历史剧《亨利八世》 《哈姆雷特》 1.Hamlet 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吗? a.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他对父王的评价 在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 他对人的看法是:Hamlet, p.317 奥菲利娅对他的描述:p.332 b.脆弱 当哈姆雷特面对丹麦的现实时,他的人文主义者的理想破灭了。他感到忧郁的同时,在面临一个重大责任时,感到无力,甚至想到了自杀。 例子:p.287,p.300,p.326 c.聪明、机智 装疯 排演戏中戏 看破护送者的诡计 d.矛盾、犹豫、顾虑重重 鬼魂是真是假的,它会不会骗人? 生存还是毁灭? 人文主义还是宗教?(要不要在克劳狄斯祈祷时杀死他?) 对待奥菲利娅的态度

e.行动力p.363,364 2.Hamlet的艺术特点 1.结构。莎士比亚很注意情节的安排,他的戏剧常常包含几条平行或交错的情节。 a. 三条复仇的情节交织在一起。 哈姆雷特为父复仇为主线 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 三条线索繁简得当,相互联系,彼此衬托。 b.戏中戏(Mise en abyme)。 戏中戏或剧中剧,是当故事发展时叙述另一个故事的一种文学技巧。法语称之为叙事内镜(Mise en abyme)。(亦指纹章学里,将较小的盾牌纹章放在较大的盾牌上的纹章上的做法)。戏中戏可以用于小说、短篇小说、剧本、电视、电影、诗、音乐,甚至哲学 2.次要情节推动主要情节发展,丰富剧情。 在复仇情节之外,剧中写了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写了哈姆雷特与霍拉旭之间的真诚友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友谊的背叛。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间的关系,等等。 3.Hamlet情节的丰富性还表现在它描绘的生活面广阔,从宫闱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军士守卫到民众造反等场面,一一展现。莎士比亚突破古典戏剧的规矩,把喜剧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e.g.奥菲利娅落水淹死的悲惨场面之后 掘墓者的插科打诨p.379这种“崇高与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古怪的混合在一起”,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的特点之一。 4.语言华丽多变,多种风格杂糅,又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剧中有大段当事人沉痛的独白和以近似旁观者口吻发出的悠长咏叹,又有唇枪舌剑、刻薄辛辣的讽喻;既有滔滔不绝的雄文和富丽堂皇的华章,又有轻狂不羁的市井俚语和放荡无忌的插科打诨。 3、剧本的主题:借王子复仇的故事反映英国的社会现实,揭示当时英国现实中存在的美好理想与丑恶显示之间的矛盾,号召人们为重整乾坤而斗争。 2、三段重要台词“这是个混乱颠倒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人类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导致古老的血族复仇故事变为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4.哈姆雷特形象分析-- 人文主义这形象的基本特点,希望自己的国家像理想一样美好; 复杂的性格:有崇高的理想,有新的看法,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快乐的王子、忧郁的王子、延宕的王子、行动的王子的转变; 他的悲剧产生的主观、客观原因。 4、哈姆雷特形象塑造的主要方法-- 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独白或旁白在关键时刻表现主人公的思想矛盾,表现他的思考、认识、自责和怀疑。

莎士比亚名人名言大全

莎士比亚名人名言大全 莎士比亚名人名言大全 1、人的面孔常常反映他的内心世界,以为思想没有色彩,那是错误的 2、孩子们接受欢乐和幸福最为迅速,也最亲切,因为他们生来便是幸福和欢乐的 3、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情况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4、谨慎是智慧的长子 5、人们以为面具容易戴上也容易摘下 6、那怕是一个最英勇的人,一经夺去了他珍贵的理想,都会落到一个境界里去,这是生活空虚的结果。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了。生活既然没有目的,精力也就枯竭了 7、奸伪的人比正直的人,更容易逃出罗网 8、沉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 9、青人,我们要鼓足勇气!不论现在有人要怎样与我们为难,我们的前途一定美好 10、对人民来说,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来说,唯一的权力是良心 11、比海更宏伟的是天,比天更宏伟的是良心 12、即使是一个智慧的地狱,也比一个愚昧的天堂好些

13、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14、人出生两次吗?是的。头一次,是在人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 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吃不到嘴的蜜糖。 15、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16、对于爱情,是什么?既是分钟,又是世纪。说它是分钟是因为在爱情的甜蜜之中,它像闪电一般瞬息即逝;说它是世纪,是因为它在我们身上建筑生命之后的幸福的永生 我宁愿失去这脆弱易碎的生命,却不能容忍你从我手里赢得了不可一世的声名;它伤害我的思想,甚于你的剑伤害我的肉体。《亨利四世上篇》 17、骄傲是所有英雄人物都能受到伤害的处所 18、极端公正和善良的心是不属于庸俗的人的。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出处:转载请保留本出处,谢谢! 19、卖弄风骚的女人和卖弄学问的男人好比两个邻居。他们的关系可以从自命脉不凡的态度上看出来 20、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21、良知是什么?是未知世界的指针 22、宁可在树林里挨饿,不愿在宫廷里当奴隶 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 威廉·莎士比亚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戏剧作家和诗人之一,世界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奠基者之一。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人们尊奉他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剧作家。他以其鲜明生动的人物塑造、精心组织的结构、扣人心弦的情节、和优美如画的语言而闻名天下。这里我们仅论述他的戏剧语言特点。 刘炳善先生认为“莎士比亚和钦定圣经是英语语言的两大渊源”。可以说这样评价毫不夸张,这种观点也为广大的文学批评家所接受。那么莎士比语言的美或者说特点到底是什么呢?这里我们主要谈谈他的戏剧语言特点。 1.语体特色 莎士比亚是英语语言的大师,他运用英语是如此的轻松自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上自国王、王后、王子,下至盗贼、小丑、掘墓人。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基本上所有的话语都适合人物的身份,并且每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也不一样。莎士比亚有时运用优雅正式的语言,因为说话者来自社会的上层并且是处在正式场合,有时也有来自社会下层的戏谑甚至使用俚语,有时甚至不惜破坏禁忌,这是为了适应普通观众的娱乐品味。所以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哈姆雷特的语言和掘墓人的语言截然不同。在剧本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鲍西娅和夏洛克,亨利四世和福尔斯塔福,这个特别的肥肥的“骑士”一定以他的幽默和恶作剧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修辞手法 一些批评家在他们统计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几乎所有的修辞手法莎士比亚都在他的作品中熟练使用过,这些修辞手法大大增添了他作品的美,使其描写生动有力、发人深思,这里我们就讨论几种评论家写得不多,而作家却用得比较频繁的修辞手法。 1)双关 据粗略统计,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戏剧中,大约使用了3,000例双关手法。莎士比亚对双关情有独钟,几乎在每部戏剧中都运用之。王玉龙在《英语修辞与写作》中给它定义为:根据单词音同或音近而义不同而巧妙使用词汇的一种智慧语。莎士比亚经常根据单词的不同意义来创造幽默喜剧的效果。如: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and my sun. Hamlet:(aside)a little more than kin 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 let:Not so,m y lord.I’m too much I’the sun. ————Hamlet,Act I,Scene II 国王:好好利用你的时间,雷欧提斯,尽情发挥你的才能吧!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哈姆莱特:(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国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姆莱特: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新王克罗迪斯,哈姆雷特的叔叔,现在的继父,问哈姆雷特为什么如此的不开心?哈姆雷特很有讽刺意味的说道:“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这里sun的音和“son”差不多,含义既是皇家的恩泽我已沐浴的太久了,又是我做你的儿子已经够了,在这个对话中,莎士比亚还巧妙的运用克罗迪斯称呼哈姆雷特儿子,做了一个文字游戏,哈姆雷特旁白道: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用“kin”和“kind”来创造一种智慧语。另一个例子: Ask for me tomorrow and you shall find me a grave man. Romeo and Juliet,Act III,Scene I 茂丘西:要是你明天找我,就到坟墓里来看我吧。 这里莎士比亚运用“grave”的两种意义,来创造一种幽默的效果,它既可以做名词表示“坟墓”,又可以做形容词,表示“严肃的”。 如果你非常仔细的阅读或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2):矛盾修辞

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

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 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 麦克白(Macbeth) 李尔王(King Lear) 哈姆雷特(Hamlet) 奥赛罗(Othello) 安特斯·安庄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 朱利阿斯·西撒(Julius Caesar) 安东尼与克利欧佩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 考利欧雷诺斯(Coriolanus) 脱爱勒斯与克来西达(Troilus and Cressida) 雅典的泰蒙(Timon of Athens) 喜剧 错中错(The Comedy of Errors) 皆大欢喜(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如愿(As You Like It) 仲夏夜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 一报还一报(Measure for Measure) 暴风雨(The Tempest) 驯悍记(Taming of the Shrew)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or What You Will) 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温莎的风流夫人(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空爱一场(Love's Labour's Lost) 维洛那二绅士(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佩里克利斯(Pericles Prince of Tyre) 辛伯林(Cymbeline) 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 历史题材作品 亨利四世,第一卷(Henry IV, part 1) 亨利四世,第二卷(Henry IV, part 2) 亨利五世(Henry V) 亨利六世,第一卷(Henry VI, part 1) 亨利六世,第二卷(Henry VI, part 2) 亨利六世,第三卷(Henry VI, part 3) 亨利八世(Henry VIII) 约翰国王(King John) 理乍得二世(Richard II)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 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但思想性深刻,在艺术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在他的剧作中,往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如《哈姆莱特》中有三条为父复仇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为主线,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后两位的复仇,一个是尽孝道,一个是为争得骑士荣誉,他们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的复仇行动,更突出了哈姆莱特复仇的社会意义。莎士比亚还非常善于在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安排剧情,冲突的双方在斗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形成波澜起伏且很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如哈姆莱特与奸王克劳迪斯一开始互相试探没有直接交锋,通过“戏中戏”,进入斗争的正面交锋,哈姆莱特摧毁了奸王的心理优势,但由于误杀波罗涅斯,便由主动转为被动,奸王借机将他遣送英国,重新控制局势。哈姆莱特粉碎了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回到丹麦后,却又落入另一个借刀杀人的阴谋——“友谊比剑”。全部剧情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跌宕起 伏,曲折复杂,扣人心弦。 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如哈姆莱特既是个脱离群众的封建王子,又是个满怀抱负的人文主义者;奥赛罗既是一个忠于爱情的情种、奋勇杀敌的勇士,同时又是一个脾气暴躁的统帅、杀害无辜的凶手;夏洛克一方面诗歌凶残吝啬的高利贷者,一方面又是个虔诚的教徒。剧作还写出了同一人物前后不同时期的性格发展轨迹,如哈姆莱特从一个抱有崇高信念的快乐王子到对人与社会悲观失望的忧郁王子,这样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莎士比亚还善于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主人公性格。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三人对待复仇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的鲜明对比,突出了哈姆莱特作为先进人文主义者的特点。哈姆莱特与霍拉旭同样都是人文主义者,但是遭遇不同、地位不同,霍拉旭理智冷静,哈姆莱特热情深沉,更加反衬出哈姆莱特精神世界的深刻性。莎士比亚也擅长用内心独白手法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重要独白有六处之多,每次都推动剧情发展,为完成人物性格塑造起了关键作用。最著名的是第三幕第一场的那段:“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苦闷与彷徨。 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形象化的特点。莎翁是语言大师,他的词汇特别丰富,据统计他剧中用到的词汇量达29000个,远远超过了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他的人物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而且贴和人物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人物的戏剧动作相衬相依。如哈姆莱特清醒时是典雅的语言,符合王子的身份,在装疯时用的是逻辑混乱、晦涩难解的语言,符合疯子的特点。他还善于使用恰当的比喻、双关语、成语和谐语,不仅丰富了表现力, 而且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莎士比亚故事集题目(提纲)

一、填空题 1.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 2.莎士比亚家乡的全称是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 3.本·琼生称赞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4.莎士比亚受到多种文化的孕育,分别有民间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文艺复兴当代文化。 5.在莎士比亚去世之后,他的同事约翰·海明斯和亨利·康德尔为了纪念他,把莎士比亚一生写下的戏剧,收集编辑成一个集子,由杰格德父子和爱德华·布朗特一同出版,这就是著名的1623年的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戏剧集》,共908页。 6.从体裁上划分,莎士比亚的剧作可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喜剧、悲剧和传奇剧。 7.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亨利四世》。 8.在《亨利四世》中,莎士比亚使用了他最拿手的平行结构。剧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描写了宫廷的政治事件,主要是表现亨利四世与叛乱贵族之间的斗争;另一条反映了平民的生活,表现了以没落骑士福斯塔夫和亨利王子为首,在伦敦东市猪头酒店里集结的一群寻欢作乐的人们。 9.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创造的最光辉的喜剧人物。被称为“一支狂欢之夜的长明烛”。他鲜明的喜剧性格是吹牛撒谎、随心所欲,又幽默风趣、满嘴俏皮话,有着把一切变成一场玩笑的本领。 10.莎士比亚在历史剧《理查三世》中塑造了理查三世这样一位暴君形象,尽管他是一头吃人的怪物,但是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不愧为一个恶天才。他的惯用手法是表演,剧中他曾扮演过虔诚的圣徒、痴心的情郎、仁义的好兄弟等角色。 11.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被称为“娇艳明媚”三部曲的是《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无事生非》。 12.《皆大欢喜》中有一个理想世界,它的名字叫“亚登森林”。剧中有三条情节线索:一是老公爵被他的弟弟篡夺了爵位并被放逐到亚登森林;二是奥兰多被他哥哥夺去产业,还要谋害他的生命,因而被迫逃进森林;三是老公爵的女儿罗瑟琳被其叔驱逐,其女儿西莉娅却随同罗瑟琳一起投奔森林。 13.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14. 苔丝狄蒙娜是《奥塞罗》中的人物。 15. 《奥瑟罗》中,文艺复兴时期新产生的社会罪恶的体现者是伊阿古。 16.李尔王小女儿的名字叫考狄莉亚。 17.开启李尔王心智的因素有傻子、埃德加、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以及两个女儿的冷遇等。 18.《李尔王》这部悲剧中也存在两条重要的情节线索:一是李尔王和三个女儿的故事,这是主要的情节线索;二是葛罗斯特一家人的遭遇,这是附属的情节线索。两条情节紧紧交织在一起,后者是用来加强前者的一种手段,起到了陪衬、对照、烘托和加强的作用,突出了悲剧的普遍性质。 19.李尔王的性格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即由“非人性”到“人性”的复归过程表现出来的。他原来是一个专横暴戾、喜怒无常的暴君,在失去权力之后,逐渐获得了清醒的头脑、纯洁的心灵。李尔这种性格上的变化有着作者理想的成分。 20.《麦克白》在四大悲剧中被称为是“最阴暗的一部悲剧”,主人公麦克白被称为是“清醒的作恶者”。 21.麦克白夫人对麦克白的毁灭结局负有很大的责任。是她催发了麦克白野心的萌芽,又是她教导麦克白使用险恶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野心。她大胆、凶恶、残忍,与女性身上常见的怯懦、柔弱和善良之天性形成鲜明的对照。

十部最经典的莎士比亚电影

十部最经典的莎士比亚电影[转帖] 莎士比亚……呵~别打哈欠嘛!千万别让莎士比亚那些个华丽又詏口的字眼儿给唬住了,如果撇开那些文诌诌的台词不讲,莎士比亚的作品绝对是相当有吸引力,在他超过36出的剧作当中,他集结了血亲乱伦、死亡、通奸与战争等种种情节,其精彩劲爆的程度,绝对让美国的变态影集《飞越比佛利》、或是台湾的《太阳花》自叹不如呢!这也难怪,好莱坞总是一次又一次将莎士比亚的剧作搬上大银幕,无论是忠于原著、改编、浓缩、排列组合,或是重新改头换面,他的经典名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以不同面貌、不同卡司、不同片名出现在电影院中。莎士比亚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也会很惊讶,后代子孙花了多少时间、多少心血在拍摄他的剧作,而且是乐此不疲、没完没了。就以最近为例,伊森霍克所主演的现代版《哈姆雷特》即将上映,短期之内,还有另外两部排队等着要上演呢!或许你是将莎士比亚视为神的那种人,以咀嚼文诌诌的台词为乐;或许你将莎士比亚视为催眠药,一看就困得不得了。在这儿,我们精挑细选了十部改编自莎士比亚的佳作,无论是描写森林仙子恶作剧的浪漫喜剧《仲夏夜之梦》、或是描写家族世仇的日本电影《蜘蛛巢城》,这十部电影会让莎士比亚也沾沾自喜呢! 10.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 /1953) 在莎翁的剧作中,想当然尔,剧本就是全剧的灵魂人物。但是在这出出自导演约瑟夫孟基维兹之手,描写古罗马帝国的黑白电影《凯撒大帝》中,演员才是它的灵魂所在。此片是一个布局安排精巧,野心、诡计与政治阴谋交织的古罗马故事,由马龙白兰度、詹姆斯麦森与约翰吉古德领衔主演。约翰吉古德饰演权力欲望熏心的元老院议员凯西斯,嫉妒凯撒大帝的名望与权力,因此策动他人刺杀皇帝,他为这个角色赋予了精彩的声音表情;马龙白兰度诠释的马克安东尼,则和凯西斯的角色形成对比与平衡,他忠贞而忧郁,是凯撒大帝的好朋友(令人惊讶的是,马龙白兰度在此片中,摆脱了一向含糊不清的咬字,口齿相当清晰响亮呢!)。导演约瑟夫孟基维兹以高雅隽永手法,诠释《凯撒大帝》剧本中的沉重台词,考究精细、充满鲜明对比的历史性场景,上演着一幕幕情感互动的好戏。当曲终人散之际,我们从这出剧中得到了什么教训吗?千万不要相信身穿长袍的男人! 9.都是男人惹的祸(Much Ado About Nothing /1993) 肯尼斯布莱纳是当今影坛上,诠释莎士比亚剧作的佼佼者,无人能出其右,他努力将莎士比亚美丽却艰涩的文句,化身为蝴蝶蜜蜂般轻盈易懂的台词。不知道为什么,莎翁生动的喜剧一旦搬上大银幕,通常都有过于平庸的倾向,但是肯尼斯布莱纳巧妙的将此剧结构重组,为它注入了栩栩的生命力。这一出发生在田野乡间的浪漫喜剧,场景壮观而华丽,片中充满了精巧的骗局与美丽的爱情故事,描写希萝(凯特柏金赛尔饰演)与克劳底欧(劳勃史恩李奥纳德饰演)是一对即将步入礼堂的恋人,在准备婚礼期间,两人闲来无事,便计划撮合双方好友班奈迪克与碧翠丝的婚事(由当时为夫妇的肯尼斯布莱纳与艾玛汤普逊饰演)。班奈迪克是一个性情豪放又机智的年轻贵族,自负的他抱定了单身的打算,而碧翠丝则是一个性格活泼、伶牙俐齿的姑娘,两个嘴快的人一见面,都要展开一场挖苦讥笑的舌战。不过,在周遭好友善意的骗局下,两人唇枪舌剑的背后,慢慢滋生起爱苗,最后终于由冤家变为夫妻,为整片带来愉悦而温馨的结局。丹佐华盛顿在片中演出殷勤、迷人又带有贵族忧郁气质的阿拉贡亲王佩德洛,基努李维则饰演惹事生非的邪恶弟弟约翰(他没有高低起伏的声音表情,在此片中听起来有一点,嗯……乏味!) 8.驯悍记(The Taming of the Shrew /1967) 此片出自于导演法朗哥柴非莱利之手,谁最适合演出莎翁笔下这一对言语粗鲁的夫妇呢?当然是好莱坞最疯狂的夫妇:李察波顿与伊莉莎白泰勒。《驯悍记》当年在拍摄之时,正是李察波顿与伊莉莎白泰勒的第一次婚姻迈入第三年,他们之间怪异又反复无常的关系,正好点燃了整部电影的气氛,而两人在银幕上狂暴粗鲁的争吵,可能要让很多人都自叹不如。片中描写泼妇凯特(伊莉莎白泰勒饰演)因为性格暴躁、脾气倔强,找不到任何一个敢娶她的男人,在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她嫁给了高大结实的大胡子男人皮图丘(李察波顿饰演)。皮图丘一心要把悍妇凯特训练成百依百顺的好妻子,所以他采取了「以暴制暴」的方式,最后终于驯服了凯特的一身傲骨。在剧中,两人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的唇枪舌剑不断,当新郎皮图丘故意在暴风雨的晚上,拖新娘凯特经过泥泞不堪、

名言名句大全莎士比亚

名言名句大全莎士比亚 导读:名人名言名言名句大全莎士比亚 1、可爱的女人!要是我不爱你,愿我的灵魂永堕地狱!当我不爱你的时候,世界也要复归于混沌了。 2、啊,高纳里尔!你的价值还比不上那狂风吹在你脸上的尘土。我替你这种脾气担着心事;一个人要是看轻了自己的根本,难免做出一些越限逾分的事来;枝叶脱离了树干,跟着也要萎谢,到后来只好让人当作枯柴而付之一炬。 3、你要是知道一个人在恋爱中的内心的感觉,你就会明白用空言来压遏爱情的火焰,正像雪中取火一般无益。 4、懦夫在真正死去前就已经死过多次。勇者只品尝一次死亡的味道。 5、您的脸,我的爵爷,正像一本书,人们可以从那上面读到奇怪的事情。您要欺骗世人,必须装出和世人同样的神气;让您的眼睛里、您的手上、您的舌尖,随处流露着欢迎;让人家瞧您像一朵纯洁的花朵,可是在花瓣底下却有一条毒蛇潜伏。 6、听着,自从我能够辨别是非、察择贤愚以后,你就是我灵魂里选中的一个人。因为你虽然经历一切的颠沛,却不曾受到一点伤害。命运的虐待和恩宠,你都是受之泰然。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命运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间,那样的人是有福的。给我一个不为感情所奴役的人,我愿意把他珍藏在我的心坎,我的灵魂的深处,正像我对你一样。

7、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8、不要烦扰他的灵魂。啊!让他安然死去吧;他将要痛恨那想要使他在这无情的人世多受一刻酷刑的人。 9、娘娘,要是我向你们长篇大论地解释君上的尊严,臣下的名分,白昼何以为白昼,黑夜何以为黑夜,时间何以为时间,那不过徒然浪费了昼、夜、时间;所以,既然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我还是把话说得简单一些吧。 10、我的心明明在此地停留,我还能向前走么?转过身来吧,失了魂的肉体,去把你的灵魂找到。 11、一切全属于你,我的爱就是这样,只要为了你好,我情愿赴汤蹈火。 12、令人心疼的受了伤害的名字!我的胸脯将变作你的眠床,让你安睡! 13、要是我能够证明她是一头没有驯伏的野鹰,虽然我用自己的心弦把她系住,我也要放她随风远去,追寻她自己的命运。 14、奥菲利娅,不要相信他的盟誓,它们不过是淫媒,内心的颜色和服装完全不一样,只晓得诱人干一些龌龊的勾当,正像道貌岸然大放厥词的鸨母,只求达到骗人的目的。 15、了解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明智的父亲。 16、我身上要是有一点血安静下来,我就是个野生的杂种,我的父亲是个王八,我的母亲的贞洁的额角上,也要刻上娼妓的恶名。 17、但愿上帝差一个有法力的人来把她一道咒赶回地狱里去,因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特色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原创天地> 杂文原创 浅析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肖旭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剧坛的“巨人”。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具有深刻的 思想内容,而且有着精湛的艺术技巧,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发展 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十分赞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称他为 “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批评拉萨尔的剧本《济 金根》时,曾告诫人们“不应该为了观点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 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土比亚”。那么,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奥秘何在?为什么 它具有永不衰退的艺术魅力?这是与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紧密相联的。 莎士比亚在类型众多的剧本(包括喜剧,悲剧,历史励,传奇剧)中,塑造 了数以千计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丰富了戏剧艺术的人物画廊。上自高贵的 国王大臣,下至普通的平民百姓,性格各殊:面貌各异。即使是同一阶层 的人物,如莎氏所创造的帝王将相凯撒、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 麦克佩斯、李耳王等,既有其作为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更有其不同的个性, 可以说没有一个是雷同的、相似的。再以莎氏笔下的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 性形象而言,朱丽叶、鲍西娅、考狄莉亚、黛丝德蒙娜、奥菲利娅等,也 决非用善良、真挚、热情等词语所能概括的。至于一些被公认的突出的艺 术典型,如汉姆莱特、奥瑟罗、夏洛克、福斯泰夫等,更是人各一面,呼 之欲出。仅以《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为例,他不是单一的凶狠的吝啬 鬼,旧式的高利贷者,而是被作者赋予丰富的思想感情,复杂的性格特征。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在把夏洛克同莫里哀创造的吝啬鬼形象作 分析比较时指出,“莫里哀笔下的吝啬鬼只是吝啬——如此而已;莎士比 亚笔下的夏洛克则是吝啬。机警、复仇心重、对女儿慈爱、机智等等”,收藏文章 阅读数[10373] 周访问排行 月 访 问 排 行 总访问排 行 ?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 ?收割 ?多色调的性爱小说----说说张资平的《苔莉》 ?浅谈《周易.系辞传》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庚辰丙午游华南植物园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修辞趣谈(二)?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史荣东的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出版 ?中国书院与当代中国社会

莎士比亚作品风格

莎士比亚作品风格 莎士比亚最早的剧作是以当时常见的风格写成的。他采用标准的语言书写,常常不能根据角色和剧情的需要而自然释放。诗文由扩展而定,有时含有精心的隐喻和巧妙构思,语言通常是华丽的,适合演员高声朗读而不是说话。一些评论家的观点认为,《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中庄重的演说词,经常阻碍了情节,《维洛那二绅士》的台词则被评论为做作不自然。 很快莎士比亚从传统风格转向他自己的特点。《理查三世》开幕时的独白开创了中世纪戏剧中的邪恶角色。同时,理查生动的充满自我意识的独白延续到莎士比亚成熟期剧作中的自言自语。没有单独一个剧本标志着从传统风格到自由风格的转换,莎士比亚的整个写作生涯中综合了这两种风格,《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能是这种混合风格最好的诠释。 到1590年代中期创作《罗密欧和朱丽叶》、《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梦》时期,莎士比亚开始用更自然的文字写作。他渐渐将他的隐喻和象征转为剧情发展的需要。莎士比亚惯用的诗的形式是无韵诗,同时结合抑扬格五音步。实际上,这意味着他的诗通常是不押韵的,每行有10个音节,在朗读时每第二个音节为重音。他早期作品的无韵诗和后期作品有很大区别。诗句经常很优美,但是句子倾向于开始、停顿、并结束在行尾,这样有可能导致枯燥。当莎士比亚精通传统的无韵诗后,他开始打断和改变规律。这项技巧在《朱利叶斯·凯撒》和《哈姆雷特》等剧本的诗文中,释放出新的力量和灵活性。 《哈姆雷特》之后,莎士比亚的文风变化更多,尤其是后期悲剧中更富有感情的段落。英国文学评论家安德鲁·塞西尔·布拉德利将这种风格描述为“更紧凑、明快、富有变化,并且在结构上比较不规则,往往错综复杂或者省略”。在创作生涯后期,莎士比亚采用了很多技巧来达到这些效果,其中包括跨行连续、不规则停顿和结束,以及句子结构和长度的极度变化。完整地理解意思对听众是挑战。后期的传奇剧,情节及时而出人意料地变换,创造了一种末期的诗风,其特点是长短句互相综合、分句排列在一起,主语和宾语倒转、词语省略,产生了自然的效果。 莎士比亚诗文的特征和剧院实际效果有关。象那个时代所有的剧作家一样,莎士比亚将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和拉斐尔·霍林斯赫德等创作的故事戏剧化。他改编了每一个情节来创造出几个观众注意的中心,同时向观众展示尽可能多的故事片段。设计的特点保证了莎士比亚的剧作能够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剪裁宽松地诠释,而不会丢失核心剧情。当莎士比亚的技巧提高后,他赋予角色更清晰和更富有变化的动机以及说话时独一无二的风格。然而,后期的作品中他保留了前期风格的特点。在后期的传奇剧中,他故意转回到更虚假的风格,这种风格着重了剧院的效果。

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言名句

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言名句 1.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躁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2.你甜蜜的爱,就是珍宝,我不屑把处境跟帝王对调 3.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 4.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着,那就要把一颗心烧焦 5.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豁达者长寿 6.不要给百合花镀金,画蛇添足 7.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奋一生,可永远长眠 8.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9.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10.因为她生得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 11.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丽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横扫的镰刀 12.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13.发闪光的不全是黄金 14.当我们胆敢作恶,来满足卑下的希冀,我们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们自己 15.当我们还买不起幸福的时候,我们绝不应该走得离橱窗太近,盯着幸福出神 16.美德是勇敢的,为善永远无所畏惧 17.金子啊,你是多么神奇.你可以使老的变成少的,丑的变成美的,黑的变成白的,错的变成对的…… 18.女人是被爱的,不是被了解的 19.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0.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 21.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22.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 23.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 24.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 25.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 26.习气那个怪物,虽然是魔鬼,会吞掉一切的羞耻心,也会做天使,把日积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家常便饭 27.人世间的煊赫光荣,往往产生在罪恶之中,为了身外的浮名,牺牲自己的良心 28.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29.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30.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31.真正的爱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行为才是忠心的最好说明 32.爱比杀人重罪更难隐藏;爱情的黑夜有中午的阳光 33.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 34.爱情里面要是搀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 35.美德是勇敢的,为善永远无所畏惧 36.女人是用耳朵恋爱的,而男人如果会产生爱情的话,却是用眼睛来恋爱

莎士比亚作品语言特点

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分析语言的特点 莎士比亚被后人称为是语言大师,这不当因为其用的词汇量多,还在于它在作品中运用了许多的语言艺术手法。 一、戏剧语言注重诗意 19世纪末之前的西方戏剧大都是以诗歌写成的,剧作家十分讲究语言文字的精练优美,注重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例如莎士比亚的剧作《奥赛罗》中的一段台词是用无韵体诗写成的,短短的几行文字便细腻生动地刻画出奥赛罗在杀妻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叩人心扉,感人至深。 二、戏剧语言讲究修辞 1.讽刺 讽刺意味着字面意义是所想表达的意义的反面,旨在嘲笑讽刺或者幽默。一般的可以分为词语反讽,戏剧反讽和情景反讽三种。这里我们从《朱利叶斯·恺撒》巾选一例为证,当布一托斯杀死了朱利叶斯·恺撤后,他允许·安乐尼面对凯撒的尸体做一祭文,安乐尼很好的把握这次千被难逢的机会,煽动大众情绪,发生了惊天逆转,当布鲁托斯出去时,人们还拥戴他为英雄,安东尼演讲后,他被罗马民众赶出了城。但是安东尼所佐证的事实却反映的是反面的情况,所以慢慢的听众就发现恺撒是一个诚实的人,而布鲁托斯则证明是野心勃勃的。最后就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大出布鲁托斯和读者想象,从这个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演讲的神奇力,有时真的是如赞巧舌,胜过雄兵百万。 2.大量使用双关,创造出无比幽默的效果 在他的作品中使用双关的频率很高,这里就举一个作品《哈姆雷特》里的例子: 国王:好好利用你的时间,雷欧提斯,尽情发挥你的才能吧!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哈姆莱特:(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国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姆莱特: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新王克罗迪斯,哈姆雷特的叔叔,现在的继父,问哈姆雷特为什么如此的不开心?哈姆雷特很有讽刺意味的说道:“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含义既是皇家的恩泽我已沐浴的太久了,又是我做你的儿子已经够了,在这个对话中,莎士比亚还巧妙的运用克罗迪斯称呼哈姆雷特儿子,做了一个文字游戏,哈姆雷特旁白道: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3.巧妙的运用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是一种将表面矛盾的词汇放在一起以产生一种寓言隽语的效果。即”莎士比亚经常将互相矛盾的一些词放置在一起来表达人物的非常复杂的心情。我们来看下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段话。 朱丽叶:啊,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样的心!那一条恶龙曾经栖息在这样清雅的洞府里?美丽的暴君!天使般的魔鬼!披着白鸽羽毛的乌鸦!豺狼一样残忍的羔羊!圣洁的外表包覆 着丑恶的实质!你的内心刚巧和你的形状相反,一个万恶的圣人,一个庄严的奸徒! 这里是当罗密欧不小心在斗殴中杀死朱利叶的表兄时,朱利叶所说的一段话。作者将那么多的互相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生动的表达了朱利叶当时对她的爱人爱恨交织的感情。 三、语体特色、 莎士比亚是英语语言的大师,他运用英语是如此的轻松自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上自国王、王后、王子,下至盗贼、小丑、掘墓人。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基本上所有的话语都适合人物的身份,并且每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也不一样。莎士比亚有时运用优雅正式的语言,因为说话者来自社会的上层并且是处在正式场合,有时也有来自社会下层的戏谑甚至使用俚语,有时甚至不惜破坏禁忌,这是为了适应普通观众的娱乐品味。所以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哈姆雷特的语言和掘墓人的语言截然不同。在剧本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鲍西娅和夏洛克,亨利四世和福尔斯塔福,这个特别的肥肥的“骑士”一定以他的幽默和恶作剧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没有人会否认莎士比亚是英语语言的大师,他以自己的行动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在当时社会和英语语言处于大变动的时期,莎士比亚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积极回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召唤,并且以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变革时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没有人会否认莎士比亚是英语语言的大师,他以自己的行动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在当时社会和英语语言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