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用水量组成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
- 格式:ppt
- 大小:356.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一、填空题1、按供水用途的不同,建筑给水系统可分为三大类()a、生活饮用水系统、杂用水系统和直饮水系统;b、消火栓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和商业用水系统;c、消防给水系统、生活饮用水系统和生产工艺用水系统;d、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和生产给水系统。
d为正确答案2、某五层住宅,层高为3.0m,用经验法估算从室外地面算起该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为()a、28kPab、240 kPac、200 kPad、250 kPab为正确答案3、依靠外网压力的给水方式。
a、直接给水方式和设水箱供水方式b、设水泵供水方式和设水泵、水箱供水方式c、气压给水方式d、分区给水方式a为正确答案二、问答题1、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配水设备,增压与贮水设备,计量仪表(1)引入管:从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至建筑物内的管道,又称进户管。
引入管上还有水表节点。
(2)给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支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用水。
(3)给水附件:管道系统中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改善水质,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和设备。
(4)配水设备: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终端用水点上的装置即为配水设施。
(5)增压与贮水设备:包括升压设备和贮水设备。
如水泵、水泵-气压罐升压设备;水箱、贮水池和吸水井等贮水设备。
(6)计量设备:水表,有分户水表和总水表。
2、说出四种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及他们的优缺点是什么?答:直接给水方式,设水箱的给水方式,设水泵、水箱、水池联合的给水方式,分区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外网水压,缺点是外网停水内网停水供水安全性低。
(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优点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供水可靠性较好,缺点是设水箱增加了结构荷载。
(3)设水泵、水箱、水池联合的给水方式:优点是供水可靠性好;缺点是设水泵、水箱增加了结构荷载,设水池不能充分利用外网压力能源浪费较大,水泵还有噪声污染。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一、填空题1、按供水用途的不同,建筑给水系统可分为三大类()a、生活饮用水系统、杂用水系统和直饮水系统;b、消火栓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和商业用水系统;c、消防给水系统、生活饮用水系统和生产工艺用水系统;d、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和生产给水系统。
d为正确答案2、某五层住宅,层高为3.0m,用经验法估算从室外地面算起该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为()a、28kPab、240 kPac、200 kPad、250 kPab为正确答案3、依靠外网压力的给水方式。
a、直接给水方式和设水箱供水方式b、设水泵供水方式和设水泵、水箱供水方式c、气压给水方式d、分区给水方式a为正确答案二、问答题1、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配水设备,增压与贮水设备,计量仪表(1)引入管:从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至建筑物内的管道,又称进户管。
引入管上还有水表节点。
(2)给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支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用水。
(3)给水附件:管道系统中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改善水质,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和设备。
(4)配水设备: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终端用水点上的装置即为配水设施。
(5)增压与贮水设备:包括升压设备和贮水设备。
如水泵、水泵-气压罐升压设备;水箱、贮水池和吸水井等贮水设备。
(6)计量设备:水表,有分户水表和总水表。
2、说出四种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及他们的优缺点是什么?答:直接给水方式,设水箱的给水方式,设水泵、水箱、水池联合的给水方式,分区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外网水压,缺点是外网停水内网停水供水安全性低。
(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优点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供水可靠性较好,缺点是设水箱增加了结构荷载。
(3)设水泵、水箱、水池联合的给水方式:优点是供水可靠性好;缺点是设水泵、水箱增加了结构荷载,设水池不能充分利用外网压力能源浪费较大,水泵还有噪声污染。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第1.0.1条 为指导我国给水事业的建设,使给水工程设计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工业企业及居住区的永久性室外给水工程设计。
第1.0.3条 给水工程设计必须正确处理城镇、工业与农业用水之间的关系,妥善选用水源,节约用地和节省劳动力。
第1.0.4条 给水工程的设计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10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10~20年。
对于扩建、改建的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能力。
第1.0.5条 给水工程系统中统一、分区、分质或分压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地形、水源情况、城镇和工业企业的规划、水量、水质、水温和水压的要求及原有的给水工程设施等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
第1.0.6条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系统(复用、循环或直流)的选择,应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体的保护,并应采用复用或循环系统。
第1.0.7条 给水工程设计应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降低漏耗、降低药耗,应在不断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给水工程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从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可靠性、降低能耗,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改善劳动条件和增加经济效益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对繁重和频繁的手工操作、有关影响给水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设备,应首先考虑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装置。
第1.0.8条 设计在地震、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以及其它地质特殊地区给水工程时,尚应按现行的有关规范或规定执行。
第1.0.9条 设计给水工程时,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第二章 用水量用水量、、水质和水压第2.0.1条 设计供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一、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二、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三、本款删去;四、消防用水;五、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六、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排水工程1.城市污水(p8):是指排入城镇污水排水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流的雨水。
城市污水实际上是一种混合污水,其性质变化很大,随着各种污水的混合比例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质的特性不同而异。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生活污水占多数,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可能是工业废水占多数。
这类污水需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2.排水系统布置的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及其适用条件?(p16)(1)正交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交的方向布置,这种布置称为正交布置。
正交布置的干管长度短、管径小,因而经济,污水排出也迅速,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影响环境。
在现代城市中,仅用于排出雨水。
(2)截流式:沿河岸敷设主干管,并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厂,这种布置形式称为截流式。
这种排水方式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
适用于分流制污水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也适用于区域排水系统,区域主干管流留各城镇的污水送至区域污水厂进行处理。
对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因雨天有部分混合污水泄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3)平行式: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为了避免因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可使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上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成一定斜角敷设,这种布置称为平行式。
(4)分区式: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区,当污水不能靠重力流流至污水厂时,可采用分区布置形式。
(5)分散式:当环境周围有河流,或城市中央部分地势高,地势向周围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干管常用辐射状分散布置,各排水流域具有独立的排水系统。
这种布置具有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可能浅,便于污水灌溉等优点,但污水厂和泵站(如需要设置时)的数量将增多。
(6)环绕式:沿四周布置主干管,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往污水厂。
一、用水量计算城市总用水量包括设计年限内的综合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消防用水、浇洒道路及绿化用水、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量。
用水量计算1.1综合生活用水1.1.1居民生活用水量1Q :淮口镇现有人口8万人,规划近期(2020)人口为12万人,规划远期(2035年)人口达18万人,属于中小城市,该镇在四川省内,用水情况属于一区,则可取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80/cap d L,给水人口普及率为100%。
()31/Q qNf m d =式中:q ——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取180/cap d LN ——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近期12万人,远期18万人;f ——自来水普及率,100%。
31=21600m /Q d 近31=32400m /Q d 远1.1.2公共建筑用水2Q :①:医院用水量医院有病床400张,水量标准为300/人·d 。
则用水量为:=⨯=321Q 400300/1000120m /d1.3.2火车站用水量火车站设计用水为(资料给定):==322Q 4.0L /s 345.6m /d公共建筑用水量为:=+=322122Q Q Q 465.6m /d1.2工业用水量3Q①生产用水量:3316000+5600+13500+10000+2000=37100m /Q d =②职工生活用水量 (一般车间25/cap L 班,热车间35/cap L 班):332471.12130.3601.42/Q m d =+=③职工淋浴用水量(一般车间40/cap L 班,热车间60/cap L 班):()()33370.56500.411.4129.6570.96141711.96/Q m d =+++=+=(三班制分三个时段集中供水,两班制分两个时段集中用水)3331323338413.38/Q Q Q Q m d =++=1.3浇洒道路及绿化用水4Q :1.3.1浇洒道路用水量每平方米路面每次1L ,一天两次。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复习第一章(填空题来自一、二章)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废水排除设施的总称。
1.试分别说明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功能。
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不同需求的水量和水质,同时承担用户排除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根据用户使用水的目的,通常将给水分为哪几类?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和市政用水四大类3.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废水可分为哪些类型?并用实例说明之。
生活污水——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公共建筑、生活福利设施、工业企业的生活间工业废水——车间或矿场排出的废水雨水——雨水和冰雪融化水4.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有哪些?各系统包括哪些设施?给排水系统由一系列构筑物和给排水管道组成(1)取水系统,包括水资源(地上/下水、复用水),取水设施、提升设备、输水管渠(2)给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3)给水管网系统。
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4)排水管道系统。
包括污水废水和雨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结构(5)废水处理系统。
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6)废水排放系统。
包括废水受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7)重复利用系统。
包括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建筑小区的废水回用设施等5.给水排水系统各部分的流量是否相同?若不同,又是如何调节的?各组成部分的流量在同一时间不一定相等,并且随时间变化。
(各部分具有流量连续关系)清水池是用来调节给水处理水量与管网中的用水量之差。
水塔(高位水地)也具有水量调节左右,不过容积较小,调节能力有限。
调节池调节池和均和池是用来调节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之间的流量差。
6.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全压力供水水源地势较高。
完全利用原水的位能克服输水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转换成为用户要求的水压关系,一种最经济的给水方式。
浅谈现代住宅给排水设计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人们在购买住宅时,除了关注住宅的楼层、面积、平面布置等因素外,同时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住宅设备上。
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的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
现结合本人在住宅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谈谈住宅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些特点。
关键字:水表给水设计排水设计1 水表的设置方式现代住宅要求厨房、卫生间使用的水、电、气应做到三表计量出户。
“三表出户”的目的是便于计量、减少打扰。
为此,新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4.17条规定: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宜设置于户外;对设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ic 卡水表等智能水表。
在实际工程中,水表有以下几种设置方式:1.1 设置在室外的水表箱内这种方式常用于多层单元式住宅中,分户水管沿室内管井或建筑外墙引入户内,相应水表集中在外墙的水表箱内,此种方式在南方一些地区应用很普遍。
水表的位置根据供水方式可在底层也可在屋顶层。
建议给水管道入户后加设一个控制阀门,以便于住宅户内的管道维修,户外水表箱应加锁,由小区管理人员统一管理。
1.2 设置在楼梯间处的水表间内对高层及超高层住宅或建筑外立面有特殊要求的住宅,给水立管及水表间均设在楼梯间或走道外,由水表间至各户的给水横干管敷设在楼板下面,此种设置方式的缺点是管道的使用量增加较多,给施工和管理都增加了难度。
1.3 采用ic卡(或tm卡)智能型水表,水表设置在厨房或卫生间内此种水表应用先进科技,居民可持卡至售水处购买任意数量的“水”,然后将卡插入水表中即可打开阀门供水。
此卡具有记忆、累积、报警、断水等功能(tm卡智能更高些)。
1.4采用智能抄表系统(即电子远传水表)对于高标准住宅小区,开发商一般采用自动计量系统,对水、电、气三表实现全自动化收费管理。
智能抄表系统是通过在水表上加装辅助装置,用导线将用水量信号传输至户外的信号收集器完成的。
第1章1. 给水排水系统功能: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需求的水质和水量,同时承担用户排出的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 给水用途通常分为: 生活用水 、 工业生产用水 、 市政消防用水 。
3. 生活用水包括: 居民生活用水 、 公共设施用水 和 工业企业生活用水 。
4. 排水工程系统: 为及时收集和处理和处理废水而建设的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的工程设施。
5. 根据排水系统所接纳的废水来源,废水可分为 生活污水 、 工业废水 和 雨水 。
6. 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有 水量保障 、 水质保障 和 水压保障 。
7. 给水排水系统可划分为哪些子系统?1)原水取水系统。
有水源地、取水设备等;2)给水处理系统。
用各种物化生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3)给水管网系统。
即输水与配水系统;4)排水管网系统。
污水和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等;5)废水处理系统。
用各种物化生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6)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
包括废水收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
8. 给水排水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具有 流量连续关系 。
9. 三个水质标准:1)原水水质标准:作为城镇给水水源,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2)给水水质标准:供应城镇用户使用的水,须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要求;3)排放水质标准:废水处理后要达到的水质要求,应按国家国家废水排放水质标准及受纳水体承受能力确定。
10. 三个水质变化过程:1)给水处理:即将原水水质净化或加入有益物质,使之达到给水水质要求的处理过程。
2)用户用水:即用户用水改变水质,使之成为污水或废水的过程,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3)废水处理:即对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质,使之达到排放水质的标准。
11. 水的机械能有 位能 、 压能 、 动能 。
12. 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有 全重力给水 、 一级加压给水 、 二级加压给水 、 多级加压给水 。
城市用水量2.2.1 说明城市用水量的组成。
城市的第一部分用水量指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水量。
包括以下内容:居民生活用水量:城镇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用水量。
工业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过程所需的用水量。
公共设施用水量:宾馆、饭店、医院、科研机构、学校、机关、办公楼、商业、娱乐场所、公共浴室等用水量。
其他用水量:交通设施用水、仓储用水、市政设施用水、浇洒道路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特殊用水(均应、军事设施、监狱等)等水量。
城市的第二部分用水量指不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水量。
包括工矿企业和大型公共设施的自备水,河湖为保护环境需要的各种用水,保证航运要求的用水,农业灌溉和水产养殖业、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乡镇企业的工业用水等水量。
2.2.2 说明预测城市用水量适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用水量应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和本条文中的各项因素确定,并使预测的用水量尽量结合实际。
一般的说,年均气温较高、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工业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用水量较高。
而水资源匮乏、工业和经济欠发达或年均气温较低的城市用水量较低。
城市的流动和暂住人口对城市用水量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风景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商贸城市,这部分人口的用水量更不可忽视。
2.2.3 提出城市用水量预测宜采用综合指标法,并提出了城市单位人口和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见表2.2.3-1、2.2.3-2)。
该两项指标主要根据1991—1994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中经选择的175个典型城市用水量(包括9885万用水人口,156亿m3年供水量,约占全国用水人口的68%和全国供水总量的73%,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整理得出。
此外,还对全国部分城市进行了函调,并将函调资料作为分析时的参考。
由于城市用水量与城市规模、所在地区气候、居民生活习惯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按国家《城市规划法》,将城市规模分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同时为了和《室外给水规范》中城市用水量定额的区域划分一致,故将该定额划分的三个区域用来作为本规范的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区域划分(见表2.2.3-1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