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硝化反应应用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466.50 KB
- 文档页数:12
5.4.3硝化反应事故案例1991年2月9日19时30分,辽宁省辽阳市国营庆阳化工厂二分厂一工段硝化工房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13人重伤,9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266.6万元。
事故经过:国营庆阳化工厂二分厂装配有生产TNT炸药的生产线,1991年2月9日,硝化工段当日一班的生产不正常,曾在上午8时10分停机修理,15时开机生产。
16时30分二班接班后,硝化三段6#、7#机的硝酸阀出现泄漏,致使2#至7#机硝酸含量高于工艺规定指标。
仪表维修工对泄漏的硝酸阀进行了修理,并于17时修好。
此时,各硝化机的温度均在规定的范围内。
19时15分左右,操作工牛某从分析室送样返回机台,发现三段2#机分离器压盖冒烟,随即打开了分离器雨淋和硝化机冷却水旁路阀进行降温,并去仪表室找班长。
班长告诉牛某打开机前循环阀,并随即带仪表工张某、牛某来到工房南大门打开备用水阀,同时告诉李某停止加料。
班长又叫牛某打开安全硫酸阀,牛某返身回去将安全硫酸阀打开1周,并发现分离器压盖由冒烟变成喷火。
火势迅速蔓延且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硝化机全部发生剧烈爆炸。
事故原因分析:1、事故的直接原因(1)设备和生产上的原因。
二班硝化组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硝化三段6#、7#机硝酸加料阀泄漏,造成硝化系统硝酸含量增高和硝化物最低凝固点前移(由4#机前移至1#机),致使发生事故的2#机反应剧烈。
硝化机温度略高,表明机内的硝化反应并不充分。
硝化物被提升到分离器后,继续反应,而分离器内又没有搅拌和冷却装置,反应不均匀,局部过热,从而造成分离器内硝化物分解冒烟。
分离器压盖冒烟后,一种可能是由于进行剧烈的硝化反应,局部过热加剧,硝化物分解燃烧,分离器由冒烟变为喷火;另一种可能是由于高温、高浓度的硝硫混酸与使用了不符合工艺要求的石棉绳接触成为火种,使分离器由冒烟变为喷火。
(2)人为因素。
这起爆炸事故是由于生产出现异常情况,即硝化三段2#机分离器冒烟,而后变为喷火,火势扩大而引起的。
附件1.4硝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试行)附件1.4:硝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试行)一、引言硝化工艺是一种将氨氮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迅速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
虽然硝化工艺在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由于其涉及到高氨氮浓度、易燃易爆等特性,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因此,在硝化工艺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安全控制措施,以确保化工过程的安全可靠进行。
二、硝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原则1.规划合理的硝化工艺布局,将有关设备和设施分隔开放置,以减小事故扩散范围;2.设置可靠的硝化工艺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3.采用双重控制方法,即既要依靠自动化控制系统,又要依靠人工操作监控,确保安全可靠;4.采用合理的硝化工艺工艺流程和操作指导,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风险;5.选用可靠的硝化工艺原材料和辅助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6.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前储备应急物资和装备,以应对突发事件。
三、硝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要求1.选择适当的硝化工艺反应器,具备良好的气体排放和液体排放能力,保证反应器内的氨氮浓度和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2.设置氨氮和硝酸盐氮在线监测仪表,及时监测反应器内的氨氮和硝酸盐氮浓度,并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连;3.建立完善的变量报警和故障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反应器内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4.设置硝化工艺的排气系统,确保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等有害气体的排放达标,防止室内空气质量污染;5.设立硝化工艺的安全监视室,配备专业人员24小时监控工艺参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6.建立完善的硝化工艺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详细说明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7.定期进行硝化工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性;8.制定硝化工艺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行动措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四、结语硝化工艺的安全控制设计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工艺布局、安全监测系统、操作规程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工艺的安全运行。
硝化反应例子
1. 嘿,你知道吗,在实验室里经常会碰到硝化反应呢!就像制作炸药的时候,那就是典型的硝化反应例子呀!比如三硝基甲苯的制备,多么惊人!
2. 哇塞,想想看,在一些化工生产过程中也有硝化反应哦!像制造某些染料的时候,不就是在进行硝化反应嘛!比如那个什么蓝色染料的合成,厉害吧!
3. 嘿,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身边其实也有硝化反应的存在哟!就说制作某些药物的时候,不也是硝化反应在起作用嘛!比如某种消炎药的制造过程,神奇吧!
4. 哎呀呀,在工业上硝化反应可重要啦!制造含硝基的高分子材料时,可不就是在利用硝化反应吗!像那种特别耐摔的材料,其实就有硝化反应的功劳呢,你能想到吗?
5. 哇哦,硝化反应的例子可多啦!在石油化工领域也有它的身影呢!像提炼某些特殊油品的时候,不就是在进行硝化反应呀,这不就很有意思嘛!
6. 嘿呀,在军事领域也离不开硝化反应呢!像制造一些军火,那不就是硝化反应的实际运用嘛!比如那些威力巨大的炮弹,真是让人惊叹!
7. 哈哈,硝化反应真的到处都是呀!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它的痕迹呢!从重要的工业生产到我们日常接触的一些物品,哪里都有它的功劳!所以说,硝化反应真的超级重要啊!
结论:硝化反应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且关键的应用,它的影响力真的是不容小觑!。
附件1.4 硝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试行)1. 引言硝化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生产中。
然而,由于硝化反应涉及到高温高压的操作和易燃易爆的物质,硝化工艺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要设计合理的硝化工艺安全控制方案。
本文档旨在为硝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提供指导方案,并试行相关措施。
2. 硝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原则在设计硝化工艺安全控制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第一: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综合考虑:综合考虑操作条件、物料特性和设备的安全要求。
•风险评估:对硝化工艺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多重防护:采用多种措施组合,以提高安全性能。
3. 硝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措施3.1 操作条件控制根据硝化反应的特性和工艺要求,合理控制操作温度、压力和物料流量等参数,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具体措施包括:•温控系统:装置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实时监测和控制反应器温度。
•压力控制系统:配置安全压力阀和压力传感器,确保反应器内部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流量控制系统:采用流量控制阀和流量传感器,控制物料进出口流量的平衡。
3.2 物料特性考虑硝化反应涉及到的物料往往具有较高的易燃易爆性,需要特殊对待。
以下是常见的物料特性控制措施:•物料选择:选择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爆的物料,减少安全风险。
•储存系统:采用密闭储罐或容器存放易燃易爆物料,定期检查,确保密封性。
•密闭传输:采用密闭管道进行物料传输,避免泄露和扩散。
•排放处理:对反应产生的废气和废水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3.3 设备安全要求合理设计设备结构、选用合格材料并进行必要的安全保护,是硝化工艺安全控制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安全要求:•设备检修:定期对硝化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可靠性。
•防爆措施:对易燃易爆区域进行防爆设计,采用防火门、防爆灯等设施。
•安全阀:为设备配置安全阀,及时释放超压气体,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活化能与反应速率常数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科学。
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物质称为产物。
活化能和反应速率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一、活化能活化能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分子必须克服的最小能量差,才能进入到反应中间态并发生反应。
它反映了反应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能量。
活化能通常用 Ea 表示。
活化能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反应的速率。
活化能越高,反应的速率常数越小,反应速率越慢;活化能越低,反应的速率常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二、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或单位物质的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用 k 表示。
反应速率常数与活化能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反应速率常数k 与活化能Ea 之间的关系为:k = A * e^(-Ea/RT)其中,A 表示频率因子,也就是反应中成功碰撞的频率;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即2.71828;R 是理想气体常数;T 是反应的温度。
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我们可以看出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越高,指数中的分子就越小,反应速率常数就越小,反应速率就越慢;活化能越低,指数中的分子就越大,反应速率常数就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
三、影响活化能和反应速率常数的因素1. 温度:温度升高会使反应物分子动能增加,有利于略过活化能垒,提高反应速率常数。
2. 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分子相互碰撞的可能性越大,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常数增加。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提供一个不同的反应路径,使活化能降低,从而增加反应速率常数。
四、应用实例1. 硝化反应:在硝化反应中,氨和氧气经催化剂的作用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在常温下,硝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非常慢,但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大大加快。
催化剂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2. 化学平衡:在化学平衡中,正向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反向反应的速率常数相等。
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反应速率常数与活化能的关系可以解释为何在靠近平衡时,反应速率变慢,因为反向反应的速率常数越来越接近正向反应的速率常数。
硝化抑制剂DMPP在肥料上的应用3100字博士,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研究。
曾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农业项目,在云南民族大学期间主持云南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德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十二?五专项子项目1项等。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Plant and Soil、《中国农业科学》、《华北农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作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专著一部。
毕业/2/view-12020403.htm导读:硝化抑制剂(DMPP)通过一定工艺添加到氮肥中,抑制铵态氮的硝化过程,延长肥效性、增加稳定性,不仅可提高作物产量、节约肥料成本,还可降低肥料残留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恩泰克是一种添加了硝化抑制剂的肥料,已在多地、多种作物上试验示范,增产效果明显。
氮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对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要更加迫切,氮肥的需求量和施用量不断增加,但是氮肥的实际利用率却不断下降,目前我国氮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0%~40%,而在欧洲、南美以及北美一些发达国家,氮肥利用率可以达到70%。
过量施用氮肥、氮肥利用率低下既影响氮肥的增产效应,还通过硝化及反硝化作用以淋溶、径流方式及气体挥发等途径损失进入到环境中,造成肥料大量浪费、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加剧、土壤酸化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1 硝化抑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将硝化抑制剂定义为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抑制亚硝化单胞菌属活性,从而减缓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的一类物质。
而经过一定工艺加入脲酶抑制剂和(或)硝化抑制剂的肥料,施入土壤后能通过脲酶抑制剂抑制尿素的水解,和(或)通过硝化抑制剂抑制铵态氮的硝化,使肥效期得到延长的一类含氮素肥料定义为稳定性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