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留置尿管阻塞的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18.05 KB
- 文档页数:2
尿管堵住了紧急操作方法
堵塞尿管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尿管堵塞紧急操作方法:
1. 喝大量水:大量的水可以帮助冲洗尿管,有时可以消除轻微的堵塞。
尽量多饮水,但不要超过自己的舒适水平。
2. 尝试排尿:用厕所尝试排尿,可以通过正常排尿来清除可能导致堵塞的物质。
坐在舒适的位置上,放松身体,试着排尿。
3. 改变姿势:有时改变身体姿势可以帮助暂时缓解尿管堵塞。
例如,尝试蹲下、站起或者走动,这些动作可能有助于消除尿道的堵塞。
4. 勿强行冲洗:尿管堵塞是需要专业医生处理的问题,避免使用任何物品或者强行进行尿道冲洗。
这样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或感染。
5. 就医寻求帮助:如果自己尝试了上述方法后仍然没有缓解或出现剧烈疼痛、血尿或尿失禁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寻求帮助。
医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方法仅适用于一些轻微的尿管堵塞情况,且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
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
导尿管留置发生导尿管拔出困难的预防及处理流
程
1.选择硅胶或乳胶材料导尿管。
导尿前认真检查气囊的注、排气情况。
2.女性病人可经阴道固定气囊,用麻醉套管针头刺破气囊,拔出导尿管。
3.气囊腔堵塞致导尿管不能拔出,可于尿道口处剪断导尿管,如气囊腔堵塞位于尿道口以外的尿管段,气囊内的水流出后即可顺利拔管,用指压迫气囊有助于排尽气囊内水;如气囊腔因阀门作用,只能注入而不能回抽,则可强行注水胀破气囊,或在B超阴道下行耻骨上膀胱穿刺,用细针刺破气囊将导尿管拔出。
4.采用输尿管导管内置导丝经气囊导管插入刺破气囊将导尿管拔出。
5.对于精神极度紧张者,要稳定患者情绪,适当给予镇静剂,使患者尽量放松,或给予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后一般均能拔出。
6.尽量让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2500ml;采用硅胶导尿管;每次放尿前要按摩下腹部或让病人翻身,使沉渣浮起,利于排除。
还可使用超滑导尿管,减少尿垢沉积。
处理流程:。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方法与对策【摘要】留置导尿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措施,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
本文介绍了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方法,包括清洁和固定方法,并强调了注意事项的重要性。
文章还提出了针对留置导尿管相关并发症的对策。
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掌握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方法和对策对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指导,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正确护理留置导尿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护理方法、清洁方法、固定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对策、感染、康复、重要。
1. 引言1.1 什么是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是一种医疗器械,通常用于帮助患者排尿。
它是通过插入尿道直至膀胱后端来收集尿液,并将其排出体外。
留置导尿管一般由软塑料或硅胶制成,具有远端的尿液采集袋以收集尿液。
留置导尿管的植入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并且需要定期更换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留置导尿管的使用通常是暂时的,有时是为了治疗尿液潴留或排尿功能障碍,或者在手术后维持排尿功能。
在使用留置导尿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期清洁以避免感染,确保导尿管的固定位置正确,同时注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采取对策。
通过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对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留置导尿管导致的感染和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1.2 为什么需要护理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是一种用于排尿的医疗器械,通常在患者无法正常排尿或需要长期排尿时使用。
对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十分重要,因为不仅能够保证患者正常排尿,还能够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导尿管在患者体内停留时间较长,容易被细菌污染并引发尿路感染,如果不得当护理,还可能导致导管移位、堵塞等情况发生。
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留置导尿管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保证留置导尿管的正常功能和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技巧。
只有定期更换尿袋、及时清洗导尿管、固定导尿管的位置、定期检查导尿管的通畅性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导尿管留置发生引流不畅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1.留置尿管期间应指导病人活动,无心、肾功能不全者,应鼓励多饮水,成人饮水量每天1500-2000ml。
2.长期留置导尿管者,每天用生理盐水500ml+庆大霉素16万U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250ml冲洗膀胱1次,每月更换导尿管一次。
3.用导尿管附带的塑料导丝疏通引流腔,如仍不通畅,则需更换导尿管。
4.引流袋放置不宜过低,导尿管不宜牵拉过紧,中间要有缓冲的余地。
5.导尿管在膀胱内“打结”,可在超声引导下细针刺破气囊,套接自动松懈后拔出导尿管。
亦可于尿道口处剪断导尿管,将残端插入膀胱。
在膀胱镜下用Wolf硬异物钳松套节取出。
6.导尿管折断者,可经尿道镜用异物钳完整取出。
7.有膀胱痉挛者,给口服普鲁本辛或颠茄合剂等解痉药物。
处理流程:。
尿管堵塞的处理方法2篇尿管堵塞的处理方法(一)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它的堵塞会导致尿液无法顺畅排出,引起尿液潴留和肾功能的损伤。
尿管堵塞主要有两种类型:部分性和完全性堵塞。
针对不同的情况,医生会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药物治疗对于尿管不完全堵塞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和草酸钙结晶抑制剂。
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的排泄量,从而减轻尿液积聚的压力,帮助尿液更加顺畅地流动。
草酸钙结晶抑制剂则可以防止草酸钙溶解成结晶形成结石。
二、支架置入支架置入是治疗完全性尿管堵塞的一种有效方法。
医生会在患者尿管内部置入一枚支架,支架的形状类似于弹簧,可以扩张尿管管腔,保持尿液通畅。
支架可以在几个月内自行脱落,也可以在必要时通过手术取出。
三、尿管造瘘尿管造瘘是治疗完全性尿管堵塞的一种常见方法。
医生会在患者身体上开一些小窗口,将腹膜、肠管或皮肤与尿管相连接,形成一条通道,使得尿液可以通过这个通道排出体外。
尿管造瘘需要术后密切监护,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肾功能是否正常。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类型的尿管堵塞,医生会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支架置入可以扩张管腔,尿管造瘘则可以直接建立排尿通道。
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患者都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注意休息,以尽快恢复健康。
尿管堵塞的处理方法(二)尿管堵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许多严重的并发症。
在治疗尿管堵塞时,医生会采用各种方法,而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尿管镜下手术尿管镜下手术是治疗尿管堵塞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它通过膀胱内窥镜和手术器械,进入尿管内部直接切除尿管内的狭窄或结石,使尿液更加顺畅地流动。
尿管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
二、经皮肾盂成形术经皮肾盂成形术是一种通过皮肤创口进入肾脏的手术方法,可以治疗尿管堵塞或梗阻导致的肾积水。
手术时医生会在患者的侧腹部通过一个特殊的针头刺进皮肤和肌肉层,然后穿过肾脂肪层,进入肾内,通过支架在肾造口开口,使积液流出,缓解尿液的积聚。
留置导尿管引流堵塞及脱落的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背景留置导尿管是治疗尿路疾病和部分手术后常用方法之一。
但是导尿管的引流管路很容易出现阻塞和脱落等问题,一旦出现会导致尿液不能及时排出,引起尿路感染等不良反应。
目的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制定留置导尿管引流堵塞及脱落应急预案,按时进行演练,确保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流程和技能。
操作方法1. 留置导尿管引流堵塞- 评估病情和尿管状态,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疏通。
- 轻度阻塞:可以通过推挤引流管路或者输注生理盐水进行疏通。
- 严重阻塞:需要使用专业的尿道镜和导管进行处理。
- 堵塞后,医务人员需要及时更换导管。
2. 留置导尿管脱落- 发现导尿管脱落后,首先需要评估病情是否紧急,如有紧急情况需要优先处理。
- 使用专业工具,比如尿道镜和导管,进行查找并取出残留在体内的导尿管。
- 手术取管,需要在无痛操作下进行。
行动计划1. 每半年进行一次留置导尿管引流堵塞及脱落的应急预案演练,每次演练时都需要确定演练负责人,并邀请专业人员参加。
2. 演练前需着重介绍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演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人员掌握必要的知识。
3. 演练后,总结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表现,及时反馈修正,提高应对意外情况的效率。
风险评估操作留置导尿管引流堵塞及脱落时需要注意消毒措施和操作规范,否则可能产生交叉感染和其他安全隐患。
在演练中,需要模拟真实情况,同时确保使用非真人的模拟道具,避免造成患者二次伤害。
结论通过留置导尿管引流堵塞及脱落的应急预案演练,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处理效率,降低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同时增强医务人员的相关技能和操作经验。
一、目的为确保留置导尿患者安全,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留置导尿患者发生以下情况时的应急处理:1. 导尿管堵塞;2. 导尿管脱落;3. 尿路感染;4. 膀胱过度膨胀;5. 导尿管移位;6. 患者不适或疼痛。
三、应急处理流程1. 导尿管堵塞(1)观察导尿管引流通畅情况,若发现尿液无法排出,立即通知医生。
(2)若导尿管堵塞,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轻轻拍打导尿管,使堵塞物松动;②用无菌注射器轻轻抽吸导尿管,排除堵塞物;③若以上措施无效,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导尿管更换或膀胱冲洗。
2. 导尿管脱落(1)立即通知医生,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
(2)若导尿管部分脱落,可尝试将导尿管重新插入,并注意无菌操作。
(3)若导尿管完全脱落,应立即通知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重新插入导尿管。
3. 尿路感染(1)观察患者症状,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立即通知医生。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做好隔离措施。
(3)加强导尿管护理,保持尿道口清洁,定期更换导尿管。
4. 膀胱过度膨胀(1)观察患者症状,如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立即通知医生。
(2)遵医嘱给予导尿或膀胱冲洗,减轻膀胱压力。
5. 导尿管移位(1)观察导尿管位置,若发现移位,立即通知医生。
(2)根据医生指示,调整导尿管位置。
6. 患者不适或疼痛(1)观察患者症状,了解疼痛原因。
(2)给予患者安慰,调整体位,减轻疼痛。
(3)若疼痛持续,立即通知医生。
四、应急处理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3. 加强导尿管护理,保持导尿管通畅。
4.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
5. 定期进行导尿管评估,必要时更换导尿管。
五、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导管堵塞的处理方法
导管堵塞是非常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中,可能出现导管内产生血块、组织碎片或导管压迫等导致导管堵塞的情况。
导管堵塞会严重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效果,甚至会使治疗计划受到延误或失败。
因此将来临床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导管堵塞是非常重要的。
处理方法:
1. 预防性处理:导管留置后,应及时进行护理,防止其堵塞。
一般情况下,要求每8小时的进行一次冲洗,保持导管通畅。
2. 确认导管堵塞,首先要确认导管究竟堵塞在哪个位置。
可以进行病人的仔细观察,在病人堵塞部位进行轻微的挤压和轻柔的揉搓,看看是否有液体呈现出来。
若有,则认为导管前端已通畅,导致堵塞的原因可能来自于管道内的气泡、凝血或是管道边缘的积液。
3. 用生理盐水或肝素溶液进行冲洗,这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
首先,将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或肝素溶液注射到堵塞导管的处所,之后再缓慢抽吸足够的液体。
4. 取用吸引器,将其压平,并将其塞进导管中进行吸引。
每次吸引间隔时间间隔约30秒。
5. 经常更换孔径较大的导管,因为孔径大的导管更不易堵塞。
若病情需要使用较小孔径导管,可以给其配备梳状导管清理器、梳状导管套、梳状或Foley导管套等设备进行疏通。
6. 如果使用以上措施无效,则尝试更改位置。
若是中心静脉导管,可以将导管不同位置进行变换。
7. 如果采用以上综合措施后还无效,需要考虑更换导管,以保障病人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导管堵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问题,在诊断出导管堵塞时,科学高效地及时予以处理,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流程,对于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
如果小便池堵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疏通:
1.使用洁厕灵:将洁厕灵喷在卫生纸上,然后将其放在马桶里,再把卫生纸冲
下去,等待一段时间后,使用清水冲洗,通常可以清除堵塞物。
2.使用醋和小苏打:将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然后倒入马桶中,等待一段时
间后,使用清水冲洗,醋和小苏打能够产生化学反应,起到疏通作用。
3.使用热水:将热水倒入马桶中,让其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马桶刷或其他工
具轻轻搅拌,以便将尿碱溶解。
4.使用管道疏通器: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可以使用管道疏通器来清理小便池。
将疏通器插入马桶中,然后用力推动几次,直到堵塞物被清除。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疏通措施之前,应先确保水源关闭,以免浪费水资源。
同时,如果堵塞严重,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危险。
导尿管堵塞的处理方法
导尿管堵塞是指由于尿道、膀胱颈部或导尿管内出现阻塞物而导致尿液排出困难或无法排出的情况。
下面是处理导尿管堵塞的一些方法:
1. 尝试轻轻给予膀胱按摩:有时候导尿管的堵塞可能是由于尿道内的尿结石或梗阻物体引起的。
通过轻轻按摩膀胱,有助于尿道内的堵塞物移动,从而解除导尿管堵塞。
2. 清洗导尿管:将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注入导尿管,轻轻冲洗导尿管内的异物或堵塞物,帮助恢复尿液排出。
3. 更换导尿管:如果导尿管内的堵塞物无法清除,需要将导尿管更换为新的无堵塞的导尿管。
4. 医疗干预: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可能需要寻求医疗干预。
医生可能会使用导丝或导管穿过导尿管来清除堵塞物。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清除尿道或膀胱内的堵塞物。
值得注意的是,处理导尿管堵塞应该由专业医生指导。
个人在家自行处理导尿管堵塞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并发症,如尿液逆流或尿道损伤。
留置尿管护理措施
留置尿管是一种用于排泄尿液的医疗器械,需要进行定期护理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以下是留置尿管护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保持清洁:使用温水和香皂清洗尿管附近的皮肤,并在更换尿袋或插入新的尿管前进行清洁。
2.保持通畅:每天至少清洗一次尿管,用30毫升的生理盐水冲洗尿管,避免阻塞。
3.避免拉扯:尿管不能被拉扯或移动,以免引起疼痛和感染。
4.定期更换: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尿管,一般情况下为4-6周。
5.观察症状:及时观察尿管周围的症状,如疼痛、红肿、发热等,及时报告医生。
6.避免感染: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和病菌,保持清洁和干燥。
以上是留置尿管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
- 1 -。
尿管堵塞的处理方法
处理尿管堵塞的方法取决于堵塞的严重程度和原因。
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处理方法:
1. 增加水分摄入:如果尿管堵塞是由于尿道结石或结痂引起的,增加水分摄入可以帮助排出结石或结痂。
2. 尝试排尿:如果尿管堵塞是由于尿液流动受阻引起的,尝试排尿可能会解决问题。
可以尝试改变姿势,如蹲下或坐在水浴中,以促进尿液流动。
3. 热敷:如果尿管堵塞是由于尿管收缩或痉挛引起的,可以尝试在腹部或腰部区域进行热敷,以放松尿管肌肉。
4. 尿管引流:如果尿管完全堵塞或无法通过非侵入性方法解决,可能需要进行尿管引流。
这可以通过在膀胱中插入导尿管或经过皮肤穿刺插入尿管进行。
5. 药物治疗:有时,尿管堵塞是由于尿道炎症或感染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出抗生素或其他适当的药物来治疗感染。
请注意,尿管堵塞可能是严重的病症,应及早就医并由专业人士进行诊断和治疗。
上述方法仅供参考,具体处理方法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疏通小便池的方法小便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之一,但是由于使用不当或者长期未进行清洁,小便池内部会堆积大量的污垢和杂物,导致排水不畅,甚至造成水流倒灌,影响使用效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对小便池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疏通。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疏通小便池的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机械疏通法机械疏通法是最常见的一种疏通小便池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机械力量将小便池内部的污垢和杂物清除。
常用的机械疏通工具包括水管钳、管道清洗器、管道疏通器等。
使用时,先将小便池内的水排干,然后将疏通工具插入小便池的排水孔中,进行疏通。
在疏通过程中,要注意力度不可过大,以免损坏小便池的排水管道。
二、化学疏通法化学疏通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小便池内的污垢和杂物进行分解和溶解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碱性清洁剂、酸性清洁剂、氧化剂等。
使用时,先将小便池内的水排干,然后将适量的化学药剂倒入小便池内,静置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疏通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药剂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误食或接触皮肤。
三、高压水疏通法高压水疏通法是利用高压水流对小便池内的污垢和杂物进行冲刷的方法。
常用的高压水疏通设备包括高压水枪、高压清洗机等。
使用时,先将小便池内的水排干,然后将高压水枪对准小便池的排水孔,开启高压水流进行疏通。
需要注意的是,高压水疏通法的水流强度较大,使用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避免受伤。
四、生物疏通法生物疏通法是利用生物制剂对小便池内的污垢和杂物进行分解和消化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制剂包括生物发酵剂、菌类制剂等。
使用时,将适量的生物制剂倒入小便池内,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让生物制剂与小便池内的污垢和杂物进行反应。
在一定的时间内,生物制剂会分解和消化小便池内的污垢和杂物,达到疏通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疏通法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发挥作用,不宜使用过量的生物制剂,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疏通小便池的方法有多种,选择适合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尿管堵塞问题整改分析
尿管一般是指导尿管,导尿管不通畅的原因可能是导尿管内存在小血块,需要对导尿管进行冲洗;也可能是尿路上皮的脱落物堵塞导致导尿管不通畅,也要及时冲洗导尿管;还有可能是导尿管有打结、扭转,要及时更换导尿管。
1、导尿管内存在小血块:
最为常见,术后可能有出血,形成小血块后,可能会堵塞导尿管导致导尿管不通畅。
所以一般在泌尿手术中或部分前列腺手术术后,会给予持续的膀胱冲洗,以防导尿管堵塞导致导尿管不通畅,如果发生导尿管不通畅时要及时用生理盐水对导尿管进行冲洗。
2、尿路上皮的脱落物堵塞: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老人,整个膀胱壁可能会有点萎缩,膀胱里也易有尿路上皮的脱落物,所以易导致导尿管不通畅。
如果发现白色的絮状物,是脓的可能性不大,大部分是尿路上皮的脱落物,如果患者没有显著的心脏、肾脏的功能异常,这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多产生尿液冲洗尿道,同时冲洗导尿管。
3、导尿管打结、扭转:
导尿管置于体外的部分时间长了易打结、扭转等,可能也会造成导尿管不通畅,要及时更换导尿管。
导管堵塞的处理流程导管堵塞是指人造物管(如输液、引流管等)内部发生阻塞,导致无法正常进行流体或气体的通道。
导管堵塞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长时间的导管使用过程中更加常见。
导管堵塞的处理流程如下:1.观察和判断:护理人员在管道使用过程中应时刻观察和判断导管是否正常通畅。
如果患者有相关症状,如输液速度减慢、液体不能顺利流出、患者有疼痛或不适感等,应首先怀疑导管堵塞。
2.检查堵塞部位:首先需要确定导管的堵塞部位,可通过触摸导管以及检查输液瓶或排泄物等来辅助判断。
常见的导管堵塞部位包括导管与皮肤交界处、导管连接处以及导管内部。
3.执行非药物解堵措施:非药物解堵措施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来解决导管堵塞问题。
a.清洗法:可以尝试用温生理盐水或者肥皂水来进行冲洗导管,尤其是在导管口浸泡并轻轻摇晃导管。
b.更换引流袋:对于引流管堵塞问题,可以尝试先更换引流袋,有时候引流袋内部的堵塞物会堵塞导管,更换引流袋后可以恢复通畅。
c.引流管交替法:对于引流管堵塞,可以尝试将引流管轻轻拔出一段距离,然后再慢慢重新插入,有时候可以通过改变导管位置来解决堵塞问题。
d.换用较大直径的导管:对于输液导管堵塞,可以尝试更换较大直径的导管,将已堵塞的导管轻轻拔出,然后插入新的导管。
4.执行药物解堵措施:如果非药物解堵措施无效,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来解堵。
a.酶类溶栓剂:可尝试使用酶类溶栓剂,如尿激酶或链激酶,用于溶解在导管内形成的栓子。
b.酸碱溶解剂:可尝试使用适量的酸碱溶解剂,如山梨酸钠或碳酸氢钠等,通过溶解导管内产生的结晶或栓子。
c.生理盐水冲洗法:可尝试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通过冲洗的力量来清除导管内的堵塞物。
5.导管修复或更换:如果药物解堵措施无效,那么可能需要进行导管修复或更换。
修复导管的方法包括手术修复或介入治疗。
6.病情观察和护理干预:在解决导管堵塞问题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如定期清洗导管、保持导管通畅等,以防止导管再次堵塞。
万方数据
疏通留置尿管阻塞的方法
作者:李家凤, 陈庆, 郭彤嘉, 任丽芸
作者单位:075000,张家口,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ICU
刊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
年,卷(期):2004,20(21)
1.黄群英留置气囊导尿管后尿液渗尿原因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右江医学2009,37(3)
2.崔京.黄健.方银杏非那雄胺的药理和临床应用[期刊论文]-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2,23(1)
3.宋明山.管德林.邢念增.赵勇尸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78例治疗分析[期刊论文]-山东医药2005,45(3)
4.李勤.石霞霞.强彩芹.LI Qin.SHI Xia-xia.QIANG Cai-qin双腔气囊导尿管两种不同注水方法的比较[期刊论文]-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
5.郁淑惠.蒋育英.刘小红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液体注入量的探讨[期刊论文]-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12(4)
6.徐华.徐鹏.程丕叶导尿管气囊内注入液量的研究[期刊论文]-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3)
7.杜晓霞.王亚宁.马风珍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过程中患者尿液外溢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0)
8.曹敬毅.戚景光.杨宁.管同郁.吴刚.承征宇.梁杰非那雄胺在再次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期刊论文]-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13(5)
9.张秀莲.韩建红.韩红玉药物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重度尿潴留16例[期刊论文]-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4(3)
10.吴文英一次性胃管代替小儿导尿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
引用本文格式:李家凤.陈庆.郭彤嘉.任丽芸疏通留置尿管阻塞的方法[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