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幸福广东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绿美广东你我共建作文在广东生活的这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
这里不仅有繁华的都市、热闹的街巷,还有那让人心醉的青山绿水。
说起广东的美,那真的是数不胜数。
就拿我常去的那个小乡村来说吧,那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的绿色画卷。
村子周围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每到春天,山上的野花竞相绽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像是给大山披上了一件绚丽的花衣裳。
走进村子,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蜿蜒而过,溪水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溪底的石头和水草清晰可见,偶尔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村子里的人家,大多都有一个小小的院子。
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和蔬菜。
春天有粉嫩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夏天有挂满枝头的荔枝、龙眼;秋天有金黄的柚子、香甜的柿子;冬天有翠绿的蔬菜,让人在每个季节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有一次,我跟着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去山上玩耍。
那时候正是荔枝成熟的季节,满山遍野都是红彤彤的荔枝。
我们兴奋地爬上树,边摘边吃,那甜蜜的滋味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
我记得有个小伙伴特别调皮,他为了摘到那颗最大最红的荔枝,差点从树上掉下来,吓得我们大家都尖叫起来。
还好他身手敏捷,抓住了旁边的树枝,有惊无险。
我们在山上跑啊、跳啊、笑啊,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欢乐。
在村子的另一边,有一大片稻田。
每到秋天,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
农民伯伯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辛勤的劳作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我曾经跟着他们一起收割稻谷,那可真是个辛苦的活儿。
弯着腰,一把一把地割着稻子,不一会儿就累得腰酸背痛。
但是看着一堆堆金黄的稻谷,心里又充满了成就感。
这些年,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提高,村子变得越来越美了。
村里组织了植树活动,大家纷纷踊跃参加。
我们一起挖坑、种树、浇水,期待着小树苗快快长大。
道路两旁也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花草,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让整个村子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合作共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7.11•【字号】粤府函[2011]198号•【施行日期】2011.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合作共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粤府函〔2011〕198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以下简称双转移)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合作共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进一步加快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建设步伐,强化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合作双方的共建责任,优化产业分工、促进产业对接、创新合作方式,把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成为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和粤东西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合作共建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加强政府推动和引导,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和合作机制,推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建设、经营运作、利益分配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和珠三角地区发展理念、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合作各方(包括市县镇各级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等)良性互动、合作共赢。
--平等协商,权责一致。
合作各方按照深化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研究商定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利益分配等事项,充分调动合作各方积极性,实现权利、责任对等。
--先行先试,改革创新。
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有利于加快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建设、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提高园区承接产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创新合作共建方式(一)合作共建模式。
关爱“空巢留守”给力“幸福广东”今年,汪洋书记在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幸福”广东。
广东,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本应在父母的呵护下幸福快乐度过的孩子,却在父母为了改善生活外出务工的时间里,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代管这些——家庭的“留守儿童”(学校的“留守学生”),构成“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特殊现象,长期生活在远离父母关爱和监管“空巢”之中。
汪洋书记:共建共享“幸福广东”,更要关爱这群家教缺位、亲情缺失、交流缺少、监护缺乏的空巢“留守学生”。
如何给力“幸福广东”?有人云: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是美好人间;有爱就有温暖,有爱就有幸福!1缺关爱、少幸福,“留守学生”的典型1.1性格内向,自卑感较强。
由于和父母天各一方,相隔甚远,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再加上隔代教育的缺陷,内心会充满被爱的渴望和强烈的失落感。
现在的孩子攀比心理普遍较重,在这方面和其他同伴相比,缺乏优越感,存在较强的挫败感,这种心理上的缺憾或感受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往,从而形成“我不行,我差劲”等消极暗示,出现自卑现象。
自卑感的加重极易导致内心的自闭,性格也就变得内向起来。
1.2学习上普遍存在困难。
调查,结果表明,在各个年级中,“留守学生”的成绩一般都不够出色,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学习问题,如学习被动、拖拉作业、上课走神等,甚至有一部分“留守学生”成为“学困生”。
他们的委托监护人文化水平更低,相当一部分“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未脱盲,真可谓“斗大字不识一箩筐”。
因此,在家里辅导“留守学生”学习,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更有甚者,有的委托监护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孩子糊弄。
家庭教育方式的单一和无效,正是导致相当一部分“留守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成绩的不理想又会导致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好久没人牵我的手,好久没人摸我的头,冰凉的小手发烫的额头,生病是最想你们的时候……”一首“留守学生”的歌曲,看得让人心酸。
2010年建设幸福广东综合评价报告2012-02-14根据省政府《印发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通知》(粤府〔2011〕123号)精神,省统计局开展了建设幸福广东评价工作,测算出2010年及相关年份建设幸福广东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综合指数。
测算结果显示,各市建设幸福广东的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进程加快,区域、领域差距缩小,各方面均取得可喜进展。
一、建设进程呈稳步发展趋势建设幸福广东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
据测算,2006-2010年综合指数珠三角地区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年均提高0.36个百分点。
2010年与上年相比,各市幸福广东建设工作明显进步。
从综合指数看,珠三角地区从2009年的79.03提高到2010年的80.89,提高1.86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从2009年的76.46提高到2010年的79.19,提高2.73个百分点。
其中,珠三角地区的江门和珠海升幅较大,分别从2009年的75.27和77.83提高到2010年的79.74和82.27,提高4.47个和4.44个百分点,江门位次不变,珠海位次上升4位。
粤东西北地区的汕头和揭阳升幅较大,分别从2009年的74.77和74.32提高到2010年的79.44和78.88,提高4.67个和4.56个百分点,位次均上升4位;梅州、汕尾、阳江、湛江、潮州位次上升1-4位。
表1 2009-2010年各市综合指数建设幸福广东水平指数逐步提高。
2006-2010年水平指数珠三角地区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年均提高1.22个百分点。
从水平指数看,珠三角地区从2009年的70.22提高到2010年的72.83,提高2.61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从2009年的68.78提高到2010年的71.99,提高3.21个百分点。
其中,珠三角地区的珠海和江门升幅较大,分别从2009年的68.70和64.60提高到2010年的74.07和68.69,提高5.37个和4.09个百分点,珠海位次上升1位,江门位次不变;粤东西北地区的梅州和湛江升幅较大,分别从2009年的69.53和69.57提高到2010年的74.43和74.23,提高4.90和4.66个百分点,梅州位次上升2位,湛江位次不变;汕头、阳江、揭阳位次上升1-2位。
广东惠州:“三打两建”护航“惠民之州”【背景动因】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作为服务于“平安广东”和“幸福广东”的有力保障,2012年1月6日,在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广东在全国率先提出2012年要组织开展以“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为内涵的“三打两建”、建设幸福广东的活动。
从2012年2月起将在全省范围开展“三打”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交通运输、矿产开采、商品批发、工程建设等行业中欺行霸市等涉黑违法犯罪行为;非法垄断、控制农贸市场,以及强买强卖、收保护费、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
行动还将对因受贿造成的公职人员利用职权干预市场运作的违法犯罪行为,制造假证假照、售卖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
在打击各类市场违法行为的同时,省委、省政府还将采取措施逐步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做到以打带建、以打促建,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
【案例内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优化民生环境1.组合拳和重拳联合下的深度打击快速联动——创新启动“打假110”快速反应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和落实打击制假售假工作,2012年4月19日,惠州市正式启动“打假110”快速反应机制,24小时接受举报,全方位、多渠道挖掘线索、掌握信息。
同时,惠州市“打假110”举报指挥中心正式挂牌启用,由公安、质监、工商、农业、食药、烟草、经信、住建、盐务等成员单位分别抽调工作人员进驻。
惠州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群众举报涉嫌制假售假线索后,会及时把情况转达“打假110”举报指挥中心,如举报内容在市区和主要城镇的,工作人员将确保在1小时内赶到举报现场或与举报人接触,反馈情况。
“打假110”快速反应机制改变了过去在工作日时才有人工服务受理群众制假售假的举报,而下班后和周末时间,则多转入语音提示或录音受理的工作模式。
“打假110”举报渠道专人专责、节假无休、24小时畅通,全天候接受群众举报。
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口号杰青评选活动旨在发现青年人才,树立时代楷模,宣传杰青精神。
它成功揭示了我省青年的建功成才的正确方向和奋斗道路,十杰青年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丰满形象,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楷模形象和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成长经历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广东省青少年立志成才,刻苦学习,勤奋工作,锐意创新,服务社会,建功成才的热忱。
广东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口号:1、杰出青年,幸福广东。
2、展杰青风采,创精彩未来。
3、放飞青春梦想,铸就广东辉煌。
4、青春岁月,奉献不止。
5、弘扬广东精神,力做俊杰之人。
6、南粤好杰青,欣迎十八大。
7、牵手杰青,粤进同行。
8、幸福广东,魅力十杰。
9、龙腾南粤,缤纷杰青。
10、让广东精彩,让青春飞扬。
11、魅力杰青,幸福广东。
12、同谱青年奋进曲,共唱广东和谐歌。
13、幸福广东大舞台,十杰有你更精彩。
14、青春闪耀南粤,激情创造未来。
15、青春凝聚力量,杰青放飞梦想。
16、燃青春风采,创广东辉煌。
17、为杰青喝彩,与幸福同行。
18、南粤放飞梦想,广东给力青春。
19、弘扬杰青人物,展示南粤风彩。
20、杰出青年,领航幸福广东。
21、彰广东杰青,创幸福南粤。
22、幸福广东,魅力青春。
23、共建幸福广东,同选杰出青年。
24、十杰青年,五彩广东。
25、杰青传薪火,广东再起航。
26、放飞幸福梦想,见证榜样力量。
27、杰青,让广东更杰出。
28、广东青年,奋勇争先。
29、青春如此出众,努力成就不同。
30、青年榜样,广东力量。
31、青春我们行,广东未来星。
32、一批杰出青年,广东百年基业。
33、南粤雄风,活力广东。
34、南粤杰青,时代精英。
35、广东转型发展,杰青跨越争先。
36、喝彩杰青,牵手粤进。
37、杰青凝聚力量,广东放飞梦想。
38、青春的楷模,南粤的骄傲。
39、广东杰青,与时俱进。
40、执牛耳,广东;占鳖头,青年。
41、改变世界,广东争先。
42、十大杰青,广东引擎。
43、青春之歌,南粤之光。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用三副对联解读幸福2011-01-23 11:21:51 来源:广州日报[提要]每个人都要为幸福广东尽职履责,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过程。
幸福在老百姓的眼中像花儿一样,党委政府要创造花儿生长的环境和条件,要提供阳光、空气、土壤。
(记者徐静、王鹤、任珊珊、林霞虹、练情情、曾向荣、陆建銮、李少威、刘旦)“每个人都要为幸福广东尽职履责,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过程。
汪洋参加广州团讨论用三副对联妙解幸福每个人都要为幸福广东尽职履责,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过程。
幸福在老百姓的眼中像花儿一样,党委政府要创造花儿生长的环境和条件,要提供阳光、空气、土壤。
相关新闻:幸福像花儿一样,但却不能像筐儿一样,什么都往里装。
本报讯(记者徐静、王鹤、任珊珊、林霞虹、练情情、曾向荣、陆建銮、李少威、刘旦)“每个人都要为幸福广东尽职履责,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过程。
”昨天下午,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汪洋来到广州代表团参加小组讨论。
汪洋向大家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现场作三副“幸福”对联,横批均为“共建共享”,其中一副对联是“加快转型升级政府是关键,建设幸福广东匹夫也有责”。
昨天的讨论开始不久,省人大代表卢翠芬举手发言,第一句话便是“能够抢到话筒发言,我很幸福”,引来现场一片笑声。
昨天的讨论中,幸福屡被提及。
汪洋在讲话中说,现在大家讨论幸福问题,我也有感而发。
汪洋说,幸福在老百姓的眼中像花儿一样,党委政府要创造花儿生长的环境和条件,提供阳光、空气、土壤,“土壤不能有重金属;日照要充足,不能一天到晚见不到太阳;空气要有纯净度,否则花儿就长不起来了。
”当然,群众也不能闲着。
汪洋说,群众要除草、浇水和松土,还要打虫子,“每个人都要为幸福广东尽职履责,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过程”。
汪洋还用中国传统作春联的方式谈幸福。
三副对联分别是“加快转型升级政府是关键,建设幸福广东匹夫也有责”、“人人是创造幸福的主体,个个是享受幸福的对象”、“我为别人的幸福努力工作,别人为我的幸福创造条件”。
尊敬的评委、主席、同学们,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辩题是幸福是有客观标准的。
开宗明义,首先我们来谈谈幸福,幸福可以是使人心情愉悦的境界,也可以是一种良好的氛围,并且幸福对于不同的对象来说是不同的,这些对象可以是个人、群体、国家。
客观标准是指不加个人偏见可以用来衡量事物的准则,相对于主观标准,它更科学、更严谨、更可信。
幸福是每个人所渴望的,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那么幸福是否有客观标准呢?多个实例为我们论证了幸福是有客观标准的。
第一、对于个人来说。
个人的幸福是有双重标准的,包括主观和客观。
两者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不否认幸福主观标准的存在。
主观标准是完全由个人主观意识所决定的。
与个人幸福相关的因素就是客观标准,它相对而言更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
正是由于客观标准的这种特性,它才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衡量自己、他人是否幸福。
我们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时我们也希望身边的亲朋好友能幸福。
客观标准能够让我们了解他们是否真的幸福,帮助某些人走出自我认为幸福的假象,帮助自认为不幸的人走出阴霾。
正是有了客观标准,我们才知道阿Q并不幸福,他不过是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而已。
第二、对于群体来说。
生活在广东这个省份,相信大家对幸福广东这个概念并不陌生。
汪洋书记指出:“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我们的工作是努力为解决这些诉求而奋斗,但不意味着在一个时点上全部解决这些诉求。
”是的,正如汪洋书记所说,他们正在为解决民众的诉求而奋斗,在努力营造幸福这种氛围。
大家想想,倘若幸福没有客观标准,那要政府从哪一点开始入手?难道是今天为了李家的米,明天为了陈家的醋吗?这显然不切实际。
在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幸福这一氛围的客观标准被提出,包括生活质量指数,社会文明指数等。
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组委会根据涉及市民就医是否便捷、购物是不是方便等,涉及20个直接事关民生的幸福感指标,来评选出这十个幸福城市。
这便是幸福的客观标准啊。
大学生应如何践行“幸福广东”幸福究竟是什么?自从广东省委提出“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幸福”便再次成为城中热话。
“幸福”不仅需要共享,更需要共建。
作为广东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加入建设“幸福广东”的队伍中呢?只有每一个人的幸福都能够得到合法的保障,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这个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幸福才意味着希望,幸福才意味着发展,幸福才意味着人们以此为导向,得之所得,失之所失。
大学生要践行“幸福广东”,首要当然是要理解何为“幸福广东”。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在追求和感受,其内涵非常丰富,既涵盖物质生活,也涵盖文化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幸福虽然是主观感受,但并不是空中幻影,而是有其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为依托的。
如果是“建设幸福广东”是“分蛋糕”的话,那么,“加快转型升级”就是“做蛋糕”,就是奠定“建设幸福广东”的物质基础。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什么是“建设幸福广东”呢?GDP不等于幸福,同样,大量事实证明了,财富不等于幸福,辉煌成就也不等于幸福。
很多富豪内心空虚寂寞,“穷得只剩下钱了”;不少人,身处高峰,却感到高处不胜寒。
什么是幸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观都会有不同的幸福观。
简单来说,幸福就是饿时想有饭吃,有饭吃时又想吃肉;当你躺在病床上时,健康就是你心中的希望,就是此时此刻最大的幸福;当你失业时,工作就是幸福;当你感到疲惫时,能够有时间偶尔休闲一下,偷得浮生半日闲,也是一种幸福!什么是幸福,有人认为,当人生五种需求都满足了,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你也就幸福了。
而哈佛大学教授泰勒博士认为,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这实际上说明了,幸福不仅仅是主观感受,更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建设幸福广东应该是全体广东人民共同的事情,而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主流,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一切为了我们的共同事业——薛晓峰在中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各位代表、同志们:中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
会议期间,代表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认真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及去年我市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及今年的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本着对党的事业和中山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了一系列有见地、分量重、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议案和建议,这对“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中山”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次大会坚决贯彻省委和市委全会的工作部署,凝聚了全体代表的智慧力量,反映了中山人民的愿望期盼,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民主团结、求真务实的大会,是一次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大会。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山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向大会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认真履行职责的全体代表和与会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工作的全体市民、海内外乡亲、新闻媒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大会选举我担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选举茂辉同志为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这标志着我市按照省委统一部署,顺利完成了市主要领导交接。
我深深感到,各位代表的每一张选票,都饱含了大家对我和茂辉同志的信任和支持,每一张选票,都凝聚着大家对中山未来的期待和重托。
我也深知,这种信任和期待,意味着更重的责任、更大的担当、更高的要求、更多的付出。
我一定牢记使命,恪尽职守,与市人大常委会全体成员一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忠诚地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忠诚地践行“执政为民、天下为公”的理念,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办事、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全市人民和海内外乡亲的期望。
幸福中国、幸福广东之我见今年国家和地方两会期间,提出了许多关于幸福的议题。
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湖南提出“让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从而,全国掀起了关于“幸福中国”的热议。
而“幸福广东”,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其定义为:让民众幸福更给力更持久!以上就是“幸福中国,幸福广东”提出的政治背景。
我觉得,要做到“幸福中国、幸福广东”,要做好以下两大方面的内容:一、加快转型升级政府,着重关注民生问题在建设“幸福中国、幸福广东”的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内容是无庸置疑的。
这也是建设“幸福中国、幸福广东”的根本出路。
但作为政府,要注意关注民生的问题,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去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
就如现在有一些领导干部,为了把经济总量搞上去,而忽略了发展的目的,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人民感受不到幸福感。
这样做的后果将会怎样?前苏联一个典型的例子。
前苏联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要大炮不要黄油”。
国防工业虽然非常发达,但是日用品匮乏,民生得不到保障,成为后来失去人民群众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而,转型升级政府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成为“幸福中国、幸福广东”的主人。
对于民生,转型升级政府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保障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做好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让民众基本生存的底线有所保证。
二、提供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让人民在能生存下去的同时,能够有能力和有机会活下去。
如做好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等工作。
共建幸福广东
幸福是一个主观的词语,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感受,当然也是一种生活价值的评价。
所谓幸福广东,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其定义为:让民众幸福更给力更持久。
汪洋书记指出:“每个人都要为幸福广东尽职履责,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过程。
”幸福像花儿一样,但却不能像筐儿一样,什么都往里装。
“什么都装到幸福的筐里去解决,那是解决不了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我们的工作是努力为解决这些诉求而奋斗,但不意味着在一个时点上全部解决这个诉求。
”谈及建设幸福广东,汪洋书记强调,领导要有清醒的头脑,社会要有正确的态度。
他指出,建设幸福广东是涉及千百万人的事业,只有千百万人的共同努力,幸福广东才能建设成功。
我认为,幸福广东,一定是共建共享的社会,是每个人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爱岗守责,既为社会作贡献又享有社会福利的社会。
幸福广东的建设,既需要政府为转型升级搭建公共服务的平台,也需要每一个公民为此努力。
有愿意追求幸福的民众,有以幸福为宗旨的社会氛围,幸福的阳光才能真正映照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这个社会充满爱与温馨,充满富足与欢乐,而每一个公民,也因此而过上体面且富有尊严的生活。
共建幸福广东,需要我们一起合作,一起付出努力。
正如美好家园是靠每个家人一起建设的,幸福广东也必定是由我们一起携手构建的。
因为“幸福的获得,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发动智慧,以现代化的意识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以转型升级为核心,推动广东各项改革事业的新突破。
”
共建幸福广东,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当我们都能自觉地维护一个社区的和谐幸福,我们便有了里来那个去构建再到一个城市的幸福,再到整个省的幸福。
正所谓世间无小事,只要我们携手合作,朝着共同的目标,必能完成幸福广东的大事。
共建幸福广东,由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