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化学家评选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6
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化学家10031012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牛奔一:约瑟夫.普里斯特列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
他1733年3月13日生于英格兰约克郡兹市郊区的一个名叫菲尔德海德的农庄里。
在气体化学的研究成果中,普里斯特利最重要的是对氧气的发现。
纵观普里斯特利的一生,他37岁起研究气体化学,直到终生。
他曾分离并论述过的大批气体,数目之多超过了他同时代的任何人。
他可以说是13世纪下半叶的一位业余化学大师。
是他发明了带有酸味的气水。
1772年出版了他的小册子《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空气”》,该书深受欢迎,非常畅销,当年就被译成法文。
普里斯特利名扬世界, 1773年他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的铜质奖章。
他对气林化学的研究成果,一是以其强烈的求知欲与非凡的勤奋态度为基础的,二是他得益于自己精湛的实验技能。
为此,皇家学会曾授予他卡普里奖。
他出版过巨著《关于种种空气的实验与观察》(三卷).以后他的研究成果又汇集于《与自然科学各个部门有关的实验与观察》(三卷)。
二:拉瓦锡他为后人留下的杰作是《化学概要》,这篇论文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
在这篇论文中,拉瓦锡除了正确地描述燃烧和吸收这两种现象之外,在历史上还第一次开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
名称的确立建立在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个基础之上。
而在此之前,这些元素有着不同的称谓。
在书中,拉瓦锡将化学方面所有处于混乱状态的发明创造整理得有条有理。
拉瓦锡的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便是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
早在拉瓦锡出生之时,多才多艺的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其中含有更多的哲学意蕴。
但由于“物质不灭定律”缺乏丰富的实验根据,特别是当时俄罗斯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沙俄的科学成果不重视,“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三:道尔顿化学是在近代兴起的一门学科,无数的科学先驱者为这门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国伟大的化学工艺家
我国有许多伟大的化学工艺家,他们为我国的化学工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屠呦呦:一位著名的中药学家和寄生虫病研究专家,她发现了青蒿素,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为全世界挽救了数百万生命。
因此,她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钱学森:他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杰出贡献专家称号的获得者。
他的研究成果包括火箭技术、工程力学和化学燃料等。
3.姚桐斌:他是一位著名的药学家和化学家,在有机合成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发现了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催化剂,并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有机合成方法,被公认为是有机合成的巨匠之一。
4.施一公:他是一位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在基因工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他发现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病原体,并成功地克隆了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从而为SARS的防治提供了关键信息。
5.华罗庚:他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化学家,是中国数学、物理和工程科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他开创了数学物理新领域“约化理论”,也被称为华罗庚论。
这些化学工艺家都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成果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1.门捷列夫------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2.约翰·道尔顿---英国科学家,在19世纪初把原子假说引入了科学主流。
3.安托万-洛朗·拉瓦锡-----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燃烧的氧学说”的提出者。
4.玛丽·居里-----是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性化学家。
与其丈夫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之后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5.罗伯特·波义耳-----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6.罗伯特·虎克发现了形变同应力成正比的固体弹性定律,制成了波义耳显微镜,观察到植物细胞。
7.波义耳波义耳一马略特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它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著作《怀疑派化学家》《关于空气弹性及其物理力学的新实验》《怀疑派化学家》可以作为近代化学的开始。
8.格劳伯对金属冶炼、酸碱盐的制取有较多的研究,对于振兴德国的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著作《新的哲学熔炉》9.卡文迪许论文“论人工空气的实验”。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了他对固定空气(即二氧化碳,在化学命名法提出之前,人们是这样称呼二氧化碳的)、易燃空气(即氢气)的实验研究。
测得固定空气比普通空气重1.57倍,确认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化合而成的,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性发现了比热的测定法。
他还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定出地球的密度为水的密度的5.5倍,10.布莱克1754年发现了固定空气(二氧化碳)11.约瑟夫·普利斯特列编著出版过《基础英语语法》和《语言学原理》写过《口才学和辩论学讲义》。
1764年,爱丁堡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
从此,他开始了科学生涯,著有《电学史》一书,1766年他被推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世界十大学发现或成就评选参考目录1.氯气的发现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在1774年使用浓盐酸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反应制得氯气,不过很遗憾,他并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新发现。
而他之后的很多科学家也都在错误理论的影响下对这种新物质进行了错误的解释。
直到1808年,英国科学家戴维终于认识到这是一种新元素的单质,并且修正了人们对酸和燃烧的认识。
因为使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氯气的这个反应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价格实惠量又足,所以两百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用舍勒的方法在实验室制备氯气。
所谓经典,就是历史的传承。
2.炸药的改进1867年,被认为是“科学疯子”的诺贝尔使用硅藻土吸附硝化甘油,并用装有雷酸汞的雷管引爆,从而使硝化甘油成为安全使用的高效炸药。
1875年,他又制得硝化棉,可以作为枪炮子弹的发射药。
1880年,他合成了三硝基甲苯,也就是传说中的TNT。
炸药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的历史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这当然也包括诺贝尔奖的产生。
3.酸碱指示剂这个事说来话长,而且还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土地的酸碱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几百年前,欧洲的农民是用嘴品尝泥土来判断土地的酸碱情况。
这个方法使得农民兄弟经常染上疾病。
就在这时,波义耳的女朋友希望贵族出身并兼科学家的男朋友能帮帮这些可怜的农民。
于是,爱情的伟大力量使波义耳开始寻找一种可以指示酸碱的物质。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紫罗兰遇到酸可以变成红色,于是他开始研究各种植物色素。
最终,他发现了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的石蕊。
今天,我们依然在用石蕊试纸作为酸碱指示剂。
4.镭的发现1898年,居里夫妇预言了新的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并且成功找到了放射性新元素——镭和钋。
这一发现使他们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5.氧气的发现1773年,舍勒用至少五种方法制得了氧气。
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用加热氧化汞的方法制得氧气。
世界著名化学家介绍3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本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应用的科学,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健康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化学家,他们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三位世界著名的化学家,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做出简要的介绍。
1. 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门捷列夫是俄罗斯著名的化学家,他被誉为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
门捷列夫生于1834年,他在研究色素和化学元素时,发现了元素周期定律,即每种元素的性质自然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一大重要进展。
门捷列夫于1869年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元素周期定律》提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概念,这个周期性表现的物理规律,后来成为化学的基础。
门捷列夫在化学方面还有许多其他的创新性理论,以及在矿业和化学冶金领域的成就,被誉为现代大众化学史上的先驱人物。
2. 伯特兰(Marcellin Berthelot)伯特兰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有机和无机化学,以及热力学、动力学、燃烧和爆炸等问题。
伯特兰于1866年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热化学计量纲及其应用》,提出了热力学中的化学计量。
他还研究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合成方法,以及白磷和硝酸盐的合成,这些成果对化工工业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伯特兰是法兰西科学院的创始成员之一,在他一生中出版了约1000篇科技论文和著作,这些不仅促进了化学理论的发展,也推动了化学实验体系和标准化制度的建立。
3. 亨利和莫西(Henry and Moses Gomberg)亨利和莫西是美国著名的化学家,他们共同创立了自由基理论,即化学反应中自由基的生成和反应是有机化学的基础。
亨利和莫西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发现了自由基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角色,并为后来的有机化学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亨利和莫西的成果对分子化学、光化学、放射化学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化学家你每天都得见!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着化学的成果。
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而贡献最大的莫过于那些为之献身的化学家们。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化学课本上的化学家们。
1、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年2月8日—1907年2月2日),俄国科学家,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他并不是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性的人。
在门捷列夫之前,纽兰兹发现并研究了化学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他发现第八个和第一个元素性质相近,他把这叫做“八音律”。
但可惜他并没继续研究元素之间的规律,也就没有真正总结出元素周期律。
后来,门捷列夫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他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2、拉瓦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他使化学研究从定性转为定量,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并且预测了硅的存在。
他帮助建立了公制。
拉瓦锡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按照这定义,于1789年发表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列出33种元素,其中包括光与热和一些当时被认为是元素的化合物。
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第一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
他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方法并用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他创立氧化说以解释燃烧等实验现象,指出动物的呼吸实质上是缓慢氧化。
这些划时代贡献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
但不幸的是,在法国大革命中他被送上断头台。
世界十大化学学家排名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的化学学家通过其重大的贡献,推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世界十大化学学家并对他们的贡献进行评估。
1. Lavoisier(拉瓦锡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耶(1743年-1794年)被认为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化学元素的定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拉瓦锡耶还对氧气的性质和相关化学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化学反应的概念提供了基础。
2. Mendeleev(门捷列夫)德米特里·门捷列夫(1834年-1907年)是化学周期表的创立者。
他根据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元素按照其原子量进行分类,并预测了一些未知元素的存在和性质。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元素周期性的发现具有重大影响。
3. Curie(居里夫人)玛丽·居里(1867年-1934年)是第一个获得两个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现了镭和钋元素,并开创了放射性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居里夫人的工作为原子物理和核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贡献。
4. Pauling(保罗·莱纳斯)莱纳斯·保罗(1901年-1994年)是化学结构和化学键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共价键和价电子理论,并发展了分子轨道理论。
莱纳斯·保罗还研究了蛋白质的结构和DNA的双螺旋结构,为生物化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5. Woodward(伍德沃德)罗伯特·伍德沃德(1917年-1979年)是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他发展了许多合成反应和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多种天然产物和药物,包括维生素B12和双氢叶酸。
伍德沃德的工作对于药物研发和有机合成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6. Fischer(费歇尔)艾米尔·费歇尔(1852年-1919年)是有机化学领域的先驱之一。
化学专业生涯楷模
以下是一些化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他们在化学专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可以作为化学专业生涯的楷模:
1. 朱棣文(Dingwen Zhu):中国化学家,于1988年发现了第一例原子经过光激发后发生非辐射跃迁的现象,这个现象被后来命名为朱棣文效应。
2. 居里夫人(Marie Curie):波兰裔法国化学家,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镭元素。
3. 保罗·克鲁特(Paul Crutzen):荷兰化学家,他对大气化学的贡献十分突出,尤其是对臭氧层问题的研究,曾获得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
4. 以下是也那拉·钱德拉·纳·伯克里(Venkatraman Ramakrishnan):印度裔美国化学家,他与其他科学家一起解析了核糖体的结构,从而对理解蛋白质合成和疾病治疗有很大的意义,因此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5. 罗琳 ·阿莫斯(Rowan Amos):英国化学家,他是纳米科技领域的先锋之一,特别是在发展新型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方面有重要贡献。
这些化学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且对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的研究和成果为化学专业的学生们
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和启发,同时也展示了化学科学的广阔前景。
作为化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向他们学习他们的坚持、创新和奉献精神,不断追求科学的真理,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应用化学界最有名的十大科学家化学是自然科学中一个非常广泛、重要的领域,它既涉及到基础研究,也涉及到工业生产、医药、能源等众多领域。
应用化学是化学在应用方面得到广泛运用的领域,因此,许多应用化学家在化学界拥有广泛的声望和知名度。
下面是应用化学界最有名的十大科学家:1.林纳斯·波林(Linus Pauling)林纳斯·波林是二十世纪的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他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分别是化学奖和和平奖。
他对结晶研究、草酸钙结构的解析,以及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探究,都有重要的贡献。
2.杰里-珂普兰(Jerry Coyne)杰里-珂普兰是美国芝加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遗传学家,他的研究集中在生理学、生化学、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等方面。
他的研究成果在遗传学和分子进化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
3.里夏德-洛夫洛克(Richard Loeffler)里夏德-洛夫洛克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他的研究集中在液晶领域。
他发展出了半炳型液晶,向我们揭示了旋量液晶的奇异性质。
液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电子仪器、晶体管、显示器等。
4.鲍斯-法仑科(Bose-Filankes)鲍斯-法仑科是印度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宇宙物理学和天体化学领域。
他发明了一些检测放射性轻核的方法,并发现了超新星遗迹中存在了放射性碎片的证据。
5.赛门-多宝(Simon Dove)赛门-多宝是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科学领域。
他的研究内容包括凝聚态物理学、材料物理学、表面物理学等,其中,他的微结构生长实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马克-霍恩(Mark O'Hara)马克-霍恩是美国化学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药化学领域。
他发现了一种可以治疗内源性痛的新药物,还发现了一些新类的免疫抗原和化学抗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7.罗伯特-库兹维克(Robert Kuzwiski)罗伯特-库兹维克是美国物理学家,他的研究集中在固态物理学和材料物理学领域。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化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
在世界化学发展史上,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化学家,下面给大家介绍世界上十大杰出化学家如下:1、门捷列夫——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人物简介: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著名化学科学家。
他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他的名著、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
杰出贡献: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
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
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
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
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
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荣誉,世人给他以极高的评价。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指出。
世界大化学家一览表波义耳(英国人1627—1691)施塔尔(德国人1660—1731)布拉克(英国人1728—1779)卡文迪什(英国人1731—1810)普里斯特里(英国人1733—1804)舍勒(瑞典人 1742—1786)拉瓦锡(法国人1743—1794)贝托雷(法国人1748—1822)道尔顿(英国人1766—1844)阿佛加德罗(意大利人1776—1856)泰纳(法国人1777—1857)盖·吕萨克(法国人1778—1850)戴维(英国人1778—1829)贝采里乌斯(瑞典人1779—1848)舍弗列尔(法国人1786—1887)法拉弟(英国人1791—1867)杜马(法国人 1800—1884)武勒(德国人1800—1882)李比希(德国人1803—1873)格雷厄姆(英国人1805—1869)罗朗(法国人1807—1853)本生(德国人1811—1899)斯达(比利时人1813—1891)日拉尔(法国人1816—1856)柯普(德国人1817—1892)武尔兹(法国人1817—1884)霍夫曼(德国人1818—1892)柯尔贝(德国人1818—1884)巴斯德(法国人1822—1895)威廉逊(英国人1824—1904)富弗兰克兰(英国人1825-1899)康尼查罗(意大利人1826—1910)贝泰罗(法国人1827—1907)凯库勒(德国人1829—1896)L·迈尔(德国人1830—1895)诺贝尔(瑞典人1833—1896)门捷列夫(俄罗斯1834—1907)拜尔(德国人1835—1917)V·迈尔(德国人1848—1897)范特霍夫(荷兰人1852—1911)莫瓦桑(法国人1852—1907)拉姆塞(英国人1852—1916)E·费歇尔(德国人1852—1917)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1853—1932)阿累尼乌斯(瑞典人1859—1927)能斯特(德国人1864—1941)居里(法国人1867—1934)哈伯(德国人1868—1934)卡罗泽斯(美国人1896—1937)。
谁说中国没有伟大的化学家?下面这十位是中国成就最高的化学家!1、侯德榜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福建闽侯人,著名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2、李远哲李远哲(Yuan-TsehLee,1936年11月19日-),台湾新竹人,著名化学家。
1986年,因首先以分子角度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而与达德利·赫施巴赫及约翰·波拉尼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
3、卢嘉锡卢嘉锡(1915年10月26日-2001年6月4日),福建厦门人,物理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
他早年设计了“卢氏图”,被载入国际X射线晶体学手册。
4、黄鸣龙黄鸣龙(1898年8月6日-1979年7月1日),江苏扬州人,著名有机化学家,毕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研究,特别是甾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为我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和甾体药物工业的建立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5、柳大纲柳大纲(1904年2月8日-1991年9月14日),江苏仪征人,著名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家,中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先驱者。
他提出了从盐湖卤水分离制钾和直接提取硼锂资源的有效工艺,是盐湖化学的奠基人。
6、黄子卿黄子卿(1900年1月2日-1982年7月23日),广东梅州人,著名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化学奠基人之一。
曾精确测定了热力学温标的基准点—水的三相点,并在溶液理论方面颇有建树。
7、蒋明谦蒋明谦(1910年11月10日-1995年5月19日),四川蓬溪人,著名有机化学家。
提出诱导效应指数,提出同系因子,发现同系线性规律,随后又发现了共轭基团的结合规律,在理论有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8、杨承宗杨承宗(1911年9月5日-2011年5月27日),江苏吴江人,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技大学建校元勋,为中国核燃料化学的建立、发展和培养人才做出杰出贡献。
应用化学界最有名的十大科学家应用化学是一门研究化学运用于工业实践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材料化学、环境化学、药物化学、食品化学等众多领域。
在这样一个广阔的领域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在其研究领域中做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应用化学界最有名的十大科学家,他们的贡献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亚历山大·弗莱明是应用化学界的一位早期先驱,他于1928年意外发现了一种抗生素,即青霉素。
青霉素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视为治疗感染病的一个转折点。
弗莱明因此荣获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2. 艾伦·麦克斯韦(Allen J. Bard)艾伦·麦克斯韦被誉为应用化学的巨匠,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电化学和光化学。
他的主要贡献是开发出一种被称为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具,这种工具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机制。
3. 约翰·贝罗(John Bertrand Gurdon)约翰·贝罗是一位英国发育生物学家,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生殖与免疫细胞发生、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
他因利用核转移技术重新证明了多能干细胞的存在而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 大卫·莱格勒(David A. Leigh)大卫·莱格勒是一位有着高度创新精神的化学家,在分子机器和分子机械领域中做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医学、环保、纺织以及计算机领域。
5. 雷·诺伊亚(Leo Paquette)雷·诺伊亚是应用有机化学的专家,他主要研究有机合成中的反应、化学机理和分子结构。
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化妆品和生物医学领域。
6. 约安尼·格奥尔吉奥·哈巴萨罗(Giovanni Giorgio Haber)约安尼·格奥尔吉奥·哈巴萨罗是一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
盘点新中国杰出的二十位有机化学家
中国甾体化学和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庄长恭
中国生物有机化学的先驱者——汪猷
中国元素有机化学的开拓者——杨石先
中国有机化学的先驱——袁翰青
中国有机化学合成科目的奠基人——黄鸣龙
原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副所长——纪育沣
原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蒋明谦
原中国化学会理事——邢其毅
中国炸药制造工艺学科的奠基人——周发岐
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黄耀曾
中国自由基化学的奠基人——刘有成
中国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黄维垣
中国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蒋锡夔
原中国化学会理事——袁承业
原北京市化学会理事长——张滂
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戴立信
原河南省化学生物与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养洁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陆熙炎
原《有机化学》主编——陈庆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林国强。
约瑟夫.普里斯特列(1733 1804)、埃米尔.赫曼.费雪(1852 1919)、安托尼.拉瓦锡(1743 1794)、盖蒂.科里(1896 1957)、约翰.道尔顿(1766 1844)、佩西.朱利安(1899 1975)、迪蒙垂.门捷列夫(1834 1907)、里纳斯.鲍林(1901 1994)、艾文.朗缪尔(1881 1957)、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1910 1994)。
1.约瑟夫.普里斯特列(1733 1804)氧气的发现严格的加尔文教成长背景一名深受欢迎的教师碳酸类饮料的发明不同种类的空气氧气的发现燃素理论遇到的挑战对光合作用的研究有争议的工作植物怎样制造食物2.安托尼.拉瓦锡(1743 1794)现代化学的语言和基础律师之家TheFermeGenerale从水到土?关于燃烧的氧化理论克劳德.路易.贝托莱(1748 1822)化学命名法的革命对于呼吸作用的研究3.约翰.道尔顿(1766 1844)化学原子理论教友派的成长环境一个自然哲学家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道尔顿病和气象科学最细微的部分4.迪蒙垂.门捷列夫(1834 1907)元素周期表悲惨的童年化学物质的结构功能关系最终的统一元素周期表5.艾文.朗缪尔(IrvingLangmuir)(1881 1957)表面化学的进展天才初露端倪在研究领域中自由畅游完善原子结构模型表面化学的研究成就与诺贝尔奖凯瑟琳.布尔.布劳基特(KatharineBurrBlodgett)(1898 1979) 控制天气6.埃米尔.赫曼.费雪(EmilHermannFischer)(1852 1919)嘌呤与糖的合成以及酶的作用机制选择科学向化学家迈进凯库勒和苯早期的发现咖啡因与巴比妥酸盐的共同点不同种类的糖氨基酸和蛋白质7.盖蒂.科里(GertyCori)(1896 1957)糖类的新陈代谢和肝糖原储藏失调症一生的伴侣卡尔.费迪南德.科里(CarlFerdinandCori)(1896 1984)激素控制下的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试管中的化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女性肝糖原储藏失调8.佩西.朱利安(PercyJulian)(1899 1975)青光眼治疗药物的合成和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固醇迎头赶上奋力向前卓越的豆类化学家类固醇的合成化学信使一位人本主义的科学家9.里纳斯.鲍林(LinusPauling)(1901 1994)描述化学键本质娃娃教授鲍林准则与化学键理论,碳的杂化轨道理论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构型分子疾病反战斗士维生素奇迹的信仰者10.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DorothycrowfootHodgkin)(1910 1994)生物学重要分子的x射线分析粗略但世俗的教育着迷于晶体简陋的实验室,优秀的结果青霉素的结构过于复杂的化学分析潜能的实现受人尊敬的晶体学之母10。
世界上最伟大的化学家排名1. 道尔顿(John Dalton)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可以被认为是化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他通过实验,证明了现代原子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并且由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
2. 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他的创新和发明使化学家们找到了一种将化学元素有条理地组织起来的方法,大大促进了这个领域的发展。
3. 林纳斯 (Carl Linnaeus)林纳斯是一位瑞典博物学家、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被称为“现代生态学之父”。
他创建了一个分类系统,被广泛使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分类。
4. 珀金 (William Henry Perkin)珀金是一位英国化学家,被认为是现代有机化学的奠基人。
他发明了第一个合成染料,推动了纺织、农业和医学领域的发展。
5. 华尔兹曼(Walther Nernst)德国物理化学家华尔兹曼是热力学和电化学的开拓者,发明了能导致化学反应的电动势的概念。
他的研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化学反应和能量在化学过程中的转换。
6. 波谷理(Robert Boyle)英国化学家波谷理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了很多气体的特性,如空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氧气。
他也是第一个在瓶子里制造真空的人。
7. 斯托克斯(George Gabriel Stokes)爱尔兰物理学家斯托克斯创立了流体力学这一领域,并发现了极化、色散和散射等现象。
他的工作成为了同行们的标志,为很多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8. 坎佩拉(Antoine Lavoisier)法国化学家坎佩拉发现了氧气,并发明了现代化学分析实验的方法。
他的发现,使我们对氧气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极大地推动了化学实验的发展。
9. 波尔(Niels Bohr)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提出了原子结构的理论,并发现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原则。
他的发现使我们对原子的本质、电磁场、量子力学作用和波粒二象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世界十大化学家评选部分化学家参考名单1.勒沙特列(1850-1936),法国科学家勒沙特列一生中的大部分工作都和工程技术有关,唯一重要的化学理论贡献就是化学热力学中的勒沙特列原理,这一原理概括了化学平衡的根本性质。
它甚至可以超越化学,成为和物质能量守恒定律相提并论的,描述自然世界的一般性规律。
伟大的思想不在于他的篇幅,而在于他的深刻。
只有两句话的勒沙特列原理足以使勒沙特列跻身一流化学家的行列。
2.凯库勒(1829-1896),德国化学家苯环,如此美丽的分子,它的对称和谐之美,足以使人陶醉。
凯库勒最早论证了苯的环状结构,为以苯环为基本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这是有机化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
同时,凯库勒还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他是第一届国际化学会议的发起人的主要组织者,为国际学术交流做了许多重要工作。
另外,他也是一位成功的老师,他的学生之中,有三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本人没有获奖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与诺贝尔逝于同年。
3.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一位杰出的化学工程师,一位成功的商人,不过至多只能算是二流的化学家,他对于化学理论实在是没有什么重要的贡献。
他大概是化学领域名气最大的人,不过这不是因为他的科学成就,而是因为他的巨额遗产。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把能分到他的遗产看作一项至高的荣誉。
他冒着生命危险,发明了安全炸药,成为人们开山劈石,进行各种工程建设的利器,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同时,这项伟大的发明也被广泛用于战争,可以快速有效地杀伤敌人。
诺贝尔,一个传奇,因为科学成就而获得大量财富,因为处理财富的伟大方式而不朽。
4.范霍夫(1852-1911),荷兰化学家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
1875年,他发表了《空间化学》一文,提出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的假说,首创“不对称碳原子”概念,以及碳的正四面体构型假说(又称范霍夫—勒·贝尔模型),这些观点成为立体化学的理论基础。
正四面体构型的碳原子和平面构型的苯分子是千变万化的有机化学的两块基石。
同时,他又在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理论领域颇多建树。
1886年范霍夫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范霍夫定律——渗透压与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成正比,它的比例常数就是气体状态方程式中的常数R。
5.鲍林(1901-1994),美国化学家鲍林,20世纪对化学科学领域影响最大的人之一,甚至我们把“之一”去掉,亦不为过。
他把量子力学方法引入化学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学科的面貌。
他对化学键开创性的研究,使化学更精确,更严谨。
1939年,在化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化学键的本质》一书的出版,奠定了其一代宗师的地位。
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理性与良知——他不仅论证了化学键的本质,也诠释了科学家的本质。
6.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出生于一个子女众多的大家庭,在十七个兄弟姐妹中排行十四。
或许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影响他日后为元素排序。
1869年3月,门捷列夫在他题为《元素性质与原子量的关系》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终于被合理有序的排列,化学知识终于形成了统一的体系。
门捷列夫为杂乱无章的化学立法,使化学在和谐中透出美感。
如今,全世界的化学教科书后面都会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这本身就是对一位科学家无以复加的赞誉。
7.阿伏加德罗(1776-1856),意大利科学家出身贵族,子承父业,曾经是一名律师。
自然科学开始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后来却成为他毕生的事业。
1811年,他提出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创立分子的概念,阐述了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这是对原子论的有益补充和重要发展。
不幸的是,有思想的人都很孤独,他的思想远远地超越了时代,并没有被同时代的人所接受。
直到1860年,分子论的观点才被科学界接受。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人们把1mol物质所含有的微粒个数命名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为有了科学的原子-分子论,化学才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终于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8.道尔顿(1766-1844),英国化学家道尔顿,近代原子论的提出者,开创了现代化学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
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一深刻的哲学命题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他发现了色盲现象,他提出了分压定律,他推动气象学的发展,可是这些重要成就和原子论相比都不值一提。
当我们今天把原子论当成常识而熟视无睹的时候,请不要忽略,在两百年前敏锐地发现这个真相并论证这个观点的人是何等的天才。
9.波意耳(1627-1691),爱尔兰科学家他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使化学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他把化学从炼金术和医药学中分离出来,使化学成为一门阐明化学过程和物质构造的科学;他提出了确切的元素定义,使化学有了特定的研究对象。
在他的那个时代,有谁还能做的更多吗?不能。
他做到了几乎一切。
化学,从此刻开始,深刻影响着世界。
10.拉瓦锡(1743-1794),法国科学家人类使用火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却始终不能正确的理解燃烧这个现象。
化学的发展也在这个瓶颈处,停滞不前。
征税官拉瓦锡领导了一场化学的革命,他凭借氧化学说,从本质上理解了燃烧,为化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拉瓦锡为化学注入了革命性的思想。
然而,作为化学革命领导者的拉瓦锡却被社会革命者送上了断头台,“砍掉这个脑袋只需要一秒钟,长出这样一个脑袋至少也要一百年”。
科学很强大,可以改变世界;科学又是如此弱小,根本无力保护他的发现者。
11.戴维(1778-1827),英国化学家戴维是被封为勋爵的化学家。
他运用实验手段以惊人的胆识和毅力成为分解多种物质,从而发现多种元素,被誉为发现元素的冠军。
此外,伟大的科学家法拉第也是戴维发现的。
由于戴维的帮助,法拉第来到了皇家科普协会实验室,由一个贫穷的订书工变成戴维的助手。
正是戴维的培养,为法拉第以后完成科学的勋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戴维发现并培养了法拉第这样一个杰出人才,这本身就是对科学事业的一个重大贡献。
12.维勒(1800-1882),德国科学家维勒终生热爱化学,一天不做实验他就不能安稳地入睡。
维勒完成了数量多得惊人的实验研究工作。
他发现了硅烷;分析过大量的矿物,制备出许多稀有金属化合物;发现碳化钙并从中制取乙炔;研制出制备金属铝和比较容易地制取磷的方法;证实氰与水作用可生成草酸;分离出铍;还和李比希合作研究了许多有机化合物。
1828年,他通过蒸发(异构)氰酸铵溶液制得尿素。
这一成就动摇了“生命力论”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束缚,为有机化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3.阿累尼乌斯(1859-1927),瑞典化学家年轻的阿累尼乌斯刻苦钻研,具有很强的实验能力,长期的实验室工作,养成了他对任何问题都一丝不苟、追根究底的钻研习惯。
因而他对所研究的课题,往往都能提出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假说,创立新颖独特的理论。
电离理论的创建,是阿累尼乌斯在化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
阿累尼乌斯同时提出了酸、碱的定义;解释了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提出活化能的概念及与反应热的关系等。
由于阿累尼乌斯在化学领域的卓越成就,1903年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瑞典第一位获此科学大奖的科学家。
14.居里夫人(1867-1934),法籍波兰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
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
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
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15.法拉第(1791-1867),英国化学家法拉第是第一个实验观察气体扩散的学者。
他成功的液化了多种气体;他研究过不同的钢合金,他为了光学实验,制造出多种新型的玻璃。
其中一块玻璃样品后来在历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有一次当法拉第将此玻璃放入磁场中时,他发现了极化光平面受磁力造成偏转及被磁力排斥。
他也尽心于创造出一些化学的常用方法,用结果、研究目标以及大众展示作为分类,并从中获得一些成果。
他发明了一种加热工具,是本生灯的前身,在科学实验室广为采用,作为热能的来源。
法拉第在多个化学领域中都有所成果,发现了诸如苯等化学物质,发明了氧化数,将氯等气体液化。
法拉第也发现了电解定律,以及推广许多专业用语,如阳极、阴极、电极及离子等,由于这些成就,很多现代的化学家视法拉第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实验科学家之一。
16.张青莲(1908-2006),中国化学家张青莲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特别是有关同位素化学及重水的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大部分已总结于所发表的《从事同位素化学研究五十年》(1985)一文中;并为中国各种轻同位素的研制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热心学术活动,曾任《化学学报》、《无机化学丛书》主编。
1980年任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稳定同位素专业分组组长。
1983年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常务委员。
17.侯德榜(1890-1974),中国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
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
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
第三,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
1921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怀着工业救国的远大抱负,毅然放弃自己热爱的制革专业,回到祖国。
他于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30年代领导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四五十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
他还积极传播交流科学技术,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化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8.舍勒(1742-1786),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的有机和无机物不下30种。
其中最著名的是氧和氯的发现。
他在1773年以前,研究了燃烧现象,分离出了氧气(当时他称为“火空气”),并于1775年底写成《论空气与火》一书,但未能及时出版,直到1777年才与读者见面。
其实,他发现氧气的时间比英国的J.普里斯特利(1774)还早一年。
他还证明“火空气”存在于空气中。
1772年舍勒曾研究氮气,他用硫黄与铁粉的混合物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而取得氮气,当时他称为“浊气”或“乏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