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防火技术标准版本
- 格式:docx
- 大小:26.19 KB
- 文档页数:7
电缆防火标准火灾导致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因此防止起火,并保护财务和人员安全,应该是每一家企业的优先考虑。
在用电系统中,用电安全是指火灾和电气事故预防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缆防火标准,并阐明其对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一、电缆防火标准电缆防火标准指的是电缆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标准。
根据不同的用电环境,电缆的防火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主要有四种电缆防火标准,即火灾安全电缆(FI),阻燃电缆(FR),防火电缆(FF)和特种电缆(S)。
1、火灾安全电缆(FI)火灾安全电缆(FI)是指当接触高温时,被设计为产生一种极低的机械性介质,以防止火灾热量在电缆上传播的电缆。
这种电缆能够在火灾发生时,立即断开断路器的断路,从而切断电力供应,从而减少火灾的蔓延。
2、阻燃电缆(FR)阻燃电缆(FR)是指电缆表面燃烧时会出现明显的蜡状物和焦烟,但是不会产生可燃气体,而且传播速度慢,可以防止火灾的扩散。
3、防火电缆(FF)防火电缆(FF)是一种不燃烧电缆,它在接触火时不会产生可燃气体,也不会起火。
电缆表层内聚物可以封闭电缆内部的空气,使得燃烧不能反应,也不会蔓延。
4、特种电缆(S)特种电缆(S)是一类特殊的防火电缆,它通常用于危险场所,并需要严格的防火防爆要求。
特种电缆的整体结构特殊、复杂,具有防火、防爆等性能,可以满足现代工业环境中对电缆使用要求的最高标准。
二、对用电安全的重要性用电安全是指用电系统中,不要危害人员和环境安全,并且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护用户财产安全的用电安全措施。
电缆防火标准是用电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保护人民、物质财产和环境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控制标准。
为了确保电缆功能安全,用电安全的技术要求中规定了电缆安全性和质量的检测标准,而这就是电缆防火标准。
电缆防火标准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减少用电安全事故发生。
因此,任何有关使用电气设备和电缆的项目都应该仔细遵守电缆防火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确定有效的用电安全措施将更明智的选择,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和安全效益。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标准1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7月1日1 总则1.0.1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2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耐火性(fire resistance):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电缆能维持通电运行的特性。
2.0.2难燃性(flame retardance):在特定试验条件的火焰作用使电缆被烧着后撤去火源能迅即自熄的特性。
2.0.3干式交联(dry-type cross-linked):使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3制造能显著减少水分含量的交联工艺之泛称。
2.0.4水树(water tree):是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中绝缘层发生树枝状微细裂纹现象的略称。
它异致绝缘特性变坏,造成电缆故障。
2.0.5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metallic-plastic composite water barrier):由铝或铅箔等薄金属层夹于塑料中的复合带沿电缆包围构成的阻水层。
2.0.6热阻(thermal resistance):计算电缆载流量采取热网络分析法、以一维散热过程的热欧姆法则所定义的物理量。
2.0.7回流线(辅助接地线,auxiliary ground wire):配置平行于高压单芯电缆线路、具有两端接地使感应电流形成回路的导线。
2.0.8直埋敷设(direct burying):电缆敷设入地下壕沟中沿沟底和电缆上覆盖有软土层、且设保护板再埋齐地坪的敷设方式。
2.0.9电缆沟(cable trough):封闭式不通行但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且布置与地坪相齐或稍有上下。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电力电缆的防火防爆(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电力电缆的防火防爆(标准版)发电厂、变电站及工矿企业都大量使用电力电缆,一旦电缆起火爆炸,将会引起严重火灾和停电事故,此外,电缆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和毒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为此,应注意电力电缆的防火。
1.电缆爆炸起火的原因电力电缆的绝缘层是由纸、油、麻、橡胶、塑料、沥青等各种可燃物质组成,因此,电缆具有起火爆炸的可能性。
导致电缆起火爆炸的原因是:(1)绝缘损坏引起短路故障。
电力电缆的保护铅皮在敷设时被损坏或在运行中电缆绝缘受机械损伤,引起电缆相间或铅皮间的绝缘击穿,产生的电弧使绝缘材料及电缆外保护层材料燃烧起火。
(2)电缆长时间过载运行。
长时间的过载运行,电缆绝缘材料的运行温度超过正常发热的最高允许温度,使电缆的绝缘老化干枯,这种绝缘老化干枯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整个电缆线路上。
由于电缆绝缘老化干枯,使绝缘材料失去或降低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因而容易发生击穿着火燃烧,甚至沿电缆整个长度多处同时发生燃烧起火。
(3)油浸电缆因高差发生淌、漏油。
当油浸电缆敷设高差较大时,可能发生电缆淌油现象。
淌流的结果,使电缆上部由于油的流失而干枯,这部分电缆的热阻增加,使纸绝缘焦化而提前击穿。
另外,由于上部的油向下淌,在上部电缆头处腾出空间并产生负压力,使电缆易于吸收潮气而使端部受潮。
电缆下部由于油的积聚而产生很大的静压力,促使电缆头漏油。
电缆受潮及漏油都增大了发生故障起火的机率。
电缆的防火与阻燃范本电缆是一种用于传输电信号和电能的电气设备。
由于电缆在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火灾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电缆的防火与阻燃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下面将介绍电缆的防火与阻燃的范本。
一、电缆的防火性能要求1.抗燃性电缆在遭受火灾时,应具备一定的抗燃性能,即不应燃烧或极少燃烧,并且燃烧后应能迅速自熄。
这要求电缆使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自灭火性能,不会产生明火和火焰蔓延。
2.防烟性电缆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是导致火灾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电缆应具备一定的防烟性能,即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应尽量减少,并且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3.耐火性耐火性是指电缆在火灾条件下能够保持一定时间内的正常工作状态。
这要求电缆的绝缘和护套材料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能够抵御燃烧、高温和火焰蔓延的侵蚀。
二、电缆的阻燃性能要求1.燃烧性能电缆在遭受火灾时应具备一定的阻燃性能,即不易燃烧或极少燃烧。
这要求电缆使用的材料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明火蔓延,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
2.烟雾生成量电缆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电缆的阻燃性能还包括要求烟雾生成量尽量小,减少对人员逃生和消防人员灭火工作的干扰。
3.有毒气体生成量电缆在燃烧过程中还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化氢等。
这些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电缆的阻燃性能还要求有毒气体生成量尽量小,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三、电缆的防火与阻燃材料1.阻燃料阻燃料是一种添加在电缆材料中的化学物质,能够有效地提高电缆的阻燃性能。
常用的阻燃料有阻燃剂、阻燃剂增强剂和抗氧化剂等。
阻燃料可以通过扩散、凝固和吞噬等机理来延缓电缆的燃烧速度和降低火焰的热释放。
2.阻燃层阻燃层是一层覆盖在电缆表面的阻燃材料,可以阻止电缆因外界火源而燃烧。
阻燃层通常采用可溶性或熔融的阻燃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延缓燃烧速度的效果。
国家电力公司电缆防火封堵工作标准1.总则1.1为确保公司系统生产场所和设施的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制订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场所和设施所使用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防火封堵设计、施工和验收。
1.3本标准所指的电缆防火封堵指封、堵、隔、涂、包。
1.4本标准参照原电力部DL5027-93《电力设计典型消防规程》、国标GB50229-96《火力发电厂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等规定制定。
2.一般规定2.1从事电缆防火封堵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设计、施工资质。
2.2现场施工必须符合电力系统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3.电缆封堵部位3.1凡穿越墙壁、楼板和电缆沟道而进入控制室、开关室、电容器室、消弧线(接地变)室所用变室,保护室、电缆夹层、电气柜(盘)、交直流柜(盘)控制屏及仪表盘、保护盘等处的电缆孔、洞。
3.2竖井和进入油区的电缆入口处。
3.3室外端子箱、电源箱、控制箱等电缆穿入处。
3.4室内电缆沟电缆穿至开关柜的入口处。
其它需要封堵的部位。
4.材料选择4.1封堵材料包括有机封堵、无机封堵、耐火隔板、防火涂料、防火包带、防火包。
4.2电缆防火封堵材料,必须经过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并提供检测合格文件,材料质量符合质保书要求。
4.3封堵材料必须通过省一级消防主管部门鉴定,并取得消防产品登记备案证书。
4.4外省市产品,必须提供广东省消防局颁发“外省市消防产品进粤销售登记备案证书”。
4.5材料的质量、外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4.5.1有机堵料不氧化、不冒油、软硬适度。
4.5.2无机堵料不结块、无杂质。
4.5.3防火隔板平整光洁、厚薄均匀。
5.施工要求5.1防火隔板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5.1.1安装前应检查隔板外观质量情况,检查产品合格证书。
5.1.2防火隔板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保持平整,缝隙处必须用有机堵料封堵严密。
产品特点概括总厂所生产的产品品种均具备必须的生产资质,已取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通过了多项专业服务领域的入网资格。
被国家经贸委列入《全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所需主要设备产品及生产企业推荐目录》,国家建设部推荐产品,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北京机电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北京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北京市百户最大经营规模工业企业和北京市百户重点骨干企业。
总厂目前可生产电力电缆、通信光缆、控制电缆、架空绝缘电缆、电器装备用电线电缆、电子电器配线、汽车线、制冷压缩机电机引出线、电机引接线、阻燃耐火系列电缆、无卤低烟阻燃耐火电线电缆、预分支电缆等产品。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军事、建筑、汽车、机械、电器通讯、广播电视等诸多领域和重点工程。
销往全国30个省和自治区,并出口到北美、东南亚及欧洲等地。
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产品深得广大客户信赖。
多年来,总厂生产的电线电缆产品已为京城机电控股公司系统内企业北人集团公司、北京机电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北京毕捷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北开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了配套服务,合作良好。
主要产品目录一、电力电缆 (1)(一)、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3)(二)、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4)(三)、额定电压0.6/1kV扁形电力电缆 (5)(四)、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上无卤低烟阻燃和耐火环保型电力电缆 (6)(五)、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有卤阻燃和耐火电力电缆 (9)(六)预制分支电缆 (12)(七)、额定电压3.6/6Kv~26/35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 (14)二、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15)(一)、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15)(二)、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无卤低烟阻燃和耐火环保型电线 (17)(三)、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有卤阻燃和耐火电线 (19)(四)、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 (20)(五)、电机绕组引接软电缆和软线 (21)(六)、丁氰聚氯乙烯复合物绝缘软线 (21)(七)、125℃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电机绕组引接软电缆 (22)三、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22)(一)、额定电压450/750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 (22)(二)、额定电压450/750及以下无卤低烟阻燃和耐火环保型控制电缆 (23)(三)额定电压450/750及以下有卤阻燃和耐火控制电缆 (26)四、架空绝缘电缆 (31)(一)、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31)(二)、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32)(三)、额定电压1kv路灯线路用架空绝缘电线 (33)(四)、阻燃耐候平型线 (34)(五)、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压接户线 (35)六、计算机电缆 (36)十、通讯光缆 (37)十一、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38)一、电力电缆(一)、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执行标准:GB/T12706.1-2008 Q/JB BDL005-2004主要用途:本产品主要用于固定敷设、交流额定电压1kV及以下输配电线作输送电能用 使用特性:1、既有远优于PVC绝缘电缆的所有性能指标,又克服了物理交联和其他化学交联的弊端,并且完全达到或超过了GB及IEC规定的技术特性值;2、电缆导体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90℃,短路时(5s)导体最高温度不超过250℃;3、电缆敷设时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0℃,如在0℃以下敷设,应对电缆预热;4、电缆弯曲半径为:4.1、无铠装时:单芯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D的20倍,多芯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D的15倍;4.2、有铠装时:单芯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D的15倍,多芯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D的12倍;5、载流量大,辐射不受位差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 19666-2005前言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包括有卤、无卤、低烟等产品,在国内已生产使用了十多年,对防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没有国际标准、也无国家标准,因此在产品名称、型号、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方面比较混乱,有的还与国际要求不一致。
为统一国内的生产和使用,并适应国际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考虑到阻燃和耐火等要求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电线电缆产品,而欲达此目的一般并不需要改变电线电缆的结构,而是改变所用的材料。
因此,不采用逐个制定产品标准的方法而是制定本通则,把不同于现行普通产品标准的阻燃和耐火等燃烧特性要求作出了规定,推荐了可供采用的阻燃和耐火材料,并用相应标记加在普通产品型号的前面,以与普通产品相区别。
在本标准中,有关无卤、低烟、阻燃和耐火等特性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均采用下列最新国际标准:IEC 60331: 1999 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IEC 60332: 2000 电缆或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IEC 60754: 1997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放气体的试验方法IEC 61034: 1997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本通则可以直接作为产品标准使用。
如需编制单列产品标准,则相关内容必须符合本通则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的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扬州市曙光电缆厂、上海马桥电缆厂、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上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远东电缆厂、江苏圣安电缆有限公司、佛山市中宝电缆厂、上海电缆厂十分厂、淮安市八方电缆厂、无锡爱邦高聚物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徐应麟、戴殿峰、沈育祥、顾立云、周雁、唐崇健、王松明、刘根荣、汪传斌、孙平、罗品光、张志清、孙跃明、游泳。
各行业电线缆阻燃性能行业标准大全随着社会生产及民众生活对电力的依赖不断增加,大量橡塑绝缘电线电缆应用于各类建设工程,在传输电能、改善建筑功能的同时也给各行业防火安全带来挑战。
研制开发各种高性能阻燃电缆并在工程中强化应用是有效应对措施之一。
因此,认识和推广阻燃电缆的制造应用及检验认证对各行业防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各行业对于线缆燃烧性能的技术要求及其法规。
1.电力行业GB/T12706.1-2008(IEC60502.1:2009)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 (Um=1.2kV)和3kV(Um=3.6kV)电缆技术要求:1)全部要求通过:单根垂直燃烧GB/T18380.12(IEC60332-1-2)ST8护套的无卤电缆,要求通过GB/T18380.35(IEC60332-3-24)C类,2)GB/T17650.2(IEC60754-2)、GB/T17651.2(IEC61034.2)、GB/T17650.1(IEC60754-1)卤酸气体释出量小于0.5%、IEC60684-2氟含量小于0.1% 3)GB/T12706.2-2008(IEC60502-2:2005)只要求ST1、ST2和SE1护套电缆通过GB/T18380.12(IEC60332-1-2)4)GB/T12706.3-2008(IEC60502-4:2005)、GB/T11017—2002(IEC60840-1999)、GB/T18889—2002、GB/Z18890—2002(IEC62067:2001)无燃烧性能要求2.通信行业YD/T838.1-2003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则YD/T1114-2001无卤阻燃光缆GB/T18015.1-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技术要求:1)全部要求通过:单根垂直燃烧GB/T18380.12(IEC60332-1-2)或GB/T18380.22(IEC60332-2-2)和GB/T18380.3(IEC60332-3)相应的A、B、C、D类2)无卤低烟电缆要求通过:GB/T17650.2(IEC60754-2)、GB/T17651.2(IEC61034.2)、GB/T17650.1(IEC60754-1)3)其它大部分标准(例如:GB/T13993.1-2004通信光缆系列第1部分:总则)均无燃烧性能要求3.铁路交通行业TB/T1484.1~4-2010机车车辆电缆技术要求:1)全部要求通过:单根垂直燃烧GB/T18380.12(IEC60332-1-2)标准壁厚电缆通过GB/T18380.35(IEC60332-3-24),薄壁绝缘电缆通过GB/T18380.35(IEC60332-3-24)或GB/T18380.36(IEC60332-3-25)2)除中压电力电缆外,全部通过GB/T17650.2(IEC60754-2)、GB/T17651.2(IEC61034.2)烟密度透光率>80%、GB/T17650.1(IEC60754-1)氯化氢释放量<0.5%和EN50305毒性指数<53)TB/T3100.1.5-2004铁路数字信号电缆阻燃电缆要求通过GB/T18380.35(IEC60332-3-24)4)TJ-CL254-2013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技术条件(V1.0)5)TJ-CL313-2013动车组电线电缆技术条件(暂行)6)EN50306系列和EN50264系列等,基本要求与TB/T1484相仿4.煤矿行业MT818.1-2009煤矿用电缆第1部分:移动软电缆一般规定和MT/T386-2011煤矿用电缆阻燃性能的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技术要求:1)全部要求通过:单根垂直燃烧GB/T18380.12(IEC60332-1-2);2)动力电缆50mm2以上要求GB/T18380.32(IEC60332-3-21)AF/R类,50mm2以下要求GB/T18380.34(IEC60332-3-23)B类,6mm2以上要求MT/T386-2011负载条件下的燃烧;3)控制电缆要求GB/T18380.34(IEC60332-3-23)B类;4)通信电缆(包括通信光缆)要求GB/T18380.35(IEC60332-3-24)C 类。
电力工程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及施工验收标准(GB50217-1994)7.0.1 对电缆可能着火蔓延导致严重事故的回路,易受外部影响波及火灾的电缆密集场所,应有适当的阻火分隔,并按工程重要性、火灾几率极其特点和经济合理等因素,确定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实施阻燃防护或阻止延燃。
(2)选用具有难燃性的电缆。
(3)实施耐火防护或选用具有耐火性的电缆。
(4)实施防火构造7.0.0.1 电缆构筑物中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电缆贯穿隔墙、楼板的孔洞吃,均应实施阻火封堵。
7.0.2.2 在隧道或重要回路的电缆沟中下列部位,宜设置阻火墙(防火墙)。
(1)公用主沟道的分支处。
(2)多段配电装置对应的沟道适当分段处。
(3)长距离沟道中相隔约200m或通风区段处。
(4)至控制室或配电装置的沟道入口、厂区围墙处。
7.0.2.3 在竖井中,宜每隔约7m设置阻火隔层。
7.0.3 实施阻火分隔的技术特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阻火封堵、阻火隔层的设置,可采用防火堵料、填料或阻火包、耐火隔板等;在楼板竖井孔处,应能承受巡视人员的荷载。
(2)阻火墙的构成,宜采用阻火包、矿棉块等软质材料或防火堵料、耐火隔板等便于增添或更换电缆时不致损伤其他电缆的方式,且可能经受积水浸泡或鼠害作用下具有稳固性。
(3)除通向主控室、厂区围墙或长距离隧道中按通风区段分隔的阻火墙部位应设防火门外,其他情况下,有防止窜燃措施时可不设防火门。
防窜燃方式,可在阻火墙紧靠两侧不少于1m区段所有电缆上施加防火涂料、包带,或设置挡火板等。
(4)阻火墙、阻火隔层和封堵的构成方式,均应满足按等效工程条件下标准实验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
7.0.4 非难燃型电缆用于明敷情况,增强防火安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易受外因波及着火的场所,宜对相关范围电缆实施阻燃防护;对重要电缆回路,可在适当部位设置阻火段以实施阻止延燃。
阻燃防护或阻火段,可采取在电缆上施加防火涂料、包带或当电缆数量较多时采用难燃、耐火槽盒或阻火包等。
省电力公司电缆防火封堵标准1 总则1.1 为确保公司系统生产场所和设施的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制订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场所和设施所使用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防火封堵设计、施工和验收。
1.3 本标准所指的电缆防火封堵指封、堵、隔、涂、包。
1.4 本标准参照原电力部DL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国标GB50229-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等规定制定。
2 一般规定2.1 从事电费防火封堵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设计、施工资质。
2.2 现场施工必须符合电力系统安全、文明施工的地要求。
3 电缆封堵部位3.1 凡穿越墙壁、楼板和电缆沟道而进入控制室、开关室、电容器室、消弧(接地变)室所用变室、保护室、电缆夹层、电气柜(盘)、交直流柜(盘)控制屏及仪表盘、保护盘等处的电缆孔、洞。
3.2 竖井和进入油区的电缆入口处。
3.3 室外端子箱、电源箱、控制箱等电缆穿入处。
3.4 室内电缆沟电缆穿至开关柜的入口处。
其它需要封堵的部位。
4 材料选择4.1 封堵材料包括有机堵料、无机堵料、耐火隔板、防火涂料、防火包带、防火包。
4.2 电缆防火封堵材料,必须经过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并提供检测合格文件,材料质量符合质保书要求。
4.3 封堵材料必须通过省一级消防主管部门鉴定,并取得消防产品登记备案证书。
4.4 外省市产品,必须提供省消防局颁发的“外省市际交通消防产品进苏销售销售登记备案证书”。
4.5 材料的质量、外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4.5.1 有机堵料不氧化、不冒油、软硬适度。
4.5.2 无机堵料不结块、无杂质。
4.5.3 防火隔板平整光洁、厚薄均匀。
5 施工要求5.1 防火隔板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5.1.1 安装前应检查隔板外观质量情况,检查产品合格证书。
5.1.2 防火隔板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保持平整,缝隙处必须用有机堵料封堵严密。
编号:SM-ZD-36803电缆防火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电缆防火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一般规定在电缆敷设设计时,防止因电缆短路或外界火源造成电缆引燃,沿电缆延燃而使火灾事故扩大,应对电缆、电缆构筑物采取有效的防火封堵分隔措施。
常见的须防火封堵的部位如下:1.对电缆易着火的部接头部位、电缆通过高温、易爆、易燃、危险品仓库、油箱、油管道、热管道。
2.发电厂与变电控制中心、重要车间、电缆通道进出口。
3.电缆在架空桥架内敷设、架空桥架通过高温、易燃、易爆有害气体的地段。
4.火电厂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通向外部的所有接口。
5.火电厂锅炉房及气轮发电机房。
6.火电厂发电机室内外接口处。
7.火电厂高低压厂用配电室、单元集控室、直流室、电子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的通道及电缆进入盘、柜、屏、台、箱等的孔洞。
8.火电厂锅炉房磨煤机附近、煤仓间的皮带层、制粉系统的泄压阀。
9.电缆竖井在零米层与隧道的借口、及穿过各层楼板的竖井口。
10.电缆隧道与沟道的接口处。
11.电缆隧道公用主沟道的分支处。
12.电缆隧道多段配电装置对应的沟道适当分段处。
13.电缆穿墙处14.电缆沟及电缆沟的接口处。
电力电缆防火技术范本电力电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传输和分配电力能量。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短路、过电流等,电缆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相应的防火技术必不可少。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力电缆防火技术。
一、电缆敷设时的防火措施1. 电缆敷设通道和保护层为了防止电缆直接接触到可燃物质,需要在电缆敷设通道和电力电缆周围设置一定的保护层。
这些保护层可以使用无机隔热材料,如岩棉、玻璃纤维等,也可以使用阻燃材料,如硅酸钙板、钢板等。
同时,在电缆敷设通道上方和周围设置适当的阻火板,以阻止火势蔓延。
2. 电缆穿越建筑物结构部位的防火措施在电缆穿越建筑物结构部位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首先,应使用阻燃材料制作电缆穿越的密封套管,以防止火势通过电缆传播。
其次,在套管的两端设置防火隔离材料,以防止火星或火焰直接进入套管。
二、电缆的阻燃技术1. 阻燃电缆的选用阻燃电缆是为了在电缆发生火灾时能够减缓火势蔓延的特殊设计的电缆。
在选择电缆时,应选用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的电缆,如聚烯烃阻燃电缆、阻燃聚烯烃交联电缆等。
2. 电缆外护层材料的阻燃处理电缆外护层材料是电缆的第一道防火屏障,阻燃处理是提高电缆整体防火性能的关键。
阻燃处理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采用阻燃保护剂对电缆进行涂覆和包裹;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如在阻燃保护剂中加入阻燃填料,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三、配电箱的防火技术1. 配电箱的敷设位置选择为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应合理选择配电箱的敷设位置。
首先,应避免将配电箱直接敷设在易燃物质附近,尽量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位置敷设。
其次,应将配电箱与其他电缆进行分隔,以防止因电缆故障引发火灾。
2. 配电箱的散热和降温措施电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防止电缆过热引发火灾,需要对配电箱进行散热和降温措施。
可以通过增加散热器、安装冷却设备等方式来降低配电箱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引发火灾。
1 总则1.0.1 根据消防部门的资料介绍,我国发生的火灾中,因电气引起的火灾占一半左右。
在电气火灾中,由于电线电缆的老化和过载使用引起的火灾占较大比例,同时,因火灾时引燃电线电缆中可燃绝缘和护套材料,致使火灾事故进一步扩大。
电线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的燃烧散发出的有毒气体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并阻碍消防人员的灭火。
如引至消防设备的电源线路被烧毁,则干扰了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延误了灭火。
因此,迫切需要有一本标准来指导广大设计人员正确设计和使用民用建筑的电线电缆。
目前,国内虽然已有相关规范;但在电线电缆的防火设计方面却未作具体规定,因此,结合上海相关工程的设计实践,制订本规程。
1.0.2 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1.0.3 建筑的电线电缆设计,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上海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的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
同时,由于所有标准都将逐步修订,因此,执行本规程时应使用相关标准的最新版本。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GB/T18380.3-2001(等同IEC60332-3);《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第6部分:电线电缆耐火特性试验方法》GB/T12666.6-1990(等效IEC60331);《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放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 GB/T17650,2-1998(等同IEC60754-2);《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GB/T17651.2-1998(等同IEC61032-2);《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
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GB 12706-1991;《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线》GB5023-1997(等同IEC60227);《塑料绝缘控制电缆》GB9330-1988;《额定电压750V及以下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GB 13033-1991;《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GB/T18015-1999(等同IEC6115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由于本规程是根据上海地区的具体情况并结合火灾模拟试验及其他有关电线电缆燃烧试验的情况,并参照国际国内有关标准制订的,因此在执行时,如果本规程有明确规定的,应按本规程执行;本规程无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具体时,应按国家或上海的有关标准执行。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7月1日1 总则1.0.1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2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耐火性(fire resistance):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电缆能维持通电运行的特性。
2.0.2难燃性(flame retardance):在特定试验条件的火焰作用使电缆被烧着后撤去火源能迅即自熄的特性。
2.0.3干式交联(dry-type cross-linked):使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制造能显著减少水分含量的交联工艺之泛称。
2.0.4水树(water tree):是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中绝缘层发生树枝状微细裂纹现象的略称。
它异致绝缘特性变坏,造成电缆故障。
2.0.5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metallic-plastic composite water barrier):由铝或铅箔等薄金属层夹于塑料中的复合带沿电缆包围构成的阻水层。
2.0.6热阻(thermal resistance):计算电缆载流量采取热网络分析法、以一维散热过程的热欧姆法则所定义的物理量。
2.0.7回流线(辅助接地线,auxiliary ground wire):配置平行于高压单芯电缆线路、具有两端接地使感应电流形成回路的导线。
2.0.8直埋敷设(direct burying):电缆敷设入地下壕沟中沿沟底和电缆上覆盖有软土层、且设保护板再埋齐地坪的敷设方式。
2.0.9电缆沟(cable trough):封闭式不通行但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且布置与地坪相齐或稍有上下。
2.0.10浅槽(channel):容纳电缆数量较少未含支架且沟底可不封实的有盖槽式构筑物,可布置齐地坪或地坪上。
b1级电缆防火标准
B1级电缆防火标准是指在火灾发生时,电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火灾的影响,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B1级电缆防火标准的主要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火焰传播性能:B1级电缆的火焰传播速度应不超过2m/s,火焰高度应不超过
2.5m。
2. 烟雾生成量:B1级电缆的烟雾生成量应不超过0.5m。
3. 毒性:B1级电缆的烟气中的有毒物质含量应不超过一定标准。
4. 耐火性:B1级电缆应能够在短时间内承受一定的火灾温度和热辐射,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B1级电缆防火标准的达成,既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又能够减少火灾的发生和扩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电缆设计、生产和使用中,应当严格按照B1级电缆防火标准进行规范和实施,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 1 -。
文件编号:RHD-QB-K415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电力电缆防火技术标准
版本
电力电缆防火技术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据不完全统汁,全国近十年来发生因电缆着火蔓延成灾的重大事故逾百起,累计烧毁电缆32万多米,恢复重建工作耗资大.费时长,仅少供电量的损失就达100多亿元。
电缆火灾事故还有其特殊的危害,那就是控制回路失效造成事故扩大,甚至损坏主设备,而且修复困难,长时间不能恢复生产。
电力电缆是发电厂.变电站维持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缆在发电厂.变电站内的广布性.电缆的易燃性.电缆着火的串延性.电缆着火后果的严重性,使电缆的防火工作受到了电力部门.消防机构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
鉴于电缆火灾事故的多发性,有必要
对电缆的消防安全措施再作探讨。
创造良好运行环境避免电缆绝缘加速老化和损伤电缆沟.电缆隧道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如设置排水浅沟.集水井,并能有效徘水,必要时设置自动启.停抽水装置,防止积水,保持内部干燥。
电缆沟.隧道的纵向排水坡度值不宜小于1%~2%,至少应大于0.5%,防止水.腐蚀性气体或液体及可燃性液体或气体进入。
电缆沟.电缆隧道。
电缆隧道宜自然通风,但当电缆正常负荷使隧道内空气温度高于40℃~50℃时,可采取自然排风和机械排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风。
通风系统的风机应与火灾探测器连锁,以保证隧道发生火灾时能自动停止送风,电缆隧道不得作为通风系统的进风道。
应避免将电缆防火门处于常闭状态.用防火隔板将,电缆完全封闭.将电缆沟盖板的缝隙统统填充封闭
等影响电缆通风和散热的做法。
而且,将电缆完全封闭起来,也使对电缆的正常巡视成为不可能,不能及时发现电缆故障。
另外,要有完善的防鼠.蛇窜入的设施,防止小动物破坏电缆绝缘引发事故。
加强电缆的预防性试验
电缆预防性试验不能只看试验数据合格不合格,还应该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既可以和相同电缆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也可以和本电缆历史试验数据进行比较,探求试验数据的规律。
如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如果所测得泄漏电流值随试验电压值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较快,或同相同电缆比较数值增大较多,或者和本电缆以前所测数据比较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或者,三者之间的泄漏电流不平衡系数较大等,都应认真分析。
如非试验方法不当所引起,则可适当提高
试验电压或延长试验时间,判断电缆是否符合继续运行条件。
加强对电缆头制作质量的管理和运行监控
据统计,因电缆头故障而导致的电缆火灾.爆炸事故占电缆事故总量的70%左右。
所以,必须严格控制电缆头制作材料和工艺质量。
要求所制作的电缆头的使用寿命,不能低于电缆的使用寿命。
接头的额定电压等级及其绝缘水平,不得低于所连接电缆的额定电压等级及其绝缘水平。
绝缘头两侧绝缘垫间的耐压值,不得低于电缆护层绝缘水平的2倍。
接头形式应与所设置环境条件相适应,且不致影响电缆的流通能力。
电缆头两侧各2~3米的范围内,应采用防火包带作阻火延烧处理。
一般来说,电缆头是电缆绝缘的薄弱环节,所以加强对电缆头的监视和管理是电缆防火的重要环节。
终
端电缆头一定不要放在电缆沟.电缆隧道.电缆槽盒.电缆夹层内。
对置于电缆沟.电缆隧道.电缆槽盒.电缆夹层内的中间电缆头必须登记造册,并使用多种监测设备进行监测。
发现电缆头有不正常温升或有气味.烟雾时,应及早退出运行,避免电缆头在运行中着火。
各中间电缆头之间应保证足够的安全长度距离,两个以上的电缆头不得放在同一位置,电缆头同其他电缆之间应采取严密的封堵措施。
防止其他设备着火引燃电缆
可引燃电缆着火的有充油电气设备和输煤.制粉系统.汽机油系统。
对它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充油电气设备附近的电缆沟盖板要密封,防止设备故障失火时油流到电缆沟里引燃电缆。
输煤.制粉系统附近电揽上的积粉要定期清扫,防止煤粉自燃引燃电缆。
制粉系统的防爆门对着的电缆要有防火槽盒包装,防
止防火门动作喷火引燃电缆。
汽机机头下的电缆要用防火槽盒包装。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