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高一必修二 作业 平面的基本性质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的基本性质.借助实例,直观了解平面的概念、画法,会用图形与字母表示平面.(重点).会用符号语言规范地表述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易错点).能用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描述三个公理,理解三个公理的地位与作用.(重点、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平面的概念及表示阅读教材~公理以上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概念厚薄平面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几何概念.它没有,是的.无限延展图--.表示()图形表示置平面通常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当平面水平放置的时候,一般用水平放正方形的的直观图作为平面的直观图(如图--).()字母表示α,希腊字母平面通常用β,,表示,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顶…γ表示,如平面点的字母α、平面等..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如果直线⊂平面α,直线⊂平面α,∈,∈,且∈,∈,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α;②⊄α;③∩α=;④∩α=.【解析】∵∈,∈,⊂α,⊂α,∴∈α,∈α.而,确定直线,根据公理可知⊂α.故填①.【答案】①教材整理平面的基本性质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如果一条直线上的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两点都在这个平面内.用符号表示为:⇒⊂α. ()公理: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共点直线.用符号表示为:⇒α∩β=且∈.()公理: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也可简单地说成,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平面的基本性质的推论()推论: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两条相交直线()推论:经过,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1.2 平面的基本性质一、我们要参观的景点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会用数学语言规范地表述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了解可以用来作为推理依据的三条公理及三条推论,深刻理解其作用.二、我们的旅程景点一:平面的概念(1)概念:平面是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数学哲学)(2)平面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一个平面可以把空间(宇宙)分成几个部分?两个平面呢?三个平面呢?(3)平面的画法和表示方法(三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到了哪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平面;()(2)平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10cm;()(4)空间图形中,先画的线是实线,后(3)平面ABCD的面积为2画的是虚线.( )景点二: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直线AB 在平面AC 内集合 和集合 关系直线A A 1不在平面AC 内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a【你到了哪里?】1.若点Q 在直线b 上,b 在平面β内,则β、、b Q 之间的关系可记作:_____________2.依据题意,画出图形(1)直线l 过平面α内一点A ,且过外两点B 、C ;(2)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为l ,直线m 在α内,直线n 在β内,且m 、n 与l 分别交于点P 、Q ;景点三:平面的三条基本性质(分别用三种数学语言表述)公理1公理2公理3图形语言文字 语言如果 ____________ ,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 ________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公理作用【例1】在ABC ∆中,若α⊂AB ,α⊂BC ,试问AC 是否在平面α内;【变式】画出平面P C A 11与长方体下地面ABCD 的交线【例3】已知H G F E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四条线段首尾相接,且连结点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所组成的空间图形叫空间四边形)各边CD CB AD AB ,,,上的点,且直线HG EF ,交于点P ,求证:点P D B ,,在同一条直线上.【例4】用公理解释下列现象:(1)将一把直尺置于桌面上,通过是否漏光就能检查桌面是否平整; (2)用两个合页和一把锁就能将一扇门固定; (3)照相机支架只需三条腿就够了; (4)许多自行车后轮旁只需安一只撑脚景点四:公理3的三个推论【例5】已知:,,,A l B l C l D l ∈∈∈∉,求证:直线AD ,BD ,CD 共面【例6】平面的确定及共面问题 (1)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2)两两平行,但不共面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3)共点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几个平面?【你到了哪里?】1. 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直线都相交,证明:三条直线共面2.在正方体中,试画出过其中三条棱的中点P 、Q 、R 的平面截得正方体的截面形状.3.课本5,4,3,222#P。
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1平面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借助实例,直观了解平面的概念、画法,会用图形与字母表示平面.(重点)2.会用符号语言规范地表述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易错点)3.能用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描述三个公理,理解三个公理的地位与作用.(重点、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平面的概念及表示(1)平面的概念平面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几何概念.它没有厚薄,是无限延展的.(2)平面的表示方法①图形表示平面通常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当平面水平放置的时候,一般用水平放置的正方形的直观图作为平面的直观图(如图1-2-1).图1-2-1②字母表示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表示,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表示,如平面α、平面AC等.(3)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C AB11(1)平面的基本性质 ①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用符号表示为: ⎭⎬⎫A ∈αB ∈α⇒AB ⊂α. ②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用符号表示为:⎭⎬⎫P ∈αP ∈β⇒α∩β=l 且P ∈l . ③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也可简单地说成,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2)公理3的推论①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②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基础自测]1.如果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M ∈a ,N ∈b ,且M ∈l ,N ∈l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l ⊂α;②l ⊄α;③l ∩α=M ;④l ∩α=N .[解析] ∵M ∈a ,N ∈b ,a ⊂α,b ⊂α,∴M ∈α,N ∈α.而M ,N 确定直线l ,根据公理1可知l ⊂α.故填①.[答案] ①2.如图1-2-2所示,用符号可表达为________.图1-2-2[解析]由题图可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且直线n在平面α内,且与直线m相交于点A,故用符号可表示为:α∩β=m,n⊂α且m∩n=A.[答案]α∩β=m,n⊂α且m∩n=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②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③四边形是平面图形;④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解析]①错误,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②错误,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③错误,四边形不一定是平面图形.④正确,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答案]④[合作探究·攻重难]系.①②图1-2-3(2)用符号语言表示语句:“平面ABD与平面BDC相交于BD,平面ABC与平面ADC交于AC”,并画出图形.[思路探究]根据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及符号表示相互转化.[解](1)①α∩β=l,m⊂α,n⊂β,l∩n=P,l∥m.②α∩β=a,α∩γ=b,β∩γ=c,a∩γ=O.(2)符号语言表示:平面ABD∩平面BDC=BD,平面ABC∩平面ADC=AC.图形表示:1.根据图形,写出图形中点、直线和平面之间的关系.(1)(2)图1-2-4图(1)可以用几何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图(2)可以用几何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1)α∩β=AB,a⊂α,b⊂β,a∥AB,b∥AB,a∥b(2)α∩β=l,m∩α=A,m∩β=B,A l,B l线共面.[思路探究]法一:a,b确定一个平面→l在平面内→a,c,l共面→a,b,c,l共面法二:a,b确定一个平面→b,c确定另一个平面→两平面重合[解]如图.法一:∵a∥b,∴a,b确定平面α.又∵l∩a=A,l∩b=B,∴l上有两点A,B在α内,即直线l⊂α.∴a,b,l共面.同理,a,c,l共面,即c也在a,l确定的平面内.故a,b,c,l共面.法二:∵a∥b,∴过a,b确定平面α,又∵A∈a,B∈b,∴AB⊂α,即l⊂α.又∵b∥c,∴过b,c确定平面β,而B∈b,C∈c,∴BC⊂β,即l⊂β.∴b,l⊂α,b,l⊂β,而b∩l=B,∴α与β重合,故a,b,c,l共面.2.证明: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导学号:85012015】[解]已知:如图所示,l1∩l2=A,l2∩l3=B,l1∩l3=C.求证: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法一:∵l1∩l2=A,∴l1和l2确定一个平面α.∵l2∩l3=B,∴B∈l2.又∵l2⊂α,∴B∈α.同理可证C∈α.又∵B∈l3,C∈l3,∴l3⊂α.∴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法二:∵l1∩l2=A,∴l1,l2确定一个平面α.∵l2∩l3=B,∴l2,l3确定一个平面β.∵A∈l2,l2⊂α,∴A∈α.∵A ∈l 2,l 2∈β,∴A ∈β.同理可证B ∈α,B ∈β,C ∈α,C ∈β.∴不共线的三个点A ,B ,C 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平面α和β重合,即直线l 1,l 2,l 3在同一平面内.1.把三角板的一个角立在课桌面上,三角板所在平面与桌面所在平面是否只相交于一点?为什么?[提示] 由下边的图可知它们不是相交于一点,而是相交于一条直线.2.如图1-2-5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AB 的中点,F 为AA 1的中点.试问CE ,D 1F ,DA 三线是否交于一点?为什么?图1-2-5[提示] 交于一点.证明:如图所示,连结EF ,D 1C ,A 1B .∵E 为AB 的中点,F 为AA 1的中点,∴EF 12A 1B .又∵A 1B ∥D 1C ,∴EF ∥D 1C ,∴E ,F ,D 1,C 四点共面,且EF=12D1C,∴D1F与CE相交于点P.又D1F⊂平面A1D1DA,CE⊂平面ABCD.∴P为平面A1D1DA与平面ABCD的公共点.又平面A1D1DA∩平面ABCD=DA,根据公理3,可得P∈DA,即CE,D1F,DA相交于一点.如图1-2-6所示,在四面体ABCD中,E,G分别为BC,AB的中点,F在CD上,H在AD上,且有DF∶FC=DH∶HA=2∶3,求证:EF,GH,BD交于一点.图1-2-6[思路探究]先证明GH和EF共面且交于一点O,然后说明O是平面ABD 和平面BCD的公共点,而平面ABD和平面BCD相交于直线BD,根据公理2,两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条交线.因此点O在交线上,即点O在直线BD上.从而证明了直线EF,GH,BD都过点O.[解]∵E,G分别为BC,AB的中点,∴GE∥AC,GE=12AC.又DF∶FC=DH∶HA=2∶3,∴FH∥AC,FH=25AC.∴FH∥GE,FH≠GE.∴四边形EFHG是一个梯形,GH和EF交于一点O.∵O在平面ABD内,又在平面BCD内,∴O在这两平面的交线上.而这两个平面的交线是BD,且交线只有这一条,∴点O在直线BD上.∴EF,GH,BD交于一点.3.如图1-2-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R分别在棱AB,BB1,CC1上,且DP,RQ相交于点O.求证:O,B,C三点共线.图1-2-7[证明]如图,可知平面AC∩平面BC1=BC.O为平面BC1与平面AC的公共点又∵平面AC∩平面BC1=BC,∴O∈BC,即O,B,C三点共线.[当堂达标·固双基]1.已知点A,直线a,平面α,以下命题表述不正确的有________.①A∈a,aα⇒Aα;②A∈a,a∈α⇒A∈α;③A a,a⊂α⇒Aα;④A∈a,a⊂α⇒A⊂α.[解析]①不正确,如a∩α=A;②不正确,“a∈α”表述错误;③不正确,如图所示,A∉a,a⊂α,但A∈α;④不正确,“A⊂α”表述错误.[答案]①②③④2.如图1-2-8所示,点A∈α,B∉α,C∉α,则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点的个数是________个.图1-2-8[解析]因为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必然相交,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所以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点有无数个.[答案]无数3.空间三条直线a,b,c,若它们两两平行,则最多能确定平面的个数为________个.[答案] 34.下列图形(如图1-2-9)均表示两个相交平面,其中画法正确的是________.【导学号:85012016】①②③④图1-2-9[答案]④5.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画出平面ACD1与平面BDC1的交线,并说明理由.[解]设AC∩BD=M,C1D∩CD1=N,连结MN,则平面ACD1∩平面BDC1=MN,如图.理由如下:∵点M∈平面ACD1,点N⊂平面ACD1,所以MN⊂平面ACD1.同理,MN⊂平面BCD1,∴平面ACD1∩平面BDC1=MN,即MN是平面ACD1与平面BDC1的交线.。
平面的基本性质⑴【双基提要】1、掌握平面的概念及平面的表示法,理解三个公理及三个推论的内容及作用;2、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示点、线、面的位置关系;3、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其推论的三种语言表示,初步掌握性质与推论的简单应用。
【课堂反馈】1、下面有4个命题:①若l B l A ∈∈,且αα∈∈B A ,,则必有α∈l ;②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必相交于一点;③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平行四边形的边为平面的边界;④梯形是平面图形,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下列推理中,错误的个数为 ( )①ααα⊂⇒∈∈∈∈l B l B A l A ,,,; ②AB B B A A =⇒∈∈∈∈βαβαβα ,,,; ③αα∉⇒∈⊄A l A l ,; ④βα∈∈C B A C B A ,,,,,且A 、B 、C 不共线α⇒与β重合。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3、已知P n m n m l =⊂⊂= ,,,βαβα,则点P 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为 (用符号表示)。
4、空间四点,没有任何三点共线,则可确定平面的个数是 。
5、已知B b l A a l b a == ,,//,求证,过l b a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6、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AA 1、D 1C 1的中点,过D 、M 、N 的平面α与正方体的下底面A 1B 1C 1D 1相交于直线l 。
⑴画出直线l ;⑵画出α与正方体的各面的交线;⑶设PAl=B,求PB1的长。
11【巩固练习】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②若四边形有两个对角都是直角,则这个四边形是圆内接四边形;③“平面不经过直线”的等价说法是“直线上至多有一个点在平面内”;④若两平面有一条公共直线,则这两平面的所有公共点都在这条公共直线上。
A、1B、2C、3D、42、空间四点A、B、C、D共面但不共线,则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A、四点中必有三点共线B、四点中必有三点不共线C、AB、BC、CD、DA四条直线中总有两条直线平行D、直线AB与CD必相交3、下列命题:①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②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平面;③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是一个平面;④平面是一个绝对平的、无厚度,可以无限延伸的抽象的数学概念;⑤空间图形中先画的是实线,后画的为虚线。
课时训练5平面的基本性质1.图中表示两个相交平面,其中画法正确的是()解析:对于A,图中没有画出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另外图中的实、虚线也没有按照画法原则去画,因此A的画法不正确.同样的道理,也可知图形B,C的画法均不正确.选项D的画法正确.答案:D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如果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那么它们只有有限个公共点B.两个平面的交线可能是一条线段C.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确定三个平面D.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不共线的公共点,那么这两个面就重合为一个面解析:由公理2知A,B不正确;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也可能确定一个平面,C不正确.答案:D3.已知点A,直线a,平面α.①A∈a,a⊄α⇒A∉α;②A∈a,a∈α⇒A∈α;③A∉a,a⊂α⇒A∉α;④A∈a,a⊂α⇒A⊂α.以上命题表达正确的个数为()A.0B.1C.2D.3解析:①中若a与α相交,且交点为A,则不正确;②中“a∈α”符号不正确;③中A可在α内,也可在α外;④符号“A⊂α”不正确.答案:A4.(2016安徽蚌埠高二期中)三条两两平行的直线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为()A.0B.1C.0或1D.1或3解析:若三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则此时三条直线只能确定一个平面;若三条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则此时三条直线能确定三个平面.故选D.答案:D5.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既与AB共面也与CC1共面的棱的条数为.(六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解析: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与AB,CC1都共面的棱为BC,D1C1,DC,AA1,BB1,共5条.答案:56.(2016四川德阳高二期中)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F,G分别为棱BC,C1C,B1C1的中点,O1,O2分别为四边形ADD1A1,A1B1C1D1的中心,则下列各组中的四个点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是.(导学号51800110)①A,C,O1,D1;②D,E,G,F;③A,E,F,D1;④G,E,O1,O2.解析:①由题意,O1是AD1的中点,所以O1在平面ACD1内;②因为E,G,F在平面BCC1B1内,D不在平面BCC1B1内,所以D,E,G,F不共面;③由已知可得EF∥AD1,所以A,E,F,D1共面;④连结GO2,交A1D1于点H,则H为A1D1的中点,连结HO1,则HO1∥GE,所以G,E,O1,O2四点共面.答案:①③④7.按照给出的要求,完成下面两个相交平面的作图.如图(1),(2),(3),(4),(5),(6)中的线段AB,分别是两个平面的交线.解本题只需过线段的端点画出与交线AB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即可得到相关的平行四边形,注意被平面遮住的部分应画成虚线,然后在相关的平面上标上表示平面的字母即可,如图所示.8.已知△ABC在平面α外,其三边所在的直线满足AB∩α=M,BC∩α=N,AC∩α=P,如图所示,求证:M,N,P 三点共线.证明∵直线AB∩α=M,∴M∈AB,M∈α.又∵直线AB⊂平面ABC,∴M∈平面ABC,∴由此可知M是平面ABC与α的公共点,∴点M在平面ABC与α的交线上,同理可证:N,P也在平面ABC与α的交线上,即M,N,P三点都在平面ABC与α的交线上,∴M,N,P三点共线.9.如右图,课本ABCD的一个角A在桌面上,并且课本立于课桌上,问课本所在的平面α与桌面所在的平面β是只有这一个公共点A吗?要不是,如何作出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导学号51800111)解不止一个公共点,除点A外还有公共点.延长线段CD交平面β于点P,作直线PA,即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P∈CD,CD⊂α,∴P∈α.又∵P∈β,∴P是平面α和平面β的公共点.∵A∈β且A∈α,∴直线PA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
1.2.1平面的基本性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一些物体如湖面、黑板面、桌面、玻璃面,都给我们以平面的感觉.那么我们能够将这些面定义为平面吗?测量中的平板仪、望远镜或照相机等都用三条腿的架子支撑在地面上,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1.我们知道,几何里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通常把水平的平面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常用符号的规定是:①A∈α,读作:“点A在平面α内”;B∉α,读作:“点B在平面α外或点B不在平面α内”.②A∈l,读作:“点A在直线l上”;B∉l,读作:“点B在直线l外或点B不在直线l上”.③l⊂α,读作:“直线l在平面α内”;l⊄α,读作:“直线l在平面α外或直线l不在平面α内”.2.公理1.(1)文字语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2)符号语言:A∈l,B∈l,A∈α,B∈α⇒l⊂α.3.公理2.(1)文字语言: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2)符号语言:P∈α,P∈β⇒α∩β=l,P∈l.4.公理3.(1)文字语言: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2)符号语言:A∈l,B∈l,C∉l⇒三点A、B、C确定唯一平面α.5.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6.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7.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一、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该公理是判定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证明一条直线在某一平面内,即只需证明这条直线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在该平面内即可.二、公理2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该公理主要用于判定或证明两个平面相交及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证明点共线的问题,一般转化为证明这些点是某两个平面的公共点(依据:由点在线上,线在面内,推出点在面内),这样,可根据公理2证明这些点都在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直线上.证明共点问题,一般是先证明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明这点在第三条直线上,而这一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这第三条直线是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三、公理3及其三个推论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和三个推论是证明点和点、点和线、线和线共面的重要依据,是把空间问题化归成平面问题的重要渠道.基础巩固知识点一平面的概念及符号表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一个平面长4 m,宽2 m;②2个平面重叠在一起比一个平面厚;③一个平面的面积是25 cm2;④一条直线的长度比一个平面的长度大;⑤圆和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表示平面.解析:根据平面定义,前4个说法均不正确,⑤正确.答案:⑤2.点M在直线a上,且直线a在平面α内,可记为________.解析:点、线、面的关系采用集合中的符号来记.答案:M∈a⊂α3.根据下列条件,画出图形:平面α∩平面β=AB,直线CD⊂α,CD∥AB,E∈CD,直线EF∩β=F,F∉AB.解析:由题意画图形如下:知识点二平面基本性质三条公理4.平面α、β有公共点A,则α、β有________个公共点.解析:根据公理2.答案:无数5.如图,平面α∩平面β=l,A、B∈α,C∈β,C∉l,直线AB∩l=D ,过A、B、C三点确定的平面为γ,则平面γ、β的交线必过点________.解析:根据公理判定点C和点D既在平面β内又在平面γ内,故在β与γ的交线上.答案:C和D6.空间任意四点可以确定________个平面.解析:若四点共线,可确定无数个平面;若四点共面不共线,可确定一个平面;若四点不共面,可确定四个平面.答案:1个或4个或无数知识点三平面基本性质三条推论7.下列命题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空间中不同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②空间中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③一条直线和一个点能确定一个平面;④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解析:根据三个公理及推论知①②③均不正确.答案:④8.下列各图的正方体中,P、Q、R、S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则使这四个点共面的图形是________(把正确图形的序号都填上).解析:①中PS∥RQ,③中SR∥PQ,由推论3知四点共面.答案:①③9.点A在直线l上但不在平面α内,则l与α的公共点有__________个.答案:0或1能力升级综合点一点共线的问题10.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A1C∩平面ABC1D1=E,则B、E、D1三点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连接AC、A1C1、AC1,则E为A1C与AC1的交点,故E为AC1的中点.又ABC1D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D1三点共线.答案:共线11.如右图,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中AB、BC、CD、DA上的点,且EH与FG交于点O.求证:B、D、O三点共线.证明:∵E∈AB,H∈AD,∴E∈平面ABD,H∈平面ABD.∴EH⊂平面ABD.∵EH∩FG=O,∴O∈平面ABD.同理可证O∈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O∈BD,即B、D、O三点共线.综合点二线共点问题1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AA1、AB的中点,求证:D1E、CF、DA三线共点.证明:如图,连接EF,A1B,D1C,∵E、F为AA1、AB的中点,∴EF綊12A1B.又∵A1B綊D1C,∴EF綊12D1C.故直线D1E、CF在同一个平面内,且D1E、CF不平行,则D1E、CF必相交于一点,设该点为M.又∵M∈平面ABCD且M∈平面ADD1A1,∴M∈AD,即D1E、CF、DA三线共点.综合点三点、线共面问题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若点P在直线l上,点P在直线m上,点P在直线n上,则l、m、n共面;②若点P在直线l上,点P在直线m上,则l、m共面;③若点P不在直线l上,点P不在直线m上,点P不在直线n上,则l、m、n不共面;④若点P不在直线l上,点P不在直线m上,则l、m不共面;⑤若点P在直线l上,点P不在直线m上,则l、m不共面.解析:∵P∈l,P∈m,∴l∩m=P.由推论2知,l、m共面.答案:②综合点四同一法证直线共面14.已知:a∥b∥c,直线l∩a=A,l∩b=B,l∩c=C.求证:a、b、c、l四线共面.证明:∵a∥b,∴a、b确定一个平面α.∵A∈a,B∈b,∴A∈α,B∈α.∴AB⊂α,即l⊂α.同理,由b∥c,得b,c确定一个平面β,可证l⊂β.∴l、b⊂α,l、b⊂β.∵l∩b=B,∴l、b只能确定一个平面.∴α与β重合.故c在平面α内.∴a、b、c、l四线共面.。
1.已知α∩β=m,a⊂α,b⊂β,a∩b=A,则直线m与A的位置关系用集合符号表示为________.
解析:∵a∩b=A,∴A∈a,又a⊂α.
∴A∈α,同理A∈β.∴A∈m.
答案:A∈m
2.已知点A,直线a,平面α.
①A∈a,a⊄α⇒A∉α;②A∈a,a∈α⇒A∈α;③A∉a,a⊂α⇒A∉α;④A∈a,a⊂α⇒A ⊂α.
以上命题表达正确的个数为________.
解析:①中若a与α相交,且交点为A,则不正确;②中“a∈α”符号不正确;③中A可在α内,也可在α外;④符号“A⊂α”不正确.
答案:0
3.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两点可确定平面的个数是________个.
答案:1或2
4.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既与AB共面也与CC1共面的棱的条数为________.(六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
解析: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与AB,CC1都共面的棱
为BC,D1C1,DC,AA1,BB1,共5条.
答案:5
5.直线AB,AD⊂平面α,直线CB,CD⊂平面β,点E∈AB,点F∈BC,点G∈CD,点H∈DA,若直线EH∩直线FG=M,则点M在________上.
解析:由已知得B,D∈平面α,B,D∈平面β,∴α∩β=BD,而E,H分别在AB,DA上,
∴直线EH⊂α,同理FG⊂β.又∵直线EH∩直线FG=M,∴M∈EH,M∈FG,∴M∈α,M∈β,∴M∈BD.
答案:BD
6.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请画出过A1、B、D三点的截面.
解: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即为过三点A1、B、D的截面.
7.已知:如图所示,平面α、β、γ满足α∩β=a,β∩γ=b,α∩γ=c,a∩b=A.
求证:a,b,c三线交于一点.
证明:∵a∩b=A,∴A∈a,A∈b,
又α∩β=a,β∩γ=b,
∴a⊂α,b⊂γ,∴A∈α,A∈γ.
而α∩γ=c,∴A∈c.
∴a,b,c相交于点A.
8.已知:a∥b∥c,l∩a=A,l∩b=B,l∩c=C.
证明:直线a,b,c和l共面.
证明:∵a∥b,∴a,b确定一个平面α,∴A∈α,B∈α,
而A,B∈l,∴l⊂α,b⊂α,a⊂α.
又a∥c,则a,c确定一个平面β,
∴A∈β,C∈β,∴A,C∈l,
∴l⊂β.又a⊂β,∴l,a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而相交直线l,a只能确定一个平面.由推论2得α与β重合.
∴l,a,b,c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