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旅游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80.50 KB
- 文档页数:5
广西旅游市场分析滨海旅游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分支,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异军突起。
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对其客源市场总体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对广西旅游市场进行目标定位,为此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广西旅游市场分析,欢迎参阅。
广西旅游市场分析篇一一、广西滨海旅游客源市场总量比较分析在接待国外游客方面防城港为5.52万人次,稍高于北海的5.5万人次,这是由于防城港是边境城市,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贸易往来频繁,由此境外游客也相应较多。
与国内其他滨海地区相比,广西滨海地区旅游业明显发展比较落后,缺乏发展后劲。
是广西滨海地区同国内主要滨海旅游地三亚、厦门、大连、青岛等地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情况。
1109.69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1097.57万人次,国外游客12.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9.96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7.85亿元,国际旅游收入2.11亿元。
广西滨海旅游业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迅速发展,主要依靠桂林———北海和北海———越南下龙湾两条黄金旅游线路以及北海银滩、涠洲岛两个最著名的旅游景区来发展滨海旅游,其中北海银滩是广西滨海旅游业的王牌。
北海作为全国闻名的滨海旅游热点城市本身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但同沿海的大连、青岛以及亚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厦门、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等相比无论是接待游客量或是旅游收入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人口特征1.性别与年龄结构根据调查分析,来广西滨海地区的游客中男女性别比为1.325:1。
造成广西滨海客源市场男女性别比例不均的原因可能是广西滨海旅游地区除北海客源地比较广泛之外,钦州、防城港都以广西地区游客为主,加上广西地区有女性出去干活的传统,女性的地位相对不高,因此这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文化因素。
此外,男性一般在社会地位、就业等方面优于女性,使得男性在经济上占有相对优势,这也可能是导致这种现象的经济方面的原因。
而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传统影响可能性更大。
在广西滨海地区北海周边的钦州、防城港尤其是防城港滨海旅游业却未能做到借势而上,虽然资源优良但却没有形成一批新的滨海旅游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因此没有得到较快发展。
广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研究作者:陈杰黄锦龙来源:《旅游纵览》2024年第03期摘要:在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的动态进程中,文化与旅游的紧密融合显著地促进了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选取广西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地探讨文旅融合在推动该地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路径,通过对广西在文旅融合领域内创新实践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广西利用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独特的地理优势,通过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提升区域形象、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拓宽服务体验、利用科技创新推动文旅产业升级等多元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显著地提高了旅游业对经济与社会的贡献,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文旅融合;广西;高质量发展;特色旅游产品;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2024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青年大学生价值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24KY2057)的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的新时代,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被赋予了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能量。
特别是在自然风光秀丽、文化资源丰富的广西,文旅融合已成为推动其经济和文化双轮驱动的重要策略。
2023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通过深化文旅融合、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旅游环境等措施,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世界旅游目的地[1]。
如优化“三地两带一中心”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推动广西旅游市场共建共享,促进广西与其他省市的联动发展,展现了广西在推进文旅融合上的决心与行动,也为地区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彰显广西文化旅游强区的雄心。
2023年广西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下面就介绍广西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1、旅游资源丰富广西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
不仅拥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如漓江、象鼻山、龙脊梯田、桂林七星岩等,而且还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如广西民族文化风情园、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荔浦金水湾等。
2、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广西旅游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8年,广西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6.8亿人次,同比增长14.8%,旅游总收入达到70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
这表明广西旅游业具有非常庞大的市场潜力和活力。
3、旅游品质不断提升无论是旅游设施、服务水平还是旅游品质,广西旅游业都在不断提升。
目前,广西建设了一批高品质景点和酒店,旅游交通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许多旅游线路也得到了优化和改进,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旅游品质和提高游客满意度。
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1、旅游业支持工程建设不足广西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旅游支持工程建设不足。
虽然广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很多地方的旅游支持工程建设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这对旅游业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2、旅游安全保障还需进一步加强广西的旅游安全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虽然广西旅游业的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相关规定和措施,但是在旅游高峰期,游客密集区域和重要景点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和保障。
3、旅游业水平不平衡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够均衡。
虽然一些旅游城市和景区的发展相当迅速和成功,但是一些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一些相对较为贫困的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业的支持和促进。
三、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1、加强旅游支持工程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水平,需要加强旅游支持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广西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旅游消费的不断增长,广西旅游业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然而,广西旅游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广西旅游业现状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广西位于中国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是国内少有的观赏地貌、人文古迹、森林生态、海洋休闲与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广西岩溶地貌、阳朔山水、北海银滩、南宁青秀山、桂林山水、龙胜梯田、玉林大佛慈航等。
2.旅游市场需求高涨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广西旅游市场也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
2019年,广西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00多亿元,同比增长约15%。
3.旅游发展基础设施优化随着广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
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已建成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枢纽。
同时,旅游服务标准逐步提高,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和升级。
二、广西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旅游业增长速度放缓虽然广西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和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广西旅游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旅游业资源开发不充分广西旅游资源属于地域广阔、类型多样的类型,但是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尤其是部分旅游景点仍处于原始状态,缺乏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
3.旅游业服务质量待提高虽然广西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如何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精细化旅游服务是广西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三、广西旅游业发展对策1.挖掘旅游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广西应当进一步挖掘广西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通过打造标志性旅游景点和提高服务质量等举措提升旅游品牌,加强广西旅游业的国际化宣传推广。
2.加快旅游业服务标准化建设针对广西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应当建立全方位、多维度、多层级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服务标准化建设体系,促进广西旅游业的科学发展。
广西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
多年来,广西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广西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状分析经济发展广西经济多年来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尤其是面向东盟的外贸合作持续升温。
广西地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汇处,具备便利的贸易条件和优惠政策,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重要枢纽。
此外,广西还积极推动自贸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平。
旅游业发展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例如,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以其独特的美景迷倒了无数游客;北海的银滩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海滩之一,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而南宁则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为广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文化广西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壮族民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
自治区政府积极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广西的文化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同时,广西还加强了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了教育水平,为广西未来的发展培养了更多的人才。
未来发展趋势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广西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和连接东盟的桥梁,未来将继续发挥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全面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这将为广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深化改革开放广西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将继续深化改革,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同时,广西还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加强创新驱动广西将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推动广西经济的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广西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态资源。
广西旅游发展现状广西是中国的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近年来,广西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广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首先,在自然风光方面,广西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
桂林的山水美景是广西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漓江上游的阳朔县更是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观而闻名于世。
此外,广西还拥有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龙胜、天峨和西江等,这些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珍稀的动植物资源,也给游客提供了观赏和研究的机会。
其次,广西还因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这些少数民族为广西的文化多样性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游客可以参观民族村寨,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手工艺品。
广西还举办各种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如壮族三月三、侗族苗年等,为游客展示了广西多元文化的魅力。
另外,广西的交通设施也得到大力发展,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旅行条件。
机场、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设不断完善,大大缩短了游客到达广西各地的时间。
此外,广西还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了一批高品质的酒店、景区和旅游设施,提升了游客的旅行体验。
然而,广西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需要达到一个平衡,不能过度开发而损害自然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旅游者的权益。
总的来说,广西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和加强管理,广西旅游业将能够为广西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并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行体验。
2023广西旅游发展总结引言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2023年是广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本文将对2023年广西旅游发展进行总结和回顾,对过去一年的成就进行评估,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2023年广西旅游业概况旅游接待总量2023年,广西旅游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根据数据统计,全年广西接待游客人数达到XX万人次,同比增长XX%。
其中,国内游客人数达到XX万人次,同比增长XX%;国际游客人数达到XX万人次,同比增长XX%。
这一数据显示了广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旅游收入2023年,广西旅游业的收入也取得了显著增长。
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国际旅游收入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一消息表明广西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旅游品牌建设2023年,广西旅游局加大了对旅游品牌建设的力度。
通过推出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和广告投放,成功打造了若干个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品牌。
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区”、“广西热带雨林生态旅游区”等。
这些旅游品牌的建设促进了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二、2023年广西旅游业发展的亮点自然景观的推广与保护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2023年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
为了保护自然景观,广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推行可持续旅游等。
同时,我们也积极推广广西的自然景观,通过旅游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欣赏广西的自然美景。
文化旅游的发展广西是一个具有丰富多样文化的地方,2023年我们注重开发和推广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展览,我们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广西的文化魅力。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文化旅游体验。
58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对策研究唐靖雯作者简介:唐靖雯(1982-),女,汉族,广西桂林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南部,据统计,广西地区被国家民委命名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有90%以上都在不同程度上的开展乡村旅游。
本文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村寨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广西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经济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在保护当地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经济;对策研究一、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分析(一)旅游发展缺乏系统规划,旅游吸引力不大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建筑得以保持完好归因于此。
很多少数民族村寨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依据自己的现有资源进行开发,各自为战,让旅游者很快就失去了新鲜感。
(二)村寨中旅游配套设施落后村寨交通进入性差,加上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时间较短,村民们收入有限,因此村寨中的配套设施无法满足旅游者舒适性的需要。
广西气候潮湿,每年的三月、四月的回南天,农民自建房的一楼地板上会自动从地下渗出水,根本处理不了,看起来地上脏兮兮的,在此时去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者都会抱怨自己的民宿太脏。
天气的原因,加上少数民族村寨自身的局限,让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好感顿失。
(三)相近的村寨旅游开发相似性高地域的相近会导致人们在生活习惯、饮食方式等各方面出现高度的相似性。
不同的少数民族聚居在相近的区域,平时交流多了,民族间也会出现互相同化。
因此,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但是在外界文化强有力的冲击下,民族间的融合程度加大,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却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已经失传,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旅游的关键在于旅游吸引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都停留在原始的“观光游览”阶段,现有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做深度开发,让游客产生了在某一个地域,去一个村寨就等于看过了当地所有村寨的感觉。
在广西考察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进一步了解广西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探索该地区的发展潜力,我们的团队于2021年XX月前往广西进行了考察调研。
本次调研将主要关注广西的旅游业、农业及对外贸易等方面,旨在为广西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实地考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走访了广西的不同城市和农村地区,参观了当地企业、农田和旅游景点,并与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政府官员和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访谈。
另外,我们还收集了广西的经济统计数据和相关研究报告等资料。
三、调研结果和发现1. 旅游业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旅游胜地。
我们的调研发现,近年来广西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尤其是桂林市和阳朔县等地以其独特的山水美景著称,成为广西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我们也发现广西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如交通状况不便利、景区设施老化等。
其次,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有些景区已经过度开发,而有些潜力景区却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此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措施支持。
2. 农业广西的农业以水稻、糖料、果树等为主要农作物,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的调研表明,广西的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例如,广西的柑橘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然而,广西的农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产业链条仍然较短,大部分农产品仍然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缺乏品牌和附加值。
其次,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如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紧缺等。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3. 对外贸易广西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西南地区连接东南亚的重要门户。
我们的调研发现,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对外贸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广西旅游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作者:周可滢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13期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方沿海,面向东南亚,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探究旅游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强弱和变化,有着较大的意义。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年和2012年两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重新合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通过构建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模型,进行计算和对最后结果的比较。
关键词:旅游;投入产出;贡献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06
1 引言
旅游消费是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较高增次的消费形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是旅游业本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并非单一产业或者产业群,而是由多种产业构成,这导致要测算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有着一定的困难。
在我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的测量上,旅游卫星账户和投入产出大是两种较有效的方法。
投入产出模型,由美国W.里昂惕夫于1936年最早提出,是分析特定经济系统内投入与产出间数量依存关系的原理和方法,也称为产业部门间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在技术上比较成熟、综合性较强、评估内容较为全面,能够较为准确客观的衡量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旨在研究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的大小和变动,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分析2007年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各部门的产出增长贡献率,最后进行比较。
2 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参考向蓉美《投入产出法》和周文丽《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文中的模型设计。
2.1 模型
2.1.3 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
其中,P为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ΔN表示由旅游消费引致的各部门GDP的增量,ΔGDP为各部门产出的增量。
2.2 数据
本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年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基于和旅游紧密联系性的原则,将国民经济部门重新合并。
但由于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划分的不统一性,2012年将旅游业并入商务服务业,考虑到分析的统一性和可行性,用商务服务业近似代替旅游业,最终合并为农林牧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交通运输与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指代旅游业)、其他,共9个部门。
所有的增量均为当年与5年前的差值。
例如,2012年的各部门为2012年GDP与2007年GDP的差值。
2.3 思路
按照上述的部门划分,首先,将历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重新进行划分和合并,得到一张
9×9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其直接消耗矩阵A、里昂惕夫逆矩阵(I-A)-1和(I-C∧)矩阵。
其次,用国内旅游消费支出的增量代替最终使用增量的列向量ΔY,利用(2)式计算由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增量引致的上述部门中各部门的总产出增量列向量ΔX,再代入(3)式求得各部门增加值增量的列向量ΔN。
最后,由国内旅游消费引致的各部门增加值的增量除以各部门总增加值的增量,得到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依照上述,计算广西区2007年和2012年国内旅游消费对上述各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3.1 2007年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旅游消费影响最大的国民经济部门是商务服务业,其次是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影响最小的为农林牧渔业和工业建筑业。
由于旅游业就包含在商务服务中,故旅游对其产出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27%。
居民的一次旅游出行行为,包括住宿、饮食、游玩和交通等,所以关联最大的国民经济部门,除去商务服务就是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旅游对其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31.5%和25%。
对金融业的影响可能主要在于保险,居民出游买份意外险和交通险已经成为常态。
2007年,旅游消费对各个国民经济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相差较大,排名第一和排名最后分别为42%和4.5%,相差了9.5倍,差异很明显。
3.2 2012年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旅游消费影响最大的国民经济部门依旧是商务服务业,其次是房地产业和住宿餐饮业,影响最小的为农林牧渔业和工业建筑业。
2012年,房地产业排名第二,盖因为住宿和房地产业的关联较为紧密,因度假村的盛行,房地产业也被带动起来。
同时,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3.8%,排名仅次于房地产业。
2012年,旅游消费对各个国民经济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相差较大,排名第一和排名最后分别为7.2%和0.8%,相差了9倍,差异很明显。
4 结论
首先,从总体来看,2007年的产出增长贡献率整体高于2012年,原因可能为以下两条:(1)2007年与2012年的部门划分略有不同,尤其是在商务服务业和旅游业中有较大调整,可能导致数据核算的口径不一致;(2)2007年旅游业对广西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带动较大,别的产业较为薄弱,2012年时,可能是因为除旅游业以外的别的产业发展形式好转,旅游消费的影响相对来说有所降低,故旅游消费对各个国民经济部门的产出增长贡献率整体降低。
其次,2007年和2012年,排名第一的均为商务服务业,排名最后三位的均为其他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工业和建筑。
2007年和2012年的产出增长贡献率绝对值虽然相差很大,但是相对大小是一致的,排名第一和排名最后的部门均相差9倍左右,整体结构并无太大变化。
再次,从整体来看,除去房地产业,其他部门的排名波动基本都在两名左右。
房地产业在2007年和2012年的排名相差较大,从2007年的第五名到2012年的第二名,说明这五年间,旅游业带动房地产业发展的力度有所增大,旅游消费对房地产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力度加大。
由上述分析,广西区内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增长的影响在下降,消费构成中,住宿、饮食、游玩和交通等基本消费占比较大,而娱乐、购物等非基本消费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可以进一步的带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周文丽.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06).
[2]向蓉美.投入产出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01).
[4]李影.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关联性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06).
[5]鄢慧丽.基于投入产出的广义旅游业就业效应测度[J].系统工程,2015,(10).
[6]于小洋,田贵良,孙兴波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测度[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4,(08).
[7]李朝洪,郑乐.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经济贡献度研究[J].经济师,2012,(02).
[8]任怡澄.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分析——基于江苏的数据[D].扬州:扬州大学,2014,(05).
[9]金磊,刘子菁.旅游业对四川经济的影响分析——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模型[J].生态经济评论,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