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太宰治《维荣之妻》中的家庭意识
- 格式:pdf
- 大小:201.55 KB
- 文档页数:3
家庭の幸福太宰治「官僚が悪い」という言葉は、所謂(いわゆる)「清く明るくほがらかに」などという言葉と同様に、いかにも間が抜けて陳腐で、馬鹿らしくさえ感ぜられて、私には「官僚」という種属の正体はどんなものなのか、また、それが、どんな具合いに悪いのか、どうも、色あざやかには実感せられなかったのである。
問題外、関心無し、そんな気持に近かった。
つまり、役人は威張る、それだけの事なのではなかろうかとさえ思っていた。
しかし、民衆だって、ずるくて汚くて慾が深くて、裏切って、ろくでも無いのが多いのだから、謂(い)わばアイコとでも申すべきで、むしろ役人のほうは、その大半、幼にして学を好み、長ずるに及んで立志出郷、もっぱら六法全書の糞(くそ)暗記に努め、質素倹約、友人にケチと言われても馬耳東風、祖先を敬するの念厚く、亡父の命日にはお墓の掃除などして、大学の卒業証書は金色の額縁にいれて母の寝間の壁に飾り、まことにこれ父母に孝、兄弟には友ならず、朋友(ほうゆう)は相信ぜず、お役所に勤めても、ただもうわが身分の大過無きを期し、ひとを憎まず愛さず、にこりともせず、ひたすら公平、紳士の亀鑑、立派、立派、すこしは威張ったって、かまわない、と私は世の所謂お役人に同情さえしていたのである。
しかるに先日、私は少しからだ具合いを悪くして、一日一ぱい寝床の中でうつらうつらしながら、ラジオというものを聞いてみた。
私はこれまで十何年間、ラジオの機械を自分の家に取りつけた事が無い。
ただ野暮ったくもったい振り、何の芸も機智も勇気も無く、図々しく厚かましく、へんにガアガア騒々しいものとばかり独断していたのである。
空襲の時にも私は、窓をひらいて首をつき出し、隣家のラジオの、一機はどうして一機はどうしたとかいう報告を聞きとって、まず大丈夫、と家の者に言って、用をすましていたものである。
いや、実は、あのラジオの機械というものは、少し高い。
くれるというひとがあったら、それは、もらってもいいけれど、酒と煙草とおいしい副食物以外には、極端に倹約吝嗇(りんしょく)の私にとって、受信機購入など、とんでも無い大乱費だったのである。
太宰治的爱情观
太宰治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日本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然而,他的爱情观却充满了矛盾和复杂。
首先,太宰治认为爱情是一种无力的、虚无缥缈的情感。
在小说《斜阳》中,他描绘了一对母女因无法抵挡生活的压迫而走向悲剧的结局。
他认为爱情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无法改变命运。
其次,太宰治认为爱情是一种背叛和堕落。
在小说《维庸之妻》中,他描写了一位已婚妇女与别的男人私奔的故事,展示了爱情的背叛和堕落。
他认为爱情会让人陷入道德沦丧的境地,使人失去自我。
然而,太宰治又认为爱情是一种纯真而美好的情感。
在小说《人间失格》中,他描绘了一段纯洁的爱情,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纯真与美好。
他认为爱情能让人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人生充满意义。
太宰治的这种矛盾和复杂的爱情观,与他自身的经历和心境密切相关。
他一生经历过多次感情创伤,经历了家庭的破碎和社会的动荡。
这些经历使他深刻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现实的残酷,也使他对爱情产生了复杂而矛盾的情感。
综上所述,太宰治的爱情观充满了矛盾和复杂。
他认为爱情既无力又背叛,但同时也纯真美好。
这种矛盾和复杂的爱情观反映了太宰治自身的经历和心境,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现实的残酷。
《人间失格》:太宰治的自我映射分析作者:杨依凡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12期内容摘要:作为日本无赖派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太宰治的最后一部著作——《人间失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复杂而颓废的世界。
本文将主人公大庭叶藏作为媒介,借助不同的场景分析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人性原罪、厌世情节、疏离的善意等自我映射,以深化分析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剖析《人间失格》魅力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人间失格太宰治自我映射作为一个因风格迥异的作品及频繁的自杀行为广受关注的日本作家,太宰治的生平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历程。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遗世之作,这部作品中也蕴含着太宰治难以掩饰的求死倾向和破坏思想。
为了更好地分析《人间失格》的深层次内涵,这里从分析太宰治自我映射的方式,对这部作品重新进行解读。
一.自我映射——人性的原罪《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大庭叶藏无疑是太宰治宣泄内心世界的突破口。
在塑造大庭叶藏的形象时,太宰治将一个本该天真浪漫的小孩塑造成一个懂得伪装、自保的特殊形象:当与他人接触时,大庭叶藏会通过假装摔一跤、为大家讲笑话等方式,活跃人际交往气氛。
如果有人夸他懂事,叶藏就会从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而事实上,大庭叶藏本人在用这些不符合自身年龄的行为取悦他人时,也时刻怀着恐惧、担忧的情绪。
他担心自己做这些行为的真正意义被别人看穿,同时也因为时刻警惕他人的态度、看法而感到疲惫。
主人公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太宰治人性原罪的一种侧面揭示。
此外,《人间失格》中对人性原罪的经典描述还体现在主人公大庭叶藏父亲的演讲场景上。
彼时,大庭叶藏的父亲在镇上公开发表演说,出于捧场目的,与主人公父亲有关联的亲属等人纷纷前来。
“当这些人与叶藏父亲相处时,立刻调整为成年人嘴脸,笑容虽然由衷,却带着成年人世界独有的虚伪和客套。
当叶藏父亲的演讲结束后,这些人却像被换了脑子一样,对叶藏父亲评头品足,甚至是恶语中伤”[1]。
在这次戏剧性的演讲活动中,叶藏作为一个旁观者,始终对人们的这种虚伪保持疏离。
太宰治成为日本文坛无赖派代表的前因后果[摘要]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文坛曾出现一个现代的文学派别无赖派,又称新戏作派。
其写作的特点大多为消极忧郁,并对传统的道德及价值观极度厌恶。
因此在当时战后社会秩序混乱的日本,震动一时,影响了无数的人。
太宰治作为无赖派的领袖人物,其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
那么,太宰治与无赖派到底有何渊源呢?他是无赖派的代表这一说法从何而来?本文针对该论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无赖派文学流派太宰治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导致了日本国内出现了两方面的情形:其一,由于战争的失败,使得长期消耗物资的日本更是困难不堪。
加上战争所带来的死亡与伤残,让日本国内家庭不复完整。
战后的日本民众精神基调基本是黑暗而迷茫的。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随着战争的结束和民主主义改革浪潮的来临,日本国内出现了以确立近代自我为主要内容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的新的人性解放运动。
在这其中,文坛所表现出来的是前所未有的积极。
由于战争期间日本军国政府对人思想的禁锢与压抑已不复存在,一时间新日本文学派、战后文学派等多个文学流派争相而出,同时战后民主主义文学运动、“政治和文学”的论争也风风火火地进行着。
总之,文人与作家们想通过文字阐述自己的理念,在战后这一特殊时期设立自己的人生路线。
但是大多数民众却对此嗤之以鼻。
在他们的眼中,这等虚伪而不切实际的路对于自己是行不通的。
就在此时,有这么一群人的作品吸引了他们的视线,他们将长期以来所隐藏于心或压抑已久的情感于作品中有意无意的表现出来。
并从人生的失意以及对幻想的破灭折射出长久以来导致的社会矛盾。
他们的作品下的日本是扭曲而颓废的,迷茫而又病态的。
在这种夸张而又真实的写照之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己的迷茫与失落。
这样的作品很快的引起了共鸣,并因为其颓废而反叛的文风被定义为“无赖派”。
无赖派虽然不是作家持有相同的文学主张而自觉结合的文学流派,他们中有的人甚至相互不认识,但由于他们的文学有着共同的特征,文坛便将他们视作一个流派。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2020年12月20日Dec.20 2020第40卷 第12期Vo1.40 No.12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0.12.018浅析太宰治翻案文学刘 莹(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山东 威海 264504)摘 要:太宰治,“无赖派”作家。
人们对于太宰治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文学的评价各不相同。
太宰治人生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颓废,既是太宰治痛苦人生的折射,又是那个特殊时代烙印在人们身上的产物。
太宰治的作品包罗万象,翻案文学作品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探究太宰治文学中的翻案作品,对于进一步了解太宰治及其作品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太宰治;翻案文学;日本传统文学;西洋文学;中国文学中图分类号:I31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0)12-0041-03一、太宰治的一生太宰治于1909年6月19日出生于日本青森县,本名为津岛修治,是家中的第六子。
虽然津岛家在当地是地主富豪之家,但是从小太宰治就没有享受过父亲的疼爱和重视,在家庭里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和意义可言。
这种看似不受家长重视的成长环境使得太宰治的性格自小就变得忧郁和敏感。
太宰治从小喜欢作文,进入中学后就开始了文学写作。
太宰治崇拜和一生都在追随的是作家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一度是青年时代的太宰治模仿的对象;芥川龙之介的自杀使得太宰治受到了打击。
1929年受共产主义影响,并烦恼于自己的出身问题,太宰治第一次自杀。
1930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文系,期间和咖啡馆女招待一起投河,这是第二次自杀,结果女店员死亡,太宰治却活了下来。
后与艺妓小山初代私奔到东京,和津岛家族断绝关系。
1935年,太宰治以短篇小说《逆行》角逐日本史上第一个文学奖芥川奖,最终惜败给石川达三的《苍氓》。
太宰治《人间失格》鉴赏[Word文档] 太宰治《人间失格》鉴赏关键字: 太宰治《人间失格》鉴赏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摘要】太宰治是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主要作品有《斜阳》《人间失格》《维庸之妻》等。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主人翁叶藏人生经历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人世的疏离,但又强烈渴望真诚和幸福的扭曲心理。
【关键词】太宰治;《人间失格》;无赖派文学I06 文献标志码:A 1007-0125(2017)05-0284-01《人间失格》是日本战后著名“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太宰治在去世之前完成的中篇小说。
这本书正式发表是在他去世之后,所以,《人间失格》是太宰治人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
与太宰治其他的代表作相比,《人间失格》融入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可以说是他短暂一生的写照。
一、太宰治生平及其写作风格太宰治,原名津岛修治,明治42年(1909年)生于日本青森县一个大地主家庭。
太宰治的父亲是当地的名士和高额纳税人,曾担任日本贵族院的议员和众议院议员。
由于日本当时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作为第六子的太宰治在家庭中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因此少年时代的被忽视导致了太宰治既有贵族的高贵意识,也有边缘人的意识和浓厚的逆反心理。
高中时期的太宰治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他对自己地主阶级的出身感到自卑和内疚。
从此,他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一生,并数次寻死。
1930年,太宰治进入东京大学法文系学习。
在校期间,他一边无所事事,一边利用家里提供的充裕的生活费享受奢靡的生活。
太宰治还资助了当时处于非法状态的日本共产党,并背着家人和学校参加了共产主义政治运动。
脱离运动后,太宰治和萍水相逢的酒吧女招待相,s投海自杀。
女招待溺水身亡,而太宰治侥幸获救。
其后,同艺妓小山初代同居,但精神一蹶不振。
1935年,他参加了《都新闻》报社的录用考试,但被淘汰。
同年,他自缢未果。
1936年,太宰治因药物中毒而住院治疗,此时,家中的长辈和曾经的朋友都将他视为有精神疾病的狂人,纷纷弃他而去。
解读太宰治《维荣之妻》中的家庭意识李艳【摘要】《维荣之妻》作为太宰治的名篇,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虚无主义和颓废倾向.小说采用独特的“女性独白体”的写作手法,是“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作品本身交织着作家对家庭的负罪感与愧疚感,因此通过解读《维荣之妻》中男女主人公的家庭意识,深层次挖掘男女主人公的潜在内心独自,对解读太宰治的文学作品能起到一定的借鉴.【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7)004【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维荣之妻》;家庭意识;女性独白体【作者】李艳【作者单位】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一、引言在日本文学史上,太宰治具有独特的文学地位。
其创作生涯自昭和八年以太宰治为笔名在《东京日报》上发表《列车》始,至昭和二十三年六月自杀止,仅有短暂的15年,但在日本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太宰治的文学创作历程可分为3个时期[1]17:昭和八年至十二年为创作初期,其代表作主要以单行本为主,如《虚构的彷徨》《20世纪旗手》《晚年》等。
其创作初期处于左翼政权崩溃的时代,作品掺杂了令人费解及混乱的写作特点。
在昭和十三年至二十年的创作中期,他经历了战争,创作风格与早期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唯美感人的爱情为主,相对容易理解。
纵观其整个创作生涯,此时期太宰治生活状态和文学创作都比较稳定。
代表作有《满愿》《童话草纸》《跑吧,梅洛斯》。
其创作晚期为昭和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战后萧条时期的各种乱象使其感到迷惘、失落乃至绝望,从而形成了批判萧条社会、揭露丑恶人性的创作风格。
代表作有《维荣之妻》《斜阳》《樱桃》《丧失为人资格》。
其中《维荣之妻》采用女性为主人公的“女性独白体”来描写妻子的独白,叙述女性对于家庭关切和男性对于家庭的漠视与不负责任,具有鲜明的创作特点。
二、法律上的家庭所谓家庭是指共同生活的夫妻和孩子所构成的集体。
《维荣之妻》中的家庭看似也是如此。
一、引言战后初期的日本文坛上出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特殊文学派别“无赖派”。
这一文学流派的作品大多呈现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的真实现象,描绘了“战败后的日本社会政治混乱、经济颓废、民众生活凋敝,整个社会处于激烈的转型状态,社会思潮发生根本变化”[1]的景象,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而太宰治就是该文学派别的代表性作家,其被尊称为“昭和文学的金字塔”。
其文学造诣极高,文学艺术表现张力极强,叙事手法丰富多样,其中反讽叙事艺术是其文学创作的一大重要特色。
在采用反讽叙事的时候,太宰治时常将叙事话语的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进行错位,将叙事者的叙事话语与作者内在观点进行背离,通过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叙事对立和冲突,以一种蕴含否定和嘲讽的艺术修辞形式表现出来。
这一特点在其《维荣之妻》的作品中表现得一览无余。
该作品以女性的独白体作为叙事方式,从叙事情节到叙事话语,从叙事人物到叙事主题,反讽叙事艺术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叙事情节的反讽叙事情节的反讽是指故事情节的矛盾化并置,将情节的差异性和矛盾性展现出来,体现了一种叙事的相悖,让读者阅读后产生一种反讽的美学效果。
在《维荣之妻》中叙事情节的反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叙事情节的反常态。
反常态的叙事情节是反讽叙事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以直观性和具体性的艺术手法推动着反讽叙事艺术的呈现。
在作品中,作为丈夫的“大谷”平时对家庭和孩子漠不关心,但是这一天“大谷”喝得酩酊大醉后回到家里,还破天荒地询问孩子的病情。
此外,作为外表斯文的知名诗人“大谷”在居酒屋老板上门讨债时,完全不顾自己的脸面和名声,一反常态突然亮出大型折叠刀以示吓唬。
这些叙事情节的反常态凸显了作品的反讽意味,以一种突如其来的形式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其二,叙事情节的特异性。
叙事情节的特异性是反讽叙事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之一,以“特异性”的内涵将故事情节增添了一个崭新的反转,引导着叙事情节向前发展,进而出现反讽意味的彰显。
面对“居酒屋老板的倾述其丈夫‘大谷’多次忽悠,赊欠酒钱不还,并将其居酒屋的酒几乎喝光”这一事实,按照常理,作为妻子的“佐知”会马上表示歉意,然而此时妻子“佐知”并没有直接道歉,相反忍不住笑出声来。
论太宰治的女性观以女性独白体作品为中心太宰治是日本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著称。
太宰治的作品不但展现了他对人性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出他的女性观。
本文将以太宰治的女性独白体作品为中心,探讨太宰治的女性观及其反映在其作品中的表现。
具体而言,本文将结合太宰治的作品《人间失格》、《斜阳》、《维庸之妻》等进行分析,研究太宰治对女性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其在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及其体现的性别意识。
提纲:一、太宰治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1.1 《人间失格》中的女性形象1.2 《斜阳》中的女性形象1.3 《维庸之妻》中的女性形象二、太宰治的女性观刍议2.1 太宰治对女性的看法2.2 太宰治的性别意识和女性价值观三、太宰治作品中的女性性格剖析3.1 太宰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性格特点3.2 太宰治女性形象形成的背景原因四、太宰治作品中的女性遭遇与反抗4.1 太宰治作品中女性遭遇的刻画4.2 太宰治作品中女性反抗的形式及效果五、太宰治作品中的爱情与金钱5.1 太宰治作品中的爱情观5.2 太宰治作品中的金钱观六、太宰治的女性独白体作品特点6.1 太宰治女性独白体作品的意义6.2 太宰治女性独白体作品创作背景和特色七、太宰治女性形象的现实反映7.1 太宰治女性形象的现实性7.2 太宰治女性形象对当代女性的启示八、对太宰治女性观的反思8.1 对太宰治女性观的肯定与质疑8.2 对太宰治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九、结论:太宰治的女性观的价值与意义9.1 总结太宰治的女性观9.2 太宰治女性观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1. 太宰治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本提纲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太宰治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通过分析《人间失格》、《斜阳》、《维庸之妻》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深入了解太宰治对于女性形象的认知和表现方式。
2. 太宰治的女性观刍议本提纲旨在探讨太宰治对女性的看法和性别意识。
在具体分析太宰治的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时,可以结合太宰治本人言论及其生平经历等方面,来完整展现太宰治的女性观。
太宰治《斜阳》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太宰治《斜阳》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者简介太宰治(19091948),日本战后新戏作派代表作家,生于清森县北津轻郡金木村的一个大地主家庭。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感悟《人间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太宰治自幼家庭困扰、成长经历以及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思考与矛盾。
这部小说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使我对人生、存在与孤独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下面是我对《人间失格》的读书心得感悟。
首先,小说中主人公太宰治经历了许多家庭问题,包括父母不和、父亲是酒鬼等等。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基石,对个人的言行和心理都有巨大的影响。
太宰治在小说中表现出对家庭的渴望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但与此同时又经历了家庭的破碎和冷漠。
这让我深思,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是多么重要。
同时,家庭问题也使我想到了人之间的亲情与爱,它们的力量是无法忽视的。
无论是家庭的亲情还是友情,都能够带给我们温暖与力量,在我们面对困境和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其次,太宰治在小说中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太宰治内心深处常常感到自己是个“不合格的人”,觉得自己在人世间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
他在人们的眼中是个“形而上学”的存在,不可理解和接受。
太宰治的矛盾心态使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我们总是在寻找自己的身份和存在的意义。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并不容易,有时候甚至是很痛苦的。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常常需要在现实与理想、责任与自由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
太宰治的失格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也曾感到孤独和迷茫,但我相信只有探索和坚持,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
再次,小说中对于人间的描写也给我带来了思考。
人间是复杂和残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纷繁复杂的。
太宰治在小说中描绘了各种人物形象,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密又矛盾。
这让我深深地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复杂和微妙。
我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既有亲近和温暖,也有冷漠和矛盾。
但是,对待人际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回避和逃避,我们需要去面对和解决,去寻找和谐与理解。
试析《维庸之妻》中的妻子的两次“变身”摘要:《维庸之妻》是太宰治发表在二战后的一部作品。
文中的小说家大谷是一个维庸式的人物,生活糜烂。
他的妻子作为文中的主人公太宰治没有给她安排名字,只是以“大谷妻子”称呼她。
这个女主人公为了给丈夫偿还酒钱走出家门,在酒馆做招待的她经历了由“大谷妻子”变身为“阿轻”再由“阿轻”变身为“阿椿”的过程。
也就是经历了一个由依附丈夫的主妇兑身为独立女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战后日本普通民众挣扎奋进的思想风貌的一个缩写。
关键词:变身;战后;独立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1《维庸之妻》是太宰治发表在1947年的一部作品。
作品中的主人公大谷妻子身上发生了变化――先是由妻子变身为“阿轻”,死心塌地地挣钱为丈夫大谷还债;接着慢慢地由“阿轻”变身为“阿椿”,舍弃了夫家的名分,恢复自由之身。
这两次“变身”的过程就是大谷妻子成长的过程。
她身上的这种变化也正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普通民众挣扎在残酷现实中并同厄运做斗争的精神风貌。
一、酒馆为背景的含义日本战败后,日本国内经济萧条,失业率增高,不仅老百姓生活困苦,而且整个国家生活物资匮乏,很多消费品被禁止流通。
酒就是其中一种禁售商品。
由于酒是当时的违禁物品,通过正常的渠道是买不到的。
文中的酒馆就是一个靠投机产生的商业场所。
酒馆表面上是停业状态,新客被老客领着从后门进入。
客人们喝的是通过地下交易弄来的并且被酒馆夫妇掺了水的酒。
酒馆的客人有像大谷那样生活糜烂的文人,也有依附男人的女人,更有借喝酒之名谈地下生意的投机商。
所以说酒馆表面是大谷喝酒欠债大谷妻子入住酒馆打工还债的导火索,其实文中的酒馆还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太宰治把各色人等聚集在酒馆里,通过他们把战败后日本的各种社会问题浓缩在一个特定的小环境中展现给读者。
让大谷妻子入住酒馆实际是通过这个小酒馆让她了解整个社会现状,使她清晰地明了自己的处境及将来。
《斜阳》中体现的太宰治女性观的矛盾之处作者:李莹琪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3期摘要:《斜阳》是日本战后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中对高贵的母亲和坚强的和子两位女性形象的刻画入木三分,太宰治在极力赞赏的同时又隐隐透出贬低之意,体现了太宰治女性观中矛盾的一面。
关键词:斜阳;太宰治;女性观;矛盾一、序言太宰治是活跃于日本战后的著名作家,无赖派的代表人物,有“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之称,是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
太宰治的一生经历曲折,短暂而丰富,正因如此,太宰治成为了一位高产作家,杰作频出。
在他的一生中,曾经与多位女性有过很深的交集,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太宰治描绘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女性形象,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例如,《斜阳》中的母亲和和子、《女生徒》中的女学生、《维荣之妻》中的妻子等。
在这些作品当中,《斜阳》占有着特殊地位,在发表后产生了巨大反响,以至于产生了“斜阳族”这一称谓,成为了太宰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斜阳》中太宰治对母亲和和子两位女性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他在极力赞美的同时却也露出了贬低之意,显而易见,太宰治对女性的感官十分矛盾。
本篇论文的主旨就是以太宰治的代表作《斜阳》为中心,通过母亲和和子的形象分析,对太宰治的女性观中矛盾的部分进行探讨并探究其深刻原因。
二、本论(一)《斜阳》中关于女性的矛盾描述阅读《斜阳》,我们在与其中的女性角色产生共鸣的同时,不难体会到身为作者的太宰治在刻画女性角色时的矛盾心理。
首先,太宰治对小说中的母亲格外推崇,可是描写时的措辞却也同时隐隐的透出贬低的意味。
小说中对母亲的形象有以下的描述:“那我们这个家族来说,真正的贵族可算只有妈妈了吧?她才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啊。
有些地方我怎么也比不上她。
”“那样粗鲁的吃法让母亲做起来,不但使人看上去感到可爱,甚至显得异常迷人,所以说名副其实的人到底与众不同。
”“母亲霍地站起来,走进亭子旁边茂密的胡枝子丛里,又从胡枝子的白花中间露出她白净娇艳的脸,微微的笑着说:‘和子,你才妈妈在做什么?’‘在折花,’我回答说。
太宰治罪多者,其爱亦深出生在这个世上,对不起。
――《二十世纪旗手》骤雨过后的晴空升起的彩虹,不久就会消逝的无影无踪,可是,悬挂在心头上的彩虹,似乎是不会消失的。
――《斜阳》富士和月见草很相配。
――《富岳百景》不要绝望,在此告辞。
――《津轻》这些都是无赖派作家太宰治作品中的句子,现在读来也不觉得陈旧。
太宰治的作品至今仍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其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有魅力的话吧。
此外,太宰治的一生是曲折并备受争议的。
太宰治出身富贵之家,却在其三十九年短暂的一生中,偕同女人五次自杀,四次“情死”未遂,最后同山崎富荣于玉川上水投水身亡。
也正是因为其中一次的“情死”,女人死了,自己却单独活了下来,使其为一生的“罪”与“耻”。
在太宰治的众多作品当中,你总是能从多个人物身上看到他的影子,有的甚至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尤其在《人间失格》《斜阳》《维庸之妻》这些较晚期的作品里。
太宰认为,反省自身罪孽深重的人,才能体会到爱的真谛,才会亲切待人。
但是,冥冥之中,从阅读的绝望与无奈之中,你能体味到一丝甘甜。
因为,我始终相信,这位勤奋的作家,只不过用其最笨拙和特有的方式,在与生活对抗,来给世人一些力量与共勉。
多年来,太宰治的作品渐次被几家出版社译介过来,受到了大批读者的追捧。
日前,重庆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翻译家陈德文先生主编的一套“太宰治作品珍藏集”。
与市场上的其他版本的太宰治作品相比,重庆出版社的这一套太宰治精装系列丛书除了由名家主编之外,还收录了大量珍贵的插图史料,包括太宰的家庭照片、油画手稿以及写作手稿,这些手稿在国内当属首次公开,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
此外,今年3月,在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华章同人还联合腾讯?大家为太宰治举办了一场阅读沙龙,邀请到日本文学研究者止庵和编剧史航来与读者一起品读太宰治。
对话止庵×史航被“误解”的情死之地止庵:我这几年去日本旅行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多次去到跟太宰治有关的地方。
如果按顺序说,我去过东京周边一个叫三鹰市的地方,那里有一条河――玉川上水,就是太宰治自杀的地方。
维荣之妻读后感整本小说给人的感觉是深情而细腻,以泽芳作为叙述者,我们能够从她的视角去了解她的内心感受。
小说以一种悠远而温情的笔调,讲述了时代和人物的变迁,并深入描绘了泽芳作为一个女性所经历的种种苦痛和坎坷。
虽然泽芳是一个纯朴善良的女子,但她一生的经历却注定了她要承受许多人生的悲欢离合。
小说的开始,泽芳还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她虽然贫穷,却有一颗向上的心,对学业有着深深的热情。
她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因为家庭的贫困和种种原因,她最终放弃了大学,并嫁给了十岁多她的维荣。
这个婚姻对她来说既是幸福,也是牺牲。
她适应了农村生活,亲手照料孩子。
但是维荣总是出去闯荡,泽芳被迫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而她也一直保持着对维荣的忠诚与理解。
小说中,维荣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
他是一个坚强且聪明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不安分、自私的人。
他离开家时时常没有跟泽芳商量,也没有向泽芳道个别。
他的离去让泽芳寂寞无助,但是泽芳依然默默地支持他,甚至默许他的嫖妓行为,因为她理解人的本性,也因为她深深地爱着丈夫。
她相信,只要自己做好在家的职责,维荣终会懂得珍惜她。
小说中也出现了一个让人唏嘘的小故事,泽芳的妹妹还未出嫁时,临产时因为胎位不正,情况危急。
维荣闻讯后连夜赶到医院与前妻见面,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维荣在感情上缺乏责任感和对待家庭的轻视。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冷漠背后,却透露出了他对泽芳一直以来的秘密支持。
他虽然不曾说出,但是他通过自己的行动,足以证明他对泽芳的深深的感激和爱。
维荣是一个在外然而顾家的丈夫,在泽芳眼里他有着无限的魅力和吸引力。
然而,他的离去让泽芳受伤至极。
小说中的泽芳经历了一次次的痛苦和忍耐,但她始终无怨无悔地支持着维荣。
她心里明白,她的一生离不开维荣,而维荣也是离不开她。
她们的婚姻虽然曲折,但是弥足珍贵。
小说的结尾,泽芳化解了她一生所携带的苦痛与坎坷,她终于得以自由地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
同时,她也用自己的智慧和善良回报了维荣对她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