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安全管理风险评估理论
- 格式:pdf
- 大小:240.46 KB
- 文档页数:7
大型活动风险评估方案1. 引言大型活动的举办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的风险,包括人员安全、财产安全、意外事故等。
为了确保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针对大型活动的风险评估方案,并提供相关的风险管理建议。
2. 风险评估方法在进行大型活动的风险评估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2.1. 识别潜在风险首先,需要对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
这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安全风险:例如人群拥挤、失控等情况;•设备故障风险:例如舞台设备故障、灯光音响故障等;•意外事故风险:例如火灾、跌倒、中暑等事故;•财产安全风险:例如盗窃、破坏等行为。
2.2. 评估风险概率和影响对于识别到的每个潜在风险,需要评估其发生的概率和对活动的影响程度。
可采用以下评估标准:•概率评估: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意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影响评估:根据活动的特点和目标,对风险发生后对活动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可以分为重大、一般、轻微三个等级。
2.3.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对于高概率和重大影响的风险,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例如增加安保人员、加强设备维护等;对于低概率和轻微影响的风险,可以适度放宽措施,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监控和预警。
3. 风险管理建议基于以上的风险评估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管理建议:3.1. 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人员安全是大型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加活动的安全性:•在活动现场设置明显的出入口和紧急疏散通道,并做好指示标识;•增加安保人员的数量,包括现场警察、保安人员等,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对人群进行分流,减少拥挤情况的发生;•加强对活动场地的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危险。
3.2. 设备维护和备份活动中使用的舞台设备、灯光音响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LT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展览、游园会等大型活动与日俱增。
伴随着大型活动的增加,大型活动的公共安全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其中风险评估是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的核心和关键。
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可以使主办方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危害和损失,以最有效的安全成本投入,获取活动的安全运营和效益。
一、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涵义我国《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体育比赛活动,演唱会、音乐会等文艺演出活动,展览、展销等活动,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活动,人才招聘会、现场开奖的彩票销售等活动即为大型活动。
其他很多学者、机构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型活动的概念,如《北京市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定义大型社会活动(简称大型活动)为主办者租用、借用或者以其他形式临时占用场所、场地,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招聘会、庙会、灯会、游园会等群体性活动。
一个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是由许许多多的安全要素组成的,层层相扣、缺一不可,形成一个管理系统。
在这个管理系统中,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是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
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即在每一场大型活动举办前,确定大型活动的主客体、收集各方面信息和确定方法,通过广泛收集可能导致各类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预先识别大型活动潜在的各类威胁、弱点,评估面临的风险种类等级、可能造成的影响,对危机灾害后果进行准备和预警,制定应对的安全策略建议和安全解决方案,为规避与调整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二、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举办的大型活动也越来越多,虽然制定了管理法规和风险处置预案,但由于公共安全方面的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研究不够系统、科学,处置预案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以致个别大型活动发生重大事故,付出了沉重代价。
大型活动安保的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大型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频繁。
大型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为了确保大型活动的安全,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本文将探讨大型活动安保的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
一、大型活动的安保风险评估大型活动的安保风险评估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通过对活动的安全风险的评估,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安保措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大型活动的安保风险评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风险来源:对大型活动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找出所有潜在的安全风险来源。
主办方需要找到所有风险来源,分析每一个风险来源的影响力和概率,确定其重要性和优先级。
人员安全风险:人员安全是大型活动安保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需要评估人员群体的安全风险,主要关注人员群体的细节问题,例如行为、口头交流、心理因素、未来演变趋势等。
财产安全风险:大型活动会吸引大量游客参与,游客的财产安全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主办方应该对财产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找出潜在风险和采取合适的措施。
安全措施评估:针对大型活动的风险来源进行安全措施的评估,包括物理和电子设备及其功能是否齐全,安全人员的数量、素质、培训情况、工作状态是否良好等。
二、大型活动安保管理针对大型活动的安全风险评估,主办方需要制定相应的安保管理措施。
大型活动安保管理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安全管理:主办方应该加强人员的安保管理,对参与人员的身份进行严格审核,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加强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安保人员素质和能力。
财产安全管理:主办方应加强对财产安全的管理,采取措施确保游客财产的安全,例如放置保管箱等。
物理安全管理:主办方应采取合适的措施,对进出口进行严密的安保管理,禁止危险品的携带,以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电子设备安全管理:主办方应采用高科技手段,如安全监控、安全扫描仪等,确保电子设备的安全。
三、风险评估及管理案例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项具有极高风险的大型活动。
大项活动安全风险评估
大项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是对某个大型活动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
这种评估包括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场地安全、人员安全、设备安全、交通安全等等。
通过对所有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帮助活动组织者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大项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场地安全评估:对活动场地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包括建筑结构、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等方面。
2. 人员安全评估:评估参与活动的人员的安全情况,包括人员的健康状况、培训水平、紧急救援能力等。
3. 设备安全评估:评估使用的各种设备的安全情况,包括音响设备、照明设备、游乐设施等。
4. 交通安全评估:评估活动期间的交通状况,包括出行方式、交通管理措施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估,可以发现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比如,在场地安全方面,可以加强建筑的结构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设置足够的紧急出口等;在人员安全方面,可以对参与活动的人员进行健康评估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紧急救援能力等。
通过大项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可以使活动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保障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大型活动管理中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些大型活动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大型活动的筹备和管理过程中,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的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一、风险评估大型活动管理中的风险评估是指对将要发生的活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且系统的认知与分析。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活动组织者可以客观地了解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1. 安全风险评估在大型活动中,安全风险评估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这包括对场地安全、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评估。
例如,在体育赛事中,需要评估场地的安全性,确保没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同时,也需要评估参与者的安全,对各种可能的伤害因素进行识别和控制。
2. 经济风险评估大型活动通常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因此评估经济风险是不可或缺的。
活动组织者需要评估活动的成本和收益,确保活动的经济可行性。
同时,也要评估外部因素对经济风险的影响,如市场变化、政府政策等,以做出科学的决策。
3. 战略风险评估大型活动的筹备和管理需要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因此对战略风险进行评估也是必要的。
战略风险评估包括对市场竞争、政策风险、合作伙伴关系等因素的评估。
通过对战略风险的评估,可以帮助活动组织者制定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战略计划。
二、风险应对策略在评估了大型活动中的风险之后,活动组织者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活动的影响。
1. 预防控制预防控制是对潜在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的策略。
这包括加强活动现场的安全措施,例如增加安保人员、加强设备维护,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
同时,也包括加强对参与者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潜在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 应急响应即使做好了预防控制,风险仍然可能发生。
因此,活动组织者需要制定应急响应策略。
这包括建立应急保障机制,确保活动中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同时,也需要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风险事件发生时的处理方法和责任分工,以减少损失。
大型活动安保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研究近年来,随着各类大型活动的增多,保障活动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在大型活动中,安保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活动中的参与者和现场人员的安全,必须要具备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一、风险评估在大型活动安保管理中,风险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充分了解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情况,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安保计划。
首先,要确定需要保护的对象和保护的范围。
一般来说,大型活动涉及的对象包括活动参与者、现场工作人员、各种设施设备等。
在评估的时候,需要了解这些对象的数量、身份、位置和特殊需求等。
其次,要确定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在评估安全风险的时候,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比如火灾、交通危险、高空坠落、恐怖袭击等。
同时需要考虑各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紧急事件和应急措施。
最后,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分和分类。
评分可以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可能的影响以及发生概率等因素来决定。
而分类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安全风险和被保护对象来进行。
二、预警机制在大型活动安保管理中,预警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预警机制,可以在事件发生之前,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提前采取措施,有效避免可能的危险。
预警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预警,另一个则是人员预警。
技术预警主要是使用现代化的安全监测设备,比如摄像头、探测器、报警器等,通过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安保现场,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比如,在活动现场设置摄像头,可以实时观测人员情况、车辆流量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人员预警则需要专业的人员在活动现场,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
这些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安保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强大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比如,在活动现场中安排专业的安保人员,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响应和处理,并在必要时联系相关机构进行配合处理。
总之,在大型活动安保管理中,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了解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安保计划。
(精品)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大型活动是指规模较大、参与人数众多的集会、比赛、表演、展览等公共活动,如全国性的庆祝活动、大型运动会、艺术节、展览会等等。
大型活动的举办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交流等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但同时,大型活动也伴随着公共安全风险,可能会发生交通拥堵、人员踩踏、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等意外事件,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此,对大型活动的公共安全进行评估与控制是必要的。
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大型活动的所有可能导致人身安全、公共设施安全、环境质量安全等方面出现的危害、风险和安全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和预测。
它通过系统性、科学性的方法,对活动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估,从而制定出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保障活动的安全进行。
第一,保障公众安全。
大型活动人员众多,场地面积广阔,危险情况瞬息万变,公共安全意外风险较高,评估结果能为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可参考依据。
评估结果中包含各种风险评估值,对安全工作实现量化评估,提高安保精度,进一步保障公众身体和财产安全。
第二,提高活动效益。
大型活动不仅要保证安全,还需要达到经济和宣传效益,通过风险评估,能尽可能的避免风险,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大化的提高活动效益。
第一步:确定活动的范围、主题、时间安排等情况。
将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在地图上明确勾勒出来,列出活动期间必须进行的活动和计划等信息。
第二步:辨识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通过现场勘探,了解各类风险因素的存在及可能的影响范围,分析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其产生的影响,如人员踩踏、抢劫、车辆拥堵、交通事故等,进一步评估每个因素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和应急预案。
第三步:评估风险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辨识出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例如对于人员踩踏事件,需要评估可能发生的人数、时间、空间等,从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火灾事故,需要预测火势蔓延速度、烟雾扩散面积等等,制定相应救援方案。
劳动节庆祝活动的安全风险评估劳动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人们借此机会庆祝劳动者的贡献和努力。
然而,在庆祝活动中,安全风险也常常存在。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
本文将对劳动节庆祝活动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一、人员安全1. 交通安全:在劳动节期间,人员的流动会增加,可能导致交通拥堵和事故增加的风险。
因此,必须规划好交通路线,并提供相关交通指引,确保参与人员的安全。
2. 人群控制:庆祝活动通常会吸引大量人员参与,人群控制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必须设立合理的入口和出口通道,并设置安全隔离带,确保人员流动的秩序,避免人群聚集导致的安全风险。
3. 人员伤害:在庆祝活动中,人员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受伤。
例如,摔倒、碰撞、酒精中毒等。
必须设立医疗点和急救队伍,及时处理伤者,并提供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二、火灾安全1. 火灾防控:大型劳动节庆祝活动通常会包括烟花、焰火等火源。
必须确保烟花制作和燃放符合安全要求,并采取必要的灭火设施和灭火器材,以防止火灾发生和扩散。
2. 人员疏散: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的安全疏散至关重要。
必须合理规划场地布局,设立安全出口,并进行必要的演练,提高参与人员的火灾疏散意识和能力。
三、食品安全1. 食品卫生:在劳动节庆祝活动中,通常会供应食品和饮料。
必须确保供应的食品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并由正规厨师和供应商提供。
2. 过敏风险:庆祝活动中常常有人患有食物过敏或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
必须提前调查参与人员的过敏情况,并提供相应的饮食选择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四、游乐设施安全1. 设备检查:在庆祝活动中通常会设置游乐设施,如过山车、旋转木马等。
必须进行全面的设备检查,确保其结构和功能正常,并提供安全使用的指引。
2. 人员限制:根据不同游乐设施的安全要求,必须限制参与的人员年龄、身高和健康状况等。
并且必须有专门的监督人员确保游乐设施的安全运营。
五、紧急救援1. 应急预案:必须在庆祝活动前准备好紧急救援的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对于大型活动的安全风险评估,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确定活动的性质和规模:明确活动的类型、规模、地点和参与人数等基本信息。
这有助于确定评估的范围和重点。
2. 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通过对活动流程、场地环境、设备设施、人员管理等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
这可能包括人员拥挤、火灾隐患、紧急情况处理不当、交通问题等。
3. 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根据每个潜在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其进行评估,以确定哪些风险是最高优先级。
可以使用风险评估矩阵或其他工具来量化风险的级别。
4. 分析现有控制措施:评估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预案、应急设备、防护措施等。
检查这些措施是否足够有效,能够减轻潜在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5.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不同风险的具体管理计划。
包括采取预防措施、培训人员、制定适当的应急预案等。
6. 持续监测和评估:在活动进行期间,持续监测安全状况,并评估实施的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7. 建立沟通渠道:确保与相关部门、人员和参与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共享安全信息和建议。
请注意,大型活动的安全风险评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对于复杂或高风险的活动,可能需要借助专业的安全顾问或机构进行评估。
建议在实施前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大型群众活动安全风险评估背景大型群众活动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能够为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
然而,随着人们参与大型群众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活动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因此,在大型群众活动进行之前,需要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减少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
安全风险评估过程大型群众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分为三个过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风险识别在风险识别过程中,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如人员数量过多或安全措施不当可能引发的踩踏、感染传染病、交通拥堵等。
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应该明确其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性和影响程度,并按照重要程度和实际影响排列,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预案和对策。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的一个过程。
它是预测可能传染、踩踏、火灾等问题发生的概率,并衡量这些事件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应该明确每个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影响的级别、范围和时间,并为每一个风险事件制定一个对应的应对方案。
根据安全风险的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相应的措施应该考虑:怎样避免产生风险、怎样预防风险发生、如何处理风险,等。
风险控制在风险控制中,需要采取措施以减少可能的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及时有效地对风险事件做出反应。
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风险控制方案,监测风险状况,及时修改风险控制方案。
风险评估方法在大型群众活动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情景分析法情景分析法是根据活动的类型和具体情景进行风险评估。
这种方法是考虑实际情况下的所有可能发生场景,并分析发生概率和影响,以便寻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历史数据分析法历史数据分析法是根据历史相关数据来判断风险的概率和影响。
通过对大型群众活动的过去记录和类似活动的记录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专家咨询法专家咨询法是通过专家分别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预测。
大型活动安全管理风险评估理论作者李爽王勇毅【摘要】在对大型社会活动特点及其活动增长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型社会活动典型伤亡事故的统计,将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归纳为突发自然灾害、设备设施故障、管控措施失误、疏散设施不符合要求、人为事件和其他因素6类;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针对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从人-机-环-管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以准确反映大型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和事故预防与控制为目标、尽可能量化为原则,提出具有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的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依据,并对周边环境、人群密度、疏散速度及人群状况指标进行量化分级。
【关键词】大型社会活动;突发事件;人群疏散;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引言近年来,我国大型社会活动的数量急剧增长,仅2004年在北京举办的单场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大型社会活动就有6000余场次,涉及经济、文化、体育、旅游、教育等各个领域[1]。
大型社会活动的举办地多集中于人口高度密集、财富高度集中的大城市。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至,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各类大型社会活动的数量、规格和档次将呈上升态势。
伴随大型社会活动数量的增加,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也在增加。
例如:1977年新疆某俱乐部,因儿童燃放鞭炮引发特大火灾,死亡694人;1991年在我国山西某市,10万人涌进了只能容纳4万人的公园,造成106人因踩踏死亡;1990年麦加朝圣者在通过一条长隧道时发生洞内拥挤踩踏事件,导致1426人死亡;2001年在加纳阿克拉体育场看台上,球迷发生混战造成126人死亡;2004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夜总会出口处突然发生火灾,造成175人死亡。
大型社会活动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而对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控制的研究还未见成熟的理论和方法。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近几十年发生的100起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依据,根据安全系统工程和风险管理理论,识别、分析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通过建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控制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的要素,以期为大型社会活动管理、安全风险控制和预警提供思路。
1大型社会活动根据《北京市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大型社会活动是指主办者租用、借用或者以其他形式临时占用场所、场地,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招聘会、庙会、灯会、游园会等群体性活动。
大型社会活动与一般活动相比有以下特点:1)广泛的社会传播性大型社会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传播媒体,其作用像一个大众传播媒介,一旦这个活动开展起来,就能产生传播效果。
2)参与人数众多,且汇聚的时问高度集中《北京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试行)》以1000人为大型社会活动界限;《青岛市大型活动安全管理规定》将露天场所10000人、室内3000人以上的活动列为大型活动。
活动持续时间短。
3)参与人员的机构和背景复杂,涉及行业领域广泛,国际化程度高大型社会活动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尽管活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主要参与人群的范围,但这些人一般都来自不同的行业,从事不同的职业。
4)形式多样、内容庞杂以活动性质划分,大型社会活动可分为政府行为类活动、商业行为类活动、文艺行为类活动、体育行为类活动、群众行为类活动等多种类别。
2大型社会活动的风险识别事故是风险损失的来源,事故研究是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识别的基本依据。
笔者通过对1918—2007年国内发生的26起、1903—2006年国外发生的74起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类型、原因的统计、分析以及大型活动安全事故资料分析,总结和归纳大型社会活动风险源、风险要素,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1大型社会活动的安全现状根据国家公布的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资料,仅场地设计和搭建物的质量这两项硬件指标就有半数以上的大型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其中:消防门、消防栓等设施被遮挡占20%;活动现场安全通道宽度不符合要求,安全出口标识不清占40%;活动前未进行电检,灯具、电器线路安装不合规范占25%;其他问题,如现场特装未进行安全评估、场地舞台高度超过规定占15%[2]。
此外,在安全投入、安全职责以及安全法治上的欠缺,都使我国现阶段的大型社会活动的举办存在安全隐患。
2.2大型社会活动事故原因分析根据对近百年来国内外举办的100起大型活动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得出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为6类:1)突发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突发性地质灾害、灾害性天气等。
这类事故的特点是不可预测,一旦发生,难以控制并会造成严重后果。
该原因引发事故占统计事故的4%,死亡人数占统计事故的3.2%。
2)设备设施故障,如断电、建筑物倒塌等。
设备设施的风险具有可预测和可预防性。
但根据事故资料,该因素所导致的后果是最严重的。
该原因引发事故占统计事故的12%,死亡人数占统计事故的29%。
3)管控措施失误。
由于策划的不全面、不细致,导致超出场地负荷的人数进入,或局部人群密度过高。
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群疏导措施预案,易发人群失控事件。
该原因引发事故占统计事故的60%,死亡人数占统计事故的49%。
4)疏散设施不符合要求。
国家对于楼梯、安全疏散通道的数量以及宽度等重要指标都有相应的规定,然而一些场馆由于年代久远或者根本不适合举办大型活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极易产生导致人员拥堵的“瓶颈”,从而引发事故。
该原因引发事故占统计事故的12%,死亡人数占统计事故的9.5%。
5)恐怖袭击、纵火等人为事件。
“9·11事件”之后,国际恐怖主义有所抬头,而大型社会活动的举办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以及众多的参与者,这些因素都会吸引恐怖分子的注意。
该原因引发事故占统计事故的10%,死亡人数占统计事故的8.1%。
6)谣言、假象等。
该原因引发事故占统计事故的2%,死亡人数占统计事故的0.97%。
此类原因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一旦发生在人群密度较大,而且人员情绪不稳定时,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3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指标纵观国内外大型社会活动事故发生原因,其构成基本要素为人(Man)、物(Machine)、环境(Medium)、管理(Management),即4M问题[3]。
大型活动的事故原因4M可以分解为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设备设施因素和管理因素4个方面并以其构成了大型社会活动的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
大型社会活动的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准确反映大型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和事故预防和控制的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可采集性和可量化的特点,并尽可能简化。
3.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存在于活动场所人、物系统外的物质、经济、信息和人际的相关因素的总称。
可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周边环境因素。
对大型社会活动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风险主要是突发的灾害性天气,此类风险可用引发灾害的气象事件出现的强度和概率衡量。
大型社会活动作为精神文明的表现取决于物质文明的水平,因此,一些影响巨大的社会活动,如奥运会等,应充分考虑举办国的经济实力以及政治氛围。
根据宋林飞教授提出的社会风险预警体系,社会风险包括:收入稳定性、贫富分化、失业、通货膨胀、腐败、社会治安、突发事件等7类[4]。
考虑到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可将当地的就业率、犯罪率、收入稳定性作为衡量社会环境的指标。
大型社会活动的举办必然伴随着人群在短时间的聚集和疏散,因此,周边交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群的安全疏散。
国际上通用道路服务水平衡量交通评价指标,即道路在一定交通条件下所提供给车辆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
道路服务水平中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是交通量(V)与通行能力(C)之比(V/C)。
根据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交通运行状况分为A~F共六级[5],如表1所示。
表1道路服务水平分级除了保证良好的道路服务水平,还应具备足够的紧急避难场所,如空旷的广场、公园等,以供人群疏散。
以北京2008奥运会为例,奥运应急疏散避难所的容量为实际疏散人数的2倍,包括6所公园、2个体育场和9所高校。
3.2人的因素人是大型活动的主体,大型社会活动呈现大量人员在短时间内的聚集与流动的过程。
人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较低的社会现实、“异质”人群的存在等,都对大型活动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对大型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掌握人群流动的特征,一般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给定场所的人群的运动和行为进行模拟,从而考核观众群的流动特征,可以描绘场馆内人群分布的动态特点,如人群密度、疏散时间等,为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指导依据[6]。
3.2.1人群密度国际上常采用的步行人流服务水平标准,即弗洛因(Fruin)人员密度服务水平评价指标[7]。
根据该指标,建筑中人员疏散的密度推荐如下:水平走道上为0.43~2.15人/m2,楼梯上为1.08~2.69人/m2。
流量为水平走道为0.55~1.37人/(m·s),楼梯上楼为0.33~0.87人/(m·s),下楼为0.44~0.98人(m·s)。
而人员速度则在人员密度较低时有较大变化:水平走道上为0.51~1.27m/s,楼梯沿斜面为0.36~0.76m/s[8]。
3.2.2疏散时间在应急疏散场景中,疏散可用时间一般由对人产生危害的因素决定。
危害因素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疏散可用时间的不确定性。
但是,在发生应急事件需要人员进行疏散时,需要考虑心理因素,即人对应急事件的恐慌。
如果人员能及时被疏散并离开危险区域,人群恐慌危险性将降低[9]。
据国内外的研究,疏散时间以480~900s为限,超过此时间,人群会因为不能及时离开危险区域而自发产生恐慌情绪,如表2所示。
表2疏散安全水平判定表3.2.3人群状态人群状态在此指人群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如激动、焦虑、恐慌等。
加州大学政策学院《人群管理法规》(“CROWD MANAGEMENT POLICY”)中,将人群分为3种类型,即自我控制型、活跃型和情绪爆发型。
进一步又细化为12种逐步变化的状态特征,上述特征可作为衡量人群状态的标准,针对不同的状态应采取不同的预警级别。
3.3设备设施设备设施对大型社会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固有建筑物、公共设施的可靠性影响,导致的事故类型有建构筑物坍塌、电器火灾等;二是疏散设施的疏散能力与活动的人群容量的匹配,导致疏散受阻,表现在疏散时一些出口、狭窄过道等瓶颈部位人群密度猛增,引发人群踩踏事件。
3.4管理因素大型活动的管理措施主要衡量方面为安全管理机构、安全人员专业素质、预测预警水平、应急方案及应急能力等[10]。
4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取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框图如下图所示。
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图5结论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大型社会活动的数量急剧增长,各类大型社会活动的规格和档次呈上升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