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3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3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3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3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1.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报纸

…材料一?既而渐入中华各省亦有立此报馆者,而尤以西人教会报为多,故前有耶稣教会派人查考中国各报始末,去年已经刊列,除京报外,自始至今①共有七十六种……十之六系教会报,有数月停止者,有数年停止者。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材料二?自林乐知②、李提摩太诸人创《万国公报》,属中土人士为译述,旬月一发刊,虽专为基督教家言,然亦锐意以开导民智为己任,破除文人之结习,于报界一新其面目。甲午以后,言维新变法者如狂,于是《时务报》、《湘学报》等……顾其时则无有党派,攘臂发抒,恶旧俗而维新之是求,如保中国不保大清,变君主以为民主之说,亦时有流露。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解读】材料一引自李提摩太作于1895年的《中国各报馆始末》一文。李提摩太是近代来华传教士,1870年受英国浸礼会派遣来华,在山东以及东北等地传教,1916年退休回国。在中国期间,李提摩太借《万国公报》和广学会向中国人宣传基督教思想,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为中国近代报刊业和出版业等做出了很大贡献。材料二引自胡汉民作于1909年的《近年来中国革命报之发达》一文。胡汉民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他在这篇文章中,回顾了近代革命派创办报纸的历史,指出了革命报的意义、性质、作用、效果,是研究这一段时期中国报纸发展的重要文献。

1.早期来华外国人在中国办报,多以传教士为主,以教会为依托。2.早期传教士所办报纸,多以中国人为翻译。3.传教士所办报纸,虽然有宣传宗教思想之考虑,但是不乏以“开导民智为己任”者,因此在传播西方民主自由、进步成果,引进科学技术,推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4.传教士所办报纸对近代中国社会及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发表了各种意见,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5.传教士所办报纸还刺激了中国人的办报活动,对于中国人自办近代报刊产生示范效用。

传教士和某些外国人在近代中国的办报活动,虽然一方面是为了本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服务,但是在客观上起到传播西方近代文明的积极作用,也对我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注释】①至今:到1895年。②林乐知:美国监理会传教士,在中国生活、工作长达40多年,1868年在上海创办《教会新报》。1874年,该报改称《万国公报》。2.戊戌前后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兴起

…材料一?我国民报①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②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③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④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⑤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⑥光绪二十一年⑦,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甲午挫后,《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以一人或一公司之利益为目的者,一人之报也;以一党之利益为目的者,一党之报也;以国民之利益为目的者,一国之报也;以全世界人类之利益为目的者,世界之报也。中国昔虽有一人报,而无一党报、一国报、世界报。日本今有一人报、一党报、一国报,而无世界报。若前之《时务报》、《知新报》者,殆脱一人报之范围,而进入于一党报之范围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

当戊戌⑧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应试者以报纸为兔园册子⑩,而服习不外乎是。书贾坊刻,亦间就各报分类摘抄刊售以侔利。

──《东方杂志》第14卷第6号

【解读】材料一引自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中《民报勃兴时期》一章。戈公振是近代著名的记者、新闻学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新闻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国报学史》初版于1927年,叙述了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报纸的产生及其发展情况,较早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材料二引自梁启超的《〈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一文。梁启超是近代著名的维新派代表人物,1895年与康有为等人在上海、北京两地组织强学会,创办了《中外纪闻》(初名《万国公报》)、《强学报》等报刊,1896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中国一度掀起了“办报热”。梁启超为中国报刊业兴起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舆论界的骄子”。《清议报》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898年12月23日创刊于日本横滨。该报仍为旬报,刊式与《时务报》多有相似之处,编辑水平则更上层楼,其中“国闻短评”栏是中文报刊上最早的时事短评专栏。侨商冯紫珊署名编辑兼发行人,梁启超、麦孟华等人实际担当主编之职。梁启超为该报撰写了30多篇论说文以及大量诗文。《清议报》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一面痛斥“逆后贼臣”,歌颂光绪圣德,一面继续宣传“维新”,热烈倡导民权,着重以“哲理”启迪国民。1901年12月,报馆失火,《清议报》停刊。材料三引自姚公鹤的《上海报业小史》,这是较早专门研究地方报业史的著述,先发表于《东方杂志》,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早期的报纸主要集中在汉口、香港、上海、广州等地,即近代中国开风气之先之地,而在内地仍然存在着“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等问题。2.中国人自办报刊的盛行,开始于维新运动时期。3.戊戌变法时期所提出的改试策论,使科举考试内容与报纸所报道的时事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阅报人数的增加。这也是近代中国报刊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中国人自办报刊一度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地区。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的战败使有识之士受到巨大的震撼。他们纷纷行动起来,以办报的方式来救亡图存。戊戌变法时期某些主张的提出,在客观上也推动了近代报刊的发展。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兴起和发展,曾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但向读者开展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而且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对变法维新起到了宣传鼓动作用。

【注释】①民报:指近代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②同治十二年:1873年。③同治十三年:1874年。④光绪二年:1876年。⑤光绪十二年:1886年。⑥迨:到,至。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⑧戊戌:

1895年。⑨濯磨:改旧换新的意思。濯,洗涤;磨,磨光。⑩兔园册子:明清时期鄙视闱墨八股文选本的叫法。侔:同“牟”,谋取。

3.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的发展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创造,归功于辛亥前革命党之实行及宣传之二大工作。而文字宣传之工作,尤较军事实行之工作为有力而且普遍……兹调查昔年海内外各地各种革命书报,自乙未年(一八九五)以迄①辛亥,约千数百种。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材料二?日本东京,我国留学生最盛之地也,辛丑②之交,言革命者始作《国民报》③,发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学界视如瑰宝,争趋响之。继之者有《浙江潮》④、《江苏》⑤、《湖北学生界》⑥等杂志,皆与《国民报》言论相上下……至于乙未之岁,东京革命党创办《民报》,树六大主义,而发挥民族革命、民权革命、民生革命之理,其思想之伟大,议论之精密,不第同志之士所推,即反对者亦为之倾服。自客观言,可号为中国文从来未有之杂志;自主观言,亦可谓革命党发表最高意思之机关。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材料三?进入民国时期,上海又出现了不少新型的、以宣传革命为目标的报纸,其中声势较壮的是周浩、戴天仇创办的《民权报》⑦、吕志伊创办的《国民新闻》⑧和邓家彦创办的《中华民报》⑨。以“民”字标明的报纸,在新闻界中有“竖三民”、“横三民”之称。“竖三民”是说“一脉相承”,指《民呼》、《民吁》、《民立》三报⑩;“横三民”是说“齐头并起”,指《民权》、《国民新闻》、《中华民报》三报。

──《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集

【解读】材料一引自冯自由的《开国前海内外革命书报一览》一文。冯自由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原名懋龙,字建华,改名自由。原籍广东南海,出生于日本华侨家庭。1895年在横滨加入兴中会。1900

年进东京专门学校(后改早稻田大学)学习,参加留日学生爱国活动,与郑贯公等创办《开智录》半月刊,宣传平等自由、天赋人权学说,又与王宠惠组织广东独立协会。1902年参加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年纪念会”和“青年会”。1903年任香港兴中会机关报《中国日报》和旧金山《大同日报》驻东京记者。1905年参加同盟会成立大会,被推为评议员。次年任香港同盟会分会会长、《中国日报》社长兼总编辑。1910年前往加拿大温哥华,任《大汉日报》记者。1911年去旧金山主持《大同日报》笔政。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总统府机要秘书。临时政府北迁,调任临时稽勋局局长。7月被袁世凯逮捕入狱,获释后赴香港。1914年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任党务部副部长。不久,赴美洲,任中国国民党美洲支部长。他晚年主要从事有关辛亥革命历史的撰述,著有《革命逸史》、《华侨开国革命史》、《中国革命运动廿六年组织史》等著作,《开国前海内外革命书报一览》一文即出自《革命逸史》第三集。材料二引自胡汉民作于1909年的《近年来中国革命报之发达》一文。胡汉民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家和宣传家,名衍鸿,字展堂,号不匮室主,广东番禺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为同盟会筹建人之一,先后被推选为评议员、书记部书记和《民报》编辑,撰文与改良派进行论战。1907年至1910年间多次参加武装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广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袁世凯免职,1914年随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政治部主任。1917年至1921年随孙中山在广东等地活动,先后任交通部长、总参议等职。胡汉民在《近年来中国革命报之发达》一文中,回顾了近代革命派创办报纸的历史,指出了革命报的意义、性质、作用、效果,是研究这一段时期中国报纸发展的重要文献。材料三选自严独鹤的《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新闻界动态》一文。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严独鹤,曾于1913年任职于中华书局,并在《新闻报》任主编,建国后,任上海图书馆馆长,主持《全国报刊索引》的编辑出版工作。该文是关于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新闻史研究的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1.辛亥革命时期,国内外革命报刊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迅速发展。2.革命报刊的文字宣传与舆论制造,比革命党的军事影响更普遍,被时人称为与军事齐名的“两大工作”之一。3.与戊戌变法时期相比,留学生在国外兴办报刊成为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4.留学生界创办的革命报刊以宣传革命思想为主要内容和目标,传扬“民权”、“民族”、“民生”思想,是国外宣传革命的主要阵地和武器。5.这一时期,国内也不断兴起以“民”字标明的报纸,如著名的“横三民”、“竖三民”,这无不与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权”、“民族”、“民生”等思想有关。

可见,辛亥革命时期,与过去相比,国内外报刊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尤其是这一时期留学之风的盛行,更促进了国外报刊的发展。报刊作为革命的有力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和宣传思想的主要作用。

【注释】①迄:至,到。②辛丑:1901年。③《国民报》:清末留日学生宣传革命的刊物,主编为秦力山,主要撰稿人有沈翔云、杨廷栋、王宠惠等。1901年5月10日创办于日本东京,为月刊,1901年8月10日停刊,共出4期。内容有社说、时论、丛谈、纪事、外论、译编、答问等栏目。主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如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人权、博爱思想,反对清政府的思想,还批驳了改良派的一些观点。为扩大影响,撰稿人采用英文写作。该报的一系列宣传在留日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在留学生中的发展,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做了舆论准备。④《浙江潮》: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反清革命刊物,1903年2月(一说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创办者为中国留日学生浙江同乡会所,共出12期,

撰述人主要有孙翼仲、蒋方震、蒋智由等,内容分为社说、论说、学说、政法、经济、哲理、教育、军事、历史、传记、大势、时评等栏目。该刊物为月刊,主要宣传反清的民族革命思想,对拒俄运动有较多的报道,曾登载《中国爱国者郑成功传》、《民族主义论》、《铁血主义之教育》等论著288篇,并附有留学界记事调查录、浙江文献等重要史料。⑤《江苏》:由江苏省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⑥《湖北学生界》:创刊于1903年1月29日,至1903年9月21日停刊,是一份在日本东京出版的留学生刊物。该月刊为湖北留日学生同乡会主办,是近代留日学生中第一份带有省名的刊物。⑦《民权报》: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报刊,1912年3月28日在上海创刊,由戴季陶(天仇)、周浩等人主办,主要撰稿人有牛匹逊、蒋箸超、汪子实等。该报主张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政治,极力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1913年停刊后,另设“民权出版部”,于1914年4月25日开始在上海印行《民权素》期刊。⑧《国民新闻》: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刊物,由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次长、同盟会上海机关部副部长的吕志伊在上海创办,吕志伊还亲自担任国民新闻社总编辑。该报积极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与《民权报》、《中华民报》合称新闻界的“横三民”,影响很大。⑨《中华民报》: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报刊,1912年7月20日由同盟会会员邓家彦创办于上海,由刘民畏等人主持笔政。该报一直激烈抨击袁世凯独裁统治,拥护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后,邓家彦于1913年8月遭到拘捕,遂由汪洋接办。因经费发生困难,该报于9月17日被迫停刊。⑩《民呼》、《民吁》、《民立》三报: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5月,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实行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揭露清朝统治的腐朽黑暗,革命色彩鲜明。内容除通信、广告外,分言论、纪事、丛录三部分,辟有社说、专论、诗话、艺苑等栏,并配合各地时事新闻,登载有关政治、时事、社会生活的图画,以讽刺画为主,销行甚广,出版93天后被查封。20余天后,于右任又与谈善吾等人在上海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报名取“民不敢声,惟有吁也”之意,内容与风格和《民呼日报》一脉相承,执笔者也多系《民呼日报》原有人员。该报着重报道对外关系,并特辟论说专栏分析国际局势,还曾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以及猛烈抨击清朝政府和揭露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阴谋,而被日本驻沪总领事函请上海苏松太道查封,仅出版48天(一说50余天)。一年后,于右任又于1910年10月11日在上海租界创办《民立报》。该报的出版,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它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以及临时政府的各种消息,实际上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1913年9月4日被袁世凯查封,于右任逃亡日本,该报共出1 036号。《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乃至全国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论性报刊的创办

…材料一?《红色中华》报是我国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中间曾一度成为中共苏区中央局、少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共同的机关报。《红色中华》报在发刊词中宣布自己的任务是:“发挥中央政府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积极领导作用,达到建立巩固而广大的苏维埃根据地,创造大规模的红军,组织大规模的革命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使革命在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以达到全国的胜利。”……《红色中华》报在它出版的三百二十四期①中,

记载和反映了第二次国内战争后半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斗争的重要情况,特别是苏维埃区武装斗争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情况。

──《新闻研究资料》第36辑

…材料二?《新华日报》是我们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所办的一个公开的日报。它经历了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初期。在九年多的时间里,它在国民党统治区帮助党教育了整整一代青年,为党争取了广大群众,影响是很大的。它把党的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结合得很好,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中起了党的宣传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它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扬,说《新华日报》如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党领导下的又一个方面军……《新华日报》在国际上也有重大影响。国际上,从欧美各国政府到各种政治势力(如印度的尼赫鲁国大党),都是从《新华日报》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的。世界各国的共产党,特别是东南亚各国的共产党,也是从《新华日报》来了解中国革命进程及其经验的。

──《新闻研究资料》第9辑

…材料三?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是全党进行的一次思想革命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打破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经过整风运动,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更加团结统一,朝气蓬勃,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当时党中央的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关于整风运动的宣传,也十分出色。在政治上,紧紧配合党中央的部署,使报纸成为党中央得心应手的工具;在新闻业务上,内容丰富而深刻,形式多样而活泼,较之过去的党报宣传,有许多突破和创新,是党报史上光辉的篇章……《解放日报》能够把如此严肃的整风运动宣传得如此有声有色,生动活泼,使人在乐于读报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是它把党性和群众性成功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注意指导性和可读性的结合。

──《新闻研究资料》第31辑

【解读】材料一选自任质斌的《〈红色中华〉报始末》一文。任质斌曾负责中央苏区的《红色中华》报的编辑工作,是新华社创始人之一。《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中央级机关报,1931年12月在江西瑞金出版。1937年1月29日,从第325期起改名《新中华报》,进一步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而斗争。材料二选自熊复的《〈新华日报〉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一文。熊复曾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新华社社长,1978年任《红旗》杂志总编辑。《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938年1月,正式在武汉创刊,9个多月后移到重庆出版。1947年2月,

被国民党勒令停刊。解放后,作为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出版,后来又成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2001年9月,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成立。材料三选自王敬的《延安〈解放日报〉关于整风运动的宣传》一文。王敬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领导人之一,曾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解放日报》(延安)总编辑、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1941年5月在延安创办的《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张大型日报,在当时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后因国民党发动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于1947年3月停刊。

1.《红色中华》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中央级机关报,在发挥中央政府对根据地的领导,组织大规模的革命战争,建立和巩固后方的革命根据地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份公开日报,在国民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占领了舆论制高点,不仅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中起到了党的宣传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了国外人士了解中国抗战活动和政策的一个重要窗口。3.延安《解放日报》作为延安整风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是适应特定的历史需要而创办的报纸,不仅内容上是党中央政治宣传的基地,形式上也生动活泼,是一份指导性和可读性很强的报纸。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革命的需要创办了一系列的报纸。其中,既有革命根据地的像《红色中华》报这样的报纸,也有国统区的像《新华日报》这样的报纸,还有像延安《解放日报》这样的报纸。这些报纸各具特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重要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为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注释】①三百二十四期:《红色中华》报从1931年12月11日出版创刊号到1937年1月25日出版最后一期,先后共出版324期。

5.中国电影的萌芽

…材料一?徐园①初三夜仍设文虎②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

──《申报》1896年8月10日

…材料二?徐园七夕仍设文虎候教……园内陈设古玩、异果、奇花,兼叙清曲,是夜准放奇巧焰火,又一村③并演西洋影戏。

──《申报》1896年8月14日

…材料三?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出奇的工程、著名的古迹、冷带热带、各种景致、各种情形,至于那开矿的、耕田的、作工的、卖艺的、赛马的、斗力的,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所演的故事里头,有许多的道理,很可以劝善戒恶,叫人警醒……人得了闲,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中国戏小孩子们看了,坏处很多,好处极少,我也不必细说,明白点的人都知道。那淫荡不堪的戏,最容易引诱坏了青年的子弟,不用说了,就是那好戏,也不免夹杂着迷信邪说,……人能把爱看戏的心,移在看电影上,保管他有益处。

──《大公报》1909年2月5日

【解读】材料一系中国第一则有关电影的广告,登载于1896年8月10日出版的《申报》上。材料二选自1896年8月14日《申报》上登载的另一则电影广告。材料三选自1909年2月5日《大公报》上登载的《看电影大有益处》一文。

1.西洋电影最早出现在开风气的上海。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又一村”首次放映了“西洋影戏”。此后,一些外国商人在上海经营起具有相当规模的电影院。而中国电影事业正是在外国电影的刺激和启发下,开始出现的。2.在近代中国,早期的西洋电影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娱乐形式,是与中国传统娱乐活动,如灯谜、戏法、焰火等活动一起播映的。3.在时人看来,西洋电影较之中国传统的戏有诸多好处,不仅可以开眼界,也可以教化民众,是很好的娱乐和教化形式。可见,电影作为一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时人的理解和接受,并渐渐传播发展开去。

【注释】①徐园:上海丝绸商人徐棣山的私人别墅。②文虎:灯谜。③又一村:徐园中的一处景致。

6.电视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材料一?一九五八年五月一日晚上7点钟,首都上空出现了中国电视节目的信号,一幅以广播大楼为背景,映衬着“北京电视台”名的画面展现在电视屏幕上。新华通讯社为此发出电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在五月一日开始试验广播。”中国的电视事业诞生了……经过四个月的实践,于当年九月二日转为正式播出,每周播出4次,每次2—3小时……中央电视台的建立标志着电视广播在中国的起步。接着上海电视台于一九五八年十月开播,哈尔滨电视台于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建成试播。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全国电视台基建工作座谈会,决定由点到面地在全国各地建立电视台。一九五九到一九六一年,天津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吉林电视台先后开播,陕西、辽宁、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四川、云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电视台。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下)

…材料二?1987年,由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开展了规模宏大的“首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截至1987年7月,中国电视观众人数已达6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6%。1978年中国还只有8千万电视观众,此后平均每年增加6.1千万。

1987年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超过1亿台。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占全国总户数的47.8%,而在1978年仅为2%。经常看电视的观众约占78%,电视观众接触电视的频率也高于广播和报纸。

大部分观众对电视新闻比较重视。文化程度低的观众最喜欢“有情节、故事性强、能娱乐消遣”的电视节目;文化程度高的观众则更喜爱“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节目。值得注意的是,有26%的观众认为电视台在“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方面做得不够。

许多电视台开始注重收视率的统计。人民群众的呼声渐渐响亮起来。

──《新闻研究资料》第50辑

…材料三?1978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开始使用电子新闻采访设备(ENG)。1981年,电子现场节目制作设备(EFP)投入使用。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实现了节目播出的录像化。1982年,中央电视台开始使用微电自动控制系统,改善了电视播出手段。1984年7月,使用从日本引进的电视节目播出程序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播出自动化。同时,开始试行栏目化播出。

1985年8月,中央电视台租用国际通讯卫星向全国传送电视节目,开始形成天上卫星、地上微波、地下电缆互相结合的立体传播网络。1986年7月1日,通过卫星传送的电视教育频道开始试播,标志着国内卫星通讯网的基本建成和正式开通……1988年4月,中国自己发射的第3颗通讯卫星开始传送中央电视台两套面向全国的综合节目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套教育节目,中国电视传送进入了以国内卫星为主的新阶段。

1988年底,中国电视覆盖面已达75.4%。

──《新闻研究资料》第50辑

【解读】材料一选自《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辑的《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下)一书,该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广播电视的历史发展轨迹。材料二、材料三均选自郭镇之的《新时期中国电视的10年》一文。该文详细介绍了1979~1988年期间中国电视发展的详细状况。

1.电视最初只在北京、上海等极少数大城市出现,这说明电视这一媒介的出现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人们的生活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2.中国电视业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很快的速度在全国发展起来,短短三年时间便覆盖了全国各主要省份。3.自1979年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电视业迅速发展,进入了兴旺时期。到1987年,全国电视不仅在观众数量上,还是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4.电视这一媒介以其自身的优势得到观众的喜爱,文化程度高的、文化程度低的等不同群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这也是电视业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5.电视业能迅速发展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各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如电子新闻采访设备、电子现场节目制作设备、微电自动控制系统、卫星通讯设备等的应用,建立了高效的、多维的传播网络,是提高节目制作和播出水平的物质基础。

自1958年中国电视诞生以来,中国电视业在曲折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人民群众对电视日益增长的需要,党和政府对电视事业的重视和支持,是电视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全国各地各电视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变化。电视,作为重要的媒介,将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7.互联网的兴起

…材料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①统计,截止2002年9月底,中国互联网②用户数已达五千四百三十五万,上网计算机已达两千零五十六万台,WWW③网站已达八万一千九百零七个。据估计,去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其中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达到四十七亿元人民币,网络广告市场约为五点三亿元人民币,商家与客户间的电子商务零售额达到三十二亿元人民币。

中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指出,目前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只有百分之四,而北美和欧洲已分别达到百分之三十九和百分之二十七,亚太地区也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二,这表明中国互联网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https://www.doczj.com/doc/794168275.html,/special/realtime/2002/11/news_261102.html

…材料二?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和中国互联网协会④理事长胡启恒在昨日上午召开的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透露,中国的互联网上网用户数已超过7 800万,居世界第二位,全球范围内,每10个上网用户就有一个来自中国。

胡启恒估计,截至2003年12月底,国际出入口带宽预计达到20G,网站总数将突破50万个,CN下的域名接近40万个,上网计算机将达到3 000万台,互联网用户可能达到7 800万人。

互联网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商用以来,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全球范围发展起来,目前已延伸到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7亿用户。1994年,中国开始接入互联网。近年来,中国新互联网订户的月增长率达到5%到6%,位居全球增长势头最迅猛的国家和地区之列。到去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据信息产业部预测,到2005年,中国联网计算机有望达到4 000万台,数据、多媒体和互联网用户将达到2亿户左右,上网人口普及率将达到15%左右。

──https://www.doczj.com/doc/794168275.html,/20031207/ca665523.htm

【解读】材料一选自2002年11月26日“联合早报网”网站的“即时新闻报道”中的报道《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过5 000万》。材料二选自2003年12月7日“中国窗”网站的“中国新闻”中的报道《中国网民增势全球最猛,上网用户已超7 800万,专家指三因素制约家庭上网》。

从以上两则材料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我国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大国,这也从一个方面展示了国内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逐步健全的市场环境及政策环境。从网络普及情况来看,中国网络接入用户的总数十分庞大,普及程度已大大提高,并且,网络普及率始终保持迅速上升的势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不断发展,它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社会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人的思维方式的革命。

【注释】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是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授权,于1997年6月3日组建的非营利性的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在业务上接受信息产业部领导,在行政上接受中国科学院领导。②互联网:也称因特网,即英文Internet的中译名,是一个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中国互联网是属于中国信息产业部的网络,是互联网(因特网)的一部分。互联网(因特网)就是由世界各国成千上万个不同领域、背景和用途的专用网络互相联结而成的。③WWW:即英文World Wide Web的缩写,中译名为“万维网”。WWW是当前Internet 上最受欢迎、最为流行、最新的信息检索服务系统。它把Internet上现有资源统统连接起来,使用户能在Internet上已经建立了WWW服务器的所有站点提供超文本媒体资源文档。④中国互联网协会:是由国内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科研、教育机构等70多家互联网从业者共同发起成立的,2001年5月2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会员大部分为团体成员,业务主管单位是信息产业部。

【教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2、出现: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讨论商情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报刊业起步阶段有两份报刊:其一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二是1872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纸”,成为新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合作探究】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的报刊。 3、发展 (1)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国闻报》等 (2)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3)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每周评论》 (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938年1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迁重庆。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还出现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合作探究】2: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⑴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⑵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⑶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3、繁荣: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案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标要求】 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民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强,学生与互联网的共同发展,对互联网较为熟悉,但由于的报刊和影视的兴起年代久远,对其发展历程欠缺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近代不同时期与报刊、影视、互联网相关的图片与材料,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了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进步发展历程; 2、根据自身体验,发现大众传媒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影响; 3、通过分析材料和阅读课本,课堂解决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生活上的影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解读材料的技巧; 4、通过分组合作互助的形式理解报业的特点和发展原因; 5、作为大众传媒(报纸、电视、电影、网络)变迁的见证人,体会中国自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6、通过分析材料中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报道,学会在信息海洋中保持理智,结合现实历史地看问题,培养历史的敏锐感和眼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材与学生具体情况,把教学 重点设定为:报刊与影视的发展, 把难点设为:报刊与广播影视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家想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呢? 邸报:《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但有史可依的中国最早的报纸,起源于唐朝的邸报。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但这个称呼出现,是从宋朝开始的。

第18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特色教案两课时】

第18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特色教案两课时】 Lesson 18 changes of mass media

第18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特色教案两课时】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 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 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 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 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特色教案?两课时】 什么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 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 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 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 而生,大众媒体有哪些主要的方式。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 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这两份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业萌芽时期的报刊之最:1833 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 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在世界上,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处于起步阶段。 ①《中国丛报》是19世纪30年代在广州出版的一份英文月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报刊业进展的过程,了解中国影视业进展的过程,识记第四媒介奇异的魅力;明白得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阻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关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庞大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进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进展对中国社会进展的阻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大众传媒确实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显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庞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2、显现:要紧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讨论商情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报刊业起步时期有两份报刊:其一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二是1872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阻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纸”,成为新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主动作用。 【合作探究】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入侵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入侵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格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荣的角色,但其主动作用依旧不容忽视的,其本身确实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主动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的报刊。 3、进展 (1)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国闻报》等 (2)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3)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每周评论》 (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布发行的报纸。1938年1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迁重庆。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要紧舆论工具,还显现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特色教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什么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大众媒体有哪些主要的方式。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这两份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业萌芽时期的报刊之最: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在世界上,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处于起步阶段。 ①《中国丛报》是19世纪30年代在广州出版的一份英文月刊,主要介绍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情况,《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19世纪60年代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主要登载时事和传播西方宗教与文化等。 知识结构: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报刊业走向繁荣本课介绍了哪几种大众媒体形式?(报刊、电影、互联网);教 材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及不同时期的作用,列举了一些报刊名称。 【起步阶段】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①等。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昭文新报》《循环日报》《汇报》),作用:这些报刊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发展阶段】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作用:且多反映社会思潮。先是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作用:宣传维新思想;后来,革命派创办报刊,作用:同维新派展开论战。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作用:(191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作用: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人民日报》既是广大 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的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课标要求: 1、 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 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 了解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4、 感受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 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检测】 【自主学习】阅读p72 — 75并思考: 1、 列举大众传媒的四种媒介 2、 列举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 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 列举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知识构建】 一、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 1)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英文刊一一比较著名的有 《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刊一一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是中国境内创办最 早的中文报刊。1872年外国人创办的 《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的报纸。 2) 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开始办报: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 ,开国人办报之先河。 3) 维新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 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 新 青年》,成为宣 传新思想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1949) 中共先后创办的《 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 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 要作用。【1931年在瑞金创办的《红色中华》,1938年在武汉创办的《新华日报》(现 为江苏省委机关报),1941年在延安创办的《解放日报》(现为上海市委机关报)】 3、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 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 容比较丰富。 4、 改革开放后 授课课时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1课时 新授课 学习目标及 重难点 认识到传媒的力量。

《大众传媒的变迁》说课教案正式版

说课教案: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高中)一、教材分析:第五单元是从物质生活、交通和通讯、大众传媒三个方面,介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第三节选取了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以点带面, 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的历史变迁,同时揭示出对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报刊业的发展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2)掌握影视业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及其特点,分析影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3)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 2、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等文化媒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直观教学法 3、探究教学法 学法指导: 1、社会调查法 2、自主学习法 3、互动学习法 四、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直观感知,观察领悟→③师生互动,理性探讨→ ④活动教学,协作交流→⑤整合教材,总体把握→⑥反馈创新,拓展迁移 情境导入:播放《天龙八部》阿朱飞鸽传书的镜头。目的:利用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问题1:从录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是如何传递信息?而我们今天还有哪些更先进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呢?学生回答后,显示三组图片,直观地让学生看到当今社会三大重要媒介手段:报刊、影视业、网络自然地引出本课课题-- 多媒体展示: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推进新课: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合作探究1: 阅读教材自主整理出报刊业的线索 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出报刊业的线索,目的: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接着我用多媒体显示报刊业三个发展阶段(形成-发展-繁荣)具有代表性的报纸,目的:诱使学生探讨不同时期的报纸对当时的作用。然后进一步深入分析思考 合作探究2: 报刊业有哪些社会功能?答案提示:传递信息,传播知识;通达民情,开启民智; 立言议政,舆论监督.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2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标要求】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要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方法】 本课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而且比较有趣味性,应锻炼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历史知识和思想意识相结合。 【自主学习】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因为人的视觉具有一种短暂的记忆功能,能将迅速连续移动显示的图像连接起来,如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相差甚微,并以每秒10幅以上的速度在人眼前显示的话,人眼所看到的将是一组活动着的图像。 中国电影历程: 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 1905年,拍摄第一部电影——京剧《》;

1931年,中国拍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风云儿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主题歌──《》,现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文革时期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入低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走向辉煌。 电影媒介的特点: 1. 时效性不强; 2. 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3. 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思考: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电视会得到普及? 1.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 2. 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 3. 国家的政策支持。 三、互联网的兴起 思考:互联网有何好处? 1. 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 费用低廉; 3.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2)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3)社会风俗的特点: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 (1)从动态运演的整体过程看,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 (2)从空间上看: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

16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报刊业进展的过程,了解中国影视业进展的过程,识记第四媒介奇异的魅力;明白得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 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阻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关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庞大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进展。难点:大众媒体的进展对中国社会进展的阻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大众传媒确实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显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庞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2、显现:要紧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讨论商情 (1)19 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报刊业起步时期有两份报刊:其一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 国汉学家郭实腊 1833年 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 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二是 1872 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 《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阻碍最大的中文报刊。 “申报纸”,成为新 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主动作用。 【合作探究】 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 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 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入侵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入侵 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格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荣的 角色,但其主动作用依旧不容忽视的,其本身确实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 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主动作用,这是不可 否认的历史事实。 (2)19 世纪 70 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1873 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的报 刊。 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国闻报》等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青年》《每周评论》 20 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 、《红色中华》、《新 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布发行 的报纸。 1938年 1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 迁重庆。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 路线、政策和方针的要紧舆论工具,还显现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 的各种报刊,如《光明日报》 《文汇报》等。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 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要紧报 刊之一。 1948年 6月,《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产生, 1949年 3月, 迁至北平(今北京),作3、 进展 (1) (2) (3) (4) 华 日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优质教案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本课概述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信息传播的途径非常有限,口语和书籍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发挥着迟缓而重要的作用。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报刊应运而生,这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 本节课通过对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的介绍,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揭示出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目“报刊业走向繁荣”主要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以及报刊业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所起的作用。第二目“影视事业的发展”则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中国电影事业和电视事业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三目“互联网的兴起”叙述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它与以往的传统媒介相比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的内容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的发展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在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应用启

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7 新人教版 必修 5、16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报刊业发展的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 2、掌握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分析影视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3、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图表,加深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讨论,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特别是精神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五、教学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获得信息? 生: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师:很好,这些都属于大众传媒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近代以来,随着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的大大加强,就越来越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 于是大众传媒出现,最先是报刊,随后是广播、电影、电视等相继出现。目前已形成印刷媒介、电波声像媒介两大体系,并正在崛起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体系。那么这些大众传媒在中国是如何发展的?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大众传媒的变迁推进新课 1、报刊业走向繁荣师: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近代以来,作为大众传媒的现代意义上的报刊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外国人创办到中国人创办的过程。大家看教材思考,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生:经历了形成、发展、繁荣三个阶段。

社会生活变迁教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探讨其变化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比较分析图片和资料,掌握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下社会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并探讨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②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图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依次了解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 ②创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演变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历史知识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到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的世界。对西方所传入的东西,必须结合中国实情:不是全盘接受,也不是给予否定。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和特点、原因 难点: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导入】社会生活的变迁是随着时代政治、经济、思想变化而变化的,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键是从这一系列变化中探讨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我们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晚清和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讲授新课】 一、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

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不平衡性 展示材料:“当上海女子已经开始整烫头发、足着高跟鞋的时候,河北三河县妇女头上还戴着三四百年前的冠子,足下还缠着一双‘三寸金莲’;当北平的贵族妇女已经着贴身旗袍时,在甘肃还有三十年前上海时兴过的大镶滚袖衣。”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这种社会生活的变迁的特点,并简单地让学生分析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 2.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引导学生从分析服装的变化得出另一特点。 三、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政治:政府政策的推动 经济:经济的发展 思想:思想启蒙的影响 外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从社会习俗变化的各个方面中选择服饰的变化作为一条主纵线,联系古今中外,分析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并且从中总结规律。分别从唐、宋、明清、晚清服饰的变化,简单复习唐、宋、明清、晚清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另外以20世纪社会习俗变迁作为一条横线,辅以有关材料,引导学生利用总结出的规律分析20世纪初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横纵交织,最后总结出整个近代社会生习俗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4-人教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考试说明】 1.高考要求: 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 2.学测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近现代报刊的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 (2)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具有的优势。 (3)运用: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等的学习,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的深刻影响。 (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发展史,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通过辩证地认识、分析这些媒介,使它们为我所用,为社会造福。 【教学重点】 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业的发展。 突破方法:依据教材中提供的时期,把握中国报刊业的兴起、发展和繁荣的阶段情况,突出每一时期的时代特点,以及报刊所发挥的社会功能;通过对史实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思考并得出结论,学会运用资料,体验历史思维。 【教学难点】 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突破方法:通过学案的活动二,分析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通过课件图片展示,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 教学时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本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件上相关材料和教材中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用启发式谈话法、小范围讨论法、多媒体手段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中国有两种球很奇特,一种是乒乓球,谁都赢不了;一种是足球,也是谁都赢不了。一种把对手打哭,一种把观众打哭。”对于前者,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只要输球就是新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4)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认识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提高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文字地图形成对中国近代百年以来交通和通信发展的直观认识,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近代以来以詹天佑、冯如为代表的人才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从中感受到爱国情怀的熏染,体会他们的伟大。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增强国际意识,为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做好准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了解近代中国电话和有线电报的出现 难点:认识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四、教法方法: 讲授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脉络之后应该配合相关的图片讲解各个阶段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使学生结合图片和历史故事理解本课内容,特别是交通事业发展对近代化产生的影响。 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材料,认识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五、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的第二课,讲了近代以来中国交通事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历程,与本单元其他两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一起描绘了近代社会变迁的图景,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近代社会变迁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与封建保守势力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本单元的认识。 本课内容与洋务运动有密切联系,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内容,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同时加深对本课内容的认识。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三天的清明假期结束了,那么老师问你们在假期间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呀? 生:...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二)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限时训练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2.右图取自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 电影的情景。据图判断,以下正确描述画面的选项是 ①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②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 露诧异情③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④电影初创寂无声, 旁有吹吹打打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19世纪中后期中国办报的主力军是 A.外国在华传教士B.清朝政府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D.洋务派 5.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主要说明了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D.电视引领了文明的发展趋势 6.近年来中国人的流行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如手机、互联网、数码等新词汇,根本原因是 A.高科技产品的问世B.大量新事物涌现 C.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变化D.人们都追求时尚 7.中国的互联网日益普及,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出现是 A.中国改革经济体制的结果B.中国对外开放的结果 C.中国科技进步的结果D.中国人民生活巨变的结果 8.下列关于中国传媒业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电影事业诞生②中国电视事业诞生③互联网进入中国④中国近代报业萌芽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9.“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诗中所赞叹的是 A.高架铁路B.化学工业的进步C.电报电话D.火车的发明 10.1995年后,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其影响是

《大众传媒的变迁》习题

《大众传媒的变迁》习题 一、单选题 1. 我国的下列影片中,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 A. B. C. D. 2.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为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A. 电影 B. 电话 C. 报纸 D. 铁路 3. 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 A. 《申报》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 B. 《申报》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 C. 《申报》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 D. 《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4.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让边远地区的孩子选择想要学的课程,享受到全球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能选择的最佳现代技术手段是() A. 有线电视 B. 无线广播 C. 卫星电视 D. 互联网 5. 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 影视是音像媒介,是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 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 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6. 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是在20世纪60年代 B.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但信息不能即

末时反馈 C. 因具备传播信息的功能而被称为神奇的 “第四媒介” D. 互联网方便快捷,但费用昂贵 7. 网络的消极作用是() A. 网络信息量大,开阔了人们的视 野 B. 网络可以购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C. 网络可以学习,开拓了新的学习渠道 D. 网络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和人们的心理问题 8. 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本报创刊于() A. 1872年 B. 1873年 C. 1874年 D. 1875年 二、材料解析题 9. 阅读下列材料: 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办报馆。——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风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主持的……1874~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纸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之战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请回答: (1) 根据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中国国内报刊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1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突然发现,在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传媒之外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制卷:王海东审核:高健2009-3-31 【测试要求】 ①近现代大众传媒变迁的具体表现; ③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基础强化】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 出现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中国丛刊》《万国公报》;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2. 发展 (1)在近代,报刊成为维新派、革命派和新知识分子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2)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还出现《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 3. 繁荣 改革开放后,除党报党刊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我国报刊业走向繁荣。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 电影 (1)诞生 ①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电影; ②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③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走向成熟; ④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进步影片; A、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 B、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1934年) C、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2)发展

①建国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 2. 电视 (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普及。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互联网的兴起 1. 兴起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这几年,中国上网用户急剧增加。 2. 功能 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特点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人们还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4. 影响 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巩固练习】 1.19世纪中期前后,中国报业主要创办者是() A.外国在华传教士 B.清朝政府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D.洋务派 2.维新变法运动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大量办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的重视与推动 B.国人休闲方式变化的需要 C.宣传维新思想的需要 D.广播电影发展的推动 3.报刊的主要功能有() ①报道新闻②传播知识③开启良知④舆论监督 A.①②③ B. ①②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第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第16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影响 前自主学习 .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是中国境内创办的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②一一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纸有、。 3.新中国建立后,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的代表性党报党刊是、。 4。190年,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堂合作探究 知识一 报刊业走向繁荣 民主革命时期,我国各阶级各阶层在不同时期创办了代

表性报刊,试说明它们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舆论作用。 .中国报业的形成阶段 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 自19世纪70年代起,又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办的报刊。这些报刊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2.中国报业的发展阶段 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新青年》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先后创办了《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主要舆沦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的内容比较丰富。 3.中国报业的繁荣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

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各报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并重视可读性。 4.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达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例1】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B.18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刊物 D.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报、《中央日报》等报刊 【变式题2】下列中国近代报刊属进步势力创办的有 ①《新青年》 ②《新民丛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