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02果汁中防腐剂含量的测定及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89.50 KB
- 文档页数:8
果汁中添加物的检测及成分分析当今人们注重健康饮食,常喝果汁已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方式。
然而,市场上的果汁品牌众多,消费者往往很难挑选出真正纯天然、健康的果汁。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果汁中添加物的检测及成分分析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和监管领域。
一、果汁中添加物的种类果汁中添加物分为天然添加物和人工合成添加物。
天然添加物包括果汁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而人工合成添加物则是为了改善果汁的口感、口味和增强其保存期限等目的而添加的物质。
现在市面上的果汁大都添加了一些人工合成添加物,其中常见的包括:防腐剂、色素、甜味剂、香精等。
二、果汁中添加物检测方法1.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中的检测方法。
它是通过纯化和分离样品中的物质,然后通过检测分离出来的化合物的各种成分和浓度来确定样品中添加物的种类和含量。
色谱法分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其中气相色谱主要用于挥发性物质的分析,而液相色谱则可以分析不挥发性的有机和无机物质。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果汁中添加物的检测。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分离并检测出各种有机化合物,如抗氧化剂、防腐剂、甜味剂等。
3.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检测果汁中添加物含量的新型分析方法。
它可以更加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的高分子物质、离子及其他电化学反应产物,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深颜色的果汁样品和高蛋白质样品。
三、果汁中添加物分析方法除了检测果汁中添加物的含量外,还需要对其各种成分进行分析。
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1. 官能性分析法官能性分析法就是通过味觉、嗅觉、视觉等感官来评价果汁的外部品质,如外观、颜色、味道等。
2. 营养成分分析法营养成分分析法则是通过对果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分析,来了解其营养价值是否足够丰富,对人体健康是否有益。
3. 稳定性分析法稳定性分析法则是通过冷藏、加热等操作来研究果汁中成分的稳定性,这项研究可以帮助产品工艺的优化,同时也有助于加强果汁的防腐和保鲜能力,避免添加更多的化学物质。
果汁饮料中防腐剂的检测
曾亚丽
【期刊名称】《农产品加工.学刊》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选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内标,同时测定果汁饮料中的防腐剂:苯甲酸和山梨酸。
结果表明,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较小,苯甲酸为1.249%,山梨酸为2.439%,回收率为95.0%。
103.0%,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曾亚丽
【作者单位】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7.7
【相关文献】
1.果汁饮料中原果汁含量检测技术的现状 [J], 吴建中;唐书泽;孙唏;彭喜春;郭开平
2.利用氨基氮含量及缓冲能力检测西番莲果汁饮料中果汁含量的研究 [J], 张爱玉;张秋明;张展薇;蔡长河;熊兴耀;肖维强;戴宏芬;吴洁芳;李万颖
3.天然防腐剂在果汁饲料中的应用 [J], 沈颜新;夏云梯;等
4.果汁及果汁饮料中原果汁含量的检测现状与发展 [J], 李莹婷;程钊;闵小珍
5.增广独立成分分析用于果汁饮料中防腐剂的快速测定 [J], 刘应凡;刘云;李腾飞;王素方;刘胜男;王国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食品防腐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重要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度不断提高,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成为了公众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防腐剂的重要性和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对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进行评价。
食品防腐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在食品工业中,防腐剂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肉类、蔬菜、水果、饮料等多种食品。
然而,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的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对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其中,物理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法、酶联免疫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食品基质和不同防腐剂种类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
本文选取了市场上常见的三种食品:饮料、果酱和罐头,对其中的防腐剂含量进行检测。
实验材料包括样品采集工具、实验器材和试剂、色谱柱、标准品等。
实验步骤包括样品预处理、萃取、定容、进样、分离、检测等。
实验条件包括流动相配比、柱温、流速、检测波长等。
所选取的三种食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苯甲酸和山梨酸两种防腐剂;从含量数据来看,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最高,果酱次之,罐头最低;对比国家标准限值(GB 2760-2014),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均符合标准,果酱中苯甲酸含量超标,罐头中山梨酸含量超标。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所选三种食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防腐剂,其中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果酱中苯甲酸含量超标,罐头中山梨酸含量超标。
建议食品生产厂家在使用防腐剂时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定,避免过量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也应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中的防腐剂含量,合理选择食品。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五种常见防腐剂的同时检测技术。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化学工程与工艺果汁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含量的分析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防腐剂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
食品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绝大多数饮料和包装食品想要长期保存,往往都要添加食品防腐剂。
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
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丙酸钙等25种。
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
即对以腐败物质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
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
对纤维和木材的防腐用矿油、煤焦油、丹宁,对生物标本用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硝基糠腙衍生物或香脂类树脂。
在食品中使用防腐剂受到限制,因此多靠干燥、腌制等一些物理的方法。
特殊的防腐剂有乙酸等有机酸、以油酸脂为成分的植物油、芥子等特殊的精油成分。
对于生物体的局部(如人体表面或消化道),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采用各种防腐剂食品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绝大多数饮料和包装食品想要长期保存,往往都要添加食品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对人体健康究竟有无危害呢?中国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且都为低毒、安全性较高的品种。
它们在被批准使用前都经过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有动物饲养和毒性毒理试验和鉴定,已证实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只要食品生产厂商所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品种、数量和范围,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96)规定的范围之内,是绝对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人们大可放心食用。
比如,在市场上所见到的食品通常会添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防腐剂,这两种应用最广泛的防腐剂被人体摄入后,一般会随尿排泄,并不会在人体内蓄积。
当然,食品防腐剂也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可能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麻烦。
食物中的防腐剂含量测定实验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营养价值,对食物中的防腐剂含量进行准确测定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测定食物中防腐剂含量的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食物样品:选择含有可能添加防腐剂的食物,如果蔬制品、肉类制品等。
- 防腐剂标准品:选择常见的几种防腐剂标准品,如亚硝酸盐、苯甲酸等。
- 高效液相色谱仪:用于分离和检测食物样品中的防腐剂。
2. 样品处理- 食物样品制备:将食物样品去皮或去壳,经过彻底洗净后,将其均匀切碎或研磨成细粉末。
- 防腐剂提取:取适量食物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如乙腈),在摇床上以适当条件进行提取,使防腐剂充分溶解于溶剂中。
3. 样品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设置:根据不同的防腐剂,设定相应的色谱条件,如流动相的组成、检测波长等。
- 标准曲线绘制:选取防腐剂的标准品,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 食物样品检测:将样品提取液进行适当稀释,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记录峰面积。
- 计算防腐剂含量:根据峰面积与标准曲线的关系,计算出食物样品中防腐剂的含量。
4. 结果分析- 防腐剂含量对比:将不同样品的防腐剂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食品安全评估:根据防腐剂含量结果,评估食物的安全性和合格性。
5. 实验注意事项- 操作规范:操作过程需严格按照实验流程和仪器操作说明进行,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 重复实验:进行多次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确定性。
- 校准仪器:及时校准液相色谱仪,保证仪器的准确性。
- 标准品保存:将防腐剂标准品保存在适当的条件下,避免其与外界环境接触。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准确测定食物中防腐剂的含量,并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这将有助于消费者选择更加安全和健康的食物,也对食品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希望这个实验方法对相关研究和监管工作能够提供参考和指导。
实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实验目的:1.掌握蒸馏操作;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方法和原理。
实验原理: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
其使用量一般在0.1%左右。
苯甲酸具有芳香结构,在波长225nm和272nm处有K吸收带和B吸收带。
由于食品中苯甲酸用量很少,同时食品中其它成分也可能产生干扰,因此一般需要预先将苯甲酸与其它成分分离。
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本实验采用蒸馏法对鲜橙多中的苯甲酸进行了测定,苯甲酸(钠)在225nm处有最大吸收,可在225nm波长处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可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仪器与试剂:紫外分光光度计,蒸馏装置;无水硫酸钠,磷酸,硫酸,氢氧化钠,重铬酸钾,苯甲酸;鲜橙多。
操作步骤:1、样品前处理:准确称取10.0g均匀的样品,置于250 mL蒸馏瓶中,加1mL H3PO4,20g无水Na2SO4,70mL水,三粒玻璃珠进行第一次蒸馏。
用预先加有5mL 0.1mol﹒L-1 NaOH的50mL容量瓶接收馏出液,当蒸馏液收集到45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水洗涤冷凝器,最后用水稀释至刻度。
吸取上述蒸馏液25mL,置于另一个250mL蒸馏瓶中,加入25mL 0.033mol﹒L-1 K2Cr2O7溶液,6.5mL 2mol﹒L-1H2SO4溶液,连接冷凝装置,水浴上加热10min,冷却,取下蒸馏瓶,加入1mL H3PO4、20g无水Na2SO4、40mL水和三颗玻璃珠,进行第二次蒸馏,用预先加有的5mL 0.1mol﹒L-1 NaOH的50mL容量瓶接收蒸馏液,当蒸馏瓶收集到45mL左右时,停止蒸馏,用少量洗涤冷凝器,最后用水稀释至刻度。
根据样品中苯甲酸含量,取第二次蒸馏液5~2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0.01mol﹒L-1 NaOH定容,以0.01mol﹒L-1 NaOH作为对照液,于紫外分光光度计225nm处测定吸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