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学案生物膜系统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857.00 KB
- 文档页数:7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导学案《细胞的结构基础及物质运输》考情分析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对细胞器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的考查,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在各地高考试题也常出现。
2.从考查角度上看,通常结合代谢、遗传、变异考查真、原核细胞的区别;以亚显微结构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运用实验探究题型考查渗透作用原理的应用及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综合运用。
3.从命题趋势上看,今年高考命题仍趋向以文字信息或模式图为载体,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分析与判断;运用物质运输模式图及相关实例考查对物质跨膜运输、渗透作用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考点一:真、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例1]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一系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实验中出现的问题:(1)实验小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其中一个同学将观察到的细胞绘制成右图,请指出该图绘制的错误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图是生物某部位细胞的示意图,蓝藻细胞与该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____结构(用图中标号回答)。
(3)实验小组利用显微镜观察该细胞,能否看到有丝分裂的现象?为什么?归纳总结:利用比较法辨析细胞的种类或结构跟踪练习1.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图中出现了三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2、4和细胞形态上B.被人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是结构4C.在细胞分裂末期,结构7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8D.如果用一定手段破坏结构7,细胞可能会出现多个结构9实战高考(2012·重庆高考)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考点二: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例2]生物膜系统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构成的整体。
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考纲明细] 1。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实验:(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1.玻璃纸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必修1 P60—问题探讨)(×)2.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必修1 P61—正文)(√)3.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必修1 P61—探究实验)(√)4.红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
(必修1 P61—思考与讨论)(√)5.吃比较咸的食物,口腔和唇的黏膜有渴的感觉.(必修1 P61—与生活联系)(×)6.将成熟植物细胞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5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再放入清水中可以复原。
(必修1 P62-探究实验)(×)7.植物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能够自由通过.(必修1 P63—相关信息)(×)8.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必修1 P64—正文)(√)9.不同的饮料浓度不同,浓度高的饮料可以用来补充体内水分。
(必修1 P64—与社会联系)(×)10.轮作是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农民在同一块田地里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对土壤肥力有利。
(必修1 P64—拓展题)(×)11.除了水、氧、二氧化碳外,甘油、乙醇、苯等物质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必修1 P70—相关信息)(√)12.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
这是细胞的主动运输作用,有利于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必修1 P72-思考)(×)13.囊性纤维病是由于细胞中某些蛋白质结构异常,影响了Na+和Cl-的跨膜运输。
(必修1 P73—与社会联系)(√)14.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与呼吸有关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如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必修1 P73—拓展题)(√)(2018·全国卷Ⅰ)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错误!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答案A解析植物根细胞能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离子NO错误!,但不能直接吸收利用N2,A错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农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产生无机盐离子,从而可以被根系吸收,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根系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引起“烧苗”现象,D正确.知识自主梳理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1)概念: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剂分子)透过错误!半透膜,从错误!低浓度溶液向错误!高浓度溶液的错误!扩散,是自由扩散的一种形式。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学案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教学内容】(1)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3)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5)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异同。
(6)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7)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8)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梳理核心知识】【易错知识扫描】1.判断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说法的正误(1)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2)蛋白质变性是由肽键的断裂造成的;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3)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4)组成蛋白质、核酸、糖原的单体都具有多样性。
(×)(5)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6)DNA中的碱基都通过氢键相连,而RNA中的碱基都不能通过氢键相连。
(×)(7)新冠病毒和大肠杆菌中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2.判断有关糖类、脂质、水和无机盐说法的正误(1)糖原和几丁质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2)不同食物中的脂肪所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和分子长短不尽相同。
(√)(3)脂质中只有磷脂参与了生物膜的构成。
(×)(4)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一定消耗水。
(√)(5)脂肪、淀粉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6)Ca2+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关;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的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3.判断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的正误(1)各种细胞器中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4)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5)胞间连丝和细胞骨架均与物质的运输有关。
(√)(6)蓝细菌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方式对点讲义(6)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2.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3.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考点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的扩散过程。
半透膜通过)子或其他溶剂分(子指水分概念:)(1。
浓度差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半透膜一是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2(3)常见渗透装置图分析①水分就通过半,时2S <1S ;当溶液浓度1S 向流2S 由水分就通过半透膜,时2S >1S 水分的流动判断:当溶液浓度透膜由S 1流向S 2。
②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 ,则S 1溶液浓度仍大于S 2。
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压强,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阻止会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半透膜细胞膜――→浓度差细胞质与外界溶液间具浓度差(2)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③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平衡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1)条件: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2)原理—⎪⎪⎪――→半透膜原生质层:细胞膜+液胞膜+两层膜间的细胞质――→浓度差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间具浓度差(3)验证现象。
质壁分离生植物细胞就发,失水渗透作用细胞就通过,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① ②质壁分离发生吸水植物细胞就,外界清水高于此时细胞液的浓度,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现象。
复原对于动植物细胞来说,单位时间内,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数量相等时,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一定相等吗?提示:不一定。
对动物细胞来说,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数量相等时,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相等。
但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支持、保护作用,当单位时间内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数量相等时,有可能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
(2015·高考海南卷,10)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课前预习案考点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考点二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2.结构上的联系:3.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为例)考点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一般为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举例O2、CO2、H2O、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表示曲线(一定浓度范围内)O2分压对该运输方式的影响A点:无氧呼吸为物质运输提供能量2.大分子的运输运输方向图解实例备注胞吞细胞外→细胞内白细胞吞噬细菌等①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②需消耗能量,不需载体蛋白协助胞吐细胞内→细胞外分泌蛋白、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等(蛋白质类激素、消化酶等)【预习检测】1. 关于细胞膜发现历程中的种种结论,被后人证实为正确的是( )A. 欧文顿:细胞膜是由脂质构成B. 罗伯特森:“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C. 桑格和尼克森:流动镶嵌模型D. 细胞膜是静态结构膜2. 下列关于植物对离子选择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对离子选择吸收的特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B. 根细胞膜上某种离子的载体的有无,决定对离子选择吸收的种类C. 根细胞膜上某种离子的载体的多少,影响对离子选择吸收的多少D. 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植物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3.人体细胞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后,存在着不同的去向,其转运过程如图。
分析回答问题:(1)图示生物膜的变化过程最能体现细胞膜具有特征。
(2)图示蛋白质转运过程中高尔基体膜面积变化是。
(3)图中蛋白A 为,能降解侵入细胞内病菌的结构,其降解产物的去向是。
若部分蛋白A 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会、不会)引起细胞损伤。
研究发现,细胞能够清除受损线粒体(即“自噬作用”),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自噬作用”会(增强/减弱/不变)。
(4)图示蛋白B自内质网合成至排出到细胞外至少通过层磷脂分子。
在“淋巴因子、呼吸酶、胰蛋白酶、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几种物质中,不可能来自蛋白B的是。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功能不同,其原因是不同。
(1)一定流动性(2)保持相对稳定(3)多种水解酶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不会增强(4)0 呼吸酶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课内探究案【考纲、考情、命题】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2014山东、江苏、海南2013天津、山东2012广东1.趋势分析:多以图像分析或综合比较的形式考查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在结构、功能上的区别与联系。
2.备考指南:(1)复习时注意结合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理解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2)构建各种跨膜运输的模型,加深对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理解。
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2014全国课标、海南、北京2013全国Ⅰ、江苏、福建、北京、浙江、山东2012北京、广东、海南、安徽【学习目标:】1. 准确说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功能上的联系。
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体会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考点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例1】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细胞间的通迅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需的。
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迅的实例:(1)A图中的激素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细胞器有。
肝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
肝细胞接受这一激素刺激后所发生的生理反应是。
(2)B图中的突触在传递信号时,实现了电信号到和转换和传导,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
(3)C图所示的抗体与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在分布部位上的区别是。
这一过程细胞所释放的组织胺作为信号分子会导致血管的变化是。
【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糖蛋白葡萄糖合成肝糖原(2)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或抑制(3)吸附在细胞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血管通透性增大1.细胞膜和液泡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其结构基础是什么?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及数量。
2.分泌蛋白和细胞内蛋白的异同点(1)相同点①二者都是蛋白质,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②二者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中合成的,合成过程中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合成过程中的mRNA 模板都来自细胞核内的DNA。
(2)不同点①作用部分不同: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如抗体、消化酶和一些激素;细胞内蛋白则在细胞内起作用,如有氧呼吸酶、光合作用酶及构成细胞的结构蛋白等。
②合成部位不同:分泌蛋白是由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所合成的,由粗面内质网加工,而细胞内蛋白是由细胞质基质中核糖体所合成的,加工则与滑面内质网有关。
练习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事A.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B.信使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考点二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例2】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其相关结构关系如图乙,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丙,则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乙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③B.能在图乙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C.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D.图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1.各种“膜”的区别肠系膜、口腔黏膜等属于。
生物膜包括。
具膜细胞器有。
2.细胞膜探究历程中设计的实验(研究)方法有哪些?物质提取、荧光染色、同位素示踪、模型构建3.哪些生物膜上有核糖体?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哪些?内质网、核膜;中心体、核糖体练习2.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①叶绿体的基粒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2013山东,1D)②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未体现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2013天津,1A)③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2012广东,1D)④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2011江苏,2C)⑤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2010山东,5B)A.一项正确B.两项正确C.三项正确D.四项正确考点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例3】右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1.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内在因素物质跨膜运输与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有关,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外界因素(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O2浓度(3)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如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
练习3下列关于物质X跨膜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A.如果X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则在一定范围内,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B.如果X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C.如果X(氧气除外)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被动运输,则其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D.如果X是脂溶性的物质,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般是协助扩散练习4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依靠膜上的钠—钾泵维持的,如图所示,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B.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C.钠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钾也为逆浓度梯度运输D.该过程会使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反馈练习】1.(2013·高考北京卷)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2.(2013·高考福建卷)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3.(2013·高考浙江卷)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A.K+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2013全国Ⅰ,3C)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2012广东,1B)C.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2011北京,3B)D.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2013福建,1B)【我还有的问题】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