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HRCT诊断_周俊霖
- 格式:pdf
- 大小:421.20 KB
- 文档页数:4
小儿真菌性肺炎的诊断治疗真菌性肺炎是由致病性真菌感染肺部引起肺部炎症,常继发于婴幼儿细菌性肺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营养不良、慢性腹泻、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等。
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常见,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次之,组织胞浆菌较少见。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症状起病较缓、病程迁延,临床症状与支气管肺炎相似,念珠菌感染典型痰液呈无色胶冻样,曲霉菌感染典型痰液为绿色脓痰,偶带血丝,呼吸困难征较轻。
2.体征肺部呼吸音粗糙,可闻及中细湿罗音,当病灶融合时可出现相应肺实变体征。
二、辅助检查1.病原学检查咽拭子、痰液、病灶组织或渗液等均可查找真菌。
将上述标本少许置于玻片上,加上1滴10%氢氧化钾溶液,放上盖玻片后,稍加温,显微镜下可见有假菌丝及孢子。
也可进行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普通琼脂与沙保培养基培养,2~3d可见相应真菌菌落长出,如菌落数超过50%即有诊断意义。
2.血清学检查对于念珠菌感染,抗体凝集试验和沉淀反应比补体结合试验更有价值,新型隐球菌感染时,以乳胶凝集试验灵敏而特异。
3.X线检查表现呈多样性,可见斑片状阴影、团块状阴影、粟粒状阴影等不同类型。
X线变化相对比临床症状出现早或重为其特点。
四、鉴别诊断需与其他类型的肺炎相鉴别。
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供给足够的热量、蛋白质、补充维生素(主要是B族维生素)。
病情严重者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浆或全血。
对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尽可能少用或不用。
二、抗真菌治疗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两性霉素B、氟康唑、氟胞嘧啶。
1.两性霉素B特别是对肺部毛霉菌病作用较好。
静脉滴注从小剂量开始,每日0.1mg/kg,如无不良反应,渐渐加量至1~1.5mg/kg,疗程1~3月。
以5%葡萄糖液稀释,浓度不超过0.05~0.1mg/ml,避光缓慢静滴6~8h。
副作用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痛、头痛、肝肾毒性、血栓性静脉炎、低钾等。
小儿真菌性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消瘦、发烧、腹胀、腹泻、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发绀
常继发于婴幼儿肺炎、腹泻、肺结核及血液病等。
白色念珠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为低热、咳嗽、气促、发绀,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年长儿可咳出无色胶冻样痰液,偶带血丝。
胸部体征包括叩诊浊音和听诊呼吸音增强,可有管状呼吸音和中小水泡音。
X线检查有点状阴影,可似粟粒性结核,并有大片实变灶,少数有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同时可有口腔鹅口疮,皮肤或消化道等部位的真菌病。
在肺内此菌还可以与耐药性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杆菌同时存在。
白色念珠菌肺炎和侵袭性曲霉菌病二者临床症状相似,最初都有发热、咳嗽及进行性呼吸困难。
血管侵袭性曲霉菌病在CT上的典型征象是毛玻璃状的光晕环,该晕影在病理上为出血性坏死。
而气道侵袭性曲霉菌病则没有特异性,类似于细菌性、支原体性、病毒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应予鉴别。
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可有肺不张表现。
我院曾收治过一对因“粟粒型肺结核”住院的双胎兄弟,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终因呼吸衰竭死亡,尸检证实为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
除根据有以上致病因素外,出现肺部感染症状体征或在真菌流行地区出现肺部感染,经抗细菌治疗无效者,应考虑该病的可能,诊断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查。
其中痰、尿、粪便、分泌物、胸腔积液、血液、脑积液、脓液等的涂片、培养、组织检查找到真菌孢子及(或)菌丝是
诊断的重要依据,结合临床资料可作出诊断。
另外真菌抗原皮肤试验、血清学检查、动物接种等可协助诊断。
组织学检查见到典型的菌丝及真菌培养阳性,真菌培养基的真菌产出率,比标准的细菌培养基高。
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一、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1. 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2. 真菌性肺炎有什么症状3. 真菌性肺炎如何诊断二、真菌性肺炎如何治疗三、真菌性肺炎如何预防
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1、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常同时有其他念珠菌感染的病灶,如鹅口疮为最多见,个别可有皮肤或消化道等部位的真菌病。
X线胸片:大片状阴影,多见肺底和中部,个别为粟粒状阴影,但在短期内可有变化。
血常规:白细胞减少。
痰涂片可查到念珠菌发芽的酵母细胞和菌丝。
临床症状轻而肺部X 线征象严重;使用抗生素,病势恶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显效2、真菌性肺炎有什么症状大多数人吸入真菌后不会出现症状。
事实上,大多数人仅在进行皮肤试验后始知自己曾接触真菌。
患病者可有咳嗽、发热、肌肉疼痛和胸痛。
感染可导致急性肺炎,或发展为慢性肺炎,其症状可持续数月。
极少数情况下,感染可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骨髓、肝、脾和胃肠道。
艾滋病及其他免疫系统受损者可出现播散性感染。
球孢子菌病主要发生于半干旱气候的地区。
吸入真菌后,可无症状,或引起急性和慢性肺炎。
有些患者,感染可扩散至呼吸道以外组织,主要为皮肤、骨、关节和脑膜。
这种并发症多见于男性,以及艾滋病和其他免疫系统受损者。
3、真菌性肺炎如何诊断血常规:其中包括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
白细胞是人体内重要的防御武器,当体内有病原体侵入时,白细胞即可起吞噬、消灭病原体的作用。
杂乱,内膜及基层界限不清,高速低阻血流信号。
综上所述,经阴道超声其在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有较好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1]王忠波,刘青,巩雪,等.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对比观察[J].临床研究,2017,25(3):12⁃13. [2]刘亚玲.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4):141⁃142.[3]周会玲.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1429⁃1429. [4]梁淑贤.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89⁃91. [5]杜新兴,曾娟,杨丽梅.经阴道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4):1042⁃1044.(收稿日期:2019⁃02⁃16)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CT表现分析蔡瑞萍余庆华周东升吴晓兰林丹【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疑似儿童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均行CT检查,并以病原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诊断结果、临床价值及CT影像学特征。
结果经病原学检查,30例疑似病例中肺部真菌感染28例,其中曲霉菌属感染12例,假丝酵母菌属感染9例,隐球菌属感染7例。
CT检查诊断肺部真菌感染分准确度为87%,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50%;除原发病症状和体征,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以肺部口罗音、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所占比例分别为79%、68%、57%;经CT影像学特征分析,2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以结节或肿块影、空洞及晕征为主要影像学特征,所占比例分别为36%、32%、21%。
结论CT检查在儿童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结合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真菌性肺炎的表现症状
导语:真菌性肺炎这种疾病的表现症状可能大家都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多去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
其实,真菌性肺炎主要是由于真
真菌性肺炎这种疾病的表现症状可能大家都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多去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
其实,真菌性肺炎主要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经常会在婴幼儿的身上发生,所以我们建议妈妈们应该要注意孩子的健康,特别对于冬天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减少孩子受到细菌的感染。
临床特征
1.常继发于婴幼儿肺炎、肺结核、糖尿病、血液病等;应用抗菌素和激素等是主要诱因。
这是因为青霉素有刺激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的作用;广谱抗生素抑制体内细菌,使念珠菌失去细菌的制约;皮质激素可抑制体内的免疫功能。
2.具有支气管肺炎的各种症状和体征,但起病缓慢,多在应用抗生素治疗中肺炎出现或加剧,可有发热,咳嗽剧烈,痰为无色胶冻样,偶带血丝。
肺部听诊可有中小水泡音。
3.若误诊而盲目加大抗生素治疗,往往使病情更加严重,但停用抗生素后常可自愈。
4.常同时有其他念珠菌感染的病灶,如鹅口疮为最多见,个别可有皮肤或消化道等部位的真菌病。
5.X线胸片:大片状阴影,多见肺底和中部,个别为粟粒状阴影,但在短期内可有变化。
6.血常规:白细胞减少。
7.痰涂片可查到念珠菌发芽的酵母细胞和菌丝。
8.临床症状轻而肺部X线征象严重;使用抗生素,病势恶化;用抗真菌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小儿肺炎分类特点和鉴别诊断小儿肺炎是指儿童年龄段内发生的肺部炎症性疾病,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
肺炎症状多种多样,表现出不同的分类特点和临床表现。
正确的鉴别诊断对于治疗和预防肺炎的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儿肺炎的分类特点和鉴别诊断。
一、小儿肺炎的分类特点1.按病原体分类:小儿肺炎根据其病原体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真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多由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细菌引起,病毒性肺炎则由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引起,真菌性肺炎则是由真菌感染引起。
2.按病变部位分类:小儿肺炎可以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肺泡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肺泡性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其病变主要发生在肺泡和肺泡间隔上;间质性肺炎则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
3.按临床病程分类:小儿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肺炎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明显,一般病程在一周内;而慢性肺炎病情缓慢,症状较轻,病程在数周以上。
4.按病情分型分类:小儿肺炎可根据病情的轻重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
轻型肺炎症状较轻,生命体征平稳,病程短暂;中型肺炎症状较中等程度,生命体征有轻度波动;重型肺炎症状严重,生命体征波动明显。
二、小儿肺炎的鉴别诊断1.临床表现鉴别:不同类型的小儿肺炎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异。
对于细菌性肺炎,患儿一般表现为高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病毒性肺炎患儿常伴有发热、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而真菌性肺炎则表现为慢性咳嗽、呼吸困难等。
2.实验室检查鉴别:小儿肺炎的鉴别诊断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白细胞计数、分类计数及炎症指标的变化,对鉴别病毒性和细菌性肺炎有一定的帮助。
痰液培养可以帮助鉴别病原体,确定是否为细菌感染。
胸部X线检查也是评估肺部炎症病变的重要方法,对鉴别肺泡性和间质性肺炎有一定的帮助。
3.病史鉴别:小儿肺炎的病史也有助于鉴别诊断。
细菌性肺炎一般为暴发性,多在寒冷季节发生;病毒性肺炎多为散发性,一般与季节无关;而真菌性肺炎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如艾滋病患者或免疫抑制剂使用者。
35例小儿真菌性肺炎临床和病理分析
叶启慈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年(卷),期】2000(2)4
【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肺炎患儿的临床与病理表现。
方法对该院 1982~1999年经病理解剖证实的真菌性肺炎 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5例中新生儿 14例 (40 % )。
原发病为支气管肺炎 16例 ,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真菌肺炎 19例 ,真菌性肺炎临床和症状体征无特异性 ,实验室检查呈一般炎症表现 ,X线多见炎症性渗出 ,无典型的X线表现 ,病理诊断以念珠菌最常见 (48.5 % ) ,曲菌次之 ,胸腺发育异常 2 5例 (71% ) ,仅 5例生前曾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
结论小儿真菌性肺炎不易早期诊断 ,广谱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与胸腺发育异常导致真菌感染 ,且可形成恶性循环关系。
应对幼婴、尤其新生儿 ,体质虚弱者和存在继发免疫缺陷的基础疾病者及时作出诊断 ,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总页数】2页(P289-290)
【关键词】真菌性肺炎;临床;病理;儿童;治疗;诊断
【作者】叶启慈
【作者单位】广州市儿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31;R519
【相关文献】
1.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分析研究 [J], 王锐;李伟
2.22例小儿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J], 罗辉;伍建中
3.19例小儿真菌性肺炎临床分析 [J], 冉建瑜
4.18例小儿真菌性肺炎临床治疗分析 [J], 李顺品;王洪
5.19例小儿真菌性肺炎临床分析 [J], 冉建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