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_第3章_旅游客源地市场潜力的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10.44 MB
- 文档页数:55
旅游业客源市场分析写作范本市场分析是旅游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客源市场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可以为旅游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提供有力的参考。
下面将以中国为例,对旅游业客源市场进行分析。
一、国内客源市场分析1.客源地分布: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广泛的地域分布为国内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从数据统计来看,我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都是可观的客源市场。
而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更是旅游业客源的重点发掘对象。
2.消费能力: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国内旅游市场中,中等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较强,成为了旅游业的主力军。
3.游客类型:国内客源市场的游客类型比较多样,有家庭游、亲子游、情侣游、老年游、青年游等。
不同类型的游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旅游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4.旅游偏好:不同地区的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偏好也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北方游客对南方的海滨度假和温泉疗养感兴趣,南方游客则更喜欢北方的冰雪运动和农家乐体验。
旅游企业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客户偏好,推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二、国际客源市场分析2.消费能力: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具备较高的旅游消费能力,他们在旅游过程中更愿意选择高品质、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而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消费能力较低,更倾向于选择价格实惠的旅游线路。
3.旅游偏好: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有所差异。
例如,来自日韩的游客更喜欢购物和美食体验,东南亚游客更偏爱自然风光和度假休闲。
因此,旅游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4.文化因素: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吸引了很多国际游客来中国寻找文化体验。
一些国际游客对中国的中医、太极拳等传统文化元素非常感兴趣,旅游企业可以推出相关的中医养生旅游、中式舞蹈演出等产品。
通过对旅游业客源市场的分析,旅游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提升自身竞争力。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1.游览价值(1)资源价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独特性):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集群状况: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
(3)地域组合状况: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
2.交通的通达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
3.市场距离(1)客源地游客的来源地,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动机越强。
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他们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
(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市场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大,开发的价值越大。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
4.基础设施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较完善,接待的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5.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
二、旅游与区域发展1.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3)影响区域环境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三、旅游环境问题(1)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①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②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③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使保护环境成为可能。
第四章客源市场分析第一节旅游客源市场概况1.1 旅游总体结构及客源市场状况分析1.1.1 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中国旅游业在2003年“非典”之后得到了全面复苏。
在入境旅游方面,2004年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09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0%。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57亿美元,增长47.9%;在国内旅游方面,无论是旅游人数还是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已达11亿人次,增长26.6%,旅游总收入4711亿元,增长36.9%。
需要说明的是,2004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增长,实际上是最近几年常规增长的叠加,也就是说中国旅游业在2003年遭遇“非典”重创后,又回到最初迅速发展的轨道上。
(见下表)最近一个时期,旅游业总体的发展态势良好,具体表现在入境旅游恢复性增长,国内旅游持续稳定增长,同时,旅游热点延续和升温,其中“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和区域旅游最具代表性。
1.1.2 贵州旅游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2002年,贵州省的国内旅游人次占总流量的99.98%,入境旅游人次占总流量的1.02%,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比例是99.9:0.1。
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93.8%,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6.17%。
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比例是94:6。
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贵州的旅游总收入和国内旅游排第24位,入境旅游排第28位。
贵州国内旅游的经济总量是入境旅游的15.6倍,大大超过了7-8倍的国际水准,反映出贵州省入境旅游的比重过小,贵州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总体的市场结构上作一定的调整,即加大入境旅游的市场比重。
1.1.3遵义旅游业呈跳跃式发展2000~2003年,四年接待国内游客分别是117万、120万、130万和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为3.04亿、3.6亿、4.5亿和6.02亿元人民币。
从2000~2003年,共接待海外游客4660人次,游客主要来自港、澳、台,日本、英国、美国、欧洲及部分非洲国家。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潜力分析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作为休闲和放松的方式。
因此,选择合适的旅游目的地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决策。
而如何评估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并发掘其潜力进行开发,就成为了旅游业界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针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潜力进行分析。
1. 旅游资源评估1.1 自然资源评估自然资源是一个旅游目的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自然风光、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旅游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估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包括对其地质和地貌特征的分析,研究其生态系统的保护状况以及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1.2 历史文化资源评估历史文化资源是吸引游客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和教育价值。
评估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研究其历史遗迹、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等方面。
1.3 社会经济资源评估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评估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资源需要分析当地的基础设施、交通状况和服务质量等因素。
此外,还需考虑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接受程度以及旅游业对当地就业的贡献。
2.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2.1 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目标市场的规模、消费习惯和旅游偏好等因素,可以进一步了解潜在的游客需求,从而确定旅游产品的特色和定位。
2.2 竞争分析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
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服务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可以帮助旅游目的地确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策略。
2.3 可持续发展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通过评估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措施、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可以判断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可行性。
3. 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潜力分析的应用3.1 有针对性的开发规划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评估和开发潜力分析,可以为该目的地提供有针对性的开发规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资源开发策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旅游与区位一、旅游资源概况:1、旅游活动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旅游者(经济实力强、文化水平高、地区发达闲暇时间长的人群)、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业(交通、食宿、服务等中间环节)。
2.旅游资源的类型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①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大多数自然风景区都离不开地貌构景的作用。
作用: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方面的旅游有重要意义。
②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3.旅游资源的特性(1)多样性(2)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3)可创造性:主要针对人文景观(4)永续性:本身存在的历史,旅游资源使用的无消耗性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有何意义?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运用综合思维,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等社会经济方面进行分析,而且从环境方面要考虑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其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超过承载量则使旅游环境恶化,小于承载量则造成资源浪费。
例如: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欧洲,原因是欧洲: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局势稳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起步早、设施完善等。
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1、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2)“六”字“七”标准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
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为当地带来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然而,并非所有地区都具备相同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因此,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成为了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以一些关键指标作为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依据,通过系统地分析和评估旅游资源的自然、文化、人文等方面特点,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可行性的指导。
一、自然资源评估1. 地理位置与交通便利度地理位置的优势能够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重要的经济效益。
旅游目的地如果交通不便,游客的旅游意愿和便利度就会受到限制。
因此,地区的交通便利度成为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 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完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吸引更多游客的到访,并为地区带来经济效益。
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时,需要考察地区内的自然景观特色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
二、文化资源评估1. 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古建筑、文物、传统习俗等,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吸引游客对于地区的文化探索和丰富旅游需求。
因此,在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时,需要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数量、保护状况以及对游客的吸引力进行评估。
2. 文化活动与民俗风情地区的文化活动和民俗风情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俗民风等,这些文化元素能够丰富旅游体验,吸引游客的到访。
因此,在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时,需要考察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和对游客的吸引力。
三、人文资源评估1. 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质量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服务质量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地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在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时,需要参考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度和服务质量。
2. 当地社会安全与稳定度社会安全与稳定度对旅游资源开发潜力也有重要影响。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对其开发潜力进行准确评估则是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的关键。
这不仅关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更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估,首先要明确评估的对象和范围。
这可能涵盖自然景观,如壮丽的山脉、广袤的森林、清澈的湖泊、神秘的洞穴等;也包括人文景观,如古老的建筑、独特的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等。
在评估自然景观资源的开发潜力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其独特性是关键之一。
比如,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资源的规模和丰度也很重要,一片广阔的森林相较于小块的绿地,可能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
此外,景观的美学价值也不容忽视,优美的自然风光能够给游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是评估中需要重点考量的因素。
一些自然景观虽然美丽,但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过度开发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破坏。
比如某些高原湿地,其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恢复起来极为困难。
对于人文景观资源,历史文化价值是核心评估点。
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民俗活动等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是吸引游客的重要魅力所在。
像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人文景观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同样重要。
过度的商业化改造可能会使历史建筑失去原本的风貌,民俗文化失去其淳朴的特质,从而降低对游客的吸引力。
除了景观自身的特点,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也对开发潜力有着显著影响。
一个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旅游景点,即使资源再丰富独特,也可能因游客难以到达而限制其发展。
相反,靠近主要城市、交通枢纽的旅游资源,更容易吸引游客,开发潜力相对较大。
市场需求也是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重要依据。
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对旅游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游客的偏好和需求趋势,有助于判断某一旅游资源在市场中的吸引力和潜在受众规模。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五篇模版]》第一篇: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1)游览价值:①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
②资源的集群状况──景点数量及集中程度。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特征相似的雷同景点的有无状况(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通达度)(3)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地区接待能力的高低)(4)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包括容人量、容时量,一般空间大的较优)(5)客源市场距离的远近(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较优越)分析图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
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
靠近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欧洲。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
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xx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
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
”xx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图7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名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篁岭(图7)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
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
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