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关于高等学校领导班子的人数配备与年龄如何掌握等问题的复信
- 格式:docx
- 大小:13.44 KB
- 文档页数:1
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5.11.13•【文号】教党[1995]106号•【施行日期】1995.11.13•【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11月13日教党〔1995〕106号)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推动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完成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素质1、高等学校领导干部应当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应当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勤奋廉洁,深入实际,改革进取;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组织观念,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团结同志,顾全大局,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应当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以及较丰富的现代教育管理知识,懂得办学规律,善于治校治教,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
党委书记和校长还应有较强的驾驭全局工作能力和领导工作经验,熟悉学校全面工作情况,作风民主,能团结与带领一班人开拓进取,搞好工作。
2、今后一个时期,高校领导干部主要应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基本知识、党建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更加自觉地坚持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同时还要努力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规章和政策,学习教育管理业务知识,按照《纲要》指出的方向和要求,努力完成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
中组部:将注重从国企、高校中选拔领导班子成员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日前,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规划纲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为什么要制定《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答:各级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和单位的中枢神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部,在各项事业发展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
当前,我们党正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能不能赢得这场斗争的胜利,领导班子起着中坚和引领作用。
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来看,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
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有赖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靠前指挥、身先士卒,与大家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
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看,领导班子建设是这一伟大工程的关键性工程,是党的建设的“牛鼻子”,领导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不仅关系到领导班子自身的提高,而且直接关系到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加强。
从领导班子自身状况来看,当前一些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还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纪律松弛、不敢负责担当、“四风”问题严重、“为官不为”等问题,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制定下发《规划纲要》,为今后5年领导班子建设勾勒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为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新思想新要求新部署的重大举措,对于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问:今后5年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有哪些主要考虑?答:主要有五方面考虑:一是突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近期重要讲话精神;二是突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三是突出忧患意识、问题导向,着眼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力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管用的措施和办法;四是突出改革创新,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与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依规治党、依法治国要求等作了衔接;五是突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加大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力度,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有效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奋发有为,推动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淳的风尚。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
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
•【公布日期】1998.06.22
•【文号】教党[1998]12号
•【施行日期】1998.06.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
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教党[1998]12号1998年6月22日)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高等学校实际,特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现印发,请结合本地、本学校具体情况参照执行。
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
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现按照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实际,制定
《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日期】2019.11.15•【文号】教师〔2019〕10号•【施行日期】2019.11.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教师〔2019〕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11月15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推进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现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13.05.04•【文号】教党[2013]12号•【施行日期】2013.05.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党委: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高等学校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
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
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关心关爱学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同时也应看到,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一些地方和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方法不多、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举办干部专修科和干部培训班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财政部•【公布日期】1980.08.30•【文号】[80]教计字257号、[80]财事字239号•【施行日期】1980.08.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举办干部专修科和干部培训班暂行办法的通知([80]教计字257号、[80]财事字329号1980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发布)在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形势下,加强干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根据叶剑英同志在庆祝建国30周年讲话中提出的“我们要通过各级党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院校和各种形式的训练班,对现有干部进行定期轮训,并使之形成制度”的要求和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现将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举办干部专修科和干部培训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为保证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国家计划完成招生任务,并在可能条件下,承担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和省、市、自治区委托举办干部专修科或干部培训班的任务,以利于培养大量专门人才和提高各级干部的科学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二、培训干部要采取多种途径。
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要积极承担一定的培训干部任务,可以在保证完成国家下达招生任务的前提下举办干部专修科和干部培训班,也可以派有经验的教师到有关干部学校和训练班兼课,或者派教师负责编写教材。
三、举办干部专修科和干部培训班要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中央部门主管的学校,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地方主管的学校,由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省、市、自治区委托中央部门主管的学校举办干部专修科或干部培训班,须征得中央有关部门同意。
四、干部专修科和干部培训班的学制。
高等学校办的学习年限二至三年的称干部专修科,学习年限不足二年的称干部培训班。
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综合考核指标评价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党政领导干部征选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国际化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协调机制的意见》和有关法规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作法高校领导班子领导班子考察、领导干部少部分提拔任职考察。
其中,领导干部少部分提拔任职考察在有关方法上可以适当简化。
第三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按照科学和要求领导发展观推动高校发展的实际成效作为基本依据,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综合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实绩分析、综合评价等方法,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高校和领导干部。
第二章民主推荐第四条选拔任用高校领导干部,必须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文》的程序和要求,经过法治推荐提出引荐考察对象。
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极力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
第五条高校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参加会议投票极力推荐推荐的人员范围为:(一)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三)学校中层干部;(四)教授代表,工会、教代会、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负责人;(五)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部分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六)部分担任过校级领导职务的老同志,离退休党团员代表。
(七)其他需要有参加的人员。
领导干部任用个别提拔任职考察,参加会议执行者计票推荐人员参照上述范围执行。
第六条高校领导班子换届深入研究,参加个别谈话推荐的人员范围为:(一)补习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二)学校中层正职干部;(三)教授代表,工会、教代会、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负责人;(四)民主党派和章伯钧代表,部分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担任过正校级领导职务的老同志,组织工作老同志代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3.12.28•【文号】教党[2013]39号•【施行日期】2013.1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39号)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1.强化理论武装。
按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2.改进工作作风。
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
充分运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坚持求真务实,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改进会风文风,提高工作效率。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节约,勤俭办学。
领导干部要在改进工作作风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当好表率。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健全符合高校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遵守廉政建设有关规定。
领导干部要做师德师风和廉洁自律的模范,在学术资源配置、选人用人、表彰奖励等方面坚持原则、公平公正,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8.13•【文号】中〔2010〕15号•【施行日期】2010.08.13•【效力等级】条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组织正文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单位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1996年3月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推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党的形势、任务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内部管理模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加强高等学校的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中央决定对原条例进行修订。
现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今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执行。
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贯彻了中央对高等学校党的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新成果,吸收了各地各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新经验,是高等学校党的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
《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颁XXX实施,对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党的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和深入贯彻《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高等学校组织工作条例》,把抓党的建设与抓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带头做好高等学校党的工作。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等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日期】2006.05.29•【文号】教学[2006]8号•【施行日期】2006.05.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高等教育正文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编办,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公安厅(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工商行政管理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团委: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改变当前基层面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是党和政府关心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
要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政府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调控力度,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中共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
你们根据《健全县、市、州党代表大会制度问题座谈会纪要》〔组通字(81)47号〕的精神,要求粉碎“四人帮”以
来尚未召开党代表大会的高等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召开党代会;同时,要求已经开过党代会的学校也应按照党章的规定,如期召开党代会。
这样做是很好的,既可以在学校里健全党的民主生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又可以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调整领导班子。
现就你们提出的关于高等学校召开党代会改选或调整领导班子时领导干部的人数和年龄如何掌握等问题,答复如下:
一、高等学校党委的改选,事前应首先物色好党委书记的人选。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于一九八〇年底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要求“配备热心教育事业、政策水平较高、领导能力较强、熟悉学校工作、作风民主、能团结一班子”的同志担任党委书记。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的党委书记还必须是坚定的、清醒的、有作为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是搞好领导班子建设的关键性问题。
二、高等学校领导班子的人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曾经强调“务求精干”。
根据中央关于精简机构的精神,《意见》中规定的领导班子人数,在执行中更要从严掌握,一般按规定的下线安排,即:高等学校党委正、副书记设二至三人,正、副校院长设三至四人;学生达万人左右有校院,党委正、副书记和正、副校院长的总人数也不要超过九人;学生在一千五百人左右的校院,不要超过五人。
三、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的年龄,要力求年富力强。
按照《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党委正副书记、正副校院长的平均年龄要掌握在五十五岁左右,即五十至六十岁之间。
领导干部的个人年龄,正职一般不超过六十五岁;副职一般不超过六十岁。
个别工作特别需要、身体又好的,年龄可略有超过。
专科学校领导干部的年龄,应比上述规定适当降低。
四、高等学校选拨中青年干部,改选或调整领导班子,应注意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特别要认真考察了解进领导班子的干部,全面掌握德才兼备的标准。
同时,对于退出领导班子的老干部、老专家,也要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分别情况妥善安排。
(一九八二年七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