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7
2024-2025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语文初三上学期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刹那(chà)滑稽(jī)慰藉(jiè)忧心忡忡(chōng)B. 凛冽(lǐn)附和(hè)炫耀(xuàn)锲而不舍(qiè)C. 匀称(chèn)执拗(niù)徘徊(huái)根深蒂固(dì)D. 迁徙(xǐ)阴霾(mái)倔强(jué)骇人听闻(hài)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加点字注音的辨识能力。
A项中,“忧心忡忡”的“忡”应读“chōng”,但在词语中应读“zhōng”,表示忧虑不安的样子,故A项注音有误。
B项中,“凛冽”、“附和”、“炫耀”、“锲而不舍”的注音均正确,无误。
C项中,“匀称”、“执拗”、“徘徊”、“根深蒂固”的注音均正确,无误。
D项中,“迁徙”、“阴霾”、“倔强”、“骇人听闻”的注音均正确,无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
B.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短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这篇短文描绘了作者在承天寺夜游时所见到的美景,同时也透露出作者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C.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
本文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D. 《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水浒传》,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通过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被凤姐和鸳鸯取笑一事,刻画了刘姥姥的滑稽、率直、淳朴的性格特征,也表现了贾府“乌进孝进贡”时铺张浪费、挥金如土的生活作风。
江苏省宿迁市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
黑白世界,对中国人来说,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它的水墨颜色最能表现自然的朴素本性,能够体现出画家追求自然妙趣的思想。
水墨山水在中国绘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A.由于所以而且B.虽然但是所以C.不仅而且因此D.因为所以而且2.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片绿叶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微笑里有鼓励的影子,一朵白云里有天空的影子,一次抚摸里有信任的影子。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C.“花下清朝留学生速成班的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土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聒.噪(guō)冠.冕(guān)游弋.(yì)矫.揉造作(jiǎo)B.惭赧.(nǎn)亵.渎(xiè)伛偻.(lǚ)日星隐曜.(yào)C.豢.养(huàn)瞥.见(biē)恣睢.(suī)浩浩汤汤..(dàng)D.恪.守(kè)宽宥.(yòu)阴翳.(yì)雾凇沆砀.(dàng)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已有大概200多年历史的莱芜梆子,唱腔刚劲豪爽、高亢激昂,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似乎特别有利于正剧的表达。
河北名校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第 一 部 分 (1-5题 ,1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阴晦..:阴沉昏暗。
无端..:无缘无故。
敦厚..:坚固厚实。
B 、脚踝.hu ái 愕.然è 廿.年g ān 恣睢..z ì su īC 、澄清..:清澈透明。
后裔..:子孙。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D 、肖.像:xi ào 哽咽.y è 折.本:sh é 姹.紫嫣红ch à 2、按课文内容填空 。
(4分)(1)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2) ,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3、按要求填空。
(4分)(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以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2) 《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身处奢华之间,自己所持态度的句子是:4、下列句子都有语病,改正后写在句子下面横线上。
(4分)(1)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奥运火炬手金晶热情地交谈。
(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3)在昏迷中一直漂到潼南镇,才被派来抢险的机动船把他们救上来。
(4)走近美丽的红光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材料一: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辞海》)材料二: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宫殿里描绘着龙,雕刻着龙;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龙;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龙灯等;以龙为名的建筑、地名不胜枚举。
材料三: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
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象征。
“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孙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福建省福州市名校2024-2025学年校初三年级四月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小组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B.我看他不是真隐居,是在待价而沽....,希望有人能欣赏他。
C.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政协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畅所欲言,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C.大理的蝴蝶泉花开似锦,游人如织,美景实在是引人入胜....。
D.危难时刻,绿色的迷彩撑起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倾听使人,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安宁警醒丰富B.丰富谦虚安宁警醒C.警醒丰富谦虚安宁D.安宁警醒丰富谦虚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缅怀遗误莫需有转弯抹角振聋发聩B.缴纳颓唐雷阵雨高深漠测焕然一新C.勉励蜷曲万户侯匡扶正义获益匪浅D.慰籍黯然洽谈会有恃无恐笙歌达旦5.默写填空。
__________,白露未晞。
(《蒹葭》)俶尔远逝,__________。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
B.在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共走访贫困户近500多户。
C.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D.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作祟帷幕云宵沧海一栗B.隧道赃款外甥自顾不暇C.姊妹酝酿奢靡崭露头脚D.誉写绚烂眷念绿草如阴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阳光中学在2012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B.菲律宾外长说黄岩岛是菲律宾的固有领土,他的言论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歪曲黄岩岛历来是中同领土的一部分的事实C.那烟雨迷蒙的恩施大峡谷,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八则》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
B.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人才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走向衰弱。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近期,人脸识别技术不断进入大众视野。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技术进入视野”。
D.精准扶贫中国速度移民火星移动支付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初三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2分)A. 即使B. 既然C. 尽管D. 不但(1)_________他身体不好,但仍然坚持工作。
(2)_________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D. 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诗句填空。
(2分)(1)“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2)“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文学常识填空。
(2分)(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_。
(2)《出师表》是_________写给_________的表文。
5.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
(2分)(1)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_________,不断努力。
(2)面对困难,他_________,毫不退缩。
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共20分)《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缘溪行:_________(2)悉如外人:_________7.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2024年河南省中招备考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领略河南文化,感受文化生机。
小豫参加了“行走河南,浸润文化”中的“郑—许—洛”游览线路,请帮助小豫享受这场文化之旅吧!活动一:郑州站·巍巍商都,生生不息下面是郑州商都遗址中的文字展示,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商都”是郑州这座城市永远的文化标志.,也是郑州灿烂文化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代表。
①cháng yáng______在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雄伟的商代城垣会让人一眼千年,园中的郁郁风光与黄色长龙般的城垣②相得yìzhāng______。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以商都历史文明为核心内容,向世人展现这座沉寂数千年都城的面貌,解码中国早期文明的千年根脉.。
1.语段中的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A.zhìshuōmàiB.zhìshuìmòC.shíshuìmàiD.shíshuōmò2.请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工整书写相应汉字。
①cháng yáng______②yìzhāng______活动二:许昌站·曹魏故都,梦回三国图1曹魏古城标志图2曹魏古城文创产品logo3.下面为小豫查阅的关于曹魏古城标志的解读文字,排序有点问题请结合图一进行正确排序()曾魏古城的标志由图案和文字组成。
①中间区域是一座古城楼,代表着曹魏古城。
②图案部分创作取材于“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以此为基本元素,从而设计出作品的整体轮廓。
③玉龙尾部做成的水波纹形状,有两个含义:第一象征着许昌在2017年荣升为河南省第一个水系文明城市;第二象征着包围着曹魏古城的护城河。
河北名校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及运用 (1——6题共计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2分) A .扒.窃(p á) 取缔.(t ì) 迥.乎不同(ji ǒn ɡ) B .嗤.笑(ch ī) 呵.责(h ē) 寻章摘.句(z āi ) C .窥伺.(c ì) 迸.射(b èn ɡ) 顶礼膜.拜(m ó) D .瘠.薄(j í) 推崇.(ch ón ɡ) 风雪载.途(z ài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虐杀 牟取 毛骨耸然 B .吹嘘 净谧 穷愁潦倒C .臆测 妖娆 迫不及待D .御聘 渴慕 颌首低眉 3.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石家庄市荣获“河北省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 .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4.诗文名句填空。
(7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 。
” (《论语》) (2)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3)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好象日本看护妇 。
(老舍《济南的冬天》)(4)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仁人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 , 。
5.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3分)我们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艺术画廊中,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
比较人物形象,是阅读名著的一个重要方法。
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从所提供的三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
初三语文模考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2分)A. 即使……也……B. 即使……但是……C. 虽然……但是……D. 尽管……也……(1)他______身体不好,______还是坚持工作。
(2)______他很努力,______成绩还是不理想。
答案:(1)C (2)B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
(2分)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2)这篇文章的结尾______,使整篇文章更加生动。
答案:B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2分)A. 因为……所以……B. 虽然……但是……C. 只要……就……D. 无论……都……(3)______我们努力学习,______能取得好成绩。
答案:C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填空。
(2分)(4)他问我,是去图书馆______还是去公园______?A. ?B. ,C. :D. !答案:B5.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句子填空。
(2分)(5)“_____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A.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D. 锲而舍之,金石可镂;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答案:A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河北名校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第 一 部 分 (1-5题 ,1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阴晦..:阴沉昏暗。
无端..:无缘无故。
敦厚..:坚固厚实。
B 、脚踝.hu ái 愕.然è 廿.年g ān 恣睢..z ì su īC 、澄清..:清澈透明。
后裔..:子孙。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D 、肖.像:xi ào 哽咽.y è 折.本:sh é 姹.紫嫣红ch à 2、按课文内容填空 。
(4分)(1)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2) ,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3、按要求填空。
(4分)(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以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2) 《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身处奢华之间,自己所持态度的句子是:4、下列句子都有语病,改正后写在句子下面横线上。
(4分)(1)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奥运火炬手金晶热情地交谈。
(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3)在昏迷中一直漂到潼南镇,才被派来抢险的机动船把他们救上来。
(4)走近美丽的红光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材料一: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辞海》)材料二: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宫殿里描绘着龙,雕刻着龙;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龙;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龙灯等;以龙为名的建筑、地名不胜枚举。
材料三: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
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象征。
“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孙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
(4分)(1)yùn niàng()()(2)chì hán()()答案:(1)酝酿(2)炽热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4分)(1)比喻说话、文章等简明扼要,不啰嗦。
()(2)形容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弯弯绕绕。
()答案:(1)言简意赅(2)拐弯抹角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4分)(1)他总是______地对待工作,因此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A. 兢兢业业B. 勤勤恳恳答案:B(2)在这次比赛中,他______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A. 一丝不苟B. 马马虎虎答案:A4. 根据题目所给的病句,选择正确的修改方法。
(4分)(1)由于他刻苦学习,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A. 删去“由于”B. 删去“所以”答案:A(2)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A. 删去“通过”B. 删去“使”答案:B5. 根据题目所给的诗文,默写填空。
(12分)(1)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2)______,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答案:大漠孤烟直二、阅读理解(共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共14分)《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政通人和()(2)百废具兴()答案:(1)顺利(2)都7.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河南省郑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开学摸底九年级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基础(26分)我们都希望自己能高效学习,(1)(A.事半功倍B.事倍功半),但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呢?首先,学贵于专。
学习时(níng)神于一,心无旁(wù),效率才会高,如果上课、写作业时动不动就神游天外,即使枯坐终日,昼夜不辍,也只是做出了在学习的样子而已。
其次,好钢用在刀刃上。
写作业时,你是习惯于(2)(A.避易就难B.避难就易),把大量时间花在容易完成的任务上,还是选择攻坚克难,将绝大部分时间、精力放在那些困难且重要的学习任务上,效果将截然不同。
1.请给上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每空1分,共4分)。
①(níng)神于一②心无旁(wù)③昼夜不辍()④截()然不同2.请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每空1分,共2分)① ②3.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5分)(1)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2),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却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
(5)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我欲乘风归去,。
(苏轼《水调歌头》)(7)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8),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9)《咸阳城东楼》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的句子是:,。
(10)《行香子》一词中写景色彩简单鲜明又写出农家本色的句子是:,,。
4.综合性学习(5分)郑州市开展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全面展开,为了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我校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北京市房山区名校2025年初三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湍急派谴协奏曲翘首以待好事多魔B.梗概丰硕博览会断章取意语无伦次C.诚肯横幅和氏壁如数家珍风餐露宿D.侥幸斑斓元宵节洗耳恭听冠冕堂皇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敦煌搏弈笔杆子不可名状不能自已B.辩论订正边角料百感交集不可思议C.谛听悲伧辩证法渡过难关迟疑不决D.蝉联诋毁白内瘴兢兢业业不容质疑3.下列词语的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憋闷帷幕懒洋洋铢两悉称雕梁画栋郑重其是B.稀疏肯切暖融融鸠占鹊巢截然不同接踵而至C.缄默斟酌湿漉漉间不容发千钧重负悲天悯人D.猥琐愧怍绿因因络绎不绝走投无路戛然而止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加大对市场上各类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使得许多不法商家纷纷被曝光。
B.一种有效的击溃癌细胞的方式是不供给癌细胞繁殖所需的食物,即饿死癌细胞。
C.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D.莱芜通过加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力度和起点的方式,实现了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鸟类的迁徙,往往受到外界各种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引起的。
B.因为他合理安排时间,且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所以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C.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和考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35分)(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出师表(节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丙】季布为.河东守,孝文①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②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
(选自《史记》)【注释】①孝文:即汉文帝刘恒。
②使酒:耍酒疯。
5.【甲】诗作者是(朝代)的陈子昂,【乙】文中的“臣”是(人名)。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臣不胜.受恩感激()(2)季布为.河东守()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3分)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8.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语言苍劲奔放,其第三句以空间的苍茫辽阔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名校普通高中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理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莫泊桑是德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了300多部短篇小说,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王之一,除了我们学过的《我的叔叔于勒》之外,他的代表作还有《羊脂球》《项链》等。
D.《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的作者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
B.在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共走访贫困户近500多户。
C.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D.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上演的电影《流浪地球》,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纷纷为导演的前瞻意识点赞。
B.甘棠镇一年一度的“火龙”盛会,点燃开江人民歌舞升平。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D.2019年3月12日,昆山“反杀”案被写入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并作为正当防卫典型案例公开发布。
西安初三模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蹊跷(qī qiào)B. 箴言(zhēn yán)C. 迤逦(yǐ lǐ) D. 筵席(yán xí)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他总是独来独往,从不与别人交往。
B. 他的文章写得很有文采,字字珠玑。
C. 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D. 他总是喜欢独出心裁,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独出心裁,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
B. 他的文章写得很有文采,字字珠玑。
C. 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D. 他总是独来独往,从不与别人交往。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D. 他总是喜欢独出心裁,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独出心裁,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
B. 他的文章写得很有文采,字字珠玑。
C. 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D. 他总是独来独往,从不与别人交往。
6-10. (此处省略,根据实际试题内容填充)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床前明月光,______。
”2. “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请问这首诗的下一句是什么?4.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______,精神矍铄。
”5.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诗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______。
河北名校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题号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一 二 三 得分第 一 部 分 (1-5题 ,1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阴晦..:阴沉昏暗。
无端..:无缘无故。
敦厚..:坚固厚实。
B 、脚踝.hu ái 愕.然è 廿.年g ān 恣睢..z ì su īC 、澄清..:清澈透明。
后裔..:子孙。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D 、肖.像:xi ào 哽咽.y è 折.本:sh é 姹.紫嫣红ch à 2、按课文内容填空 。
(4分)(1)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2) ,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3、按要求填空。
(4分)(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以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2) 《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身处奢华之间,自己所持态度的句子是:4、下列句子都有语病,改正后写在句子下面横线上。
(4分)(1)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奥运火炬手金晶热情地交谈。
(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3)在昏迷中一直漂到潼南镇,才被派来抢险的机动船把他们救上来。
得分 评人卷线 封 密 姓名 考生号 准考证号(4)走近美丽的红光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材料一: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辞海》)材料二: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宫殿里描绘着龙,雕刻着龙;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龙;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龙灯等;以龙为名的建筑、地名不胜枚举。
材料三: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
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象征。
“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孙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1)探究上述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你对“龙”的认识。
(至少三点)( 2分)答:(2)互联网上展开了“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中国的形象标志——龙?”的调查和讨论。
原因是“龙”在西方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会让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片面、武断的联想。
假如你参加这次讨论,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2 分)答:第二部分(6-20题,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得分评人卷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
(4分)(1)人恒过..(2) 空乏..其身(3)所以动心忍.性. (4) 曾益..其所不能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答:9.除文中事例外,请你联系历史或现实再举一例,并写出与此相关的一则名言警句。
(2分)答: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身边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3分)答:得分评人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1分)大自然历经了亿万年的发展和进化,积累了无数“天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科学家在研究中越来越认识到师法自然的重要性。
下面是信手拈来的几个例子。
做衣服的衣料,除了极少数天然本色的以外,都需要加以染色。
科学家看到繁花万紫千红的色彩皆为天然生成,根本不需要另外染色,忽发奇想:能否变“繁花似锦”为“锦似繁花”,做出无须染色的天然彩色纤维来呢?科学家经过努力,已经培育出几种彩色的棉花。
这种天然彩色纤维不会褪色,又省去了染色工序,不仅省钱省工,而且避免了工业染色的污染。
一举数得,皆为师法自然之所得。
钢是非常坚硬的材料,但蜘蛛用来织网的蜘蛛丝比同样粗细的钢丝还要坚硬十倍以.上.!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模仿蜘蛛,造出被称为“生物钢”的人造蜘蛛丝来。
一旦成功,不仅可以用来做成合成材料,造出轻巧而又坚固的飞机、车辆、桥梁、房屋、家具等;而且还可以用来织出超级织物,制成薄如蝉翼....、轻若鸿毛的工作服和防弹衣,以及收在掌中不盈握的降落伞……看来,小小蜘蛛蕴藏的“天机”就够我们学一辈子的了。
能源一直是人类所面临的大问题,目前应用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迟早有用完之日。
寻找替代的能源是科学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其中太阳能的利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太阳能取之不尽,而且完全没有污染,是理想的能源。
利用光电池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目前使用的光电池是用硅做成的,转换效率还不错(约16%),但成本太高难以普及。
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如何降低成本,除了继续改进传统的硅光电池外,有人将目光转向大自然,所有的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虽然效率不高(达不到1%),但满山遍野,以多取胜。
于是“异想天开”:是否可以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做出廉价的光电池来?“异想”果然“天开”!据英国的《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模拟光合作用的新型光电池,这种光电池可以做得很薄,是透明的。
瑞士的一家手表厂即将推出一种太阳能手表,就是将这种透明的光电池覆盖在表面上以取得动力。
将来扩大生产以后,可以将之覆盖在玻璃窗上,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供电。
妙的是这种新型光电池不仅价廉,而且其转换效率竟与硅光电池差不多,远远超过了光合作用的效率。
由此可见,师法自然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1. 从本文内容看,我们能从大自然中学到什么?请概括说明。
( 3分)答:12.请说出文中加点的“以上”和“薄如蝉翼”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
(2分)答:1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 变“繁花似锦”为“锦似繁花”,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B. 人造蜘蛛丝一旦研究成功,将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C. 因为“化石燃料”迟早有用完之日,故不必过于担心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D. 科学家之所以研究和利用太阳能,是因为它取之不尽,而且没有任何污染。
14.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它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 分)答:15.人类从大自然中学到不少“本领”,根据你的积累,请说出一种。
(2分)答:得分评人卷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6分)音乐是有年龄的。
在我们幼年的时候,音乐也许曾经是保姆。
旋律的构成简单而稚拙,但每个音符都舒缓、柔和、温厚和淳朴。
那节奏是摇篮式的,在摇晃着的歌谣里,我们的骨节一寸寸放大着,成长着,却分不清保姆和音乐,是怎样各司其职又互为其主。
少年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
我们在深夜与它相约,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
乐曲中每一处细微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心跳脸红。
那欢喜是纯真无邪的。
无论哪一种音乐都会使我们欢欣。
但可惜那时我们太年轻,心里喜欢着,却无法分解和辨析它真正的奥妙。
当我们成为沉稳和成熟些的青年时,浮游荡漾在空气中的音乐,也渐渐沉淀下来。
那时我们开始思考音乐,努力试图去读解和领悟,并试图与音乐对话。
音符变得立体,有一种辐射和扩张的趋势,暗藏着你听得见或是听不见的声音。
音乐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
你发现音乐世界其实是一条深不可测的隧道,内壁悬缀着抽象的音符,不可复制也不可临摹,往往当你开口或是动手将其制作成曲谱时,它们却已消失。
你只能将其烙刻在脑子里,一遍遍碾磨成体内血液流淌的声音。
被琐事杂事俗事缠身的中年,岁月匆促,音乐在生活中已是显得奢侈的享受,往往纯粹是一种娱乐和休闲。
那时候音乐有点像一个分手多年的旧情人,只是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会偶尔下决心安排一次有礼貌而有节制的约会。
音乐对于老年,若不是感官麻木得不再需要,那定是摈除得很彻底很坚决的。
没有音乐的老年,也许枯涩也许灰暗但也许恰是因他的内心饱满滋润,而无须依赖音乐的浇灌。
人到了老年,对音乐的选择变得十分挑剔。
若是喜欢的音乐,必是自己灵魂的回声,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除了自己认定的那种之外,天下的音乐都是不堪入耳的噪声。
所以老年的音乐,由于排除了功利的杂音,在自然淡泊的心境中,便有了一种宁静透明的质感。
人走向生命尽头时,音乐不再是保姆也不是恋人,不是先哲更不是神祗,而只是一个忠实的人生伴侣。
所以音乐具有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
音乐无法定义。
不同的音乐可以被每个年龄段的音乐爱好者音乐迷分享,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
古典或是现代、严肃或是流行,在欣赏者那里,并没有绝对的界别。
在感人至深的音乐中我们常常迷途甚至错位,但音乐宽容大度,它知道自己所能在人们心上激起的回声,是“喜欢”的唯一标准。
音乐只是有点儿模糊,有点儿空灵。
它无形无状、无影无踪,无法触摸、无法品尝,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
音乐被人吸纳到心里去,又被人在各个生命阶段自然而然地传递下去,音乐就变得永恒了。
16.音乐是有年龄的。
作者用了不同的比喻来描绘不同年龄阶段对音乐的感受。
根据下列提示,找出相应的比喻。
( 3分)幼年:少年:老年:17.文中说“音乐具有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这里“包容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分)答:18.作者开始说“音乐是有年龄的”,后面又说“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你认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 分)答:19.作者为什么认为音乐在青年时代“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请结合全文比较分析。
( 2分)(1)同幼年和少年相比:(2)同中老年相比:20.“音乐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
”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运用比喻来表达了她对音乐的感受,请具体分析这种表达的妙处。
( 4分)答:得分评人卷第三部分(21题,40分)21.作文(40分)从下列两小题任选一题作文(40分)(1)我在祖国的怀抱里(2)成长岁月,我多了一份①(1)文体不限,选第(2)题时先把文题补充完整;②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真切的体验;③文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④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⑤书写工整规范。
语文试卷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18分)1、(2分)D2、(4分)(1)山岛竦峙(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受任于败军之际3、( 4分)(1)会挽雕(彫也对)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