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640.50 KB
- 文档页数:48
彩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天意数字快印】输入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对原稿进行扫描、分色并输入系统。
除文字输入与计算机排版系统相同之外,图像的输入可以采用多种设备,如:扫描仪,电子分色机、摄像机、绘图仪以及卫星地面接受站等。
使用较多的是扫描仪。
扫描仪有平台式和滚筒式两种,用于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扫描仪应具有适合印刷要求的输入分辨率、色彩位数和扫描密度范围。
(一)输入分辨率指每英寸采样的点数,用dpi表示。
Dpi和网点线数lpi有以下的关系:dpi(输入分辨率)=网点线数×缩放率×系数系数一般为1~2。
随着放大倍率的增加,要求的分辨率随之增大。
反射原稿的放大倍率较小,以5倍计算,1500dpi即可。
透射原稿的幅面较小,以10倍计算,3000dpi才行。
有的扫描仪分辨率已达6000-8000dpi。
实际使用的分辨率,取决于输出分辨经和图像的缩放倍率。
(二)色彩位数和扫描密度范围色彩位数指某种颜色用多少二进制位表示,如8位、16位、24位、36位等。
扫描密度范围指最亮和最暗处的密度差。
通常扫描密度范围愈大,色彩位数愈多,如果密度范围大于3.0,最少要10位。
此外,要求扫描仪能提供标准的通用数据格式,准确可靠地接受工作站的控制,具有环境自动校正功能,能够对外界是光的干扰补偿,同时,在保证达到扫描仪主要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扫描速度愈快愈好。
二、DTP的加工处理设备加工处理设备统称为图文工作站。
基本功能是对进入系统的原稿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例如:校色、修版、拼版和创意制作,并加上文字、符号等,构成完整的图文合一的页面,再传送到输出设备。
目前,使用的计算机有苹照相机(MAC)?PC机和工作站等。
由于可用于桌面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极其丰富,因此,选择适合印刷要求的硬件、软件组合成系统时,应该考虑处理速度,处理容量,系统网络、中文环境等几个问题。
(1)处理速度图像处理要求对图像中的点逐点处理,数据量很大,要求具有很高的速度,应使用较高档次的微机或工作站。
印前图像图形处理1.数字图像基础(1)数字图像的分类①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
根据图像记录方式的不同,图像可分为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两类。
A.模拟图像是通过某种物理量的强弱变化来表现图像上各点的颜色信息的。
印刷品图像、相片、画稿、电视上的图像都是模拟图像。
B.数字图像是指把图像分解成被称作像素(Picture Element,简称pixel)的若干小离散点状,并将各像素的颜色值用量化的离散值即整数值来表示的图像。
模拟图像经过数字化过程可转为数字图像。
②连续图像和离散图像。
按图像的点空间位置和灰度的大小变化方式,图像可分为连续图像和离散图像两类。
A.连续图像是指在二维坐标系中具有连续变化的空间位置和灰度值的图像。
连续图像的典型代表是由光学透镜系统所获取的彩色照片,以及日常用眼睛观察的大千世界,连续图像无不存在于视觉之中。
B.离散图像在空间位置上被分割成一个个的点状,在灰度值的大小上也分为不同级数的图像,数字图像就是离散图像。
③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像。
在计算机中是一种用矢量表示的图像称矢量图形。
与矢量图形相对应的数字图像称为位图图像。
A.矢量图形是由被称为矢量的、用数字对象定义的直线和曲线组成。
矢量是根据图像的几何特性来描述图形的。
我们可以移动、缩放或修改颜色,而不会丢失图像信息。
矢量图形是不依赖于分辨率的,它可以放大任意倍数,使用任何分辨率打印输出都不会丢失任何细节和清晰度。
所以矢量图形适合于表示几何图形,当图形放大时,它可以保持清晰的边界。
B.位图图像是使用像素点状来表示图像,每一个像素有确定的位置和颜色值。
当我们在Photoshop中处理位图时,编辑的是像素而不是图形或对象。
由于位图能够表现连续调中细微的层次和颜色变化,因此,位图能够表现连续调中细微的层次和颜色变化。
位图图像是依赖于图像的分辨率的,它包含固定的像素数,所以当我们在屏幕上放大位图后会出现锯齿状。
同样当我们使用低于图像分辨率的精度打印位图图像,也会出现丢失细节和边缘锯齿的现象。
印刷信息处理的主要流程一、概述印刷信息处理是指将原始信息通过印刷技术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被广泛传播和使用的过程。
它包括了信息的输入、编辑、排版、印刷和输出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的有序组合和协调,最终完成对信息的处理和生产。
二、信息输入信息输入是印刷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它包括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录入等工作。
收集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
整理信息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归档,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录入信息是将整理好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以便后续处理和编辑。
三、信息编辑信息编辑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审查、修改和完善的过程。
首先是对信息进行审查,检查其是否准确、合法和完整。
然后根据编辑要求对信息进行修改和调整,使其符合印刷要求和传播目的。
最后对信息进行完善,包括文字的润色、图片的处理和排版的调整等,以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效果。
四、信息排版信息排版是将编辑好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范进行组织和布局的过程。
它包括了文字、图片、表格等元素的排列和组合,以及版面的设计和调整。
排版的目的是使信息具有良好的阅读体验和视觉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到印刷工艺和输出设备的要求,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和再现。
五、信息印刷信息印刷是将排版好的信息转化为实际的印刷品的过程。
它包括了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和印刷设备,进行印刷准备工作,如调整印版、墨水和压力等。
然后将印版和印刷材料进行组合和安装,通过印刷机进行印刷操作,最终得到印刷品。
印刷品要经过质量检查,确保其与原始信息一致且质量合格。
六、信息输出信息输出是将印刷好的信息进行传播和使用的过程。
传统的输出方式包括纸质印刷品的发行和分发,如报纸、杂志、书籍等。
现代的输出方式还包括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应用,如电子书、网页、移动应用等。
信息输出要考虑到传播目标和受众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确保信息能够被准确地传递和接收。
七、总结印刷信息处理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它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印刷、计算机、编辑和传媒等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29印刷概论P R I N T I N G S U M M A R Y 第三章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将原稿按照印刷的要求经过处理转移到感光材料上,制成供晒版或电子雕刻的阳图或阴图底片,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印刷图像信息处理。
此工艺可使用制版照像、电子分色技术、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等设备实现。
第一节 连续调原稿的分色工艺彩色原稿在印刷复制时,首先要将彩色原稿分解成几张单色底片,这在工艺中叫分色,分色是制版中第一道工序,现在分色方法有照像分色和电子分色两种。
一、色光与色料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可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光,其中红、绿、蓝三种色光不能再分解成其他色光。
而红、绿、蓝三种一定波长的光波,在不同强度下,却可以复合成光谱中的各种色光,所以称为色光三原色。
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同时反映在人们眼中时,视觉便产生另一种色光的效果,它们的亮度比原有的色光更亮,如色光三原色等量的混合,便得到白光,此为色光加色法。
红色光与青色光、蓝色光与黄色光、绿色光与品红色光混合也呈白色光,所以任意二原色光混合而成的色光与另一原色光相对,称为互补色光。
颜料或染料的色彩与色光不同,色光是单色的光波呈现的色彩,颜料或染料是吸收其本身以外的色光,反射其本身的色光而呈现颜色的。
如黄颜料是从白光中吸收蓝光而反射其他色光呈黄色。
印刷概论/30论P R I N T I N G 在白光中减去某种单色光得到另一种色光的效果,称为减色法。
如:白光-红光=青光白光-蓝光=黄光白光-绿光=品红光颜料和染料中的品红、黄、青三色,不能由其他颜色的颜料混合而成,它们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因对各种色光的吸收和反射的程度不同,可以合成各种色彩,因而把黄、品红、青三种颜色称为色料三原色。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混合会产生另一种颜色,但这种颜色要比原来的颜色暗得多,如色料三原色等量相加则成黑色。
分色制版、复色印刷就是建立在三原色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理论基础上的。
印刷信息处理的主要流程一、印刷信息处理概述印刷信息处理是指将原始的文字、图像等信息通过一系列的流程和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和处理,最终转化为印刷品的过程。
它是印刷工艺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涉及到多个步骤和技术,包括文字编辑、图像处理、版面设计、色彩处理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印刷信息处理的主要流程。
二、文字编辑文字编辑是印刷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它负责对原始文字进行编辑和校对,确保文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文字编辑过程中,编辑人员需要仔细阅读原始文字,检查拼写、语法、标点等方面的错误,并进行修改和修正。
此外,还需要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对文字进行排版和调整,以保证版面整洁美观。
三、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印刷信息处理的重要环节,它负责对原始图像进行修饰和优化,以满足印刷品的需求。
图像处理的具体步骤包括图像扫描、图像调整、图像修饰等。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等,对图像进行裁剪、调整亮度对比度、去除噪点等操作,以获得高质量的印刷图像。
四、版面设计版面设计是印刷信息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它负责将文字和图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符合印刷品要求的版面。
在版面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文字与图像的排列方式、版面的整体结构、字体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因素。
合理的版面设计能够提升印刷品的视觉效果,增加信息的传达效果。
五、色彩处理色彩处理是印刷信息处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负责对印刷品中的色彩进行处理和校准,以保证印刷品的色彩准确、鲜艳。
色彩处理的具体步骤包括色彩校正、色彩分离、色彩管理等。
在色彩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色彩管理软件,如ICC Profiles等,对印刷品中的色彩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整。
六、输出与印刷输出与印刷是印刷信息处理的最后一步,它负责将经过处理的信息输出到印刷机上,并进行印刷。
在输出与印刷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输出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数码相机等,并进行调试和校准,以确保输出的信息质量。
然后,将输出的信息送入印刷机进行印刷,最终获得印刷品。
一、扫描仪:滚筒式扫描仪是目前最精密的扫描仪器,它一直是高精密度彩色印刷的最佳选择。
它也叫做“电子分色机”,它的工作过程,是将正片或原稿用分色机扫描存入电脑,因为“分色”后的图档是以C、M、Y、K或R、G、B的形式记录正片或原稿的色彩信息,这个过程就被叫成“分色”或“电分”(电子分色)。
而实际上,“电分”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滚筒式扫描仪扫描。
平板扫描仪又称平台式扫描仪、台式扫描仪,这种扫描仪诞生于1984年,是目前办公用扫描仪的主流产品。
扫描幅面一般为A4或者A3。
是指由CCD或CIS等光学器件来完成扫描工作的扫描设备。
笔式扫描仪又称为扫描笔或微型扫描仪,是2000年左右出现的产品,才开始的扫描宽度大约只有四号汉字相同,使用时,贴在纸上一行一行的扫描,主要用于文字识别;而从2002年开始,3R推出的普兰诺RC800出现后,可以扫描A4幅度大小的纸张,最高可达400DPI,是贴着纸张拖动扫描;到了2009年10月,3R推出的第三代扫描笔,艾尼提微型扫描笔HSA600,其不仅可扫描A4幅度大小的纸张,而且扫描分辨率可高达600dpi,并以其TF卡即插即用的移动功能可随处可扫可读数据,扫描输出彩色或黑白的JPG图片格式。
其也无需安装任何驱动,让扫描操作更便捷!其特点就是:●快捷,一扫即得;●方便,随时随处扫描;●私密性,无需别人参与或连接计算机;●扫描介质很广泛,不论是大到工程图还是小到名片或是怕损坏的文档资料,其都可进行扫描处理;(一)技术指示1)分辨率扫描仪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分辨率的单位为DPI(Dot Per Inch,每英寸像素点数),其数值的高低既能反映扫描仪记录图像信息的能力,又能反映扫描仪的档次和质量。
比如目前办公用的平台式扫描仪的分辨率大都在1200×2400 dpi ,而专业级扫描仪可高达8000dpi 。
较高的分辨率能记录更多的图像细节。
扫描仪的分辨率分为光学分辨率和最大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