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城市双修”背景下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思考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城市管理最直接和最主要的依据,在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指导着城市的建设。
以往的老城区控规的编制往往迫于政策要求和政治任务,编制完成的控规深度参差不齐。
同时老城区存在着现状空间复杂,用地权属杂乱,城市更新无规律等因素加大了老城区控规编制和实施难度。
城市双修背景下,对于老城区建设的指导,老城区控规与城市双修规划的结合为老城有机更新带来新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城市双修;可实施性;问题导向;思路转型1、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经历了粗放型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城市新区扩张和老城发展缓慢成为我国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
然而快速的城市膨胀,也带来了诸多“城市病”。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将“双修”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任务,存量规划和减量规划受到更多关注。
笔者之前参与多个县城老城区控规的编制,同时也在对其动态维护中,存在着规划和实施之间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有县城管理局限性和规划编制本身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双修”背景下,针对老城控规编制需要更加重视问题导向和思路创新。
2、城市双修与控规"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1]。
控规作为城市建设管控的直接法定手段,控规的一成不变让其丧失了指导城市建设的作用,或者说控规动态维护,造成不间断的变更控规,甚至突破控规的强制性内容。
城市双修的出现,促进了各类城市规划编制转变思路。
3、宝昌镇老城区工作情况简介1)项目概况太仆寺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最南端,距离周边省会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均在150-350公里范围内,交通区位条件较好。
例谈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乡规划法》及《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明确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许可的直接依据,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的前置条件。
目前城市开发方式已由零星建设、"见缝插针"的形式逐步转变为成片综合开发的形式,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土地有偿使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城市建设按规划有序地进行。
但是,有的开发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和高利润,导致了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方面的失控,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
因此,必须通过制定科学的控规来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城市开发管理,合理、高效地管理和利用城市土地。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兴、因煤而立"的城市,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经济转型试点市,目前正在努力创建经济转型示范市。
老城区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在经历了长期城市发展,如今的阜新老城区出现了大量的城市问题,如老城区功能定位尚需进一步明确,职能有待进一步调整;用地布局功能凌乱,各类性质用地零散分布,缺少系统的功能布局结构;公共设施网络不完善,缺少区域核心和分区中心,没有形成体系;一些街道及沿街立面景观破旧,道路拥挤,沿街景观较差;绿地系统缺乏,沿街缺少必要的开放绿地,使城市整体空间风貌形象大打折扣;存在大量的旧居住区,社区服务设施匮乏,城市整体形象无法得到全面提升,需要拆迁重建或完善设施配套。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总体规划,然而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已指导阜新的城市建设十余年,从实施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实际看,现行的《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与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人文理念存在着很大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规划编制标准较低,特别在城市道路、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上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所需,制约着城市的弹性发展和拓展能力,因此,阜新市政府在2008年就提出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指示,但是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审批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城市建设离不开控规的指导,这就需要规划者认真总结上一轮规划,找准问题,把握方向,通过规划重新定位老城区,完善老城区各项功能,确定城区布局结构,提升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高控规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才能将老城区更新改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城。
旧城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问题与对策探讨——以南宁市中心城区友爱片区三个管理单元为例黄昊婷,付朝华,潘梦,唐璞山,周霖,丘琳摘要:持续多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许多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在十年间几乎翻了一番,随着土地增量的日益放缓,越来越多的规划转向旧城区的存量土地。
南宁新一轮控规编制,中心城区共划分为28个片区137个单元。
位于旧城中心区域的单元,面临着人口密度大、设施配套差、旧改项目多等诸多问题。
通过剖析问题的成因,明确规划的基本导向,借鉴先进发达城市案例经验,结合南宁实际,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南宁旧城区,单元控规,问题与对策1 引言持续多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许多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在十年间几乎翻了一番。
随着土地增量的日益放缓,越来越多的规划转向旧城区的存量土地。
针对旧城区的存量用地进行优化和完善,已经成为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大类型,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重点。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7年再度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城市规划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要求,其中,强化城市规划工作,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塑造城市特色风貌,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社区级设施为基础,市、区级设施衔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营造城市宜居环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内容,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方向。
南宁市在2010年已经完成了现版总体规划界定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当时控规成果以城区为基本单位,技术手段及编制工作较为粗放,关注的重点更多在服务新区的开发建设,效果较明显,新区发展迅速,逐步成型。
而与之相对的旧城区,受制于各种复杂实际因素,规划实施程度有限,部分已实施旧改项目也突破了原控规通则式控制的关键指标。
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1. 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旧城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旧城区的历史价值、文化底蕴、风貌特征等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但也面临着城市化、环境污染、人文素质差距等问题。
因此,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2. 研究意义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对于保护旧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改善旧城区的环境质量、提高人居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详细规划,可以引导旧城区的建设和开发,确保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同时,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管理还将为各类市政、公共设施和商业机构的布局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研究内容(1)旧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2)旧城区的环境质量改善研究(3)旧城区的居住环境和人居品质提升研究(4)旧城区交通、公共设施和商业机构布局研究(5)旧城区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研究4.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调研国内外旧城区规划、改造和管理的相关案例和文献资料,了解旧城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空间分析法:通过GIS技术和空间分析,对旧城区的历史文化、环境、交通等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旧城区的规划。
(3)专家访谈法:对旧城区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调研,获得关于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议和意见。
5. 预期成果(1)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案(2)旧城区规划实施计划(3)旧城区规划示范展示(4)旧城区规划经验总结和思考6. 研究进度安排(1)阶段一:文献资料调研和梳理(1个月)(2)阶段二:空间分析和专家访谈(2个月)(3)阶段三:编制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2个月)(4)阶段四:编制旧城区规划实施计划(1个月)(5)阶段五:旧城区规划示范展示(3个月)(6)阶段六:旧城区规划经验总结和思考(1个月)。
浅议老城区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摘要】城市的建设日新月异,老城区按原有的格局来控制已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老城区的建设对于重新塑造城市形象和增强城市功能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本文以大连市沙河口片区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重点阐述了大连在老城区改造上的功能定位、用地布局、交通组织等主要问题。
【关键词】老城区改造香炉礁前瞻性生态型可操作性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连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老城区按原有的格局来控制已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闲散的分布于城市老区居住区中的工业用地,正面临着搬迁改造,因此将老城区的部分职能疏解出去成为必然,老城区的建设对于重新塑造城市形象和增强城市功能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本次控规旨在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控制规模与布局结构,使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际规划结合起来;完善配置中心城区各类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以保证其载体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土地利用的规划调整,改善规划范围的环境质量、景观面貌,完善老城区的绿化景观面貌。
现状概况区域位置基地位于大连市主城区的中部,香炉礁立交桥的西部。
东以东北路为界,南以疏港路为界,西以西北路为界,北侧为春柳河。
(2)用地概况基地内的用地主要由春柳居住区、华北路居住区、工人村居住区、热电厂工业区等几大部分组成。
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80%的工厂因生产产品、生产设备没有更新换代,经济效益极差,部分工业企业用地已被置换为其它性质的用地,如:大连耐酸泵厂搬迁改造、汽车配件厂搬迁改造、液力机械厂搬迁改造等;部分工厂停产待被收购,如耐火材料厂等。
现状工厂厂房破旧,约20%的工厂厂房空置,现状已没有任何生产活动;约25%的工厂建设用地使用率极低,套围墙圈地,近海湾地带尤甚。
(3)现状分析大量工业用地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并与居住用地掺杂在一起,对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且公共绿地严重不足。
城市次干路路网密度偏低,缺少连接规划区南北方向的路,且道路通达性不够,断头路、错接路较多,道路路面宽度不统一,缺乏静态交通,未形成完整便捷的交通网络。
刍议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若干问题思考摘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城市建设必须要做好规划,以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效益,可见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因此,只有充分的开展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做到节约有效、科学合理,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关键词:城市规划;编制;控制详细规划;1.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问题鉴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理,充分的发挥其促进作用。
然而,在城市管理和规划的实际中,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1.1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灵活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已经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出了相应的要求,提出了土地利用和建设控制的指标,为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依据。
《办法》指出:城市建设要以城市总体规划或者是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土地的使用性质或者是强度进行控制。
可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多项建设内容进行控制,其中重点是对土地使用的控制。
在对土地使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就要对城市的建设予以正确的引导,又要提高控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这就使如何对其进行控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难题。
在实际的操作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只是城市建设的一个参考,并未真正的发挥其对城市建设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很多工作都需要在对城市建设的审批中进行调整和改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同时,控制性详细规划过分地强调了对城市建设的控制,而缺乏对城市建设的引导,造成城市建设动力不足,对市场和新形势应对吃力。
可见,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灵活性成为阻碍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真正作用的主要问题之一。
1.2 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实施性对于城市规划来说,都应该有具体的规划年限,以便于对规划的结果进行检查和改进,进而提出新的规划,并做好有效的衔接,进而推动城市建设的步伐。
保护视角下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讨——以安徽省寿县历史城区为例安艺冯新刚令晓峰于代宗摘要:历史城区作为历史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其发展一直备受重视,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要么大拆大建、要么破旧不堪,保护的思路无法落实,而发展的需求更是无法满足,本文借机寿县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在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基础上探讨历史城区控规的编制思路、控制内容、控制方法的调整。
关键字: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寿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引言历史城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历史文化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历史城区的保护发展一直都是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的核心所在。
随着近年来文化发展需求快速增长,蕴涵丰富文化资源的历史城区从原来的城市角落变成了开发建设的热点地区,各种古城再造计划层出不穷,动辄数百亿、上千亿的投资使古城成为众矢之的,然而在投资热潮涌动的同时,对历史城区保护的真正思考却受到冷落。
历史城区发展保护方法一直都是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在历史城区里担负责任更多的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文保单位的保护规划,名城保护规划因缺乏手段而难以落到实处,这直接造成了文保单位保护较好,历史城区整体保护较差的现状局面。
随着古城中建设活动的快速增加,对具体建设活动有更多指导意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变得愈加重要,在多数地区成为指导历史城区建设的核心文件,因此,针对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探讨成为热点。
对于历史城区而言,一般的控规控制体系中缺乏对于保护内容的衔接和落实手段,其它地区控规编制的思路和控制方法难以直接套用,更加难以达到真正落实保护历史城区的目的,因此,对于历史城区控规编制中控制方法的调整成为未来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体系变革的重要任务,并且相当紧迫。
1、寿县历史城区发展现状及问题寿县,古称寿春,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六安市北部,毗邻合肥市,寿县古城位于县域北端,北隔淝水与八公山相望,由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寿县古城墙环绕,面积约3.6平方公里,1986年与歙县、亳州一起成为安徽省首批、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探讨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及实例,对城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整体;发展;单元规划;控制一、规划背景本城市作为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应尽快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地区发展提供坚强后盾,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但是,该城市在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单中心向多层级迈进、简单结构向复合结构发展、城市开发建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成为城市开发的直接依据。
本规划为解决该城市的建设发展问题,将城市主城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增加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中间层次——编制单元规划,以实现整体结构的空间落实,完善和延续总体规划的精神,实现城市开发建设有序进行。
二、规划原则与目标(一)规划原则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使用规划,确定合理的指标控制体系,使社会、经济、环境三者达到有机的统一体,划遵循以下五项原则:整体性原则:注重从城市整体来考虑城市建设,统一部署城市功能,合理布置城市基础设施;动态性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必须注重各阶段发展的灵活性和相对完整性;可持续原则: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人本化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宜人、怡人、冶人的城市环境;特色化原则:充分发掘自然生态特色及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塑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城市环境。
(二)规划目标提升城市职能:长治未来定位为具有特色的两型新城、区域中心级综合城市,5+1城市群核心,是晋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核心。
优化产业结构:从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目标来看,应当促进中心城区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同时完善绿色产业链。
塑造城市魅力:合理利用现状资源,将生态及人文线索贯穿于城市空间布局。
从而提升长治整体城市形象,建设宜居城市、魅力城市。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浅谈摘要:经过20年的规划实践,控制性详细规划较好地适应了我国土地有偿使用的改革和经济转型期城市建设的动态发展。
但作为一种较新的规划编制类型,加上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细则中对控规的编制规定过于粗略,它仍然是目前中国规划界争议最大的规划类型之一,在编制内容、审批程序和实施过程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控规应有作用的发挥。
本文就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详细探讨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措施。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土地;城市规划;公众参与Abstract: after 20 years of planning practice,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compensated use of land shall be well adapted to our country and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period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But as a relatively new type of planning,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ity planning in the methods and detailed rules of regulatory provisions are too rough, it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China planning and planning types, such as contents,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s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each link,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o some extent, restricted the regulatory role of the play.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is discussed in detail.Key word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Compile; Land; Urban plan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及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于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入中国的,它最初是以“土地分区规划管理”这一概念引入我国的。
旧居住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思考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新城区不断的呈现,而旧居住社区存在的隐形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目前城市发展前进中的难题。
本次规划对泗塘社区控详规划进行了深入的编制思考,泗塘社区是上海中心城宝山部分,是一个一次性开发基本完全,老龄化严重的这样一个旧居住社区,如何把握这类旧居住社区在新世纪中的发展,不仅是本次规划的重点,也是当今这类社区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规划引言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在中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实践历史,它以指标量化、条文规定、法定图则为基本控制方式,在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控规在规划实施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控规地位的不断提升使得城乡发展对于控规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城乡统筹的形势下,控规的编制理论和技术亟待进一步的完善,特别是一些有别于传统空间类型的特定城市地区的控规编制亟待研究。
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使得人们对城市的宜居性越来越重视,以文化、生态、休闲为特色的空间日益成为城市生活的重点。
泗塘社区有自身浓郁的文化背景和区位条件,在城市新一轮的发展给该类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城市人口疏导、交通的便利等)。
编制控规,控制和引导区域发展已经成为这些地区十分迫切的需求。
然而,泗塘社区是一个一次开发基本完全的旧居住社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少、开发难度大、空间组织混乱等问题,常规性的城市控规编制方法不能完全使用,因此有必要探索以提升旧居住社区功能定位、切实改善人居生活为主要目的的规划分析与控制方法。
上海市中心城控规的编制已基本接近尾声,本文从泗塘社区这样一个旧居住社区的特征出发,分析该类地区控规编制的特殊要求和实现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何在具体规划实践中满足此类社区的控规编制要求。
一、泗塘社区的基本特征泗塘社区(以下简称本社区)位于北分区宝山次分区内,由张庙街道、高境镇和淞南镇的部分组成,范围为由江杨南路—宝山区界—共和新路—蕰藻浜—虎林路—长江西路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659.43公顷。
关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讨
摘要:老城区处于“过度城市化”或“滞后城市化”阶段,现状复杂,涉及到人口、用地、建筑、交通、公共设施、城市景观、与遗址保护区环境协调等多个方面,规划所面临的技术难点除了老城区所固有的、过去大量存在的物质性老化问题、城市中心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失调问题、山水环境的利用问题,还须考虑行政中心搬迁对本区功能结构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土地的重新利用问题。
基于老城问题的复杂性,规划编制必须对现状进行全面详实的深入分析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与产生的根源,同时,还应从城市整体功能合理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科学的确定规划区开发强度和城市形态的控制。
关键词: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发强度,城市形态
Abstract: in the old “over-urbanization” or “lag urbanization” sta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complex, involve population, land use,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public facilities, urban landscape, and site reserves in many ways, such as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planning faces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herent in addition to the old, the past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physical aging problem, city center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isorder, the landscape of the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this move the influence of function structure and the accompanying the new use land. Based 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old problems, planning must be present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tailed analysis to seize 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 and the root causes of,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the whole city function of rationality Angl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ity by the accurate grasp,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trength and city planning determine control of the form.
Keywords: both private and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development intensity, urban form
正文:
一、规划区现状问题解读
规划区现状用地布局混乱,用地结构不合理,不同用地(主要是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相互混杂。
路网未能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道路等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不健全,路面狭窄,路况差。
大部分居住建筑布局混乱、层数低、密度大,且年代较长、质量差、保留价值较小。
并与零星分散的工业用地犬牙交错,造成相互干扰,影响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严重缺乏市民休憩活动的公共绿地和文体娱乐空间,缺少区级公园和街头绿地。
市政公用设施薄弱,排水系统不完
善,由于埋深浅、横断面积小,排水能力差,常发生阻塞和溢流等问题;供电线路出线凌乱,供电、电讯线路乱接乱拉,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以及城市用电的安全。
老城改造面临的更重要和更复杂的问题应该是利益关系等问题。
规划面临的问题不仅要把老城改造好、建设好,而且要妥善处理好涉及到政府、开发商及广大人民群众等方方面面和不同层次的利益关系问题,而这些问题既复杂又现实。
二、规划技术路线
通过对现状用地构成、开发强度、地价规律分析确定规划区主要功能区、城市核心范围、同时遵循经济规律指导用地布局。
1、通过对现状人口分布规律、人均指标和现状建筑质量评价确定老城区人口疏散范围。
2、通过对现状建筑高度及老城区周边环境分析确定老城区整体高度控制,确定城市轮廓线。
3、通过对现状道路网密度、交通质量、停车设施分析老城区动静态交通问题。
4、通过对老城区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已经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来合理确定老城区公共设施。
5、通过对老城区现状历史遗存、自然要素、建筑空间分析确定保护范围、景观特色、空间景观序列等。
通过对现状用地、人口、建筑、交通、公共设施、景观的分析评估,同时结合总体规划对该地段的道路交通组织、功能定位等综合分析确定老城区规划思想和发展目标。
实现方案的基本内容如:性质定位和用地布局结构、人口容量和居住模式、交通组织和路网规划、公共设施布局、保护范围和保护方式、景观序列和城市轮廓线等内容。
规划技术线路图示如下:
三、规划思路
1、区域分析
区域分析整体把握的方法,从总体规划对老城区的整体定位和开发强度分析。
区域的规划问题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研究:
第一个层面是总体层面,主要考虑从老城组团整体环境的分析出发,明确该片区的发展方向,确定功能定位,开发强度和高度分区从而提出本次规划范围老城区的开发思路、原则、用地布局的基本构思以及原则确定本区的开发规模。
第二层面是在用地功能规划的基础上,依据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容量、可能划拨出的配套设施用地规模和周边地区的具体情况,以及路网的交通能力等方面因素提出片区发展的总体规模,根据用地布局提出各地块的控制要求。
控制指标的要求兼顾分期建设要求,最后针对开发规模从横向比较以确定其可行性,并作为制订建设管理的依据。
2、控制体系
采用“老城区建设总量—分片区容量控制--地块容量控制”三级控制体系。
3、控制方法
为应对规划管理实际工作中对于控规弹性的需求,本次控规在用地控制手段上运用实线控制、点位控制和指标控制三种方式组合控制,刚柔结合,提高控规的实际可操作性。
(1)实线控制
进行实线控制的用地,在分图图则中,用实线划定,即对地块的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作出强制性规定,原则上不予更改。
若特殊情况必须更改的,必须经过相应调整、论证及审查程序,报审批机关审批。
(2)点位控制
进行点位控制的用地,在确保设施规模的前提下,可结合相邻地块开发与其他项目进行联合建设(不独立占地),达到集约使用土地,功能互补的双赢效应。
老城区的公厕、开闭所、邮政所、有线电视机房、移动通信基站、热力交换站等采用点位控制的方法,保证实施规模,不对用地在空间上落地控制。
(3)指标控制
进行指标控制的用地,其建设控制要求以规模指标的形式予以确定,对位置、边界形状未进行空间落地,在进行下位规划编制时必须按照相应指标予以落实。
老城区居住开发面积比较大,对小区级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居民健身设施、卫生站、文化活动站、综合食品店、综合百货店、餐饮、肉菜市场、其它第三产业设施、储蓄所、物业管理等采用指标控制,本次规划给出相应的公共设施配置表格和规模,以便于规划管理参考。
参考文献:
夏南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第二版),同济出版社.2008.11.01
桑劲. 理想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实践(2010.6.NO.39) ,同济出版社,2010.06.01
杨斌、刘峥嵘. 城乡规划法指导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2010.4期
孙翔、姚燕华. 基于规划发展单元的总规-控规联动机制研究,城市规划,2010.4期。