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49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温和降水这两个要素分布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2.掌握影响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因素;3.培养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使用图解法,通过展示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3.利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2.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和降水这两个要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3.操练(15分钟)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
4.巩固(10分钟)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如:为什么赤道地区气温高?为什么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所谓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直接体现在各气候型排列组合上。
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光热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所引起的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导致各气候型普遍具有按纬度更替的趋向,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纬向地带性。
按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寡,地球表面被分为五个基本气候带: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一、世界气温的分布等温线特征: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
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气温分布规律: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差异较小。
在各大陆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为赤道多雨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分布地区,它以终年高温多雨为特征,没有季节变化,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
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大致到南、北纬15°的地带,属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有大面积分布。
这一气候类型的形成同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位移有密切关系。
以北半球为例,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这里处于东北信风带,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燥;夏季阳光直射在北半球,信风带相应北移,这里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吹来自赤道海面的西南风,降水显著增加。
因此,本带仍具有低纬地带高温的特色,但气温年较差已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
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直到大陆西岸,平均位置约在南、北纬15°―30°间,属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热带干旱气候分布地区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气候的主要特征为炎热、干燥。
世界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气温和降水图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内部和西岸热带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和气温年际
变化小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
年较差大。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寒带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南北极圈以内地区苔原、冰原气候。
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设计说明等值线图的阅读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前面的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因此,本节课设置“温故知新”环节,调动学生的旧知,迁移协助理解核心概念、读图方法。
借助“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引导学生分别描述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进而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学习目标1.知道气候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区域认知)2.说出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地理实践力)3.说出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
(地理实践力)4.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重点难点重点:1.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
2.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难点: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法、问题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出示教材第86页两幅景观图,你们能否说出这两个地区1月的气温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学生:是由于气温和降水量不同造成的。
教师: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分布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观察景观图片,明确气温和降水的差异造成世界各地不同的景观。
教师:新疆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自学教材87页内容和“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概念:气温指的温度,常用(℃)表示。
(2)气温的测定①测量工具:。
②测量时间:一般在北京时间、、、。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气温的概念和单位、气温的测定。
③阅读教材第87页图5-8“百叶箱与某天4次气温观测记录”是。
学生:(1)空气摄氏度(2)①温度计②2时8时14时20时③9.5℃教师:思考当地气温在一天中、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
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
让学生体会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教学内容:气温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降水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重点: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电脑与投影机。
地理教科书。
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地图模型。
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气温和降水的初步认识。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法。
学生活动:设计小组任务,让学生进行地图分析和数据统计。
教学过程:导入:提问导入,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气温和降水吗?”和“你了解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吗?”讲授新课:首先介绍气温和降水的概念,然后讲解测量方法和世界各地的分布规律,最后介绍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巩固练习: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地区,进行气温和降水的数据统计,然后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重点和难点。
评价与反馈: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每组的气候特点,进行相互评价。
为学生提供反馈:点评每个小组的报告,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作业布置:收集当地的气候资料,分析其形成原因。
画出自己理解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
写一篇短文,描述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的讲解是否够生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在数据分析环节,是否需要提供更多的指导?。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讲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的变化变化类型日变化年变化气温曲线图最高值午后2时左右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 最低值日出前后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而不是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而不是午夜。
因为空气获得的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不直接来自太阳。
地面把热量传导给空气需要一定时间。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分布规律影响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因素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正好海陆因素相反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地形因素下降0.6℃等温线图的判读1.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根据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判断气温差异的大小。
3.根据闭合等温线中心气温的高低,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气温变化(2021·四川南充)如图为南充市某年某月连续三天天气预报资料图,下列关于该市这三天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B)日期1日2日3日天气20 ℃~31 ℃21 ℃~29 ℃17 ℃~26 ℃A.连续三天风和日丽B.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第1日C.天气由小雨转阴至晴D.第3日大雨倾盆第1日的天气风和日丽,第2日阴,第3日小雨;第1日的气温日较差:31 ℃-20 ℃=11 ℃,第2日的气温日较差:29 ℃-21 ℃=8 ℃,第3日的气温日较差:26 ℃-17 ℃=9 ℃。
因此,第1日的气温日较差最大。
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读银川市2020年6月27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2022·新泰月考)此日,银川市最高气温出现在()A.午后两点左右B.正午前后C.日出前后D.日落前后2.(2022·新泰月考)此日,银川市气温日较差约为()A.2 ℃B.6 ℃C.10 ℃D.14 ℃1.A2.D解析:第1题,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学案5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核心素养目标] 1.根据等温线图、气温曲线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掌握世界气温的变化及分布规律,理解不同地理因素对其分布、变化产生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识记主要的降水类型,掌握世界降水的变化及分布规律,并会判断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升综合思维素养。
[图表填绘]一、天气和气候1.区别2.天气预报(1)内容: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空气质量、风力的大小、沙尘暴等。
(2)熟悉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下图)二、气温北半球某地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图【填图绘图】在上图中标出:一天中和一年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1.气温的日变化(1)定义: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2)特点: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1)定义:气温年较差,即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2)特点:北半球大陆上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方法点拨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大陆与海洋:大陆上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大。
原因是大陆热容量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放热快,海洋相反。
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原因是白天多云,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气温较晴朗夜晚高。
低纬与中纬: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
3.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填图绘图】在上图中描绘出:30°和60°纬线,0 ℃等温线。
【读图思考】1.为什么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提示南半球下垫面多为海洋,性质单一;而北半球为陆地和海洋,地面性质复杂。
2.南美洲西侧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南美洲西侧的安第斯山区,因地势较高,气温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低,同时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温度表现为等温线向温度较高的低纬度地区弯曲。
主要气候类型降水气温1、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是什么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2)了解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世界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3)认识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世界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图文资料中分析气温,把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相结合,正确对待不同的气候现象,树立全球气候变化意识。
【教学重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地区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西伯利亚风光、撒哈拉沙漠、热带雨林景观、哈尔滨冰雕、海南岛椰风海韵提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学生回答)明确:这些不同的景观是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而形成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首先来了解世界的气温。
二、新课学习展示图片:1月份的莫斯科、1月份的北京、1月份的悉尼提问:从人们的着装来看,三地的气温有何差异?(学生回答)明确:很明显,1月份的莫斯科和北京是冬季,1月份的悉尼是夏季,这反映了世界气温存在着地区差异。
(一)世界的气温活动:展示“世界部分城市的1月和7月平均气温图”提问:1.比较曼谷、东京、莫斯科1月和7月平均气温,试着总结1月和7月平均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2.1月伦敦和北京哪个城市平均气温高,啊个城市平均气温低?7月呢?3.对比北京和圣地亚哥的1月和7月平均气温有什么不同,分析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明确: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1月,伦敦平均气温比北京高;7月,北京平均气温比伦敦高。
3.一年中北京7月平均气温最高,1月平均气温最低;圣地亚哥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7月平均气温最低。
原因是北京位于北半球,圣地亚哥位于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