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
- 格式:ppt
- 大小:11.24 MB
- 文档页数:52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教学设计
作者:谭述亮工作单位: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学科:地理年级:
高二
环节一:引入新课
播放《长江之歌》歌曲视频,播放完成后呈现长江三峡大坝景观图
承接:
河流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是人类经济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河流的利用和流域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就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学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下面我们进行本堂课的第二个环节:
环节二:课前预习检查
课前预习检查,看一看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效果。
板书一:一、流域和水系
PPT展示:预习检查一
指出图中河流的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分水岭、河口
(展示检查内容,学生思考的同时板书水系、流域)
提问学生评价
板书并概括水系和流域的的概念。
水系:河流的干流与支流构成了河流的水系学生观看体会长江的雄浑气势,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思考
教师板书完成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提问,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指图说明,完成后让其他学生评价,根据回答情况和评价情况进行小组量化得分,计在黑板一侧的小组学习竞赛得
流域:河流水系所在的汇水区域就是河流的流域
分表格中。
板书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PPT展示:预习检查二
学生共同回答
进行知识的巩
固
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高中二年级
学科:地理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教学设计
高二三部谭述亮。
第2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时部署:2课时传授目的:1.查看舆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概括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2.连合舆图和地理图表,剖析田纳西河流域开辟的自然背景。
3.议决明白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辟措施和后果,剖析流域综合开辟的意义。
传授重点:1.剖析田纳西河流域开辟的自然背景。
2.剖析流域综合开辟的意义传授难点: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传授历程:第一课时一、流域1.几个基本概念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⑵流域的特性①特殊性:每个流域的特性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大多来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②整体性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地区,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关联特殊密切,组成一个整体。
对河流举行开辟利用,除要思虑河流的特殊性外,更要思虑流域的整体性特性,举行综合开辟。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辟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二、流域开辟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法和流域的开辟偏向一个河流流域的开辟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阵势平展,土层深厚,就适宜成长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窄、落差大,就适宜开辟水利资源,敷衍田纳西河来说,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避免盲目开辟的首要条件。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环境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来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相近注入俄亥俄河(图3.15)。
山地是河流的来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河流是流域中开辟利用的主要部分。
在利用历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派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结的地区。
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⑴地形多山,地形流动较大利:蕴藏着丰裕的水力资源。
3.河流的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描述角度:①河流的源地和河口;②流向;③流程长短;④流域面积;
流的发育程度);⑥水系形态(如树枝状、扇形等);⑦落差或峡谷分布;⑧河道宽窄曲直深浅等。
【探究一】树枝状水系—淮河
扇状水系—海河
描述途中嫩江的水文特征。
2.河流水力资源分析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
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探究二】
1.读甲、乙两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说明主要原因。
说明甲、乙两河航运效益的差异,并简述其原因。
戴埠高中高二地理备课组必修三8主备:商中亮审核:丁丽华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班级:学号:姓名:【探究一】流域的综合开发【探究材料】阅读课本52页及课本图3.18、3.19。
【探究问题1】梯级开发为什么成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自主训练】(2012·盐城模拟)读“甲、乙两工业区位置图”,完成1~2题。
双选1.甲、乙两工业区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 )A.附近矿产资源丰富B.廉价的劳动力资源C.农产品资源丰富D.便利的水陆运输2.与乙工业区相比,目前甲工业区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有( )A.劳动力紧缺B.生产工艺落后C.环境污染严重D.地价上涨过快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下图为“新疆与浙江两区域图”。
新疆地形为“三山夹两盆”;浙江地形复杂多样,西南部山地高峻,中部多丘陵、盆地,东北部则为冲积平原。
材料2:下图为“浙江和新疆生产总值和增速示意图”。
(1)据材料1及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两省区河流开发利用方式的主要差异及原因。
(2)根据浙江“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的特点,分析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根据材料2,比较两省区的生产总值和增速的异同点。
材料1: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经常发生洪水。
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图1为“波河流域水系图”,图2代表该流域主要气候类型的统计资料。
材料2:海河流域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南近黄河,北接内蒙古高原。
流域内人口密集,大中城市众多。
图3为“海河流域水系图”,图4为“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与年均温的对应变化图”。
(1)对比分析两流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完成下表。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针对该问题,两流域的整治措施相近:上、中游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下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
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3.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分析、思考、交流,尝试用已学知识整理、分析,提高处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2.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在活动中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逐步领悟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由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联系周边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用所学知识为地区的国土整治出谋划策。
2学情分析
本节以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说明了河流的综合开发。
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构成了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由于没有注意到流域的整体性,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教材最后指出了河流正确的开发方向——流域的综合开发,充分利用流域内的自然条件,改造不良的自然条件,使得整个流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学习本节内容可按照如下思路:区域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开发→开发结果→综合整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人地关系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3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