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里县沙湾电站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终稿)

木里县沙湾电站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终稿)

四川省木里河沙湾水电站

首部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四川省电力公司大坝安全监察中心

2012年2月

目录

1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概况 (1)

1.1蓄水安全鉴定任务与内容 (1)

1.2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及进度 (2)

1.3安全鉴定工作的主要依据 (2)

1.4安全鉴定的基本要求 (3)

2沙湾水电站工程建设情况 (4)

2.1工程概况 (4)

2.2工程特性 (5)

2.3工程建设简况 (8)

2.4“5.12”地震对工程的影响 (13)

2.5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13)

3工程防洪度汛 (15)

3.1流域概况 (15)

3.2设计洪水复核 (16)

3.3河流泥沙 (17)

3.4工程防洪能力 (18)

3.5水库防洪度汛 (19)

3.6评价意见和建议 (20)

4工程地质 (21)

4.1区域地质及地震 (21)

4.2水库区工程地质 (22)

4.3首部枢纽工程地质 (23)

4.4施工开挖揭示闸址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7)

4.5天然建筑材料 (30)

4.6评价意见及建议 (30)

5首部枢纽安全 (33)

5.1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 (33)

5.2建筑物结构布置设计 (34)

5.3建筑物稳定及应力计算 (36)

5.4泄流能力 (38)

5.5消能防冲设计 (38)

5.6水库运行及闸门开启方式 (40)

5.7防渗设计及基础处理 (40)

5.8水库下闸蓄水要求 (42)

5.9评价意见及建议 (43)

6工程安全监测 (46)

6.1监测布置 (46)

6.2项目实施 (46)

6.3成果观测 (47)

6.4评价意见及建议 (51)

7金属结构 (53)

7.1慨述 (53)

7.2金属结构设计及设计变更 (53)

7.3闸门的供电、照明、控制和通信等系统 (57)

7.4金属结构安装和调试 (58)

7.5评价意见及建议 (60)

8工程施工 (62)

8.1原材料检测及质量评价 (62)

8.2土石方开挖 (66)

8.3基础处理 (67)

8.4混凝土施工 (71)

8.5工程质量验收评定 (75)

8.6评价意见及建议 (82)

9工程蓄水安全总评价 (83)

9.1鉴定意见 (83)

9.2建议 (84)

9.3结论 (84)

1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概况

1.1蓄水安全鉴定任务与内容

1.1.1蓄水安全鉴定任务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能新能【2011】263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水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23-2000)、四川省经贸委川电力[2001]830号文《四川省经贸委关于加强水电工程验收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及原电力工业部电综〔1998〕219号文《水电建设工程安全鉴定规定》精神,应木里县木里河大沙湾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为中广核亚王木里县沙湾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要求,四川省电力公司大坝安全监察中心组织专家组进行沙湾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蓄水前安全鉴定(专家组名单见签字表)工作。

按国家相关规程规定,蓄水安全鉴定的任务是对以首部枢纽为重点和与蓄水安全有关的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对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进行评价,提出蓄水安全鉴定意见,明确是否具备蓄水条件。为确保鉴定工作质量,专家组在鉴定工作中遵循“实事求是,突出重点,慎重研究,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个可能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对有争论的问题,严肃认真对待,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慎重做出判断,最终提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意见,作为水库下闸蓄水的依据。

此次蓄水安全鉴定工作范围包括水库蓄水计划、工程防洪度汛方案,泄洪、冲沙闸及下游消能设施、发电进水口(不含引水隧洞)工程及近坝库岸边坡稳定、渗控工程、边坡、下游护岸及以上建筑物的基础处理、安全监测和金属结构设备工程等。

1.1.2蓄水安全鉴定内容

沙湾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的主要内容:主要论证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设计工作质量(包括:工程等级、水文与地质、水工枢纽布置、泄洪安全、结构设计、坝基帷幕固结灌浆,特殊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水库运用、工程防洪等);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包括:坝基开挖、砼施工,金属结构与启闭设备、基础处理、岸坡整治、下游消能等);大坝工程与监测(包括:下闸蓄水工程措施、水库调度和度汛规划、工程泄洪及防洪安全、坝体抗滑稳定、坝基渗流稳定、原型观测系统、变形和渗流监测资料等);机电及金属结构安装调试(包括:闸坝、进水口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启闭设备及其操作

电源等)质量。

1.2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及进度

四川省电力公司大坝中心2010年5月份承担沙湾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后,组织有设计、施工、水文、地质、金属结构等专业资深专家并根据沙湾水电站工程2011年12月蓄水、发电的进度安排,在沙湾水电站参建各方和业主支持下,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5月)

熟悉资料、现场调研、向建设单位提出蓄水鉴定要求并提出首部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大纲。在现场与有关方面磋商,提出各参建单位提供安全鉴定所需资料的清单和编写自检报告的要求,落实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总体安排。各参建单位编写自检报告。

第二阶段:(2011年12月14日~18日)

专家组查看现场,听取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汇报,重点分析、研究可能影响工程安全和下闸蓄水的有关问题,查阅工程建设、施工记录、质量检查和工程验收、签证等工程建设有关文件。提出自检报告补充、修改意见。起草沙湾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初稿)。

第三阶段:2012年2月

在现场调研、研阅自检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梳理分析问题,与有关参建单位磋商和讨论的基础上,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初稿)经鉴定会上专家组讨论通过后,由省电力公司主管领导审定印刷出版,向建设单位正式提出工程鉴定报告。

1.3安全鉴定工作的主要依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能新能【2011】263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水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2)四川省经贸委川电力[2001]830号文《四川省经贸委关于加强水电工程验收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

(3)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电监会令第3号);

(4)《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23-2000);

(5)《水电建设工程安全鉴定规定》(电力工业部电综[1998]219号文);

(6)国家及行业有关的技术规范和规程;

(7)国家和行业有关部门对沙湾水电站的批文;

(8)国家和行业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

(9)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文本;

(10)工程截流前的有关验收文件;

(11)质量检查专家组历次检查报告。

1.4安全鉴定的基本要求

(1)水电站工程和库区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全部建成。

(2)设计标准和设计变更,要符合规范和审批文件的要求,如有突破,设计应进行必要论证。

(3)工程地质、施工、金结安装过程中的缺陷(如果存在话)处理评价。

(4)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要准确可靠。

依据前述规程、规范、法规文件,对沙湾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影响工程安全的工程地质条件、設计方法、施工质量、监测成果进行检查复核。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安全作出鉴定,提出评价意见。

2沙湾水电站工程建设情况

2.1工程概况

沙湾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的木里河干流上,系木里河干流(上通坝~阿布地河段)水电规划“一库六级”的第三个梯级,上游与卡基娃水库电站,下游与俄公堡水电站相衔接。拟建闸址位于瓦郎沟沟口下游 1.5km河段,水库正常蓄水位2572.00m,相应库容316万m3,闸(坝)顶长76.20m,最大闸高27.00m。右岸引水至沙湾大桥下游1.5km处建厂发电,引水隧洞长18.7km,利用落差256m,装机容量240MW,年发电量为12.511/13.978(单独/与卡基娃联合)亿kW·h,年利用小时数为5210/5820(单独/与卡基娃联合)h,具有日调节能力。除发电外尚需兼顾生态环境用水要求。

本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5级。相应各主要建筑物的洪水标准如下:(1)混凝土挡水、泄水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2)电站厂房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3)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

根据河道的冲淤特征、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取水防沙的要求,首部枢纽建筑物的布置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连接坝段、3孔泄洪闸、1孔冲沙闸、右岸连接坝段及取水口。除两岸连接坝段及进水闸建基于基岩上外,其余均建基于覆盖层上。拦河闸坝均采用混凝土结构,闸(坝)顶高程EL2574.00m,闸(坝)顶长度76.20m。

冲沙闸、泄洪闸布置在主河床,取水口布置在右岸,构成“正向冲沙、泄洪,侧向取水”的引水防沙和泄洪冲沙的枢纽体系。冲沙闸为1孔,孔口尺寸4.00m×10.00m(宽×高),设弧形工作闸门和平板检修闸门各一扇;泄洪闸为3孔,孔口尺寸6.00m×7.00m(宽×高),各设一扇弧形工作闸门,共用一扇平板检修闸门。闸室顺水流方向长35.00m,闸室边墩厚2.50m,中墩厚3.50m和3.00m,缝墩厚4.50m,闸底板厚3.50m,底板高程均为EL2553.00m,最大闸高27.00m。闸前设置10.00m长钢筋混凝土铺盖,其中泄洪闸前铺盖厚3.00m,冲沙闸及取水口前铺盖厚1.50m~3.00m,铺盖顶高程为EL2553.00m。闸室下游设扩散状钢筋混凝土护坦,长60.00m,底板厚 3.00m,护坦大面顶高程为EL2549.00m,其后接25.00m长的混凝土柔性海漫。在冲沙闸和1#泄洪闸之间的闸墩上游设置一道束水墙,长35.00m,墙顶高程EL2562.00m,顶宽2.00m。

左、右岸连接坝段均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EL2574.00m,最大坝高24.50m,坝顶宽度均为12.00m。左岸连接坝段长为18.30m,设2个坝段,均建基于基岩上。右岸连接坝段长为19.90m,设2个坝段,分别建基于砂卵砾石层和基岩上。泄洪闸和冲沙闸检修门储门槽均设在左岸挡水坝段内。为保护生态,满足环保要求,在右岸连接坝段设置一根φ55cm的泄水钢管,穿过连接坝段出口于护坦斜坡段边墙上。

取水口为直立岸塔式,采用侧向取水的布置型式,闸顶高程为2574.00m。取水口拦污栅闸为3孔布置,单孔净宽8.00m,孔口内设置一道工作拦污栅及机械清污系统。进水闸为胸墙式,底板高程EL2551.50m,设有一道平板工作闸门。取水口拦污栅闸与进水闸间为长9.00m的渐变段,底坡1:2。取水口上游侧设置清污平台,其上游侧用重力式导墙引导、平顺水流,并与岸坡相接。

闸坝覆盖层基础防渗采用全封闭式混凝土防渗墙,墙厚0.8m,防渗墙伸入基岩1.00m,最大深度约30.00m。两岸坝肩防渗采用基岩帷幕灌浆,左岸灌浆平硐长32.00m,右岸利用上坝交通洞兼作帷幕灌浆平硐,其中灌浆范围长24.50m。

上坝公路由过坝交通洞分岔洞至右岸连接坝顶,上坝交通洞总长约108m。

2.2工程特性

沙湾水电站工程特性表

2.3工程建设简况

2.3.1工程设计与审批过程

2.3.1.1工程设计情况

2003年9月,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受四川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承担了木里河干流(上通坝~阿布地)水电开发规划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2004年4月完成了《四川省木里河干流(上通坝—阿布地)水电规划报告》,5月通过了主管部门对规划研究报告的审查。2004年5月完成了《四川省木里河沙湾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利行业划分),6月通过了主管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2004年11月完成初步设计工作,2005年5月初获得审查批复,2006年4月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同年6月初获得省发展改革委核准,项目勘测设计周期较短。工程于2004年10月1日开工建设,2007年11月2日主体工程截流,到目前首部枢纽工程(闸墩、取水口、防渗墙等)砼浇筑、闸门金属结构安装、启闭机安装等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剩余少量零星工作(清渣、消缺)正在积极进行。引水隧洞施工基本完成,调压井和压力钢管斜管段施工基本完成,厂房施工基本完成。工程预计于2011年10月发电。

在“5.12”地震后,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水电工程防震抗震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能源[2008]1242号)文,以及水规总院《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防震抗震专题报告编制暂行规定》(水电规计[2008] 24号)文的要求,在取得了原地震安评单位四川赛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对原地震安评报告进行复核确认的基础上,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沙湾电站工程防震抗震研究设计专题报告。

2.3.1.2工程立项报批情况

木里县木里河大沙湾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为中广核亚王木里县沙湾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木里县沙湾水电站项目法人,在该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按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完成了相关报批文件:

(1)2004年5月,四川省发改委会同四川省水利厅审查并通过的《木里河干流(上通坝~阿布地)水电规划报告》,木里河干流(上通坝~阿布地)河段采用“一库六级”的开发方案,其中沙湾水电站作为规划推荐首期开发的第3级水电站;

(2)2004年6月,四川省发改委会同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局、省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审查并通过了沙湾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批文编号:川发改能源[2004] 548号;

(3)2004年9月,四川省发改委批复并同意沙湾水电站项目建议书,认为建设沙湾水电站是必要的,同意由四川省西昌电力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和经营。批文编号:川发改能源[2004] 568号;

(4)2005年5月,四川省发改委会同省水利厅、省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审查并通过了《四川省木里河沙湾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批文编号:川发改能源[2005] 233号;

(5)2006年,四川省发改委核准木里县木里河大沙湾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沙湾水电站的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建设、经营和管理,批文编号:川发改能源[2006] 275号。

2.3.2项目法人与参建单位

沙湾水电站原投资和建设单位为木里县木里河大沙湾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由中广核亚王木里县沙湾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为沙湾水电站项目法人)。该公司于2005年11月公司由四川九龙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两方股东分别以2亿元、1.44亿元出资设立,注册资本注册资本3.44亿元人民币,注册地点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后因公司发展需要,公司股权和公司名称变更。

公司现今股权构成为:中广核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占50%,四川九龙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占50%。

中广核亚王木里县沙湾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该工程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和经营。承担电站的项目立项、报批、银行融资、组织招标、进行设备和主要材料采购等工程建设管理以及建成投产后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沙湾水电站工程参加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中广核亚王木里县沙湾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都江堰紫坪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十三局集团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

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四川省地方电力工程质量监督分站。

2.3.3工程建设过程及当前工程形象面貌

2.3.3.1工程建设过程

(1)2007年3月正式开工;

(2)2007年11月2日成功截流;

(3)2009年5月13日进行导流洞封堵;

(4)2009年10月31日主体工程完工;

(5)2010年11月底,帷幕灌浆工作全部完成;

(6)2011年12月底,首部枢纽所有土建工程已工作全部完成。

2.3.3.2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沙湾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已经完成的土建工程量和金结安装工程见下表

首部枢纽已完工程量表

表2.2

2.3.3.3目前工程形象面貌

截止2011年11月30日,沙湾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完成的主要工程形象面貌为:(1)右岸1#~2#副坝浇筑至EL2574m高程(坝顶设计高程);左岸3#~4#副坝浇筑至坝顶2574m高程。

(2)泄洪闸、冲砂闸浇筑至坝顶EL2574m高程,坝顶交通及廊道全部完成。坝体防渗工程全部完成;下游护坦及海漫已全部完成(包括缺陷处理)。

(3)进水口闸室及栅库段浇筑至坝顶2574m高程, 进水口上游II、III#挡墙已完成至设计高程2565.5m,坝顶拦污栅排架施工完成;引水隧洞渐变段施工完成;

(4)完成门轨安装和门叶安装,液压启闭机的安装和无水调试工作;完成泄洪闸与冲砂闸检修门安装及无水调试工作;全部完成取水口拦污栅闸门及桥机安装与无水调

试工作;全部完成进水闸工作门及卷扬机安装与无水调试;进水口工作门启闭机及闸门安装调试完成;

(5)配电室、进水口工作门启闭房、泄洪闸及冲砂闸油泵房砼浇筑、砖砌体、初装修施工完成;

(6)首部枢纽外部变形观测、基础扬压力和水位观测已全部实施完成,并观测了初始值。

(7)电站移民已按原设计要求完成了移民安置和补偿,完成正常蓄水位(高程2572m)以下的人行吊桥的拆除、林木砍伐、防止水质污染的库底清理经专家勘察现场和查阅工程建设资料,沙湾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形象面貌已具备下闸蓄水的基本条件。已完成设计坝顶高程EL2574m以下的相关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施工(左、右岸挡水坝、泄洪闸、冲砂闸、进水口),并完成坝顶高程以上相关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施工:水库蓄水后无余留工程。

2.4“5.12”地震对工程的影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M8.0级特大地震后,业主立即启动突发事件紧急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布置和认真落实抗震事宜。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安全巡视检查和加密观测,及时整理分析观测数据,形成初步分析报告。并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水电工程防震抗震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能源[2008]1242号)要求,业主委托成勘院编制了《沙湾电站防震抗震专题报告》,此报告于2011年6月8日通过了四川发改委委托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的专家评审。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从现场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由于震中距离坝址较远,沙湾水电站基本未受到影响,电站生产建设基本正常;工程区内及其外围未发现断裂活动及破坏迹象,未发现地质灾害和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地震对沙湾水电站各个部位的变形、渗流渗压等并未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对沙湾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未构成威胁。

2.5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1)在初设阶段,针对首部枢纽基础覆盖层特性,拟定了振冲碎石桩方案和高压旋喷桩(布置在拦河闸、取水口拦污栅闸基础范围)+振冲碎石桩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振冲碎石桩方案比高压旋喷桩+振冲碎石桩方案占优,因此初设阶段推荐振冲碎石桩方

案作为首部枢纽基础加固处理方案。在技施阶段,根据开挖揭示的闸基地质条件表明,基础范围分布较多的漂石,进行振冲碎石桩施工困难较大,因此将地基处理方案由振冲碎石桩改为高压旋喷桩。

(2)为满足取水口清污要求,在取水口拦污栅闸与上游导墙间设置清污平台。下部基础排架高23.00m,上部桥机排架高11.00m。

(3)泄洪闸检修闸门孔口尺寸由6×7m2调整为6×8.4m2;

(4)冲沙闸门检修闸门孔口尺寸由4×10m2调整为4×11.4m2;

(5)隧洞支洞进人孔封堵闸门孔口尺寸由2.4×2.4m2调整为2.4×2.0m2,最大挡水水头由168m调整为135.2m;

(6)尾水出口检修闸门孔口尺寸由5.46×3.3m2调整为5.46×3.402m2。

经查阅资料,首部枢纽技施阶段与初设阶段相比,无重大设计变更。主要设计变更为地基加固处理方案变化和取水口上游侧增设清污平台,对主体工程量变化影响较小。

3工程防洪度汛

3.1流域概况

木里河又名理塘河,是雅砻江中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以北的沙鲁里山脉,其上游又叫无量河,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理塘、濯桑、唐央乡、沙湾、四合乡,至呷姑水文站以下与卧龙河汇合后又称小金河,而后折向东北方向,经列瓦、瓜别于洼里附近注入雅砻江。全流域集水面积19114km2,其中木里河集水面积为9416km2。

木里河地理位置界于东经99°35′~101°48′,北纬27°05′~30°25′之间。东北两侧均以雅砻江相邻,西与金沙江中游分界,南邻云贵高原。全流域呈南北向条带状,支流密布呈树状分布,源近流短。

木里河水量丰富,河床坡降陡,自然落差大。由于河流深切,岭谷相对高差大,使得域内地形复杂,山高岭峻,河谷幽深。源头西北部的塞峰高达5833m,南邻云贵高原海拔1500~3000m左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木里河流域内仅有几座小型水电站,无大的蓄水、引水工程,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小。

木里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42m3/s,年径流量44.8亿m3,为四川省中型河流中径流量较大的河流之一。

沙湾电站闸址位于瓦郎沟沟口下游约1.5km处,集水面积6813km2。厂址位于沙湾大桥下游约1.5km,集水面积7522km2。

里河地木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受其复杂多样地貌类型的影响,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地势从低到高出现了暖温带、温带、亚寒带等气候类型。高空西风南支气流、西南印度洋季风和东南太平洋季风是影响该流域的主要天气系统。各环流系统随着不同的季节变化交替地起着不同的作用:冬半年(11月至翌年4月)受高空西风南支气流所控制,因西风急流来源于阿拉伯、伊朗高原,经特别干旱的印度西北塔尔沙漠流来,而北方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又受到北部青藏高原和重重叠叠的高山等天然屏障的阻挡,使该流域冬半年天空晴朗,云层不多,气候干燥,降水极少,日照充足,形成了明显的干季。夏半年(5~10月)高空西风急流北移,南支急流逐渐结束,而印度洋与太平洋副高北上加强,流域上空转为深厚、温暖、潮湿的西南气流控制,带来充沛的水

汽,此气流与西北不断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大量降水,成为该流域的雨季。

根据木里县气象站(高程:2666.6m )1961~1990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1.5℃,极端最高气温34.1℃(1983年7月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6℃(1982年12月31日)。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39.9mm ,多年平均年降雨天数为133.4d ,最大一日降雨量59.9mm(1981年7月25日),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955.7mm (20cm 蒸发皿观测值),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7%,最小相对湿度接近于0,多发生在春季。多年平均风速1.8m/s ,最大积雪深度13.0cm 。

3.2 设计洪水复核

沙湾木里河流域现有濯桑、呷姑及四合3个水文站。

濯桑水文站位于理塘县雄坝乡易久村,控制集水面积3104km 2,占木里河全流域面积的33.0%,具有1959年9月建站至今的水文资料;呷姑水文站位于木里县后所乡呷姑村,控制集水面积9162km 2,占木里河流域面积的97.3%,具有1959年1月建站至今的水文资;四合水文站于2004年4月设立,属锦屏电站专用站,控制流域集水面积8133km 2。

根据各水文站的资料条件,沙湾工程选取濯桑、呷姑两水文站作为沙湾水电站的依据站

木里河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其雨强不大,洪水多由长时间降雨造成。年最大洪水一般发生在6~10月,7、8、9月份发生次数最多,洪水以单峰为主,洪水历时一般5~8天,复峰洪水历时一般大于10天。据濯桑、呷姑水文站资料统计。濯桑站年最大流量最早出现在1989年6月30日,最晚出现在1979年10月6日;呷姑站年最大流量最早出现在1994年6月21日,最晚出现在1979年10月7日。

经了解,呷姑,濯桑两站2007年至今均无特大洪水出现,近几年出现的最大的洪水量级未达到5年一遇的水平。本次复核与初步设计相比濯桑本次复核与初步设计相比濯桑和呷姑两水文站分别增加2004~2006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即1959~2006年),与

1924年历史大洪水组成不连序洪水系列。采用数学期望公式:

100%1⨯+=

n m

P m 和

100%1⨯+=

N M

P M 分别计算实测系列和历史洪水的经验频率,用P —Ⅲ型曲线适线确定

统计参数两站年最大流量频率计算成果见表3.1。

濯桑、呷姑水文站年最大流量频率计算成果表

根据濯桑和呷姑设计洪水成果和集水面积,求出各个不同频率下,两水文站频率洪水之比与面积比的指数n,由于濯桑和呷姑站的洪水系列的Cv,Cs相同,所以n为常数,n=0.9552。按面积比的0.9552次方,将濯桑或呷姑水文站的设计洪水成果推算到沙湾电站闸厂址,由于濯桑和呷姑两站洪水成果未做改变,本次复核沙湾闸厂址设计洪水推求方法与初步设计一致,因此成果与初设成果相同。沙湾电站设计洪水成果见表3.2。

沙湾电站设计洪水成果表

表3.2

3.3河流泥沙

河流泥沙主要来自流域地表冲蚀、支沟冲刷、滑坡及河床补给。其产沙状况大致分为上、下两个区段。理塘县以上:为高原草地区,区内地广人稀,以从事牧业为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水土流失不甚严重。理塘县以下:为高原地貌向高山峡谷过渡区,河谷由宽渐窄,河流深切、谷坡陡峻,多呈“V”字型。流域内土壤多为褐红土类,结构较为松散。地表植被条件较差,加之该段处于雅砻江流域暴雨波及区,水土流失较严重。据列瓦水文站1985年~2002年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17kg/m3,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634t/km2。

木里河无悬移质泥沙观测资料,其域内的呷姑水文站仅观测了水位和流量。木里河与卧落河汇口下游7km处设有列瓦水文站,卧落河上距河口38km处设有沙拉地水文站,两站施测有悬移质含沙量及颗粒级配资料。统计闸址18年悬移质系列资料,采用呷姑水文站统计计算的悬移质含沙量与沙湾闸址流量推求闸址悬移质年输沙量为304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854kg/m3,汛期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10 kg/m3。悬移质输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6~10月),汛期输沙量占年输沙量的99%。其中7、

(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蓄水安全鉴定监理自检报告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蓄水安全鉴定监理自检报告 蓄水安全鉴定监理自检报告 XXX水利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XXX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部 2014年9月10日 批准:XX 审定:XX 审核:XX强 编写人员:XX

目录 1、概况 (3) (一)土石方工程: (14) (1)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简述 (14) (2)监理质量控制简述 (14) (3)质量检测及结果 (15) (二)混凝土工程 (18) (四)护坡工程 (24) (1)砼预制块护坡 (24) (2)草皮护坡 (25) (五)灌浆工程: (26) (六)公路工程 (31) (1)施工方法简述 (31) (2)质量控制简述 (31) (3)质量检测及结果 (31) (七)大坝观测设施 (32) (1)施工方法简述 (32) (2)质量控制简述 (33) (3)质量检测及结果 (33) (八)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工程 (33)

1、概况 1.1 工程概况 1.1.1工程面貌概述 白沙水库位于江西省彭泽县太平关乡境内,坐落于芳湖流域太平港上游,距彭泽县城约28公里,大坝地处东经116°28ˊ,北纬29°43ˊ,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0.16km2,库区主河道长4.18km,纵坡0.020。水库正常蓄水位58.10m(黄海高程,下同),相应库容731.45万m3;设计洪水位59.6m,相应库容1121万m3;校核洪水位60.28m,相应库容1195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蓄水工程。白沙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05万亩,电站装机100kw,保护下游太平关乡、定山镇、芙蓉镇政府和芙蓉农场,5万多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直接影响下游九江至安庆的省级公路、九江至龙宫洞公路和正在兴建的铜九铁路等交通干线。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养殖、发电等综合效益的中型蓄水工程。水库于1971年10月动工兴建,197 2年3月基本建成,后经1972年、1976年和1984年加高加固达现有规模。白沙水库为三等中型工程,其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3级,永久性次要建筑物为4级。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水库正常蓄水位58.10m,设计洪水位为59.17m,校核洪水位为59.79m,总库容为1088万m3。 1.1.2 工程基本情况 本工程分两期实施,共分为两个单位工程。 1 一期工程单位工程名称:彭泽县白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本工程开工时间为2007年12月27日,2009年9月30日基本完工。本工程合同金额4433016.57元,工程实际完成金额4094057.66元,(1)大坝主要施工项目有:上游粘土填筑及预制块护坡、下游坝坡贴坡排水及工程、大坝基础帷幕灌浆、白蚁防治、房屋建筑、老涵管的封堵工程等; (2)副坝主要施工项目有:土方开挖及土方回填、上游坡面块石护坡;

蓄水安全鉴定

蓄水安全鉴定 摘要: 一、蓄水安全鉴定的重要性 二、蓄水安全鉴定的主要内容 1.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2.河道安全鉴定 3.供水工程安全鉴定 三、蓄水安全鉴定的方法和标准 1.工程勘察与调查 2.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价 3.安全风险评估 4.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 四、蓄水安全鉴定的组织与实施 1.鉴定机构的资质与责任 2.鉴定的程序与要求 3.鉴定的监督与管理 五、蓄水安全鉴定的成果与应用 1.鉴定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2.鉴定成果的公开与共享 3.鉴定成果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正文:

蓄水安全鉴定是对各类水工程在蓄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对于保障我国水工程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蓄水安全鉴定进行了阐述。 首先,蓄水安全鉴定的重要性体现在确保水工程的安全运行,防止因蓄水引发的安全事故,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水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立项、审批和实施的重要依据。 其次,蓄水安全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河道安全鉴定和供水工程安全鉴定。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主要针对大中型水库、重要的小型水库及病险水库;河道安全鉴定主要针对涉及行洪安全、生态安全及环境敏感区域的河道;供水工程安全鉴定主要针对城市供水、农村供水及工业供水等涉及人民生活用水的工程。 第三,蓄水安全鉴定的方法和标准包括工程勘察与调查、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价、安全风险评估以及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工程勘察与调查是收集工程资料、了解工程状况、分析工程问题的基础工作;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价是对已有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工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安全风险评估是通过量化或半定量的方法,对工程的安全风险进行排序和分级;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是指导蓄水安全鉴定的重要依据。 第四,蓄水安全鉴定的组织与实施涉及鉴定机构的资质与责任、鉴定的程序与要求以及鉴定的监督与管理。鉴定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对鉴定结果负责;鉴定的程序与要求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确保鉴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鉴定的监督与管理应加强对鉴定过程的监管,确保鉴定

木里县沙湾电站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终稿)

四川省木里河沙湾水电站 首部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四川省电力公司大坝安全监察中心 2012年2月

目录 1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概况 (1) 1.1蓄水安全鉴定任务与内容 (1) 1.2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及进度 (2) 1.3安全鉴定工作的主要依据 (2) 1.4安全鉴定的基本要求 (3) 2沙湾水电站工程建设情况 (4) 2.1工程概况 (4) 2.2工程特性 (5) 2.3工程建设简况 (8) 2.4“5.12”地震对工程的影响 (13) 2.5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13) 3工程防洪度汛 (15) 3.1流域概况 (15) 3.2设计洪水复核 (16) 3.3河流泥沙 (17) 3.4工程防洪能力 (18) 3.5水库防洪度汛 (19) 3.6评价意见和建议 (20) 4工程地质 (21) 4.1区域地质及地震 (21) 4.2水库区工程地质 (22) 4.3首部枢纽工程地质 (23) 4.4施工开挖揭示闸址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7) 4.5天然建筑材料 (30) 4.6评价意见及建议 (30) 5首部枢纽安全 (33) 5.1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 (33) 5.2建筑物结构布置设计 (34) 5.3建筑物稳定及应力计算 (36) 5.4泄流能力 (38) 5.5消能防冲设计 (38) 5.6水库运行及闸门开启方式 (40) 5.7防渗设计及基础处理 (40) 5.8水库下闸蓄水要求 (42) 5.9评价意见及建议 (43) 6工程安全监测 (46) 6.1监测布置 (46) 6.2项目实施 (46)

6.3成果观测 (47) 6.4评价意见及建议 (51) 7金属结构 (53) 7.1慨述 (53) 7.2金属结构设计及设计变更 (53) 7.3闸门的供电、照明、控制和通信等系统 (57) 7.4金属结构安装和调试 (58) 7.5评价意见及建议 (60) 8工程施工 (62) 8.1原材料检测及质量评价 (62) 8.2土石方开挖 (66) 8.3基础处理 (67) 8.4混凝土施工 (71) 8.5工程质量验收评定 (75) 8.6评价意见及建议 (82) 9工程蓄水安全总评价 (83) 9.1鉴定意见 (83) 9.2建议 (84) 9.3结论 (84)

蓄水安全鉴定

蓄水安全鉴定 蓄水安全鉴定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蓄水安全鉴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水库大坝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关系到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的内容包括结构稳定性、渗流安全性、泄洪安全性等方面。结构稳定性主要通过检查大坝结构是否有变形、裂缝、滑坡等现象来评估;渗流安全性主要通过检查大坝渗漏情况、渗漏监测设施等来评估;泄洪安全性主要通过检查泄洪设施是否完好、有无堵塞等情况来评估。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的方法包括现场检查、监测数据分析、模型试验等。 二、水库溢洪道安全鉴定 水库溢洪道是水库的重要设施之一,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水库的安全。水库溢洪道安全鉴定的内容包括结构稳定性、泄洪安全性等方面。结构稳定性主要通过检查溢洪道结构是否有变形、裂缝、滑坡等现象来评估;泄洪安全性主要通过检查溢洪道是否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泄洪,有无堵塞等情况来评估。水库溢洪道安全鉴定的方法包括现场检查、模型试验等。 三、土坝涵闸安全鉴定 土坝涵闸是水利工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安全运行关系到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土坝涵闸安全鉴定的内容包括结构稳定性、渗流安全性、泄洪安全性等方面。结构稳定性主要通过检查土坝结构是否有变形、裂缝、滑坡等现象来评估;渗流安全性主要通过检查土坝渗漏情况、渗漏监测设施等来评估;泄洪安全性主要通过检查泄洪设施是否完好、有无堵塞等情况来评估。土坝涵闸安全鉴定的方法包括现场检查、监测数据分析等。

四、水闸安全鉴定 水闸是水利工程中的一种重要设施,其安全运行关系到上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闸安全鉴定的内容包括结构稳定性、泄洪安全性等方面。结构稳定性主要通过检查水闸结构是否有变形、裂缝、滑坡等现象来评估;泄洪安全性主要通过检查水闸是否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泄洪,有无堵塞等情况来评估。水闸安全鉴定的方法包括现场检查、模型试验等。 五、泵站安全鉴定 泵站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设施之一,其安全运行关系到泵站的正常运行和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泵站安全鉴定的内容包括结构稳定性、机电设备安全性等方面。结构稳定性主要通过检查泵站结构是否有变形、裂缝等现象来评估;机电设备安全性主要通过检查电机、水泵等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情况等来评估。泵站安全鉴定的方法包括现场检查、设备检测等。 六、河道堤防安全鉴定 河道堤防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河道堤防安全鉴定的内容包括结构稳定性、渗流安全性等方面。结构稳定性主要通过检查堤防结构是否有变形、裂缝等现象来评估;渗流安全性主要通过检查堤防渗漏情况、渗漏监测设施等来评估。河道堤防安全鉴定的方法包括现场检查、监测数据分析等。 七、渠道安全鉴定 渠道是输水的重要设施,其安全运行关系到输水的稳定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渠道安全鉴定的内容包括结构稳定性、渗流安全性等方面。结构稳定性主要通过检查渠道结构是否有变形、裂缝等现象来评估;渗流安全性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导则 (试行) (报批稿)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八日

目次 1 总则1 2 蓄水安全鉴定1 2.1 任务与工作内容1 2.2 工作程序3 2.3 评价项目4 3 竣工验收技术鉴定4 3.1 任务与工作内容4 3.2 工作程序5 3.3 评价项目6 4 评价工作内容7 4.1 一般评价内容7 4.2 不同类型土建工程评价内容9 5 附则14 附录A-1 蓄水(通水)安全鉴定工作大纲编写格式15 附录A-2 蓄水(通水)安全鉴定所需准备的资料要求15 附录A-3 蓄水(通水)安全鉴定自检报告编写要求16 附录A-4 蓄水(通水)安全鉴定报告编写格式20 附录B-1 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大纲编写格式28 附录B-2 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所需准备的资料要求29 附录B-3 各参建单位竣工报告各单位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评价内容要求30附录B-4 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报告编写格式31

1 总则 1.0.1为规X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蓄水安全鉴定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由水利系统管理和主持验收的大中型水库和其他大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包括新建、续建、改建、加固、修复等)。其他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可参照执行。 1.0.3蓄水安全鉴定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可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分别确定鉴定X围和工作内容。 1.0.4鉴定工作的依据是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批准的初步设计报告、专题报告,设计变更及修改文件,监理机构签发的技术文件及说明,合同规定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等。 1.0.5蓄水安全鉴定时,项目法人负责组织资料的准备,并提供建设管理工作报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安全监测等单位负责提供自检报告和相关资料。 1.0.6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时,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单位应提供为竣工验收准备的相关竣工报告。 1.0.7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若发现重大工程安全问题,应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题或专项安全鉴定。 1.0.8蓄水安全鉴定、专题(专项)安全鉴定、竣工验收技术鉴定的项目和内容,应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和遗漏。 2蓄水安全鉴定 2.1 任务与工作内容 2.1.1进行蓄水安全鉴定时,鉴定X围内的工程形象面貌应基本达到《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规定的蓄水阶段验收条件,安全鉴定需用的资料已准备齐全。 2.1.2蓄水安全鉴定的X围是以大坝或水闸为重点,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的进水口工程、涉及工程安全的库岸边坡及下游消能防护工程等与蓄水安全有关的工程项目。除险加固工程可根据除险加固项目内容确定鉴定X围和重点。

水库蓄水安全鉴定施工质量自检报告

1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及工程简介 水库总库容4744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的重点中型水库,坝址位于明光市管店东5Km 藕塘重附近,拦蓄南沙河东支来水面积,库区地形属于低山区。该水库隶属明光市水务局,距明光市约20Km ,靠近104 国道,坝脚距京泸铁路仅4500m)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工程任务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 —94)和《水利水电工程强制性规范 条文》,对林东水库洪水标准进行重新核定,该库属于重点中型水库, 工程等别为m级,挡泄水建筑物大坝、泄洪闸、涵洞为3级建筑物。 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库水位,相应库容4146万m3;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库水位,相应库容4802万m3;兴利水位,兴利库容3615万m3;死水位,相应死库容1800万m3。 林东水库来水面积,汇水区域地形为低山。该库设计灌溉耕地万 亩,防洪保护范围包括明光市区和下游3个乡镇。 除险加固前水库带病运行,为安全起见每次蓄水水位仅达,工程 实施后可蓄到,达到设计蓄水能力,比除险前增蓄250万m3,新增保 证灌溉面积近万亩,年灌溉效益新增42万元达288万元;同时提高了 灌区灌溉保证率,使灌区水资源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增加水产养殖面 积,年增加养殖效益万元达33万元。 经过计算林东水库防洪保安年效益为517万元,工程实施后,水

库与灌区每年增加321万元经济产值。同时还可提高下游104国道和 京沪铁路的安全运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加速发展,加快受益地区群众发家致富步伐。另外遇到大旱之年,还可通过底涵防水进入南沙河,维持南沙河水量水质,保持南沙河沿线的生态平衡和物种繁衍。 施工项目已完成及未完成项目情况 明光市林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本工程共分为泄洪、大坝加固及管 护设施等3个单位工程,17个分部工程,110个单元工程,其中泄洪单位工程有6个分部45个单元,大坝单位工程有5个分部36个单元,管护设施单位工程有6个分部29个单元。 招标工量表 工程已全部完工,无未做工程。

蓄水安全鉴定

蓄水安全鉴定 一、引言 蓄水是指通过建设水库、湖泊等水体来储存水资源,以供人们日常生活、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各种需求。蓄水安全鉴定是对水库等蓄水设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水文、结构、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本文将从蓄水安全的重要性、蓄水安全鉴定的目的和方法、鉴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蓄水安全的重要性 蓄水安全是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蓄水设施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水库的持续运行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旦蓄水设施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可能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蓄水安全鉴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三、蓄水安全鉴定的目的和方法 3.1 目的 蓄水安全鉴定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蓄水设施的安全性,包括水文安全、结构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具体目的如下: 1.评估蓄水设施的抗洪能力,确保在洪水来临时能够有效调节洪峰流量,减轻 洪灾风险; 2.评估蓄水设施的抗震能力,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3.评估蓄水设施的渗漏情况,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和土地造成污染; 4.评估蓄水设施的运行安全,确保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泄漏、坍塌等安 全隐患。 3.2 方法 蓄水安全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工程检测和数值模拟等。具体方法如下: 1.实地调查:对蓄水设施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其地质、地貌、水文等基本情况, 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资料收集:收集蓄水设施的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和运行数据等,分析其设计 标准和运行情况; 3.工程检测:通过对蓄水设施的结构、材料、设备等进行检测,评估其结构安 全性和运行状态;

4.数值模拟: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蓄水设施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其在不同水位、 洪水和地震等条件下的安全性。 四、蓄水安全鉴定的关键环节 蓄水安全鉴定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环节需要特别注意,包括鉴定范围的确定、鉴定标准的制定、数据分析和评估、鉴定报告的编制等。 4.1 鉴定范围的确定 确定鉴定范围是蓄水安全鉴定的第一步,需要明确鉴定的具体对象和评估的内容。鉴定范围应包括蓄水设施的主体结构、闸门、泄洪设施、引水设备等。 4.2 鉴定标准的制定 鉴定标准是评估蓄水设施安全性的依据,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制定。鉴定标准应包括水文安全、结构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的指标,如最大坝高、最大蓄水量、最大泄洪流量等。 4.3 数据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蓄水设施的安全性。数据分析和评估应包括水文特征分析、结构安全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 4.4 鉴定报告的编制 根据鉴定结果,编制鉴定报告,明确蓄水设施的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鉴定报告应包括鉴定范围、鉴定标准、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内容。 五、总结 蓄水安全鉴定是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通过对蓄水设施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蓄水安全鉴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希望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蓄水安全鉴定资料清单2

(一)需准备的资料 1、与项目有关的各类批文。 2、初步设计报告及审批意见、合同文件及图纸、招标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初步设计以后的专题报告及审批文件、各阶段验收的报告、其他有关重要工程文件。这类资料应准备一式1份,供专家组现场查阅。 3、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工程原始资料、试验报告、验收签证、鉴定书等资料。这类资料应准备一式1份,供专家组现场抽查。 4、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报告及附图、附件;地震危险性专题报告、水库诱(触)发地震专题报告;技施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现场施工地质图,包括坝基、坝肩、边坡、滑坡体等开挖后的地质编录和地质图;各类建筑物地基、边坡、滑坡体等的物探测试报告。这类资料应准备一式1份,供专家组现场查阅。 (二)工程参建各方自检报告 为使建设各方编写的各类自检报告能满足蓄水安全鉴定工作需要,现提出各类自检报告应包括的基本内容及编写要求,同时还可参考《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有关要求。 1、工程地质自检报告(勘察单位准备) 2、设计自检报告(设计单位准备) 3、施工质量自检报告(施工单位准备) 4、工程监理自检报告(监理单位准备) 5、金属结构自检报告(由设计、设备制造、安装、监造、

6、工程安全监测成果及初步分析报告(施工、监测单位准备) 7、工程质量检测报告(质量检测单位提供) 8、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业主单位准备) 上述8个报告编写内容参见《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大纲》相关要求。 报告编写完成后经项目法人审定,印刷装订并盖单位公章后报我中心各一份(同时附电子版),我中心提交专家组开展蓄水安全鉴定工作。 (三)对资料的基本要求 1、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资料应符合上级主管部门历次审查和批复的要求并反映最终采用的成果,对有关成果应进行分析评价。 2、工程施工、设备制造、安装、监理单位所提供的资料应有现场试验、检测、检查、验收及有关外委试验的成果,并对这些成果提出评价意见。 3、各类专题报告的编写要反映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意见和合同要求,还要反映设计变更、施工质量、监测成果等,并提出综合性结论意见。

下闸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下闸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下闸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一、引言 下闸蓄水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措施,对于防洪、供水和农田灌溉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水力学、水文学和地质学等因素的影响,下闸蓄水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报告将对下闸蓄水的安全性进行鉴定,以确保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鉴定方法 本次鉴定主要采用了现场勘察、数据分析和安全评估等方法。通过对下闸蓄水区域的地质构造、水文水资源、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评估其安全风险和隐患。 三、鉴定内容 1. 地质构造:评估下闸蓄水区域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判断其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如滑坡、崩塌和地震等。 2. 水文水资源:分析下闸蓄水区域的降雨量、径流量、蓄水容量等数据,以评估其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和供水能力。 3. 工程设计:检查下闸蓄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水坝、泄洪闸、

滑坡防护等工程措施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4. 施工质量:查看下闸蓄水工程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报告,评估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如渗漏、裂缝和变形等。 5. 安全评估:基于上述内容,综合评估下闸蓄水工程的安全性,并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和建议,以确保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鉴定结果与建议 根据以上鉴定方法和内容,我们对下闸蓄水工程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性评估。经过分析和评估,得出以下结果和建议: 1. 地质构造方面,目前下闸蓄水区域不存在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但需要关注地震风险,加强抗震设计和监测。 2. 水文水资源方面,下闸蓄水工程具备较好的降雨调节能力和供水能力,但需加强对洪水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3. 工程设计方面,下闸蓄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合理,但需要加强泄洪闸和滑坡防护措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施工质量方面,下闸蓄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良好,没有明显的质量

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原创实用版】目录 一、引言 1.1 鉴定背景 1.2 鉴定目的 二、蓄水工程概述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规模 2.3 工程设施 三、蓄水安全评估 3.1 蓄水能力评估 3.2 工程结构安全评估 3.3 渗流安全评估 3.4 抗洪能力评估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渗流问题 4.2 结构安全问题 4.3 抗洪能力问题 五、整改措施及建议 5.1 渗流问题整改措施 5.2 结构安全问题整改措施

5.3 抗洪能力问题整改措施 六、结论 6.1 评估结论 6.2 整改方案实施及后期评估 正文 一、引言 1.1 鉴定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蓄水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蓄水工程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确保蓄水工程的安全运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蓄水工程进行定期的安全鉴定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1.2 鉴定目的 本次蓄水安全鉴定旨在分析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蓄水工程概述 2.1 工程概况 本次鉴定的蓄水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区,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供水等功能的综合利用蓄水工程。 2.2 工程规模 蓄水工程总库容为 xx 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 xx 万亩,电站装机容量为 xx 万千瓦,是一座大型蓄水工程。 2.3 工程设施 工程主要设施包括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电站等。大坝为土石坝,最大坝高为 xx 米,坝顶宽为 xx 米。溢洪道为侧槽式溢洪道,设 xx 个

溢洪孔。输水洞为圆形隧道,全长 xx 米,设计输水量为 xx 立方米/秒。电站采用 xx 型机组,共装有 xx 台机组。 三、蓄水安全评估 3.1 蓄水能力评估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蓄水工程现有蓄水能力满足设计要求,不存在蓄水能力不足的问题。 3.2 工程结构安全评估 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主要工程设施结构安全,但存在部分安全隐患,需进一步整改。 3.3 渗流安全评估 渗流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渗流量超过设计标准,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4 抗洪能力评估 工程抗洪能力满足设计要求,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防洪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渗流问题 渗流问题是本次鉴定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为坝体土质疏松、防渗帷幕施工质量不高等。 4.2 结构安全问题 结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设施老化、损坏,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更换。 4.3 抗洪能力问题 抗洪能力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防洪设施不完善,需要加强建设、完善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编写大纲

附件: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编写大纲 1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概况 1.1任务和鉴定范围 1.2基本要求 1.3主要内容 2工程基本情况 2.1工程概况 2.2工程设计与审批过程 2.3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运行及质量监督 单位 2.4工程建设过程及当前形象 2.5下闸蓄水前应达到的工程形象要求

3工程防洪与度汛 3.1设计洪水复核 3.2工程防洪能力 3.3导流洞(孔)封堵方案及施工 3.4导流洞(孔)封堵后次年工程度汛要求及工程进 度安排 3.5导流洞(孔)封堵与下游用水要求 3.6水库蓄水安排 3.7水库调度运行方案及操作运用方式 3.8工程防洪安全评价 4枢纽工程地质 4.1区域构造条件 4.2地形地质条件

4.3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库渗漏 4.4枢纽区综合地质条件评价 5单位工程安全鉴定意见 5.1挡水建筑物(包括:工程地质及开挖后的工程地 质条件变化、设计及设计变更、施工质量及施工 缺陷处理、施工期安全监测的评价意见、存在问 题及建议) 5.2泄(溢)洪、冲沙、放空及消能建筑物(包括: 工程地质及开挖后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化、设计及 设计变更、水工模型试验、施工质量及施工缺陷 处理、金属结构及电源、施工期安全监测的评价意 见、存在问题及建议) 5.3影响工程安全的边坡、引水建筑物的进水口及防

护工程(包括:工程地质、设计、施工质量、施 工期安全监测、评价意见、存在问题及建议)5.4与蓄水有关的发电引水系统(包括:工程地质及 开挖的工程地质条件、设计及设计变更、施工质 量及施工缺陷处理、施工期安全监测、金属结构 及电源、评价意见、存在问题及建议) 5.5下闸蓄水对环境的影响及下游用水的要求 6特殊工程问题安全鉴定意见 7蓄水安全鉴定意见 7.1 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及设计洪水标准 7.2区域构造稳定和枢纽工程地质 7.3挡水建筑物 7.4泄(溢)洪、排沙、放空、引水及消能建筑物7.5边坡稳定

水库大坝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1.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概况 1.1任务和鉴定范围 1.1.1根据水利部1999年4月16日颁布开始执行的《水利水电建设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水建管[1999]177号文)及2000年5月29日颁布开始执行的《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编写大纲》(建管治[2000]11号文)通知的要求,受新疆吉木萨尔市西大龙口水库工程建设管理站的委托,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组,承担西大龙口水库蓄水前安全鉴定工作。专家组由5位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 1.1.2经与业主和上级主管部门研究,确定本次蓄水前安全鉴定工作范围为水力利冲填坝、灌溉放水洞、溢洪道、各类闸门和起闭机、建筑物基础处理、涉及工程安全的库岸边坡及下游消能防护工程。 1.2安全鉴定的基本要求 水库蓄水安全鉴定,是对影响水力冲填坝安全蓄水相关工程的地质、设计、施工运行的有关工程问题进行安全评价,并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水库工程所属建筑物的蓄水运行安全。 1.2.1设计依据和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行业)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包括设计参数)是否合理、需阐明原因,重要设计变更是否经原审批单位批准。 1.2.2施工、安装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规程要求,对工程及设备的缺陷和质量事故进行处理并提出评价。 1.2.3全部安全鉴定工作应严格遵守水利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水建管[1999]177号文)进行。

1.3水库蓄水安全鉴定的主要内容 1.3.1检查工程形象面貌是否符合蓄水要求。 1.3.2检查工程质量(包括设计、施工等)是否存在影响工程安全的隐患,以及工程建设期发现的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并提出工程安全评价。 1.3.3工程防洪与度汛安全评价。 (1)设计洪水复核。 (2)工程防洪能力。 (3)复核水力冲填坝坝顶安全超高。 1.3.4枢纽工程地质和抗震安全性评价。 (1)对水库诱发地震和水力冲填坝抗震稳定性进行评价。 (2)枢纽区综合地质条件评价。 1.3.5单位工程安全鉴定意见。 (1)水力冲填坝; (2)灌溉放水洞、溢洪道及消能防护工程; (3)影响安全的边坡工程; (4)金属结构; (5)枢纽建筑物安全监测设施及原型观测资料分析评价; 1.3.6下闸蓄水对环境的影响及下游用水的要求。 1.4安全鉴定工作安排与进度 根据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内容和蓄水时间安排,决定按三个阶段进行:

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及评价

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及评价 刘晓辉;张焕敏;付成华;宋文武 【期刊名称】《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是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验收的必要依据。本文结合江门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工作,通过工程形象评价、工程地质评价、闸坝枢纽建筑物安全评价,进一步规范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程序及评价体系,保证水电站正常运行和大坝的安全管理,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The storage safety appraisal for hydropower station provides indispensable evidence for the acceptance of reservoir im https://www.doczj.com/doc/7919284572.html,bined with Jiang-Men Hydropower Station, the storage security appraisal is carried out .The engineering appearances are inspected.The engineering geology is evaluated.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dam engineering is reviewed .By this way, the procedure and appraisal system of the storage safety evaluation are further standardiz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hydropower sta -tion and the dam’s safety management.It prov 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future similar projects . 【总页数】6页(P103-108) 【作者】刘晓辉;张焕敏;付成华;宋文武

水电站工程蓄水验收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施工报告

水电站工程蓄水验收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施工报告 1. 引言 本报告旨在对水电站工程蓄水验收期间进行的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施工进行 详细的记录和总结。通过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并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措施进行评估。 2. 施工概述 •工程名称:水电站工程蓄水验收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施工 •工期: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施工单位: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 安全监测方案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工程要求,本次安全监测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大坝形变监测:使用GNSS测量仪器对大坝变形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形变数据。 •渗流监测:利用压力计、渗流流量计等设备对大坝渗流情况进行监测。 •施工过程监控:通过安装摄像头对施工现场实时进行监控,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火灾监测: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报警火灾情况。 4. 施工过程和监测记录 4.1 大坝形变监测记录 通过连续测量大坝形变,记录下实时数据,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表格1:大坝形变监测结果 日期测量值(mm) 形变趋势 2021-01-01 0.5 上升 2021-01-02 0.6 上升 2021-01-03 0.7 上升 2021-01-04 0.8 上升 2021-01-05 0.7 下降

4.2 渗流监测记录 通过渗流流量计等设备监测大坝渗流情况,并分析渗流量变化趋势。 图表1:大坝渗流监测结果 渗流监测图表 渗流监测图表 4.3 施工过程监控记录 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控施工现场,记录下不同时间段的施工情况。 说明: •施工进度正常,无异常情况。 4.4 火灾监测记录 根据安装的火灾报警系统,记录下火灾报警的情况。 说明: •施工期间未发生火灾报警。 5. 问题和措施评估 5.1 问题汇总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大坝形变上升较快,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研究原因。 •渗流量有波动,需要加强渗流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5.2 措施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加强大坝形变监测频次,及时发现形变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优化渗流监测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检修和维护。 6. 结论 通过对水电站工程蓄水验收期间进行的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施工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甘肃庆城县芡子沟水库工程 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二〇一八年一月 批准:刘之平 审核:蒋国澄 编写:徐泽平杨小庆鲁一晖耿克勤袁培进 杨开林余江成张永辉郑亚平严祖文 甘肃庆城县芡子沟水库工程 蓄水安全鉴定 专家名单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503104919" 1 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503104919 \h 1 HYPERLINK \l "_Toc503104920" 1.1 工程概述 PAGEREF _Toc503104920 \h 1 HYPERLINK \l "_Toc503104921" 1.2 规划设计过程 PAGEREF _Toc503104921 \h 2 HYPERLINK \l "_Toc503104922" 1.3 工程建设概况及蓄水前工程形象面貌 PAGEREF _Toc503104922 \h 2 HYPERLINK \l "_Toc503104923" 1.4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监理工作概况 PAGEREF _Toc503104923 \h 3 HYPERLINK \l "_Toc503104924" 1.5 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概况PAGEREF _Toc503104924 \h 5 HYPERLINK \l "_Toc503104925" 1.6 工程特性表 PAGEREF _Toc503104925 \h 6

木里河沙湾水电站施工组织方案【建筑施工资料】

一、工程概况 沙湾水电站位于四川省木里县境内,系雅砻江中游右岸最大支流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一库六级方案中的第三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240MW。引水隧洞长约18。7km,洞形为圆形,直径7。2m.引水隧洞一共分为九段,其中末段(第九段)含调压井。桩号K17+400~K18+775.732引水隧洞及调压井布置于三叠系下统领麦沟组(T1l)的板岩夹千枚岩、硅质板岩山体中,以Ⅳ类围岩为主;调压井为开敞式调压井,调压井筒高约140。0m,断面为圆型,下部内径5。8m,上部内径16.5m,调压井上部置于薄层状板岩夹千枚岩中,围岩以Ⅴ类为主.调压井中下部置于硅质板岩中,围岩属Ⅳ类。受中水五局基础处理分局委托,四川中奥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了引水隧洞桩号K17+400~K18+775.732段、调压井及压力管道的灌浆工程施工任务,按合同工期2009年8月份进场施工,于2009年12月底灌浆工程竣工,总工期5个月。 二、引水系统施工段地质简介 2。1 引水隧洞桩号K17+400~K18+775.732段工程地质条件简述段长1375。732m,隧洞轴线方向由S14°38′19″E(在18+449。05)转为S73°7′4″E。垂直埋深260~410m。岩性为三叠系下统领麦沟组(T1l)板岩夹千枚岩、硅质板岩,岩层产状N30°~50°W/SW∠30°~50°,走向与洞轴线夹角25°~40°.层间错动带较发育,主要发育3组裂隙:①N30°~50°W/SW∠30°~50°(层面)、②N40°~50°E/SE∠65°~70°、③N10°W/SW∠85°,裂隙较发育,围岩不稳定,围岩以Ⅳ类为主,不利结构面组合易在洞顶形成的不稳定块体,③组裂隙对洞壁稳定不利,需加强支护,④千枚岩发育段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施工时应加强监测和通风等措施。

三层岩水电站工程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终稿)46页word

重庆市石柱县毛滩河三层岩水电站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下闸蓄水阶段验收) 编制单位:重庆石能发电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重庆市石柱县毛滩河三层岩水电站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下闸蓄水阶段验收) 批 准:秦振宇 审 查:冉巧鸿 校 核:冉巧鸿 程彩虹 编 写:冉巧鸿 谢洪柏 程彩虹 熊春秀 目 录 1.工程概况 (6) 1.1 工程位置 (6) 1.2 立项、初设文件批复 (6) 1.3 工程建设任务及设计标准 (7)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 1.5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9) 1.6 工程布置………………………………………………………(9 )

1.7 工程投资 (12) 1.8 主要工程量和总工期 (12) 2.工程建设简况 (14) 2.1 施工准备 (14) 2.2 工程分标情况及参建单位 (15) 2.3 工程开工报告及批复 (18) 2.4 主要工程开完工日期 (18) 2.5 主要工程施工过程 (19) 2.6 主要设计变更 (26) 2.7 重大技术问题处理 (27) 2.8 施工期防汛度汛 (27) 3.专项工程和工作 (28) 3.1 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 (28) 3.2 环境保护工程 (29) 3.3 水土保持设施 (30) 3.4 工程建设档案 (30) 4.项目管理 (31) 4.1 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 (31) 4.2 主要项目招投标过程 (31) 4.3 工程概算与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33) 4.4 合同管理 (35) 4.5 材料及设备供应 (36) 第 - 2 - 页

4.6 资金管理与合同价款结算 (36) 5.工程质量 (39) 5.1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 (39) 5.2 工程项目划分 (42) 5.3 质量控制和检测 (42) 5.4 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43) 5.5 质量等级评定 (43) 6.安全生产与文明工地 (44) 6.1 安全生产 (44) 6.2 文明工地 (45) 7.工程验收 (46) 7.1 单元工程验收 (46) 7.2 分部工程验收 (46) 7.3 单位工程验收 (46) 8.历次验收、鉴定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47) 9.工程运行管理准备情况 (47) 9.1 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情况 (47) 9.2 工程运行管理准备 (47) 9.3 工程移交 (48) 10.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48) 11. 工程尾工安排 (48) 12 .经验与建议 (48) 第 - 3 - 页

四川大渡河沙湾水电站尾水渠工程初期蓄水安全鉴定施工自检报告(SWCⅡ-4标)

1、工程概况及合同范围 1.1工程概况 沙湾水电站枢纽工程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河段,距葫芦镇上游约1.0km,为大渡河干流下游梯级开发中的第一级,枢纽区上游11.5km为已建的铜街子电站,下游为规划的安谷电站,枢纽区距乐山市城区44.5km,成昆铁路在本电站下游约7.0km处之轸溪车站通过。坝址区有省道103线通过,交通条件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和航运功能。电站装机容量480MW,额定水头24.5m,正常蓄水位432.0m,设计引用流量2203.2m3/s,保证出力151MW,年利用小时数5015h,年发电量24.07亿kW.h。总库容4867万m3,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4554万m3。坝轴线长699.82m,采用一级混合开发方式,即建坝壅水高15.5m,与铜街子尾水相衔接,河床式厂房,厂后接长9015m的尾水渠,尾水渠利用落差14.5m。 1.1.1 自然条件 ⑴气象 大渡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受山势地形的影响,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带气流影响,寒冷少雨;夏季受东南暖湿气流控制,温湿多雨。在季节上具有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等特点,并多低温、秋雨绵绵天气。 根据大渡河下游乐山市气象站历年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高气温36.8℃(1988年5月3日),极端最低气温-2.9℃(1976年12月29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323.2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风速1.3m/s,历年最大风速17.0m/s(1975年8月9日),相应风向NNE。 ⑵水文条件 大渡河流域内的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与降雨特性基本一致。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小,枯季径流较为稳定。据铜街子水文站1937~20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