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优化城区切换点场景
- 格式:docx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11
5g切换成功率优化思路5G切换成功率是衡量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提高5G切换成功率,运营商和网络设备厂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优化。
下面将介绍一些可以改进5G切换成功率的思路。
首先,优化小区覆盖范围。
小区覆盖范围是5G切换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运营商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站点位置和天线方向,避免盲点和边缘区域的覆盖问题。
此外,优化小区之间的边界设置,减少边界干扰,提高切换成功率。
其次,改进邻区配置。
邻区配置的准确性对于5G切换成功率至关重要。
运营商可以通过改进邻区自动配置算法,减少误报和漏报,确保切换目标小区设置正确。
同时,针对高速移动场景,设置更多的邻区信息,提高切换成功率和网络连续性。
第三,优化切换参数。
切换参数的设置对于5G切换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调整切换阈值和切换时间延迟的设定,可以减少切换失败和切换过程中的延时。
此外,根据不同场景需求,灵活配置切换触发和切换决策的条件,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第四,加强切换控制策略。
切换控制策略是指在切换过程中选择最优目标小区的算法。
采用智能化的切换控制策略,结合网络负载情况、小区信号质量和用户需求等因素,优化切换目标的选择和切换过程中的信号干扰控制,提升切换成功率。
第五,提升传输速率和容量。
5G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容量对于切换成功率也具有一定影响。
运营商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如载波聚合、多天线技术等,提高网络吞吐量和数据传输速率,满足高速移动用户的需求。
同时,增加网络带宽和容量,缓解网络拥塞情况,确保切换过程中的数据传输稳定。
综上所述,提高5G切换成功率需要从小区覆盖范围、邻区配置、切换参数、切换控制策略以及传输速率和容量等方面进行优化。
只有在这些方面持续改进,才能提升5G网络的切换性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1 切换优化常见问题及案例1.1 漏配邻区漏配邻区一般可通过无线参数表结合测试数据检查,或者可以在后台直接通过信令跟踪确认收到测量报告后源小区是否向目标小区发生切换请求来确认,但某些场景下我们不易取得无线参数表,且无法进行后台信令跟踪,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前台信令来分析的到:LTE网络在协议中是一个自优化的网络,终端上报测量报告中会按照a3事件判断原则进行上报,上报的小区不受测量控制中邻区影响,所以只需要将切换异常点的测量报告和当前服务小区的测量控制中的邻区进行对比就可得出是否为漏配邻区1.1.1 前台分析漏配邻区的现象1.1.1.1 多次测量报告正常的流程终端在发送测量报告后基站会很快发送切换命令,但如果有漏配邻区,源小区就无法得知目标小区的基站信息,无法正常完成切换流程介绍中的(见图1-1)中的第三步,故无法发送切换命令消息,此时由于终端仍在行进中,源小区信号越来越差,满足a3事件小区逐渐增加,触发新的测量报告,直到有邻接关系的小区出现,基站才能正常发送切换命令下边选取一个典型问题分析:在某次路测中发现如图4-1情况,前三次测量报告目标PCI都是28(前三次类似图4-2,PCI相同,RSRP测量值略有差异),第四次测量报告(见图4-3)中有PCI28、19两个小区,从测量值上看,28比19高3个dB,接着收到了切换命令,切换命令(见图4-4)中的目标小区不是最高的28而是19。
此时即可初步怀疑28为漏配邻区,图41多次测量报告现象图42第一个测量报告内容图43第四次测量报告内容图44切换命令1:目标小区PCI图45源小区测量控制信息1:邻区列表中带有PCI19小区1.1.1.2 测量报告发送后无响应4.2.1.1介绍了漏配邻区导致的多次测量报告,直到某一次测量报告中上报的目标小区是源小区的邻区则才会收到切换命令,但如果上报的测量报告基站还未响应就失步则会发起重建流程,终端上报掉话事件这种情况的分析方法基本和4.1.1.1一致下边选取一个典型例子:某次路测中发现终端在发送测量报告后未收到切换命令,导致无线链路失败发起了重建过程(如图4-6),首先检查测量报告内容(图4-7,两个测量报告PCI都为30),目标小区PCI为30,检查源小区测量控制(图4-8),发现的确未配置邻区。
MR优化方案1、覆盖优化:通过日常MR数据分析,对过覆盖小区实施覆盖控制,降低网络干扰。
过覆盖小区定义:TA大于等于2的-80dBm以上的采样点比例在20%以上.弱覆盖小区优化方法合理控制室分外泄,降低室分信号对外网的影响。
2、话务优化2。
1双频网优化对主城区实施双频网覆盖,在话务密度高区域充分利用1800M频率资源,提高1800网络承载业务比例,均衡双频网负荷;1800M网络应在热点区域实现连续覆盖,提升网络质量.2。
2半速率占比优化对MR考核区域进行话务分析,降低考核区域半速率占比,提升网络质量,对无线资源利用率较低,话务较闲的小区进行关闭半速率,对较忙小区进行话务忙门限调整,对高话务小区实施扩容或话务分流等方式降低半速率占比。
2。
3 信道精细化配置优化通过信道精细化配置:减少PDCH分配数量,降低数据业务对语音业务的干扰。
2。
4 信道分配策略优化将原有的容量优先的信道分配策略更改为质量优先,提升网络质量。
3、频率优化定期对MR考核区域进行频率核查,对同频同BSIC小区,同HSN 同MA小区进行集中优化处理。
对于下行干扰较严重小区实施手动频率优化与RF优化,降低网络干扰。
对与上行干扰较严重的小区进行排查,主要从频点、外部干扰、互调干扰、直放站干扰等方面排查。
4、邻区与切换链优化邻区优化主要是从漏配、冗余、单向等方面进行优化,优化小区的邻区关系,提升服务小区的切换判决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优化MR考核区域的切换链路,根据小区的覆盖区域,分场景优化小区的切换链,提升小区切换及时性与准确性,从而提升切换成功率。
5、隐性故障排查定期对MR考核区域进行隐形故障集中优化排查,对现网中存在上下行不平衡,干扰带占比较高、主分集差异大等故障小区进行集中整治,提升网络质量。
6、分场景参数优化根据场景进行参数优化,提升网络质量5、1 功控类参数优化根据不同的覆盖场景设置功控参数,使功控效果达到最优,提升网络质量。
5。
电联4、5G共建共享三大参数冲突场景浅析与规避技术实现XX目录电联4、5G 共建共享三大参数冲突场景浅析与规避实现 (3)1、概述 (3)1.1创新背景 (3)1.2冲突原因简析 (4)1.3冲突位置分析 (7)2、冲突场景详析与规避 (10)2.1.场景1:4G 共享锚点小区变为4G 共享小区 (10)2.2.场景2:电信4G 共享锚点小区存在联通4G 共享“邻区” (12)2.3.场景3:电信4G 小区同时存在联通4G 共享锚点、联通4G 共享两种邻区 (15)3、经验总结 (19)电联 4、5G 共建共享三大参数冲突场景浅析与规避实现XX【摘要】本案例主要介绍电联5G 共建共享中,因引入4G 网络共建共享,及华为、中兴厂家在5G NSA 架构下实现“共享方5G 用户接纳、4G Only 用户迁回”功能机制的不同和缺陷导致的三种类型4、5G 共享参数冲突场景,并详细分析了三种冲突场景的出现位置、感知影响、产生机制、典型案例,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规避方法,确保了XX在4G 共享大规模开通,数量超3200 个的情况下,网络感知整体保持平稳,达到“共享效果良好”和“负面作用可知可控”双重目标。
【关键字】共建共享参数配置冲突规避【业务类别】优化方法1 、概述1.1创新背景2019 年6 月6 日,国家工信部向四家移动网络运营商发放5G 商用牌照,正式迈入5G 商用时代,与此同时5G 网络也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电信与联通两家采用5G 共建共享方式,分区承建无线接入网并共享,如XX就基本以珠江为界,北面为电信承建,南面为联通承建。
5G 建网初期,网络架构以NSA 为主,4、5G 网络紧密耦合,在电联各自5G 承建区,基于“5G 网络共享,4G 网络不共享”原则,通过参数策略实现了5G 承建方5G 网络、4G 锚点对共享方5G 用户开放共享,拒绝及回迁共享方4G Only 用户,有效隔离了5G 对原4G 网络的影响。
Chbxi Wunicorn中国肚1ft中国联通2/3G互操作参数分场景优化总结-郑州市分公司1本省分场景参数调整工作情况汇总1.1 概述(省分统一填写)请简要描述一下本次互操作参数调整的总体情况1.2 本省各地市主要3G和2G厂家汇总(省分统一填写)1.3 本省各地市分场景优化小区汇总(各市分填写,省分统一汇总,要求只填写数量,不要填写站点名称)1.4 本省各市分场景优化主要调整参数汇总Chbxi Wunicorn中国惬晋2互操作参数分场景参数调整分析2.1 语音业务切出比例( WCDMA->GSM )2.1.1 指标统计2.1.2 指标分析通过优化话音业务小区切出比例有所下降,达到了预期效果。
RNC5小区切换出比例较高, 主要是受上街铝厂干扰严重。
2.2 数据业务切出比例(WCDMA->GPRS )2.2.1 指标统计222 指标分析RNC5数据业务 小区切换出比例较高,主要是受上街铝厂干扰严重,其他保持平稳。
2.3 3G 话务量 2.3.1指标统计2・3・2 指标分析在春节期间,话务量呈线下降趋势。
2.4 语音业务的切换成功率( WCDMA->GSM )2.4.1指标统计一2・4・2 指标分析话音业务切换成功率基本稳定。
2.5 数据业务的切换成功率(WCDMA->GPRS ) 2.5.1 指标统计2.5.2 指标分析数据业务的切换成功率基本稳定。
2.6 语音业务的掉话率2.6.1 指标统计语音业务的掉话率城市RNC名参数调整前|参数调整后Chbxi Wunicorn中国肚1ft262 指标分析语音业务的掉话率保持稳定。
2.7 数据业务的掉话率2.7.1 指标统计2.7.2 指标分析数据业务掉话率基本稳定2.8 重选类指标无主要是路测的相关指标2.8.1 指标统计无同时请关注和分析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优化前后WCDMA空闲模式的覆盖:定义为UE驻留在WCDMA小区时侯的路由百分比优化前后WCDMA业务的可用性:可以间接通过以下指标反映:覆盖路线上收集的WCDMA驻留小区的Ec/lo和RSCP的累积分布。
不同场景下诺西GSM功控和切换参数优化
1.市区场景参数优化
市区将AMR相关的功控和切换参数单独分析,市区场景主要修改参数如下表:
县城场景主要优化参数如下表:
3.乡镇场景参数优化分析
乡镇主要场景参数修改如下表:
4.山区场景参数优化分析
县城场景主要优化参数如下表:
5.参数优化前后指标对比情况
在功控和切换参数优化中,首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参数优化实施,并对各个场景参数优化试验前后的效果分析对比,其中密集市区选取了郑州市中心区域的ZZBSC113、ZZBSC130两个BSC,县城选取荥阳ZZBSC104的部分县城内小区,乡镇选取ZZBSC49,山区选取了ZZBSC99,优化执行时间分散于这段时期中,选取整个较长时期的统计数据进行观察对比。
可以看出,参数优化的整体效果良好,各项关键指标都有所改善,达到了预期目标。
(1)参数优化前、后掉话率指标趋势
(2)参数优化前、后切换失败率趋势
(3)参数优化前、后上下行质量趋势
从图中可见,上下行质量经过参数优化后稳重有升,均处于较优的水平。
高密集场景下VOLTE优化方法目录高密度场景下VOLTE优化方法 (2)1、问题描述 (2)1.1 高密度场景特点 (2)1.2网络结构 (3)1.3扩容方案 (3)2、问题分析 (3)2.1 覆盖 (3)2.2 容量 (4)2.3干扰 (4)3、解决措施 (5)3.1提升无线覆盖水平 (5)3.2负载均衡参数优化 (6)3.3邻区干扰控制 (7)4、经验总结 (9)高密集场景下VOLTE优化方法【摘要】高密集场景指语音/数据业务密度高的居民住宅区域,一般包括多层、中高层、高层以及复合型小区。
与普通住宅区相比,具有容积率高、楼层较高、用户密度较大等特点,高密度住宅小区用户语音业务感知具有不可替代性,发生未接通、单通、甚至掉话等引起业务感知差的现象容易引起用户投诉,影响品牌形象,电信VoLTE业务作为2G时代语音业务的承载业务升级,理应成为该场景下重点维护优化保障的网络。
本次针对该场景开展VoLTE 专项优化并总结探讨以期得出场景优化方法。
【关键字】高密集、住宅、VOLTE、优化【业务类别】优化方法1、问题描述1.1 高密集场景特点高密度居民小区场景相比其他测试场景最大的特点是:1)用户群体相对集中,用户量极大;2)可能会同时具有室内和室外的场景;3)部分楼层较高,电梯和地下室为覆盖难点;4)居民区内楼层间距小阻挡严重;5)无室分覆盖的高层信号较杂;6)业务量比较集中。
因此高密度住宅区场景优化的除了一般的室内外覆盖优化、邻区优化、干扰优化,还需要考虑共站多个异频小区间的负荷均衡。
1.2网络结构高密集住宅小区LTE场景采用室外场景的方式进行站点部署,同时为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建设成本,全线站点采用共建共享模式。
现网LTE网络站点结构如下:1) 1.8G+2.1G组网:采用1.8G覆盖大网,2.1G作为室内覆盖建设组网;2)站间距:全网平均站间距为500米左右;3)站高:全网天线平均高度为20~30米;4)频点使用:1.8G频段使用中心频点1825,2.1G频段使用中心频点100,2.6G频段使用中心频点41140,800M频段使用中心频点2452;5)覆盖:有室分的住宅小区内电梯、地下室主要由100频点覆盖,其余均由大网站点1825频点及800M站点覆盖。
基本概念SA场景下切换场景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1、NR站内同频切换;2、基于XN接口的站间切换;3、基于NG接口的站间切换由于gNB/eNB并不知道UE所处的位置和无线质量情况,需要控制UE上报相关的无线质量信息来判断,UE上报无线质量信息的方式有周期上报和事件上报两种方式,当gNB收到测量或切换的事件上报时,会下发切换命令给UE,UE收到切换命令后,中断与源小区的交互,按切换命令要求切换到新的目标小区,并通过信令交互通知目标小区,以完成整个切换过程。
切换流程1,RRC RECFG:基站向终端发送A3测量控制信息。
2,RRC MEASUREMENT REPORT:UE把测量报告发给gNB的源小区;3,gNB的源小区收到MR之后,会进行切换判决。
4,RRC CONNECT RECONFIG:切换执行,包括NR RRC配置消息(NR切换命令)。
5,UE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后完成重配置,并向gNB的目标小区反馈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包括NR RRC响应消息。
若UE未能完成包括在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中的配置,则启动重配置失败流程。
6,UE收到切换命令后,中断与源小区的交互,并尝试接入目标小区,这个过程称为随机接入过程。
Xn口切换流程1,UE把测量报告发给SgNB --> 在UU接口体现为RRCMEASUREMENT REPORT 信令2,SgNB判断是站间切换,SgNB收到MR后进行切换判决,如果允许切换,通过Xn口给TgNB发送Handover Request消息,请求目标侧为UE分配资源。
3,TgNB 允许切换后向SgNB 回复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
SgNB准备执行切换动作。
4,SgNB触发UE应用新的配置。
SgNB向UE发送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包含TgNB生成的RRC配置信息。
LTE切换参数优化案例【问题描述】在如图所示路段测试时,UE在小区间频繁切换,严重影响业务速率,切换顺序如下:信访局3 人民路1 信访局3 师大公寓3 师大食堂1 信访局3 师大食堂1 信访局3 师大食堂1【问题分析】该路段存在以下5个小区信号:信访局1(RSRP=-101dbm),信访局3(RSRP=-102dbm),人民路1(RSRP=-105dbm),师大食堂1(RSRP=-103dbm)以及师大公寓3(RSRP=-103dbm),小区的信号电平相当,无主覆盖小区,导致切换频繁。
下图是基于覆盖的异站切换测量的信号强度变化示意图基于覆盖切换的相关参数可以分为三类:门限,迟滞及定时器、个性化补偿。
其具体功能如下:➢门限:评价信号质量好坏的基础和门槛。
A5是绝对门限,A3是相对门限;➢迟滞及定时器:对于事件判决起作用。
迟滞总是从比较判决的不等式上起到延缓时间进入或退出的作用,提高判决的可靠性,与门限配合使用。
而定时器起的延缓作用与门限值无关,是从时间上考虑保持某种状态的持久性,包括进入和推出事件,以提高事件上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个性化补偿:直接对服务小区或邻小区的补偿。
为正值时,加在服务小区测量值上起到限制切换发生的目的。
加在邻小区上起到促进切换发生的目的。
【解决措施】在不能新增站点的情况下,修改了切换的相关参数以达到减少切换的目的。
1-a3-offset(A3事件测量偏置)含义:该参数表示同频切换中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
该参数表示A3事件中邻区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用来确定邻近小区与服务小区的边界,该值越大,表示需要目标小区有更好的服务质量才会发起切换对网络质量的影响:Offset的设置是为了调节切换的难易程度,该值与测量值相加用于事件触发和取消的评估:➢增加该参数,将增加A3事件触发的难度,延缓切换;➢减小该参数,则降低A3事件触发的难度,提前进行切换2-Hysteresis(进行判决时迟滞范围)含义:该参数表示同频切换测量事件的迟滞,可减少由于无线信号波动(衰落)导致的对小区切换评估的频繁解除与触发,降低乒乓切换以及误判,该值越大越容易防止乒乓和误判对网络质量的影响:➢增大迟滞Hys,将增加A3事件触发的难度,延缓切换,影响用户感受;➢减小该值,将使得A3事件更容易被触发,容易导致误判和乒乓切换。
LTE多场景下小区驻留、重选、切换参数专题研究报告目录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测试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测试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关键场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TDD和FDD叠加组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eHPRD与LTE非优化切换场景及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测试区域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测试工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测试规范和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G NSA网络切换问题优化方法总结XX【摘要】5G NSA网络相对以往的网络架构而言,无线侧涉及网元增多,切换问题隐患增多。
随着5G NSA网络建设的开展以及商用的临近,如何确保网络切换顺畅,保障用户使用感知是目前较迫切的工作。
本文从NSA网络切换的原理、流程入手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几个实际案例,对切换优化的方法和具体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5G网络优化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字】5G NSA 切换【业务类别】移动网一、问题描述目前XX电信5G网络采用NSA组网方式,已经开通了NSA基站210个,在NSA组网场景下,5G终端与eNodeB和gNodeB同时保持连接,利用两个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传输,4G 基站承载信令,5G基站承载业务。
相比4G网络而言,5G NSA网络增加了更多的网元,基站间的切换涉及场景多、网元多,切换流程更加复杂,所以NSA网络的切换优化更显得重要。
本方法结合实际NSA网络优化中发现的问题,从切换原理、优化流程等方面入手,对NSA网络切换的优化方法进行了讲述。
二、NSA网络切换流程分析2.1 NSA网络无线侧信令架构XX电信5G NSA网络采用Option 3x的组网模式,此时4G基站eNodeB为主站,即Master eNodeB(简称为MeNB),与EPC连接;5G基站gNodeB为辅站,即Secondary gNodeB(简称为SgNB),通过X2链路与eNodeB相连。
gNodeB产生的测量控制消息通过X2链路传递给eNodeB,由eNodeB下发给UE。
其信令架构如图2-1所示:图2-1 5G NSA网络无线侧信令架构图2-2描述了初始接入,辅小区添加,辅小区变更,主小区切换等流程。
图2-2 5G NSA网络接入、切换示意图MeNB:主基站,是NSA 终端驻留小区所属的LTE基站。
SgNB:辅基站,是MeNB通过RRC连接信令配置给NSA终端的NR基站。
由于gNB/eNB并不知道UE所处的位置和无线质量情况,需要控制UE上报相关的无线质量信息来判断,UE上报无线质量信息的方式有周期上报和事件上报两种方式,当前gNB/eNB是采用事件测量报告的方式来监控UE所处的无线质量变化临界点,当eNB收到测量或切换的事件上报时,会下发切换命令给UE,UE收到切换命令后,中断与源小区的交互,按切换命令要求切换到新的目标小区,并通过信令交互通知目标小区,以完成整个切换过程。
小区级与邻区级同频切换参数说明1、参数定义及同频切换触发条件:小区级切换优化参数主要包括同频切换幅度迟滞、同频切换偏置、同频切换时间迟滞;邻区级切换优化参数主要包括同频邻区关系中的小区偏移量(CIO)。
基于朔黄铁路LTE系统同频切换的触发条件:①RSRP(n)>RSRP(s)+HoA3Hyst+ HoA3Hyst -CIO(s-n)②当条件①满足且持续时长大于HoA3TTT备注:RSRP(n):邻小区(neighbor cell)接收电平RSRP(s):主用小区(serving cell)接收电平HoA3Hyst: 同频切换幅度迟滞IntraFreqHoA3HystHoA3Hyst: 同频切换偏置IntraFreqHoA3OffsetHoA3TTT: 同频切换时间迟滞IntraFreqHoA3TimeToTrigCIO(s-n): 小区偏移量CellIndividualOffset(邻区级参数,s-n)2、详细参数说明:同频切换幅度迟滞IntraFreqHoA3Hyst➢含义:该参数表示同频切换测量事件A3的迟滞,可减少由于无线信号波动导致的同频切换事件的触发次数,降低乒乓切换以及误判,该值越大越容易防止乒乓和误判。
➢界面取值范围:0~30➢单位:0.5分贝➢实际取值范围:0~15,步长:0.5➢建议值:2➢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增大迟滞Hyst,将增加A3事件触发的难度,延缓切换,影响用户感受;减小该值,将使得A3事件更容易被触发,容易导致误判和乒乓切换。
同频切换偏置IntraFreqHoA3Offset➢含义:该参数表示同频切换中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
该值越大,表示需要目标小区有更好的服务质量才会发起切换。
➢界面取值范围:-30~30➢单位:0.5分贝➢实际取值范围:-15~15,步长:0.5➢建议值:2➢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若为正,将增加A3事件触发的难度,延缓切换;若为负,则降低A3事件触发的难度,提前进行切换。
LTE-M 系统切换点上行干扰优化方法王翔,张义,孙发帅(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200)收稿日期:2020-12-250引言LTE-M 系统中一列车同时装备多个UE 时,切换点不同,UE 切换不同步,会造成短暂的上行干扰,使小区边缘UE 的数据传输时延性能受到影响,对列车的安全运行造成潜在的风险。
LTE-M 系统是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业务承载需求的专网无线通信系统,基于TD-LTE 技术,在保证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 )车地信息传输基础上,可同时传输视频监控(IMS )、乘客信息系统(PIS )、列车运行状态监测及集群调度业务等信息。
由于列车控制信息CBTC 业务需要通过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传输,因此其可靠性、稳定性、实时性对行车安全和乘客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1]。
1干扰问题分析时延性能是评估LTE 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尤其LTE-M 系统下CBTC 业务对时延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求单向时延不超过150ms ,环回时延不超过300ms [2]。
当网络受到上行干扰时,小区边缘用户的信噪比会瞬时下降,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数据的重传次数会有所增加,进而时延性能将受到影响,干扰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用户的接入性能[3]。
在LTE-M 系统中,当一列车上同时装备多个UE 时,切换点不同,UE 的切换不同步,会造成短暂的上行干扰,使小区边缘UE 的时延性能受到影响。
如图1所示,以一列车同时配备2个UE 为例,当列车从小区1切换到小区2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阶段1是2个UE 都没有触发切换;阶段2是其中一个UE 切换到了小区2,但是另外一个UE 还没有切换,继续在小区1上;阶段3是2个UE 都切换到了小区2上。
其中阶段1和阶段3由于2个UE 都处在同一个小区中,因此都不存在上行干扰;而处于阶段2时,2个UE 分别位于2个小区中,且都处在小区的边缘位置,当2个小区分别为这2个UE 分配了相同的频谱资源时就会产生很强的上行干扰现象,严重影响UE 的时延性能,进而影响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1.1参数配置1.1.1异频方案铁路沿线的参数配置1.1.1.1邻区配置原那么配置高铁小区前后相邻的小区为双向邻区。
由于高铁异频组网为线状覆盖,理想情形下仅配置前后相邻的两个小区为本小区邻区就能够够了。
但为了幸免可能显现的异样情形,建议配置铁路异频网络内前后各3个,共6个小区为本小区的同频邻区。
对铁路异频小区,配置单向的大网异频和异系统邻区,即高铁小区配置临近大网小区为邻区,大网小区不配置异频小区为邻区。
1.1.1.2同频切换参数优化在铁路沿线需要保证切换性能,同频软切换参数的优化原那么为扩大切换区。
优化参数要紧有:层三滤波系数:设置为D2,使测量对信号的追踪能力增强1A事件门限:设置为5dB,使1A事件容易触发,提早切换1A事件延迟触发时刻:设置为160ms,使1A事件提早触发1B事件延迟触发时刻:设置为1280ms,使1B事件不容易触发1D事件延迟触发时刻:设置为320ms,使1D事件提早触发1D事件磁滞:设置为0,使1D事件提早触发针对Iphone用户接收灵敏度低的问题,为避免在切换区接收信号相对较差,需提早切换,优化参数如下:1A事件延迟触发时刻:设置为100ms,使1A事件提早触发1D事件延迟触发时刻:设置为160ms,使1D事件提早触发1.1.1.3异频切换参数优化配置了异频到同频的单向异频邻区,另外也幸免了沿线周围大量大网用户进入高铁异频网络而阻碍容量。
同时能够增加异频小区向同频小区切换的难度。
优化的参数要紧有:2D事件RSCP门限:配置为-100dBm。
由于铁路异频网络采纳单独频点覆盖,同频干扰很小,降低RSCP门限对用户业务质量产生的阻碍不大。
2F事件RSCP门限:配置为-97dBm异频测量周期报告距离:配置为1000ms,减少误切入大网的概率其它未说明参数也依照常规大网参数设置。
那个地址不考虑针对Iphone进行专门的参数优化,因需要求实际测试量值,只要低于门限就能够够启动。
全网切换参数优化全网切换参数优化是指对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全网切换过程进行优化,以提高网络切换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全网切换是指移动终端在从一个基站(或小区)切换到另一个基站(或小区)时,需要重新建立与新基站(或小区)之间的通信连接。
全网切换的过程需要耗费时间和资源,如果切换过程不顺利,可能会导致通话中断、数据丢失等问题,影响用户的网络使用体验。
因此,对全网切换参数进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1.选择合适的切换触发条件:全网切换的触发条件是指移动终端从当前基站切换到新基站的条件。
触发条件的设置直接影响全网切换的频率和时机。
通常,可以根据信号强度、信噪比、无线干扰等指标来设置触发条件,以保证在信号强度差、信道质量差、网络拥塞等情况下能够及时触发切换。
2.优化切换准入门限:切换准入门限是指在切换触发条件满足时,设备是否可以发起切换的门槛。
门限的设置可以根据网络负载、切换的重要性、用户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如果门限设置过低,可能会导致频繁的切换,影响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如果门限设置过高,可能会导致切换滞后、通话中断等问题。
3.优化切换参数:全网切换参数包括切换时延、切换成功率、切换失败率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优化,可以提高切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切换阈值、切换算法等方式来减少切换时延,提高切换成功率。
同时,还可以设置切换失败后的重试机制,以减少切换失败率。
4.平衡切换和干扰:全网切换会引入一定的干扰,因为切换过程中,终端需要同时与新基站和原基站进行通信。
因此,需要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切换带来的干扰。
可以通过优化切换流程、调整切换策略等方式来平衡切换和干扰之间的关系。
5.动态切换参数优化:移动网络的环境和负荷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全网切换参数的优化也需要动态调整。
可以通过网络监测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来实时监控网络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切换参数进行调整。
这样可以保证网络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无线参数设置优化分析(切换参数部分)目录一、频繁切换统计方法 (2)二、频繁切换问题分析 (2)2.1伞状切换和功率预算切换 (2)2.2电平切换与功率预算切换 (4)2.3质差原因导致频繁切换 (5)2.4邻区间功率预算频繁切换 (7)三、频繁切换优化分析工单汇总 (8)一、频繁切换统计方法通过Traffica可采集系统通话过程中的切换数据,通过一定的规则(如两小区间隔7秒内切换,反复5次以上)可进行乒乓切换分析。
由于受限于Traffica采集设备,本文频繁切换数据统计仅基于TCH切换占用次数与TCH 呼叫占用次数比例。
频繁切换小区定义:TCH占用(呼叫)/ TCH占用(切换)> 10次,即切换与呼叫(起呼与被叫)模型严重不合理。
宁波主城区频繁切换区域地理分布如下图:二、频繁切换问题分析2.1伞状切换和功率预算切换PBGT切换是基于路径损耗的切换,其切换算法实时地寻找是否存在一个路径损耗更小、并且满足一定系统要求的小区,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切换;AUCL伞状切换参数,在BOOSTER 基站的覆盖层打开伞状切换时,AUCL是指覆盖层对容量层的切换电平门限。
YZ万里行政楼-2(CI= 29961)小区同时开启伞状切换与PBGT切换功能。
分析该小区忙时TCH占用情况发现,TCH占用次数(切换)达到835次,而TCH占用次数(呼叫)仅57次,即TCH占用(切换/呼叫)比例高达15:1,即该小区存在切换频繁现象。
统计YZ万里行政楼-2邻区间切换情况发现,YZ万里行政楼-2(CI= 29961)小区与其共站DCS1800小区YZ万里行政楼18-2(CI=29675)之间切换异常频繁。
统计该小区对参数设置如下:CELL_ID ADJ_CI PMRG LRMG QMRG AUCL L_LDR L_LUR29961 29675 0 3 -12 -70 -95 -9829675 29961 26 3 8 -47 -86 -95覆盖小区YZ万里行政楼-2到容量小区YZ万里行政楼18-2间伞状切换门限AUCL设为-70,很容易触发900到1800的伞状切换;由于PBGT的切换是发生在同层间的切换,查ACL 参数发现这两个小区虽然是900M和1800M,但是它们却是共站同层的两个小区,覆盖层29961小区信号电平较强,从而容易触发从容量层小区29675到覆盖层小区29961间PBGT 切换。
通过增加附加导频的方法优化切换带速率掉坑问题案例上报省份:河南案例上报人:李军一、关键词:附加导频、DMRS、切换带、速率掉坑二、案例分类1.问题分类:用户感知、网络性能2.手段分类:参数调整3.关于问题和手段分类项如有其他建议,可补充:无。
三、优化背景为进一步掌握2.6G-NR网络下终端的移动性能,在龙子湖智慧岛内环岛开展了基于CPE和TUE终端的移动性测试。
测试发现,CPE、TUE在5G小区间切换时存在明显的速率“掉坑”现象,如下图所示:CPE终端测试情况 TUE终端测试情况下行速率掉坑时刻与5G小区切换带区域能够对齐,即在PCI改变时,存在一个明显的速率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可以初步确定切换会引起下载速率下降。
以TUE测试情况为例:切换前后下载速率最大值平均843.14Mbps,下载速率最小值平均105.85Mbps,下载速率存在明显的切换掉坑现象,速率掉坑时长约为3s左右,严重影响路测平均下行速率:四、问题现象对切换带速率掉坑时刻的无线环境指标进行分析,RSRP(-63dBm)、SINR (31dB)、下行时隙级RB调度数(149)等指标与非切换带采样点指标持平,可排除其对切换带速率的影响。
DL MCS(4.5)、DL初始误块率(13.25%)两项指标较差,64QAM&256QAM的占比仅为4.9%,相应的MAC层下载速率仅为91.58Mbps。
分析数据可知,目前切换带影响下载速率的关键因素是DL初始误块率和DL MCS。
五、原因分析切换带位置无线环境良好,邻区及切换参数未发现明显异常。
对其他可能影响下载速率的参数进行核查,发现在TUE定点峰值速率演示时,开启过两项功能,可能对于小区间切换性能有所影响:1)打开Ratematch功能:对于未分配PDCCH、SSB、CSI-RS资源的OFDM符号,Ratematch功能可以共享调度给PDSCH来使用,增加PDSCH下行业务资源,但在空口条件变化快的时候,相关信道无法及时按需进行调整,就会影响到下行解调性能。
参数优化城区切换点场景案例
目录
第一章项目创新背景 (3)
第二章项目创新总体思路 (4)
第三章项目创新方案和实施过程 (5)
第四章项目创新成效 (6)
第一章项目创新背景
无线通讯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移动性控制,对于终端在不同小区间的移动,网络侧需要实时监测UE并在适当时刻命令UE做跨小区的切换,以保持其业务连续性。
在切换的过程中,终端与网络侧相互配合完成切换信令交互,尽快恢复业务,在LTE系统中,此切换过程是硬切换,业务在切换过程中是中断的,为了不影响用户业务,切换过程需要保证切换成功率、切换中断时延、切换吞吐率三个重要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切换成功率,如果切换出现失败,将严重影响用户感受。
第二章项目创新总体思路
一、理论原理
1、测量
LTE系统中,IDLE态和连接态下测量参数的获取方式存在不同。
在RRC_IDLE状态下,UE的测量参数信息通过E-UTRAN的广播获得;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E-UTRAN通过专属信令向UE 下发测量配置(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信息,如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可携带。
UE可执行的测量类型如下:
同频测量:测量与当前服务小区下行频点相同的邻小区下行频点异频测量:频点不同就是异频,测量与当前服务小区下行频点不同的频点异系统测量
连接态下的测量上报
事件触发一次上报:触发事件有A1—A5,B1,B2。
上报次数为
一次,UE忽略上报间隔配置
周期性上报:触发类型为周期,包含上报CGI、上报最强小区、SON目的上报最强小区
如果上报目的为“上报CGI”或上报“SON目的上报最强小区”,则上报次数为1,事件触发周期上报(事件触发上报与周期性上报的结合)触发事件有A1—A5,B1,B2。
上报次数为多次,上
报间隔配置有效。
二、LTE切换信令流程
eNB站内切换
当UE所在的源小区和要切换的目标小区同属一个eNodeB时,发生eNodeB内切换。
eNodeB内切换是各种情形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因为切换过程中不涉及eNodeB与eNodeB之间的信息交互,也就是X2、S1接口上没有信令操作,只是在一个eNodeB内的两个小区之间进行资源配置。
切换信令流程如下所示:
UE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mobilityControlInfo)
1)UE 上报合适的测量报告,触发基站切换;
2)基站下发切换命令给UE,要求切换到新的小区,在消息中会携带如下重要信元;RRC重配置消息中最重要的信元就是MobilityControlInfo,当消息中存在这个信元即标识该消息为切换命令。
3)UE接收到此信元后会采用消息中携带的配置在目标小区接入,接入成功后会在目标小区上报重配置完成消息指示基站切换成功;
4)基站收到在新小区的完成消息后会按照新小区的配置给UE重新下发测量配置;
5)当UE收到重配置并配置完成后会发一个重配置完成消息。
站间切换---基于X2接口
站间切换---基于S1接口
第三章项目创新方案和实施过程
案例分析
在DT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路段马鞍山清水路443871-东城花园物业楼基站附近时,主占443395-51国际华城扇区,切换
失败,导致空口链路失效,DT测试截图如下:
切换失败DT测试界面截图
问题分析:分析问题路段信令流程,无线链路失败前,UE占用443871-55东城花园物业楼(PCI15),此后多次上报Mrasurement Report,此后连续5次上报A3事情的MR,无切换流程后,导致信号恶化,Radio Link Failure。
查看信令,上报切换目标扇区PCI为183、184、185扇区,但是始终无法切换,查询网管已添加邻区关系。
检查问题时刻源小区和目标小区运营正常。
从问题路段,发现问题路段UE从距离174m的443871-55东城花园物业楼(PCI15)向距离500m的443395-50 -国际华城进行切
换,且切换失败,核查东城花园物业楼基站天线挂高15m,且在小区中心,在问题路段由于建筑物遮挡信号快衰落,无法切换。
优化方案:443871-55东城花园物业楼A3事件偏置值由3调整到1。
问题路段复测:
调整后,问题路段切换正常,无异常事件。
第四章项目创新成效
在面对城市复杂场景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相应参数对切换点进行优化,以点到面,提升网络切换水平。
根据特定的场景使用如A3-Offset参数设置、A3事件迟滞值、A3事件触发时间、小区偏置等参数针对性的提升切换点的切换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