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009.50 KB
- 文档页数:21
关于护理的案例
《护理的温暖与力量》
哎呀呀,大家知道吗,我最近听说了一个超棒的护理案例!有一位老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只能住院治疗。
她躺在病床上,心情特别低落,觉得自己一下子什么都不能做了。
这时,负责照顾她的护士小姐姐出现啦!
护士小姐姐那叫一个温柔亲切呀,她就像老奶奶的亲孙女一样。
她总是带着微笑,轻声细语地问老奶奶:“奶奶,您今天感觉怎么样呀?”这就像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了老奶奶的心里。
有一次,老奶奶不想吃饭,觉得没胃口。
护士小姐姐着急了,说道:“奶奶,您不吃饭怎么行呀,身体怎么能好得快呢?”然后就开始像哄小孩一样哄着老奶奶多吃点。
这不就跟我们小时候妈妈哄我们吃饭一样吗?
还有呀,护士小姐姐经常帮老奶奶翻身、按摩,一点都不嫌麻烦。
老奶奶感动得不行,说:“这闺女咋这么好呀!”在护士小姐姐的精心护理下,老奶奶的身体恢复得特别快。
你们说,护理工作是不是特别重要?这可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呀,那简直是一份充满爱与关怀的使命!要是没有这些细心又有爱心的护士们,病人得多难熬呀!他们就像黑暗中的明灯,给病人带来希望和勇气。
所以呀,我们真应该好好感谢这些白衣天使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关爱,让病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觉得呀,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一点都不夸张呢!大家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呢?。
5个护士优秀实践案例案例一:儿科护士的有效沟通在某医院的儿科部门,一位护士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了出色的护理。
她注重倾听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并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诊断和治疗方案。
她还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消除他们的疑虑。
这位护士的优秀实践不仅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关怀和安心,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案例二:急诊护士的迅速响应一位急诊护士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展现出了出色的应对能力。
她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并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她能够冷静应对高压环境,与医生和其他护士合作紧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这位护士的迅速响应和专业素养使她成为急诊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案例三:手术室护士的细致注意一位手术室护士通过她细致入微的工作方式展现了优秀的实践。
她在手术准备过程中,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的标准,确保手术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她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向医生汇报变化情况。
这位护士的细致注意和严谨态度为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案例四:老年护理中的温暖陪伴一位老年护理护士以温暖的陪伴和关怀赢得了老年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她经常与老年患者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
她善于发现老年患者的需求和喜好,积极参与他们的日常活动,使他们感到生活有趣和有意义。
这位护士的温暖陪伴为老年患者带来了快乐和舒适。
案例五:社区护士的综合护理一位社区护士通过综合护理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她在居民中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预防意识。
她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的健康问题。
这位护士在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居民信赖的健康顾问。
以上是5个护士优秀实践案例,展示了护士在不同领域中的出色表现,彰显了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
这些案例鼓励着其他护士们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追求简单策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一、医嘱篇案例1:未写剂量的医嘱可拒绝一名高热病人,极度衰竭,「恶液质」状态。
一日,病人烦躁,进修医生医嘱:冬眠灵1 支肌肉注射。
一位资深的护士值班,护士说:医生,请你写上剂量。
医生急眼了:让你打1 支就打1 支,护士拿了1 支50 mg 的冬眠灵给病人肌肉注射。
结果病人血压下降,再也没升上来。
提醒:常用药物的剂量应牢记,对不熟悉的药物应向医生核对剂量,未写剂量的医嘱可拒绝。
案例2:护士不能帮医生开医嘱有一位护士,认真得要命。
某医生下临时医嘱:西地兰0.4 加入液体中静脉注射。
这位护士没有执行这个医嘱,对医生说:医嘱错了,重写。
医生看了半天不知道咋回事儿。
护士只好告诉他:剂量出了问题,我不能执行这种剂量的医嘱。
医生不以为然:你给写上mg 不就行了么。
护士说:那不是我的职责,我的职责是执行正确的医嘱。
提醒:护士的职责是执行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要问清楚,不要自行修改。
案例3:口头医嘱不随便执行某卫生院,夜班不忙,只有一个腹痛病人在急诊室。
医生和另外三个人在玩扑克。
护士来问医生说:病人肚子疼得厉害,怎么办?值班医生边出牌边说:打1 针度冷丁吧。
护士按医生说的给病人打了1 支度冷丁。
结果病人肚子不疼了。
再过了一会儿,死亡。
家属着急了,揪住护士:就是被你打了一针就死了。
上级查原因,问护士:打了什么针?护士说:度冷丁,是医生让打的。
上级问医生:是你让打的吗?医生矢口否认是他让打的度冷丁,说是护士自己做主打的(护士敢打?),并以没有下医嘱为依据。
护士不能举出证据证明是医生让打的针,因为没有处方和医嘱。
判定:护士有错并承担责任。
提醒:相信这种奇葩案例在临床上很少见,这已经关乎人品问题了。
只是这种个案也提醒我们,除抢救过程外不要随便执行口头医嘱,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也要及时请医生补医嘱。
未执行的医嘱,提醒医生取消医生下了一个临时医嘱,当护士在执行时间上签好字并盖好章,作好准备要按医嘱要求为病人做处置时,医生又说:不用去处置了。
护理优良事件经典案例案例一:精心呵护,温暖患者心某医院的患者小李,因心脏病住院治疗。
在病房中,护士小张热情细致地关心每一位患者,而她对待小李更是倍加呵护。
在患者的每一顿饭前,小张都会亲自检查订餐单,确保饮食种类和数量的准确无误。
她对小李的食物过敏情况了如指掌,以免带来不良反应。
此外,小张还经常为小李翻阅心理读物,与他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渡过住院期间的精神萎靡阶段。
案例二:耐心倾听,解除患者痛苦某医院的患者小王因肺癌住院治疗。
护士小赵每天都会主动询问小王身体的不适情况,并耐心聆听他的抱怨和痛苦。
每当小王感到焦虑不安时,小赵总会坐在他的床边,陪伴他度过难关。
她用轻柔的语气和温暖的笑容,让小王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小赵还主动为小王提供疼痛缓解方案,并及时记录每一次疼痛程度,为医生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案例三:细心照料,创造舒适环境一位老年患者在某养老院居住,他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全天候照料。
护理员小孙每天都会按时对老人的生活进行全面照料,包括清洁卫生、转移体位、饮食喂养等。
小孙总是用温暖的微笑和关切的态度对待老人,给他带来安全感和亲近感。
她还为老人准备适宜的环境,保持房间整洁干净,让他感受到宾至如归的舒适。
案例四:及时响应,救死扶伤某急救中心的护士小林在工作中遇到一名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
面对危急情况,小林迅速判定病情,并立即启动急救程序。
她熟练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稳定病人生命体征,并安全将其送往医院。
在整个过程中,小林保持冷静专注,不厌其烦地重复急救步骤,直到病人被成功抢救过来。
以上就是几个护理优良事件的经典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护士们所展现出的高尚品质。
无论是精心呵护、耐心倾听、细心照料还是及时响应,这些都是护士们对患者的真挚关爱和责任担当的体现。
在护理工作中,这些优秀的案例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让我们一同致力于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温暖和专业的护理服务。
手术室个案护理比赛优秀案例优秀案例一:病人的手术准备在手术室个案护理比赛中,我遇到了一位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
在手术前,我与病人进行了详细的交流,了解了他的病情和手术相关的信息。
我向病人解释了手术的整个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
同时,我还给予了病人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他积极面对手术。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我仔细检查了病人的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确保病人没有任何手术禁忌症。
我还协助病人完成了术前的检查和化验,确保他的身体状况良好。
在手术前,我认真准备了所需的手术器械和药品,并确保手术室的环境整洁。
我还与手术团队进行了沟通和协调,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我和麻醉师一起评估了病人的麻醉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麻醉方案。
优秀案例二:手术室的消毒与无菌操作在手术室个案护理比赛中,我负责了手术室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在手术前,我仔细检查了手术室的消毒设备和器械,并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我按照手术室消毒操作规范,对手术室进行了全面的清洁和消毒。
在手术中,我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
我正确穿戴了手术衣、手套和口罩,确保自己和手术环境的无菌。
我还正确使用了无菌巾和无菌器械,避免了污染手术区域。
优秀案例三:手术中的紧急情况处理在一次胃癌手术中,病人突然出现了心跳骤停的紧急情况。
我立即呼叫了急救团队,并迅速进行了心肺复苏。
同时,我与手术团队密切合作,配合他们进行紧急手术。
在复苏过程中,我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了心肺复苏的方法和药物。
我还与病人的家属进行了沟通,及时告知他们病人的情况,并给予他们心理支持。
优秀案例四:术后病人的护理在手术室个案护理比赛中,我负责了病人的术后护理工作。
术后,我密切观察了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我帮助病人完成了术后的康复训练,包括早期活动、呼吸训练和疼痛管理等。
我还给予了病人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术后恢复的困难和挑战。
优秀案例五: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在手术室个案护理比赛中,我负责了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1篇一、案例背景患者,女性,48岁,因“反复发作性上腹痛2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呈阵发性,以剑突下为主,进食后加重,伴反酸、烧心,曾在外院诊断为“胃溃疡”,给予抗酸、护胃治疗,症状有所缓解。
近1周来,患者上腹痛加重,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或鲜红色物质,无黑便,无发热、黄疸,无头晕、头痛,无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物。
本次入院查体:T 36.8℃,P 88次/分,R 20次/分,BP 150/9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检查无异常。
腹部检查: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指标基本正常。
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胃窦部溃疡。
二、护理评估1. 病情评估:患者反复发作性上腹痛2年,加重1周,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或鲜红色物质,无黑便,无发热、黄疸,无头晕、头痛,无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2. 心理评估:患者入院后情绪低落,对疾病治疗和预后存在担忧。
3. 生理评估:患者血压150/90mmHg,心率88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8℃。
4. 生活质量评估:患者疼痛症状影响日常生活,睡眠质量较差。
三、护理诊断1. 疼痛:与胃溃疡引起的上腹痛有关。
2. 恐惧:与疾病治疗和预后担忧有关。
3. 知识缺乏:缺乏关于胃溃疡的治疗和护理知识。
4. 睡眠障碍:与疼痛、焦虑等因素有关。
四、护理目标1. 患者疼痛症状得到缓解。
2. 患者恐惧情绪得到缓解。
3. 患者掌握胃溃疡的治疗和护理知识。
4. 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五、护理措施1. 疼痛护理(1)遵医嘱给予患者抗酸、护胃、止痛等药物治疗。
(2)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估。
(3)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左侧卧位,减轻疼痛。
15个临床护理安全案例分析及整改措施一、案例一:药物配伍错误某日,护士小王在为患者输注药物时,将两种药物混合在一起,导致药物反应,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整改措施:护士在配药时,应严格遵守药物配伍原则,避免将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混合使用。
同时,加强护士的药物知识培训,提高护士对药物配伍的认识。
二、案例二:输液反应某日,护士小张在为患者输注液体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患者出现输液反应。
整改措施:护士在输液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同时,加强护士的无菌观念培训,提高护士的无菌操作能力。
三、案例三:用药错误某日,护士小李在为患者用药时,未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将甲患者的药物错给了乙患者,幸被及时发现。
整改措施: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同时,加强护士的用药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的用药安全意识。
四、案例四:压疮发生某日,护士小王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时,未及时为患者翻身,导致患者发生压疮。
整改措施:护士应严格执行翻身制度,根据患者情况,按时为患者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同时,加强护士的压疮预防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的压疮预防能力。
五、案例五:跌倒事故某日,患者在卫生间滑倒,导致骨折。
整改措施:医院应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在卫生间等易滑倒区域设置防滑垫,并加强患者的安全教育,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
六、案例六:火灾事故某日,医院发生火灾,导致患者和医护人员受伤。
整改措施:医院应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七、案例七:医疗器械故障某日,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发生故障,导致患者受伤。
整改措施:医院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医疗器械使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器械使用能力。
八、案例八:患者信息泄露某日,护士小张在整理病历时,将患者的隐私信息泄露给他人。
整改措施:医院应加强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对医护人员进行保密教育,确保患者隐私安全。
第1篇一、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8岁,糖尿病病史15年,血糖控制不稳定。
近期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体温最高达38.5℃,伴乏力、食欲不振。
经医院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
二、护理诊断1. 体温过高:与呼吸道感染有关。
2. 呼吸困难:与呼吸道感染、肺部炎症有关。
3. 糖尿病控制不佳:与感染导致血糖波动有关。
4. 营养不良:与感染导致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有关。
5. 焦虑:与病情反复、担忧预后有关。
三、护理措施(一)体温过高1. 观察体温变化,定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2. 根据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湿度适中。
4. 给予温水擦浴,以降低体温。
(二)呼吸困难1. 观察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等变化,并做好记录。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锻炼。
3. 给予氧气吸入,改善呼吸功能。
4. 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三)糖尿病控制不佳1. 定时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
2.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3. 嘱患者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加强糖尿病知识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四)营养不良1.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
2. 提供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如粥、面条、鸡蛋等。
3. 鼓励患者进食,增强食欲。
4. 定期评估营养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五)焦虑1. 耐心倾听患者诉求,了解其心理状况。
2.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给予心理支持。
3. 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
4. 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增强自信心。
四、护理效果评价1. 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改善。
2. 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呼吸功能得到改善。
3. 血糖控制稳定,无明显波动。
4. 营养状况得到改善,食欲好转。
5. 患者情绪稳定,焦虑情绪减轻。
五、总结本病例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医院护理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案例一:心脏手术后的护理病人背景:李某,男性,60岁,患有严重冠心病,经医生评估后决定接受心脏搭桥手术。
入院情况:李某于XX年XX月XX日入院,在手术前进行了基础护理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家庭情况等。
手术过程:李某于XX年XX月XX日上午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少量出血,术后稳定。
护理措施: 1. 术后监测:密切观察李某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定期记录。
2. 切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净、干燥,观察切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3. 体位护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减少心脏负荷。
4. 心理支持:与李某及其家属交流,了解其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5. 饮食护理:根据医嘱,提供适宜的液体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普通饮食,并监测饮食摄入情况。
6. 康复护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如早期床边活动、呼吸训练等。
护理效果:李某手术后恢复良好,切口愈合良好,没有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出院后继续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案例二: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病人背景:张某,女性,45岁,患有糖尿病。
入院情况:张某于XX年XX月XX日入院,因糖尿病控制不佳导致高血糖,医生决定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护理措施: 1. 血糖监测:定时监测张某的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和饮食。
2. 膳食管理:制定适合张某的糖尿病饮食计划,监控饮食摄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3. 运动指导:根据张某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鼓励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4. 药物管理:按时给予药物,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5. 教育指导:向张某提供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如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饮食控制的技巧等,帮助她更好地应对疾病。
6.心理支持:与张某进行心理交流,了解她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护理效果:张某在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糖尿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稳定。
护理临床案例精选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们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例,他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典型的护理临床案例,希望能够给广大护士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案例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患者,男性,65岁,因胸痛、气促、出冷汗等症状入院,经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重点是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
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安慰,帮助他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在饮食上,要限制盐分和脂肪摄入,鼓励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避免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在康复期的护理中,护士还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帮助他逐渐恢复身体功能。
案例二,脑卒中患者的护理。
患者,女性,70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入院,经检查确诊为脑卒中。
护理重点是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包括洗漱、进食、排便等,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饮食上,要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和食物质地,避免发生误吸和噎食的情况。
另外,护士还要进行康复护理指导,教会患者家属进行翻身、被褥护理等基本护理技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
案例三,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患者,男性,50岁,因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入院,经检查确诊为糖尿病。
护理重点是协助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避免发生低血糖和高血糖的情况。
在饮食上,要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进食高糖高脂食物。
另外,护士还要进行糖尿病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病因、病情发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上便是几个典型的护理临床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涉及到不同的疾病和护理重点,但都需要护士们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护理优质服务典型案例《护理优质服务典型案例》嘿,你知道吗?在医院那个特别的地方,每天都有暖心的故事在上演!就拿那次来说吧,有个老奶奶生病了,那可是愁眉苦脸的呀!她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鸟,那么无助。
而我们的护士小李,就像温暖的阳光一样照进了她的世界。
有一天,老奶奶看着窗外叹气:“唉,我这病啥时候能好呀?”小李连忙走过去,拉着她的手说:“奶奶,别着急呀,您只要好好配合治疗,肯定能很快好起来的,您可是很坚强的哟!”她的声音温柔又亲切,仿佛是奶奶的亲孙女。
在照顾老奶奶的过程中,小李那叫一个细心!每次给奶奶换药,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疼了她。
有一次,奶奶输液的时候手有点冷,小李二话不说,就去找来热水袋,还细心地用毛巾包起来,放在奶奶手上,说:“奶奶,这样您手就不冷啦。
”奶奶感动得眼眶都湿了,说:“小李呀,你怎么这么好呀。
”而其他护士姐妹们也都很棒啊!比如小王,有个小朋友害怕打针,大哭大闹,小王就像个魔法师一样,拿出一个小玩具逗他:“小宝贝,勇敢一点哟,打完针这个小玩具就送给你啦。
”小朋友立马就不哭了,还真的勇敢地打完了针。
这难道不是奇迹吗?还有一次,一个病人家属急得不行,说病人不舒服。
护士长立刻赶过去,沉着冷静地处理,那架势,就像战场上的将军!她一边安慰家属,一边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检查和护理措施。
这不就是我们说的专业吗?在这个医院里,每个护士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呀!她们用爱和关怀照亮了患者的路。
护理优质服务,不就是这样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嘛!这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发自内心的善良和责任。
我觉得呀,正是有了这些可爱的护士们,医院才不只是冷冰冰的病房,而是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地方。
难道不是吗?。
护理典型案例范文患者信息:姓名,李华。
性别,女。
年龄,60岁。
诊断,冠心病。
入院时间,2021年5月1日。
主诉,胸闷、心悸1周。
现病史,患者李华,女,60岁。
1周前开始出现胸闷、心悸,伴有乏力,无胸痛、气促、咳嗽等症状。
未就诊及用药。
因症状加重入院。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
个人史,无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查体合作。
生命体征,血压140/90mmHg,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5℃。
心肺听诊,心率齐,未闻及明显杂音。
肺部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
腹部平软,未及压痛,未扪及包块。
四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1. 心电图,ST段下移,T波倒置。
2.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2×10^9/L,红细胞计数4.2×10^12/L,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计数200×10^9/L。
3. 肝肾功能、血脂等生化指标正常。
4. 心脏彩超,左心室收缩功能略下降,EF为50%。
诊断,冠心病。
治疗方案:1. 综合治疗,包括休息、控制血脂、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
2. 冠脉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决定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方案。
3. 心血管康复,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心理支持等。
护理措施:1.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提供心理护理支持。
3. 定期测量血压、心率,监测心电图变化。
4.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5. 定期进行心血管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指导。
护理效果:经过综合治疗和心血管康复指导,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胸闷、心悸明显减轻,乏力症状减轻。
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T波倒置明显改善。
患者情绪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出院指导:1. 继续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2. 遵医嘱定期进行心血管康复指导,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3.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复发。
案例一:心脏病患者的护理背景:李先生,男性,65岁,因胸闷、气促、心悸等症状就诊于医院。
经过相关检查,被确诊为冠心病。
过程:1.评估:护士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查看病历、询问症状、测量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
2.监测:对李先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了解他的心脏功能和心律情况。
3.给药: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包括硝酸甘油缓释片、β受体阻滞剂和血小板抑制剂等。
4.宣教:护士向李先生提供有关冠心病的知识,包括饮食调理、药物使用和注意事项等。
5.康复训练:安排康复科专业人员对李先生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帮助他恢复身体功能。
结果:1.症状缓解:经过治疗后,李先生的胸闷、气促和心悸症状明显减轻。
2.心脏功能改善: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李先生的心脏功能有所改善,心律也较为正常。
3.生活质量提高:李先生通过康复训练逐渐恢复了体力,能够进行日常活动而不感到过度疲劳。
案例二: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背景:张女士,女性,45岁,患有2型糖尿病。
近期血糖控制不佳,出现口渴、多尿、乏力等症状。
1.监测血糖:护士每日监测张女士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2.药物管理:按医嘱给予口服降血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3.饮食指导:护士向张女士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蔬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等。
4.宣教:护士向张女士宣教糖尿病的知识,包括自我监测血糖、药物使用和低血糖的处理等。
5.心理支持:护士与张女士进行心理交流,帮助她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结果:1.血糖控制改善:通过护士的监测和药物调整,张女士的血糖水平逐渐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2.症状缓解:张女士的口渴、多尿和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3.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通过宣教和指导,张女士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注射胰岛素以及饮食调理等,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
案例三:中风患者的护理背景:王先生,男性,60岁,患有脑卒中。
护理优质服务案例小故事以下是 6 条护理优质服务案例小故事:故事一有次我值夜班,一个小朋友害怕打针拼命哭。
我就轻声对他说:“宝贝呀,你看这针管就像小火车一样,要开进你的身体里探险啦,一点都不可怕哟!”小朋友听了居然不哭了,还好奇地看着针管。
嘿,咱这招是不是特牛。
后来那小朋友特别配合,还和我聊天呢。
我觉得作为护士,能让小朋友这么快消除恐惧,就是成功呀!故事二记得有一次,一位老年患者脾气特别倔,就是不愿意吃药。
我就跟他开玩笑说:“大爷,您这不吃药,病魔可就赖着不走啦,您难道想留它在您身体里过年呀?”大爷一听乐了,乖乖地把药吃了。
看到他听话的样子,我心里那叫一个甜呀,难道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故事三那天来了个刚动完手术的阿姨,她一直担心伤口疼。
我就一直陪着她,给她讲别的患者康复的例子,就像是给她打了一针强心剂。
她慢慢就放松了,还说我就像她的亲闺女一样。
能给患者带来这样的安慰,是多棒的一件事呀!故事四有一回遇到一个特别紧张的患者准备做检查,我握住他的手说:“别怕,你就把这当成一次小小的冒险,我会一直陪着你呢,就像你身边的小卫兵!”患者一下子就有了勇气。
哇,这种能让患者安心的感觉真好,不是吗?故事五有个大哥生病住院心情很低落。
我就想办法逗他开心呀,天天给他讲笑话。
他后来笑着说:“你这小护士,真是我的开心果。
”哈哈,让患者开心也是我们的责任呀,难道不是吗?故事六记得有一次一位患者难受得不想吃饭。
我就说:“哎呀,你不吃饭怎么有力气和病魔战斗呀,这美食可是你的能量武器哟!”然后他就试着吃了点。
看到他开始吃东西,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嘛!。
案例1:患儿李某某,男,3岁。
因误服5毫升炉甘石洗剂到某医院急诊。
急诊医生准备25%硫酸镁20毫升导泻,但将口服误写成静脉注射。
治疗护士心想:“25%硫酸镁能静脉注射吗?似乎不能,但又拿不准。
”又想:“反正是医嘱,执行医嘱是护士的责任。
”于是予以静脉注射,致使患儿死于高血镁的呼吸麻痹。
案例2:某研究所退休工人付某因患乙状结肠癌,于1988年4月和1988年10月,先后两次分别在某医院和某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施行了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和腹部开放手术及人工肛门手术。
术后患者出现腹痛,以为是癌症所致,遂做化疗。
但化疗后腹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
1994年1月28日,付某来到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膀胱镜检查,X线拍片发现腹中有金属异物,系止血钳。
1994年5月3日,某医科大学再次为付某作手术,发现止血钳一支把手穿透整个小肠腔,另一支把手进入膀胱内,止血钳14厘米,已断裂。
为此,付某状告1988年为其作手术的两家医院,要求被告赔偿其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某区人民法院通过一年的查证审理, 于1995年7月作出判决:被告某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在为原告施行手术过程中,违反手术器械整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手术后器械未清点,将手术止血钳遗留在原告腹腔长达6年之久,对原告身体造成了伤害。
该所应承担民事责任,判决该所赔偿付某医药治疗费、继续治疗费等共计185000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
案例3:病儿男性,足月顺产。
出生后一般情况良好。
因婴儿大便沾在身上和棉衣上,护理员换尿布时给婴儿洗臀部。
洗前不测水温,直接将婴儿下半身放入热水盆中,发现皮肤潮红,脚上脱皮也不以为事,未向医师汇报。
护理员给婴儿洗完澡后,产妇提醒医师小孩异常,此时医师检查婴儿臀部及双下肢烫伤面积达30~40%,其中20%为浅二度,诊断严重烫伤。
此婴儿后因继发性感染、败血症死亡。
本案中护理员违反常规,严重不负责任,疏忽大意,直接将婴儿下半身浸入未经测试水温的热水中,发现异常情况后不报告,不采取措施,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护理典型案例范文护理典型案例:晕厥患者的护理晕厥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的是机体突然失去意识和姿势控制,发生时间短暂,但较快苏醒。
本案例主要介绍了对一名晕厥患者进行的护理过程。
患者是一位70岁的女性,因长期血压偏低而导致晕厥症状。
当天患者在家中突然晕倒,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
患者到达时处于意识模糊状态,血压为80/50mmHg,心率为90次/分钟,皮肤苍白,四肢湿冷。
护理人员迅速进行急救措施,将患者平躺在床上,并且提高下肢,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护士迅速测量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和血液检查等。
血氧饱和度为93%,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
接下来,护理人员立即启动静脉输液治疗,给予生理盐水和氧气吸入治疗。
在输液过程中,护士不断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意识等指标的变化。
患者的血压逐渐恢复到100/60mmHg左右,心率稳定在80次/分钟左右,意识明显好转。
此时,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症状改善情况,并提醒患者逐渐活动,以防止血液在下肢滞留而引起血压下降。
在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经常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治疗方案,解答问题,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同时,护士还对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措施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药物治疗、补液量和治疗效果等。
随着护理的持续进行,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正常,皮肤颜色和温度恢复正常。
在医生的指导下,护士逐渐停止了输液治疗,并进行了相关检查。
几天后,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恢复正常。
患者的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辛勤工作表示了感谢,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非常满意。
通过此次晕厥患者的护理过程,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对于晕厥患者,我们应该快速而准确地判断病情,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我们应该与患者和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提供必要的解释和指导,并及时记录患者的信息。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的应用,晕厥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并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警示教育案例
-案例一:某妇幼保健院,萍护士在接班护士未到时给宝宝洗澡,因接电话而未试水温,导致宝宝全身皮肤微红,虽没有明显烫伤,但家属不愿意妥协,并要求赔偿。
-案例二:二级医院某护士在给一老年患者输液后,因回答其他患者的病情询问,忘记放松压脉带,导致患者肢体青紫、水泡伴肢端发黑,最后造成患者不幸截肢。
-案例三:某医院急诊科,护士A给留观患者王某配药时,120出车指令下达,A匆忙交待后出车,护士B接着加药,但午班护士接班后发现患者的药物用错了。
这些案例都提醒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疏忽或失误给患者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