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最重要的羊粪(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高考“散文文本阅读”练习6篇(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拔草李娟我们家自行车的全部构件只剩下两个轮子、一只坐垫、一副龙头以及连接物,连踏板都没有。
至于刹车器,就更是奢侈物了。
需要刹车的时候,只需把脚伸直,用鞋底在飞速运转的车轮上“嗞——”地蹭一下,车自然就会减速。
如果情况特别紧急,则两只脚一起上。
有一次我妹骑车的时候,骑着骑着车链条掉了,并且掉得极不是时候——当时我们正在被两条大狗狂追。
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穷凶极恶的狗!在阿克哈拉,最凶的狗一直都是我们家的琼瑶。
可是和这两条狗相比,我们家琼瑶简直温柔极了。
我妹的车链子不巧就在那时候掉了!她“啊——”地叫起来,两条腿蹬得飞快,面无表情,大汗淋漓。
亏她车上还载了小山似的一堆干草,居然也没给狗扒掉。
要是掉了的话谁敢回去捡啊?家里养鸡,一养就是一百多只,还有五只野鸭子。
小的时候还好打发,长大了简直跟一群强盗似的。
我妹每天都要拔瓷瓷的两大编织袋蒲公英回来才够它们吃,加上家里打算再养只小毛驴,于是草就得拔得更勤了。
每天拔回来的草都得晒干一部分,留作冬天给毛驴的草料。
到了一年一度的打草季节,牧民们纷纷从深山返回乌伦古河流域,为大畜准备冬天的草料。
一辆辆打草的马车晃晃悠悠,满载而归。
我家没有草场,只好去草场里捡别人割剩下的。
拉草的车经过的地方,沿途路两边的树枝多多少少会把垛得高高的草从车上挂下来一些。
于是我妹就天天沿着打草的车辙走啊走啊,前面掉,后面捡。
就是被狗追的那一次,我也跟去捡草了。
去的路上果然捡了很多,我们细细拢一拢,居然有好几抱,便藏在路边灌木丛里,准备回去的时候捎上。
风很大很大,在高处呼啦啦地响。
苞谷地如丛林一般,茂密得高过头顶,又如大海一般起伏。
土路孤独地在这片海洋中延伸。
走在这路上,像是走在消失之中。
我们每捡够一大抱的时候,就集中到一处放着,然后空手向前继续捡。
这样,走过的路上每隔不远就垛着一堆,一路延伸得很远很远。
阳光灿烂,却下起雨来。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重要的羊粪(节选)李娟①我们这里的人,形容一件事情处理起来难度大,总是说:“跟啃奶疙瘩一样!”奶疙瘩就是酸奶煮沸后沥制的奶酪,很硬。
尤其是完全脱脂的陈年奶酪,硬得简直不近人情!任你牙口再好,也只能在上面留下几溜白牙印。
吃这种硬奶酪,得先在火炉上烤软了,或在滚烫的奶茶里泡软了,才啃得动。
加玛的一块奶疙瘩会啃三四道茶,从头一天泡到第二天,每道茶喝饱了就捞出奶疙瘩揣回口袋,到了下一道茶继续再泡。
做这件事时,她不但有耐心,而且有乐趣。
总之,奶疙瘩实在太难啃了。
②其实我主要想说的是:清理羊圈的工作太难了,就跟啃奶疙瘩一样。
③我们到了。
冬牧场广阔而单调,黄沙漫漫,白雪斑驳。
但我们生活的这一小块沙丘间的凹地却漆黑、深暗。
这就是羊的功劳。
羊在这个沙窝子里生活过许多个冬天,羊粪一年年堆积,粉化,把这块弹丸之地反复涂抹成了黑色。
④尤其羊圈里更是堆积了又厚又结实的粪层。
居麻说,这些粪层每个月都会增厚半尺,一个冬天得清理好几次呢。
其中初冬刚到达时的第一次清理和离开前的最后一次清理最为重要,劳动量也最大。
第一次主要是为了挖出最底层的干粪层。
最后一次是趁春日暖和,把最表面那层厚厚的软粪层铲起,砌在羊圈周围晾晒。
这些粪块又黑又纯,一块块大小适中,是冬天里最好的燃料。
⑤最底层的粪层因靠近地表,沙土多,又硬又结实。
加之又平摊着晾了一个夏天,撬起时跟预制板一样整齐。
这些结实的粪板虽不能用做燃料,却是荒野里最重要的建筑材料。
用这种粪板围筑起来的羊圈整齐又结实。
否则的话,又能用什么来盖呢?野地空旷,一棵树也没有,一把泥土也没有,一块石头也没有,只有低矮脆弱的枯草稀稀拉拉地扎在松软的沙子地上。
⑥就连我们人的饮食起居之处——地窝子,也多亏了羊粪这个好东西。
地窝子是大地上挖出的一个深两米左右的大坑,沙漠地带嘛,坑壁四周不垒上羊粪块的话,容易塌方。
然后在这个羊粪坑上架几根椽木,铺上干草,压上羊粪渣,便成了“屋顶”。
最后修一条倾斜的通道伸向这个封闭的洞穴。
2024届湖北中考全真练习语文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一次演讲,一副对联,一次旅行……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
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默语同学参加朗诵比赛,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2分)A. 默语注意到多音字词,他这样读:肖像xiāo 鲜为人知xiǎn 敷衍塞责sè 果实累累léiB. 默语希望读出词人苏轼的“狂”劲和豪兴,他这样处理节奏: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C. 默语想抒发对旧中国贫穷、落后的强烈感情,他这样处理重音: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D. 默语想读出表达卢州桥上石狮子千姿百态、形态优美的特点,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连):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小言说“青”字加上偏旁可以组成许多新的汉字,下面方框内应该填什么字呢?请你帮小言完成。
(2分)□卫填海山□水秀□天霹雳树欲□而风不息3、山水之城,美丽之地。
默语同学全家计划今年暑假到重庆旅游,于是默语上网做旅游攻略。
浏览网页时,发现了一副有关重庆的对联,准备共享给家人朋友,但在编辑时不小心打乱了部分文字内容(即“万国风”“天下客”),请你帮忙恢复对联。
(2分)(提示:朝天门,位于重庆市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是重庆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
塘沽港,又名塘沽新港,现名为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
)上联:朝天门喜迎下联:塘沽港笑纳4、5、你知道“咸亨酒店”店名的文化内涵吗?“咸”是“全、都”的意思,“亨”是“顺遂、通达”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万事顺利,一切通达”。
酒店起这个名字,寄托了开店者的良好愿望。
2020届高考散文阅读名家名作精炼:李娟专练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1—3题。
(15分)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李娟①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
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②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
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
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③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
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④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⑤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个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
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
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
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
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⑥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挂着他在纽约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
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⑦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
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
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⑧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
“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读无字之书,即依靠身体力行去读天地之书、读自然之书、读自然之书,是人类永远不能放弃的基本阅读方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陆游的读书警示,是为至理名言。
读文字之书,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不可取代的。
阅读者可以拿起笔来,边读边记,写眉批,作旁注,留下阅读与思考的宝贵痕迹。
这对人类思维方式和思想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读屏幕之书,即电子阅读,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优势极为明显。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三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不超30字)(2)你觉得读哪种书有意义,请结合阅读经历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
【答案】(1)读无字之书、文字之书、屏幕之书,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2)我觉得读无字之书最有意义。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无字之书强调通过实践获得知识,读无字之书要仔细观察、不断思考、反复实践,像河中石鲁)中的老兵就是善读无字之书的典范。
我在做实验时,总要尽可能自己寻找材料多做几次,反复验证实验结论;在电脑课上,也会把老师讲过的技巧多加练习……这样,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获得的知识必定是牢固的。
【解析】【分析】⑴第一段:读无字之书的意义;第二段:读文字之书的意义;第三段:读屏幕之书的意义;三段概括为:读无字之书、文字之书、屏幕之书,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其中一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故答案为:⑴读无字之书、文字之书、屏幕之书,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⑵我觉得读无字之书最有意义。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无字之书强调通过实践获得知识,读无字之书要仔细观察、不断思考、反复实践,像河中石鲁)中的老兵就是善读无字之书的典范。
我在做实验时,总要尽可能自己寻找材料多做几次,反复验证实验结论;在电脑课上,也会把老师讲过的技巧多加练习……这样,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获得的知识必定是牢固的。
放烟花【答案】19、由衷〔2分,每字1分)20、A(4分,错一个扣2分)21.(1)第一次决定认真过年(2)第一次看春晚(3)第一次放烟花〔3分,每空1分,不分顺序)写出“我家”的贫穷,强调这个春节对“我”有特殊意义,同时暗含“我”想要改变生活现状的愿望。
(2分)22、第一个:放烟花那短暂而强烈的情景令四周的寂静更深不见底,但沙漠为之脉动,外婆为之欣喜。
第二个:在戈壁深处,烟花这虚渺而美好的事物带给人激情,也让人感到寂寞。
第三个:如奇迹一般的烟花,吸引了不少邻居和村人静静仰视和观赏。
(6分,每空2分)23、不矛盾。
第②段这样写为最终“我”的改变埋下了伏笔,起初“我们”因为贫穷、与村民文化背景不同,才不过年、不放烟花,但这一次放烟花却让“我”感受到一种孤寂中的美好,也明白即使身处贫穷偏远之地,人们对美的追求是相通的、不会泯灭,所以“我”才有了最后的决定。
(5分)加玛苏鲁【答案】11.(4分)肖像描写上整体和局部结合、详略得当:先整体略写加玛的身材,再局部详细描写加玛的头部。
肖像描写中重色彩描写。
(2分)作用:点题,引起读者了解加玛的兴趣,为下文描写加玛的内心世界作铺垫。
(2分)【言之成理,酌情赋分。
】12.说明下列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2分)“洒”,说明动作轻,不是真生气,表现了加玛的娇嗔和内心对爱情的向往。
2(2分)“我们”,是家人的口气,表现了“我”对加玛家人般地、由衷地关心呵护13. (2分)原文:冬窝子里的爸爸妈妈,还有李娟,你们好吗?(开头应该是问候句,对象中要有李娟(1分);语言要朴实(1分)。
14.(5分)要点:一个美丽、善良、勤劳、坚强、好学、有志向的哈萨克牧羊少女的形象。
(性格特点2分;分析2分;指出“是一个哈萨克牧羊少女”的形象1分)15. (5分)要点:文章通过记叙和描写加玛苏鲁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刻画了一个美少女形象,歌颂了哈萨克青年的勤劳坚强、淳朴善良的美好品格。
2019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3)含答案李仕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成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全国与“电子商务”关联度最高的城市,杭州一骑绝尘....,阅读数大幅度领先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这背后是杭州电子商务产业连续6年保持30%以上高增长的发展态势。
②成都地铁站口的工作人员待人和蔼亲切,不论你是健全人还是残障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他们都能等闲视之.....③几场秋雨过后,光雾山景区秋意渐浓,层林尽染,红叶青松相映成趣,绚丽的色彩堆成了一幅重彩油画,真可谓人间仙境,秀色可餐.....④参加了今年高考作文阅卷的陈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越来越多.⑤云南景区有一些玉器商人为牟取暴利,大量仿制古玉器诱骗玉器爱好者,造成了目前玉器市场上鱼目混珠....的局面。
⑥今年是建军90周年,全国各地正以各种形式纪念缅怀革命先烈,颂扬他们敢为天下勇的英雄气概,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解析:选D ①一骑绝尘: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在某一方面超过同行很多,有巨大的优势。
也有用于形容如同骑着一匹快马一般飞奔,远离尘世的意思。
②等闲视之:把这件事看成平常的事,不加重视。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屎壳郎滚粪球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一只滚圆滚圆的小球在不停地滚动。
定睛一瞧,后面还有个黑黑的小东西呢,原来是一只屎壳郎!这小家伙本名叫蜣螂,但它还有更体面的名字——金龟子和圣甲虫。
既说“金”又说“圣”的,人们可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对它华丽外表的肯定。
屎壳郎天天与牛粪打交道,每天的工作又脏又累,但长得却一点也不难看。
它身长七八厘米,嘴巴上长着一双大颚,像一对大刀。
引人注目的是,它背部的那身盔甲,闪着金属和宝石般的光泽。
据说,这盔甲极为坚硬,连嘴尖爪利的雕鸮也没办法摧毁。
看来,这身行头不是白长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原来,这华丽的行头是屎壳郎辛苦的见证,也是大自然给它的优厚的“报酬”。
在自然界,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都能吸收土壤或者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
天长日久,这些元素在动物身体里不断地积累,最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而屎壳郎不怕脏,不怕累,专门以粪便为食,这里面营养丰富,能让它的盔甲呈现金属般的光泽。
有人研究发现,盔甲里真的有黄金成分,只不过每只屎壳郎盔甲里含的黄金微乎其微。
要是把1千克屎壳郎进行熔炼,才可以得到黄金25毫克。
说来也怪,屎壳郎这家伙居然也有挑食的时候。
澳大利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畜牧业可算是其一大支柱产业。
但是羊多了,羊粪怎么处理呢?澳大利亚本地的屎壳郎只偏爱袋鼠的粪,对羊粪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面对日益增多的羊粪,澳大利亚政府无奈之下,决定从别的国家进口屎壳郎,其中还有不少来自中国。
后来的事实证明,效果还真不错。
如果你认为屎壳郎是一群浑浑噩噩、吃饱就行的饭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相反,它们很有责任感,尤其是对自己的后代。
由于经常在粪便里摸爬滚打,屎壳郎对粪便的鉴别能力可谓炉火纯青。
因为粪便关系到它们的下一代,为了让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它们会选取上好的羊粪滚成球,供里面的虫卵生长发育用。
小虫卵需要整整3个月的时间才会长大,而在这期间,它所需的营养全部来自小小的羊粪球,这足以说明屎壳郎的责任有多么重大。
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羊的冬天李娟居麻每天放羊出发时,经过沙丘上的假人总会勒缰停立许久,和假人一起凝望远方。
过好一阵,又掏出烟盒纸卷,慢吞吞卷一支莫合烟,再慢吞吞地抽。
有时会下马,卧倒在假人旁,倒着身子继续望向远方。
不知那时他在想些什么,会花那么长的时间陷入沉默的遥望之中。
放羊是辛苦的。
上午十点左右出发,赶着羊群在沙漠里四处走动,不吃不喝,直到天快黑透了才把羊群赶回来。
我问居麻:“放羊的时候你都在干些什么?”他说:“在放羊。
”我真蠢。
荒野茫茫,四下无物,还能干什么?当然只能骑着马跟着羊群走来走去了!居麻感慨地说:“傻瓜一样!我就像个傻瓜一样!羊到哪里,我也到哪里!七个小时,一天七个小时!”所以每天出发前,他才会花那么长时间徘徊在家门口……此去的寂寞,非亲尝而不可得知。
我说:“天气暖和时,让我也去放一天羊吧?”他说:“你去放羊,羊哪能吃饱!”“为啥?”“你嘛,肯定不到下午两点就把羊赶回家了。
”在阴沉的雪夜里,无星无月,天地笼统,我站在东方沙梁上的假人身旁,向东方挥舞手电筒,给远方晚归的牧羊人确定方位,使之不至于迷失方向,在茫茫夜色中无尽地徘徊。
而若是大雾的天气,就算手电筒也没有用了,居麻说:到那时,所有在家的人都得出去找。
我问:“要是找的人也回不来了该怎么办?”他说:“要是李娟的话,回不来就算了,整天房子里坐着,从来不放羊,还回来干什么?”我问居麻:“那么放羊经过的地方有没有人家呢?”他说:“没有。
”又回头对嫂子说:“她还以为放羊时可以串个门,喝个茶!”大家都笑了。
我又劝他带一暖瓶热茶去放羊,暖瓶可系在马鞍后。
或者带一个锅,一个三脚架,一块茶叶一把盐,冷了就地取雪烧茶。
他便给我讲了一个“汉族人放羊”的故事。
说红旗大坝(阿克哈拉下游二十多公里)有一个汉族人第一次去放羊,带着馍馍、咸菜和水。
最重要的羊粪(节选)
李娟
①我们这里的人,形容一件事情处理起来难度大,总是说:“跟啃奶疙瘩一样!”奶疙瘩就是酸奶煮沸后沥制的奶酪,很硬。
尤其是完全脱脂的陈年奶酪,硬得简直不近人情!任你牙口再好,也只能在上面留下几溜白牙印。
吃这种硬奶酪,得先在火炉上烤软了,或在滚烫的奶茶里泡软了,才啃得动。
加玛的一块奶疙瘩会啃三四道茶,从头一天泡到第二天,每道茶喝饱了就捞出奶疙瘩揣回口袋,到了下一道茶继续再泡。
做这件事时,她不但有耐心,而且有乐趣。
总之,奶疙瘩实在太难啃了。
②其实我主要想说的是:清理羊圈的工作太难了,就跟啃奶疙瘩一样。
③我们到了。
冬牧场广阔而单调,黄沙漫漫,白雪斑驳。
但我们生活的这一小块沙丘间的凹地却漆黑、深暗。
这就是羊的功劳。
羊在这个沙窝子里生活过许多个冬天,羊粪一年年堆积,粉化,把这块弹丸之地反复涂抹成了黑色。
④尤其羊圈里更是堆积了又厚又结实的粪层。
居麻说,这些粪层每个月都会增厚半尺,一个冬天得清理好几次呢。
其中初冬刚到达时的第一次清理和离开前的最后一次清理最为重要,劳动量也最大。
第一次主要是为了挖出最底层的干粪层。
最后一次是趁春日暖和,把最表面那层厚厚的软粪层铲起,砌在羊圈周围晾晒。
这些粪块又黑又纯,一块块大小适中,是冬天里最好的燃料。
⑤最底层的粪层因靠近地表,沙土多,又硬又结实。
加之又平摊着晾了一个夏天,撬起时跟预制板一样整齐。
这些结实的粪板虽不能用做燃料,却是荒野里最重要的建筑材料。
用这种粪板围筑起来的羊圈整齐又结实。
否则的话,又能用什么来盖呢?野地空旷,一棵树也没有,一把泥土也没有,一块石头也没有,只有低矮脆弱的枯草稀稀拉拉地扎在松软的沙子地上。
⑥就连我们人的饮食起居之处——地窝子,也多亏了羊粪这个好东西。
地窝子是大地上挖出的一个深两米左右的大坑,沙漠地带嘛,坑壁四周不垒上羊粪块的话,容易塌方。
然后在这个羊粪坑上架几根椽木,铺上干草,压上羊粪渣,便成了“屋顶”。
最后修一条倾斜的通道伸向这个封闭的洞穴。
当然了,通道两壁还得砌上粪块挡一挡。
连我们的睡榻也是用粪块砌起的,我们根本就生活在羊粪堆里嘛。
⑦“生活在羊粪堆里”——听起来很难接受,事实上羊粪实在是个好东西。
它不但是我们在沙漠中唯一的建筑材料,更是难以替代的建筑材料——在寒冷漫长的冬天里,再没有什么能像动物粪便那样,神奇地,源源不断地散发热量。
——最深刻的体会是在那些赶羊入圈的夜里,北风呼啸,冻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脸像被揍过一拳似的疼。
但一靠近羊圈厚厚的羊粪墙,寒意立刻止步,和平的暖意围裹上来。
⑧刚到这里的第一天,傍晚时分风雪交加,根本没工夫好好整理。
很快夜深了,大家非常疲惫,于是和衣躺在几乎什么都没铺的粪堆上凑合着睡了一宿。
大家的脑袋统统抵着粪墙,翻个身,羊粪渣子就簌簌掉得满脸满脖子。
要是有咧着嘴睡觉的习惯就惨了!不过即使是闭着嘴睡觉,第二天,还是……
⑨好在经过休息,第二天大家都精神焕发,开始大力规整。
垮塌的粪墙被重新砌起,裸露的粪墙上挂满了壁毯和绣毡(最麻烦的事是往这样的“墙”上敲钉子,哪能敲得紧呢……),到了下午,地窝子终于焕然一新,体面极了!羊粪块们被挡得结结实实,统统退居到幕后。
⑩原先的羊圈只有居麻一家使用。
现在与新什别克家合牧,陡然多了两百只羊,羊圈必须得扩张。
居麻用十字镐把羊圈坚硬的粪地砸开,新什别克和小伙子胡尔马西(新什别克的弟弟)用尖头锨用力撬起粪板,加玛用方头锨把碎粪渣抛到墙外,我和新什别克的老婆萨依娜则徒手抱起大块的粪层递给嫂子,嫂子砌新墙。
墙砌好后,多余的粪块都得运出去,我们几个女人用塑料编织袋一袋一袋地往圈外扛。
干了整整一天。
那个累啊!而且粪尘漫天,呛
得满鼻子满嘴都是。
大家不停咳嗽。
脖子里也全是粪渣。
这次清理,至少往下挖了一尺半深。
(11)虽然劳动辛苦,值得安慰的是,这两天的伙食开得特好!每天都有肉吃!还有肉汤熬的麦子粥喝,而且麦子粥里还拌了酸奶糊……还有土豆白菜炖的风干肉,而且肉是用羊油煎的……还有一顿焖了肉块的抓饭。
最重要的是,这几天的所有茶水里都煮了黑胡椒和丁香粒!哎哟——香喷喷!
(12)羊粪地板是撬完了,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却是羊的“褥子”太薄了,地气太寒,体弱的羊可能过不了冬。
于是加玛、胡尔马西和我在接下来的两个晴朗有风的日子里干了整整两个下午,把沙窝地附近凤化散碎的羊粪土收集了几十麻袋,拖进羊圈垫高了一些。
这仍然不是最后。
此后的每一天,当羊群出发后,留在家里的人,都得把羊圈里墙根背阴处潮湿的粪土层翻起、铲开,堆在阳光下晾晒,晚上再摊平。
并且每过几天,就要拖几袋干粪土垫进羊圈。
【注】本文选自李娟的散文集《冬牧场》,2010年冬天她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经历了三个月冬季放牧生活,李娟的《冬牧场》获得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中的“非虚构作品奖”。
9. 分析第①段以“吃奶疙瘩”起笔的作用。
10. 从语言运用角度赏析第⑨段的画线句。
11. 从选材角度分析本文“非虚构”的特点。
12. 评析本文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9. 啃奶疙瘩的难来体现生活的艰苦,然而也有乐趣。
与清理羊圈形成类比,引出下文对清理羊圈的叙述,语言诙谐幽默,为全文奠定苦中作乐的精神基调。
10. 比拟或拟人,把地窝子被整修一新的状态,拟作人打扮一新;将羊粪蛋被挡住,拟作人退居幕后。
(或语言风格:幽默诙谐)情感:成就感、欣慰、喜悦、满足等
11. 观点:选材真实。
举例:列出三个支持真实的切入口:如生活场景、具有民族特色、按照时间顺序再现劳动过程、亲身经历而非听说,举例和切入点要匹配。
12. 本文通过写哈萨克牧民冬季清理羊圈、充分利用羊粪劳作、生活的场景,真实再现草原牧民原始、艰苦的劳作生活,作者赞美这融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和与之相伴的天真、隐忍、乐观、生动、恬静的精神世界。
作品提示我们写作从真实的、有深厚体验的生活出发,提醒我们世界是丰富的,除了浮躁喧嚣的现代文明外,还有另一种源于心灵的寂静之声。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手法的作用的能力。
“起笔”属于情节结构技巧类,做题时将文章前后关联比对,找出伏笔照应处,并思考其作用,即对人物形象、情节内容、思想感情的作用。
依据第①段“形容一件事情处理起来难度大,总是说:‘跟啃奶疙瘩一样!’”、第②段“其实我主要想说的是:清理羊圈的工作太难了,就跟啃奶疙瘩一样”可知 ,以“吃奶疙瘩”起笔类比清理羊圈,引出下文对艰难清理羊圈的叙述;
依据第①段“任你牙口再好,也只能在上面留下几溜白牙印”“得先在火炉上烤软了,或在滚烫的奶茶里泡软了,才啃得动。
加玛的一块奶疙瘩会啃三四道茶,从头一天泡到第二天”可知,啃奶疙瘩的难体现了生活的艰苦,和些微的乐趣,蕴含着苦中作乐的精神基调。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句子语言特色的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联系上下文,从用词、句式、手法、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人称方式等角度思考鉴赏,答题时要回归原文,条分缕析地作答。
“终于焕然一新,体面极了”,用拟人的手法写垮塌裸露的粪墙挂满壁毯和绣毡后给人
的美好感觉;“统统退居到幕后”用拟人的手法写羊粪块被遮住后的作者内心的满足感。
语言幽默诙谐,写出了生活条件的艰难和修整一心后心情的快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选材角度和艺术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仔细分析题干的指向性,明确考查角度,回归文本,分析文本的艺术技巧特点,归纳出要点,联系本文内容作答。
“非虚构”即本文选材真实可信。
如第①段吃硬奶酪的描写,很真实地突出了奶酪的“硬”,写出了地方特色。
又如第⑧段“刚到这里的第一天,傍晚时分风雪交加……于是和衣躺在几乎什么都没铺的粪堆上凑合着睡了一宿”以自己亲身经历来写,真实再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活场景。
考生也可以举其他例子,例子和作用要能对应。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作者情感意蕴、评价价值判断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有“我”有“思”,探索追旨。
学生答题不可脱离文本、不可消极,要多角度考虑问题,敢于陈述自己见解,言之成理。
本文的每一段,硬奶酪、羊圈、粪墙等,都在为人们展示一个艰苦而又充满乐观情趣的真实生活场景,写出了草原人的辛苦劳作和简朴的生活,却并不悲情,而是传达了一个淳朴、乐观、从容的生活态度。
本文的思想价值在于引人思考这种远离喧嚣社会的质朴又苦中带乐的生活和心灵,反思我们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