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团组织结构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23
全球三大券商经营模式研究全球三大券商无一例外都是美国券商。
在业内,这三大券商被简称为MGM,它们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美林(Merrill Lynch)、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
一、美林证券的经营模式美林证券是华尔街上具有最为均衡的业务架构的券商。
根据Thomson Financial的资料,美林证券所有的部门都处于业内领先的地位,除了多年来多项业内第一的排名外,其余排名也处于前五的位置。
2005年上半年,Euro money杂志授予美林证券11项最佳称号,其中包括7项最佳经纪行称号、3项最佳并购行称号和1项最佳债券行称号。
美林证券作为一家百年老店,长盛不衰的秘诀就是坚持把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经营理念。
美林认为,业务经营必须围绕最重要的东西,即:客户、市场、增长、创新。
他们致力于为其在全球的客户构建价值和财富,忠实地服务于客户需求,并且坚信,客户的成功将增加其企业价值。
1、业务架构与收入贡献分析美林证券实行证券控股公司下的事业部制的组织架构,以业务为划分的事业部是独立的利润中心,这也是国际大型投资银行所普遍采用的内部组织结构。
美林主要业务单元均为美林集团下属集团,将主要业务内容分入三大块:全球市场与投资银行集团(GMI)、全球私人客户集团(GPC)、美林投资经理集团(MLIM)。
GMI面向全球的公司、机构客户、政府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和产品。
GPC面向个人、中小企业和雇员福利计划,提供财富管理的产品和服务。
MLIM管理来自个人、机构和公司客户的金融资产。
表 1:美林集团分业务部门的收入贡献(单位:百万美元)GM IGPCMLIM公司项目总计2004非利息收入7,4328,5071,558(3)17,494净利息收入3,5901,32423(408)4,529净收入11,0229,8311,581(411)22,023非利7,71(4516息费用153,958,121),187税前收入3,8691,873460(366)5,836年度总资产559,32972,9959,0256,710648,0592003非利息收入7,1767,5361,335(8)16,039净利息收入2,8171,35724(369)3,829净收入9,9938,8931,359(377)19,868非利息费用6,2187,3671,099(36)14,648税前收入3,7751,526260(341)5,220年度总资产420,91764,3875,4615,378496,1432002非利息收入6,0767,4551,487(42)14,976净利息收入2,2631,33224(280)3,339净收入8,3398,7871,511(322)18,315非利息费用6,8727,7211,29311716,003税前收入1,4671,066218(439)2,312年度总资产380,75560,1385,5175,009451,4192004年的公司年报显示,美林证券税前收入为58.36亿美元,其中GMI收入38.69亿美元,占比高达49%;GPC收入18.73亿美元,占比高达44%; MLIM收入4.6亿美元,占比为7%。
高盛集团发展模式及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思考搐要:自2007年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对华尔街投资银行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在这场重大的金融风暴中,高盛集团成功地幸免于难,2007年实现了净利润增长22%的良好业绩,并于2008年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均体现了高盛集团惊人的实力。
本文从发展概况、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状况等方面对高盛集团进行分析,对高盛集团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判断,总结高盛集团的发展经验,为我国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盛集团;投资银行;财务分析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崩溃,华尔街的五大投资银行将近75年的金融神话也在一夜之间崩溃。
贝尔斯登、美林证券相继被收购,雷曼兄弟宣布破产,2008年9月21日,高盛宣布将成为美国第四大银行控股公司并接受美联储的监管,同时宣布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还有摩根士丹利。
华尔街前五大独立投资银行至此无一幸免于此次金融危机,独立投资银行模式最终覆灭。
尽管五大投资银行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均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损失程度却不尽相同,其中高盛集团无疑是业界翘楚。
在各大投资银行危机初现的2007年,高盛集团每股盈利增长25.6%,在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的2008年,高盛集团每股收益连续3季度增长,2008财年前9个月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达到14.2%。
高盛集团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可以独善其身,对我国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值得借鉴。
1高盛集团发展概述1869年,高盛集团由一位从事企业商业票生意的德国裔犹太移民Marcus Goldman成立,1896年,高盛集团被邀请加入纽约证券交易所时,Samuel Sachs以合伙人身份加入公司,并将公司的名字组合成为现在的Goldman Sachs。
在以合伙人制度经营了130年之后,于1999年5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总部设在纽约,在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和其它主要世界金融中心均设有分支机构,向全球多行业客户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
第1篇一、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高盛(Goldman Sachs)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其财务风险进行评估。
报告通过对高盛的财务报表、市场环境、行业趋势以及宏观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高盛在2022年的财务表现稳健,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增长。
2. 预计未来几年,高盛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有望持续增长。
3. 高盛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
4. 针对潜在风险,高盛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降低风险水平。
二、高盛财务状况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根据高盛2022年的财务报表,其营业收入为1,267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12%。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1)投资银行业务:高盛在并购咨询、股票承销等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带动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增长。
(2)资产管理业务:高盛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收入增长显著。
(3)证券交易与销售业务:受益于市场波动,高盛在证券交易与销售业务领域的收入有所增长。
2. 利润分析2022年,高盛净利润为345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15%。
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1)收入增长:如前所述,高盛在多个业务领域的收入均实现增长。
(2)成本控制:高盛在2022年有效控制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
3. 资产负债分析截至2022年底,高盛的总资产为1.95万亿美元,较2021年底增长4%。
负债方面,高盛的负债总额为1.38万亿美元,较2021年底增长2%。
资产负债结构保持稳定,财务风险可控。
三、市场环境分析1. 宏观经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为高盛的财务表现带来一定挑战。
然而,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有望逐步复苏,为高盛的业务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 行业趋势(1)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传统金融机构构成挑战,但同时也为高盛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2)绿色金融: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绿色金融领域有望成为高盛新的增长点。
证券公司组织结构证券公司组织结构1、证券公司组织结构的⼀般性分析1.1证券公司组织结构的理论分析1.2证券公司组织结构的实例分析2、证券公司的⼏种组织结构形式分析2.1证券公司职能部门型组织结构2.2证券公司分公司组织结构2.3证券公司事业部型组织结构2.4控股公司型组织结构3、控股公司型组织结构发展中的可能问题内容提要证券公司组织结构的发展是循着从简单到复杂的路径演变的,各种组织结构是与证券公司不同的规模、发展阶段及发展战略相适应的。
最初证券公司采取的是职能部门型的组织结构。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职能部门复杂化且效率低下,组织结构按地域划分横向发展为分公司型,按业务划分纵向发展为事业部型,并进⼀步演变为矩阵式组织结构。
当投资银⾏向巨型化发展之后,证券公司的组织结构更加复杂化,公司的内部组织外部化,某些部分就成为独⽴的企业,向控股公司型演化,成为了“⾦融航母”。
事实上,证券公司往往混合式地采取各种组织结构,如同时采取⼦公司和分公司两种形式,并在控股公司下采取事业部制,⽽事业部之下采取职能部门制。
《证券公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证券公司可以设⽴分公司和控股⼦公司。
控股公司型组织结构在中国证券公司的采⽤,将有利于公司提⾼效率,降低风险,有利于培育⼤型证券公司,还有利于监管能⼒的提⾼。
控股公司型组织结构发展中,对经营管理的要求提⾼,监管的难度加⼤,现⾏规定对⼦公司的设⽴限制较多,这些问题都应引起重视,并采取适当措施解决之。
⼀、证券公司组织结构的⼀般性分析(⼀)证券公司组织结构的理论分析证券公司内外各种因素的变化会对证券公司的组织结构产⽣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公司的规模、战略、环境、技术等。
证券公司的规模越⼤,组织的构成就越专业化,越复杂。
奉⾏防守型战略的证券公司其组织结构的特征是严格控制,规范化程度⾼,规章制度多,集权程度⾼;奉⾏进攻型战略的证券公司采取分权化的松散型结构。
由于证券市场处于经常性快速变动状态,因为环境的不稳定,要求证券公司组织结构也具有相对灵活的动态性。
精品资料16家顶尖行资产业务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概览........................................16家顶尖行资产管理业务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概览“现发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周琼为《银行理财十年蝶变》一书所作的文,绝对深度干货,以飨读者。
第一本银行理财专著第一本银行理财历史书《银行理财十年蝶变》第一版售罄54万字倾情力作张旭阳、刘小腊、周琼、郑智联合推荐原标题:国外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概览作者:周琼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数据协助整理:邮储银行资管部崔江薇。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
欢迎指正。
邮箱zhouqiong@)近年来,我国包括银行理财业务在内的资产管理业务迅猛发展,银监会要求理财业务实行事业部制、试点子公司,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研究比较了国外一些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组织架构及业务模式,分析其特点及对我国银行资管业务的启示。
一、国内外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概况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有时在相同的意义上,有时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一般区分是财富管理从客户角度,资产管理从投资角度。
本文中统称为资产管理。
对国外银行部门设置按原文直译。
)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通常指投资人(包括零售客户、私人银行客户、机构客户甚至主权国家)委托资产管理机构对其资产进行管理,以实现其约定目标的综合金融服务。
国外资产管理业务常用的管理资产规模(AUM:Assets Under Management)指标和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指标虽从产品形式、投资标的、法律关系、会计核算方法等来看有一定差异,但银行受托资产管理的性质类似,本文中作为可比指标。
国外AUM一般指的是由银行(或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本文只研究银行)进行投资管理,银行按资产市值的一定比例或约定方式收取资产管理费的资产,但各银行统计口径有差异。
银行销售其他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如保险、基金、信托计划等)和股票、债券等,若只收取销售佣金,并不控制投资方向,有的银行将其归为经纪业务,不统计在银行的AUM之内,而统计在客户资产或客户余额指标内(各银行名称和口径也不完全一致)(如美国银行称为客户余额(Client Balances),包括AUM、经纪资产、托管资产、存款、贷款和租赁余额。
中国经济负因素叠加效应显现杨涛摘要:中国经济的走势与世界经济环境呈高度关联性,而且美国及其它大国的经济先行于中国经济。
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的状态,与国内通胀以及其它负面因素产生叠加效应,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出严峻挑战。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进入入世预期后,经济增长迎来了一个异常旺盛的时期。
高增长也引发出新问题,其中包括贸易顺差骤然扩大、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以及近期的通货膨胀压力。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制定了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同时,为了防患于未然,挖掘长期增长潜力,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环保、劳动、贸易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和措施。
但是,正当这些政策的效果尚未知晓,骤然间,国内通胀与经济下滑交织的复杂局面出现了。
如何判断当前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哪些政策可以帮助避免经济增长大幅度下滑?本文主要阐述两个观点。
第一,以宏观经济指数为例,说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走势与国际经济环境变得密切相关,而且美国和其它强国的经济走势往往先行于中国经济;第二,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有进一步滑坡的迹象,已对中国经济提出严峻的挑战。
一、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联性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连动性主要是通过日趋扩大的国际贸易与资金流动实现的,可以通过综合经济指标测度衡量。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The Conference Board)是一个全球性经济和商业研究组织,定期发布美国和其他八个经济大国的先行经济指数。
最近,企业联合会发布了一个实验性的中国经济先行指数,起点为1986年。
在最初的十几年,美国和中国的宏观经济先行曲线上下交错,没有任何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自1998年中国进入入世预期后,中国经济开始和美国经济呈高度关联性;而且,美国经济出现几次震荡,中国经济都随其趋势而动,滞后美国经济大约半年左右。
另外,企业联合会发布的先行经济指数曾经成功预测了美国1991年和2001年前后的两次经济衰退。
目前,美国的先行指数又一次降到零值以下,有再次坠入衰退期的可能,经济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刘洋;徐欣【摘要】随着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和海外投资银行对中国资本市场业务的抢占,我国投资银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我国投资银行必须突破现有的盈利模式,转变业务结构,拓宽业务范围,加快国际化进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分析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我国投行业务结构转型的大方向:增强资本实力,适当提高杆杠率;优化业务结构,积极发展创新型业务;改革审批制度,放宽政策监管;加强投资银行业务转型与创新;借鉴国际经验,加强风险管理.【期刊名称】《湖北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2)003【总页数】6页(P60-64,84)【关键词】投资银行;收入结构;金融创新【作者】刘洋;徐欣【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68;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5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是资金直接融通的枢纽,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经济形势出现重大变革的今天,投资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行业发展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行,海外投资银行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资本市场。
因此我国投资银行想要在未来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必须实现其业务转型与创新,并加快国际化进程。
1.1 资产规模加速增长,杠杆小幅下降由图1[1]可以看出,2007到2014年,我国投资银行净资产与净资本规模逐年稳步上升;而从2014到2015年,我国投行的净资产与净资本规模大幅上升,净资产和净资本分别增加了56.97%和57.69%。
由表1可见,近年随资产规模的扩张,我国投行的杠杆率并无显著提升,2016年的杠杆倍数较2015年甚至下降11%。
1.2 营业收入减少收入结构有显著变化2016年我国129家投资银行实现全年营业收入3279.94亿元,较去年下降42.97%;净利润1234.45亿元,较去年下降49.56%;净资产收益率为7.53%,较2015年下降了9.35%;124家投资银行实现盈利,只有5家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